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时间:2024.3.31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警惕“娱乐化解读”     蒂尼

网络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可以称之为“娱乐化解读”。各种新名词发展神速,常常是让你没办法不感兴趣的“事儿”。比如炒作得火热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时间成为网民热读和谈论的话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这本书竟然在市场上畅销到百万册。

有人说:“一样是说史,当年明月用的笔法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另有人说:“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是沉重的,是需要我们用思考去慢慢体会的。和娱乐化解读历史方式的外壳相比,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的深层客观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明朝那些事儿》过多纠缠于如何现代化娱乐化包装历史的讲述方式做法,距离清醒的历史守望者已经很远很远。”

我比较认同后者的说法。作为现代人,今天我们如何消费历史?怎么理解历史?“娱乐化解读”应该针对的是历史事件的讲述方式而言,而不应该是随意的娱乐,这样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读和误解。近两年来,中国大地上刮起了“重读”、“戏说”风,按理说,如此“繁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研究热的景象,是值得国人高兴的事儿。可是,我们看到,除了史学界、文学界之外的研究人员们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对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以“或正说解读、或调侃恶搞”的形式纷至沓来,再加上出版界、电视和网络等媒介的宣传造势,出现了很多戏说类书籍,这种形式的书籍很快被大众所接受。

阅读,变成了“悦读”。阅读变成了一种让人轻松的“精神按摩”。这样的阅读已不再承载更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文化使命,同时一些人在“悦读”中还会染上对知识、对历史不恭的游戏状态。“娱乐化解读”和“恶搞”的游戏性一样,最突出的表现为:戏拟经典故事,将历史遗产颠覆成为一种“大杂烩”东拼西凑之后的取悦品。

不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形态中,文学和历史都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基本功能。然而,在消费时代的文化的背景下,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却极度膨胀。解读历史和阅读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针对传统的经典名著和历史故事,原则上是不能歪曲、不能篡改、不能恶搞的。要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学经典名著的精神。让古人行现代人之事、说流行话语,对于追求新鲜、刺激的读者来说,可能是图一时好读、好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消费历史,不但削弱了教育作用,对于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的传播也会受到影响,其后果无法补偿,这是很可怕的事。

                                      (节选自20##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

1.从文中看,“娱乐化解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加以简要分析。

                                                                                   

                                                                                      

2.文章第二段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述史方式,作者为什么不认同“娱乐化解读”?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文化解读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敬畏经典    仲呈祥

敬畏经典、珍视经典,是践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题中之义。唯有文化上真正自觉,才能做到充分自信;而唯有自觉自信,才能走向文化自强。那种随意解构、颠覆的做法,只会营造出一种有悖于“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不良的精神“民生”氛围。

譬如,戏曲《赵氏孤儿》是中外闻名的经典。西方人之所以早就关注它,乃是看重它承载着中华文明历来倡导的、以剧中人物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代表的“大忠”战胜以屠岸贾为代表的“大奸”的道德观。此乃这部经典作品之魂。但现在据此改编的同名话剧和电影却偏偏横移搬用西方时髦的“人性深度”理论,说按照“现代人性观念”,原作讴歌的“大忠”是“小市民的愚忠”,于是以“创新”为招牌横加“解构”乃至“颠覆”。再如,“吴越之争”的经典传说早已深入民心,勾践卧薪尝胆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艺术典型,西施作为献身报国的伟大女性的艺术典型,范蠡作为反抗以强凌弱的知识分子的智慧典型,从精神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但有一部描写“西施归越”的戏曲作品,改编者按“人性复杂”索骥,以一连串动作把活在人民心中的美的艺术典型的勾践、范蠡和西施“颠覆”成了坏男人和坏女人。

此种经典改编殃及精神“民生”,令人忧虑。敬畏经典,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高度自觉、充分自信的文明标志。经典作品中传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诸如“天人合一”、“兼容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为邦本”、“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等理念、主张,不仅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的精神资源,也堪为21世纪面临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人类开出救治的文化良方。西方哲学家罗素就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当然,经典作品也不拒绝真正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改编经典,应视作传承和传播经典的一种有效途径。任何改编,总要注入改编者对经典的解读阐释,融入他们所吸收的所处时代的新鲜思维成果。这里的关键,在于循着经受了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经典作品所昭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顺势深化、丰富、发展,而要防止和反对逆势解构、拆卸、颠覆。逆势解构、拆卸、颠覆,往往是为了制造受众视听感官的刺激感和迎合所谓时尚趣味。殊不知,当一个民族视听感官的刺激感过度强化之时,便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美感与反思能力弱化之时,这是民族文化建设的悲哀而非幸事。我们决不能乐此不疲、麻木盲目。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大厦,是靠历代经典作家、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为根根栋梁支柱搭建起来的,倘容忍将这些栋梁支柱一根一根被囫囵吞枣地用西方观念加以解构、拆卸、颠覆,那么,这巍巍大厦将坍塌下来,中华民族就将失去自立于世界民族的文化艺术之根!我们切切不要一边天天呼唤经典,一边又不珍视经典,更不要把伪经典捧上天!

                                 (选自20##年3月10日《文汇报》,有删改)

4.随意“解构”乃至“颠覆”经典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从文中看,经典作品有着怎样的价值?

                                                                            

6.作者对正确对待经典持怎样的态度?请分别加以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实用文,完成7-9题。

“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

      她是一名华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在白宫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授勋。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

荣誉。她——就是林璎。

林璎印象:出自名门却人淡如菊

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每当述说她的背景时,都要提起那个显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第一才女、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确,林璎继承了这个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

如今,50岁的林璎依旧透着书斋学子的单纯。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警惕地向后挪开身子,拒绝来者要求。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

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林璎虽出自名门,却并不肤浅和浮躁,这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人和设计作品都展现了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设计痕迹,没有浮夸的装饰,运用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去设计,不去破坏,而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她的“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流溢着一种宁静、优雅而潜流的美,一种无声思考的美,一种充满力量的美。

一夜成名:21岁设计越战纪念碑

林璎虽然性情淡泊,但是她充满才华和曲折的人生却开始得惊天动地。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的林璎,在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以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无限力量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一个评委会委员说:她的作品很简约,但是越看就越觉得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永恒的纪念碑。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有人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在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坚持不改,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

林璎一夜成名。曾经饱受争议的越战纪念碑,如今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之一。有人说,林璎设计的纪念碑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哭墙”。其实那不准确,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

“记忆地图”:第五座纪念碑为环保而建。

如果越战纪念碑体现了无声的奉献精神,那么她之后的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她说:“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趣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

从越战、民权到女权、印第安人,林璎为美国设计了4座具有标志意义的纪念碑。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是她自己的选题:环保。

“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它被安置在北京当代艺术中心的地下展厅。游览者手拿一块有机玻璃正对地上的投影设备,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就会在眼前一一呈现: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象牙喙啄木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上孤单的北极熊、有大西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鳕鱼、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信鸽。

“什么在消逝?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属于他自己的记忆、或者是父辈们的记忆中的事物添加到这张“地图”中……将20##年时人类可能面临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绘制出一张属于未来的“地图”。

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正如她所说,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不是“丢掉一些东西,又丢掉另一些东西。”

7.“人淡如菊”是一种拒绝霸气的平和和执着,文章从哪些具体方面体现了林璎的这两种性格特质?

答:                                                                             

                                                                               

8.“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着眼全文,具体分析东方式审美带给林璎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9.文章中提到林璎的“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但紧接着又说“‘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你觉得这矛盾吗?为什么?

答:                                                                           

                                                                                

方法提示:

1.强化文本意识

2.强化规范意识:

(1)审题规范:对题干中的一些注意点一定要有所圈划,从而明确命题人的出题方向和答题的区间

(2)答题规范:a、掌握语言组织方法:摘句法、提炼法、合并法

               b、根据赋分分点答题,点与点之间不可有交叉、包含

               c、用陈述句作答,正面作答,力求简洁

(3)书写规范:a、要用数字号

b、不可写错别字,不可出现病句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

1.①“重读”“戏说”之风盛行;②大量非专业人士积极介入;③各种媒介推波助澜。

2.①“娱乐化解读”易误读和误解历史;②“娱乐化解读”不能承载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

文化使命;③“娱乐化解读”削弱了教育作用,影响其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的传播。

3.①应关注历史发展的深层客观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②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

借鉴和参考;③应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学经典名著的精神。

4.营造不良的精神“民生”氛围(或“殃及精神‘民生’ ”);弱化民族的精神美感与反思

能力;坍塌(倾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大厦。

5.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伦理、理念、主张;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

为人类开出救治各种危机的文化良方。

6.敬畏、珍视经典;正确解读阐释经典,并融入所处时代的新鲜思维成果;深化、丰富、

发展经典作品所昭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

7.平和:性情淡泊,单纯低调,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拒绝来者要求。

执着:个性倔强,坚持而有勇气。在越战纪念碑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或“什么在消逝?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对环保事业的执著)

8.①从兴趣爱好上看:东方建筑对林璎的影响就远胜于欧洲建筑对她的影响,②从人物性格上看;为人单纯,有浓浓的书卷气。③从作品特点上看:展现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浮夸的装饰。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

9.不矛盾。①“什么在消逝?空屋”确实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媒体互动装置。②但是,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什么在消逝?空屋”是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为了下一代什么是意义”,因此,它也是一座纪念碑,存在人心中的纪念碑。③它是林璎艺术生涯的又一丰碑,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能苦吟疾书                      疾:快速

B.恒从小奚奴,骑距驉               从:使……跟从

C.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率:全都

D.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竟:居然

2.作者与杜牧一样“状长吉之奇甚尽”,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这一写作特点的

一组是                                                         (      )

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②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

③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④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⑤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     ⑥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

之姊所叙写下本文,主要掇取轶事遗闻,有别于史传写法。

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而是思量牵合、规定

程限。诗作完成后常常弃置不再过问,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

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

D.末段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其中亦有借题发挥之意。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

愤、慨叹,也隐约曲折地表达出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                                                                          

(3)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不一般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    )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②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④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寓山注》序    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

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

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

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

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

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

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

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

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

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

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

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

始。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牗,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

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

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兄以斗粟易之                    易:换取

B.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          勃;兴起的样子

C.险者夷之,夷者险之                夷:使……平坦

D.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            堪:堪称

10.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卜筑之兴”的一组是          (       )

①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②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③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       ④朝而出,暮而归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和家旁的寓山好像有夙缘,儿时哥哥在山中劳作,他也在旁边游戏,经历变故引病南归后,偶过而有所感,便一步步将它建成了景色优美的园林。

B.山园兴建之初,作者仅想造三五间房子,对客人的建议也漠然,但万壑千岩的丽景和哥哥未罢的工程使其兴趣愈发浓厚,不惧奇寒酷暑,耗尽了家财,建园成痴。   

C.园巾水石、花木互相映衬,桥、榭、径、峰参差点缀,轩斋深幽宽敞极尽情趣,各类房

屋各显其妙;园内外的景色,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D.文章从“始末”“痴癖”“营构”“岁月”等方面介绍开园的过程,虽然每节各述一个方面,但“兴”“趣”贯穿始终,各节叙事互为补充,似断实连。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

 译文:                                                                   

(2)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                                                                   

(3)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                                                                    

温馨提示:答题时注重整体阅读,标示文章中重要信息。要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解读。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可以借助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如有难点一时难以解决的,可以跳过,继续阅读。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专项复习答案

1.D(竟:终于,最终)

2.B(①写李贺外貌之奇;②④写李贺创作之奇;⑤写李贺去世之奇;③⑥未直接写李贺。)

3.B.(“思量牵合、规定程限”是“他人”的作诗方法,李贺与之相反。)

4.(1)译文: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定语后置句式;语:讲述;备:完备,具体。)(2)(3)略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给李长吉的诗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讲述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参与游历的人,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构思附会,把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驴子,背着一个又旧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儿取出草稿,研好墨,叠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也随意丢弃。所以沈子明家的仅是所保存下来的李贺的诗作,只有四卷罢了。

李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在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丝帛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苍龙,拿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类似远古的篆体字或雷击后石头上留下的纹痕,说:“要召唤长吉。”长吉全然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离开(她)啊。”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建成一座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篇记。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并不痛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息断绝。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管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哭泣,等待(李贺的反应),好像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嫁到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种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真实所见到的就像这样。

唉!天空蔚蓝而又高远,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上天这么高远,天帝这么尊贵,(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唉,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四年,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世人反倒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一定超过天帝吗?

5.C(C项中的“过”应解释为“拜访”。)

6.B(①句表现杜甫文章打动玄宗,玄宗授给他官职。⑤句表现杜甫放纵不羁。上述二句不能表现其凄苦人生。)

7.B(“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错。原文是“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意思是他们没有获取功名,只是平民时关系就很好。)

8.(1)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在山上,十多天都不能够找到东西吃。

(2)适逢双方使者的车马往来频繁,元军方面邀请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国家的祸患。(3)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还不曾有过。

附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阳人,后来搬迁到河南巩县。曾祖父名为杜依艺,官位最终到巩县县令。祖父名为杜审言,官位最终到膳部员外郎,另有传记。父亲名为杜闲,官位最终到奉天县县令。

杜甫在天宝初年应考进士科没有考中。天宝末年,献上自己写的《三大礼赋》。玄宗认为这赋写得很奇妙,就召唤他来考试文章,并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京师,肃宗在灵武征召兵马。杜甫趁黑夜从京城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封为右拾遗。房琯在做平民时就和杜甫很友好,这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皇帝准许他。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被打败。第二年春,房琯被罢去宰相一职。杜甫上奏说房琯还是有才干的,不应该被罢免。肃宗发怒,贬房琯当刺史,杜甫也外任华州司功参军。当时京城地区动乱流离,粮食一下子变得很贵,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县,自己背柴火采集野菜,饿死的儿女有好几个。过了好久,被召回补任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天,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奏明皇上让杜甫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并赐给他绯衣与鱼符袋。严武和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但杜甫性情褊狭急躁,气量窄小,依仗恩情放纵不羁。曾经趁酒醉登上严武的坐榻,瞪着眼睛对严武说:“你父亲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虽然急躁暴烈,却也不认为他忤逆。杜甫在成都的浣花里种竹植树,靠着江边建造房屋,尽情喝酒,长啸咏唱,和农夫村翁一起亲昵地游逛,没有拘束。严武拜访他,他有时连帽子也不戴,他就是这样傲慢胡乱。永泰元年夏天,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到了郭英乂代替严武镇守成都,郭英乂是武人,性情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见,于是游历东蜀投靠高适。刚到高适就死了。这一年,崔宁杀掉郭英乂,杨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大乱。杜甫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出三峡,还没停船江陵又发生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在山上,十多天都不能够找到东西吃。耒阳姓聂的县令知道这个消息,就亲自划着船去迎接杜甫回来。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喝白酒,在一个晚上死在了耒阳,当时年纪只有五十九岁。

杜甫的儿子宗武,流落在湖、湘去世。元和年间,宗武的儿子嗣业,从耒阳迁走杜甫的棺柩,归葬在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9.D(可以)10.C(①是原因,不是表现;⑤是卜筑的做法;⑥是客观描述园内景致)

11.B(“万壑千岩的丽景”非兴建原因,“哥哥未罢的工程”理解错)

12.(1)(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

的老茧。(2)(3)略

[附]译文

    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阴道上。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兴建山园的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常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每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表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使有了另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

去,傍晚回来。奇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都不认为是苦。

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我身体也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园子全部拥有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如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但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他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平坦,平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园开于乙亥年的仲冬,至丙子年孟春,草堂宣告成功,斋与轩也完成了。等到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经营构建,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和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

    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只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宅中的树木。四时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三径小路,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古诗鉴赏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   

字好?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缺   题

刘禹锡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1)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绍兴乙 卯登临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高宗朝,叶梦得任建康知府,曾成功地阻止过金兵的渡淮入侵。本篇是他晚年退居吴兴后的作品,当时宋王朝南渡已有八年。

(1)请指出“万里横烟浪”中“横”字的作用。

                                                                                  

                                                                                                                                                              

(2)试析“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的表现手法。由此句可以联想到曹操《龟虽寿》中的哪两个句子?

                                                                                 

                                                                                                                                       

(3)“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历来为评论家所推崇。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諲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④还?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②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④鸾辂:帝王所乘的车驾。

⑴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

                                                                                  

                                                                                  

⑵“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登多景楼①

杨炎正②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 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1)从全词来看,诗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2)“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 隐几萧条戴鹖冠②。春水船如天上坐, 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 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 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

      ②鶡冠:传说为楚隐者鶡冠子所戴的鶡羽所制之冠。

(1)“雾中看”笔触细腻含蓄,使读者惊叹于诗人忧思之深及观察力的精湛。请分析它的含义。

                                                                                 

                                                                                                                                                                      

(2)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请简要赏析它的表达特色。

                                                                                 

                                                                                                                                                                      

(3)《杜诗镜铨》认为结尾写愁“结有远神”。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八、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温台

[唐]朱放

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雨夜

[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送温台》中“渺渺天涯…‘浮云流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2)“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答:                                                                                

                                                                                           

 (3)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                                                                                      

                                                                                       

温馨提示: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如果判断准确,就要敢于大胆使用;如果不能肯定,要学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整体把握诗词和诗词中的句子,注重概括。★原则:忠实于题干,“问什么,答什么”,忠实于文本。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专项复习答案

一、(1)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②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

(2)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3)参考答案一:“犹”字好。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

参考答案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

“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二、(1)①首联睹物思人,由“尘满琴”想到“故人日已远”;②颔联写因故人不在而独酌无趣;③颈联写夜深露重表达思念时间之久;④尾联写身边一切都能触发情思,表达思念之深。

(2)①空阔、幽清、寂静;②孤独、寂寞(孤寂)、感伤。

三、(1)①玄蝉(或“蝉”)。②对比(或“衬托”、“反衬”),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2)①骏马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的毛,大雕顾盼万里青云而睁开双眼,诗人笔下的骏马和大雕蕴含着生气和力量;②诗人就是抱病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身老有病却豪情不减。

四、(1)用一 个“横”字,与 “万里”相应,描写出江河烟浪的宽阔和无边无际。

(2)以“老去情怀”反衬“天涯想”的爱国心切,矢志不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空惆怅”抒发了作者虽有报国雄心却又壮志难酬的情怀;“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勉励下一代并寄希望于下一代的爱国情怀。

五、⑴①起笔设境,渲染氛围: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冷苍凉。②展开联想,吐露悲意:易水清寒,国家蒙难,其悲不堪。③即景述怀,强化情感:彤云密布,关山重重,肝肠寸断。

⑵反衬。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评分建议:如答“衬托”亦可。如答“化用”并能作简要说明,得2分。如答“对比”,不得分。

⑶①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②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③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

六、(1)逢秋伤悲,客居异乡,山河破碎,报国无路。

(2)拟人(或“比喻”,或“双关”)。对山河破碎,奸佞当道的深切忧虑;对报国无门,年华老去的悲慨和无奈;流露出寄情山水的归隐思想。

七、(1)①因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花,看岸边花草如隔一层薄雾;②这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因时局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

(2)①由近及远写景,蝴蝶翩跹,穿空而过,是近景;片片轻鸥,逐流飞翔,是远景。层次分明;②运用叠词,有韵律美;③以蝶鸥自在轻快反衬诗人心情的沉重。

(3)①年老。“强饮”、“ 老年”可以看出;②没有机会报效朝廷的痛苦。“戴鶡冠”可以看出;③对时局多难的忧伤。末句反映出这一点。 

八、(1)“渺渺天涯”表现了担忧之情;“浮云流水”表现了不舍之情。

(2)诗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怆的秋夜孤吟图。庭院幽深,瑟瑟秋风,摇动翠竹,掀动帘幕,客房者惟有孤灯相对,自吟自怜。

(3)同: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第一首“何必”表达了面对别离的豁达,对朋友的宽慰;第二首“无端”表现幽怨之情,“思乡万里心”表现思乡之情。异:第二首还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一夜空阶雨”烘托思乡之情。

更多相关推荐:
20xx-20xx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xx----20xx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王孝增本学期,我担任高一(8)班和(9)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高一数学不管是内容的编排还是教法要求都比较高,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工作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上学期)高一组李国成本学期我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完成了必修1、4的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等六个章…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平沙一中赖振标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高一上学期的工作就结束了回想起这学期的工作我感受颇多这学期我担任了高一1班班主任及高一1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首先我想就数学教学工作谈谈我及我们备课组的一些...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二班与六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

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源潭中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注此表一式叁份一份交教导处一份交教研组一份教师存底

20xx-20xx年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这学期我担任高一7、8两个普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深入研究教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

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第二学期工作总结唐晓燕本学期我任高三(5—6)两班的数学课,周课时12节,并继续担任高二(6)班班主任工作。国庆节后,因艺体生需要集训,所以,我代高二(5)班的数学课,周课时6节。本学期我…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祁翌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54班和256班的物理教学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本学期初我就下定决心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和...

神木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研组总结

神木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研组总结本学期高一数学教研组在校教科处的直接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既订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高一数学教研组工作又有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工作业绩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在我心目中不理你是什么样的肤色不理你是什么样的国籍只要你对公司有贡献忠诚肯做事有归属感即有长期的打算我就会帮他慢慢地经过一个时期而成为核心分子这是我公司一向的政策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祁翌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54班...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教学总结

20xx年高一上期教学心得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3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我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切实抓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论从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上学生都有了明...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祁翌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54班和256班的物理教学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本学期初我就下定决心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虚心向老...

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