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名言

时间:2024.4.9

诸子百家名言

墨子名言选粹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孟子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以上《道经》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

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刿,直而不绁,光而不眺(耀)。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其未兆也易谋,其脆也易判,其微也易散。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故曰: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皆乐推而弗厌也,不以其无争欤?故天下莫能与争。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夫言有宗,事有君。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民之不畏畏(威),则大畏(威)将至矣。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栝(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单(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弗召而自来,单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惟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是以圣人云:受邦之訽(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荀子名言

(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贵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敦 亲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重 义

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26.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3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3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好 学

1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

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审 势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

1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1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74.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17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7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8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8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8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8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5.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8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19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19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19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9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9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勤 俭

204.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0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0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0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奉 公

21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17.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24.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25.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淮南子?主术训》

226.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27.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28.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29.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务 实

23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24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4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42.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43.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自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6.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明志

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诚信

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轻诺必寡信。——《老子》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5.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持节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重义

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3.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4.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贵和

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_'莀P'莀?山木》

厚仁

1.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

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更多相关推荐:
诸子百家名言集

修身之经典随着西周王朝衰亡中国走进了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5前221时代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

古代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

古代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爱国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ampS226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ampS226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ampS226儒行5捐躯...

诸子百家名言释义

诸子百家名言释义11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注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释义人类生长在天地之间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只是一眨眼间而已2吾生...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选20xx

墨子名言选粹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节俭则昌...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墨子名言选粹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染于苍则苍染...

诸子百家名句鉴赏

1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2同几不与异己不非3道虽贵必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4奋于言者奋于行者伐5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6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7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8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

诸子百家名句

诸子百家名句背诵精要1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2指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3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4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5人性之善也犹...

人教历史必修三 第1课 百家争鸣 感受古代文化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诵读之孔子名句

感受古代文化经典名句诵读先秦诸子百家篇孔子经典名句一论语中关于仁等政治主张的经典名句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子贡...

名言警句诸子百家

政府1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诚信是公务员和政府的根本2圣王以贤才为宝不以珠玉为宝人才民意的重要要重视民意吸纳民智珍惜民力3一沐而三握发一食而三吐哺周公对人才的重视我们现在也要重视民意4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文科班拓展阅读01-诸子百家的名言精选

文科班拓展阅读材料01诸子百家名言精选1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4人臣之於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於势而不得不事也...

诸子百家名言精选50则

诸子百家名言爱国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明志5朝闻道夕死...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

百家争鸣的结晶先秦诸子散文预习布置教学过程交流预习战国时期诸子蜂起不同学派和政治主张自由论争推动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台个学派的辉煌论著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积极成果一百家争鸣与先秦诸子做文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

诸子百家名言(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