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语录

时间:2024.3.19

道家经典语录.txt30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因富贵而骄横,必有遗失真我之咎。自古骄兵必败,不识骄的危害性,必定有终生遗憾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是自然规律。事业已遂,力量至极,则引身退后,这是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知进而不知退者,祸必及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有惊恐之感,是因为有荣辱观念。有荣辱观念,是因为以自身为贵。以自身为贵,就是以大患为贵。以自身为贵,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吗!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祸患能不产生吗!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曲:弯曲、旋转。曲则全:弯曲、旋转求得全面认识。有人解释为委屈自己,顺从别人,从而得以保全自己。这种明哲保身,毫无原则的委屈而求权、求利的做法,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决不是道家精神。“曲”必须是合乎道的、有规则的。就养生而言,“曲”是生命之轮的旋转,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自我通过修练道德功,涵养真气和能量,使之顺着身体经络循环往复,从而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精气的滋养。真气充沛,则细胞饱满、肌肉强劲、皮肤细腻、体形匀称,这是细胞自形自化的结果。

圣人治国,能够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明白上与下、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要想真正地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把自己的才智建立在全民智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公正、正义的法律来。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是对“曲则全”的具体阐述。

枉则正:枉,遭受人为的压抑而扭曲。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大都是心灵受压抑、气血不畅造成的。如果人的大脑能时常处于无为、忘我的状态,真气就会处于和畅状态,从而运转不息,被扭曲的心灵自然得以矫正,疾病也得到根治;圣人治国,施行民主法治,确保言论自由,从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种种社会弊端就会及时得到纠正。

洼则盈:有些地方因其相对高度低,而自然注满水。就身体来说,由于真气冲开了经络上的各个穴位,不停地绕体运转,那么,气血就会自然补充那些急需滋养的部位,就像流水一样,低洼之处灌满以后才能往外流,从而自行调节身体对能量、养分的需求;圣人治国,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敝则新:有些东西因时间长而陈旧,需要用新的来替代。身体内部的各个环节连同每一个基因组织,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要真气畅行无阻,基因组织的某一链条、环节,一旦出现缺损,就会更新换旧,使之及时得到修复,维持内在平衡;圣人治国,既有健全的用人机制,又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一个部门的公务人员只要离心离德,就会被及时淘汰,不至于使该部门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少则得,多则惑。

求多需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无所获。圣人深明少与多的辩证关系,所以只“抱一”而为天下人探求真理。“一”即“朴”。“抱一”就是“守法”,守法才能探求真理。式:法则、真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遵循。地:地球或者地月系,这里代表的是地的运行规律。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那些有知识才能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知识才能的人的老师;而没有知识才能的人,正是有知识才能的人所必须帮助、教育的。不尊重教师,不热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各怀聪明,但还是最大的糊涂。这是治理国家最主要的妙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却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作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的人。这样的人,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说:有圣灵和你相伴,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柔胜刚,弱胜强。

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古代指知识分子。士分三类:上士、中士、下士。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道的理解不同,道虽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所认识,特别是人们还没有对道的观念形成共识的时候。

“上士”是道性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性,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且勤奋用功,这是有志者的作为。“中士”是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识道缺乏信心,是不能战胜自我的人。“下士”是缺乏道性的人。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

聪明才智。其实也难怪他们嘲笑,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道太隐蔽,太深奥,为主观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如果大道显而易见,社会上也就不会有人视传道者为宣扬神秘主义的了。二是“下士”从修道者所采取的修道方式及其观念、行为的变化上所得出的结论,有道者的观念、行为是不能为“下士”所理解的。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建德若偷:建立功德就象偷一样。这里的“偷”字不是贬义词,而正是难能可贵的高尚品德。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迹,但行好事,不求人知。这是有道者的不争之德。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大器之才并非短期能够造就,需要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道德修养工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最柔和的莫过于气,天清地宁之时,谁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谁也不在乎它的作用,它却始终默默无闻地发挥着柔和者的本能。当天昏地暗之时,它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柔和,飞旋怒吼,直冲云霄,以震天撼地之势,折枝断本,甚至于连根拔起;天下最软弱的莫过于水,风平浪静之时,它行走山谷,居低就洼,任人利用。没有人去爱惜它,也没有人去保护它。它始终自然无争地发挥着软弱者的本能。当暴风雨到来之时,它一改往日的平静和软弱,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基倒厦,刷新世界。

水和气是再柔弱不过的了,但是,当它们驰骋天下,摧枯拉朽,涤荡污垢的时候,却充分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这一威力是“强梁”者永远无法阻挡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诎。

直:正直。屈:委屈服从。巧:技巧。拙:笨拙。讷:说话迟钝。赢:收获、取得。诎:缺少、短缺。

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最有收获的人,收获的是真我,是真理,却好象还有短缺。

道德之学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大赢”之获,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诎”。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绝不盲从主观情感,妄作妄为。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书本知识。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他自身的修养功夫,是对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的破译。人体基因组是宇宙的全息缩影,记载了宇宙万物及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查阅这一天书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户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窥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转情况及其规律。所以,秀才所知和圣人所知是无法相比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道之人贵行不贵言。大道天机,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知者不言”,是道德使然,因为言

传则流于炫耀,有违天理。另外,不合时机,不合对象的言传,不会有人相信,反遭流言诽语,被视为宣扬迷信或神秘主义,故不言。妄言者没有真知,只是夸大其词,或者凭空想象,乃哗众取宠而已。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百姓所遭受的灾祸啊,就是统治者穷奢极欲的幸福生活所依赖的;而统治者的幸福又为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后代埋下了灾难的祸根。但是,这些愚蠢的统治者们谁又能预知自己的最终结果呢?他们不“以正治国”,百姓必然“以奇用兵”,本来善良的劳动人民必然变成推翻其统治的“妖军”。

这一节,老子用辩证的观点,深刻揭示出事物的对立转化规律。说明祸与福、正与奇、善与妖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是迷恋于权利的统治者不明其中道理罢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和烹制小鲜鱼是一个道理。这是说,治国策略可以从烹制小鲜鱼的方法上得到启示。小鱼的骨刺和鱼肉相当,如果不加以烹煎的话,其食用价值很小。烹煎的目的在于使小鱼骨酥、肉鲜,皆能为我所用。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把握火候,做到骨刺、鱼肉二者兼顾,既要把骨刺炸酥,又不能让鱼肉焦糊。这一道理用在治国上,就是要求统治者应掌握法律这一火侯,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政府官员(骨)和人民群众(肉)的关系,既不能是无政府主义,也不能任凭政府官员利用职权去贪赃枉法,伤害人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嫩芽;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土一筐土堆筑起来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这里列举三个具体事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求质变而不注重量的积累是不切实际的。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恢恢:广大无边而又连绵不断。疏,指跨越的时间长、空间广。

历史的罗网恢弘无边,尽管网眼稀疏,却不会漏掉一个好人和坏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历史是由人民来写的,不管时代多么久远,历史决不会忘记每一个有功于人们的人,同时,那些人民的罪人永远也逃脱不掉历史的审判。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善者:通过自身实践证悟大道的人。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彻悟大道的人不诡辩,诡辩的人没有彻悟大道。真知来源于自我的实修实证,只凭主观愿望、主观想象来辩论是是非非,是不科学的。自《道德经》问世以来,内修家视为灵文至宝,称为《道德真经》,并尊老子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奉为道家鼻祖。另有文人墨客则总是不停地辩论其是是非非,有消极避世、保守倒退说,有南面之术说,有主观、唯心、片面说,有神秘主义说,等等,持这些观点的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善者。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表明了老子的实践见证真理的辩证法思想。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博:知识多而杂,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积累。

具有真知灼见的人不博学于外,博学于外的人不会有真知灼见。知者,求知于大道,获取真知,是“观妙”和“观徼”相结合。博者,只执着于研究书本,获取的只是现象世界的知识。探求真理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的人,永远打不开真理的大门。据说,当年“文通万国,学超三教”的胡适博士,在攻读《道藏》时,被道德家的隐语秘诀拒之门外,从而判定道家书“多是半通不通的鬼话”。这也正是印证了“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一哲言。

词语:不言之教,上善若水。

回答者: 东海隐者 - 六级 2006-11-27 00:32

检举 我命由我不由天

回答者: highwey78 - 五级 2006-11-27 01:48

检举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的理解是万物都是有简单到复杂的,没有简单的基石,就没有复杂的万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类似的话在荀子里也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无论多复杂,也是从第一步开始做起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禅者能悟,悟后生禅

回答者: miaoxin314 - 四级 2006-11-27 09:27

检举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下士闻道,大笑之!!!!!!!!!!!!!!!!

回答者: l1xujun - 二级 2006-11-27 10:00

检举 道可道,非常道.

整个道德经,一句以括之.

就如同佛教三藏十六部.一句阿弥陀佛足矣.

回答者: 缘起风花雪月 - 一级 2006-11-27 11:23

检举 道家 语录II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个谜,谜中之谜——玄妙之美)

反者道之动: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

慎终如始,终无败事

涤初玄览: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无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障,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66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巅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66月禀阴阳之所运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运行66月也,66月者大道之用也。

故元气无形不可名也,经云道隐无名,乃生于天地,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者五行之子孙也。三才者万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宗祖也。故元气清静不可常名也。凡学道之人,且在观宗察行,若能智性无凝可以登涉大道之径,游于三才之外,常人无所能知也。

吾者我也,此明太上自言,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老君匠成天地,开辟乾坤,变化万物,不言我为,缘道法自然,不能名号,一则从有入无或从无入有,隐显无方,存亡自在。岂有常名之称焉。故经云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清者天也,正阳之无上腾为天,浊者地也,正阴之无下结为地。夫者发语之词也,夫道能清能浊,能动能静,以至大道无测,常名清浊,动静皆为至道之用。凡学道之士,若能明动静之无,安其位,则至道自来归之,动静合宜故为正色也。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无,元无分为二仪,二仪分为三才,三才分为五行,五行化为万物,万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归于至道,复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归于根本,是谓调复性命之道者也,南华真经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归真神,归真神是谓返本还源不可逐物也。

清者天之无也,浊者地之无也,皆因清浊之无生育万物,世人若求长生之道,炼阴为阳,炼凡成圣,皆因清自浊之所生。动因静之所起,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故西升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龟蛟龙,鱼龟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欲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无体道合真,万物悉皆归耳。

神者妙而不测谓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人能调伏其心,内安其神,外除其欲,则自然清静,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无,元无分为二仪,二仪分为三才,三才分为五行,五行化为万物,万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归于至道,复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归于根本,是谓调复性命之道者也,南华真经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归真神,归真神是谓返本还源不可逐物也。

清者天之无也,浊者地之无也,皆因清浊之无生育万物,世人若求长生之道,炼阴为阳,炼凡成圣,皆因清自浊之所生。动因静之所起,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故西升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龟蛟龙,鱼龟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欲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无体道合真,万物悉皆归耳。

神者妙而不测谓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人能调伏其心,内安其神,外除其欲,则自然清静。

《道德经》五千字,字字千金,实难取舍。

道家经典: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上善若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人为贵,还需行天道。

此二者,一也。

夫哀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贵、高、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 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 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

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即为 天人,求道事 行天道,勇行之。 勇者自在其道也。

或约: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夫哀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贵、高、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 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 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

更多相关推荐:
从道家经典中感悟人生智慧

从道家经典中感悟人生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与思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儒道思想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提到儒家道家人们往往就会用积极与消极入世与出世来进行抽象的评价那其实是大...

道家经典嘉言

道家经典嘉言二十八句1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2清静之治者和顺以寂寞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同乎义其言略而循理其行悦而顺情其心和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3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心...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

佛教10大经典语录

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

冯唐经典语录

冯唐经典语录1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三十六大2好杀手杀死人之后再向死者倾诉好杀手知道所有他们需要知道的答案刺客列传20xx3你这棵树太大了我的园子太小了种了你这棵大树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心平气和的日子我还有没...

道家经典

道家经典易经道德经管子老子列子清戒庄子百字碑翠虚篇翠虚吟大道论道窍谈地理说福寿论关尹子管窥编淮南子还源篇黄庭经慧命经金丹歌楞严经七破论敲爻歌日用经入药镜十二叹十二笑说戒喻胎息经太玄经天口篇通关文悟道录悟真篇西升...

佛教十大经典语录

佛教十大经典语录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

翟鸿燊经典语录

翟鸿燊经典语录1心态不好知识越多越反动心智不一样注意力也不一样2成功者的行为就是平常人眼里的变态攥钱的秘诀变态3人脉就是钱脉关系就是实力朋友是最大的生产力4从今天起我发誓我再也不想挣钱了我要攥钱5同流才能交流交...

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全集里的经典语录

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全集里的经典语录错误南怀瑾简介南怀瑾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因博学广闻而被众多学子尊称为南师19xx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今翁垟街道地团社区桥头村谱名南常泰祖上世代居住在柳市南宅殿后村...

翟鸿燊经典语录

翟鸿燊讲座部分语录1心态不好知识越多越反动心智不一样注意力也不一样2成功者的行为就是平常人眼里的变态攥钱的秘诀变态3人脉就是钱脉关系就是实力朋友是最大的生产力4从今天起我发誓我再也不想挣钱了我要攥钱5同流才能交...

翟鸿燊经典语录集锦

翟鸿燊经典语录集锦国学实践应用专家翟鸿燊zhihngshn青岛易学管理咨询公司特聘高级培训讲师2中国营销实战训练导师国学实践应用专家经济与文化学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国家大学客座教授现任道昂国际集团...

我就喜欢、伤感的语句、有个性的语句!经典语录!让人深思!

6S17林嘉欣課題安樂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世界某些國家都在提倡安樂死合法化試以不同立場及各宗教角度加以辯論必須舉實例支持妳的論據安樂死一詞源自希臘文eutuanasia原意為好的死亡或無痛的死亡韋氏字典給它定義為...

道家经典语录(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