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4.3.19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读后感

“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我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恩之情,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这本书。

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的社会。家书里记载的家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普通参与者同样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红色家书》一书精选了百余封家书,时间涵盖了从中国共 产 党创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写这些家书的人们,都是那个时代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向亲人诉说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可以说,这些家书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是一部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革命的历史。

《红色家书》是在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无数志士仁人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与严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这些家书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恋,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托着殷切的祝福。这些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家书是亲人间的通信。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人类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亲情。那些传世家书不仅记忆着逝去的岁月,蕴含着亲情的温暖,而且闪烁着哲理的光辉,传承着文化与文明。杜甫的“家书抵万金”的诗句,是对家书意义的至上概括。

家书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是至亲骨肉间的贴心话。读家书,如亲人促膝交谈。当远行的游子含泪细读父母家书的激励与教诲,当劳作的双亲喜读子女家书汇报生活与工作,当关山阻隔的夫妻通过家书倾诉恩爱的时候,温情在信札笔墨间荡漾,那般的牵肠挂肚,那样的喜悦激动,不是从书信年代走来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家书里记载的主要是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点滴小事,其中穿插着写信人之间思想情感的变化,实实在在,触手可及。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让大家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懂得,不论他的岗位多么平凡,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国的基石,每一个普通的共 产 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

品读《红色家书》,我不仅重温了中国革命史,而且为那一代革命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所感动。如王一飞在中秋节前夕写给妻子的信中,回顾了两人在一起的甜蜜,抒发了离别后的思念,立意有诗情,文章有画意。还有李启汉写给父母亲的信,夏明翰写给妻子的信,冷少农写给儿子的信等等,都堪称书信体散文中的经典,可以作为我们学习写作的范本。

品读《红色家书》,我不仅加深了对先烈的敬仰与怀念,而且学会了应当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道理。如:在法国留学的向警予写给家乡求学的侄女向功治的信中勉励她要亲师取友,问道求学,她认为这

是改造环境、改造自己的重要办法,希望她能全面发展,做对国家有用之人。毛主席在写给远在苏联学习的儿子的信中,建议孩子们要“趁着年纪尚轻,多学习自然科学,少谈些政治。”毛主席认为:“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以自然科学为辅”。这种观点,对今天的年轻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有何叔衡与他的儿子谈谋生处世,徐特立教育儿媳读书进取,林伯渠劝导女儿要注意搞好家庭和睦等等,对我教育非常深刻。

品读《红色家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他们即使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这些红色家书是一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人生宝典。如:王一飞写给妻子陆缀雯的信是一位共 产 党人写给妻子的情书,王一飞向妻子表达了无比的关怀和爱恋,展现了革命者感情的细腻与真挚。但为了革命大业,他不得不放弃与妻子朝夕共处的浪漫生活,奔赴革命的最前线。周恩来写给妻子邓颖超的信中既有离别的思念,又有工作上的支持,比起花前月下的爱情多了一份令人称赞、敬佩的成熟和深沉,这封信是我感受到了一对革命夫妻之间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的高尚境界,使我领略到了革命领袖伟大、无私的爱情观。

品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端正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正像何叔衡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命运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积极面对人生。路在脚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对于自己走过的路,无论成败,都不应该后悔。对于未来的路更要靠自己来走,而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组成了未来的幸福。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而且增强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共 产 党员不仅要热爱生活、懂得生活,而且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强身健体,提升个人的生活情趣,才能永远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当中。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 产 党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嗅觉、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在创先争优的活动中,在平凡的水务工作中,立足岗位,勇于奉献,实现终生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远大理想。

江汉区排水队 袁俊

2012-6-18


第二篇:小家书 大时代——观看《红色家书》有感


小家书大时代观看红色家书有感

小家书大时代观看红色家书有感

——观看《红色家书》有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特定的年代里,小小的家书背后寄托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琐事,还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中国共 产 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的“红色家书”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 产 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 产 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一、峥嵘岁月——为了心中的理想

诞生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共 产 党,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自19xx年至19xx年,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

19xx年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离开井冈山,来到江西吉安县的东固,得到了短暂的休整,保存了革命的火种。19xx年11月27日,红军战士朱锡绍从吉安富田在给赣南老家的祖母的一封家书中写道:“目前我在廿二军一九二团一连当军需长,现在我身边金钱困难,所以没钱寄回来养你老人家。我而今告诉与你,恐怕今年我不能归家过年了,我要参加打南昌九江胜利,请你不要怀念与我。”身为军需长也没钱寄回家,说明当时红军的经济非常困难,革命非常不易。

这封家书上现今仍隐约可见十余个邮差的红色印章,清晰的向我们展现了一条赤色邮路。战火纷飞的年代,邮政局

的人员给红军战士送家书,不仅路途遥远,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战斗。然而即便如此,这封辗转13个路站,约250公里的家书还是安全抵达终点。

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共 产 党人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不论是前方浴血奋战的战士,还是后方提供信息保障的邮政人员,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他们抛家舍业,背井离乡,把个人的亲情冷暖埋藏在心头,冒着生命危险去追赶时代的大潮。

二、建设豪情——与新中国一起成长

19xx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上下都激情满怀的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思想上追求上进,争取入党,是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政治追求。

19xx年4月5日,当听说哥哥张伶九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消息后,已有七年党龄的弟弟张凤九立即给哥哥写信: “我要祝贺你在不久的时间真正迈到党的门里,做一个忠实的布尔什维克。没别的,为了您的光荣,为了党增添了血液,为了我们弟兄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我要向您祝贺。”

这种纯粹的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使得张伶九在工作上有了无限的动力。当时高利贷在农村中普遍存在,不仅扰乱金融秩序,在村民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张伶九收集资料,亲自走访,以实际案例感化村里放高利贷的村民;为了让村民了解合作社,他每到发薪日就亲自上门,向村民讲解

合作社的用途,打消他们的顾虑,劝说村民将存款存入合作社。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仅滦平街信用社就吸收了2.53亿的存款,发放贷款2.23亿,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张伶九也被评为劳动模范。

在弟弟张凤九的支持,哥哥张伶九更加忘我的投入工作,他每天认真学习,记录笔记,使得自己迅速成长为能够担负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男子汉。兄弟俩不仅是儿时的玩伴,更是人生路上并肩战斗、共同奋斗的知音。相隔百里,他们就通过书信,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三、改革心声——亲历伟大变革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场伟大变革。打开国门,许多新事物、新机遇扑面而来,如何将前辈吃苦耐劳、不断战胜自己的精神在新时代下发扬光大?何金慧用她的日记和与父母的书信给了我们答案。

何金慧19xx年被保送到湖北师范学院物理系就读,大学四年,没读过高中的她自修完汉语言文学本科课程,经常发表文章且多次获奖;英语六级高分通过,德语也已入门;虽然思想上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有所波动,但是何金慧没有回避,她在和父母的家书中明确犀利的写出自己的困惑,进行自我批评,并请求父母的指导,最终在党员父母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共 产 党员,被评为黄石市“三好学生”;成为该院

物理系20xx年唯一的优秀毕业生,并考取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20xx年不幸去世后,被南京大学哲学系追授为“优秀研究生”。

何金慧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震撼了千百万人,何金慧也成为新时期大学生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典范。在22年的人生旅途中,她以毫无功利目的的数百万文字真实记录了一个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目标始终如一,行动不屈不挠”,历经环境磨砺、自我磨砺,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

小家书大时代观看红色家书有感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这些泛黄的家书中展现着一代又一代共 产 党人是怎样克服不同时期的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对家人亲友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纠葛,是那么的鲜活生动。为了建设光明、美好、幸福、富强的新中国,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谱写出一曲曲悲壮的英雄史诗。抚摸一封封小小的家书,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先进精神的脉搏,触摸到小家书背后的大时代的心灵跳动。阅读这些家书就是在重温历史,重温党和国家不断发展、前进的历史,从而推动新时期共 产 党人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助力加油。

更多相关推荐:
红书读后感1

两篇红岩读后感第一篇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

红书读后感

毛泽东的读书人生读后感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他读书思考追求创造的感人精神和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书中讲毛泽东在长期的工作中始终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始终把书籍作为一种不可缺少...

红书 读后感

读红色经典有感红岩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学号090605160姓名王鹏博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

红书读后感

点亮心中一盏明灯林海雪原读后感在众多红书中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是林海雪原是曾经我和爸爸一起观看过的电视剧但林海雪原这本书是我第一次阅读带着以往的回忆我翻开书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

读红书读后感

读红葫芦有感九资河中学七1班袁紫瑶最近读了一篇叫做红葫芦的文章让我感触很深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她喜欢看湾在大河里游泳湾的父亲是一个骗子所以没有人理湾湾教妞妞游泳有一次却抽走了帮助妞妞凫水的红葫芦妞...

红色书籍的读后感

红色书籍读后感这几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本书这是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作品主要是讲的他自己的故事作者在书中化名为保尔柯察金他出身穷苦但是他却有顽强的精神比如自强不息信念坚定意志坚强虽然身受残疾折磨但他...

书红读后感

发现班主任智慧读后感梁书红作为教师需要智慧地教学作为班主任需要智慧地管理班级暑假读了发现班主任智慧这一书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智慧对我的启发非常大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我就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了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历了很多...

红书读后感之[1]

红书读后感之读万水千山有感近日我读了一本万水千山的书读后心头不禁涌起阵阵酸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的艰苦生活真令我伤心和同情同时我心头也涌起了阵阵自豪感为克服了艰难万险的红军战士自豪为伟大崇高的中国自豪这本书介绍...

《红色革命书》读后感

红色革命书红岩读后感07城市规划1班周建威小说红岩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一块壮丽的瑰宝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恶魔般的国民党军统就在革命胜利前夕残酷地...

红书读后感之

红书读后感之读万水千山有感近日我读了一本万水千山的书读后心头不禁涌起阵阵酸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的艰苦生活真令我伤心和同情同时我心头也涌起了阵阵自豪感为克服了艰难万险的红军战士自豪为伟大崇高的中国自豪这本书介绍...

书包与课文读后感

书包自述嗨我是你们装束的主要工具书包我们出身在工厂原来的外衣都是五颜六色的各式各样的而且我们还有许多近亲呢如背包手提包皮包等等都是为你们人类服务的大多数的命运都不太好就说我吧我的小主人之前很爱惜我我很幸福每一天...

红书读后感(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