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习题答案(word版)

时间:2024.4.21

第一章习题与答案:

1.解释概念: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它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经济全球化:总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具体一点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世界经济格局:所谓世界经济格局,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利益制衡状态。

世界经济中心:所谓世界经济中心,就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具有核心地位和火车头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2.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2)初步形成期。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3)最终形成期。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3.试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成因和表现。

总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具体一点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深刻的概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在经济全球化的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主要包括地位不对称、决策权不对称和后果不对称。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战后以来,促使经济加速全球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战后兴起的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使生产力无限扩大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尖锐,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使运输和通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推行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按国际规则运行,已成为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共同要求和趋势。这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在1986~19xx年的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中,成员国达成了规模空前的贸易自由化协议;在投资自由化方面,取消外汇管制,开放资本账户;在金融自由化方面,引发了一场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创新风暴。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证。 (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组织者和载体。战后以来,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微观层面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驱动力。 战后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扩展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不仅规范了世界贸易的规则,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各国海关和市场准入的门槛。战后运输和交易手段的进步及贸易信息网络的形成,更使当代的国际贸易如虎添翼。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战后以来,一个以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相互贯通,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和金融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无国界的金融大市场逐步形成;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外汇管制的放宽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投资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大。 (3)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使世界经济出现了整体发展趋势。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基础上,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重组和转移已经开始,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层次的国家和产业,在重组和转移中正在整合为一个统一互动的全球生产

体系。由跨国公司重构和整合的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和运行,既表明了各国再生产领域互动性的加强和依存性的加深,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连锁升级,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4)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战后,逐渐形成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和手段,使世界经济的运行不仅受自发的市场机制和各国各自为政的政策调节,更日益受到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调节。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4.怎样认识世界经济从单极向多极的发展?

所谓“极”,就是指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战后的半个多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空前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大变动。总的来说,从战后初期美国的一统天下,发展到6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两极世界,进而发展到70年代后的多极世界。这半个世纪是历史上国际经济关系变化最剧烈、最深刻的时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地位在下降,而日本和欧共体的经济地位在上升。美国不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里的地位受到了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今欧盟)的挑战,而且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受到了东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挑战。无可否认,在21世纪初的今天,在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中,尚未动摇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还具有别国无法相比的实力,还是超级大国。但是,战后以来,美国的这种地位已经不是继续上升和增强,而是在下降和削弱,而欧洲、日本、中国等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上升,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

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内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3.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挑战:(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的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4.怎样评价经济全球化下南北差距拉大的观点?

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各国由于条件不同,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因而所得的利益份额也不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相对劣势地位,使其在经济合作过程中必然要承受经济上、政治上的风险,付出更多的代价。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利用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们,极力推行新殖民主义、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因而导致了南北差距和全球范围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扩大及其他后果。

经济全球化理应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国家不论大小,不论南北,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建立在其他国家的贫困之上,南北差距、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日益扩大。我们需要的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经济全球化,是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坚决反对那种利用经济全球化,把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做法。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迎接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争取从中取得更大的利益。发展中国家之间必须加强合作,依靠整体的力量反对新殖民主义、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消除南北关系中的不平等,为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5.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主权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主权让与,但是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经济全球化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 ,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多极化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走向均衡同步发展的过程,就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增强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极化增强了人类和谐化。

对整个世界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和移动,全球性公害问题日益突出。它们的危害不仅涉及发展中国家,也涉及发达国家,甚至涉及整个世界。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诸多国际政治经济摩擦。这种摩擦有的表现为各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的表现为各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的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并演化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全球化运动。

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1.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它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综观战后科技革命的形成与发展,与历史上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全面性和世界性。(2)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3)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4)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影响:战后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使生产力结构发生了空前的巨大变化。(1)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资本积累,改善了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扩大了商品市场(2)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变革:劳动者日益智力化,劳动工具日趋自动化,劳动对象日趋人工化。

(3)生产力非实体要素的强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教育成为现代生产力中重要的强化性要素,管理成为现代生产力中重要的整体组合性要素,信息成为现代生产力中重要的运筹性要素。(4)产业结构的变化。其变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重心的转移,工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三大产业比例关系变化,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服务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上升。另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5)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2.战后科技革命给生产力结构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战后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使生产力结构发生了空前的巨大变化。一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1)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扩大了资本积累。(3)改善了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4)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扩大了商品市场。二是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劳动者日益智力化。(2)劳动工具日趋自动化。(3)劳动对象日趋人工化。三是生产力非实体要素的强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教育成为现代生产力中重要的强化性要素。(3)管理成为现代生产力中重要的整体组合性要素。(4)信息成为现代生产力中重要的运筹性要素。

在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当缓慢,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也很有限。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显加快,对社会生产的作用空前加强,并日益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科学技术产业化和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化的循环加速,不仅使科学技术成为直接生产力,而且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武装了劳动者,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过程,产生新机器、新设备和新工艺;科学技术运用到资源开发上,产生出新能源和新材料。这就是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各个实体要素发生变革和提高效率、效能的决定性因素。

3.战后产业结构变化的历史趋势如何?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基本观点和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今后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将是“软化”。所谓产业结构软化,从狭义上讲,就是指在各产业的发展中,有形产品和资源等硬生产要素的作用日益降低,而知识、技术、服务和信息等软生产要素的作用日益提高,在各产业中的投入量迅速增大;从广义上说,产业结构的软化可以概括为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服务化、融合化和国际化。

(1).高技术化趋势。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网络、电子控制和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产业和服务业的加速发展,知识和技术将成为一切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基础,产业结构将出现明显的高技术化倾向。

(2)服务化趋势。这一方面表现为第三产业在为企事业部门服务,为个人提供服务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等方面,不断涌现出新的行业;另一方面表现为第一、二产业内部对服务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3).融合化趋势。所谓融合化,就是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通过将不同行业的技术和经营技能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融合化也反映了技术复合化的趋向。产业结构融合化的发展,将日益突破传统行业和产业的界限,使三大产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并为产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和空间。

(4).国际化趋势。在跨国公司、区域经济集团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企业为了消除国际摩擦和追求经营的合理化,在规划设计、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业务领域,都在实现国际化。产业结构的国际化,将使各国的经济关系从外部联系走向内部融化,使资源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4.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社会经济意义?

在历史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告别了农业社会,现在正在告别工业社会,而进入信息社会。

首先,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如下特点:(1)信息具有强大的渗透性。信息渗透到一切经济和经营的环节中,是最具渗透性和扩散性的资源,是企业经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速度、战胜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2)信息是一种在使用中不受损失并收益递增的生产要素。(3)信息是一种最具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当今世界各个角落几乎都被信息流构成的密网所覆盖。这些信息流及其载体在世界迅速普及,形成互联网,给各国特别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有力的渠道和工具。

其次,正因为信息具有上述特点,它已经从一种生产要素发展成为一群宏大的产业,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信息产业指现代信息设备的生产制造以及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储存、处理与服务的部门的总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产业。这种产业代表着新一代的生产力,是促进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先导产业。它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最后,信息产业的大发展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渗透深度和覆盖广度的增强,标志着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飞跃,标志着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一次深刻的革命。它将带来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转变、市场经济制度的大变化。

第四章习题与答案:

1.发展中国家人口剧增对其经济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经济发展负担沉重。为了解决数量日益庞大的人口的衣食住行和教育等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问题,国家不得不将本来并不多的国民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国民的基本生活消费,致使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过大,用于投资的积累基金所占比例过小,其结果是经济增长乏力,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束缚和制约;第二,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必然导致其个人在生活资料和资源的获取与占有上出现严重短缺,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贫困问题;第三,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个人之间在获取和占有社会经济资源的机会和能力的差别,再加上其他各种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的出现并加剧。 人口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地球资源的消耗加快,并造成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不得不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资源,导致全球性资源危机;第二,南北经济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长,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这种人口增长方面的巨大反差无疑会加大南北经济差距,富国愈富、贫国愈贫的局面还将长期存在下去;第三,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仅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贫困,必然拖住世界经济增长的后腿,世界经济不可能保持长期的增长和稳定。战后,世界上不时发生

的移民潮、难民潮、偷渡潮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经济问题,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密不可分。

2.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哪些社会经济问题?

(1)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45岁以上的雇员、工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虽然他们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他们的体力、耐力和承受力都已经下降,不再胜任那些需要重体力和耐力的工作;同时,由于他们与年轻人相比,智力减弱,反应迟钝,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相当吃力,不能胜任某些高技术作业。这是造成有关国家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另外,劳动力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老化,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经济事业的迅速发展。

(2)劳动力短缺。由于出生率下降,导致劳动力后备不足。因此,那些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特别是欧美各国,纷纷引进外籍劳工。发达国家以较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从发展中国家吸收高科技人才和年轻的普通劳动力,以此来弥补本国科技人才和劳动力的不足。但是,大量移民导致各国社会摩擦加剧。

(3)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社会保障支出日益增加,负担日益沉重,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的一个相当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愈发严重,在发达国家,有权享受退休养老金和老年医疗补助的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其他的社会保障项目,致使政府负担的社会保障支出越来越庞大,导致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敷出,社会保障制度出现危机。巨额的社会保障支出,必然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从而加重国民的税收负担。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3.世界自然资源退化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土地。目前,世界耕地资源的状况令人堪忧。尽管耕地面积还会有所增长,但是增长势头日益减缓,而人均耕地则日益减少。导致这一基本趋势的原因除了与人口的过快增长密切相关外,还与土壤退化和非农业用地与日俱增有关。土壤退化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威胁,就是可耕地和牧场越来越少。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灾难。土壤荒漠化是土壤退化的极端形式,荒漠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2)淡水。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然而,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早在19xx年2月,联合国水会议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另一个全球性危机。

(3)森林。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上原始森林已有一半遭到破坏。自战后以来,地球上的热带雨林面积已经减少了一半。地球森林资源的锐减,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全球生态环境灾难性恶化。

(4)生物。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长期生存、繁衍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逐步扩张以及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物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各种生物以前所未有的势头从地球上消失。现在,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者正面临灭绝的危险,使自然界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

4.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一是工业烟尘与粉尘。二是工业废气。三是机动车尾气。大气污染对农业、林业和牧业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2)臭氧层破坏。臭氧层被喻为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遭到破坏,就意味着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紫外线的直接威胁。

(3)酸雨。酸雨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在近二、三十年间,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酸雨。酸雨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被人们称为“空中杀手”、“空中死神”。它使土壤酸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建筑物受到腐蚀、人类健康受到危害。

(4)垃圾。全球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受到垃圾污染的困扰。垃圾之所以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世界性难题,主要在于它的数量庞大、增长速度快、危害范围广。发达国家为了减轻本国的垃圾污染,经常将工业垃圾转移到海外,销往或倾倒在发展中国家,使许多国家深受其害。

(5)地球变暖。地球变暖毋庸质疑是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最近地球变暖在明显加速。全球变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最危险和最可怕的挑战,其后果是多方面的,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土地荒芜,还会助长热带疾病的滋生和蔓延,造成生态混乱、物种灭绝、粮食减产、害虫逞凶、水资源短缺、森林减少、洪水频繁等一系列灾害。

5.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如何?其内涵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战后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利用资源生产财富、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效率几十倍、几百倍地提高,空前发达的物质生产力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充分享受到工业文明的阳光雨露。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爆炸、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却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严酷的现实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社会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对自己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人们发现,过去那种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损害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正是导致今日各种资源、生态问题的根源。所以,彻底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今后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

“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的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战略。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要使世界各国的当代人和后代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2)要使世界各国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3)要使人类和自然万物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万物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

6.何谓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所谓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部各地区及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 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3).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4).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5).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6).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上述六个方面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实现,可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三和第六方面的实现,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第四和第五方面的实现,可以既满足物质资源的储备,又满足知识资源的储备,更好地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习题与答案:

1.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结构变化情况如何?

战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国际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特别是不同经济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相互依赖与相互竞争的程度也日益加深。为了保持和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世界许多国家积极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通过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不同方式,组建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实现区域内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服务等的自由流动。同时,跨国公司也有了比较迅猛的发展。这一切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规模、结构、范围、内容和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战后,国际商品贸易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增长迅速,其具体表现就是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比战前要快,而且比生产增长速度快。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8~19xx年。国际贸易发展迅速。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现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处于动荡不稳状态。

(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战后,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其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

(2).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 : 战后,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特点是:①国际贸易格局已从过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统天下,变为不同类型国家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但发达国家继续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支配地位。②各种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长最快的是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相对缩减。③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欧洲的贸易地位上升较快。④在发展中国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处于领先地位。⑤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各成员间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3).国际贸易内容的变化 : 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①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③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④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2.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1)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竞争能力。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国家,往往选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竞争能力较弱的国家,则常常选择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因此,发达国家多倡导贸易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则推崇贸易保护主义。

(2)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如农业、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尚未成长起来的国家,为保护传统产业和促进“幼稚工业”的成长,往往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已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则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3)本国的经济状况。如一国国内经济出现严重萧条和失业,对外贸易逆差,国际收支赤字,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竞争力下降,其对外贸易政策就会增加保护主义色彩;反之,其对外贸易政策就会增加自由贸易成分。

(4)本国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往往要考虑某种利益集团的要求。由于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对不同的利益集团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种利益集团在外贸政策上的冲突。一般说来,那些同进口商品竞争的行业和与之有生产联系的各种力量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推崇者;相反,以出口商品生产部门为中心参与许多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力量,则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这两股力量都力图影响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消长,直接给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动以重大影响。

(5)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外交关系。一般说来,一国往往对那些政治、外交关系友好、经济上不会构成威胁的国家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商品和技术的出口;而对那些政治或经济上的敌对国家则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3.何谓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最基本的特征是“限入奖出”。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是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其自由程度与保护程度有所不同。绝对的自由贸易政策和完全的保护贸易政策是不存在的。无论是保护贸易政策,还是自由贸易政策,都是相对而言的。

4.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标及运行机制各是什么?

WTO的宗旨是:(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在内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落实GATT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所有成果。

WTO的运行机制,包括法律框架和组织结构、加入和退出机制、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等。这些机制为WTO的运行提供了法律基础和组织保障。

5.世界贸易组织面临哪些挑战?其前景如何?

WTO从成立伊始就面临着一系列较为严峻的挑战。(1)西方贸易大国操纵多边贸易体制决策进程的现象仍然存在并很严重。(2)多边贸易体制覆盖的范围存在局限性。(3)区域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严峻挑战。(4)WTO面临着最不发达国家被“边缘化”的倾向。防止这些国家进一步“边缘化”,是WTO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WTO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一起,构成了支撑当今国际经济社会的三大支柱。世界各国对WTO充满了期望和信心。《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确定了WTO明确的法律地位和系统的组织框架,为解决世界经济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WTO将在世界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WTO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体制健康发展。(2)WTO将进一步促进各成员方及全球贸易的发展。(3)WTO将进一步顺应时代潮流,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做出更大的贡献。

6.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世贸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有着内在的历史继承性。世贸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合理内核,包括其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及规则等。关贸总协定有关条款,是世贸组织《19xx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各成员间货物贸易关系的准则。。

世贸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也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在:1.机构性质。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议形式存在,不具有法人地位;世贸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2.管辖范围。关贸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贸组织不仅要处理货物贸易问题,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与监督的范围远大于关贸总协定。3.争端解决。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解决没有规定时间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因此,世贸组织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

第六章习题与答案:

1.何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从一国角度出发,国际直接投资也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 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不同的类型或形式:

(1)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独资经营是指完全由外商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合资经营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共同商定各自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并根据东道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举办合营企业,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这也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合作经营与合作开发

都是以签订合同或协议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合作经营企业一般不以股份确定产权,不按股权比例分配收益,而是根据合同规定投资方式和投资比例分配收益并承担风险。当然,合作经营企业本身是一个统一的经营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合作开发则通常是由拥有特定资源的国家,通过招标方式与外国投资者签订合作开发协定或合同,并联合组成开发公司对东道国资源进行开发。

(2)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的方式,也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和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按照这一标准,独资经营属于全部股权参与式投资;合资经营属于部分股权参与式投资;而投资者没有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以其他一些形式如许可证合同、管理合约、销售协议等进行的直接投资,均属于非股权参与式的直接投资。

(3)按照投资者是否建立新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建新企业与控制现有国外企业两类。一国投资者到国外单独或合作创办新的企业,或者组建新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均属于前一种形式;而通过收购国外公司或与国外公司合并以获得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权,则属于后一种形式。

(4)按照投资主体与其投资企业之间国际分工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混合型投资。水平型直接投资也称为横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基本一致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这类子公司和其他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生产和销售,与母公司或国内企业保持水平分工关系。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一般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混合型投资则是一种水平型和垂直型相结合的直接投资方式。一般来说,目前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并不单纯是水平型投资或垂直型投资,而是两者兼有,进行混合型投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划分国际直接投资类型的方法,即按照投资主体的性质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私人直接投资和国家直接投资,二者有时也被分别称为民间直接投资和官方直接投资。

2.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其最根本的原因可以从国际资本流动本身的规律来考察。一般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这一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势头如此迅猛,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在社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由国内向国际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是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规模效益,摆脱国内市场的限制,需要发展国际化生产。二是科技革命引起了国际分工的巨大变化,国际分工不再是主要以要素禀赋为转移,而开始以科技优势为转移,这使得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成为必要和可能;部门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入到部门内部,以科技优势为基础的部门内部专业化,构成了国际分工新的主导模式。三是交通运输和通讯设备上的技术进步,为企业从事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使其能够按照最佳分工原则十分便利地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事零部件的生产、产品的组装和销售,在国际范围内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技术条件,生产资本的大规模国际化才成为可能。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竞争和多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结果,使其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国内垄断程度进一步加深。那些拥有大量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垄断企业迫切要求在国外寻找更加有利的生产场所和销售市场,由此形成了发达国家垄断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大公司纷纷把直接投资视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路、绕开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正是这一动因驱使发达国家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而发达国家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厂商的利益,维持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也对这种直接投资持鼓励和支持态度。

(3)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战后,世界各国之间在逐步减少市场准入壁垒,促进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和消费品自由流通。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国家在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上实行了以自由化和放松管制为主的经济改革措施,各种层次上的国际投资协调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通过各区域合作组织、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多年努力,过去一些国家难以开放的如基础设施、金融、保险、电信等市场,也逐渐开放。从多边层次来看,有利于资本跨国流动的区域性和世界性投资保护公约或协议也相继出台。这一切都为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和领域的拓宽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取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迫切任务,大都采取吸引外资的政策,制定各种优惠和鼓励措施,从而促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以垂直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也具有重要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加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高科技部门,而将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促进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和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国际化生产。

3.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和流向、投资的地区、部门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意义如何?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而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其投资来源、投资流向和投资地区、部门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国地理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流出国数量增加,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二是美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西欧和日本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上升,但美国仍是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在各发达国家投资地位变迁的同时,发达国家内部乃至全世界直接投资流出量的分布也逐步趋于分散化。迄今为止,约有5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外直接投资,其中拉丁美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表现最为突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地位的上升,反映了战后世界直接投资格局的重大变化,说明国际直接投资主体的多元结构已基本形成。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地域结构出现的最显著变化,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重下降,发达国家之间资本的对向流动和相互渗透大大增加。战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是投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战后投资重点发生了变化,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其地位相对下降。

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投资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部门结构发生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变化:①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产业从生产初级产品的第一产业(矿业和石油业)向制造业转移。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对第二产业(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呈现相对下降趋势,而对第三产业(包括批发业、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③进入90年代之后,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受到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的青睐。

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和流向的地域结构特征,说明战后发达国家既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换言之,战后的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

4.何谓跨国公司?其基本特征有哪些?其理论有哪些发展?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于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跨国公司在结构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营业规模大。(2)地理分布广。(3)股权结构分散。 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活动,其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也与国内企业迥然不同。在经济环境方面,跨国公司不仅受母国的经济状况、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取向的影响,而且更要受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市场运作情况、

经济波动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在政治环境方面,东道国的政治变动是影响跨国公司经营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文化环境方面,跨国公司要在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教育水平等的不同文化环境下从事生产经营;在法律环境方面,跨国公司不仅受到国内法律的约束,而且其各个子公司和附属机构还要受到各自东道国的法律约束,因而它所面对的法律环境远比国内企业复杂得多。

由于跨国公司的性质及其在业务活动、结构、经营环境等方面与国内企业的差异,使得它在经营管理上也呈现出一系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战略目标的全球化。(2)营运过程的国际化。(3)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4)经营方式的多样化。(5)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对于促使企业对外投资,建立跨国公司的微观因素,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理论:(1)垄断优势论。(2)寡占反应论。(3)内部化理论。(4)投资的有机构成论。(5)边际产业扩张论。(6)产品生命周期论。(7)国际生产折衷论。促成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不仅是某一种因素单独的影响,而是上述多方面具体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5.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体现出哪些新特点?

总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如下一些新的特点:

(1)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跨国并购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跨国经营行为。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兼并与收购作为自己的核心战略,在国外建立起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巨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跨国并购活动之中。跨国并购的盛行,标志着一种新的投资类型的产生。跨国并购是以寻求战略性资产为目标导向的全球扩张式的国际直接投资。

(2)除了股权式并购外,属于非股权参与方式的国际战略联盟越来越扩展,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生产和经营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国际战略联盟方式,以拓展其对外扩张能力。联盟的各方不拘地理限制、不受市场地位约束的跨国战略性协作,使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国资源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新配置。国际战略联盟的兴起,既是多种因素交叉作用而产生的新经济现象,也是跨国公司在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实现战略调整的必然结果。

(3)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最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技术合作的加强和研究与开发(R&D)国际化是国际生产和竞争格局变化的客观反映。为了分担由于在更为广泛的地理空间和新市场的开拓中因竞争而带来的R&D的高额成本,跨

国公司间在相互兼并和联合的同时,加强了技术合作和R&D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有利于利用科技资源、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适应和开辟当地市场需求、提高国际竞争力。

6.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地位: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世界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跨国公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跨国公司通过建立独资、合资企业、战略联盟以及其他合作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其影响已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作用:(1).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2).加速了生产国际化(3).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4).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5).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第七章习题与答案:

1.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开始凸现: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之需,美元的供给必须不断增加,从而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不断扩大。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和美元供给的持续超速增长,一方面将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必将对美元产生贬值压力,并导致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固定比价也难以长期维持,从而使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发生动摇。简言之,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2.为什么说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导致金融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金融全球化虽然是一个金融问题,但其产生和发展则根源于实体经济即全球生产、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金融是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和贸易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为国际金融的大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发展,为国际贸易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国际贸易,特别是国际服务贸易的大发展,直接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特别是对金融服务业投资的迅速增长,既是金融全球化的更直接的促进因素,也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服务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仅导致全球服务贸易迅速增长,而且使发达国家通过服务贸易这一途径进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服务业;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全球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不仅推动了金融机构的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的疆界,而且为金融的全球化创造了

必要的实体经济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导致金融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3.区域货币合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础是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最优货币区理论是与区域货币合作有关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后来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修正、补充和进一步阐述了蒙代尔最初提出的这一理论。

综合各种观点,最优货币区应该是由那些彼此间的商品、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也比较协调的国家所组成的独立货币区。这里所说的“最优”,是指区内国家通过协调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对区外货币的汇率浮动,达到区内国家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总的来说,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包括要素自由流动、汇率统一以及经济政策协调这三方面的内容。最优货币区的成员国,必须放弃一定的政策自主性。

4.导致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拆除了阻碍资金跨国流动的藩篱,使各国的金融机构能够更为自由地跨越国界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进行金融交易,从而使原本独立运行的一国金融逐渐融入到全球金融之中,各国的金融市场也因此而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各种新的金融工具成为引导资金跨国流动的载体,最终将各国的金融市场真正联结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金融运作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一国政府尤其是某个大国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变化,常常会通过一体化的金融市场,迅速地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同样,无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还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都会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从而使各国金融市场的价格走势趋于一致。

总之,金融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各国金融活动联系的日益紧密即一体化,而且也意味着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的日益紧密或趋同,其集中表现就是金融危机的全球化。 八章习题与答案:

1.什么叫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发展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和新概念。通常是指一些地缘邻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了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在彼此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节组织和实体,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在成员国内得以优化配置,实现产业互补和共同经济繁荣的过程。它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产物。

从深层次和根本性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产物。具体地说:(1)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2)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2.如何评价欧共体(现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和单一货币政策?

欧共体之所以要制定共同的农业政策,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欧共体各国农业结构落后,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需要加以扶植;其二,平衡成员国利益的需要,即平衡联邦德国等国的工业利益和法国等国的农业利益的需要。关税同盟的建立,联邦德国等工业实力较强的国家在工业品市场和工业品竞争力方面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法国等工业实力较弱而农业发达的国家,从中获益有限。通过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利益分配上的不均衡。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使欧洲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一直依靠进口的粮食,迅速达到了自给有余;过去经常大幅度波动的市场,迅速得到了相对稳定;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使农业部门成为欧共体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一个部门。共同农业政策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大基石。 欧元的成功启动,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货币结构最为重大的变化,表明欧洲经济联盟向货币统一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建立真正的欧洲联盟奠定了重要基础。货币联盟的主要特点是确定一个以共同政策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货币区域。它要求货币可完全自由兑换、资本交易充分自由化、银行业和其他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消除由于汇率不稳定造成的货币波动,协调包括预算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联盟的实现和统一货币的诞生将推动欧洲经济向纵深发展,它有助于增强欧洲市场的凝聚力,促进欧盟经济和内部贸易的发展。企业可在充分比较各成员国税收政策、劳动力价格、工作效率、规章制度、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欧元区范围内的资产优化组合。而作为欧元区的消费者对同一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可在比较价格的基础上做出较为满意的选择。因此,欧元的启动必将导致欧盟内部新一轮的优胜劣汰的竞争,使企业进一步趋向联合化、大型化,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跨国集团,有效地抗衡美国和日本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3.如何评价欧盟东扩和欧盟宪法危机?

就经济规模而论,扩展后的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9.5 万亿美元,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12 万亿美元,至20xx年5月,欧盟完成了第五次扩展。对于10个新成员来说,加入欧盟后其7500万公民最终将享有在经济区内贸易往来、旅行和定居的自由。此次会议还决定,在20xx年接纳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欧盟。至于土耳其,则根据其在人权保护及民主化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在20xx年12月决定何时与其展开入盟谈判。

在欧盟迅速扩大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化,围绕是否通过《欧盟宪法条约》出现的波折就集中反映了这一点。20xx年2月28日,由15个欧盟成员国、欧盟机构和欧盟扩大候选国代表组成的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召开首次会议,围绕“欧洲的前途”展开讨论,制宪筹委会的启动,标志着欧盟一体化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宪法中规定了一些基本准则、确保机制运转的规则,尤其确立了事关欧洲未来发展的总体政策,欧洲在安全、经济增长方面应承担的义务等。欧盟宪法规定欧盟将拥有法人代表资格,欧盟将有权与国际组织签署协议或条约,标志着欧洲政治一体化的深入。而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外交部长这两个职务的设立,意味着欧盟机构设置的重大突破。在共同防务政策方面,宪法条约规定的“永久结构性合作”条款为若干核心国家在该领域继续寻求突破提供了支持。

欧盟宪法危机反映出欧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其中主要包括:欧洲民众认为他们缺乏对欧盟决策的影响力,因而以公决方式予以抵抗;“冷战”的结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使成员国民众容易听信“反一体化”力量的宣传,将问题归罪于欧盟;欧盟迅速东扩拉大了成员国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不仅使原有成员国感觉到某种威胁,也给欧盟今后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种种迹象表明,欧盟在不断扩大规模和深化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新的挑战,虽然欧盟一体化进程不会停止,但注定要在曲折中不断前进。那些走出东西方夹缝的新成员国已登上了“欧洲列车”,25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欧盟确定的竞争政策、共同农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共同贸易政策等各项立法也有待逐步消化,直至25国在经济发展上实现初步平衡,才能使欧盟各成员国真正融为一体。

4.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前景如何?

缔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目的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平等竞争,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解决贸易争端以及促进三边、区域性和多边合作。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有:

(1)减免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 (2)确定原产地规则。原产地规则是为了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享受优惠关税待遇,从而使北美地区制造的产品进入自由贸易区可以享受优惠,而在其他国家制造的产品不能享受优惠。(3)取消投资障碍。(4)农业。协定规定,美墨农场主可以自由地向对方出售农产品,但在15年内要受到数量限制。加、墨之间将单独订立农业贸易协议。(5)金融和服务业。

运行了近10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进展,但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批评之声始终未曾停歇。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上。美国抱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本国企业处在同拉美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不公平竞争之中,导致国内失业增加,加剧了美国就业压力。美、加对墨西哥投资的增加,在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大压低了墨西哥工人的工资水平。贫富差距拉大是另一个争议焦点。美、加、墨三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悬殊,但要实行同等程度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这就意味着墨西哥是在同美、加进行着一种不公平竞争。相对落后和缺乏竞争力的墨西哥立即向世界上最发达国家敞开大门,实行自由贸易,并在条件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开展竞争,势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水平降低和贫困增加。墨西哥脆弱的金融市场也无法承受与美、加同等的金融自由开放程度。由此可以判断,北美自由贸易区必将还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发展历程。

5. APEC的诞生的过程及其意义如何?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酝酿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19xx年;(2)半官方协调阶段:1980-19xx年;(3)官方协调阶段:19xx年以后。19xx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首次在堪培拉举行,此次会议标志着APEC的成立。19xx年在西雅图召开APEC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后,召开了首次APEC成员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至19xx年召开的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和第六次非正式领导人会议,APEC成员增加至21个。

APEC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表明亚太经济合作机构已由基本属于民间性协商机构向官方的政策协调和协调机构过渡,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已步入实质性阶段,并且已开始着手实施具体合作项目。

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内容主要包括:

(1)货物贸易自由化。按框架协议规定,20xx年7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行WTO最惠国关税率,20xx年和原东盟6国建立贸易自由区;而东盟新成员建成的时间为20xx年。

(2)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业自由化的基本原则是在GATS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员国彼此间服务业合作,减少服务贸易限制,逐步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3)区内投资安排及便利化措施。中国与东盟在增加投资规则和管理的透明度、建立投资制度等方面将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内资本流动和增强对区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4)多层次全面性的合作。中国东盟合作领域广泛,包括货物贸易、劳务、金融、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林业及其产品、能源及次区域开发等领域,并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及通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

(5)对东盟新成员制定了灵活措施。对东盟新成员提供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

(6)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及标准规则,保证框架协议的有效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由四个不同层次的协商机制进行推进。其中包括首脑最高层会议、部长会议、高官会议、联委会和专家组。

第九章习题与答案:

1.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有哪些主要特点?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大体上都经历了四个时期:从战争结束到50年代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的经济“滞胀”时期以及其后到90年代初期的经济调整时期;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 经济恢复时期:经济恢复最为迅速的是西欧各国。到19xx年,除战败的德国和意大利外,西欧国家经济都恢复并超过了战前19xx年的水平。就整个西欧来说,到19xx年已完全恢复到战前水平。日本恢复较迟,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滞胀”时期以及经济调整时期: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升高;物价大幅上涨。面临着经济“滞胀”的困境和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重新思索以往的经济政策及其失误。自19xx年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曾出现了长达八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但总体看,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时期。

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经济知识化;经济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新经济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制度创新,但同时引发了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2.“新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其成因是什么?

新经济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1)经济知识化。即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知识为基础的。(2)经济网络化。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的时间缩短,空间缩小,频率加快,协同性增强,效益增大。(3)经济全球化。由于经济知识化、网络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组合发生了很大变化。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的来看,可以将这些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革命。(2)制度创新。(3)政府干预。美国政府积极而有效的经济调控,对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战后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新现象。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有力的鼓吹者和推动者。它以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促进了经济发展。

3.战后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其主要手段有哪些?有哪些作用和影响?

原因:(1)市场缺陷。国家调节的直接目标,就是矫正“市场失效”。(2)社会、政治和其他的原因。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护个人权利。第二,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第三,国家和全球问题的解决。

手段:(1).制度调节(2).政策调节(3).经济计划化(4).社会调节(5).国际经济协调。

作用和影响:国家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或稳定发展;国家调节造成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新变化。

4.什么是经济体制?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哪些特点?

经济体制,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各种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也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也可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即通过有效的官民协作来实现政府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原因:进入8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并未出现大的好转,各类经济问题依然成堆。发达国家意识到现行的经济体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深入

的调整与改革。于是,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经济体制调整与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大,并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主要内容:(1)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领域: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股权分散化;法人股东与机构投资者的大发展。 (2)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总体上看,发达国家改革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实行福利制度社会化的途径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削减政府预算中的福利支出;实施劳动福利计划;推进社会福利计划实施主体的多元化或私有化;取消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各种规章管制,减少国家对福利供应的垄断,促进私人组织同国家福利组织之间的竞争。 (3)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政策的重要性下降,货币政策的作用明显提升。第二,货币政策的重心从以利率为主要调节手段转变为货币供应量调节和利率调节交替使用。第三,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作用。

(4)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在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盛行的时期,政府在微观领域普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大量的干预,形成了严格的政府监管或政府规制。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对低效率的政府监管或规制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 总地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就是从国家干预走向自由化,即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和微观规制,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以提高经济效率。

第十章习题与答案: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2)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3)产业结构相对落后;(4)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类国家群体,由于各自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情况复杂,其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根据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成不同的类型:

(1)按人均国民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标准来划分是目前最普遍的分类方法,据此可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高收入但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2)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准,可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如下五类: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石油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最不发达国家。

2.怎样认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趋势?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各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订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作用,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后,普遍面临着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民福利、改造传统社会使其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就在于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实施适当的发展战略。在此问题上,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各自的不同国情、不同的指导思想以及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同认识,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对外经济关系模式和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等角度出发,可将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不同的类型。

虽然发展战略的具体类别多种多样,但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落后状况,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发展中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取决于其战略自身的合理性,而且也取决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国情、发展阶段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成功的发展战略总是那些最适合时代和国情要求的战略。

3.怎样认识“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

(1)东亚模式。 东亚经济体,主要是东亚“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制度安排与发展战略上的诸多特点,被人们归结为“东亚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模式,“东亚模式”的本质内涵在于,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共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或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强政府”。这种“强政府”在一定的“政府强度”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发动经济增长和减缓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压力,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主要是经济赶超和跳跃发展时期)以较高的“政府质量”,克服或约束政府机体的种种弊端,使之最大限度和最大效率地服务于经济增长。

(2)拉美模式。拉美地区有30多个发展中国家,各国实施的政策并不尽相同。但在战后,尤其是80年代以前,其经济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曾经取得成绩和经历挫折的“共同特征”,被称之为“拉美模式”总的来说,“拉美模式”具有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共性特征,经济制度安排、发展战略和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更接近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不过拉美国家一方面在要素禀赋、市场基础条件、外部融资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另一方面部分拉美国家,如巴西、墨西哥、智利等国,其政府的“强度”与“质量”尽管低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却明显高于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因此,直到7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尚比较顺利,也产生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无论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其取得的成就都表明,落后国家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干预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促进资本形成与技术进步、制定经济计划或发展战略、纠正市场失灵等领域,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维持政治、经济环境稳定、提供发展急需的公共物品等领域。政府干预的

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政府强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反映了政府理性、效率与自律性的“政府质量”。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政府在强度与质量上均优于拉美,后者又优于非洲国家,这就使得在发展绩效上,也是东亚优于拉美,拉美优于非洲。 也应认识到,无论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本身都是在特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下才适用的有针对性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曾经取得成绩的发展模式也可能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拉美国家在80年代遇到了严重的挫折,东亚国家尽管不断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在90年代也出现了经济动荡。这些情况也使得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先后对其发展模式进行了调整。

4.如何看待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

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与调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扭转了经济恶化的趋势。从不同地区来看,东亚地区由于其原有的发展模式在强调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也强调政府的理性、效率与自律性,政府干预的消极效果较小,在贸易发展战略上原本即实行外向型的出口导向战略,公共政策比较积极,重视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加之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的调整更加灵活,因此在80年代中期后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在90年代上半期更是蓬勃发展,一直以高于发达国家两倍以上的速度在发展,19xx年东亚的GNP增长8.5%,而同期世界经济增长则为3.7%。

拉美地区各国由于在80年代后普遍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对原有的“拉美模式”尤其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同时其经济自由化尤其是金融自由化的步伐更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整个拉美经济90年代初连续4年保持3%以上的稳定增长,整个90年代,拉美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3%,大大高于80年代的1%。到90年代后期,拥有5亿人口的拉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在西半球乃至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非洲国家也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改革。非洲经济在90年代初一度呈下降趋势,到19xx年开始回升。19xx年到19xx年,非洲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近4%,高于19xx年的2.7%。19xx年,有12个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5%,还有30个国家保持了正增长。通货膨胀率从19xx年的32.8%减少到19xx年的9.8%。但是由于非洲人口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加之改革力度较小,且时断时续,因此其人均GNP增长率一直负增长,到19xx年才呈现正数。可见,发展中国家经济虽都有所发展,但发展仍是很不平衡的,它们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拉大。

5.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意味着获得了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其次,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再次,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先进设备、技术与管理经验。最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更加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

(2).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可能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更大程度地“融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获取资金流入的收益,但同时也意味着金融风险的增大。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加入金融全球化意味着资本可以在其市场上自由进入和流出而较少受到限制,这将大大提高资本流出和流入的规模和速度。虽然在理论上讲,资本流入对一国经济发展会起促进作用,但是短时期内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国内市场,却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流动中直接投资的比例倾向于减少,金融市场投资的比例会相应扩大。由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过低,调整速度过快,受预期的影响也过大,往往市场预期稍有波动,就出现大规模金融动荡,给经济造成严重危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所限,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往往处于“外围”地位,容易接受与发达国家的垂直分工,可能导致自身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从属性。

第十一章习题与答案:

1.如何看待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25/26年度国民收入比19xx年增加1倍多,为19xx年的103.30%;19xx年工业总产值比19xx年增长2.9倍,为19xx年的77.5%;农业总产值为19xx年的112%。随着经济的恢复,国家财政状况好转,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是苏维埃国家探索出的一条在以小农为主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列宁已经认识到,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应该说,这是列宁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又一次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对于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新经济政策”应该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并非只是权宜之计。可惜,19xx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执在其推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路线中背离了“新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措施。

2.怎样看原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条件和利弊?

苏联在进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之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工业化开始后,随着公有制经济统治地位的确立和五年计划的推行,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和决定。如19xx年的改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决定,19xx年的《国营工业托拉斯条例》,19xx年的《关于整顿生产管理和建立一长制的措施》和《关于改组工业管理的决议》,19xx年的《关于苏维埃建设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组织措施》决议,19xx年的《苏联人民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条例》等。这些决议、决定和条例,虽然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经济管理问题而制定的,但加强国家集中的计划管理是它们共同的核心思想,从而逐渐形成和加强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苏联的上述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从客观条件来说,苏联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并面临时刻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的危险。这种险恶的国际环境,迫使苏联不能不加强中央集权的体制,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每个时期最紧迫的任务,不能不以从政治和军事方面考虑加速发展具有军事意义的重工业,不能不加强中央对整个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从主观原因来说,对苏联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苏联共 产 党取得政权以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上认识不清,犯有急性病,不顾生产力状况强制性地改变生产关系,过早地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企图超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阶段,径直地跨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同时,不仅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而且认为商品经济也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把消灭商品经济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途径。这种建立单一公有制经济和排斥商品经济的思想观念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根源。

应该肯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推动苏联国有经济的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加速实现、对抵制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和实现自力更生,特别是卫国战争的胜利,都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带来的经济生活的高度国家化,资产的高度国有化,管理权限的集中化,管理方法的行政化,资源配置的调拨化,产品分配的无偿化,收入分配的平均化,必然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和失衡,扼制了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形成一种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人民群众的择业自由、劳动积极性和物质文化生活都受到了严重限制和束缚。

3.如何评价苏联解体前历次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赫鲁晓夫改革是对传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赫鲁晓夫的胆识和勇气是值得称赞的,他开创的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之风更是应该肯定的,他的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他无视改革的理论指导作用,也不进行改革总体设计和改革措施的试验,采取盲动的反复无常的政策和措施,注定其改革必然失败。

勃列日涅夫领导的经济改革,对克服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提高经济工作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企业为追求产品销售额和利润额,忽视产品质量;科技成果应用和技术革新缓慢;基本建设投资

效率低、周期长、原材料消耗高等,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于是,苏联从1979开始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但实际上,由于旧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这些改革并未产生效果。勃列日涅夫在其执政的18年间,他一方面纠正了赫鲁晓夫时期在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和发展经济中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又继承了赫鲁晓夫时期在改革经济体制和发展经济方面的积极政策,并有所改进。在他执政的前10年(1964~19xx年),苏联经济力量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而后8年(1975~19xx年),苏联经济就陷入了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的状态。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拉大。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既没有触及所有制问题的改革,没能动摇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更没有改变以优先发展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路线,因而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重大调整,产业结构中工农业、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并未得到重大改善,消费品质量低劣、食品供应短缺现象依然存在,整个经济以增加投资为主要动力的粗放式经营的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以企业为基本环节,以提高计划的效果和发挥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为基本方向,以建立“完整、有效、灵活的管理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19xx年通过了突破原有体制基本框架的一系列改革体制的文件,对企业的经济地位、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以及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都做了根本性决定。在企业的经济地位问题上,企业将从单纯的计划执行者变成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取消指令性计划;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企业的经营活动脱离对上级行政部门的依附关系;在国家管理经济的方法上,由行政手段改为经济手段,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关系。

戈尔巴乔夫力图通过改革扭转勃列日涅夫后期形成的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且在19xx年以后苏联陷入了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困境之中。其主要表现在:(1)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经济负增长。(2)重要产品减产、商品奇缺,市场供求严重失调。(3)财政状况恶化。(4)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改革了选举制度,平反了历史上的许多冤假错案,撤换了许多党政领导人员,发展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团体,实行了各种形式和渠道的发布、公布、传播党和苏维埃活动的公开制度等等。所有这一切,活跃了社会生活,打破了社会的沉闷空气,克服了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许多弊端。但这种突如其来的急风暴雨式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引起了社会和思想的严重混乱,使社会生活失去了秩序和控制,激起了各种保守势力和改革稳健派的严重不满,并使经济体制改革难以落到实处,导致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和下台。

4.如何评价叶利钦执政期间的“休克疗法”激进式改革?

转轨之初的俄罗斯试图通过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迅速实现所有制形式的变革,从而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然而事实却证明,这种激进式的改革方案不但没有产生预想的效果,反而引起了社会经济的一片混乱,把俄罗斯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说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经济形势比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的经济形势糟糕,那叶利钦时期的经济形势比戈尔巴乔夫时期更糟。俄罗斯自19xx年初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直到19xx年的6年间,除19xx年经济略有回升外,经济一直大幅度下滑,并与脱缰般的恶性通货膨胀相伴。整个经济倒退了将近20年。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在迅速扩大,而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少数人利用手中特权产生的。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黑社会组织的猖獗,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激化。政治上的不稳定又反过来使经济进一步恶化。

5.如何评价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得失?

东欧国家经过10多年的转轨,在政治上和制度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们都放弃了社会主义目标,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19xx年民主德国(东德)被联邦德国(西德)所吞并;19xx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已被肢解,形成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等独立国家。20xx年,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国。从整体上看,东欧国家经济转轨取得了重大进展,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形势日益好转。

东欧国家19xx年以来,通过外部私有化、内部私有化与无偿分配三种方式,改变了所有制结构,成为促进私有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转轨以来,私人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

东欧国家剧变前,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贸易数额有限,而且主要在苏东国家组成的经互国之间进行,与西方国家经济来往很少。这种封闭的贸易环境,与国内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相矛盾,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在转轨过程中,东欧各国都取消了国家对外贸的垄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现贸易和资本的自由化。在贸易体制上,下放贸易权限,取消国家对外贸易的定价权,所有经济单位都可以从事外贸业务。在关税方面,降低进口关税。 在对外贸易开放的同时,资本项目对外开放也在进行。东欧经济转轨以前,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贷款和借债进行,包括政府间的官方发展援助、长期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在经济转轨后,东欧国家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开始向外国直接投资开放,纷纷颁布和修订外资企业法,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提供各种方便,为取消对外资拥有股权比重的限制,允许开办独资企业,放宽投资范围,建立经济特区等。

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转轨初期在采取“休克疗法”的国家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生产下降、恶性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贫富差别扩大等。90年代初期,大批企业关闭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

东欧国家经过一场社会经济的严重动荡之后,各项改革开始发挥正面作用,从19xx年起,大部分东欧国家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摆脱了经济衰退,实现了经济增长。

从长远来看,东欧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好。制度转变后新的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和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私人部门的崛起,已经成为东欧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国有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移,也是私人部门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将形成一些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将带动经济增长;市场经济文化的普及,人们对于制度转轨承受力的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资源开发也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东欧经济与西欧经济乃至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东欧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东欧在地理上接近西欧,欧盟的扩大对于转轨中的东欧国家社会经济振兴提供了新机遇。当然,在东欧国家社会经济制度转轨的道路上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6.中国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转轨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俄罗斯激进转轨的教训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盲目崇拜西方制度。苏联解体后,盖达尔等人竭力否认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着兼容性的一面,认为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把私有化作为衡量经济转轨是否成功的基本尺度。这种脱离本国国情和时代、照抄和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陈旧观念和模式的做法,本身就是观念的倒退。在转轨过程中,吸取世界先进国家成功的经济制度和经验是对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各国的经济制度环境有自己的独特性,各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任何规范理论和模式的认识范围。因此,作为已经有70多年历史并已形成自己明显特征和特性的苏联,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决不能立足于现成的理论、模式和他国的制度,更不能把一些高度抽象化的理论、模式和他国的制度视为金科玉律。

(2)盲目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设计者既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深恶痛绝,又对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盲目崇拜,一开始就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对立起来,不断强调弱化国家职能,将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削弱到最小限度。实际上,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只有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既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能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3)没有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来衡量经济转轨的得失。事实证明,俄罗斯式的经济转轨带给俄罗斯的决不是“短痛”,而是长时期的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兑现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许诺,反而出现了普遍贫困化的现象。这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不得人心的重要原因,也是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政治和经济始终动荡不定的重要原因。如果俄罗斯在经济转轨中能够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衡量得失,使转轨平稳有序地进行,所付出的代价必然大大减轻。

(4)忽视了国家的经济安全。俄罗斯在与国际经济规则接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忽视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其结果,在生产和贸易领域,对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入毫无思想和政策准备,毫无竞争经验,完全丧失了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与此同时,一些掌握国家重要物资、技术秘密和高科技的企业,为了生存,也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将对国家安全有影响的产品和技术对外出售;在金融领域,俄罗斯在国内金融市场刚刚建立、金融秩序尚未理顺的时候就开放了市场,既没有对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资本的流动制定严格的监管政策,也没有对外国货币在国内的兑换和使用实行必要的管制,导致俄罗斯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美元化”和国外游资自由进出俄罗斯的局面。这不仅为国际投机资本冲击俄罗斯金融市场提供了条件,也为本国资本大量外流创造了条件。结果,自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不是西方国家向俄罗斯提供资金,而是俄罗斯向西方国家输送资金。19xx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于缺乏对其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造成的。

第十二章习题与答案:

1.中国为什么将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中国将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定位为基本国策。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不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思想体系,还是作为一种超越于资本主义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其本质特征之一是开放性。从经济上说,社会主义是建筑在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而现代机器大工业本身是超越国界的社会化大生产,是面向世界的;从文化上说,社会主义是建筑在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和文明基础上的,是开放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自我封闭,封闭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不相容的。尤其是像我国这种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更不能自我封闭,更需要对外开放,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吸纳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人口和资源的巨大压力。中国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需要利用国外资源。因此,从各个角度来说,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发展和拓宽对外经济关系,融入世界经济之中。

2.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对外贸易是国与国间经济交往、经济合作和经济分工的基本渠道和手段,也是衡量经济开放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尺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惊人。在贸易额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走向全球,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重要进展,贸易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将引进外资作为最为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我国也注意了发展对外投资。中国自19xx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外开放的步骤和力度日益加大,参与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活动日益增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强,在体制和机制上日益与国际经济接轨,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有朝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扩展和深化的对外开放,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力,有力的推进和加速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使中国获得了“后发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提高了国际经济地位。

3.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其意义如何?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提高,明显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位不断上升。(3)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势必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打破美日欧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三分天下的格局,促进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并有助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目前由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主导的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主要代表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体现了由它们倡导的经济观念,不能充分体现后起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甚至还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造成损害。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以及在世界经济中影响的增强,无疑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得到更有力的表达和维护。这对于促进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建立更为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无疑是一个积极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也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4.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战后以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日益受到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1)跨国公司的侵蚀。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和向世界扩展,必然使东道国的国家界限被突破,国家主权被弱化,国家监管受到限制。(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限制。成员国为了共同的利益,自愿地相互让渡部分主权,共享部分主权。(3)国际经济组织的替代。战后诞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关贸总协定(以及取而代之的世界贸易组织)等,日益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国际经济行为的仲裁者、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救援者。它们的存在,标志着国际行为主体的多元化,标志着部分国家职能被国际组织所取代。(4)世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不论是公害的原发国,还是公害的受害者,都需要各国携起手来采取超越国界甚至洲界的共同行动,遏制公害的滋生和蔓延。

5. 试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面临的形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这种历史趋势,给后进的中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来的历史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更加充分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为经济现代化建设事业营造更加宽广的外部空间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贸易、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从而是国际竞争加剧的过程。中国在国际竞争的一些领域和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总体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处于劣势。中国的劣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既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国家,面临着既要加速经济发展又要加速体制转轨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中国是人口过多和人口总体素质低下的国家,面临着既要控制人口数量又要大力提高人口质量的双重艰巨任务。同时存在着这样多的压力和任务,这在世界其他大国中是少有的或并不严重的。上述那些问题的同时存在,使中国在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上比其他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更为艰巨的任务。

任务: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现阶段主要是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 增强主权意识,更新主权观念,构筑国家经济安全体系。具体来说,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xx年力争比20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更多相关推荐: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一学习世界经济概论的收获和体会如今经济全球化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慢慢地被卷入这个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从表面上看是经济范畴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学习心得

《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学习心得摘要:本文是一篇学后感,是学习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课之后的一点心得、体会。主要讲了通过学习了解到了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这门课程的缘由,以及在这门课程中学到了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台海局势提纲一台海现局势分析1大陆对台政策2台湾政局3国际环境二影响台海局势的内外因素1台湾当局的策略2美国因素3日本与日美同盟三台海局势发展与两岸关系展望1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一我...

池元吉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复习内容概要

第一篇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和历程第一章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前沿1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而在国际上形成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2历史发展到工业社会阶段的产物3各个国际的劳动分工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1自然条件资源气候土壤...

课后习题答案-世界经济概论

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世界经济概论习题答案刘继森主编第一章导论一关键概念1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2...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课程学习指导(一)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课程的内容体例结构和以往考试反映出的情况考生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以大纲为依据全面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网络复习中不要脱离quot大纲quot去看一些关系不大的法学书籍否则将...

电大经济法概论学习指导判断题答案

经济法概论判断题第一章12法律是公平的它既属于统计阶级也属于被统治阶级3原始社会没有法律4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历史的范畴5法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体现6企业组织的经济义务就是对消费者用户的义务第二章在市场经济...

经济法概论 管理学 作业。

第1页共17页单项选择1管理是人们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的所从事的一种AA智力劳动B体力劳动C单纯的脑力劳动D集体活动2以下哪项不是作为老子的管理思想的最高原则BA无为是个普遍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B无为反对贪剥赋...

电大经济法概论学习指导简答题答案

来看它们都是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为同一统治阶级和经济基础服务法离不开国家因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国家也离不开法因为统治阶级需要通过法组建国家机器建立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实现国家职...

学术素养概论学习心得

学术素养概论学习心得学院自动化学院学号20xx20xx49姓名孙雪云刚拿到课表的时候发现有学术素养概论这门课看到概论这两个字本以为又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但是第一堂课就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判断觉得这门课对读研一的我...

经济法概论学习指导案例分析题答案

经济法概论学习指导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一基础理论知识该公司与其下属单位为承包经济法律关系该公司的要求是不合法的因为双方签订的合同有效应当履行该公司的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不是双方合同的组成部分又不是构成合同应当遵守的...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43考前复习资料总结1~12章-小抄

考点串讲第一章企业法第一节企业法概述一企业的概念和分类一企业的概念与特征企业是指依法成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定法律主体资格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企业的特征是1企业是经济组织2企业是营利性经济组织3企业是持续经营...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