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4.3.31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

读后感

9月10日

这本书汇集了30位教有所得、教有所成、教有所悟的青年教师才俊(只有一位50岁的教师)的成长历程。30位教师中有8位出版了个人专著,有三分之二是各种教育论坛的版主,有10位是《中国教师报》等报刊的特约撰稿人或专栏主持人,绝大部分都发表过大量的作品。他们还是各级各类优秀模范教师、班主任。他们是网络中的名人、工作中的能人、生活中的强人;他们是新教育的倡导者、教育之梦的追随者、教育乐园的建设者。30位教师为我们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者说如何重构教师的角色和形象给我们呈现了共性的特征。

在研究中成长。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化、学习化的冲击,已经越来越使当今的教育教学变得复杂多样,教师的我们也猛然发现自己处在各种矛盾的旋涡中,面对问题,几乎没有人指点迷津,告诉你如何处理这些矛盾、问题、情况。这时我们变得无助和茫然。走出迷茫,从无助感中彻底摆脱出来,本书30个案例中的教师给出了仅有的一条道路:将自己置身于研究之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个教学交往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寻找和问题答案的索解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

在探索中进步。本书的30个案例,其实展现的是30个不同的教育探索故事,案例中的教师透过自己的故事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共同的信息:教育教学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在自己的工作中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在自己的教育舞台上,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全国热销,读者遍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专著——《没有孩子是差生》的作者朱国红,更是案例的杰出代表。从19xx年夏天,刚刚19岁时满怀美好憧憬踏上工作岗位,而差点被家长哄下讲台的她,“知耻而后勇”,订阅《教育研究》、《教师博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实践,大胆探索进取,撰写的20余篇教育教学获省市级评比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区、市全国级“优秀作文辅导员”,并受《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等10余家报纸的专访报道,现在是山东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教研员。

在积识中成智。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育智慧。书里的教师的30个案例,让我们惊讶于这些教师精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常为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成绩所震撼,并时常感受着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快乐与智慧。案例展示了他们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心路历程,困惑因何而起,问题因何而生,方法因何而来,快乐因何而来,智慧因何而成,让我进

一步理解了“积识成智”的道理。在这种愉悦的阅读中,使我更加认识并相信:教育智慧来源于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刻省察,来源于教师不懈的探索,来源于教师对经验的理性评判。

我相信,实践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我们阅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会给予我们更深的体会,让我们明了当今为师之道,知晓教师何以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体会(二)

9月25日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对自己专业的学习,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

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三)

月 日

今天听了两位名师教育教学经验介绍,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 我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

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字。我想,我们做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通过交流,教会我作为人师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与奉献,在生活中如何投入与面对,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让我学会自省,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回过头来看过去。我愿意做“教师成长”中的一名成长教师。我想,不只是我,我们全校许多同事都将在这次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

以前我常忽略这样或那样的事情,通过学习后,让我了解到了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日益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会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四)

月 日

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变革教师、引领教师向新的专业方向发展,形成教师独特教育智慧已经成为众多理论和实践工作这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怎样才能从做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一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通过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这些教师是如何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成长历程。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使我有所觉悟,心中燃起了自己也想做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念头,在他们精彩演绎的每件感人事迹里,使我感受到:我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做什么事都尽量做到计划每一天!新鲜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树立不断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断地提升的同时也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有这么一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教师的自信心来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教育智慧,无怨无悔的教育追求。”这是杨老师送给我们教师的一句话,是啊!当好一名成功的教师可真的不容易,需要

教师自身具备有较强的综合素养,有敢于教育和继续深造的勇气。我思考着他的话语,尝试摸索一套属于我自己发展的途径,让我可以更好地成长。

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我觉得作为老师本身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水平,敢于给自己做总结,写反思。

一、在反思中提高。

有人说教师是受经验左右的行业,从事教育久了,容易为以往的经验羁绊。这句话虽有些偏颇,但也并不是毫无道理。我们小学教师传递的许多知识是过去知识,不是时新的学问,如果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促进的能力,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面对明天的未来”这样的尴尬境地。

很多优秀教师的成长与自己经常性、系统性的反思分不开的。魏智渊、朱国红、贺杰等他(她)们大多是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但是他(她)们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绩。朱国红,山东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员,34岁的她,多次获市区教学评比一等奖,20多篇论文省市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全国评比一二等奖。可是,你知道吗?刚登上讲台的她,差点被家长轰下台。但是,在挫折面前,她没有气馁,不轻言放弃,她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事和体会坚持写下来,在“教育在线论坛”中积极与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交流。她后来回忆说,自己在网上

交流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在论坛中,她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认识了陶行知,了解了朱永新和李镇西,写出了几百万字的教育随笔和札记。

二、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不单单是一名教者,在信息化、知识化、学习化的冲击下,今天的教育教学变得复杂多样。我们教师也发现自己正处于多种矛盾之中,如何处理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如何解决教育中的难题?无数杰出教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将自己置身于研究之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次教学交往活动都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寻找与问题的答案索解中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重新认识教学的趋向和实施方式。

史长青,76年出生,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上发表文章22篇,多次在江苏省、徐州市上公开课,受到好评。他在回忆自己成长过程时提到:在网络的交流与碰撞中,他发现教育的表达可以是多姿多彩的,他找到自己的行走方式——用思想行走。在网络倾诉的过程中他找到自己的差距,同时也开始对教育对课堂“从来就是这样的”程式产生了疑惑和叛逆。面对产生的“疑惑”他开始有目的地阅读一些书籍,开始研究、反思、写作,在不断总结中将教育烙上自己的个性。

我认为除了在教育工作上认真之外,还得做好今天

的自己,在平淡而苦味中品味快乐。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就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吧。我们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忧愁着学生的忧愁。用学生的喜怒哀乐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五)

月 日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通过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这些教师是如何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成长历程。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两位老师的精彩演讲,使我有所觉悟,心中燃起了自己也想做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念头,在他们精彩演绎的每件感人事迹里,使我感受到:我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做什么事都尽量做到计划每一天!新鲜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树立不断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断地提升的同时也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在这次的报告会上有这么一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教师的自信心来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教育智慧,无怨无悔的教育追求。”这是杨老师送给我们新教师的一句话,是啊!当好一名成功的教师可真的不容易,需要教师自身具备有较强的综合素养,有敢于教育和继续深造的勇气。我思考着他的话

语,尝试摸索一套属于我自己发展的途径,让我可以更好地成长:

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我觉得作为老师本身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水平,敢于给自己做总结,写反思。

初为人师,无论是处事,教学,知识的运用对我们来说都是比较薄弱的,我们的想法很多,有利于创新,但由于经验的不足,使得自己在某些问题上总是处处碰壁,并不是我们没能力去做好,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应该取决于我们本身的经验不足,在这点上我们要不耻下问,谦虚地向前辈们学习,通过课余时间的读书,通过网络上的学习或多途径的获取知识来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教学技能等。通过坚持写教育随笔,加强教育反思,总结教育问题,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作出努力,提高自己。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新的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具体到课堂教学,上好每个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等。

其次是从点滴出发,树立教师威信,在每个学生面前做到公正、公平。与学生之间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气氛。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生态度和蔼,作风民主,不摆架子,对所有学生

平等相待,且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是最有利于师生沟通的顺利完成,也是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善待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利

用教师智慧来引导他们。

通过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对学生要表现出一致的关心,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个幽默而又令学生敬畏的老师。不要轻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学生,哪怕你认为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优势、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他们产生心理共容,再逐渐指出其不足,帮助其改进自己,与后进生交朋友,甚至与他们打成一片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作为缺乏经验的新班主任来说,反而应该保持一段距离,保留一点威严,不要与后进生靠得太近,因为这样很容易被其看出你管理的“稚嫩”而没大没小,甚至称兄道弟,就更难教育了。我就有过类似这样的惨剧。所以体会特别深,除此之外,其实,在你辅导一个学生的不足的时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在助人的过程。信任往往是建立在帮助学生的基础上,作为一个新教师,我从中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学生,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我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设身处地,从不用压制方法来管理学生,而要用一种亲切感来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我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除了在教育工作上认真之外,还得做好今天的自己,在平淡而苦味中品味快乐。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就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吧。我们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忧愁着学生的忧愁。用学生的喜怒哀乐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心得体会(六)

月 日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通过向我们介绍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让我们知晓教师何以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读完了这本书,也让我有所觉悟,在他们感人的事迹里,让我感受到: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尽管在教学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也是在尽量做到计划每一天,思考每一天,但他们的案例让我感受到自己这一年半的思考是那么得不够。

魏智渊,成都盐道街道中学外语学校教师,他由一路狂奔,一路痴迷,一路沉思,最终通过网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他的生命观对我的触动很大,他对

教育是如此的执着,他坚信对命运的过早抱怨或者说诅咒其实是衰老的表征,真正的强者是不抱怨的,命运把他扔到天空,他就做鹰;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把他扔到大海,他就做鲨。

朱国红,一个差点被家长哄下台的山东济南市教研室教研员,多次获市、区级教学评比一等奖,她的教育专著《没有孩子是差生》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热销,在这么多荣誉包围的她的背后,可有谁又知道,她曾经因为管理不好班级差点被家长哄下台?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努力着,因为她相信付出了总会有回报。

贺杰,一个行走在教育的边缘上的一个教师,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了一声:“爸爸,妈妈,儿子再也不用流浪了!”原先的他只是在学校代课,而每年的转正教师名额有限,迟迟轮不到他,面对物质分配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在心里想着:“我能一辈子代课吗?不能,绝对不能!”正因为他的这种坚持,他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样的案例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读完后,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感动是因为他们在反思中提高。有人说教育是一个受经验左右的行业,从事教育的人往往容易以以往的经验所羁绊,其实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不断去反思,不断去自我表现调整,绝不能

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让他面对明天的未来。在这书中很多教师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想法,又通过网络,倾听别人对教学的其他的看法,他们畅所欲言,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感动是因为他们在锤炼中升华。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化、学习化的冲击,已是现今的教育教学变得复杂多样,教师们也猛然发现自己总会感到心理上的焦虑、思想上的困惑、能力上的恐慌,但面对这些,书中的30位优秀教师告诉了我们,怎样去克服困难,寻找解决的方法,他们都把这种困难当成了一种锤炼,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反复的自我表现锤炼中增进解决为题的勇气和能力。

感动是因为他们在探索中进步。读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精神,尤其是探索精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关键则是在于教师能否在自己的工作中迈出探索的步伐,优秀教师之所以会优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大胆探索,锐意进取。

我必须每年落一些叶子,我必须不断地脱一些皮,我必须每年生长一些新东西,日日夜也,我都渴求着血液的更替。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可以休止,因为我自己并不属于我自己。教师如果达到了这一境界,那我想肯定令人赞叹的。

天道酬勤——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七)

月 日

很庆幸假前借阅图书时,选择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那土黄的封面泛出的淡淡墨香,宛如午后宁静的心灵,喝了一杯咖啡,亢奋不已。看着30位优秀教师的自述性的启迪心智的成长文字,心潮翻滚,心里由衷的感叹: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迫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为了不让自己偷

懒,我坚持洗冷水澡,坚持记日记,甚至在日记本的每一页上都写上“今天你做到了吗?几个字,如果没有做到,就自己打自己一个耳光。透过魏智渊的那短短的一番话,犹如一声惊雷敲打在我的心底,我彻底地被惊讶和感动了。

从简陋的村小——初中——成都盐外道高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求知生涯,让他渐渐明白——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加时赛,需要不断的超越。昨天的成绩不能代替今天的努力。魏智渊就是这样的不断地超越,不断地捶打,不断地把自己打回原形,不断地重新开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教育成了一件从容不迫的事。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读这样的文字,其实就是一次荡水、击石的美好经历。

许多时候,我们常常感慨命运的不公,机会不会垂青于一个懈怠之人。读着《教师博览》上陈老师谦逊的自我描述,“XX市首批名师、XX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再一次体会了泰戈尔曾说过的那一句话:“人生不售回程票,一旦动身,绝不能返回。”陈老师把诗意和希望播撒在学生心中,同时用一张张追求和奋发的人生的票根,打造了一张鲜亮的教育者名片。

孔子说: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曾经在《新风教育》上读过荣辉的《我的一九九六》,感慨世道的炎凉和丑陋,再次读到他初上岗时的磨难。他写道:饭,还是得自己吃;路,还是得自己走;泪,还是得自己

控制住,别流下来。于是,从那一刻起,我便立誓要做到最好。一个立誓,到底让荣辉付出过多少的心血和汗水,那不得而知。投之以李,报之以桃,读过荣辉的“夕会故事”的人,没有一个不被他的勤奋和执著感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先人的一番话,在我们的耳边回荡,可是,有多少人在这样的“苦”“劳”中迎面而上呢!战胜自己,自强不息,生命之火炬熊熊,历练和磨难才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人也因此而不断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八)

月 日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里的30位优秀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

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真面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这样吗?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毕竟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心智发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只不过存在问题的表现不同而已。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有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该怎么办?

可以简单的训诉,可以粗暴的批评,甚至可以来点体罚……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实实在在给我

们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鼓励”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赞美的方法“教训”人,其实并不比训斥的效果差,只不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不少教师缺少这种思维方式,就觉得训斥来的干脆,从而运用的“得心应手”;而要将“训斥”改为“赞美”,有时只要改变以下思维方式即可。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赞美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既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教育艺术,希望它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九)

月 日

读着《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感觉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智慧”这一讲有着深刻感触。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与

父母的影响力相提并论。学生喜欢某个教师,就会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就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所以,教师能否与学生很好的沟通,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形象,注重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就如刘教授所讲,教师应该有人格魅力,也就是教师要有美好的内在形象。如果说较好的外在形象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等内在的素养,就是学生对老师的理性认识。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和久远。一个教师仅仅具有潇洒的外表,而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那么他的形象是不可想象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应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自身的言谈举止、道德风貌、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生活作风,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榜样示范的力量。一般说来,教师的学识越丰富,教学水平越高,学生所付出的时间越少,得到的东西越多,学生学得越易,兴趣越高,效果也越好。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自然是不同一般的了。

此外,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到自己的外在仪表形象,也要具备美好的内在形象。然而如果除了上课,绝少与学生接触,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学生就会对你

敬而远之。那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不完美的。为此,教师应有博大的心胸、豁达的心态,要常与学生接触交谈,善于倾听学生心声,虚心接受学生意见;尊重、关怀和理解学生,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与学生沟通的必要途径。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他们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强者。他们不会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们会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做一个充满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

以上是我读过《教师专业成长》后最为深刻的感想,我将会以此为目标,提升内在修养,努力早日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十)

月 日

趁着寒假的空隙,我很认真地拜读了张万祥、 万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这本书,书中讲了30位优秀教师成功案例。我一次次沉浸在那一个个美妙的故事中。他们的名字我并不陌生,在网络上我常常看到他们。以前总觉得这些名字很遥远,读书的过程让我仿佛走近了他们。对他们除了“仰望”、“学习”,更多的倾佩也在心中荡漾。我知道了原来这些“名人”也是“凡人”,不是“圣人”,却让“圣人”有所不及。铁皮鼓,我们教师专业阅读的组织者也曾这样说到:“在无数寂寞的夜晚,我躲得过炎热寒冷,却躲不过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拷问。”“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障碍赛,需要不断的跨越自己。”“对命运的过早抱怨或者说诅咒其实是衰老的表征。”情不自禁地爱着这些话,在这些话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也曾空虚过,失落过,迷茫过吗?我们本可以上好每周那几节课,安心的等着领工资,为应试教育再卖卖力,学生一考好,我们的名誉、奖金不也跟着来了吗?可是这样的日子却令我们不得不对灵魂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拷问。我们不想成为教书的“匠人”,我们想成为一名充实的教师。不为别的,似乎只想让内心不再虚无,不再寂寞,不再感到现实给我们的那份压抑。当我们回首往日时,可以自豪地说这辈子当了名真正的教师!或许就像张万祥老师所说:“甘于寂寞的人才不寂寞,不甘于寂寞的人才寂寞。”

这30名教师很多都借助了网络这个平台,完成了自身的成长,也引领自己不断的走向成功。发表了大量的教育文章,或成为一些杂志的特约编辑,其中

有8人还出版了专著。在这些耀眼的光环与成绩背后是他们平凡的奋斗足迹。“清澈小舟”,一个熟悉并感亲切的名字,她在回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差点被哄下讲台时曾这样写到:“那次被人哄赶的滋味着实不好受。‘知耻而后勇’,在无知面前能坦诚自己的无知,在羞耻面前鼓足勇气去面对,不轻言放弃,这是这件事给我的生活哲理。”在这个写成功的案例中她写到了自己的失败。可在我的心中再一次看见她的伟大之处。敢于不断解剖自己,超越自己或许也是他们成功的秘籍。还有他们那坚强地毅力。就像《风雨彩虹》里所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我生命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30个优秀教师为我呈现出30副美丽的画卷,也鞭策着我为心中那梦想而努力。记得当年第一次向《教育信息报》投稿就获得成功,可这些年来,却总懒于动笔,让一个个灵感悄悄溜掉,真是有虚度之感。“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在网上,我看到太多优秀的老师,在他们的面前总感觉到自己的肤浅。但心中对教育同样拥有一份不变的情怀。就像一位老师所说“不知现在读书还晚不晚?”但我希望自己能选择“坚守”,为心中那美好的信念!

读书,不断地读书!这也许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途径。在书中去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改变自己。生命是一条河,要流动,就要蓄积水的容量和力量。读书,就是给自己生命的河流蓄积知识的容量和精神的力量。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十一)

月 日

我利用寒假的时间,阅读了《教师专业成长途径——30位优秀教师案例》,使我受益匪浅,案例中的教

师展示自己在新课程改革的心路历程,或因何而起,问题因何而盛、方法因何而来、快乐因何而来、智慧因何而成、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积识成智”的道理,在阅读案例时,我惊讶于这些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教师在教师教学中起的进步所感染,感受找教师在实践中的快乐,这种愉悦的阅读,使我更加相信,教师在独断反思中提高,将自己置身于研究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的现场、每次活动都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智慧,来源于反思型实践、教师不懈的探索,和对理性的评价。

案例中的朱雅芳老师,在实践中善于思考,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因才施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教师,要做到明察秋毫、眼睛看着学生的表情、嘴里讲着教学内容,穿插着防微杜渐的育人幽默,谋划精彩的教学环节,多“管”齐下。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案例的教师,敢于直面困难,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积累经验,案例告诉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去伤害一刻已经脆弱的心,坐进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以他们适当的引导,促进孩子的发展。

阅读中,我知道了这些教师有着渊博的知识,他们成功的秘笈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质疑,敢于直面困难,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研究中成长。

通过学习,为我工作指明方向,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我们要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断学习、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应用到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十二)

月 日

我读的这本书叫做《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起初这本书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后来随意翻看时看到了它的两个主编,其中一位是天津的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他编写的很多书籍我们都耳熟能详,可谓是大家的良师益友;另一个是万玮,也就是上学期米老师推荐的那本《班主任兵法》的作者,想到那个极富个性的老师,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

刚开始在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认为它应该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籍,其实不然。《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真实地记录了30位优秀教师学习、交流、成长的足迹,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由普通教师转化为优秀教师的过程。以前总感觉那些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离我们很远,遥不可及,其实他们也都是来自于一线,同我们一样也曾经有过迷茫、痛苦和失败,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像朱国红老师,读过她写的《没有孩子是差生》,你就能被她博大的爱心、非凡的智慧所感染。可有谁想过,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在初登讲台时曾经差点被家长轰下台。然而,她凭借着不屈服、不轻言放弃的信念,用自己的追求书写了现在的辉煌。万玮老师曾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自以为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结果却是不仅课堂纪律乱成一锅粥,学校领导还停止了他的班主任工作。不过,这些失败的经历并没有将

他打垮,在不断的反思中,他终于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兵法”。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书中最令我感到触动是魏智渊老师。他撰写的这则案例分为三个部分:一路狂奔,一路痴迷,一路沉思。一路狂奔中,他明白了“人生就是要不断地打回原型,然后重新开始” ;一路痴迷中,他通过网络完成了自己的神奇蜕变,开始有了专业意识和专业化追求;一路沉思中,他对教育有了更清醒地认识,希望与学生真正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共同走向健康纯净的生活。算起来,18岁就开始参加工作的魏老师,是一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了,他有着一段非常励志的经历。19xx年,中专毕业的他踏上了山村小学的讲台,在经历了最初懵懂的喜悦之后,生活开始变得单调乏味,就像他在文中说的“我承认,人都有一种惰性,一不留神,便会沿着本能快乐地下滑。”内心的寂寞空虚、学历过低的恐惧让他不断地的反思,最终选择了回学校进修。然而专科毕业后,担任地理老师的他在没有了会考的压力下似乎又开始了惯性下落,重复的生活渐渐磨去了他的激情,于是无聊的他开始通宵的打麻将、酗酒。就当他身陷惰性的泥潭的时候,“少年时代的阅读”又再一次拯救了他,让他又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专升本。有了本科学历,让他得以在一所高中任教。

他自己本身没有读过高中,对高中教学又不熟悉,为此他承受了不少打击。但是那时的他渐渐明白了,“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障碍赛,需要不断的跨越自己” 。于是,他重新出发,又开始了新的人生道路。还记得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内心无比的喜悦、激动、兴奋,就好像上满了发条的我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干劲和朝气,周围的同事经常夸张地描述我的精力旺盛,好像没有嫌累的时候。但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现在的我似乎找不回那种状态了,我想应该是惰性使然吧。平静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变得平庸。其实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消沉、懒惰的时候,只要像魏老师一样拥有不断追问生活的意识和勇气,也同样可以从消沉中解脱出来,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这大概就是编者把魏老师的案例放在第一的原因吧。

《都是网络惹的“获”》,这是史长青老师一篇文章的题目。说得真好!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者说如何重构教师角色和形象,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有整齐划一的演进历程,但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书中的这30位优秀教师,都是借助网络、通过论坛迅速成长起来的。无论是从最初看别人的帖子到回帖子,还是从自己发帖子到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在这场“华山论剑”里,每个参与者都是受益人。他们找到了使自

己专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且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教育生活过得更快乐和精彩,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有的甚至成了学者型的教师。可以说,这30位教师都是各级各类优秀模范教师、班主任。其中有8位出版了个人专著,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各种教育论坛的版主,有10位是《中国教师报》等报刊的特约撰稿人或专栏主持人,绝大部分都发表过大量的作品。在书中,魏智渊老师的《一路痴迷》、朱国红老师的《网络让我一炮打红》、贺杰、张曼凌老师的《网络伴随我成长》、黄利锋老师的《在网络上行走》、万玮老师的《从“菜鸟”到版主》、朱一花老师的《有心插柳柳成荫——我的网络情缘》、常作印老师的《激情在网络中燃烧》等等,无一不再向我们说明网络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如常作印老师所说的:“网络让我的‘教’更加活泼、民主;网络让我的学生‘学’得更加自主自觉;网络让我的课堂精彩纷呈。”反观自己,平时对于网络的认识和应用仅限于工作时的搜索信息、下载资料,娱乐时的聊天、游戏、听音乐。虽然我以前也知道、也曾经登录过一些教育网站,但是一直都只是观望者,而且也因为自己的惰性,慢慢的连观望者的身份都放弃了。虽然自己已经有了几年的教学经历,有过很多快乐或是难忘的回忆,可是我却很少用文字表达出来,与别人分享,与这些老师相比,真是很惭愧。

的确,在论坛中,足不出户,就可以和全国各地的同行真心交流;在论坛中,许多信息不仅更新的速度极快,而且参与讨论的同行也很多。教学上的任何见解、疑问都可以在这里畅谈,不用顾忌有人认识你。网络、论坛实际就是一个帮你理清思路、开拓视野、平等交流学习的空间。

路在自己的脚下,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感谢《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让我认识了30位可亲可爱的老师,有了他们的经验和鼓励,我想我也会有成功的一天!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

读后感(十三)

月 日

张万祥老师和万玮老师主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本书讲述了30名同行的专业成长历程,汇集了30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故事,分为遨游网络的海洋、修炼自身的素养、 把握命运的脉搏、沉迷教育的世界等辑,30 位教师倾情讲述自己成长的历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长借助网络,通过论坛这个平台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他们的年龄大多与我相仿,甚至与我有相似的经历,可是他们却从网络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在网络中显示了教师的魅力,成了学者型教师,教育专家,有的甚至成为专业作家,这些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动人肺腑,引人沉思。

教师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种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触动教师,没有带来教师观念的更新、角色的调整、方式方法的改变,那么,这种改革就很有可能是外在于学校、外在于课堂从而也是外在于学生的。今天,变革教师、引领教师向新的专业方向发展、形成教师新的教育智慧之所以成为广大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恰恰是这种认识的反映,是教育教学包括课程改革深化的体现。

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者说如何重构教师角色和形象,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有整齐划一的演进历程,但其中至少存在着一些共同性的特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正是通过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特征,让我们明了当今为师之道,知晓教师何以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

在反思中提高。有人说教育是一个受经验左右的行业,从事教育的人较容易为以往的经验羁绊,这种认识虽有所偏颇,但也并非毫无道理。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传递的是过去的知识,并不是时新的学问,如果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一不留神就会陷入“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面对明天的未来”这样的尴尬境地。反思特别是经常性、系统性的反思,会使教师认识自我的局限,突破狭隘的经验限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在研究中成长。以往的教师并不见得要把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因为惯常的做法、已有的经验完全可以应对来自于教学或学生的挑战,他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纳入教学的常规,将知识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给学生。但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化、学习化的冲击,已越来越使当今的教育教学变得复杂多样,教师们也猛然发现自己正处在各种矛盾的旋涡之中,正成为不同利益集团搏弈的核心因素,而面对这些问题,几乎没有人指点迷津,

告诉你如此这般地处理这些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教师群体今天变得空前的无助和茫然。走出迷茫,从无助感中彻底摆脱出来,只有一条道路:将自己置身于研究之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次教学交往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寻找与问题答案的索解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

在锤炼中升华。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教育的开展,课程改革的推进,常会使教师感到本领上的恐慌、心理上的焦虑、思想上的困惑。应该说,在改革初期,有这些反应是正常的,甚至是教师接受改革、转变自己行为的必经阶段。问题是教师如何才能平稳地度过这段本领恐慌期,如何使心理的焦虑转变为进取的动力,如何使思想认识变得日益清晰和明确。在这方面,本书提供的案例提供了非常有借鉴意义的解决问题框架和思路,那就是勇于直面这些困难,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反复的自我锤炼中增进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在探索中进步。本书的30个案例,其实就是30个不同的教育探索故事,案例中的教师透过这些故事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些信息:教育教学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在自己的工作中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在自己的教育舞台上,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是调整不同

集团利益的过程,也是调整教育不同因素使教育呈现新形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感到自己原有的做法不能奏效了,以往的经验不再灵验了,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重新塑造自我,用新的角色定位应对新的问题情景。事实也证明,先行先试的教育教学探索者,也往往是改革的率先垂范者、新教师形象的代言者。

在“积识”中“成智”。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育智慧。本书30个案例中的教师,展示了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心路历程,困惑因何而起,问题因何而生,方法如何得来,快乐因何而来,智慧因何而成,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积识成智”的道理。在阅读这些案例时,我时常惊讶于这些教师精妙的解决问题方法,时常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进步所感染,时常感受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快乐。这种愉悦的阅读,也使我更加相信:教育智慧来源于教师反思型实践,来源于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刻省察,来源于教师不懈的探索,来源于教师对经验的理性评判。

在这里,你看不到任何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的踏实足迹:朱国红老师经历“差点被家长哄下台”后奋起,终于“网络让她一炮打红”;万纬老题凭着自己的一股傻劲从一个“菜鸟”成为一个成功的版主,当然在这过程中也为人的平庸付出了代价;朱一花老师的一次有心

的意外,使她有心插柳柳成荫,使她在网络中找回了自己;张曼凌老师对网络的一网情深,使她受益良多,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老师充实的一天。。。。。。为什么人家能在教育实践中“路越走越宽,景色越来越宜人”,而我却“浅尝辄止”了呢?

是什么使得他们在成绩斐然面前,仍然谦逊、热情地守望在那片精神的自留地,辛勤地笔耕不止,仍然一路狂奔、一路痴迷、一路沉思在平凡的教育中?是爱!苏霍姆林斯基把老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 陶行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镇西用爱心去编织教育。在书中的30位同行身上,我同样读到了“孩子,你也是一棵舒枝展叶的小树”的呼唤、“我能看到最幸福的事”的笑容、“不要在冬天把树砍倒”的心底祈求和声声“我的孩子们”…… 他们是爱心教育的践行者。身处这个被视为人文缺失的年代,身处这个关系下一代的教育岗位,我逐渐明了,教育需要“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教育的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

周萍老师喜欢这样一句话: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但如果网络是一朵花,我愿意为她停留。是啊他们发挥了网络的魅力,以网络的共享性为平台,结识了朋友,拜了师,学了艺,让爱的教育通过网络流传,让思想的火花随着网络碰撞。他们突破了网络的虚拟,天各一方的志同道合者聚在了一起,不仅是虚拟的朋

友,更是相知的伙伴。他们用爱心和感悟铸就了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很庆幸我还没有真正的沉伦,更庆幸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知耻而后勇,虽然我不能有这些大师们的成就,但会做好自己的每一天,反思自己的每一天。

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感(十四)

月 日

初次拿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时,我心想:书中必定是那些长篇大论形式的理论性文章,枯燥而无味,而我是最不喜欢看这样的书的。随手翻阅一番,却让我惊喜连连。在逐字逐句地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的每一位名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书中记录的是30位教师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当我看完书时,我欣喜地发现,原来,教育是可以这样的迷人,教师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辛勤的汗水。 E网情深,铸就亮丽风景

周萍老师喜欢这样一句话: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但如果网络是一朵花,我愿意为她停留。因为这朵花让我懂得了欣赏,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丽。是啊,他们发掘着网络的共享性,以此为

平台,结识了朋友,拜了师,学了艺,他们用爱心和感悟铸就了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而我对于网络的认识和应用仅限于工作时的搜索信息、下载资料,娱乐时的聊天、游戏。对于博客的注册、使用,我的感觉是:没那么多时间去搞,那些论坛里的观点虽然新,但也仅仅是一家之言,没必要多去浏览!但书中的30 位优秀教师的现身说法,让我这只井底之蛙的幼稚想法彻底瓦解!资深的他们以自己独到的慧眼,早已挖掘了网络的共享性,并以此为平台,结识了朋友,拜了师,学了艺,让爱的教育通过网络流传,让思想的火花随着网络碰撞。他们突破了网络的虚拟,天各一方的志同道合者聚在了一起,不仅是虚拟的朋友,更是相知的伙伴。他们用爱心和感悟铸就了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背后,还有那“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不为金堂玉马登高第,只愿高山流水有知音”的脱俗观念和积极态度,终于,他们耐住了寂寞,做出了特色,纷纷做了著名教育论坛的版主,发表、获奖论文数十、数百计,有的甚至还出版了教育专著。

当然,天上是不会掉下来馅饼的,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坚苦的奋斗和不懈的努力。这些名家门的成功都好是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是用汗水浇灌而成的。而天真的我们成天都在抱怨:每天要上那么多,还得备课、批改、辅导,更要命的是作为班主任,那些今天有个什么任务,明天又要上交什么材料的琐

事,真让人烦心,哪有时间认真的写写反思啊。教了三年书的我,应该是最有活力的,也应该是有许多得与失的,如果每天都能抽出一定的时间好好地去反思,去记录,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失去许多宝贵的小小经验。是的,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哪怕是能利用课间的这10分钟把上课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哪怕只有几行字,日积月累一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如果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等,都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我想,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也会“路越走越宽,景色越来越宜人”。

是的,迷惘的我需要思考,更需要交流,这交流不仅仅是在身边的前辈们的面传口授中,更可以到网络这个神奇的大世界中去探索,去汲取力量:把我的困惑写之于上,让网络这个神奇的交流平台为我排忧解难;把我的小小成功写之于上,让网络这个神奇的交流平台将教育的闪光点燃得更加灿烂夺目。 真实故事,堆砌真实的爱

在这里,30位老师都毫不避讳地讲述了自己在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他们用一个个真实鲜明的、充满教育智慧的事例为在成长道路上的我们指点迷津。

朱国红老师经历“差点被家长哄下台”后奋起,终于“网络让她一炮打红”;张志愿老师的“心在守望中跳动”,那是老师的老师感动了老师,而后萌发的一粒心灵春芽。这一篇篇成长、教育的案例,分明是他们真情的流露、真爱的付出。他们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书历程,用坚定的步伐,用一颗颗真诚的爱心诠释了教育的真谛。然而教书才三年的我却经常出现思想波折:与学生交流交心,花去了我太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的年幼和小孩子气“惹”得我有时感到厌烦和失去耐心……阅读了这本书后,让我茅塞顿开,我觉得心中畅然了许多,清静了许多,明了了许多。是什么使得他们在成绩斐然面前,仍然谦逊、热情地守望在那片精神的自留地,辛勤地笔耕不止,仍然一路狂奔、一路痴迷、一路沉思在平凡的教育中?是爱!苏霍姆林斯基把老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 陶行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镇西用爱心去编织教育。在书中的30位前辈身上,我同样读到了“孩子,你也是一棵舒枝展叶的小树”的呼唤、“我能看到最幸福的事”的笑容、“不要在冬天把树砍倒”的心底祈求和声声“我的孩子们”…… 他们是爱心教育的践行者。是的,教育需要“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教育的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年轻的我更该把一颗年轻的心,一颗热忱的心,一颗充满爱的心投入到自己所喜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我的点点滴滴的爱去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我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读书活动,我也庆幸自己在迷惘不知前行的时候,遇到了这一本好书,它让我能够重整思绪,更加自信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十五)

月 日

阅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感触颇深。这本书记录的是30位教师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

一线教师非常需要这样真实、朴素的教育故事的熏染,需要这样的成长足迹的指引。

书中每一位优秀教师背后并非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终日与简单而平凡的教书生活朝夕相伴,也一样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属于自己的那片田间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生活虽然平淡了些,但的确每天有

每天的精彩,每天有每天的难忘,也每天有每天的收获。这样的日子虽是平凡的,但如果拒绝平凡,那么平凡的快乐也会远离我们。所以,我愿意成为这样一个平凡的,但却也是快乐而充实的教书人。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找到了工作的乐趣。他们虽甘心平凡,却绝不甘平庸,成功的信念和获取知识的渴望造就了他们的不平凡,而与网络的相识更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获取更多知识,得到强大精神支柱的愿望,把网络作为平台来让自己的教育才能、智慧得以充分展现。同时,与在教育事业中志同道合者的思想的火花在网络的碰撞,他们找到了使自己专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且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教育生活过得更快乐和精彩,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为这些教师感动的时候,我再看看自己的教学生涯,四年的时光,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可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心一直没变。可是总是感到自己碌碌无为,不够出色。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网络学习的意义,知道了它的重要性,也开始拿起了笔,但还是写得不够,与人交流也不够,收获甚微,网络还没有真正走进 我的教学生活。我只是每天想着怎么上好课,到网上查查资料, 向其他 老师请教,反复钻研教材,尽力上好每一堂课。可是做了这些就行了吗?

我现在才知道是不够的。看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认识了书中的这些网络名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后,埋头苦干,只能算是教书匠,新世纪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更多地运用教育智慧来教孩子,只有教师成长了,学生们才会得到更大的成长。

那么要如何改变现状呢?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学习就适应不到学生的内在需求,不学习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我想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学习和反思,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和一些有关专业教学的文章,向名家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并形成自己的心得智慧。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理念,希望它能伴随我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十六)

月 日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描述了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一番。这本书记录的是30位教师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30位优秀教师,除了少数几位不太熟悉之外,其余的早就在教育在线上风闻其大名,读过其文字。

这本书中我读到三个关键词。草根。网络。勤奋。30位教师,大多来自一线。有的甚至来自最艰苦的乡

村。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网络唤醒专业意识,然后,又自觉地去实现专业化追求。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勤奋,实现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成为一位优秀教师。我每天晚上睡觉前看这本书,每次阅读一个或两个老师的成长故事,然后用心去感悟,体会,很有收获! 读这本书让我有种到处在放火的感觉。而这火苗一旦进入心里,是会情不自禁地熊熊燃烧的。

其中三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给我的触动最大。

魏智渊。触动我的,不是“为了不让自己偷懒,我坚持洗冷水澡,坚持写日记,甚至在日记本上的每一页都写上今天你做到了吗几个字,如果没有做到,就自己打自己一个耳光”,而是他不断追问生活的意识和勇气。

朱国红。一个通过网络一炮打红的典型。没有羡慕她的“一炮打红”。打动我的,是她的这番话:“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地工作着,多年没有开公开课的机会,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一次次被领导安排所谓的滚刀肉班,我都泰然地走过了,从不敢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在寂寞中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认识了陶行知,了解了朱永新,读懂了李镇西……”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一个机缘成全,恐怕今天,我不会知道有个“朱国红”。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朱国红一定会在那里,她安身立命之地,继续默默耕耘。“平平常常的铺垫,也许和成长无关,但没有平时的铺垫,成长又

将在哪里?”对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不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吗?

读过清澈小舟的《没有孩子是差生》,被小舟博大的爱心、非凡的智慧所感染。可正是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曾经差点被家长轰下台。然而,她并没有屈服,不轻言放弃,用自己的追求书写了现在的辉煌。

小曼,在我教育在线和我很早就认识的朋友。在第一部分的8个案例中,小曼的案例我反复看了5遍,这几遍的阅读之中,确实带给我的感受是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真正的一线教师;还比自己小几岁;网龄也差不多,可是看看人家的精神层次,看看人家的工作生活状态,这些都让我发自内心敬佩。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要懂得积累得失,小曼的10分钟+10分钟+10分钟>30分钟理论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如果在平时我们能利用这10分钟把上课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哪怕只有几行字,日积月累一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有计划、有步骤点滴时间都利用起来,利用点滴时间!这是我看过后最大的体会。似乎总没有时间让我们能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能够审视自我,其实是我们自己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实在在去记录、积累些什么。教育现状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心情愉悦。

书中的衣奎伟老师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

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等,都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和他们相比,自己在这方面以前做得太少了,以后也要努力改变。

朱一花是个有心的年轻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毛遂自荐做张万祥老师的学生。

陈惠芳的享受孩子,永清学会了朱老师的不管做什么事都一溜小跑,我问自己,你能做到吗?

常作印格言:计划每一天!新鲜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他提到自己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在网上和网下思考,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

让人钦佩!“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这是何等的境界!思考每一天!收获每一天!谈何容易啊!浑浑噩噩中,我蹉跎了多少日子,抱怨郁闷中,多少日子又白白流失。跟常老师相比,我欠缺的太多。

读过彭荣辉的初为人师,读到他初上岗时的磨难。感慨世道的炎凉和丑陋,他写道:饭,还是得自己吃;路,还是得自己走;泪,还是得自己控制住,别流下来。于是,从那一刻起,我便立誓要做到最好。一个立誓,到底让荣辉付出过多少的心血和汗水,那不得而知。

后边章节所提到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注重细节、

关注细节的有心人。

史长青说:“虚无的想象和消极的逃避都不是战斗,我还要通过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赢得属于自己的生命辉煌;我还要当老师,而是“明白”老师。我暗下决心:改变,从现在开始,从真实的脚下开始。”“当行为变得自觉时,一切都不成为问题。

朱雅芳说:每次备课,我都会这样想:假如我是个六、七岁的孩子。这是位让我敬佩的老师。从跟学生“定暗号”到“角色转换教育学生”再到“学生作品收集成书”。这位有心的老师用点点滴滴的工作打动着每一个读者。记得当时读她的案例之后,我随手记下:哈哈哈~真有她的。一年级我曾经教过9年,没有常规训练点子也不少,却没想到过要给各种规则定个名——“暗号”,正可谓:常规训练严、细、实,巧立名目趣味多。

曹丽玉:“学会一笑而过”是我的成长格言。“一笑而过”,谈何容易?何等的境界?我做不到。从曹丽玉幽默诙谐的文字之中,很难发现这是位38岁的老师,那飞扬的激情,那充满情趣的家庭生活,真让人羡慕。是啊~!只会工作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幸福的家庭生活必不可少。不能用心体味生活中点点酸甜的女人也不会成为学生前行的真正领路人。健康的心态,年轻的心态,向上的心态多么重要!

王晓平取网名:小草。她说:“不为金堂玉马登高第,只愿高山流水有知音。我来教育在线的目的也是如此

啊!

这30名同行的专业成长历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长借助网络,通过论坛这个平台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他们的年龄大多与我相仿,甚至与我有相似的经历,可是他们却从网络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在网络中显示了教师的魅力,成了学者型教师,教育专家,有的甚至成为专业作家,而我呢?我感到汗颜,我也在很早的时候加入了教育在线,也曾经很痴迷的上网,也报名参加了朱老师的成功保险公司,然而却由于当时心态的不好,我没有很平和的坚持写自己的教育日记,很多事情是半途而废,感到自己荒废了大好年华,丧失了初为人师时具有的激情与上进。别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突飞猛进,我却在后退。不过值得安慰的是,虽然因为生病,我这几年离开了教育一线,但我在心灵方面的成长还是很大的。今年重回教学一线,我感觉自己很有激情、很有干劲,学习的劲头十足,我重返了教育在线,在小教论坛和书香世界重新开设了《阳光小屋——我的读书和教育随笔专栏》,从元旦开始,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已经写了50多篇文章,我已经听到自己拔节生长的声音!这次我要坚持写下去,从小处见大,坚持写教育随笔,加强教育反思,总结教育问题,广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自己虽然很平凡,很普通,但我会借助网络等途径,多阅读、多交流、多实践、多反思,努力不再半途而废,让自己成长得更快,努力做学者型的教师,我想我的

路也会越走越宽,景色越来越宜人。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十七)

月 日

近期读了张万祥老师和万玮老师主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深觉这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读着这本书,为这些优秀老师身上的种种品质所感染,我有一股阅读、写作、交流的冲动。

此书列举了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案例中通过一段段故事向我们描述30位教师由普通教师转化为优秀教师的成长足迹,这一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痛苦也有欢乐。朱国红老师初为人师就差点被家长哄下台,但她在逆境中不气馁,鼓足勇气去面对,通过自身努力证明自己,到后来在网络上一炮打红;贺杰老师从最初一名农村小学代课教师,一步步走到后来的理想学校,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并坚持在网络上“行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随着我阅读的深入,透过这30个案例,我更加坚信:教师由普通到优秀,虽无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可走,但无不源于他们在“勤”字上狠下功夫——勤于阅读(学习),勤于思索,勤于笔耕,勤于在网络上交流……

勤于阅读、勤于学习是书中30位老师的共性之

一。阅读、学习都是知识积累的途径。勤于阅读、勤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能使自己的知识一天天富有起来。有了这种积累,机会来了,才能好好的展现自己;有了这种积累,某一天总会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素质。书中的很多老师——例如张曼凌老师、万玮老师和申屠待旦老师,之所以在接触网络后能很快走红,正是由于他们平时的这种积累已经让其思想相当的丰富、深邃和成熟。

勤于思索是书中30位老师的共性之二。追寻着这30位教师成长的足迹,无不浸透着思索的汗水、思索的愉悦。思索让他们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上迈出了探索

的步伐,并在不断的探索中重新塑造自我,用新的角色定位应对新的问题情景。思索让他们拥有了教育智慧,并在个人的专业成长道路上取得了突破。于是就有了朱一花老师成为张万祥老师首批网络弟子的快乐经历;于是就有了朱国红老师的《没有孩子是差生》的出版,并成为全国最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于是就有了常作印老师的多次发表文章并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勤于思索也包括勤于教学反思。可以说这30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

勤于笔耕是书中30位老师的共性之三。细读这30篇案例,显而易见这30位优秀教师都善于随时整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并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投向报刊。衣奎伟老师在报刊中发表文章30多篇,并在成长论坛、教育在线开设个人手记《在成长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和《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朐阳小学四年级师生随笔集》;陈晓华老师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勤于思考并笔耕不止,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师道》、《深圳教育科研》等全国、省市报纸杂志发表教育教学文章近百篇……

另外,勤于在网络上交流是书中30位老师的共性之四。网络提供了一个真正平等的空间,在那里可以一起探讨,一起思索。在网络中学习和交流,可相互启发,相互切磋和相互鼓励,可促进彼此思维在碰撞中更加深刻。书中的大部分老师正是通过在网络中学

习和交流,使得自己的思想逐步成熟,专业素养逐步提高。

读完《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我深感自己的不足。虽然,我早就知道阅读教育专著和网络学习的意义,也开始写教学随笔,但还是写得不够,读得太少,与人交流也不够,收获甚微。我每天较多的时间是放在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尽力上好每一节课。读了这本书,我深知做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深感自身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为了改变自己,使自己成长,我必须化冲动为行动,努力向此书中的优秀教师学习——在“勤”字上狠下功夫,做到以上的四勤。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以上这些思考,希望我在它的催进下能有所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十八)

月 日

我借工作之余又断断续续地读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的书籍。合上书本,犹自沉醉在书中30位优

秀教师的一件件案例情景中,心里感到无比的振奋。《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描述了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记录了30位教师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

谁说每一位优秀教师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书中的主人翁他们不也和我们一样,终日与平凡单调的教书生活相伴,默默无闻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耕耘在属于自己的那片田间地头。他们虽甘心平凡,却绝不甘平庸,成功的信念和获取知识的渴望造就了他们的不平凡,而与网络的相识更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获取更多知识,得到强大精神支柱的愿望。而且让在教育事业中志同道合者的思想的火花随着网络碰撞,把网络作为平台来让自己的教育才能、智慧得以充分展现。

在网络里他们找到了使自己专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显示了教师的魅力联系自己的教学生涯,虽时有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也有对教育的困惑和不解,却很少把它们诉诸笔间,或与人分享。如今深深感悟要坚持写下去,从小处见大,要努力坚持写教育随笔,加强教育反思,总结教育问题,广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借助网络等途径,多阅读、多交流、多实践、多反思,努力不再半途而废,让自

己成长得更快,努力做学者型的教师。

阅这本书,感触颇深。这本书记录的是30位教师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

平庸,成功的信念和获取知识的渴望造就了他们的不平凡,而与网络的相识更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获取更多知识,得到强大精神支柱的愿望,把网络作为平台来让自己的教育才能、智慧得以充分展现。同时,与在教育事业中志同道合者的思想的火花在网络的碰撞,他们找到了使自己专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且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教育生活过得更快乐和精彩,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为这些教师感动的时候,我再看看自己的教学生涯,四年的时光,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可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心一直没变。可是总是感到自己碌碌无为,不够出色。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网络学习的意义,知道了它的重要性,也开始拿起了笔,但还是写得不够,与人交流也不够,收获甚微,网络还没有真正走进我的教学生活。我只是每天想着怎么上好课,到网上查查资料,向其他老师请教,反复钻研教材,尽力上好每一堂课。可是做了这些就行了吗?

我现在才知道是不够的。看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认识了书中的这些网络名人、优秀教

师、模范班主任后,埋头苦干,只能算是教书匠,新世纪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更多地运用教育智慧来教孩子,只有教师成长了,学生们才会得到更大的成长。

那么要如何改变现状呢 ……(未完,全文共1114字,当前只显示67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感 )

更多相关推荐:
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心得体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第二次集中培训,当我听了两位专家的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讨讲座后,感触颇深。虞老师的讲座,精彩纷呈、行云流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人增长见识。虞老师用8个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体会从参工以来,我一直努力使每一个45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20xx年x月x日上午,我乡全体教师聆听了曾丽红老师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报告,报内容非常详实,非常贴近我们教师实际,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曾老师幽默生动的语言和振奋人心的事例,唤起了每位教师成长的迫…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培训的心得体会

参加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暑期培训的心得体会洋澜小学柳丹7月6日参加暑期培训的第二天我聆听了南塔小学名师工作室的周国荣老师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讲座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她对教育深入的思考使我深受感动一做幸福的教师周老师在讲...

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和心得体会

“提振精气神,争做南小最美教师”——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学习计划南小:黄晓英我,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在学习与日常工作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身为小学教师肩上背负的重要责任。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体会

田仁雄本学期,我有幸参见了“国培计划——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远程培训”,通过视频观看和聆听了刘良华教授做的《教师专业成长》讲座,刘教授在这个专题里为我们讲述了好老师需要重点修炼的三项技能:授业、解惑、传道。在…

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近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小学教师(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成长)》一书,它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围绕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展开,按照十三个专…

20xx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_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20xx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最新的教学趋势来反思个人目前的教学方法开展科研活动下面是第一公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教师专业...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宣威中心学校陆治标20xx年寒假宣威片区认真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在接受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培训时感受颇多新时期我们应怎样做一名教师呢这个问题不是的在我脑海中翻滚也着实让我深思...

学习《优秀教师成长解码》心得

学习优秀教师成长解码心得体会知识引领人生学习成就未来开发区第一小学迟云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非常感谢你们给了我一个上台交流的机会最近我读了廖良国老师的优秀教师成长解码受益匪浅廖老师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经过长时间...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体会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体会1学习教师成长的源泉叶秋景雨水的洗涤花儿才能开放泥土的栽培小苗才能成长阳光的滋润万物方能生机盎然我们教师要想成为一股潺潺的流水也需要被栽培被滋润被呵护让我们走出狭小的自我笑对人生让我们打破狭...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优秀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增长授课经验提升教学能力的计划在我两年的体会中感到这个计划确实很好这些师傅们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使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使我更快的...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