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诊断学之体会

时间:2023.11.18

学习中医诊断学之体会

王兆军

江苏省淮阴吴鞠通中医研究院(223300)

摘要:中医诊断是中医工作者的必修课,验症识脉,辨证施治。但是以证为先还是以病为先,在现代学医人中,特别是受西医影响,多有迷惑。我随王绍和先生学习、侍诊二十余年,在中医诊断、临床方药、经典百家、内外各科收获颇丰,特别是中医诊断的学习,从要义精髓到警示典范,对我以后的从医生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今整理与示,是期望和同仁交流、和后学赏析。

关键词:中医诊断 要义 警示 典范

王绍和先生(1914-1996)出生于中医世家,六岁读私塾,十六岁随伯父王景和、家父王致和研习岐黄,五年后即悬壶两淮。二十六岁就读于镇江医政学院,民国36年当选为淮安县首届医师公会理事,同年代表淮安出席国民政府召开的江苏省中医师公会成立大会。解放后任地区医协会主任,19xx年是南京中医进修学校(现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先生中医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由于研治乳糜尿、糖尿病有特殊贡献,先后荣获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省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我于70年代末随先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从经典名著到中药汤头都进行了系统的传授,特别先生是对于中医诊断的讲解和见解,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我走上临床以后,更加对中医诊断所具独特的辨思和达识,其诊断的重要性感受良多,体会颇深。现据侍诊记录整理如下,供同仁赏析。

诊断之析义

先生说,西医治病,首先确定病名、主用何药治疗,中医则不然,主要在观察疾病之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其徵象、舌、脉如何,虽未能确定其病名,但病之因由、传化,均已在医者胸中,而对症下药,

往往效如桴鼓,有非意料所及者。此即中医在临证上使用的诊断方法,不同于西医的地方。

至於诊断两字之解释:在古文献上,诊,视也,验也,察也;视形候,验缘由,察是非也。史记扁鹊苍公传特以诊脉为名耳;云翔按:北齐书马嗣明精医术,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断截也,引申之义为决断,断即裁决之意。由此可知,所谓诊断学者,就是医者掌握病人主诉,用肉眼观察所得,视之,候之,验之,占之,然后决断之,则疾病证候群之变化,病者生活环境之情状,天行时令之变迁,皆在医者之心目之中,一无遁情,以此施治,无有不愈者矣。

诊断之重要

先生临证时对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视。他认为治病必先识病,医者如对一病证,无精确之诊断,乱投方案,其效难必,设或差忒,生死如在反掌之间。所以俗说看病容易识病难,医者每遇一病症,有丰富的经验,详细的诊察,则虽其病情无论如何复杂,必能投著辄应。不然,医者读书虽多,临床的诊断经验不足,往往隔靴搔痒,治病很难见效。又如舟临大海,舵工无占候风色经验,彷徨失措,覆舟可虞。又所谓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如此医者治病,必致愤事。所以古语说学画纸费,学医人费,正是为这种医人而说的。

先生教导我们说,医生治病,犹如将之临敌。为将者,固须阅读兵书,然而能征惯战之将,未必全恃兵书。先生举例说:孟河名医费伯雄说,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岳忠武不深究阵局,以为阵而后战,本属常法,然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尤以临机应变为要;

赵括徒读父书,不知合变,卒有长平之败。医生治病,贵在灵活,病情千变,医术千变。所谓变,就是有诊断上的丰富的经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临床诊断之经验,等于阵地上的实际观察,不犹愈於纸上谈兵矣。

治病首贵诊断,是古今医家所公认的,但是医者对于诊断不能精密,草率从事,历来医家所引以为戒,苏联医家巴特金说,有正确的诊断,才有正确的治疗,诊断要达到正确,必不是鲁莽粗劣的医者所能完成这任务的。墨子说,必知疾之所自起焉,方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就是说要晓得疾之所自起,除了四诊之外,还必须注意到患者生活历史,(如既往、个人、婚姻、家族、女性的经带胎产等等),才能了解它的疾病起由。可见中医注重正确诊断,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已经具体而且全面了。

先贤之警示

先生在临床带教时,经常列举许多警言告诫我当时的草率。他说一般的医生,对于诊断忽略的很多,误人也多。公元的二世纪时,张仲景看到当时一般医生诊断忽略,他感慨地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管窥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他对诊断疏忽的医生,在他的伤寒序文里是一个当头棒喝。

王叔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扁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

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他这种说法,就是诊断不怕麻烦的意思。

公元六世纪的孙思邈。他更是仁心仁术,抱着恻隐之心,对于病人的关怀和爱护,是我们医家的模范,值得向他学习,他引张湛说: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惟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徹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他深深感慨到医生对诊断上与疾病恰相反,所以向肇祸的医生,提出一个警告。

陈无择也说,凡诊须认取二十四字名状,与关前一分相符,推说症状,与病者相应,使无差忒,庶可依源治疗。

先生还举例日本汉医,对于诊断病人之精详,亦值得学习。汉医高階枳圆说,诊病有四因,六证,十二候,三诊,七视。四因者,谓外因、内因,内外别因,内外合因;六证者,谓初、中、终、顺、险、逆;十二候者,谓寒热,虚实、浅深、缓急,平间,常变;三诊者,谓持脉,按腹,审禀;七视者,为问原,寻证,望色,观形,听声,嗅气,谛习。盖此五法,三十二则,乃和汉往圣先贤之遗训。而吾门之所历验,苟审诊病源证候者,不可不精究焉。所以研究诊断学术,诚能如此之详细明析,即可以辨别疾病之原因,病位之表里,病情之

寒热,病体之虚实,治法之标本缓急等,如指诸掌,判断病症,预计疗效,并非难事。

经典之范例

王绍和先生在临证中,还经常举例验证古代中医诊断的进步范例。他说医生诊断,要根据证候,但所有证候,必须经过慎密的研究,所谓掌握主诉,正是说应该很好掌握着证候的意思,而要想很好的掌握证候,就必须对证候有足够的认识,所谓认识证候,就是辨证。

医圣张仲景,重视主诉症状,也重视他觉症状。章次公先生曾举出数例: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五)

淋家不可发汗,疮家虽身痛,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汗家重发汗,心恍惚,心乱,小便已,心疼,(以上均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凡用栀子豉汤,病人旧证溏者,不可与服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既往症)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现在症)此为热入血室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解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主诉)舌上乾燥,(他觉的)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同上)

诸亡血虚家,不可与服瓜蒂散。(同上)

病胁下,素看痞,连在脐旁(既往病)痛引少腹,入阴筋者,(现在病)此名脏结,死。(同上)

上面所举的,一是注重病人平时的嗜好,而且发现酒客不喜甜食之嗜;二是所谓淋家、疮家、衄家、汗家,以及诸亡血虚家等说法,不一定完全是现在症,有些可能是既往症;三是病人旧证溏,是专指既往症;四是既往症和现在症并举;五是在主诉以外,尤重视他觉的舌诊,先生说,舌燥且乾,谓视之无液也,然则温病之视省舌苔,以察津液者,仲师已逗其端倪矣,所以后世重舌苔,何尝不发源于仲景呢,足见仲景的诊断,非常精密,而记录的朴实详明,更令人惊异。

先生说仲景除重视现症状外,更注意他觉症状。章次公先生亦曾举四例,如: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心下痞,按之濡。(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

少阴病恶寒而倦。(辨少阴病脉证第十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少腹满,按之痛者。(便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这里的手叉自冒心,心下痞,按之濡,恶寒而倦,都是配合他觉的诊断而观察的,尤其在病人自言我不结胸,而少腹按之痛,不按,大概是不痛的。更证明仲景随时留意腹证,他觉症状之有无,并不完全凭主诉来决定,这正是仲景的伟大处,和一般医家草率从事者,大

有不同。

此外,王焘在《外台秘要》黄胆门中,有在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为验;明之韩天爵、陶節庵等重视风土时令,对于病人的生活环境,有所考验,对于诊断的范围,逐渐广泛而展开;韩懋对疾诊断记录,更臻宏备,它称为六法兼施,和现在的病历,有些差不多;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所言先议病,后用药,对于治疗疾病,在临床上,须注意病家既往症,及现在证候,此与现在医学诊察病人的形式,尤近一致,它在寓意草中,开宗明义便说,从上古以至今时,一代又一代之医,虽神圣贤明,分量不同,然必不能受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也,故治病必先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罔之且通神,不识病,则岐多而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

中西之特点

先生在解放前曾参加国民政府举办的医学院学习西医,所以对西医也有基本认识。

他说西医诊断,注重物质之各种检查,专在发病部分寻其实质变化,忽略人之整体,以为病在是矣,甚至如果离开他们,医生便不能十分自信地做出准确诊断。而于人身总体之机能传变,一若如风马牛不相及者,于是治疗对象,集中于病原体之消减,寻到病源,使用特效药,有效时间极迅速,然有不易找到病原者,一极普通之病情,而往往无法治疗,不明原因,竟束手无策,而委为不治者。

然而中医诊断注意病之证候群,发生如何病变,应用何药治疗,

往往有未经确定病名,而在症候上病变现象可治疗而愈者,类似者不一而足,在广大农村中,无完善病理检查之设备,无法或不易检查,而中医能有明确证候之诊断,不问其病原菌究属为何种,即可施以治疗,故中医之诊断,因有其常处而傲立于世。

但最新的科学的检查,并不是不必要,科学借鉴,乃是拓展了中医的四诊,丰富了中医的学术,相得益彰,不若个别孤僻思想,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也是不对的。现在这些新的检查方法,发掘了向来不知的疾病及其症状,促进了疾病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其中许多非常重要,做中医的也不可偏废对其学习和使用。

作者简介:

王兆军——副主任中医师 业务专长:中医肾病、妇科、乳糜尿、糖尿病等 历任:淮阴县乳糜尿专科医院院长

淮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淮阴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淮安市淮阴区疾控中心主任

淮阴吴鞠通中医研究院院长

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兼省名家流派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兼中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性学会理事,

淮安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淮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

淮安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淮安市科协委员,

淮安市科普专家讲师团成员,

淮阴区政协委员,

淮阴区科协常委,

淮阴区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

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江苏省首届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

淮安市中医学术技术带头人

淮安市“533”工程首批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淮安市劳动模范

荣立淮安市政府三等功

淮阴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等称号

江苏省性学会科技三等奖一项,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三等奖一项

淮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四等奖各一项

淮阴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三篇,主编医学专著三部,副主编医学专著二部。


第二篇:学习《中医诊断学》的体会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体会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这就是说,外部的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以表知里……以诊则不失矣”,认为外在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病变。《灵枢·外揣篇》则提得更为明确:“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认为体表的变化会正确地反映出内在的病变。这种“以表知里”的诊法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巨大作用。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 诊法合参是 指将望、闻、问、切四诊并用,全面收集辨证论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料。病证结合是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 即所谓“辨证求因”。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诊察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对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的患者,借助于实验诊断或仪器检测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直接到间接、从定性到定量,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特别是研制、引用了一些用于诊断的仪器,如脉象仪、舌诊仪、腹诊仪等,使部分诊断手段得以客观化;在运用声学、光学、电学、磁学等知识和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方面使中医远程诊断得以实现,以上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获得了一些新苗头。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运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还有诊断的分析思维。因此,学习中医诊断学必须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更多相关推荐:
医学培训心得体会

医学培训心得体会阿坝州若尔盖县藏医院豆尕甲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培训我就对自己的学习培训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进一步懂得了为什么要当医生医疗卫生工作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社会发展...

人文医学心得体会

人文医学心得体会医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医学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学科。它是运用护诊技术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去无微不至的关心人,照顾人,治愈人们受损或缺失了的身体机能,抚慰人们被病痛伤疾摧残了的肉…

学习急救医学心得体会

很有幸能选上这门课,这也是我上选修课最认真、最感兴趣的一门课了,老师不仅人很漂亮,人也很好,很理解学生,讲课也非常认真、生动,深受我们学生的尊敬和喜欢。通过在对急救医学的学习,我从一个不懂任何急救常识的人逐渐的…

学习医学发展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医学发展史的心得体会从十几年的学习中,我们或多多少也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当然中国的在医学上也有伟大的成就,但是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有关中医学的有关书籍,只是在周围的人的话语中和老…

医学科研入门学习心得体会

《医学科研入门》学习心得体会《医学科研入门》应用正确的观点、客观精确的手段或者方法,探讨环境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使医学生能够了解医学科研的基本理论和为以后的科研…

医学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在学习医学文献检索这门课之前我对于有关文献方面的检索只是略知一二有时候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呢我的专业是重症医学科我们的治疗没有常规我们的操作没有规范当然符合临床基本技术规范不同的病种同一病种的不同病程发展阶...

医学新生课心得体会

新生课心得体会针对20xx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新生的教育,学校给我们设立了新生课,请了湘雅许多有名的医生、教授,包括湘雅医学院院长陶立坚教授、湘雅医院院长孙虹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肖献忠教授以及多位湘雅名医。几位德高…

医学大学生岗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医学大学生岗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在这样的似水年华里我们用或深或浅的脚印或浓或淡的笔墨走过时间的沙漏铺就画卷的绚烂这其中有昨天的有今天的还有明天的昨天我还是一名医学生在浙中人的启蒙下在省中人的指导下...

临床医学导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临床医学导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医生是对救死扶伤的美丽诠释医生是对革命人道主义的不断追求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我们医学生来说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是我们的夙愿如今只是大二年级的我们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专业学校不仅...

全科医学心得体会

全科医学概论心得体会第一临床医学院20xx级临床七大班1小班郑敩20xx01128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

全科医学心得体会

全科医学概论学习心得体会在这门课程开始之前我对全科医学的理解更多来源于医院里的全科医生在我的印象中全科医生就是一群能在分诊不明确的情况下治疗各种不同系统疾病的医疗工作者也许他们更多地服务于基层医院是片面的当我带...

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心得

医学人文学习心得-——医患沟通技巧通过医学院人文课程“医患沟通技巧”的视频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医患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

医学学习心得体会(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