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读书笔记(一)

时间:2024.2.27

中小学英语读书笔记分享(一)

前言:为增强理论内涵,提高专业素质,提升专业引领的底气,我们中小学英语教研大组在倪丹英老师的带领下,勤读书、勤摘记、多反思、善提炼,努力营造读书学习好氛围。08学年我们阅读了很多书刊,并摘录了期中的精华。为辐射学习氛围,促进 共同成长,我们将逐一上传我们的读书笔记,敬请全体教师分享。同时,我们也殷切期待:更多的老师会加入我们读书学习的行列。让我们一起打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区中小学英语教研大组

2009.8.27

一、摘自《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xx年03期

与青年英语教师谈如何说课

——从20xx年张家港市高中英语教师说课评比活动说起

江苏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葛文山 朱俊爽

江苏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马玲芳

说课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教改深入而产生的带有教育科研性质的教研活动,其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说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念、口头表述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的创造性设计的一种教研形式。通俗地说,就是阐述“教什么内容,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怎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由于说课能够展现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凸显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的能力,并且时间短、易操作、见效快,因此深受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和基层学校的青睐,常被应用于教师招聘、基本功竞赛和教学研究等活动中。

思考一:说课,是背长篇累牍的教育理论,还是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说道理、讲方法是说课的一个显著特征,但绝不是说课的主体。成功的说课应把教学设计和教学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要略侧重于说教学设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是说课的两个重心。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两个重心说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或任务,以此来展示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理解的深度,展示自己对学生学情把握的准确度,展示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独到之处。“说”是形式,“课”及“课理”是内容,只有做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才能达到预期的说课目的。换句话说,说课不是长篇大论地讲教学理论,而是要谈自己如何运用教学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思考二:说课,是纸上谈兵,还是上课前的预演?

说课本身的不足之处在于其过程没有学生参与。为了避免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不切实际的随意发挥,说课活动组织者一定要事先告知说课教师学生的英语水平;说课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和教材这两个重心设计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分析、问题的设置、练习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必须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否则,再好的说课也只是空中楼阁。

说课教师要在同行或评委面前说出自己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认识,如何处理知识点,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授课,学生可能会在什么地方碰到问题,当问题出现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以及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学生将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在这个过程中,同行或评委对说课教师的说课情况加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说课教师改进和提高。可见,说课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说课者和评课者共同提高的过程。说课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多发现一些问题,并设计适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思考三:说课,该采用哪种语言和叙述方式?

用英语还是汉语说课,说课活动的组织者要考虑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而定。

教师说课应尽量脱稿,必要时可浏览说课提纲;注意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手势和眼神表述自己的设计和意图,声情并茂地说课,并与评委进行眼神交流,把评委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预设的情景中,使他们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说课教师面对的是同行或者教学研究者,因而宜采用陈述性语言,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及具体的操作策略。说课教师偶尔还要模拟课堂中将会出现的教学场景,此时可以暂时把自己的身份切换成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课堂语言把预设的教学内容或情境展示给评委。

思考四:在英语说课中,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

1.不知道如何说教材。说教材就是说明如何依据某一课在全册或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介绍该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课与前后课的联系,还要进行简单的教材分析;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说明自己对教材如何处理以及处理的理论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说教材要做到点到为止,不要过多展开。

2.教学设计缺乏创新。说课是上课的预演,强调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说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固步自封,不求创新。

3.主线不突出,语言描述混乱。说课教师要善于用“Step 1,Step 2,Step 3,?”,“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等来加以区分。

4.忽视板书的辅助作用。或许由于受说课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师在说课时没有板书。其实,适当的板书可以对说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说课前,教师可以用粉笔把黑板一分为二,一半用作书写说课的主要步骤和关键词,另外一半用来呈现虚拟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帮助评委或同行在听时在大脑中重构教学设计,说明难以言尽的步骤和设计,或凸显自己设计的独特之处。

利用图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 马智慧

一、阅读理解的模式

1.文本驱动阅读

文本驱动阅读模式亦称自上而下阅读方式(bottom-up approach),是一种逐词逐句理解文章的方式。阅读过程是从单词的基本意思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对词组、句子和语篇的理解。

2.图式驱动阅读

图式(Schema)是指人们大脑中储存的相互关联的各种知识、观点和概念。图式驱动阅读模式也称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top-down approach),是一种利用大脑图式描述知识,进而帮助理解文本的阅读方式。读者在进行阅读时运用已有的知识帮助理解,这些知识包括世界知识、文化知识、话题知识、语篇知识和策略知识等。借助这些知识,读者可以理解所阅读的材料,并对将要阅读的材料进行猜测,而整个阅读过程就是预测、验证预测、修正预测、调整预测的过程,也就是读者与文本的交互对话的过程。

3.交互阅读

交互阅读模式也称交互补充模式(interactive-compensatory approach)。它是指读者对文本信息的建构部分依赖于文本信息,部分依赖于读者已有的图式知识。要做到流畅阅读,读者不仅要掌握解码技能,同时还必须掌握应有的文本知识,注意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图式知识。

??

二、建立并扩展图式的教学方法

1.类比法/对比法

类比法指在阅读前或阅读过程中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和不同道德标准进行对比,以此来建立相应的图式。

2.活动过程法

活动过程法是指通过分析学生的某些活动,使学生了解活动的一般过程;当学生读到与这些活动相似的材料时,对同类活动的已有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2

3.形象法

形象法指利用实物、图片、表格或简笔画,帮助学生将课文同其概念或形象建立最直接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挂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或利用图片介绍相关信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后,再独立阅读课文。

4.综合提要法

综合提要法指教师对阅读教材、作者或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建立图式。

5.结构套路法

结构套路法指教师对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或戏剧等各类文章体裁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学生建立各类文体的结构图式。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和谋篇布局,即内容框架和思维脉络。这有助于学生识别不同文体特征,提高学生对语体与文体的理解能力。学生阅读后模仿文章的结构进行书面训练,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

聆听、反思、追求

——从一次市优质课评选活动想到的

浙江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章传宝

小组讨论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在限定的时间内共求某一问题的解决对策。小组讨论组织得法,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大有裨益。

笔者建议,讨论前教师应充分重视引导工作,加强相关的语言输入,并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讨论开始后,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从中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在下一个教学环节中进行灵活调整。此外,教师还应把握好讨论的时间,并在讨论后及时总结。

笔者认为,教师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关注课件风格与教学风格的一致性。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网上下载教学课件越来越容易,有些甚至是教辅资料供应商直接供给,导致许多教师克隆同一个课件进行教学。久而久之,教师们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动力日渐丧失,听课的学生也是满头雾水,不知该在笔记本上记些什么。其实,每位教师都因生活经历不同而各有思想和特点,只有每位教师按自己的理念、教学风格以及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去自行设计课件或二次加工原有课件,课堂才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2)要关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性。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官刺激,但随着这类感官刺激的增加,学生对语言描述的想象力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抑制,以至于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该由学生来思考某一问题了,他们却还沉浸在上一幅图片或上一段视频中。另外,不少教师总是喜欢把课文生词逐一呈现在屏幕上,再集体领读,然后转入新课。这一做法看似把抽象的生词形象化了,其实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训练不利。因为从教学的实质来讲,“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很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地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

(3)要关注多媒体运用与教师课堂角色的和谐性。课件再好也只是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那种把上课内容事无巨细地呈现在课件上,始终围绕鼠标转的做法本身就是对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漠视。教师不应拘泥于课件内容,而应审时度势,灵活调控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这样的课才是有活力和生命力的。

二、摘自《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xx年04期

利用课文语言素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广东佛山市顺德均安中学 梁德泉

一、立足课文,充分挖掘课文的语言素材,巧设作文题

1.熟悉课文,把握教材特点

2.立足课文,挖掘语言素材

课文是信息的载体,它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练习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模板和源泉。教师应立足课文,以课文为载体,充分挖掘其中的语言素材和思想内涵,并提炼出有用的写作素材。 3

3.根据语言素材巧设作文题目

提炼出有用的语言素材后,教师要利用好这些语言素材,在完成教材写作要求的基础上,巧设作文题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在构想作文题时,应结合常用写作文体、每单元学习或复习的语法项目、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课文反映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巧妙设立作文题目。

提高导入环节设计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 王 媛

一、导入环节的多元教学功能

充分认识导入环节的教学功能是设计有效导入的前提。导入环节的教学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导入环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其多元教学功能可归纳如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刚开始上课时,其兴奋点往往还处于课间的活动中,还没有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合理的导入能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兴奋感,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3.渗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学习任务。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预期的学习效果。

4.使学生重温相关知识。导入环节的另一个功能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促进其总结和归纳已有的语言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难度。

5.使学生了解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缺乏背景知识,也会给学生理解学习内容造成障碍。这些背景知识包括相关的社会、文化、自然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与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跨文化交流相关的知识。补充的背景知识能使学生较顺畅地完成课文的听、读学习,避免学生因不理解课文内容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6.使学生认知新单词和句型。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教师要设计相关的活动,使学生对可能产生理解障碍的单词和句型有所认知,一方面为学生顺利展开主要内容的学习搭好阶梯,另一方面使词汇和句型等语言知识学习具有层次性,为有效的词汇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要认识到导入环节的多元教学功能,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明确导入环节应发挥的教学功能,而不应单纯从学生兴趣出发或只关注生词处理的导入设计。

二、导入内容与导入形式的选择依据

1.依据课程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也是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的依据。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巧、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导入环节内容与形式的设计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不仅要以帮助学生认知新的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为切入点,还要兼顾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某一个教学步骤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循环培养。教学目标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需要增强的意识、情感、策略等都要从导入环节开始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2.依据对教学内容的准确分析

(1)对主题内容的分析

导入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对主题内容的准确定位,并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现行英语教材的编写体例都是以中心话题为载体,在特定语境中让他学生感知和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前首先要研究教材内容,理解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主题内容和语言知识内容;切忌只根据单元标题便想当然地确定主题内容,这样做不仅会导致教学整体定位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且会影响导入环节设计的效果。

(2)对重点与难点的分析

导入环节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使学生了解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化解教学汇总的难点。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定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它们设计导入内容,而且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4

就将重点和难点渗透给学生,为随后的各个学习环节搭建阶梯。如果重点和难点的定位出现偏差,导入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3.对学生整体情况的分析

在设计导入环节前,教师应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教材内容确定一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分析与确定教材主题内容、语言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如何消除这个差距是一节课教学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导入环节是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以及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小型访谈、口笔头测试及游戏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有机融合。

4.对教学目标的综合分析

导入内容选择的另一个依据是对各层面及各层次教学目标的综合分析及有机结合。导入活动设计要兼顾各类教学目标,使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做到各类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失误现象探析

浙江宁波鄞州高级中学 刘 霞

一、主体错位

1.“回音壁”现象

2.包办代替现象

3.多余插话现象

二、认知误导

1.语言不够规范

2.指令语模糊不清

3.真实程度偏低

三、技能障碍

1.忽视对语言意义的关注

2.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拓展

3.漠视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四、情感失衡

1.以偏概全

2.诱说逼问

第八届山东省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的评价与反思

山东枣庄市教育及教学研究室 李秀文

语境有两类,“一是语言性语境,二是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马林诺斯基,2002)。单词教学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把词汇发到典型的语境之中讲解,让学生在听、说、读和写的训练中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词汇,这既有利于学生在英语语言实践中正确运用所学词汇,又有利于他们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阅读能力由四个层次构成:(1)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基于文本信息推断出结论的能力;(3)整合观点和信息的能力;(4)评价文本的内容、语言的能力。

教师使用的阅读教学策略如下:

阅读中,让学生默读并在大脑中试着回答有关文章主旨的问题,确认预测并修正;默读并在大脑中试着回答有关细节的问题(用图片和图标帮助理解,利用上下文线索推测生词的意思);自问提问,继续读,找答案;再次默读,找出答案的证据。

5

阅读后,让学生会议故事中的角色、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跟着录音仿读;重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根据关键词复述;记下难懂的内容,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

合作学习是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让异质的学生通过对子学习、小组学习、全办讨论、学生“执教”等多种形式,共同学习、讨论、研究,都能完成一定目标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资源学习,积极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学生通过讨论实现思维碰撞,感到学习的乐趣和责任,可以弥补教师难以兼顾所有学生的不足。合作学习还是一个交往和互助的过程,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使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取长补短;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态度,彻底改变只有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的局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语言学习得理论的具体应用,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通过同桌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语言的实际运用。该模式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发展的沟通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

在语言教学有关的图式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过程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的基础,内容图式的掌握有利于促进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结构图式的掌握有利于读者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和结构去理解和记忆文章中的内容(陈思清,1992)。阅读材料是读者了解作者意图的媒介。只有当读者把自己的援用图式和所读材料表达的信息联系起来,才能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提高阅读能力。把图式框架与Note-taking这一阅读阅读微技能结合起来,通过提供结构图式,帮助学生建立内容图式,是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从而促进语言图式的巩固和掌握。图式框架的提供有助于学生阅读时快速捕捉信息,能有效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探究式语法教学是任务驱动,而非教师驱动。该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参与,特别重视学生自主、结对和分组探究语言规律,特别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英语试卷有效评奖的思考和尝试

江苏连云港市新海试验中学 赵莉蓉

笔者曾经教授过一节九年级的试卷评奖公开课。在这节公开课上,笔者分成四个环节实施讲评,分别是“我对试卷说”“我对同学说”“同学对我说”和“老师对我说”。

1.我对试卷说(8分钟左右):上课前笔者将试卷下发,上课时简单的评述一下全班的考试情况,表扬成绩优秀和学习有进步的学生,然后让学生对这自己的试卷、看看成绩跟试卷讲悄悄话,同时订正做错的试题,把不会做的试题做好记号,并以帮观者的身份对试卷完成情况(包括卷面书写情况)写一句话的评语。

这一部分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试题,找出由于发挥不好、身体不清、书写马虎等原因造成的错误,独立完成订正,并进行有效烦死,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总结考试的成败得失。

2.我对同学说(8分钟左右):完成第一部分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把这次考试后的感受,包括成功的经验的失败的教训、今后的打算和努力的目标等跟小组同学(相邻的学生六人一组)进行交流。学生说的不亦乐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因为太粗心、没看清题丢了分,下次我一定要??”“如果我考前再默写一遍不规则动词,我就能??”在述说心里话的同时,同学还互帮互助,讨论并解决大部分自己订正时不能独立完成的疑难试题。

这部分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在组内交流试题的同时感受的同伴的帮助,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互助合作的意识。

3、同学对我说(15分钟作用):小组合作交流或,学生说出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请求其他小组同学的帮助,教师现场从学生中聘请“助教”来帮助解答疑问。这种“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很受学生的喜欢,并聘为“助教”的学生自然产生被同学肯定或欣赏的成就感,这种心理加深了他们对这门学科和老师的喜爱,从而学得更认真、更主动;而没有被聘为“助教”的学生对同学的讲解听得格外认真,有的是出 6

于对优秀学生的敬佩、信赖和效仿心理,有的是想发现同学解答中的遗漏的不妥之处,以便及时的补充或更正。

设计这个环节正是处于对青春期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特征的考虑,他们热情、好胜,愿意与同龄人交流,因此,这是整节课气氛最活跃,最热烈的环节。

4.老师对我说(14分钟左右):经过小组讨论和“助教”答疑之后,剩下的疑难问题不是很多且具有代表性,往往是试卷的重点或难点题,教师针对这些疑难试题(通常也是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分析、点评、归纳、扩展,重点指出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和平时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将模糊的知识清晰化,残缺的知识完整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知识点连成线、织成面、编成网。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助的氛围中,不仅订正了错题,还进行了一次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交流和自我教育。

初中听力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和对策

福建厦门市第五中学 骆志芳

【误区一】忽视听力的基础训练,一味强调多听、多做联系

【对策】

1、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信息输入和准确朗读在听力训练中的重要性。

听力理解依赖于听的信息的输入。如果学生的单词读音的输入映像与听力材料一致,那么学生就能迅速地获得正确的映像反映,从而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要从基础抓起,做到每个音节、单词、词组和句子的语音语调准确。

说和听是紧密相关的。阅读有助于改进语音、语调,增强语感,因此要强调朗读的重要性。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的基础训练,以及句式、词组和意群的整体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音判断的准确性。通过准确朗读单词、词组、意群和核心句式,熟悉并掌握各种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句型,在大脑中贮存足够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能从大脑中及时、灵活地调取相应的信息,提高听力理解的准确率。

2.课堂听力训练可采取以下对策:

(1)从让学生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开始进行听力训练。英语中有不少读音相近但意思截然不同的词汇,学生需要训练的就是区分和正确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2)充分利用教材配套资源。教师可以把与课本配套的磁带反复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大胆模仿;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口头作文或课文复述录音,通过仔细比较发现问题并及时矫正。

【误区二】听音训练的方法单一

【对策】

教师在听力训练前的准备阶段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解释某些关键词以及接待问题的注意事项。听力训练的方式也要经常变换。

在各个听力训练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不同,教师在细节处理上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尽量把解答基础题的机会留给学习困难生,并及时给于肯定;把需要变化技巧处理的难题交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找到挑战自我的乐趣。听音训练后要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反馈,典型的错误应及时纠正。

【误区三】听力材料选择范围狭窄

【对策】

教师在备课和实施听力训练时应有意识地积累各种题型的资料,重点突破,反复训练直到学生熟练掌握为止。听力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强,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促进并实现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具备这些特点的材料才能祈祷辅助教学和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

2.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教师可从短句到长句、从句子到短文、从短文到真实的情景对话,从而选择对话多、语言规范、交际性强的材料;另外,还要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符合英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材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单元核心句型和词汇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准确率。由于听力反应滞后的原因,学 7

生往往在听力材料讲了几句话后,反应就跟不上听力材料的速度,结果听不清楚听力内容(尤春芝,2002)。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每单元的核心句型和词汇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从而降低听力理解难度。

【误区四】课堂指令语错误

【对策】

在听力训练中,学生需要获得更多真实、可信的语言输入,而不是低质量的语言输入。因此,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更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教学的每个细节(包括课堂指令、授课情绪及教学节奏等)的精心准备。

三、摘自《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xx年06期

“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

——浅谈有效的课堂提问设计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 周蓉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呢?问题合理、高质量,提问适时、适量,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拟从问什么、怎样问和何时问三个角度,结合自身教学实例,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

一、问什么?

1.通盘考量,问在关键处

2.增加开放性,问在思维延伸处

3.贴近生活,问在学生兴趣点

(1)时间相近:即提问可以结合新闻时事,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

(2)空间相近:即提问可以结合学生的家乡和家庭背景等,增加问题的亲切度。

(3)心理相近:即将学生或学生的兴趣点放入问题中,激活学生思维上的波澜。

4.掌握难易度,问在“最近发展区”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已经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借助他人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5.多层次设计,问向“最佳目标群”

二、怎么问?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振奋精神、提高兴致。

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还应注意提问的艺术性和方式的多样性。

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就可能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可以利用图片、板书和动画等直观演示手段以及表情、手势和动作等体态语创设情景,作为提问的辅助手段,启发学生思考答案。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课型和内容设计多种提问形式,对浅层次问题可设置连线配对、填写表格、补全段落信息、判断正误和排列顺序等练习,对深层次问题可适时采用两人合作、小组合作甚至是全班合作等方式。

三、何时问?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查阅资料的问题,教师不妨将其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在下一课时再探讨答案,这些问题也可作为前后两课的衔接。

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胡庆芳

1.判断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四个标准

(1)引发有意义的内容生成。不论教师以何种形式提出问题,一定要能引发学生生成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促使新的、有意义的内容出现。

(2)实践挑战性的思维训练。教师的提问要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和 8

锻炼。

(3)驱动持续性的教学过程。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学环环相扣。

(4)实现预设性的教学目标。教师课前所有问题的设计,以及对课堂上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的运用都应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2.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要加强的三个环节

(1)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出发点,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参照系,促进知识学习的拓展和升华。

(3)以课堂的真实情景为基准,调整原有问题的内容形式。

3.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应坚持的五个原则

(1)以教学内容的深化为目的的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主要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为目标,因此要尽可能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2)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标准筛选问题。能够促进教学内容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问题可能会有很多,但最终要以能否有助于当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为筛选问题的标准。

(3)以相关知识的联系为桥梁铺垫问题。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有时出于顺利引出新知识的目的,但也需要设计一些回顾已有知识的问题。

(4)以课堂生成的促进为目的完善问题。课前教学问题的设计都要接受课堂真实情景的检验,要根据情景加以完善。

(5)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前提提出问题。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和实施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布置开放创新型作业的策略与实践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一中教育集团 李良勋

一、开放创新型作业的内容

作业不应局限于家庭作业,教师应根据教学实施过程、师生互动的情况以及学生的表现,设计开放创新型作业。设计开放创新型作业时,既要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又要综合考虑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其中的细节,让开放创新型作业能真正反馈教学实情,真正起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布置开放创新型作业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个性化差异原则

三、开放创新型作业的布置

1.收集性作业

2.实践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是学生对已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运用、加工、整理、提升和创新的作业。这类作业实践性强,对学生要求较高,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3.自主型作业

自主型作业更具开放性,也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设计自主型作业时,不能对学生限制过多,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编故事或者写长对话,也可以让学生写调查报告。

自主型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能促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

4.合作型作业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对于内容难度较大、时间跨度较长和学生个人当天完成不了的作业,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

5.探究型作业

9

探究型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发现问题,然后确立课题,进行自主实践和探究,最后写成专题小论文或调查小报告等。在学生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主经历探究过程,在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多分析、多总结英语学习的规律,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词块学习策略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浙江仙居县安洲中学 王碧翔

??

二、词块的定义及词块学习策略对写作的影响

1.词块的定义及类型

词块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频繁使用的,具有特定语义和结构并以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形式存在的,有利于提高语言生成能力的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或句式。数据统计显示,这些语义较固定的各类词块在自然语言中占90%的比例。词块是真实交际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大于单词的语言现象,它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并且形式较为固定。词块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聚合词:由几个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形式上不会有变化。

(2)搭配词:限制性结构短语,允许词汇和词类有变化。

(3)习惯用语:约定俗成的表达,多半是谚语、格言或社交语,形式上没有任何变化。

(4)句子框架和引语: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形式、功能固定或半固定的短语及引语,通常作为篇章组织手段。

2.词块学习策略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

在写作教学中,词块学习策略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词块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由于词块融合了语法、语义以及语境等要素,既受语法结构的限制,又受语义搭配的牵制,所以记忆不易出错,学生即用即取,可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2)词块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流畅性。词块具有公式化、预制性的特点,可作为一个整体单位存储于记忆中。运用此策略的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从记忆中以整体形式提取词块,从而减轻遣词造句的负担。

(3)词块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的整体性。写作时学生如果有很强的词块意识,便能整体把握文章框架。

三、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词块,提高写作水平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了将词块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提取词块——内化词块——应用词块。

1.提取词块

提取词块就是获取四类词块素材,以备使用。提取词块是语言输入的过程。提取词块大的原则是所选输入材料要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提取词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对输入语言材料的分析和识别能力,然后识别、取舍和确定自己要记忆的词块,从而达到流畅输出的目的。在提取词块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语境或上下文,对输入材料进行分析、观察、感知和判断,进而确定需要留意和提取的词块,并进行记录,为以后的应用和巩固做准备。

(1)话题类词块

此类词块可以分为课内单元话题词块和课文生活热点词块两类。

①课内单元话题词块

《新目标英语》教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类话题,包含了大量词块,因而是首选的词块学习的输入资源。

②课外生活热点词块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组织学生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时尚的,或热点的,并引导学生从互联网、图书馆等处搜集相关语言素材,提取词块。

(2)体裁框架类词块

10

帮助学生准备有关话题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结构是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构建语篇。学生根据不同文体学习并积累一定的语篇组织词块,可以增强所写文章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2.内化词块

提取词块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词块。要实现词块的应用,首先要内化词块。

(1)背诵自己的作文

“自己的作文”是指教师对收集、整理的学生习作中的词块进行筛选并重新组织后得到的示范作文。 这种范文的特点是:①词块集中,知识密集,现学现用,便于记忆;②为学生自己所写,有感而发,平实亲切,易于接受。

(2)复述、拓展词块

复述词块是运用和强化词块记忆的一种有效方式。用联想、类比、归纳等方法拓展词块,可以激活某一话题及其相关话题的图式。定期、合理地安排词块复现和循环,是词块知识向词块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3.应用词块

输入语言、内化语言是为了更好地输出语言。应用词块就是一个语言输出的过程,它能加深学生对输入词块的理解。根据写作难度和阶段侧重原则,笔者把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为以下三类:

(1)限制型

要求学生用所给的词块翻译几句话或一段话,侧重单个词块的基本运用,难度较小。该类型的写作有利于学生准确、熟练地运用词块,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限制型训练具有词块集中、练习语境化的特点,不过教师设计的语段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半限制型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一些关键词,完成一篇书面表达。学生既要考虑正确运用所给词块,又要分析作文要点,组织材料,安排段落层次等,因而有一定难度。该类型作文能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词块,培养他们运用词块的意识,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在半限制型训练中,学生可以运用它们熟悉的词块,因此对写作不会感到陌生,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学生写作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同时增强他们对英语写作的信心和成就感。

(3)开放型

只给学生一个话题或一篇语言材料,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仅在单词的数量、种类和得体性等方面做一定的要求。此类作文难度较大。不过在限制型、半限制型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大都积累了一定的词块,因此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遣词造句,鼓励他们适时、恰当地运用所学词块,从而进一步增强词块意识,提高作文质量。

在开放型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拿到话题先构思,再罗列相关词块,然后根据可能用到的词块进行写作。

四、摘自《福建教学研究》02年第7期

“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群中期实验报告

(福州四中 陈小岚)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往和合作,以及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生活全球化,外语已成为走向世界,通往未来不可或缺的通行证。几年来,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对现代英语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对现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引发了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关于语言学习方法与课程内容的整合问题,即如何选择和运用语言学习与习得的方法以期更好地与英语实验教材配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是成功进行课程改革的其中一个保障条件,《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

一、任务型教学的背景和意义

长期以来,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法,一直占主导地位,英语课堂上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英语便是为了消极应试,忽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 11

力,这些现象严重背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去甚远。要掌握一门外语,不是靠单纯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即能达到目标的,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任务型教学模式体现了语言习得理论,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同时也十分关注语言的形式的学习,从而有助于掌握英语。

所谓“任务”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会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实质是: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种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如果从认知心理学来解释,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1、它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

2、它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

3、它将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呈现——练习——运用、模式颠倒过来了。在常规的“3p”教学模式中, 任务通常体现为production中的综合运用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而在任务型教学的模式中,学生通常以完成任务的活动开始学习,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动中使用的语言上,并对学生使用的语言进行纠正和调整。

4、它对教师的教学、教材的编写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挑战性,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它要求教材的编写以话题为主,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能引导学生完成语言目标的任务或活动;它要求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三、任务型教学程序的设计

1、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为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三个环节: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其中,任务环(task-cycle) 是核心部分,任务的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前提条件,那么,应如何去设计任务呢?

willis (1996) 认为,一般来说“任务”可分为六种类型:一是列举型任务(listing);二是整理性任务 (ordering; sorting; classifying);三是比较型任务 (comparing; matching);四是解决问题型任务 (problem solving);五是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 (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六是项目型任务 (project)。六种任务类型均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过程,都遵循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这些任务类型作为依据,围绕课文的主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教学设计。

2、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过程系统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设计三大部分,笔者认为:(1)应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在各教学环节中设计什么任务类型,同时,编制好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学到什么。(2)教学策略设计是属于回答“如何教、如何学”这个问题的部分,它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顺序、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媒体组合的设计有一个全盘的考虑。

(3)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学评价设计主要指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的设计,它包括如何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教师应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作灵活安排。

四、任务型课堂教学实施

任务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l、任务的目标(goals)。指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希望达到的目的。任务的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解决某项交际问题,也可以是训练某一写作技巧等。

12

2、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input)。输入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应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际为目的,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而不是局限于教材。

3、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activities)。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式由初级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任务(mint-task)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原则,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创造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学习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和自醒,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认识策略,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交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许多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在一定条件下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摘自《中小学外语教学》05年第4期

行动研究在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蒋建华

行动研究是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方式,旨在将教学研究整合进教育实践,以使研究能在实践中起到直接而迅捷的作用,并且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郑金洲,2002)。教师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及所处的教学环境出发,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将其作为研究课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解决一般研究方法所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相关理论。下面介绍我们在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心理衔接上提出了如下对策:

1. 要合理安排衔接教学内容

在安排衔接教学内容前,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便于合理安排好衔接教学内容。在衔接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求做到:第一,要及时使用初中英语教材,组织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让他们有新鲜感,但新内容安排不宜过多。第二,要安排学习小学教材与初中教材相脱节的知识,如为他们补音标、补语法、补词汇。时间安排可以相对集中,也可以结合新课教学,安排在一个时间段中进行。第三,要渗透复习小学学过的知识,包括单词拼读、朗读、情景会话、语法等,达到巩固、活用小学英语知识的目的。

2. 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在衔接教学前,应深入小学英语课堂,弄清小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异同,找准衔接点。我们认为:一要多用直观教学手段。七年级学生和小学生一样,总喜欢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因此,衔接阶段教学要尽量体现趣味性。二要组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游戏、表演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它能调动不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强英语学习对学生的“磁性”作用。三要把握好教学进度。初中教材增加了教学容量和语言输入量,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接受如此多的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如果按部就班教学,势必会造成问题的堆积,学生会感到英语越学越难。教师宜采取“先慢后快,先少后多”的策略。

3. 要重视学习心理的衔接

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有追求好成绩的愿望,它是一种不受外界影响、最重要、最稳定的心理动机。教师要积极用好这一有利条件,首先,在课堂上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要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学生在学习中的任何一点成功,哪怕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为道的,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鼓励和表扬。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之辞,要通过激励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愉悦的体验。另外,在衔接阶段,组织的评价测试要求不宜过高,测试题型尽量沿用小学的部分题型,以小学英语为基础,避免过难,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评价测试要有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诊断、激励和强化作用。

13

六、摘自《中小学英语教育》07年第6期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英语口语教师素质探究

(海军工程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杨静)

一、英语口语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 大面积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学生在性格,动机,态度,风格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如果教师在课上的氛围或模式掌握不好,就很难是每个学生都产生交际欲望。Hamer(1989)指出:任何一种交际活动,若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每个参与者的交际欲望,其交际地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2.忽略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重心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口头练习,这种训练没有实际的交际需求,语言材料受到控制,学生的口与学习缺少以内容为中心、有交际目的、对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并重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说英语”仅仅停留在形式操练却忽略实际的运用能力,学生最终的口头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3,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学和学生自生发展的重视不够

学生掌握了很好的口头表达句型,却因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不了解而造成交际失误,

三、英语口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学生构建知识的“中介者”,英语口语教师应针对现阶段中国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履行“中介者”的职责,正确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实际口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口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口语教师应该在与学生、任务、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具备以下素质,才能培养出有良好口语能力的青年一代。

1.是学生从“口语学习”到“口语实践”的“引导者”

(1)有标准的语音、语调和准确的表达

口语基本功是口语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从现代信息论的角度分析,英语口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双向的语言信息互动、互果的过程。它首先是口语信息发出者发出口语信息,口语信息接受者接受信息的过程。

(2)有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

口语教师若要摆脱传统教学教学观念的束缚,将“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就应以现实为话题,多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力在课堂上有较多的机会自由发挥,养成即学即用的良好的习惯。

(3)有创造课外口语实践机会的能力

很多的教师认为口语教学就等同于课堂教学。课堂内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创造交流模拟环境只是为学生“从学到用”打下基础。教师应该充分自身的潜能,积极和社会相关的职能告别“哑巴英语”,让口语的学习和训练回归到表达和交际的本质上来。

2.是“西方文化”的“传播者”

当前口语教学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不仅在对目标语文化了解和表达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在口语课上,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生对英语会话模式的传授,而且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导致交际习惯差异的文化根源,使他们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语用层次上认知、理解并容忍这种文化差异,并有意识地参照得体、适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际。

(1)有对学生传授影响语言意义的文化因素和影响语言运用的文化因素的能力

在语言意义方面,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隐含文化内涵的词汇、习语、句法和语篇。比如:dog在西方被视为朋友,通常有a lucky dog(幸运儿)以及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表达方式。而在中国文化中,和狗相关的词语通常带有贬义,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在语言运用方面,教师要向学生传播一些交际习语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且知道西方国家的社会交往形式和思想意识形态。

(2)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文化观念

端正的文化观念、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因此,口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更多地了解其他各国的文化。教师既要 14

指导学生克服民族中心主义,也不能一味地推崇西方文化,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所存在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现象。教师的职责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处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往时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

(3)具备培养学生文化差异敏感性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国际间文化差异的意识和敏感性的培养是口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基础。一名合格的口语教师仅仅向学生传授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还应该对学生的文化敏感性进行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在选用教材是应注重教材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在指定教学目标时,除了明确语言点之外,还应明确应当融入的文化点。文化点既包括影响语言意义的文化内涵,也包括隐藏在语言后面意义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也有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语言。只有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由于这些差异而造成的语义、语用的差异,学生才能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自如地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言语交际。

3.是学生“思维创造”和“全人发展”的“塑造者”

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这里的“信念”不是指一个人的信仰或理想之类的东西,而且泛指他所信以为真的东西,他内心对特定事物的个人看法。

(1)具备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能力

对于我国学生,口语学习不仅是要学习和运用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运用知识的思维及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着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掌握好口语的欲望;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如新大纲“教学原则”中所说,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的创新能力。需要强调的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能停留在纸上或嘴上,应落实到口语教学中去,即要求教师设计各种有利于思维训练的口语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并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有充分发展个人潜能,培养完整个人的教育理念

教育先进的国家无不积极落实以完整个人为主题的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即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体现在口语教学中,全人教育一改旧式教学中仅仅关注学生口语知识传授、交际技能训练而轻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其实,情感、人文等方面的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或政治课教师的职责,这必须在全社会建立共识。口语是认知与情感因素、符号系统与动力系统相互作用的统一。作为英语口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英语信息输入不仅要促进其语言系统的发展,更要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口语教学中,教师作为“中介者”,应针对学生非智力品质丰富、敏感、活跃等特点,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降低其情感或情绪低落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内因,帮助学生接触心理压力,使学生具有“开口说话”的强烈愿望和“开口能说”的充分自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七、摘自《中小学英语教育》07年第9期

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朱燕燕

(1)从心理学的角度掀开课题研究的序幕。

通过学习研讨,我们了解到,语言输入的数量与质量及其被学习者吸收的程度、年龄、智力、社会心理等语言与非语言因素,以及学习者的策略与风格,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差异恰恰是形成各学段不同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它也是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差异之关键所在。因此我们的课题就要在提取课例过程中关注这些方面的差异,分析研究这些方面的差异。对照课标,本课题将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析当前各学段所采用外语课堂教学方法差异形成的原因。揭示教学方法差异形成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首先,课标按照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小学、初中1-5级的目标体系,并与高中的6-9级相衔接。这个目标体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了一个整体,打破了以往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这一改革不仅有利于解决不同学段之间英语课程的衔接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同时真正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和内容采用适时可行的教学方 15

法提供了目标保障。

其次,情感态度不仅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感态度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虽说不同学段的学生的生活环境有自然的一致性,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自我意识状态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受其一般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限制,自我调节的方式也有某种相似的特点。然而,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早就指出了,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中学生伴随着初中生生理、心理发生的显著变化,其智力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高中阶段,经过初中阶段生理及心理上的剧变及动荡,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具有如下特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初中阶段,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中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的支持;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高中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他们的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而且辨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已经进入成熟期。

由此可见,年龄的差异造成生理、心理和智力水平思维特点的差异,面对这些差异,我们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势必要根据差异,设计符合各学段学生生理、心理、智力水平和思维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住所有的学生,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再次,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获得“点石成金”技巧的过程。它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时,要重点考虑、关注的一个方面。鉴于学习策略本身的复杂性,这一过程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影响学习策略和运用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内在的因素,二是学生外在的因素。内在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原有知识背景、学习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以及元认知水平;外在的因素则包括学习材料的难度、学习时间的长短、教学信息的反馈凋节、教师因素及家庭背景等。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究竟要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四,新课程强调文化意识。我们说语言的教学与文化的传播密不可分,语言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目标与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生理心理的差异、年龄的差异,不同学段的学生往往在教学中表现出对文化关注程度不同、关注角度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应当因人而议,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渗透异域文化。

总之,鉴于以上诸多因素在不同学段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设计多种多样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这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一个体现。本课题将根据这些差异,通过一线调研,发现、分析、实验、反思、再实践,进而上升到对教学方法差异的认识,并总结归纳适用于不同学段的课堂教学方法,最终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

(2)从兴趣的角度谈不同学段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是英语课程中不同学段的重要的任务。把兴趣、自信心等放在第一位,是对英语教学任务的重新定位。学生在基础教育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是一个学会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把某一门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完全掌握的过程,这是终身学习的需要。与人的一生相比较,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相对是比较短的,所以在学校学习阶段,学生首先应当对学科产生兴趣,树立自信心,学会学习,并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包括教师,图书和环境等,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在离开学校以后,就能自己学习,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根据过去的经验,包括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学的经验,教师们发现,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对英语都比较感兴趣。可是,一到初中,就出现了两极分化。大家认为这种分化的出现,不是因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差异,不是老师教得不好,也不是教材的原因,而是兴趣和自信心的原因。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就往往会失去学好外语的兴趣和自信心,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继续学习英语的意志。多次的研讨使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中小学阶段学生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在兴趣、态度、自信心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所以,在初级阶段,包括小 16

学和初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学,然后再教他们如何学,使之会学,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前提下,他们才能同步地前进。当前,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正在尝试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小学的“动、爱、乐”教学模式,初中英语的“三段三环”教学法,高中英语的“五步教学法”,都是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特点,以激发学生后继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的人本主义教学法。而在具体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考虑到不同学段的学生他们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小学生或许不能领悟富有深刻内涵的幽默,而中学生又常把教师在课堂上为激发兴趣而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视为小儿科,高中生则对教师精心设计的激趣情节不感兴趣,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精心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深入进行学习与探究。

(3)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来深入课题研究。

综观外语教学法的历史,从传统外语教学法发展到新型外语教学法,再发展到打破外语学科界限而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教学法,其理论基础从研究语言内部规律的传统语言学,发展到新兴的交叉语言学,再发展到新兴语言学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成果,理论逐渐深刻,视野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方法更为多样.每一种教学法的兴起都有其时代背景与使用条件,他们都有合理的—面,又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绝对优越或错误的外语教学法,关键在于使用教学法的教师必须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与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达到具体的、既定的教学目的。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教学法很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们不仅吸取了新兴的语言学理论与语言习得与学习的科研成果,而且打破了传统外语教学法狭窄的思路,从整体课程改革的角度提出了改革外语教学的途径;进行这样的改革虽然困难很多,但是这一改革的方向代表了当前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其实质,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外语教学法。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传统与当代外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当代的理念与实践是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更新。两者之间虽存在差异,但并非互相排斥.在外语教学领域,由于教学目的是多元的,传统理论与方法中合理的方面可以为某些教学目标服务。将它与当代理念进行对比并非对之全盘否定,而是为了澄清—些模糊的认识,以便自觉更新理念,掌握外语教学规律,充分利用传统教学中的可行部分,运用新理念与新方法为—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如果明确了科学的外语教学理念,再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师与学生的特点,在诸多的外语教学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那么相信外语教学的质量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

八、摘自《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xx年第11期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李雪芹

(一)因“材”施教,实施有效的“教”

按《新课标》要求编写的新教材,在内容的编制上有很多突出特点,更便于学生自学,也有利于教师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轻松的学习模式。教材内容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非常有利于教师鼓励、启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为使学生在原有的听、说、读、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想,表述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应该从下列两个方面做起:

1.以“本”为线,精心“编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应大胆冲破旧框框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提供给学生的信息资源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任何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最终都要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来实现,并且是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的。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体裁多为应用文和记叙文,但题材更为广泛,有通知、求职信、日记、校园变化、目击报告等。在教学中,可以依据教材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供类似的写作文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由于教材所提供的情景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对这类写作言之有物、充满热情。通过日积月累的针对性写作训练,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成就感逐渐增强。

2.优化手段,“粉饰”登场。创设语言环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手势、表情、流畅的口语、多媒体演示、舞台剧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学习的目的。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交际服务,日常交流时注意把它作为沟通、交流、获得信息的工具很有必要。编排课本剧也是实现“双 17

赢”的很好形式,学生自己研究角色、组织演出,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相关的英语知识。

(二)因“学”施教,落实有效的“学”

“教不越位”、“学要到位”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为师者要巧妙地找到“导”的时机,及时发现并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局面。

1.以“学”为本,精心“导演”。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在起作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喜欢英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满腔热情地全身心投入教学,以自己的兴奋情绪去激励学生,以自己的主动性去唤醒学生,以自己的朝气蓬勃的精神去鼓舞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和教师进行积极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从而把课堂带入乐思乐学、愉快和谐的境界。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靠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教学合一、教学相长的最佳状态。

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对成功的渴望和需求,激励的语言、轻松愉悦的氛围、民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产生愉悦的情绪,增强自信心、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而且能促进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努力。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并让其他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遇到困难或信心不足时,应及时进行勉励,并继续鼓励学生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以学定教,重在实效。新课标要求,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提问、分享观点、合作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性或性格原因所导致的偏差。

总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目标。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教材,使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和乐趣。只有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将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将学习方法进行“再创造”,让师生情感进行“再体验”,实施“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

18

更多相关推荐:
英语读书笔记格式

1stBookName书名TheAdventureofTomSawyerAuthor作者MarkTwainPublishingHouse出版社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

英语读书笔记范文

英语读书笔记范文GOODSENTENCESHelittleimaginedhowmyheartwarmedtowardshimwhenIbeheldhisblackeyeswithdrawsosuspiciou...

英语读书笔记范文

英语读书笔记范文yesterdayireadabookthenameofthebookisdrbethunedrbethunewasafamousdoctorfromcanadain19xxhecametoch...

大学英语课程读书笔记格式模板

ReadingNotesCourseCollegeEnglishIntensiveReadingIIITerm学期20xx20xx1NameWangTao王涛Class班别Chinese13GroupBStud...

初二英语读书笔记

初二英语读书笔记之呼啸山庄01内容简介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

《夏洛的网》英语读书笔记

一内容简介Charlotte39sWeb夏洛的网是美国作家EB怀特所著的三部被誉为二十世纪读者最多最受爱戴的童话之一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读书笔记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学习中要注意避免的误区以及需要知道的理论要点1不要早早的找外教练口语外教不能修正你的错误你的口语水平会早早石化在低水平上加强正确语言的输入a不背诵常规句b不刻意学习连读2听力的清晰度问...

读书笔记——针对中国人的英语900句

读书笔记针对中国人的英语900句1Enclosedisarecordofmyworkexperience随函附上2Iwouldliketobeginbyexpressingmygratitudeforyourc...

读书笔记9

20xx年8月20日书名心平气和当老师作者茅卫东感想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和价值观的输出者在滋养和守护学生生命体验的旅途中教师的生命也变得更加饱满和勃发在心平气和当老师这本书中茅卫东讲述了20年来他作为一名教师作为...

大学英语读书笔记

ImpressionafterreadingOdetoanightingaleAfterreadingOdetoanightingaleIfeltmybloodboiledIwasonfireandfullofenthusiasm...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笔记 英文版

TheMirroroftheSocialMoralityTheFemalesinTheGreatGatsbyAsanunreplaceablepartofthesocietyfemalesareoftenconsideredtob...

读书笔记-----“活力”——英语课堂的必需品

读书笔记活力英语课堂的必需品李秋莉小学阶段就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为开发儿童的第二语言能力打下基础但小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又要学习第二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所以需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

英语读书笔记(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