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4.4.20

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

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就可以取胜。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体育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它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近年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尤其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人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笔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还没有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更好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1.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观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教师上公开课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原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多,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另外,在笔者听过的小组合作学习课中,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这种情况比班组授课制更严重。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教师,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中,学生围在一起,教师不

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这是客观原因。而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则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也是其原因之一。

1.3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一位教师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利用呼啦圈进行合作创编游戏,教师把各种颜色的呼啦圈分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创编游戏,比一比哪一组创编游戏比较新颖;个别学生把所有呼啦圈放在自己身边,不让另外一个同学摆,另外一个同学争辩道:“老师让我们俩一起摆。”然后两个人才一起创编。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4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

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1.5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

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笔者在观察中发现这一问题比较普遍。当然,研究者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问题是: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呢?

1.6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

笔者听过的合作学习课,大部分是6人一组,每个班8-9组(因受条件的限制即分组比不分组占的空间大),个别情况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来上课。众所周知,我国学校班级人数较多。从笔者多年来在学校调研了解的情况看,一般都在50人左右,多者甚至达到70-80人,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般来讲,班级人数在50人以下,比较容易分组且易于管理;人数过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学校操场小学生多,这就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很多不便。

2 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对于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

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用的作用。

2.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诸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体育,不同的人在体育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体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等。从中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即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学习体育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笔者最近在新课标教材改革实验区调研中发现,有些体育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教法多样化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体育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一个部分,广大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标标准所提

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2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的关系

如前所述,合作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合作也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学生的合作与成人的合作有所不同,成人已经完成了上学打基础的任务,他们合作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较少关心每个人发展得怎么样;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从事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这些个性有很多独立的成分,因此,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广大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

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体育教师既要考查每个小组的成绩,也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可以用一些不不定期的小测验来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把每个人的智慧都发挥出来让大家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远比一个所谓的好学生“一言堂”高明得多。组长要负责管理好每个成员,通过合作学习使独立、自私的学生表现出合作、互助等积极的性格特征。

2.3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有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2.4教师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

体育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外,还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4.1合作学习的分组。体育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4.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体育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2.4.3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

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2.4.4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体育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展示、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2.5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须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具体而言,主要可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2.5.1学会收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5.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往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

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2.5.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5.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2.5.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2.5.6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5.7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2.6减少班级人数、提供合作学习的教室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学校为了贯彻课程标准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便于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年级招生时,已经减少了班级人数,但有些好学校仍然达到每班60多人。因此,学校在招生时,宁可多招一个班,也要把班级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这样才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另外,学校要打破常规,不按班级分配教室,按上课需要分配教室,每个年级安排一个固定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室。总之,学校要从硬件设施上给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条件。


第二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杨裕坚 yangjian3715@163.com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课堂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合作学习;体育教学;兴趣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授不同内容的动态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有组织的小型混合的团体学习来掌握教学内容,他们不仅自己要学好,更要帮助组员同伴的学习。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合作,随着我国体育新课程实施,体育教学的理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体育、参与练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方式等。合作学习将成为新课标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法。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使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情感、意志以及社会适应力都得以加强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技能、交互作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促进学生友爱、平等、合作、竞争、进取。

合作学习是教育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或任务,合作者之间的合作是相互认同、接纳、独立平等和诚信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更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学会交流、交际、与人相处的过程。进行合作学习需要一些必要的因素:积极的相互依赖、个人的责任、有促进作用的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技能和团体意识。

一、学生间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时分多个小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逐步培养让学生们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策略,培养学生喜爱自己的角色。各小组组长的任务并不是管理学生,而是教授学生练习;练习的学生愿意接受这种练习,同时还有一些同学运用鼓励的语言“很棒”、“很厉害”、“再试一次”、“加油”翘大拇指等等相互激励。例如,在“小白兔采蘑菇”的教学中,先集体教学,然后同学们推荐三名同学为组长,组长指导其他同学,相互协作,互相尊重、互相鼓励。“小兔子”在采蘑菇合作过程中,运用肢体、语言的交流,合作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任务,交际技能得到提高,友谊也得到升华。在练习中倾听别的同学的建议,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语言沟通交际,让他们通过与同伴交际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了学生间的倾诉和交流机会,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交际技能。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合作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通过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我国体育新课程5大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考的主体精神、创造潜力与发展潜能,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空间。

1.创设体育情景,激发运动欲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思维直观形象性,所以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景给予学生不同的具体的体验。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知识经验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在教学的组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风格上,自主地安排更加有利的情景。 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 ,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心理学理论也指出: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从他接触的周围环境中获得的。那么在体育教学的现行环境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体验,拉近学生与场地、环境距离,同时体育教师应贴近学生,贴近他们的心理世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好其师而爱其业,学生更是对老师所示范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会积极模仿亲身体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完善情感的培养,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以愉快、轻松、自信、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到运动中去。

2.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与学生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健康、愉快的气氛与情调,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宽松的环境下学习锻炼。

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如教一年级学生快速跑,新入学的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快速跑,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创设一种情景:一只灰太狼在追赶一群小朋友,一些跑得快的小朋友跑在前面会脱离危险,离灰太狼很近而速度很慢的小朋友会被灰太狼吃掉。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描述的技术动作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追求知识、锻炼身体的积极状态。如果不被灰太狼吃掉,那么小朋友应该怎样?“加油”“快跑”在练习过程中互相鼓励,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完成练习。有的学生技巧动作完成得很好,这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

体育课堂教学留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锻炼能力。通过对话、交流,促进学生思考,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课堂中给予学生交谈、讨论的机会。

三、结论

体育课程新的合作学习是今后体育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诚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才刚刚起步,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研究和探讨,并且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给体育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调控合作学习的练习时间,如何在尊重学生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的交流能力以及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们不仅能一起学习也同样能对同伴的学习负责同时学生们还可以教授知识给同伴,这将是今后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直接面对的问题。

四、参考文献

[1] 陈志刚.在合作中学习在愉悦环境中发展个性[J],文教资料,2006.

[2] 叶 琳.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永康教研网,2007.

[3]周泉.提高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1980.

[4]陈思奇.美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特点与启示[J],体育学刊2005.

[5]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学苑出版社2010.

更多相关推荐: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振宇外国语学校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图形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帮助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引导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而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能使信息显得很有条理在教学第一课时的时候有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列表法的好处第二课时是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去解决两积求和差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体验列表的价值并能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三轮何国军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领域的教学内容分散于各个年级从最初的画图列表到一一列举倒推到现在的假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版块的教学整体呈现了由直观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渐变趋势如何引...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反思鲍静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到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我直接出示例题图让学生感觉到原来的图形面积难以...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沙井小学冯安云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三年级下册新增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利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二次接触解决问题也是第二次接触策略根据学生的基础结合评课老师的建...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刘韩本节课教学旨在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列式计算往往比较困...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后记兴化市荻垛中心小学孙云峰学生在例题1中初步体验了替换的策略例2要求学生提出假设然后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由于学生已经掌握画图一一列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的假设可能是多样的鼓励学生采用自...

四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一解决问题和形成策略哪谁轻谁重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禁要产生这样的疑问是解决问题重要还是形成策略重要其实课题说得很明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是用策略解决问题这样一看孰轻孰重不言自明无疑形成策略才是本...

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苏教版六年级下)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第7172例一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十四的13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

方法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用列表和画图来解决问题对这两种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已经有了体验和认识而一一列举也是我们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常用的策略之...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反思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姓名王彦文学校甘城子中心学校20xx年1122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反思甘城子中心学校王彦文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替换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学生...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乔春艳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在有余数的除法基础上学习的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