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4.4.13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有着5000年的历史。一个产生的如此早的国家一直兴盛至今,一定有什么重要的因素在扶持这她,这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文化对人的直接作用则体现现在对人的教育上。教育者社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因此怎样的文化或者说怎样的精神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进步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来谈谈我脑中所认识的冲过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谈到影响,就要从两个方面说起,有利有弊。一下我将对其影响从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来阐释。

孔孟之道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套重要是思想。他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代表。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一中经典的思想,一直对现在的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三钢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而后,孟子又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一思想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注重家庭,君臣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传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教育更是息息相关 现代教育在原有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不断充实 发展和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二是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 而这两个特点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教育得到传承,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各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 宝藏 ,我们不能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吸收,要有选择的继承发扬,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艺术创作、科技发明无不对中国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中国文化也不限于儒家,还应包括道家、佛教,乃至其他各派思想。因此,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也有着积极的一面。

1.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作为传统教育的原则,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最早实施因材施教的是孔子 他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历代进步教育家都重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的要求,但也应该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资质 性格 才能 志趣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不同的途径,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深刻全面地了解,准确掌握学生

的特点因材施教是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在现今的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它有利于各类人才的培养,能把各类学生的潜力发掘出来,而不至于使每个学生在统一的大要求下都变成一样平庸的人。

2.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

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古代也有提出,儒家教育重视思考,领会事理的精神实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也是这种意思,每个人都有优点,应该向每个人学习。与学思结合相联系的还有孔子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等等。孔子这些话,都为中国人所熟知,成为中国传统格言,几千年来为广大人民所传诵和运用。

3.传统教育下培养的爱国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 乾卦·彖辞》 ) 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包括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 坤卦· 彖辞》 ) 中宽厚、兼容的品格。这样的民族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崇尚统一、 追求和谐、 注重实用而又强调道德的特点。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迹,作为教育的典范。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顾炎武在 《日知录.正始》中提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则变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宋朝时期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南宋时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扬的都是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的都是古代人对国家的忠诚,近代的代表人物也能体现爱国主义的精神,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都表达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染教育和激励人们,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当今社会也同样有积极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消极影响

1. 科举制度对现今考试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到了唐代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将人才的选拔制度和培养制度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于是,科举刺激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科举的影响力仍然延续至今 可以说,现今 社会是一个文凭社会 ,能力反而次之,这与科举时不管是否有真才实干,只要会引经据点,考取功名就能做官是一样的 其实,会读书并不代表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唯读书论 造就了一批读书能力强,

动手能力弱的书生。虽然现在没有社会等级制度但 读书做官的心理仍影响着人们,广大学生 家长都希望能通过读书,拿个好文凭,找个金饭碗 ,从此飞黄腾达。虽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高考制度每年都在改变,试图变得更符合素质教育,但很难见到其成效。

2. 传统文化下的思想上的禁锢

儒家文化传统固守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及“和为贵”的中庸精神,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和”的观念已经辐射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治国安邦强调“和睦兴邦”,治理家园讲究‘家和万事兴“,为人处世恪守“贵和持中”的中庸之道。由于过度的和谐追求,极大地消解了个体的独立价值和自我追求,造就了封闭保守的臣民文化。这种文化的惯性作用,会抑制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性活动及个性价值的渴望、追求与创造,制约着他们在激烈竞争中公民角色的确立与认知。现代法制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要教育研究中国人从传统文化遗留的“尊尊”和“贱法”意识中走出来从而崇尚法律、去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和公平。


第二篇:关于传统文化对中学生心理教育意义的研究


关于传统文化对中学生心理教育意义的研究

一、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成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每一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此同时,“心理健康”也被写进是十七大报告,列入国家议事日程。这样,就为每一个心理健康工作者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把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放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中,乘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劲东风把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是非、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行为成为社会公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影响。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效。这已成为时代的疾声呼唤。

(二)学术经历

本人现任教语文教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年30岁,曾参加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写字教学普及提高》总课题组的子课题研究《写字教学普及与提高的实践研究》,撰写论文《试论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获得了一致好评;参加肇东市科研所组织的课题名称为《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检测》的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文。

二、具体问题

现代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成果,却不懂成果来之不易。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但相当一部分人集体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素质较差。他们注重自我、看重功利、道德取向多元化。有的把家长职位的高低、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生活消费的层次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有人曾在中学生中做过调查,当问及他们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是否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时,19.3%的中学生表示不愿意或基本不愿意,32.1%的学生认为,人应该及时行乐,不要顾及其他;45.4%的学生崇拜的是文体明星,崇拜革命伟人的只有24.6%,个别人追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社会公德方面,有些学生存在着行为和认知上的脱节,认为社会公德可有可无,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公德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束缚,限制了人身自由;有的学生对帮助他人和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态度冷漠。针对这种现状,窃以为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三、意义和价值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与以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个人主义为特质的日益趋向医疗化模式的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相比较,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与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凭着先哲们的超群智慧和对心理健康的深刻理解,用一种与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相一致的“心理健康”理念构建了中华民族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运作模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她不仅有效地护佑着中华儿女的心理健康,保证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且对于丰富世界心理健康理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们知道:西方的心理健康思想受其个人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的传统文化影响,更加突出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医学模式”的特点,更多地强调“灵”与“肉”的分离,更加注重技术的发展与提升。理论研究与技术的完善成了西方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特征。而中国的心理健康思想则根植于强调“天人合一”,讲究和谐发展的传统文化之中,带有更加厚重的思想内涵与哲理意义。

在这方面,西方国家走在我们的前面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并不能因此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的历史事实。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学家G?墨菲和J?柯瓦奇在他们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中所写的那样:系统心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并且明确地指出:“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孔子与老子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研究目标

文化传统是对人类在今天以前所创造的精神现象的一个总称,它的内容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包括从一定价值导向出发的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各种思想观念的综合。文化传统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内容,但它又有着自己的核心。文化传统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一追求,是贯彻于一切思想的一根主线,即向往美好贬斥丑恶,对人类幸福的渴求和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向往。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时,要着重研究它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因为在人类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值得我们借鉴、吸收和弘扬的因素和内容,对人类社会继往开来,保持可持续性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核心概念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理论没有象西方心理理论那样系统化与技术化,但通过“形”散“神”聚的构成模式所显示出来的古朴、厚重的原生态魅力给世世代代华夏子孙所带来的人格养成和心灵家园的护佑却是有目共睹的。

1、仁爱谦和,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谦和”是一种倍受传统思想推崇的处事之道,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人》),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推心置腹,以心换心。用尊重、宽容、尊敬、谦让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仁爱”与“礼让”来营造和谐氛围。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人际关系而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

2、中庸之道,保持心理平衡妙招。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用“中庸之道”来保持心理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理论的一大贡献。何谓“中庸之道”?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集注》)用现代语言来解释,“中庸”就是“适度”。看问题、处理事情都要全面客观,不偏

不倚,科学适度。做到了这一点,心理健康就有了根本保证。一个人必须有自尊心,但一定要“适度”:过了是自负,不及则是自卑;一个人面对挫折,适度的痛苦是进步的动力,陷于痛苦不能自拔则是颓废的开始。激烈的竞争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在我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会让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积极平衡的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3、“知足长乐”,定位快乐人生的诀窍。

“节制欲望、性命双修”是道家心性修养学说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欲望是人生命活动的自然原动力,人的欲望如果不能得到合理满足,就会出现许多生理或者心理问题,因此,我们的先哲们在把人的欲望看成人的本性的同时,提出了“寡欲”(孟子)、“导欲”(荀子)、“无欲”(宋明理学)的观点,强调用理性控制欲望的无限扩大,做到“知足常乐”。当然,“节欲”不是“禁欲”,“知足”不是“无求”,而是把握好科学的“度”。人能知足,心境就会平静祥和,不会因为自己不如他人而折磨自己,不会他人成功而嫉妒他人,不会因为贪婪无止而把自己置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人们之所以会心理失衡,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做人太累就是因为不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知足长乐”不仅仅是人生境界的形象写照,更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具体要求。做到了这一点,人们就可以避免许许多多的心理困惑与问题。

4、修身克己,实现“超越自我”的双翼。

“超越自我”既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境界,也是获取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而要使自己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修身克己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一开始就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自胜”就要克己,克己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达到更强的状态。而要使自己更强,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还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这一切都是通过修身克己得以实现的。所谓的“修身”,就是提高人们的德性,而“克己”则是控制自己的情感与欲望。实践证明: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于意志的薄弱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低下。“修身”与“克己”作为自我完善的双翼,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修身”能提高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保证心理的平衡与健康;而积极平衡的心理状态同样会促进修身效果的提高。因此,“修身”与“克己”对于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5、自强不息,通往快乐人生的桥梁。

社会适应不良、挫折与失败是导致很多人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让人获得健康的心理,首先就要让人具备自强不息的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其意思是君子处世,就应当象天一样力求进步,永不停息,面对困难和挫折永不言弃、永不言败。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炎黄子孙以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百折不挠地奋斗拼搏,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由此可见,自强不息是通往成功人生的桥梁。面对困难与挫折,只要我们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不懈的追求,我们的任何目标都是可以达到的。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已经在几千年以前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

我们之所以认为“神”聚“形”散是中国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构建模式,是因为较之于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我们虽然在理论上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却都是完全可以与他们媲美的。中

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被中国传统文化紧紧地穿在一起,构成了一套独特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心理健康思想理论,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突出人文,弘扬民族精神的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瑰宝之一。中国人历来喜欢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诗经》以前的帝舜时代,这一传统历久不衰,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诗经》以其鞭挞社会丑恶、向往美好生活的特有的睿智,审视着人与人之间不同情况下的思想感情;《楚辞》,尤其是其中的《离骚》等名篇,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表现了关心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此后还先后出现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请小说等几个文学艺术的发展高潮,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并以其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7、传承民俗,提升道德伦理认识的载体。

在传统节日中,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是最为隆重的。清明节把祭祀与踏青融为一体,让人们在寻根问祖、表达感情的同时,将自己置身于青山绿水的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地放飞自己的心情;端午节所带来的不仅是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对人们思想的净化,而且让人们诸如在赛龙舟、挂香袋、吃粽子等活动中感悟生活的美好,把一切烦恼抛之脑后;中秋节,人们在享受亲情、品味快乐、追求浪漫之中加强了心的沟通和情的往来,团聚自然而然地成了心理健康的促进剂。春节的到来就是每一个人新希望的开始,在新的一年中,任何人都能迎来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在这样的传统节庆中,“除旧布新”的心态,就象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动着每一个人放下包袱、抛开烦恼,用崭新的姿态迈向崭新的生活。一个传统节庆就是生活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激情的一个燃点,每一个节庆在给生活增添喜庆的同时,也给每一个人的心灵家园进行一次洗礼与丰富,让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而这一切都是在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中达成的,这就是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我国民俗大多是以活动为载体的,比如唱庙会、赛龙舟、迎花灯、对歌泼水、做家谱等等。每项活动都通过团队的形式加以实施,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团队努力拼搏,并从中获得身心的解放与愉悦。一个人一旦置身于热火朝天的场面和融于一体的团队之中。就会从中看到集体的温暖和集体力量的强大,感到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你会更加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发现他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学会“尊重他人,正视自己”,学会“乐群贵和,灵活变通”,学会“淡泊名利,知足长乐”,自觉地适应社会。这样,我们就能真正克服认知偏差,正确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困惑,让自己的心理完完全全地健康起来。

总之,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在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一棵奇葩,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她以她独有的形式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为中国当代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穿只要我们在不断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科学地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能跃上一个新台阶,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为人类的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研究方法、实施步骤与预期成果。

研究方法:1. 诵读法,2.比较法3.行动研究法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和学习阶段。通过对学生现状分析,形成研究方案。学校选定必读书目,如《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千字文》,《大学》,按年级高低分配不同要求的经典,每日晨读,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领读。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学校可定期组织竞赛活动,逢孔子诞辰、读书日必举行相关活动,颁发奖励证书。

第三阶段:成果整理学生每日诵读,不能光会背会记而不理解,教师可适当引导,激发生活体验,反思自身,自我评价,并成文,宣读。

通过一定阶段的诵读、宣传,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重要意义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体悟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整理相关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形成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忠华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J] 现代大学教育,2005.(5);

2、孟万金 再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 [J] 江苏高教 ,2003.(1);

3、陈辉利运用优秀文化传统思想中的心理健康因素调适青少年学生心理[D]。

更多相关推荐: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于华夏民族的先祖,带有自己的浓厚的民族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和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传统文化教给我们的优秀的精…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

传 统 文 化 学 习 心 得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许昌县实验中学张新亭7月812号我有幸参加了许昌市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让我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每个老师的演讲都各有其特点各有其精髓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深思有的让我们反省有的让我们...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学习心得

息县二小:李丹欲为人师表,先学会做人。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我受益良多,也有一些感想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竹马小学方建英我们竹马小学从这个学期开始也加入了博雅共同体教育研讨活动,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郑勇铭自从我校开展传统文化学习以来我收获颇丰通过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和学生一起的早中晚读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知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

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为促进学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中队在本学期开展了文明伴我行礼仪伴我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具体是开展我身边的礼仪故事比赛校园竞开文明花...

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教子有方》第七次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教子有方第七讲心得小时候盼着长大后来孤独了爸妈小时候我们生活的很开心玩儿是我们最喜欢的事我们从来不会想家里多人了少人了我们从来不会担心厨房没盐了没米了可我们似曾知道咱的爸妈他们最喜悦的事儿...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首次拿到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入场券看着那与其他入场券截然不同的风格只觉得那个应该是一个道德的教育没有太多的概念10号早上我早早的去到了会场在会场的广场上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了那些服装一致的义工...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学习传统文化的gt心得体会任时光匆匆流去岁月侵染几层烟火我心依缱绻几分墨香于一盏茶的间隙手捧一书在光阴的罅隙捡拾几片落红问一场繁华落寞后的归宿是否是今生无法逃脱的宿命然却寻遍千般皆不是微觉...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