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

时间:2023.12.5

我读《论语》

最初比较认真系统的读《论语》是在高中时候,虽然忙于高考,时间很紧,但还是忙里偷闲读了几遍《论语》。想想于丹教授四岁就读《论语》了,心里颇感觉对不起孔老先生。之所以想到读《论语》,起因则是赵普的那句经典的广告词——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没有想过“治天下”,但对于这本奇书还是充满了好奇。而且《论语》中那些经典的词句和论断,也是作文中可以引用的佳句。

怀着一半好奇一半功利的想法,我第一次完整读了《论语》。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找到赵普用于治天下的道理。不过收获还是很大,我第一次比较客观的认识了孔子这个人,读到了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对圣贤王道的憧憬向往,对仁道的执着追求,对弟子的谆谆教诲,以及他对君子的崇尚和对小人的痛恨。从《论语》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孔子,而不再是那个冷冰冰的符号,不是高高在上的“至圣”。

随着读的次数的增加,以及更多相关书籍的阅读,我对《论语》的感触也越来越多,对孔子也越来越尊崇。其实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庄子、陶渊明之流,喜欢他们的浪漫清高、安贫乐道。但最尊重的还是孔子、杜甫这些“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圣贤。“神于天,圣于地”。虽然孔子不愿意接受圣人的称号,但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实践,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够把百姓挂在心上的人,就是百姓心中的圣贤,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这样的荣誉,又岂止是封建统治者所能给予的。

对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我们都会尊称一声先生。其实我感觉,《论语》中描述的那位和蔼的、固执的,甚至有时倔强的让人无法理解的老人,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先生。

可是这样一位老先生,却在两千多年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生前他不受重用,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死后却被推上了高高的神坛,被一代代的统治者刻上各种各样的政治符号。到了近代,封建社会结束,老先生的地位更是起起伏伏。时而是国学的鼻祖、中华文化的始祖,时而又成了封建礼教的始作俑者、成了腐朽没落的代名词。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纪,忽然兴起一阵阵的国学热,电视上《论语》的讲座能与热门的电视剧争夺不少收视率,书店里排队购买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的也是川流不息,国内隆重的祭孔仪式,海外新建的一座座孔子学院。八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联名推荐,更是让孔子和《论语》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之一。

不知道孔老先生在天之灵会作何感想。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只是把他的学说当作愚弄、统治人民的工具,那些“小人儒”歪曲着孔子的思想,打着仁义的幌子招摇撞骗。甚至是梁启超这位近代思想家,也曾绑架老先生做他们改革的理论导师。一次次的祭孔、讲孔,但有多少人会真正耐心的去研读《论语》,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老先生的苦衷,有多少人会愿意身体力行,行君子之道?我想,孔老先生需要的不是荣誉和光环,他宁可世上能多一个真正的君子。

随着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的热销,批判与赞誉之声也此起彼伏。赞誉的自然是称赞于丹赋予了《论语》更多的现代意义,让大家重新从箱底翻出这本老祖宗遗留的宝书。批判的则有很多论调。有从文字释义来指出其对原文理解错误的,有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反驳其观点的,也有站在历史角度澄清真相的。我倒是觉得,毕竟于丹教授书名叫《论语心得》,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既然有人能读出为官之道,当然也有人能读成“心灵鸡汤”。况且《论语》中一些句子的断句和解释,都争了几千年了,还是没争出个所以然,谁又能说他的解释就是标准答案呢?况且这些纠缠不清之处,并不是书中的重点。

通读《论语》,这本经典讲述的到底是什么呢?客观的回答是:记录了孔子、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再深一点,我想就是:阐释了孔子学派的“仁道”思想,这一思想的内容定义、现实表现、实行手段,以及记录了孔子学派推行其思想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下面说一下我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孔子学派的几个关键字:道,德,仁,礼,乐,政。述而一章的第六段,完整的提出了前五个关键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主要包括礼和乐)”。而这一切的服务对象就是“政”。我想这也是“神”与“圣”的另一个不同。“神于天”,所以就离人民远了,关注的更多是自身,其中之道也就不足为外人道,把自己弄得越神秘,则膜拜者越多,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圣于地”,脚踏实地,扎根于群众,所以《论语》不厌其烦的向读者阐述“仁义道德”,从抽象到具体,正面到侧面,理论与实事,低级到高级??由上文可以清晰得出几个关键字的层次:道高于德,德高于仁,仁高于礼和乐,而孔子学派推行的“道”是要能够服务于“政”,从而造福天下的大道。

“道”居于最高层,难免有些笼统和虚幻,似乎难以琢磨。不过我认为,“道”说的直白些,其实就是共产主义。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安乐祥和,领导人(而非统治者)清廉敬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不正是共产主义吗?当然孔子学派的“道”,不只是注重经济的发达,更侧重于人民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宪问一章有一段论述:“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君子是实行“道”的先锋队,而真正能做到君子的,在孔子心中,连尧舜之类的大贤都恐怕难以做到。可见“道”的遥远,与共产主义的遥远异曲同工。所以,“道”是孔子学派的最高理想。

“德”,则自然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有着坚定的“道”的理想的人,就是有德之人。当然,坚定的理想不是一句空话,是要付诸实践,严格遵守的。尧舜、文王,自然是有德的典范。孔子学派的一个优点就是其灵活性,创新性。如果用严格的“德”来鉴定人,恐怕称得上有德的,少之又少。这样就限制了“道”的推行。所以,孔子学派对“德”做了巧妙的妥协,提出“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只要思想大方向正确,生活作风中出一些小问题,还是可以理解的。这样一来,能做到“德”的人就多了。不过这一妥协也实属无奈。虽然孔老先生言不由衷的说某某某可以算是有德之人了,但我想其实老先生还是嫌他做的不够好。这也导致孔子常常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也只能对知心的弟子说道:“由,知德者鲜矣!”

“仁”相对来说更加具体。而且“仁”也更容易做到。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仁”并不远。对颜渊,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他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对樊迟,孔子说:“爱人。”可惜樊迟悟性不高,于是老师再次教导:“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子张这样的得意门生,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即“恭、宽、信、敏、惠。”可见,“仁”的表现方式很多,关键在于心中有“仁”。至于表现方式,则因人而异。为一国之君的,需要有“敬天保民”之心;居于庙堂之高的,要“勤政廉洁,奉上爱民”;普通百姓,则只要

做到遵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每个人都要做到“仁”,“仁”不分大小高低贵贱。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之重要,可见一斑。可以认为,“仁”是君子以及向往君子之道的人们的行事标准和原则。在《论语》中,“仁”与“知”,仁者与知者常常并列。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而且“仁、义、礼、智、信”也将仁与知并列,我想可以把二者同归于德。虽然他们的目的心态不同,但是都在行仁道。知者,当然不是耍小聪明的人,而是有大智慧的人。知者行仁道,从侧面证明了“仁”的正确性。“仁”是一种具有普世性的规则。在任何的社会体制,社会阶层,“仁”都是必须遵守的。可以看出,“仁”中包含了“为人之道,处事之道,人伦之道”。我想这也正是《论语》能流传千年,享誉海内外的原因之一。

“礼”则是“仁义道德”的制度化。为政一章第三段讲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礼”和“刑”一样,是起到约束的作用。但“刑”是一种威胁,让人因为害怕而不敢为。“礼”却是一种教育,让人知耻而不为,达到“无讼”的地步,是从根源上杜绝不和谐的事情。孰优孰劣,显而易见。孔子最推崇的是周礼,盛赞组织制定周礼的周公。可见在西周就建立起了很完善的“礼”制。随后的几千年,虽然“礼”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多改变,但历朝历代无不重视“礼”,无不称自己为“礼仪之邦”。相比之下,西方则更重视“刑”,即法律。中国各朝虽然都有很详细的法律,不过“礼”在其中所显示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刑不上大夫”,便是“礼”对于法律公平性的粗暴干涉。在古代的经典故事中,也不乏法外开恩之事。法律的平等性遭到破坏,就很难保证能够有力彻底的贯彻实施。从现代观点看来,似乎“礼治”不如“法治”。其实我觉得这是由于封建统治者对“礼”的有意曲解所致。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后,孔子的思想便被不断的歪曲,成了统治者愚弄百姓的工具。到了民国时期,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痛斥封建礼教,孔家店成了封建礼教的藏污纳垢之所。可是,如果我们回归到《论语》中,会发现,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并不是孔子的思想。一个能说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个爱好文学,熟读《诗经》,以“思无邪”来“一言以蔽之”的人,怎么会古板到固守那些腐朽的封建礼仪。只有那些腐儒和伪君子才会花费心思曲解《诗经》,为统治者漏洞重重的制度打上一个个补丁。孔子推崇“礼”,但他更加深知,“礼”只是一种制度或者仪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准则。从孔子对“孝”的论述可以看出,“礼”固然重要,但是“德”才是核心。再如:“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这句明确指出,“礼”并不是繁文缛节,重在内心。“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这句更加形象的说明,“礼”的重要性,还是建立在“德”的基础上。没有“德”,徒抹一堆脂粉般的“礼”,只会成为后世的笑柄。更何况,人是活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的,“礼”也是与时俱进的。孔子固然推崇周礼,也没说周礼就是完美的不可改变的,这也是“礼”与“法”的一个区别。子罕一章的

第三段:“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可见“礼”并非一成不变。而且从《论语》中看出,孔子对于寻常百姓,并不是很强调“礼”,但对于自己,弟子,以及诸侯大夫却严格要求。每当有诸侯大夫不遵“礼”时,老先生总是愤愤然。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些身居高位的,有社会影响力的人都不严格要求自己,怎么能给老百姓树立好榜样呢。到了后世,很不幸的“礼”却成了统治者欺压老百姓的工具,而他们自己却败坏伦理纲常。如今,我国提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也正是“礼”与“刑”的相结合。

“乐”常和“礼”列在一起。“礼以约之,乐以养之”。“乐”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不过孔子也知道,“乐”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毕竟不是所有百姓都能欣赏了“阳春白雪”。《论

语》中多次提到孔子对于音乐的喜爱,有对《韶》的盛赞,对郑国音乐的厌恶,以及谈到音乐的教化作用。对音乐我理解不深,也不愿从科学、心理学角度解释“乐”的巨大作用。不过很清楚的是,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人的道德情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孔子听到当今社会的诸多“靡靡之音”,真不知老人家会做何感想。

至于“为政”,“学而优则仕”,是孔子学派的入世思想。也我觉得也正是他能成为“圣人”的重要原因。孔子很感慨身不逢时,但他不会选择隐居逃避,却一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十四年周游列国都不得重用,他还是不放弃。以至于门吏都知道他“知其不可而为之”。楚狂接舆等人的明劝暗讽,也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他知道,国无道,贤士可以明哲保身,隐居山林,受苦的却是天下百姓。虽然志士也难以阻止昏君的无道,但毕竟螳臂当车也能唤醒一些良心。孔子称赞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孔子仕鲁四年,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周游列国十四年,仍然没有人愿意重用他。只因为心中装着老百姓,遵守“道德”“礼制”,损害的是统治阶层的利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颗“仁德”之心。想想孔子家马厩失火时,他没有想去责怪当事人,而是关切的问:“伤人乎”。他深知以人为本的思想。孔子虽然在野,但国中发生大事,他会连忙跑去报告国君,以及素有纠葛的权臣,他的理由仅仅是:我也曾是臣子。虽然在野,他却依然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国家贡献一些力量。

孔子的才能品德,光从他弟子身上便可清晰反映出来。泱泱楚国,楚王都得承认自己没有子贡那样优秀的使臣,颜回一样出色的辅相,子路一般英勇的将帅,宰予那么难得的官尹。而这些弟子对于老师的评价更凸显了孔子的才与德。我想子贡的一番话说的很贴切:“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两千年后,芸芸众生都不能窥其门径,更何况当时之人。

《论语》感动我的,是孔子的德行与才华,是他单纯的理想和执着的追求。虽然孔子没有像马克思一样从经济的深层次发掘政治体制,社会发展的规律,但在那样的时代局限性下,他所作出的努力,真如日月一般不可逾越。《论语》值得我们学习探索的东西有很多,这笔遗产是老祖宗对我们的馈赠。

最后,我想以太史公《孔子世家》的末尾来结束本文。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第二篇:我读论语


摘自: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附录

(一)早年居鲁(前551—前519年)。

孔子的前半生,从出生到33岁,一直待在鲁国。

(甲)1—15岁(前551一前537年)。

前551年(1岁),孔子生(《孔子世家》)。或说孔子生于前552年(《公羊》、《谷梁》襄公二十一年)。 前549年(3岁),孔子丧父(《孔子家语?本姓解》)。

前541年(11岁),鲁昭公即位。

前537年(15岁),孔子自谓“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15岁,是当时小孩上大学的年龄,那时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大学。

(乙)16—30岁(前536—前522年)。

前535年(17岁)以前,孔子丧母(《孔子世家》)。

前533年(19岁),孔子娶宋亓官氏(《孔子家语?本姓解》)。

前532年(20岁),子孔鲤(伯鱼)生(同上)。孔子为委吏、乘田,管粮草和畜牧(《孟子?万章下》、《孔子世家》),约在此时。

前525年(27岁),郯子朝鲁,孔子学之(《左传》昭公十七年)。

前522年(30岁),齐景公、晏婴入鲁,问礼孔子(《孔子世家》、《孔子家语?贤君》),孔子自谓“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学者推测,孔子授徒设教当在此前后。

(丙)31—33岁(前521一前519年)。

仍在鲁国。

(二)短暂出国(前518—前517年)。

34—35岁,孔子适周问礼,适齐求仕,凡两年。

前518年(34岁),孟僖子临死,嘱其二子何忌(孟懿子)与阅(南宫敬叔)向孔子问礼(《左传》昭公七年、《孔子世家》);孔子适周,问礼老子(《礼记?曾子问》、《孔子世家》、《孔子家语?观周》)。

前517年(35岁),孔子适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齐景公问政孔子(《论语?颜渊》、《孔子世家》)。

这是孔子第一次出国。

(三)返鲁治学(前516一前502年)。

36—50岁,孔子返鲁,退修诗书礼乐,凡15年。

约前516年(36岁),齐景公以老辞孔子,孔子返鲁(《论语?微子》、《孔子家语》)。

前515年(37岁),吴季札适齐,返,葬子于赢、博间,孔子往观(《礼记?檀弓》)。

前512年(40岁),孔子自谓“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盖返鲁后,其学益进而弟子滋众。 前509年(43岁),鲁定公即位。

前505年(47岁),季桓子执政。阳货执季桓子,往见孔子,欲其出仕(《论语?阳货》、《孔子世家》)。 前502年(50岁),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孔子世家》),又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盖读《易》而知天命。

这一段是“学而优则仕”的“学”。

(四)短暂出仕(前501一前498年)。

51—54岁,孔子出仕,凡4年。

前501年(51岁),阳货奔齐奔晋,孔子为中都宰(《礼记?檀弓上》、《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相鲁》)。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孔子,孔子欲往(《论语?阳货》、《孔子世家》)。

前500年(52岁),孔子为司空,继任大司寇(《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相鲁》),于夹谷之会相鲁定公(《左传》定公十年)。

前498年(54岁),子路为季桓子宰。孔子堕三都,先堕郈,次堕费,堕成不克(《左传》定公十二年、《孔子世家》)。公山弗扰攻鲁定公,被孔子挫败,奔齐奔吴。孔子以鲁大司寇摄行相事,诛少正卯(《荀子?宥坐》、《孔子世家》等)。高柴任费、邱宰应在孔子堕三都后。

这一段是“学而优则仕”的“仕”。最后,他又上外国去了。这是孔子的第二次出国。

(五)周游列国(前497—前484年)。

55_68岁,孔子周游列国,凡14年,这是他第二次出国。

(甲)55—59岁,去鲁适卫,事卫灵公。

前497年(55岁),孔子去鲁适卫(《十二诸侯年表》、《卫康叔世家》、《孔子世家》)。

前496年(56岁),孔子去卫西行,过匡被围,经蒲返卫(《论语》的《子罕》、《先进》,《庄子?秋水》和《孔子世家》)。

前495—前493年(57—59岁),孔子见卫灵公,出仕于卫,凡3年,孔子见南子(《孔子世家》)。 前494年(58岁),鲁哀公即位。

前493年(59岁),卫灵公卒,孔子去卫(同上)。

(乙)60一63岁,去卫适陈,事陈湣公。

前492年(60岁),季康子执政。仲弓为季氏宰应在此之前。冉有为季氏宰应在此之后。孔子经曹、宋、郑至陈,途中险遭宋司马桓魅杀害,微服去(《论语?述而》、《孟子?万章上》、《孔子世家》)。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论语?为政》)。

前491—前489年(61一63岁),孔子仕陈湣公,凡3年(《陈杞世家》、《孔子世家》)。

(丙)63—67岁,去陈返卫,事卫出公。

前489年(63岁),孔子去陈适蔡,绝粮于陈、蔡之间,复见楚叶公,然后自叶返卫(《孔子世家》)。 前488—前485年(64—67岁),孔子仕卫出公,凡4年(《卫康叔世家》、《孔子世家》)。

(丁)去卫返鲁。

前484年(68岁),孔子去卫返鲁(同上)。

其周游路线是:(1)卫一匡—蒲一卫; (2)卫一曹、宋、郑一陈;(3)陈—蔡一叶;(4)叶一陈一卫;(5)卫—鲁。

(1)—(3)是从北到南,(4)—(5)是从南到北。这一段,哪个国家都不肯重用孔子,郑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世家》、《论衡?困誓》、《孔子家语》),他自己也承认。

(六)晚年居鲁(前484—前479年)

68—73岁,孔子在鲁,凡6年。

前484年(68岁),孔子应季康子召,回到鲁国。

前483年(69岁),子孔鲤卒。

前482年(70岁),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前481年(71岁),孔子因鲁史记修《春秋》,起隐公元年,迄哀公十四年。此年,哀公获麟,孔子绝笔(杜预《春秋左传》序);颜渊卒,也令他伤心(《孔子世家》)。

前480年(72岁),子路死卫,亦悲(《左传》哀公十五年)。

前479年(73岁),孔子卒(《春秋》经传哀公十六年)。

最后一段,孔子重返书斋,自己待在家里,让学生出去当官,结果碰上很多伤心事,心情大坏,身体垮台,告别世界。

更多相关推荐: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方向标在人生航行的旅途中指引我向着梦想的方向...

我读《论语》 论语读后感

我读论语真理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深奥晦涩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朴实无华的论语语言简练但千百年来却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名著深为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传播从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前进...

论语读后感 1500字

论语后感论语后感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080240304808行政管理卞远09.12.24有句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也曾经看过一个有关大学生找工作问题的专题节目,上面也提到了《论语》,这不禁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人们对《论语…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初读论语是小学那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名句就萦绕在心尖因为年龄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层次的意义但其表面的意义却依旧可以指导我学习待人处世等方面...

读论语有感

中华瑰宝灵魂之作读论语有感轻轻合上论语的最后一页我的心被深深震撼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在社会的底层生活传播文化并不断地自我完善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目光长远的教育家正积极地传播着进步的思想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独...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随感这个寒假在家读了论语一书不愧是儒家的经典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以前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学习过论语里面的经典语录那时都是似懂非懂地死记硬背老师讲的东西大都是为了考试时候能够正确无误地默写...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想内容真的是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有好些新的体会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共鸣的是篇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

《论语》读后感-李保增

真理永远是朴素的论语读后感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李保增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广州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1论语读后感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李保增20xx1220在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

《论语》读后感

不必问别人你能做什么除了你自己没有人知道也不必问别人你到底该做什么除了行动没有任何解答看孔子谈quot仁quot孔子认为人特别聪明和特别傻的都很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在中间既不绝顶也不透顶根据智力他把人分为3种一...

论语读后感

论语心得姓名XX学号XX年级XX院系XX想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渗透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

读论语读后感(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