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自编整理)

时间:2024.3.24

贵财旅游·导游业务导游词

欢迎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家乡西江千户苗寨,我是本次导游,我的苗名叫XX,根据苗族子父连名的传统,子名在前,父名在后。因为很早以前苗族是没有姓氏的,只有名,也就是有名无姓,但在清朝雍正年间,实行全面改土归流,西江苗寨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之后,才按照苗名的谐音来给苗族制定姓氏。我的汉名叫杨XX,大家叫我小杨就可以!非常荣幸能给大家做导游。

景区简介: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它也被称作中国的犹太人,因为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里写道,世界上有两种苦难深重的民族,一是遍布世界没有自己家园的犹太人。二是几千年来不断迁徙的中国苗族,而西江这个地方就是苗族历史上五次大迁徙中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陆续迁徙到达的集结地。西江另称千户苗寨,因为到目前为止,这里西江已有近1300户人家,接近6000余人生活在这里,皆为苗族同胞。

我们知道,贵州是中国苗族乃至世界苗族的大本营,在国内近1000万的苗族人口中有超过一半聚集在贵州省境内,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地区。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国外也有苗族,据统计,在中南半岛的一些东南亚国家,比如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就有超过100万的苗族,而远在大洋彼岸的在美国也有近20万苗族,西欧部分国家也有近万余的苗族,在境外,苗族被称为赫蒙族,但苗族毕竟发源于中国,而西江又是中国最大的苗寨,也自然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

元宏 1

贵财旅游·导游业务导游词

西江苗寨历史悠久,汉朝时称“鸡江”,清朝雍正建置后称“鸡讲”,乾隆三年置鸡讲司,后在民国时期当地的绅士,寨老们觉得鸡讲这个名称不够雅观,因而改称“西江”。“西江”这个名称是苗语的音译,在苗语里“西江”的含义是苗族“西”氏族“讨”来的地方,“西”就代表西氏族,“江”在苗语里表示“讨”、“商讨”的意思,从西江名称的含义我们就可以看出西江苗族是由其他地方迁居过来的。

西江苗寨现作为贵州省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其实早于19xx年,就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xx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xx年11月“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20xx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产业大会在西江举办,其旅游知名度得到很大提升。而20xx年,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又成功荣升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景点介绍:

观景台

现在,我们将前往苗寨第一站:观景台,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从观景台放眼望去就是西江苗寨的全景了,你可以看到白水河穿寨而过,吊脚木楼层层元宏 2

贵财旅游·导游业务导游词

叠叠,初看之下无不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很多人都好奇苗族为什么喜欢把居住的房子建在半山腰,其实,倒不是说苗族人喜欢住在山上,而是因为苗族人不会随意把房子建在平地。苗族是农耕民族,只有依靠耕地才能够生存下来,在贵州这个“地无三尺平”的山区,平地很珍贵。因此,当地人为了少占耕地就在那些不能种植水稻的陡坡上建设吊脚楼,所以才会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一情景。

吊脚楼

说到吊脚楼呢,不得不提一下,这一民族建筑艺术的瑰宝。吊脚楼是多个少数民族都有的民居建筑形式,而苗族吊脚楼的最大特点,是在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设有长椅,苗语叫“道更息”或者“更息自”,外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美人靠,因为苗族女子通常都喜欢在这上面挑花刺绣。整体来说呢,吊脚楼的一楼一般都是用来圈养牲畜和放置生产用具等,二楼才是住人用的,而三楼基本都是用来存放粮食的。西江苗寨的吊脚楼群鳞次栉比,其建筑工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雨桥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苗族另一种特色建筑—风雨桥,这里就是西江苗寨的风雨桥,它区别于侗族风雨桥一贯的宝葫芦顶,更彰显苗族建筑的特色。大家可以看到桥的两边都架有长椅,这样的建筑形式不但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还可以坐在上面休闲纳凉,另外,这里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约会的首选之地。其实,风雨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大家可以看到桥头那几个字吗?这是苗语“就郎嗡”的谐音汉字,直译过来叫“回龙桥”,意思是拦住河水中的龙。我们都听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但我们也清楚,龙并非现实存在的生物,其实龙代表了很多种含义,在这里,它是风水的代称,我们已经看到整个西元宏 3

贵财旅游·导游业务导游词

江苗寨是有一条河水环抱着的,苗族人认为水湾越大的地方越能聚集灵气,风水也就越好,为了避免灵气外泄,就需要建造一座桥来拢住灵气,这就是“回龙桥”的真正含义。

博物馆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西江苗族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3000㎡,建筑面积1700㎡,共有11个展厅,陈列以世界、贵州、黔东南、雷山、西江为逻辑顺序贯穿全馆各展厅,以苗族历史、生产、生活、节日、音乐、歌舞、服饰、银饰、苗族医药、建筑、巫文化宗教信仰为主要内容分类布展,以实物、图片、文字说明巧妙布局,从不同的角度充分的展示了苗族的历史和智慧,这是一座集学术研究、交流、收藏、展示、教育、服务为一体的中型博物馆,是了解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是进行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基地。所以,到西江不到博物馆,一定会留下许多遗憾。

银饰

走出博物馆,来到游方街,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银饰商店。银饰是苗族女子不可缺少的饰物,银梳、银花、银雀、围腰链、耳环、响铃、银角等银饰品,工艺精巧,造型古朴,纹理细密,代表了苗族银饰工艺的最高水平。每一位待嫁的苗家女子,其父母必定要准备好一整套盛装,严格来说,搭配盛装的银饰最重可多达6公斤!

歌舞表演

在西江,不可错过的另一道风景是去铜鼓坪看歌舞表演,这些表演内容丰富,包含了苗族各种歌舞,如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锦鸡舞等,当然,这些歌舞是经过编排的,浓缩的。因为真实的苗族舞蹈通常只能在特定场合才能看到,比元宏 4

贵财旅游·导游业务导游词

如大型的芦笙舞在重大节庆时才有,小型的一般会出现在祭祀性的活动上或者葬礼上。而板凳舞则是苗族地区的妇女在庆祝小孩子满月时的一种娱乐性舞蹈。

长桌宴

到吃饭的时间了,摆在大家眼前的是苗家的长桌宴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苗族同胞在过苗年、接亲嫁女、办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时,最高的待客规格就是长桌宴。每到村寨里举行“长桌宴”,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顺着寨子街道,一长溜排上数百米,那阵势简直是一眼望不到尽头。在宴桌上,通常都会摆上当地最具特色的食物,如酸汤鱼、腌鱼、苗王鱼、腊肉、腊肠、麻辣鸡、鸡稀饭等等,这些都是宴请宾客最丰盛的菜式,当然,你要是觉得这些大鱼大肉太过油腻的话,我会推介你去尝试酸汤米豆腐,或者砂锅粉,也是不错的!但在平时来说,苗族的日常饮食都是素菜多一些,还有一些山野菜,家常炒菜等等。

结束语

好了,,,酒足饭饱之后,是大家的自由时间,我最后推介大家去看下我们西江的夜景,也许你看惯了城市的灯红酒绿,但西江的夜色却独具情调,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所以,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声明:

此文档为本人课堂模拟现场导游实践作业,上传分享,仅作参考。另附演示PPT,如有需要,自行下载!

(贵财旅游 20112216011019 元宏)

元宏 5


第二篇:西江苗寨导游词


西江风景区由西往东流经肇庆全境,然后从新会市的崖门流入南海。西江流经肇庆的这一段,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如若乘船游览西江景色,别有风味。 若乘船从东往西而来,远远映入眼帘的便是“浮”于西江中央的状如端砚的砚洲岛。传说,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刹时,风平浪静。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砚洲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当地人根据此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犹存,且香火不断。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砚渚清风”。 过得砚洲,便来到了中国地理书上称之为“西江三峡”的羚羊峡。

西江三峡由羚羊峡、三榕峡、大鼎峡组成。西江的风光,也因有三峡而闻名。西江三峡景色怡人,风光秀丽,从东向西有二十处景点:砚渚清风、羚峡归帆、罗隐下院、桃溪夕照、望夫归石、出入山虎、清风仙阁、归猿古洞、 景福花冢、 古塔倒影、江楼晚眺、宝塔雨云、白沙夜月、五显渔灯、五马归槽、龟蛇锁江、镇水大鼎、鹅窟涛声、龙舌王侯、榕峡钓台。 羚羊峡北侧的“罗隐下院”,原是鼎湖山派出的在渡口专门接应上山进香客人的机构,又称“憩庵”。据史书记载,743年, 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拜请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法,第五次东渡中,在舟山遇飓风飘流海上,历经艰辛,才在海南岛登陆,后经梧州东到端州(今肇庆市),就在此登上鼎湖山龙兴寺(宋改白云寺),因积劳病重圆寂,后葬于鼎湖山莲花峰南麓。

西出羚羊峡,江面豁然开阔。来到城区江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江两岸四塔擎天的奇特景观,四座古塔,夹江对峙。诗人郭沫若19xx年畅游西江时, 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名句。

西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好不热闹。北岸是肇庆市区,南岸是高要城区。两个现代化的都市隔江相映,繁华竞逐。 沿江而上,西江大桥“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再往前便是大鼎峡和三榕峡。 沿江进入德庆地域,从船上就可以看到四海朝宗的龙母祖庙、历久如新的三元塔等古迹。再往西前行,便来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锦石山下。锦石山高375米,分两层,上层200米的圆柱石山直插云霄,下层175米的土山相辅。锦石山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远远看去,有不同的景象:有如天然华表,故有人称之为华表石;有如老人,故有人称之为老君石;有如和尚之头,故有人称之为和尚石。其实,锦石山的得名,与史传有关。 相传,刘邦得天下,建立了汉朝,但南越王赵佗仍然盘据岭南,刘邦便派中大夫陆贾劝说赵佗归汉。陆贾日夜兼程,沿水路而下,船到德庆地带,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船在江心打转,无法前行。陆贾想到这次出使,能不能说服赵佗本难预料。面对眼前险境,他越想越焦虑,便立即步出船舱,只见岸边屹立着一座巨石,气势雄伟。他心想此石必有神灵,于是便冒着风雨登岸,在巨石下焚香祈求神灵保佑,并许愿:若能说服赵佗归汉,回来时一定让你披上锦缎,以酬谢神恩。祭毕,风雨顿止。后来,陆贾果真说服了赵佗,回程时,便以锦缎披石,无奈山石巨大,十船锦缎只能辅裹山头。赵佗便建议以花代锦,于是命人把整个山头种上各种花卉。以锦裹石,以花点缀,望若霞绚,因名“锦石山”。后人为了纪念陆贾的功绩,在此地建起了“陆大夫祠”,立起了“功高锦石”的碑。

西江是国内大江河中水质最好的河流,江水青碧。这里盛产肥美河鲜,远近闻名。

到肇庆旅游,春天可以尝到鲜甜的西江河虾;夏天可以吃到甘香的三犁鱼;秋天可以品尝到肥美的锦鲤;冬天可以饱餐大海鲩。

更多相关推荐:
13 序言——西江千户苗寨的写生之旅

序言我们逃离了城市六月的酷暑随西行的列车把我们带进一个清净祥和地方西江千户苗寨那是一断层的山谷地中间有一条清澈见底的白水河在谷底蜿蜒穿过两山高度数百东北侧山地舒缓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因山而建起西南侧高坡险陡宛如高大...

西江千户苗寨调查报告

学院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姓名穆焱红学号1020xx0487班级旅游师101实习地点西江千户苗寨指导教师宋晓虹了成绩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穆焱红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管1011前言调查时间...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大学实习报告专用纸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姓名学号班级实习性质教学实习实习地点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指导教师宋晓虹成绩社会报告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1前言20xx年10月1...

西江千户苗寨考察报告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之麓白水河畔的西江镇境内距雷山县城37公里坐落在起伏不平的群山之间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0个自然寨共有1232户6500余人白水河由南而北穿过村寨盆地的南北两头...

西江镇千户苗寨供水工程情况汇报

西江镇千户苗寨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汇报一工程基本情况西江镇供水工程于20xx年4月完工投入运行工程共分2个取水点输水主管道总长117km配水管网总长385km安装消防栓56套日供水量840m3受益户共1285户...

江西婺源写生报告

江西婺源写生报告为期12天的江西之旅说漫长却也很短暂犹记得3月26号那天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托上重重的行李箱等待开往江西的大巴随着车子的开动我们的写生旅程也开始了此行的目的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在去之前我们就对其有...

徽州徽派婺源宏村建筑写生报告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ANHUIDAXUEYISHUXUEYUAN徽州写生调研报告班级10级环艺一班姓名蒋伟学号N11014057指导教师张翼邓卫华写生实习已经回来好几天了满脑子里还是有很多的马头墙或许这就是收获吧深...

婺源写生实践报告

婺源写生实践报告一实习时间331411二实习地点江西婺源三实习内容风景速写写生风景色彩写生四实习过程怀着对中国最美乡村的憧憬我们终于踏上了前往江西婺源的行程331大清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乘上了开往江西婺源的大巴迎...

婺源写生报告

婺源写生报告婺源是江西东北部1个汗青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神州最斑斓的乡村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和天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乡也是神州铁路之父詹天助的家乡这里文风壮盛奇迹遍布尤以明清古修...

江西婺源写生报告

江西婺源写生报告11级艺术10班韩英04号20xx年10月19号我们艺术10班9班和另外两个艺术班的同学在早上的8点怀着期盼的心情踏上了去江西婺源写生的路程目的地是江西婺源县沱川乡写生基地10月19号我和舍友们...

徽州木雕图案的装饰风格--婺源宏村写生报告

江汉大学现代艺术学院采风写生课题研究报告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江汉大学现代艺术学院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采风写生课题研究报告综述班级20xx级工造2班姓名学号20xx183022采风地点江西婺源安徽宏村等采风时间20x...

艺术设计系师生赴江西婺源开展写生实训

走去婺源采风为了开阔学生视野近日我院安排动漫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去江西婺源采风江西婺源是历史文化旅游地以保留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而闻名婺源古村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这些古建筑完整地保留...

西江千户苗寨写生报告(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