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时间:2024.4.13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重点在第三、四节,尤其是第三节)

?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简单了解,无大题,要求常识性的,有印象即可)

? 网络,各个要素,通过什么,目的是什么

? 结构:星型、总线型…..

? 协议:ISO的7层协议、TCP/IP的四层协议

第4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开发方法

?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了解,可能出小题)

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定

? 战略规划的概念:是对组织总的信息系统目标、战略、信息系统资源和开发工作的一种

综合性计划。

? 信息系统常用的规划的方法(两种):

概念: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规划方法,从企业的目标分析得出系统的目标,然后用UC矩阵划分子系统(不要求会画UC矩阵,但要理解UC矩阵的作用)

? 画UC矩阵:第一,定义业务过程(BSP法的核心);第二,定义数据类。

(U=use,C=create)

? 步骤:先做调研准备,再做调研,在做调研的过程中定义业务过程,定义数据

类,然后做业务过程的优化,然后根据UC矩阵划分子系统,子系统出来后确

定开发的优先次序。

? UC矩阵的目的:划分子系统

?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不要求):知道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要素,抓住这些要素,

实现这些要素的需求就可以了。

第7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 数据存储设计:主要是数据库的设计,和第三章的要求一样

? 最后要求输出报告:系统的设计报告,由系统设计员编写

? 输入输出的设计:格式的选择、设备的选择、用什么输入,用什么输出,输出在哪

些地方,目标,(要求不高,理解即可)

重点习题:系统分析这章(109页 第六,第七,第八题)

见课件——第一章

? 决策过程的4个阶段

决策问题的三种类型

? 常用的数据模型包括哪些。

?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 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 面向对象模型(Object-Oriented Model

? 6.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关键的环节是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生命周期中花费人力、物力最多的是系统维护阶段。

? 结构英语(语言)描述

? 系统分析报告的作用和重点内容(主体)

? 什么是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SCM CRM


第二篇:自用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第一章 知识要点:

1.数据、信息、知识认识,三者的联系。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基本对象,从管理信息系统角度来看,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符号的组合。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对接收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数据是基本原料,信息是有规律的数据,知识是有价值及效用的信息。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作是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2.信息要素的理解(语义、差异、传递、媒体)语义要素:可以理解为人类语言,也可以是表达的语义,信息的语义使其具有使用价值 差异要素:信息会表现

出一定的差异性 传递要素:信息经过表现和传递 才能为其他对象所感知 载体要素:载体是信息内容存的储依体,又是信息内容传播的媒介。

3.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质:着眼于考虑人们如何应用信息,而不是如何使用机器(计算机).

4.系统的概念,组成,主要特点。概念: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部件为完成特定的目标、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整体 ;组成:输入、输出、以及联系出入和输出的中间元素;主要特点:1)系统是由部件组成的,部件处于运动状态;2)部件之间存在联系;3)系统的总性能大于各部件性能的和;4)系统的状态是可以转换的,而且这种转换是可以控制的。

第二章 知识要点:

1.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与信息组织的关系。

“扁平型”: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优点:

1. 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失真可能性小。

2. 有利于下属人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3. 管理成本低。

缺点:

1. 管理幅度增加,管理难度也加大。

2. 下属提升机会减少。

“金字塔型”:(锥形式、瘦长型)组织结构:与扁平型刚好相反。

优点:

1. 管理幅度减少,管理难度减少。

2. 下属提升机会增加。

缺点:

1. 管理层级多,信息的沟通与传递速度慢,信息失真度高。

2. 不利于下属人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3. 管理成本高。

信息组织:即信息的有序化与优质化,也就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排序,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使信息集合达到科学组合实现有效流通,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

信息组织特点:类聚性,系统性,动态性,多重性,综合性。

2.决策的类型及其判断的依据。P24

结构化决策:解决比较简单直接,决策方法和过程有规律可循。(客户订单,新员工工资) 非结构化决策:解决的问题相对复杂,方法和过程没有固定规矩可循。(厂址选择) 半结构化决策:介于两者之间。(设备检修)

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4.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三层说法,四层说法)

四层:

1. 知识工作系统KWS:创造信息。

2. 事务处理系统TPS:记录、更新有关数据,将物流转换成信息流以反映组织。

3. 管理信息系统MIS(广义/狭义):为(仅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日常信息的系统。

4. 决策支持系统DSS:(狭义):利用数据和模型帮主决策者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广义):

对决策制定有贡献的信息。

三层:

战略规划DSS、管理控制MIS、操作控制TPS。P29

5.不同层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面向的服务对象、决策类型、信息处理要求、系统输出方式)

TPS:P31

1.

2.

3.

4.

5. 迅速的处理大量的信息输入/出。 进行严格的数据编辑并确保其正确性和时效性。 通过审计确保数据的输入、处理、程序及输出是完整、准确、有效的。 提供安全防护能力。 支持多用户处理。

MIS:P39

1. 软件的开发成本必须非常低。

2. 可在发布之后进行尽可能灵活的定制。

3. 系统可尽可能的适应与各种服务器、操作系统、中间件服务器、数据库和各种硬件环境。

4. 有完全独立的功能强大的、高效的、智能的查询定制、统计分析、报表绘制工具。 DSS:P42

1.

2.

3.

4.

5.

6. 面向决策者。 分析能力强。 支持启发式的方法,尽可能找到最优化的方案。 除储存功能外还提供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知识库。 DSS提供支持作用,最后还是由人决策。 具有系统模拟和目标求解能力。

6.不同层次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资源管理的要求。

TPS:对企业正常运作必需的常规事务所发生的信息进行处理。

MIS:为中层管理人员解决半结构化问题。

DSS:解决非结构化问题。

第三章 知识要点:

1.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几种常用进制的数据转换。

二进制转十进制:把十进制那串数字从左往右0123?标,再是数字*2^0+数字*2^1再依次? 十进制转二进制:把要转换的数,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将商继续除以2,直到商为0。最后将所有余数倒序排列,得到数就是转换结果。

2.硬件系统的构成、主要指标。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

例:扫描仪:描述扫描仪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分辨率(扫描精度)、色彩位数、灰度、扫描速度幅面等。数码相机、摄像机。

数码相机:分辨率、颜色深度、存储能力及存储介质、数据输出方式、连续拍摄。 存储器:主存(内存)

与CPU直接进行数据交换。ROM,RAM。

辅存(外存)

经主存的过渡与CPU交换数据。

软盘,硬盘,光盘,磁带。

指标:存储容量 、存储速度、单位价格。

中央处理器:=控制器+运算器

运算器: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

控制器:控制各部件的工作,使计算机自动地执行程序。

输出设备:打印机、显示器。

标准接口:连接设备。

3.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专用、通用。

4.计算机语言的类型

机器语言:执行的速度快、效率高;程序难读、理解、修改,具有不可移植性。 汇编语言:必须用汇编程序翻译成一句话的机器语言指令。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易掌握理解、可移植,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必须翻译成奇迹语言指令,但可是一对N的形式。(汇编是一对一)、分为编译和解释。

第四、五代语言:程序设计的非过程化和人机对话。

第四章 知识要点:

1.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概念P87

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作为载体传输信息的通讯方式。

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传输信息的通讯方式。

2.通信系统的构成,各部分的作用P84

信源/信宿:信源产生信息,信宿最后接受信息。

信源编码/解码器:传输作用,必须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保证传输质量,用尽可能少的数字脉冲来表示信源产生。

信道:进行电的连接以传输信号的媒介,压制干扰的破坏,保证传输正常。

干扰:在传输过程中导致信号畸变的因素。

调制/解调器:把二进制脉冲换成适宜于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波形;减少干扰,改变信道频谱特性匹配减小传输引起的畸变。

信道编码/解码器:接收端检测,纠正错误。

发射/接收机:提供通路。

3.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与特点

单工(气象数据收集)、双工(对讲机系统)、全双工(电报系统)三种方式。P88图4-2

4.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与特点P90

同步传输:接收端时钟完全由发送端时钟控制,两端严格同步,他的实现比较困难,但效率更高。

异步传输:两方各有一个时钟,定期进行同步,以保证信息位的对应关系。他的实现简单,但是传输速率低。

5.常用传输介质及其特点P97

双绞线:是当前最普通的传输介质,由两根绝缘的金属导线扭在一起而成。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有屏蔽双绞线(STP)。

同轴电缆:网络的数据通过中心导体进行传输;电磁干扰被外部导体屏蔽。因此,为了消除电磁干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应当接地。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宽带同轴电缆。

光纤:光缆由纤芯、包层和护套层组成,包括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分类:单模式光纤、多模式光纤。

无线信道:空间传播信号;是频率范围为104Hz~108Hz的电磁波。

微波:频率在108Hz~1011Hz之间的电磁波;方向性好、频带较宽。

激光:光脉冲传输数据;方向性比微波好、不受电磁干扰、不怕偷听。

红外:红外线的穿透性比较差,多用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

短波:便宜、利于移动、没有方向性、易受干扰、带宽小。

6.多路复用技术的种类P100

频分复用FDM:

优点:

1. 容易实现,技术成熟。

2. 信道复用率高,分路方便,因此频分多路复用是模拟通信中常采用的一种复用方式,特

别是在有线和微波通信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

问题:

1. 保护频带占用了一定的信道带宽,从而降低了FDM的效率;

信道的非线性失真改变了它的实际频率特性,易造成串音和互调噪声干扰;

第五章 知识要点:

1.网络的构成

通信子网(内网):各主机的通信控制和处理。

资源子网(外网):主机数据处理,网络软、硬件拥有者。

2.简述网络体系结构的含义。P123-P128

体系结构:网络通信和信息处理更能层次。

拓扑结构:几何角度对网络结构的抽象为结点和连线的集合。

逻辑结构:从网络工作原理考虑的逻辑组成。

物理结构:网络的物理实现。

3、了解ISO/OSI体系与TCP/IP体系 P121-P122

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网络协议:为了网络节点间正常的通信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的集合。

物理层:完成相邻节点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发送方把用户数据封装成帧,并按顺序发送。 网络层: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

传输层:完成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用户进程之间可靠通信。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

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的功能。

应用层:是用户使用网络的唯一窗口,是用户和网络的界面

TCP/IP(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间协议) 是协议集。

网络接口层:他最终将数据报传递到目的主机或其他网络,提供简单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网络层:IP协议,负责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通信,并规定了必须遵循的规则,但他只负责传输数据报,而不负责传输的可靠性,数据报的流量控制等安全因素。

传输层:主要是建立端到端的通信连接,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通信连接,同时从应用层的几个应用程序接收数据并发送给下一层IP。

应用层:是和我们的网络服务联系最密切的层次。

4.常用的网络拓补结构及其特点P126

点对点信道构成的拓扑结构:

自用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星型:建网容易,控制简单,但集中控制,可靠性低。

环形:数据单向流动,协调控制各结点的信息发送和接收。

树形:越靠近树根结点处理能力越强,一般用于有明确定义和专门化能力很强的任务。 总线型:共享总线,最常见。

5.Internet的常用服务

主要包括email,BBS,搜索引擎,IP电话等。

6.IP地址的分类方法P156

IP地址是独立于硬件地址的逻辑地址,它是由软件提供的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地址。

1.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构成,分为前缀(网络地址)和后缀(主机地址);

2. 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唯一的;

3. 网络地址的分配全球一致,主机地址可以本地分配。

第六章 知识要点:

1.数据资源的访问方式。P164

统的文件方式:客户机应用程序访问远程数据资源时,将文件服务器上的数据文件装载到客户机上,应用程序在数据文件中找到它所需的数据,处理后再将整个数据文件回送文件服务器。 问题:整个远程数据资源访问过程都不可见,但占据了时间和网络总线的带宽。而且要求有较大内存容量,较强的处理能力的客户机。

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方式:客户机的应用程序请求服务器查找它所需的数据,服务器将数据文件中匹配的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节省时间和网络的开销。发挥了服务器较强的处理功能,客户机只集中处理用户界面。 问题:在两层C/S结构中,客户机必须配置访问的各种数据库的驱动程序,成本高;用户还必须考虑配置和软件维护问题。

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er)方式:随着网络技术和Web技术的发展,使用数据源的数据量剧增,开发Web数据库系统十分有意义。Web数据库也基于C/S结构的三层模式,即Browser/Web server/DB server,客户层是统一界面的浏览器,数据服务器为服务层,中间层是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的Web页上输入信息,并发送到Web服务器,通过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将结果以图形、图像、文本或表的形式返回浏览器。 如网上银行、在线购物、市场调查分析、联机数据库查询等,到处可看到Web数据库的应用。

*2.数据库逻辑模型(E-R图)与物理模型关系数据库表的对应关系。P166-P168

数据库的逻辑模型:不涉及数据的表示、物理实现,只描述从系统需求到信息世界的高层抽象的信息模型。所用工具是实体联系(E-R)图。

1. 实体间的联系种类,其关联方式不外乎三种:1:1(已婚男性集合和已婚女性集合间

实体关系是一对一的联系)、1:M(组织部门和职工,在一个具体部门工作的职工有若干个,而一个职工只在一个部门工作。专业:学生)和M:N(如学生和课程)。实体有属性,联系也有属性。例如,学生和课程的选修多对多的联系有成绩属性。

2. 实体联系表示E-R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数据的逻辑模型强调语义表达

功能,概念简单、清晰,易于理解,便于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交流,启发、检验、返回补充系统需求。用图形符号表示组织业务活动涉及的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矩形框表示实体,两部分分别表示实体标识及其属性;菱形表示实体间的联系。圆形表示属性。

数据的物理模型:数据库的数据结构(表---字段---记录)。

1. 层次模型:记录间的联系依靠指针,查询效率高。缺点是只能表示一对多的联系,多对

多联系实现复杂困难;数据查询、更新复杂、编程比较复杂。

2. 网状模型:记录之间的联系用指针,多对多的关系亦可拆成两个一对多的关系。模型易

于实现,查询效率较高,缺点是编写程序比较复杂,程序员必须熟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3. 关系模型:概念简单,易于理解,多对多的关系可简单地分解二个一对多的关系。

4. 面向对象模型:自己翻书到168页最后一段

3.数据库管理的三级模式。P169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是概念模式的一个子集。

概念模式(conceptual):也叫逻辑视图,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系统的、全局的数据视图。由一系列的表组成。

内模式(internet):涉及的数据存储结构,物理存储数据视图,又称存储模式。

用户只要抽象地处理数据,不必关心数据的表示和存储,数据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交给DBMS,减轻用户负担。DBMS在三级模式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射—外模式到概念模式、概念模式到内模式映射。

4.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操作P174

- 投影(projection):投影操作从关系中垂直地选择指定的列,消去一些列,并重新安排列的顺序构成的关系。即关系进行重点减维,满足某些属性要求,重新组成的关系。

- 筛选(select):筛选操作从关系中水平地选择出满足条件要求的元组子集构成的关系。 - 联结(join):联结是双目操作,它把两个关系联结成一个新关系,笛卡儿积是基础。 基本SQL语句的书写 参考P177

SELECT、FROM、INTO、AVG()平均值、MAX()、MIN()、COUNT()返回项数、SUM()求和。

SELECT [ALL/DISTINCT][别名.]选择项[AS 别名][,[别名.]选择项[AS 别名]?]

FROM 表名[表别名][,表名[表别名] ?]

[[INTO 目标表名]/[TO FILE 文件名[ADDITIVE]/TO PRINTER[PROMPT]/TO SCREEN]]

[WHERE 条件]

[GROUP BY 分组列[,分组列?]]

[HAVING 过滤条件]

[UNION [ALL] SELECT 命令]

[ORDER BY 排序项 [ASC/DESC][,排序项 [ASC/DESC] ?]]

6.关系型数据库中主键与外键的作用。P173页

主键:标识唯一元组的一个候选键。主键必须唯一,不能为空,以保证标识的唯一元组。 外键:如果关系R中的主键又是另一个关系P的候选组成部分,则它是关系P的外部主键;它用于构成关系R和P的关系。

7.处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关系的处理方法。

1:1的联系:将任何一个关系的主键,加入另一关系作为外键,即可两个关系间的联系。

[例] 学校与校长两个实体集如下:

学校S(学校名称,地址,电话)

校长P(校长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学校与校长间存在1:1联系,建立联系后的关系模型为

学校S(学校名称,校长姓名,地址,电话)

校长P(校长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或 学校S(学校名称,地址,电话)

校长P(校长姓名,学校名称,性别,年龄,职称)。

1:M联系:在多端关系中加入”1”端关系的主键作”M”端外键构成联系。

[例] 车间和职工两个实体集如下:

车间W(车间号,车间名称,电话)

职工E(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聘期)

车间聘用职工是1:M的联系,建立联系后的关系模型为:

车间W(车间号,车间名称,电话)

职工E (职工号,车间号,姓名,性别,年龄,聘期)

M:N联系:关系型数据库不支持多对多的联系,引入纽带将其分解为两个一对多的联系。纽带表分别将二个关系的主键,联系的属性置于纽带表中构成。

[例] 教学模型中,学生和课程两个实体集为:

学生S (学号,姓名,性别)

课程C (课号,课名,学分,开课学期,学时数)

学生和课程两个实体集间,由学生选课建立M:N联系,选课联系有成绩、绩点属性,建立联系后的关系模型为:

学生S (学号,姓名,性别)

课程C (课号,课名,学分,开课学期,学时数)

选课SC(学号,课号,成绩,绩点)

8.用范式理论规划关系型数据库。P180页

1NF:如果关系模式中的关系R,其所有属性的值域中每一个值不可再分解,称R满足第一范式(1NF),否则将其分解。

[例] 工资(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加班补贴,交通补贴,其它补贴等??) 分析:在工资表套有补贴表,而且补贴项是枚举量,非1NF的关系。

处理办法:可以将补贴表从工资表分离,对应的两个符合1NF关系如下

工资(工号,姓名,基本工资)

补贴(补贴名称,补贴数)

2NF:满足1NF的关系R,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主键属性,则称R满足第二范式。即每一个非主属性不能函数依赖主键属性的一部分。

[例] 学生社团(学号,社团代号,姓名,性别,社团名称)

满足1NF,但不满足2NF,学生姓名、性别只依赖于学号,和社团无关。社团名称只依赖于社团代号,和学号无关。不满足2NF关系,会引起数据冗余和插入、删除异常现象。例如插入新社团而缺少学号无法添加;当删去某个学生信息时,可能会丢失有关的社团信息。解决方法:将非函数依赖部分分解成二个或多个满足要求第二范式(2NF)的关系。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

社团(社团代号,名称)

学生社团(学号,社团代号)

3FN:满足第二范式的关系R,且非主链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主链属性,则R满足第三范式的关系。

[例] 产品供销(产品代码,名称,规格,供应商名,供应商地址)

分析:1.满足第二范式,应商名”和“供应商地址”有传递依赖性,非3FN关系同样存在冗余和更新异常问题。解决方法,分解成多个满足3FN的关系。

产品(产品代码,名称,规格,供应商名)

供应商(供应商名,供应商地址)

第七章 知识要点:

1.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共经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最重要的阶段是什么?P198

可行性研究:明确任务、环境调查、提出方案、可行性分析。

系统分析:需求调查、数据分析、功能分析、系统定义。

系统设计:模块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数据库设计、可靠性设计。

系统实现:软硬件准备、程序设计、数据收集准备、人员培训、系统测试,转换,评价。 系统维护(升级)

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

结合: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方法。

每个阶段完成后,通过审查验收,并形成完整的文档,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方法。

优点: (1)强调整体性和全局性。

(2)严格区分开发阶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

(3)有完备的系统文档。

缺点: (1)开发周期长,不能适应变化需要。

(2)错误具有放大性。

(3)实施起来困难。

原型化开发方法:

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优点:

1. 与用户交流直观,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2.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3. 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

缺点:

1. 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

2. 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

3. 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

4. 不适合批处理系统;

5. 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小型、局部系统;

? 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系统;

? 适用于业务处理过程比较简单或不太复杂的系统;

? 适用于业务需求相对较为确定(不一定很明确)的系统;

适用于具有较丰富系统开发经验的人员采用。

3.管理系统逻辑方案的描述方法。

4.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的描述方法。P210数据流图 P215数据字典 一种是以圆圈及连接弧线作为其基本符号来表示数据流动过程。

自用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另一种是以方框、连线及其变形为基本图例符号来表示数据流动过程。

自用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进行定义和描述的工具,是数据分析和管理工具,同时也是系统设计阶段进行数据库设计的重要依据。

作用:对DFD的详细描述与具体细节的补充。

5.分解数据流图时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符号用的少,通俗易懂。对数据流图的分解、布局做适当调整,画出正式图,使之更清晰,可读性好。

6.绘制数据流图时应避免的错误有哪些?P213最下面

层次划分:展开的层次与管理层次一致,一个处理泡泡一般分解为4~10个为宜,最下面一层的处理过程用几句话或一张判定表表达。

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

处理泡泡:只有输入没有输出(黑洞)、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无中生有)、所有输入不足以产生输出。

数据存储:必定有写入和读出的数据流,注意泡泡与数据存储的方向。

数据流:任何一个数据流至少有一端是处理泡泡。

父图中某一处理泡泡的输入/出数据流必须反映在相应子图中,否则不匹配。

7.U/C矩阵的构成与创建过程。P219

首先要进行系统化自顶向下地划分,由业务科室和业务的分析(原有数据),逐个确定其具体的功能(或功能类)和数据(或数据类),最后填上功能/数据之间的关系,即完成了U/C矩阵的建立过程。即,首先建立一张二维表格,将数据所调查的数据填写在横向方向(Xi),将功能填写在纵向方向(Yj);然后按照数据与功能之间的产生(Create)与使用(Use)之间的关系,分别在对应的单元中填入C或U。

8.创建U/C矩阵的守恒原理是什么?数据必定有一个产生源,有一个或多个使用者。数据应满足完备性、一致性、无冗性等三条检验原则。

9. 用U/C矩阵创建子系统时子系统方块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基于子系统划分应相互独立且内部凝聚性这一原则之上的一种聚类操作。

其具体作法是使表中的C元素尽量靠近U/C矩阵的对角线,然后再以C元素为标准,划分子系统。(它可不受干扰的运行。)

10.划分子系统后方块内外的U对数据资源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段分析和调查工作的疏漏和错误。

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来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

对其求解过程最终得到子系统的划分。

之系统间的联系(U)可以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

11.信息编码的常见种类与特点。

顺序码——以某种顺序形式编码。

特点:

结构清晰,容易识别和记忆,容易进行有规律的查找。

主要缺点是结构不灵活,柔性较差。

区间码(层次码)——以多区间代表多组,位置代表含意。可靠且易操作,但占用空间大。 特点:

柔性好,面的增加、删除、修改都很容易。

可实现按任意组配面的信息检索,对机器处理有良好的适应性。

缺点是不易直观识别,不便于记忆。

助记码——也叫混合码。比较常用,易记忆易管理,但不易校对。如汉语拼音缩写或英文单词缩写。

12.输入与输出环节设计的要点。

它是一个组织系统形象的具体体现;

? 它能够为用户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用户努力学习、主动工作的热情; ? 符合用户习惯,方便用户操作,使目标系统易于为用户所接受。

? 为用户提供易读易懂的信息形态。

1. 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2. 数据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3. 管理信息是对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

义后所产生的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它可以通过实物指标、劳动指标、价值指标与文字图表等形式来表示。)

4.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5. 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

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6. 管理信息系统: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

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7. 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

理,以及现代的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8. 决策支持系统: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

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所处理问题大部分属于半结构化性质的。

名词解释:第一章

1. 信息的特征:真伪性、层次性、可传输性、可变换性、共享性。

2. 几个流:物流、资金流、事务流、信息流。

3. 信息具有价值:信息可以减少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是企业制定计划的

基础;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流的作用。

4. 管理信息主要特点:信息量大:企业中有大量的原材料信息、物资设备信息、生产

信息、人事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来源分散:企业内各部门、各产、供、销环节,企业外的市场、客户、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同行及

相关企业都有对企业有用的信息,这使得信息的收集困难化、复杂化;常用加工方式:记录、核对、分类、检索、合并、传输、存贮、输出等。

5. 管理信息的分类:按信息来源——企业外部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按信息性质——

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

6. 管理信息包括:战略信息(决策信息)、战术信息(管理控制信息)、作业信息(反

映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

7. 系统特性:层次性、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边界性。

8. 信息系统的组成:系统输入、处理、输出部分、反馈。

9.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自底向上分析方法——优点:符合现实应用的逻辑过程,开

发出的系统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的真正需要;有助于发现和理解每个系统的附加需要,并易于判断其费用;相对来讲,每一阶段的规模较小,易于控制和管理。缺点:由于方法的汇总系统不一定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为了达到系统的性能要求,往往不得不重新调整系统,甚至要求重新设计系统;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优点:支持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规划,并对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协调和通信提供保证;方法的实践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员的总体观察问题的能力。缺点:对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对于大系统而言,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

10. 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辅助计划、控制、预测、辅助决策等功能。

11. 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类型:按行业——制造业的、金融业的、服务业以及教育业的

应用系统;按服务对象——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特定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按业务处理方式——办公自动化、过程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又可分为事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

12. 专家系统(ES):是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结果。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改善服务、

改善决策。核心是知识库和推理机。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综合数据处理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管理信息系统(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战略支持系统(90年代至今)。

14.

第二章

14. 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5. 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有:直线制、智能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制、矩阵制等。

16. 虚拟组织特点: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中间商、承包商、合作伙伴保持联络;可以把每

个伙伴的优势集中起来,设计、制造和销售最好的产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反应的灵敏性;各公司之间很难确定边界;在虚拟组织的环境下,组织与管理上非常依赖信息技术。

17. 企业流程再造(BPR)特性:根本性、彻底的、巨大的。

18. 企业流程再造工作步骤:描述环境,明确目标;规范原流程;整合与再造流程。 19.

第三章

19.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

20. 整个网络分为:通信子网——主要部件:网络接口卡、通信线路、通信控制处理机

(CCP)、互联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和Modem等;资源子网——主要部件:服务器、用户计算机、网络存储系统、网络打印机和网络终端。

21. 网络协议:OSI参考模型、以太网协议、TCP/IP协议等。

22. 网络分类: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域域网(MAN)、因特网(Internet)。

23.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

24.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数据仓库

与数据挖掘,

25. 传统数据文件处理方式存在问题:数据混乱、数据冗余、程序与文件过分依赖、实

用性差。

26.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

建立和维护等。

27. 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28. 实体-联系模型(E-R图):优点——清楚的描述了实体、实体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

关系;存在一定规律,可以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并且这种转移方法非常简单;有方法可以证明,通过这种转化形成的模型是符合规范化的。实体之间的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使用其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描述实体属性,确定主码;按照具体情况,分析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确定实体和实体联系的属性;绘制E-R图;按转化规律,转化为关系文件。

29. 查询类型: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 30.

第四章

30. 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规划分为战略规划和执行规划两个层次。

31. 战略活动包括: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制定资源配置计划,确定子系统的开发次序。

32.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执行规划又称开发规划,包括开发项目的具体时间、资金筹措、

人员组织、管理办法、工作步骤和控制指标。

33.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主要步骤: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识别关键因素,分析信息需求。

34. 生命周期法的开发步骤: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

维护。优点——目标明确,开发过程易于控制;质量保障措施完备;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文档齐全。缺点——系统开发跟不上需求的变化,系统开发跟不上需求的变化,系统开发周期过长;逻辑设计到物理设计的过渡难度大;文档化工作大。

35. 原型法的开发步骤: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初始原型系统;使用原型系统确认

用户需求;修改和改进原型需求。优点——便于满足用户的要求;开发时间短、效率高,缺点——频繁的需求变化使开发进程难以管理;比较适用于用户需求不清、业务理论不确定、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况,当系统规模不大也不太复杂时适于采用该方法。

36. 面向对象法的开发步骤: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面向对象分析(OOA),即分析问

题;面向对象设计(OOD),即整理问题;面向对象编程(OOP),即程序实现。优点——与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稳定性好;可重用性好;可维护性好。

37.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CASE)特点:既支持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又支

持自底向上的原型化开发方法,更加实用;解决了由现实世界到软件系统的直接映射问题,强有力地支持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简化了软件管理维护,使开发者从繁杂的分析设计图表和编程工作中解放出来;自动生成文档和程序代码,使系统产生了统一的标准化文档;着重于分析与设计,具有设计可重用性,使软件开发的速度加快而且功能进一步完善。

38. CASE平台上的信息系统开发工具主要有:系统分析、设计工具;代码生成工具;

测试工具;项目管理工具。

39. 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条件:合理地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企业具备一定的科学管理

基础;具备一定的物资资源保证;领导重视,业务人员配合;开发方配备结构合理地开发队伍。

40.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独立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合作开发方式;购买现成软

件。

41. 采用IT外包的主要优点:有益于企业将力量集中到核心能力上;有益于预见成本;

简化内部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资源整合。主要风险:降低了企业的控制能力;委托办理关系复杂容易引起法律纠纷。

42. MRP基本原理:根据需求和预测来测定未来物料供应和生产计划,它提供了物料需

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

43. MRPⅡ特点:在制定计划时不仅考虑市场需求,而且补充考虑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把企业中的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面向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的系统;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具有模拟功能,能根据不同的决策仿真模拟出各种未来将会发生的结果。

44.

第五章

44. 初步调查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分析内容、了解系统基本状况,收集与系统

相关的参考资料、技术要求和限定条件。

45. 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分析:“显见”必要性、“预见”必要性、“隐见”必要性。

内容: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步骤:确定系统的规模与目标;明确用户主要信息需求;提出拟建系统的初步方案;提出并评价可能的替代方案;给出该项目做还是不做的选择,同时确定方案;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包括人、财、物等方面的安排;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向用户审查小组与指导委员会提交结果。

46. 管理业务调查: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的调查、业务流程的调查和数据流程的调

查等。

47. 系统调查几种方法:研究资料法、开调查会(适合于对系统的定性调查)、用户访

谈(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一般用来验证通过其他方法调查得到的数据。遵循原则:明确观察内容、时间、周期,从用户那里得到去现场观察的许可,事先通知将要被观察的用户告诉他们观察目的,禁止打断别人工作边观察边记录,不要事先进行假设)、发电子邮件。

48.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具有抽象性和概

括性。描述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框架结构。

49. 数据流程图遵循原则:明确系统边界;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在局部上遵循由外向里

的原则。

50. 收集数据资料形式:输入信息、输出信息、信息处理过程、存储方式、代码信息、

信息需求。

51. 顶层数据流程图是把整个系统看成一个整体,视系统为一个总的数据处理模块。中

层数据流程图是对顶层数据流程图的分解,分解的原则是以系统的模块为划分标准的。

52. 检验数据流程图的正确性:数据守恒、文件使用。

53.

第六章

53.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功能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物

理配置方案设计等。功能结构设计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具有独立性的模块,以便于系统实施阶段的程序设计。代码设计是实现计算机管理的一个前提条件,制定了人和机器的共同语言,使系统通过代码完成鉴别、分类、排序等功能。

54. 从开发内容角度看,系统设计可以划分为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两个层面;从设计任

务可以划分为总体性设计和详细性设计。

55. 系统设计遵循原则:系统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及可变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型

原则。

56. 系统划分和功能结构设计师系统设计阶段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从设计任务的角度看,

它归属于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范畴。从开发的角度看,它归属于逻辑设计的范畴。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具有独立性的子系统和模块。

57. 代码的主要功能:标识、分类、排序、专用含义。代码种类:顺序码、区间码(包

括层次码、十进制码、特征码)、助记码。代码设计原则:唯一性、标准化、合理性、可扩充性、适用性、简洁性、系统性。

58. 输出类型:外部输出、内部输出、中间输出、交互输出、操作输出。

59. 输入设计原则:输入量小、输入简便、数据转换少、数据尽早检验。

60. 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系统的吞吐量、系统的响应时间、系统的可靠性(可用

连续无差错工作时间来表示)、系统处理方式、系统的地域范围、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

61.

第七章

61. 系统实施阶段易出的问题:人员安排不妥、人员分工不明确、测试用例不全面、编

码鲁莽、缺乏复审、对并行转换时间的理解错误、纠正错误的方式不恰当、系统转化缺乏安全管理。

62. 系统实施主要工作包括:软硬件准备、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用户培训、系统转换。

63. 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程序设计主要依据——系统分析、设计阶段的文档;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速成原型式的程序设计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等;尽量采用已有的工具和程序;明确系统的功能、结构、边界;明确程序的功能与关系,包括主要任务、输入、输出、调用关系、使用的数据库文件以及数据的要求与处理算法;提高阅读性和可维护性,尽量清楚,不需要强调技巧。

64.衡量程序的主要指标:可维护性、可靠性、可阅读性、效率。

更多相关推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实习报告书

骄傲地哦啊是觉得毕业实习业务报告书学部管理学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20xx级1班学号123456学生姓名00指导教师日期20xx年8月5日1目录一概况P3二实习内容目的及意义P3一实习的内容P3二实习的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习报告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习名称信管专业认识实习实习地点网络中心一卡通中心实习日期20xx年3月4日10日20xx年3月12日目录一实习目的1二实习内容11参观网络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习报告论文

XXXXXX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毕业实习报告姓名:学号:实习单位:专业:班级:完成时间:XXXXXXXXXXXXXXXXXXXXXX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级(2)班20xx年x月x日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习报告

系别经管系班级信管姓名刘柏霖104信管专业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目标二实习内容一市场调查1调查IT市场计算机产品及品牌报价2调查目前数据库产品种类及应用情况二参观金星啤酒厂1总体认识2运营过程认识3对企业的观感三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暑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摘要20xx年6月7日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1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始了暑期认识实习这次实习通过专家讲座平台设计企业参观平台设计实地调研等方面让我们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次实习让我受益...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生产实习报告报告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生产实习报告题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生产实习报告学院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信息082学号1234567890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人生得意须尽欢编写日期20xx年07月15日信息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姓名学号学院系管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2指导教师实习名称认识实习实习时间20xx年11月2日实习单位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前言天津理工大学实习报告中国将信息化列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专家预测十二五...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郑州轻工业学院校内实习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校内实习报告实习名称认知实习姓名许超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信管1301学号5413060401XX指导教师王初建成绩时间20xx年5月18日至20xx年5月24日认知实习报告认知实习报告摘要不...

管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类别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习时间20xx年6月13日至6月17日所在院系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班级08级一班学生姓名第六小组20xx年06月16日目录题目戴尔的电子商务化物流21试绘制戴尔电子商务中的信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信管专业毕业实习报告关于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摘要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合理保证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正常运行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关总体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

《数据库与SQL Server》教学实习报告_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天津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数据库与SQLServer教学实习报告实习名称数据库与SQLServer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2XXX级X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赵光煜成绩20XX年1或7月凡是老师设置好的格式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认识实习报告

前言20xx年对于所有应届毕业大学来说就业无疑是最大的问题由于自20xx年后期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就业问题尤为凸显化其严峻程度远远大于前几年对此我们在20xx20xx第二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认识实习课中着重强调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习报告(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