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波导波长(导内波长)的测量和驻波测量

时间:2024.4.20

实验三  波导波长(导内波长)的测量和驻波测量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单模矩形波导短路情况下内部电场沿轴线的分布规律。学会利用微波测量系统测量波导内部导行波的相波长(波导波长或称导内波长λg)。

驻波系数的测量是微波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本实验要求学会利用测量线进行驻波测量。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微波测量系统测量波导内部的波导波长λg。

2.用直接法测量电容性、电感性膜片和匹配负载(BD20-7)等的驻波系数。

3.用等指示度法测量短路情况下(接上短路板)的大驻波系数。

三、实验原理

当矩形波导(单模传输TE10模)终端(Z=0)短路时,将形成驻波状态。波导内部电场强度(参见图三之坐标系)表达式为:

在波导宽面中线沿轴线方向开缝的剖面上,电场强度的幅度分布如图三所示。

将探针由缝中插入波导并沿轴向移动,即可检测电场强度的幅度沿轴线方向的分布状态(如波节点和波腹点的位置等)。

实验三  波导波长(导内波长)的测量和驻波测量

1. 测量波导波长(λg)

将测量线终端短路后,波导内形成驻波状态。调探针位置旋钮至电压波节点处,选频放大器电流表表头指示值为零,测得两个相邻的电压波节点位置(读得对应的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Z1节和Z2节),就可求得波导波长为:

由于在电压波节点附近,电场(及对应的晶体检波电流)非常小,导致测量线探针移动“足够长”的距离,选频放大器表头指针都在零处“不动”(实际上是眼睛未察觉出指针有微小移动或指针因惰性未移动),因而很难准确确定电压波节点位置,具体测法如下:

把小探针位置调至电压波节点附近,尽量加大选频放大器的灵敏度(减小衰减量),使波节点附近电流变化对位置非常敏感(即小探针位置稍有变化,选频放大器表头指示值就有明显变化)。记取同一电压波节点两侧电流值相同(I0)时小探针所处的两个不同位置(Z1左及Z1右)(电流值越小越精确),则其平均值即为理论节点位置:

用相同的方法测得相邻电压波节点(Z2节)处的Z2左及Z2右

最后可得(参见图四)

实验三  波导波长(导内波长)的测量和驻波测量

注意:测出一个电压波节点位置之后,将小探针向相邻波节点移动时,要随时加大选频放大器的衰减量,以防选频放大器电流表过载损坏!

② 为检验测量的准确性,可以应用理论公式进行验算:

其中:

2. 测量电压驻波比(ρ)

驻波系数测量是微波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通过驻波测量,不仅可以了解传输线上的场分布,而且可以测量阻抗、波长、相位移、衰减、Q值等其它参量,传输线上存在驻波时,能量不能有效地传到负载,这就增加了损耗;大功率传输时,由于驻波的存在,驻波电场的最大点处可能产生击穿打火,因而驻波的测量以及调配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驻波系数定义,可知ρ的取值范围为1≤ρ<∞,通常按ρ的大小可分三类:   

ρ<3为小驻波比 ; 3≤ρ≤10为中驻波比 ; ρ>10为大驻波比。

驻波系数的测量方法很多,有测量线法、反射计法、电桥法和谐振法等,用测量线进行驻波系数测量的主要方法及应用条件由表Ⅰ列出:

表Ⅰ 用测量线测驻波系数的方法及应用条件

这里我们将介绍用测量线测量驻波比的直接法和等指示度法。

(1)直接法:测试方框如图1。在测量线的端口连接待测的微波元器件。将测量线探头沿线移动,测出相应各点的驻波场强分布,找到驻波电场的最大点与最小点,直接代入公式(3)就可以得到其驻波比。如测量线上的晶体检波律为n,则:  为输出电表指示。

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检波功率电平较小,可以认为基本特性为平方律,即n=2,有

为提高测量精度,必须尽量使电表指针偏在满刻度以上。当驻波系数在1.05<ρ<1.5时,由于驻波场的最大与最小值相差不大,且变化不尖锐,不易测准。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可移动探针到几个波腹与波节点,记录数据,然后取其平均值。

直接法的测试范围受限于晶体的噪声电平及平方律检波范围。

本实验中使用的选频放大器已近似按平方律检波的规律,直接标出驻波比小于10的刻度,可读出驻波比值。方法是:测量线滑座调到波腹点,调节选频放大器的衰减旋钮,使表头指示值到满刻度。然后调节测量线滑座至波节点(即指示最小值)。此时选频放大器驻波比刻度的值即为负载的驻波比。如驻波比>4,则“分贝”开关增加10dB,读下刻度3.2~10的刻度值。

(2)等指示度法(二倍最小法):当被测器件的驻波系数大于10时,由于驻波最大与最小处的电压相差很大,若在驻波最小点处使晶体输出的指示电表上得到明显的偏转,那么在驻波最大点时由于电压较大,往往使晶体的检波特性偏离平方律,这样用直接法测量就会引入很大的误差。

等指示度法是通过测量驻波图形在最小点附近场强的分布规律,从而计算出驻波系数,如图五所示。若最小点处的电表指示为Z,在最小点两边取等指示点,两等指示度点之间的距离为W,有,设晶体检波律为n,由驻波场的分布公式可以推出:

 ………………………… (1)

通常取K=2(二倍最小法),且设n=2,有

   ………………………… (2)

实验三  波导波长(导内波长)的测量和驻波测量

图五  最小点附近场分布

当ρ>10时,上式可简化为     ………………………… (3)

只要测出波导波长及相应于两倍最小点读数的两点Z1节、Z2节之间的距离W,代入(3)式,即可求出驻波比ρ。

可以看到,驻波系数ρ越大,的值就愈小,因而,宽度W和波导波长的测量精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大驻波比时,须要用高精度的位置指示装置如千分表,测量线探针移动时应尽可能朝一个方向,不要来回晃动,以免测量线齿轮间隙的“回差”影响精度,在测量驻波最小点位置时,为减小误差,亦必须采用“交叉读数法”。

3.BD20-7匹配负载    S≤1.05

BD20-7匹配负载在一个终端短路的波导中沿电场方向,即波导的轴线位置有一劈形的镀镍铬的玻璃吸收片。吸收片相对于法兰的距离是固定的。

四、实验步骤

1.用直接法测量驻波比小于10的负载的驻波比。

在测量线的输出端分别接上  ① 容性膜片+匹配负载     S≈1.3

② 感性膜片+匹配负载     S≈1.9

③ N8探头(功率计附件)  S≤1.6

④ 匹配负载               S≤1.05

1.1按实验一连接微波测试系统。在测量线的输出端接上容性膜片+匹配负载。

1.2接通信号源电源,工作状态置“”方波工作方式。选频放大器的输入电缆接测量线Q9插座,接通选频放大器电源。按实验一要求调整微波测试系统。

1.3调节测量线调谐活塞,使选频放大器指示最大。调节“衰减”旋钮,使指针位于满度(1000)处。移动测量线滑座,找到波节点。在选频放大器的第二根曲线上直读出电容膜片插入的驻波比。例:S=1.35。

实验者可移动测量滑座找不同的波腹点、波节点,并读出驻波比。

1.4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出感性膜片、N8探头和匹配负载等的驻波比。

注:在拆负载前,请将信号源工作状态置于“外整步”,装好后再置“”方波状态。

2.波导波长(λg)的测量

2.1在测量线的输出端接上短路板。

2.2信号源置于“”方波状态,并记下此时信号源工作频率。例ƒ=10.00GHz。

2.3由于测量线终端接短路片,波导内形成驻波状态。移动测量线到波节点附近。

注意:再按实验原理中的有关讲解,用“平均值法“测得有关数据(或经计算)填入下表:

3.大驻波比的测量(等指示度法)

3.1在测量线输出端,接上短路板,移动位置,顶上千分表。

3.2再按实验原理中的有关介绍。通过千分表,用交叉读数法,求得W值。根据上步实验得出的λg。

通过公式:可算求大驻波比。

例:波节点时选频放大器指示为100,则。测得W。

提示:可通过增大选频放大器的灵敏度(减小衰减量),同时可适当增大信号源的输出功率(“衰减调节“旋钮逆时针转动),使波节点指示增大。

注:先从一个方向移动测量线滑座到选频放大器指示在200,记下千分表刻度,例千分表外环指针指在49。同一方向移动测量线滑座到选频放大器指示减小到100,再同方向移动测量线滑座到选频放大器指示又在200时,记下千分表刻度。例千分表外环指针指在56,则。工作频率=10.00GHz,测得λg=39.8mm,计算

思考题:

1.驻波比的定义是什么?

2.表达反射系数、驻波比和行波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3.反射系数、驻波比和行波系数反映负载与传输线的什么关系?


第二篇:波导波长的测量


 波导波长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测量波导管内的电磁波波长

二.实验内容:

方法 : 两点法

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

  

     按上图连接测量系统,可变电抗可以采用短路片。

当矩形波导(单模传输TE10模)终端(Z=0)短路时,将形成驻波状态。波导内部电场强度(参见图三之坐标系)表达式为:

在波导宽面中线沿轴线方向开缝的剖面上,电场强度的幅度分布如图三所示。

将探针由缝中插入波导并沿轴向移动,即可检测电场强度的幅度沿轴线方向的分布状态(如波节点和波腹点的位置等)。

 实验三__波导波长(导内波长)的测量和驻波测量

两点法确定波节点位置

将测量线终端短路后,波导内形成驻波状态。调探针位置旋钮至电压波节点处,选频放大器电流表表头指示值为零,测得两个相邻的电压波节点位置(读得对应的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就可求得波导波长为:

由于在电压波节点附近,电场(及对应的晶体检波电流)非常小,导致测量线探针移动“足够长”的距离,选频放大器表头指针都在零处“不动”(实际上是眼睛未察觉出指针有微小移动或指针因惰性未移动),因而很难准确确定电压波节点位置,具体测法如下:

把小探针位置调至电压波节点附近,尽量加大选频放大器的灵敏度(减小衰减量),使波节点附近电流变化对位置非常敏感(即小探针位置稍有变化,选频放大器表头指示值就有明显变化)。记取同一电压波节点两侧电流值相同时小探针所处的两个不同位置,则其平均值即为理论节点位置:

最后可得(参见图四)

波导波长的测量

在不同的频率值下测量多组数据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三.实验步骤:

(1)、按照图示连接好测量系统

(2)、利用两点法测量,将波导测量线终端短路,调测量放大器的衰减量和可变衰减器使当探针位于波腹时,放大器指示电表接近满格,用公式两点法测量波导波长

四.实验数据记录:

五.数据分析:

当频率为10.2GHz时,波导波长为= =35.31mm

当频率为9.6GHz时,波导波长为=

 =42.41mm

                                     

更多相关推荐: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报告

一名称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二目的1234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干涉原理的理解学会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方法观察等倾干涉条纹测量激光的波长三实验器材迈克尔...

第十二周物理实验报告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次11农学1班组20xx30010110题目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姓名梁志雄日期实验任务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干涉原理的理解3学...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掌握调节方法2利用点光源产生的同心圆干涉条纹测定单色光的波长二仪器及用具名称型号及主要参数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透...

物理实验研究性实验报告——钠黄光双线波长差的测量及其应用

研究型实验报告钠黄光双线波长差的测量及其应用王路明11071172马天行11071160吴宏宇11071167摘要迈克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干涉仪其测量结果可精确到与波长相比拟本文从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等方面对用此仪器...

实验报告-用双棱镜测钠光波长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实验题目用菲涅耳双棱镜测钠光波长实验记录狭缝到测微目镜的距离的D530mm数据处理与分析钠光波长adD576nm相对误差2不确定度分析各个直接测量量的A类B类不确定的估算...

实验报告-用双棱镜测钠光波长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实验题目用菲涅耳双棱镜测钠光波长实验记录狭缝到测微目镜的距离的Dmm数据处理与分析钠光波长相对误差adD不确定度分析各个直接测量量的A类B类不确定的估算以及综合不确定度的...

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预习报告

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预习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介绍如何测量微波的频率功率驻波比了解了微波传输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反射式速调管振荡了解速调管的结构特性工作状态关键词微波基本参数引言波通常是指波长从1米到1毫米范围内...

实验1 目测法测量汞灯发射光谱谱线波长 实验题要

实验1目测法测量汞灯发射光谱谱线波长实验提要实验课题及任务目测法测量汞灯发射光谱谱线波长实验课题任务是给定汞灯通过目测法测量出汞灯发射光谱谱线的波长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设计出目测法测量汞灯发射光谱谱线波长的整体...

实验22汞原子谱线波长的测定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22汞原子谱线波长的测定一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1分光计调整1调整望远镜目镜透过目镜看到清晰的目镜镜筒中分划板上黑色十字叉丝2调节目镜和物镜的距离通过目镜看到清晰的从小镜子上...

实验五、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谱及能带宽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石家庄铁道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分院班组桌号实验者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评分教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学习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习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透射光谱3能根据吸收光谱推算出材料的光学禁带二实验...

浅析汞灯的光谱(光源光谱实验报告)

浅析汞灯的光谱大学ampamp学院班学号摘要我们实验室中常用的是高压汞灯汞光低压汞光光谱和高压汞光光谱略有不同本文重点介绍了低压汞灯和高压汞灯的几点区别关键词低压汞灯高压汞灯光源光谱实验小结正文很多光源发出的光...

实验报告Ⅲ-使用光学多道测量光谱

使用光学多道测量光谱物理082李春宇08180240摘要利用光学多道分析系统在已知光谱的情况下分析可见光区的Hg的特征谱线采用Hg的404nm和579nm进行线性定标然后得到道数与波长的转换关系然后利用所得到的...

机械波波长测量实验报告(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