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开题报告 - 作 者 焦云嵘、武泽华、贺晓刚、杨占龙、杨

时间:2024.4.7

孝义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

孝义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

开题报告

报告题目: 提升高中生作文语言表现力的有效课堂研究 作 者: 焦云嵘、武泽华、贺晓刚、杨占龙、杨俊红 工作单位: 孝义中学、孝义二中、孝义三中、孝义四中 指导专家: 陈 锁 明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孝义中小学名师培养项目组

20xx年8月20日

1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3

(一)高中语文作文发展背景????????????????3

(二)我市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情况???????????4

(三)研究的意义?????????????????????5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6

(一)课题的界定?????????????????????6

(二)文献综述??????????????????????9

1.国外研究现状?????????????????????9

2.国内研究现状?????????????????????9

3.启示和研究方向????????????????????10

三、研究设计?????????????????????????10

(一)研究目标??????????????????????10

(二)研究依据??????????????????????11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2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13

四、研究过程的呈现?????????????????????14

五、预期成果????????????????????????15

六、结论与建议???????????????????????16

2

六、主要参考文献??????????????????????17

提升高中生作文语言表现力的有效课堂研究

焦云嵘、武泽华、贺晓刚、杨占龙、杨俊红

【摘 要】随着高考作文在审题开放性方面进一步放宽,语言表现力对作文的意义凸现出来。由于中学生作文在语言方面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模式化”、“扁平化”趋势,使得提升语言表现力成为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本课题在对中学生日常作文、高考作文、写作常规训练等方面全面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文学理论,写作学理论以及作文研究方面的成果,从中学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对语言表现力内涵进行界定,拟定衡量语言表现力的标准,研究提升作文语言表现力的有效对策,构建一系列独具特色、易于操作的写作课堂模式,从而对破解中学生作文语言表现力这一难题有所贡献。

【关键词】 语言表现力 张力 开放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高中语文作文发展背景

《高考作文考试大纲》对作文语言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部分。基础等级部分对作文语言的要求是语言通顺,发展等级部分对作文语言的要求是有文采。而语言通顺和有文采,实际上就是语言有表现力的标志之一,其中基础等级是高中作文语言功底最基本的体现,连最基本的语言通顺、规范、准确、连贯、得体都达不到,而要奢求语言的优美华丽是不可能的,即使写出了语言华丽,也仅仅是一种表面华丽,很可能会是语病迭出。所以我们在作文语言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等级,发展等级是掌握了基础等级之后的水到渠成。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是降低审题立意的难度,不在审题立意方面给学生设置太多的障碍,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这样一来因为审题不准而失分的同学就大大减少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中对语言要求的部分在阅卷评分中的比重自然加大。这一命题趋势提醒我们要非常关注作文语言表现力问题,意识到提高作文语言表现力的重要性并为此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再有,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开篇几段排比,结尾几段排比的模式化作文,这也反映出高中作文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简单化和庸俗化倾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追求作文语言的简洁性、形象性,找到真正能尽快提升学生的语言表现力的新方法。为此,本课题力图在调查梳理的基础上,力图探寻提高作文语言表现力的有效措施。

(二)我市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情况

当前,我市高中学生作文语言表现力透视

1. 学生方面

(1)缺少语言积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下的“积累·整合”中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实际上有些学生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但在写作文时仍然语言苍白,看着别的同学作文文采斐然,笔底流金,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2)缺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词句的意识。

(3)缺少对生活的真性情。多数语言文字干涩的学生几乎不读书(除课本以外的书籍),不看报,不关注时事,不了解社会,缺少了对这些活生生的材料的感悟,写作的时候只能生拉硬拽,憋出来、凑出来。试想,这样的语言肯定少了几分鲜活感,少了几分生命力,少了几分真挚的情感。那么,它的表现力何在?又怎么能感动读者呢?

2. 教师方面

(1)思想上缺少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有的老师面对学生的不当理解,不知如何评价,说不出子丑寅卯,又不想让自己的课堂出现阻滞的环节,只会用一些“好”“不错”“有个人的独到观点”等搪塞的态度来评判,久而久之,结果只能是或让学生放松了对语言的推敲,或助长了学生信口开河的不良思想。

(2)教学上缺少训练。在课文的教授上重内容轻语言。在课改指挥棒的引领下,语文课本由以前的必修转而变成必修加选修的形式,大多数学校都采用在高一、高二两年的时间内学完两套教材的做法,要达此目的,必须半个学期结束一本教材,课时是有限的,平时还得跟上相应的训练,所以在处理教材上,往往出现重情节思路、人物形象、主题探究以及基础知识点的落实,而轻视了对语言的揣摩、吟咏、训练。虽则在教授一些课文的时候,老师也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但往往仅限于口头上的评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大致能说出写的为什么好,为什么妙, 而忽略了应有的有效性的训练,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缺失了咀嚼文字的意识和推敲词句的能力。在作文指导上重立意谋篇、轻言语。一方面,在作文的评判中,如果立意错误,文章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语文基本就别想打翻身仗;而只要立意正确,语言表述不至于太过遭烂,作文基本能得个40分左右的基础等级分。基于这样的原因,老师在作文指导上往往格外重视审题立意,而忽视遣词造句。有些老师即使会对学生的作文语言进行指导,也往往是一曝十寒,想通过一两堂课的工夫就打造好学生的语言,那只能是痴心妄想,即使你交给学生的是金玉良言,没有足够的时间,想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那也是不可能的,除客观的原因,毕

竟也得看看你教的是怎样的学生。

(3)评价上缺少鼓励。说到评价,主要体现在作文批改当中。大多数老师在写评语的时候,往往评点较粗。只写些大面上的套话,正面语言诸如结构条理,思路清晰、材料丰富、论证有力、观点新颖。而反面语言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一个“不”或“欠”字。甚至有些老师还对学生的作文大加改正,套上程式化、标准化的衡量标准。大多数学生本来就对作文有“恐惧症”,如果还对他们大加否定、批评,兴趣荡然无存的情况下,即使对他们进行精辟的点拨,那恐怕也是对牛弹琴了。

基于以上我市高中学生作文语言表现力在学生方面和教师方面表现的诸多具体情况,通过思考、研究并辅之以实践,笔者提出了这一解决思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提升高中生作文语言表现力的有效课堂,下足工夫训练,这样就能有效提高中生作文的语言表现力,从而让高中生作文突破40分左右的基础等级分。

学生作文语言表现力不强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作为教师必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做训练方法和路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师生必须合力合作。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并勤学多练,一定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三)研究的意义

1、作文语言的表现力直接影响作文思想表达

语言是文章的血肉,文章思想的“外衣”,是表情达意的基石,直接影响文章的可读度。语言又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话人利用语言发送信息,听话人通过语言接受信息,从而达到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的目的。那么,语言的工拙无疑对于思维的深浅、文章的高下,有着直接关系。在作文中,语言是基本的材料。离开语言,就无从表达。写作就是运用语言进行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活动。朱光潜曾说:“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改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

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据说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富有表现力。洪迈在《容斋续笔》中记载:“刚开始为 ‘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因为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才能写出春风的精神,才能写出春天的盎然生机,才能契合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朱光潜还说:“通过语言描绘形象或者用形象语言传达思想情感,唤起表象功能,能使读者得到直觉体验的愉悦,并引致想象联想,从而获得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所以说语言的表现力如何,直接影响作文思想情感的表达。

2、作文语言的表现力决定作文的命运

江苏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幽默地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没有‘月亮’, ‘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得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这段文字采用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高考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须有亮点 ,有出彩之处。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就该是美丽的面容了。综观满分作文的语言,你会发现:有的语言清新淳朴,明白晓畅,挥洒自如;有的文采飞扬,气势恢宏;有的精辟洗练,一语中的??这样的语言无不令老师爱不释手、拍案叫绝。虽说决定高考作文成绩的因素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制约作文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语言表达”。试想一下, 烈日炎炎的夏日,精神高度集中、身心疲倦的老师,面对如此多的千篇一律的考场作文,恐怕没有谁能够忍受这种重复性的阅读。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是否有表现力会直接影响作文的评分,决定着作文的命运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旨在探讨提升高中生作文语言表现力的有效措施,并尝试总结出一套能将这些措施进行有机综合运用的作文教学课堂模式。

我们所界定的语言表现力,是指运用语言符号表达精神意蕴的能力以及语言运用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语言表现力既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效果。因此,我们的研究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语言是有表现力的,其次要探索提升高中生语言表现力的有效措施,最后将这些研究结果总结成课堂教学模式。

语言表现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个概念。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而语言表现力强调的是表达的艺术效果以及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能力。

语言表现力所着眼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因此它不同于科学语言的强调逻辑性,也不同于日常语言所强调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这种语言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应该具备康德所说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话语蕴藉的审美形态。我们所说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文学语言,属于美学范畴。当然,从中学生作文的实际来看,这种艺术化语言和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等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它只是强调在作文中不仅仅要“把话说对”,更要“把话说美”。

朱光潜曾说:“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改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我们所说的语言表现力从形式入手,但绝不是放弃内容,而是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真正统一。那么,衡量语言表现力的基本标准包括哪些呢?我们遍考诸家,结合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从以下四大方面进行规定和探索:

1、感性化——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所谓形象,就是指描写刻画具体化、图画化。所谓生动,就是意态灵活,能感动人。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它有助于作品内容的展现和思想情感的传达,也能更加充分

地调动读者的艺术想象,最终升华为一种理性感悟。为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而采用的图形化手段,既包括将抽象事物化作意象,甚至化作形象生动的画面,也包括调动各种手段把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化腐朽为神奇,使读者获得别样的美感体验。追求语言的形象生动,必须进行广泛而个性化的阅读,还必须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具备丰厚的语言积淀,有创新意识,在语言运用中追求变化,在变化中体现语言的清新,在清新中体现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的感性化,除了形象生动,还指语言文字要包含情感、思想和情怀,将这些内容以含蓄的形象蕴藉起来。真正的感性化语言,一定是言之有物的,但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分的直白,因为过分的直白不是质朴,而是简单、单薄、单向度,含蓄蕴藉的语言能包含更丰富、复杂、多变的内容,让有限的篇幅给人更多的感染、启示、震撼。

2、陌生化——新鲜别致,富有张力。

所谓“陌生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是打破语言规范,并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更好地表现作家创作过程中的非理性成分的情感活动,从而增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通过陌生化,可以让普通语言在文学天地里被扭曲、伸缩、颠倒,从而造成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疏远和异化。其目的是让读者在与正常的语言规范的参照中加强对作品语言的印象,在对“陌生化语言”的读解中保持新鲜感、奇特感,从而唤醒和更新对周围世界的情感体验。通过陌生化,可以让语言变得别致而鲜活,让原本“趋同化”、“自动化”的语言重新获得生命,具备照亮事物的能力。陌生化可以在语言与所表达的事物之间、和常规语言之间拉开距离,其终极目标是使语言富有“张力”。

3、立体化——多维共存,丰沛体验。

充分挖掘语言的多重维度:感性与理性、宏观与微观、多种表达方式、多重感官、画面和

音韵等等,使学生能对语言的丰富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能综合运用语言的多种功能,使读者能在语言中获得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既有个性又能唤起共鸣的“立体化”语言。摆脱语言的“扁平化”倾向,让语言能还原世界和体验的丰沛性。

4、风格化——扬己之长,彰显个性。

语言风格是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有的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和谐,意境深广。风格即人,因人而异。风格是一种限定性的特长。只有找准自己的限定性,才能在最大幅度上实现自己的风格。对中学生而言也是一样,如果让所有人都去追求一样的文体和文风,等于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用同一种模式培养所有的人,其效果终究不能尽如人意。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文字个性,培养并形成适合自己的文章风格。文章语言风格的个性化,既有利于作者的表达,也会让文章本身避免千人一面,让读者获得特异的审美体验。因此,风格化是语言表现力的高层要求,也是一个通往成功写作的必由之路和基础路径。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资料来源、研究能力的限制,也由于语言隔阂。国外这方面的资料我们掌握很少,只是从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等著作的介绍中,我们侧面了解到一些国外写作教学的现状,但也是写作学方面的一般性论述,而不是关于中学生作文语言方面的论述。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努力,争取能搜集到国外中学作文教学的信息,以资参考。

不过,国外的文论著作却能给我们的研究极多的启示。其中,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英美新批评关于“张力”、“含混”的理论,巴赫金的“众声喧哗”理论,象征主义关于

“通感”、“隐喻”、“象征”、“想象”的理论,等等,都给了我们很多理论启发,甚至也能提供很多具体的借鉴。

2.国内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资料看,语言表现力问题不是一个新话题,教育界包括专家学者和教学一线教师对此都有一些论述。但是,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和状况:

(1)学术专著:国内目前几乎没有关于中学生作文语言方面的专著,专家学者的研究多是对文学语言的共性研究,这些成果一般比较抽象,而且多致力于概念的精微辨析,对于中学作文教学而言,很难直接拿来使用。但是,这类研究概念清晰、思路严密、体察精微、创建几多,是一个包含极其丰富的宝库。

(2)一线教师的研究文章:此类文章数量极多,散见于报纸杂志,也见于一些教师著作的部分章节。总体特点是强调操作技巧,尤以修辞和句式为多,但忽视理论研究,更缺少体系化的构建,优点则是切合中学生实际,颇多灵性感悟和零星创见。

(3)博硕论文:目前我国没有语言表现力方面的博士论文,有两篇硕士论文与这一主题关系密切。一篇是辽宁师范大学王文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现力探索》,另一篇是西南大学刘盛浪的《高考作文语言研究》。刘文从“总体原则”、“修辞运用”、“词句技巧”三个方面研究了高考优秀作文的语言做了分析,资料丰富,解读细致,为我们拟定语言表现力的衡量标准提供了最据说服力的依据。刘文的研究话题与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该文首先对语言表现力进行了界定,并拟定了一些衡量标准。接着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作文语言现状和原因。最后从情感、技术、践行三方面提出了对策。这篇文章体系基本完善,但对语言表现力的界定模糊,标准制定也较为粗糙,不具有广泛的涵盖性,呈散点状态。

3.启示和研究的方向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为自己的研究确定了以下方向:

(1)关注理论梳理,力求体系完整。全面了解文学史、文学评论、文学理论三个领域中关于语言的理论,将其整理分析,化约为既可以为中学生理解,同时又不失理论完整性的体系。目前已经大体确立由“感性化”、“陌生化”、“立体化”、“风格化”共同构成的评价体系,下一步的研究就是要对其进行细化。

(2)立足教学实际,注重可操作性。在提升学生语言表现能力的对策方面,要广泛吸纳各种作文教学研究中的精华部分,爬梳萃取,将之变成清晰的条目,辅之以典型例证。在此基础上,研究课堂模式,通过美文鉴赏课、话题辅导课、仿写课、修辞课、汉字解析课、诗歌鉴赏课等系列课型,把理念落到实处。

(3)全面更新语汇,增强理论语言表现力。我们在研究成果的语言表述方面,要刻意进行更新,选用在理论界已经具有经典地位但在中学教学中还比较陌生的语汇,或创造全新的语汇,争取让思想观点能在读者心目中产生最大效力。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表达。语言除了基本的要求准确、通顺之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语言是人类千百年来后天的造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作文的语言更是经过锤炼的精华,那就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它掌握它。

此次课题研究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明确的功利性,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高中生在参加高考时,所写的应试作文的语言的表现力的问题。

其实语言的表现力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文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华丽的色彩”。有

文采,就是指文章言辞传神,生动活泼,能把所状之物、所叙之事写得有血有肉,说得绘声绘色,能把所议之理阐发得生动形象、精辟透彻,通篇流畅自然,富有表现力。

考纲中所说的文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词语生动就是要求我们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评价用词是否生动,一个最常用的办法,是尽量选用具体的、可感的、有形有象的词语,而不是选用概念化的、抽象的、音调呆板的词语。

句式也务求灵活,在作文时,要学会注意从整齐中求变化,在常式中求变式,在重复中求省略,从和谐中求灵活。可以把不同句式交错使用,灵活搭配,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达到“文似看山不喜平”的佳境。

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是对语言的再加工。许多同学记住了不少修辞格,但一旦自己作文,就不善于或者根本没有习惯去用。大凡优秀的高考作文,总是十分恰当地运用了或多或少的修辞手法。

文句有意蕴就是说文章的语言,尤其是一些关键的语句要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好文章不管是明白如话还是委婉含蓄,总有一些文句言简意赅,辞约旨丰。使人感悟到人生的况味,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们课题研究的目标,即是通过实验让大量的学生意识到语言表现力在作文中的重要性,深入认识到文采源于辞藻、句式、修辞和意蕴等四个基本方面,同时也形成文采化表述的能力,且能撰写一定数量的优质作文。

(二)研究依据

高考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重,分值占60%,确实当得起语文的半壁江山之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规定:在阅卷赋分时要从立意、内容、语言、文体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项全面考虑,其中在基础等级中,语言务必做到流畅,而在发展等级中,则明确写明要有文采,其中“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则是关于语言有文采的具体解读,

这样的话,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不再是模糊的专业术语,而变成了区分度明显,操作性很强的细则了。而在立意、内容和文体这三项指标中,因为高考作文时间的短促性,使得命题者不应当在立意上设置太大的障碍,这一特性带来的就是高考作文的立意已经不是主要优秀作文的障碍了;而内容也同样不足以成为优劣作文的分水岭,当下中学生的作文内容颇有趋于雷同之势,只要在素材上稍微选择一些具有个体性或者独特性或者时代性的东西,在内容上占个上风也是完全可能的。由此可知,文采变成了区分高考作文高下的重要标准。这也暗合古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的真知灼见。

再者,提升中学生应试作文的表现力的课题,这是一个已经为众多中学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意识到并且做过一番深入研究的课题了。有不少研究成果以供参考和共享,但是,在阅罢这些文章之后,总觉得理论解释得倒也算是详尽具体,而在实践性上稍微有些欠缺。一众师生在阅读论文之后,于心有戚戚焉,却缺少引路的高明的先导,依然陷入了自我摸索的漫漫长途中去。最后的结果就是半途而废重又回归到啰嗦平淡的表达旧套路上,或者虽然坚持下去却收效甚微,在高考的实战中依然毫无文采可言。

因为,我们在确定这个课题的时候,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最后才确定了在已有前人深入研究基础的语文表现力这个课题,希望通过我们的再探索,能为高考作文教学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路径来,同时切实为高考学生指引一条快速提升语言表现力的阳光大道。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们这个课题要解决学生对作文的认识问题,许多学生因为在作文上缺乏锻炼,导致写作能力长期低下,从未体验过写成功作文的满足感。他们于是认为,作文是高不可攀的珠峰,只能仰视无法登攀,纵然高手可以凭借文采斐然摘得高分,也毕竟属于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不足为训。即使在写作上下足功夫,也未必就能立竿见影,与其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徒耗时日和精力,还不如在语文的别的考点上或者别的科目上投入,也许还会有令人满意的产出。让

学生们意识到作文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有实际的提升,这是这一课题的当务之急。

其次,依然是认识问题,解决学生对文采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学生们少有雕章琢句的意识和习惯,自然就缺少美化语言的能力和技巧。思想先于行动,唯有让学生意识到文采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去美化自己的语言,终至于形成一定的语言表现力。

再次,如何入手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切技能源自于模仿,让学生一开始就原创势必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所以,为学生精选相当数量的具有语言表现力的精美文段或者文章,予以诵读或者识记,从感性上体验其精美,再从理性层面上深度剖析精美背后的东西,两相结合,既解决学生积累的问题,又为他们的模仿创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手段。

最后,提升的时间问题和写作的程序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切实提升中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模仿只是第一步,自我创作才是本课题的终结目的。让学生们化整为零,充分利用繁忙的学习时间的余暇来实现写作的长期性和实践性,同时让学生们由文句到文段终至文章,逐步完成作文语言的嬗变,实现语言表现力的彻底提升。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

1、编制问卷做调查:了解当下学生对高考作文的种种认识的误区,尤其侧重于调查学生对作文表现力方面的认知情况;

2、收集习作找差距:将之分等划级,研究其中三类文在语言表现力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整理出相关数据来,为以后的整改奠定基础;

3、通过对比明差别:通过组织学生对高考优劣作文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作文的优劣处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表现力上;

4、提供名篇做样板: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或者中学生的满分作文或者优秀文选,让学生自己朗诵或者背诵。体会其中富有语言表现力的文句文段。并且要求学生们能对其中的精彩之处,进行剖析,从理性上予以认知。

5、依样画瓢勤仿写:教师为学生提供名句美段作为样板,让学生依葫芦画瓢,通过大量的仿写,达到一举两得之效,既能增加学生的文段文句的积累量,同时也能让他们在仿写过程中,体会到遣词造句的斟酌推敲,不同句式的变化多端,辞藻修辞的运用之妙。

6、日写月写培能力:要求学生每天务至少必写一句自己认为富有文采的文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同时训练学生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的能力;要求每周写一段精彩段落,要求每月写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写好的这文句文段文章,实验教师务必做好点评,必要时可以帮其修改,将提升语言表现力的功夫渗透到平时的点点滴滴,通过坚持和引导,经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途径,实现课题的实验目的。

7、搞好讲座专项练:教师们在学生有了一定写作实践的基础上,要相机点拨,将他们已有的零星点滴心得体会拓展深化,或者把他们拘泥于感性认识的困惑转化为醍醐灌顶式的顿悟,这其中,必要的专题式的讲座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顿悟之后,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或是辞藻,或是句式,或是修辞,求深求得。

8、遴选佳作结成集:将试验期内,实验者的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作为实验成果,也作为学生日后写作或者应试的基础,更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着撰写论文的原始素材。在每篇佳作的最后,要求教师们务必写好有针对性的关于语言表现力方面的评语,便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更多的学生教师参考借鉴。

9、撰写论文结实验: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解决措施、启示感悟、实验成果,按照论文的格式撰写一定数量的文章,

四、研究过程的呈现

本课题从20xx年9月开始,到20xx年9月结束,历时三年,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2/9——2013/9)

宽泛地说,20xx年9月—20xx年9月,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借助项目组搭建的活动

平台,系统地进行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学习。

1.遴选确定参与名师培训的项目组成员。

2.借助项目组搭建的专家讲座、高级研修、赴京跟班学习、专家实地指导等活动平台系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

3.课题研究小组成立,本小组包括参与项目的孝义高中语文组五位教师。

4.与理论及实践导师沟通交流,然后小组成员商讨拟定研究课题及子课题并进行子课题分工。

5、初步拟写《课题申请书》,提交项目组网站,接受专家指导。

6、完成《课题申请书》(定稿),提交项目组网站。

(二)实验研究阶段(2013/9——2014/9)

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各子课题研究教师按照各自的研究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工作。

1.一学期围绕一个研究重点,突破一个难点,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深入开展研究。

2.一季度征集一次围绕重点研究的案例、课例、论文、教育故事等重点研究资料。

3.每季度围绕重点研究,在征集的基础上,结集为阶段性研究成果集。

4、定期与导师联系,汇报小组研究进展,以获得点评指导,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5.小组成员定期集中,进行研究新进展及新成果的交流;并根据研究进展的需要,对成员间的分工合作进行协调。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4/9——2015/9)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将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梳理,打通各阶段成果间的逻辑联系

和脉络,力求呈现出一个系统化并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结合研究案例和调查问卷数据,会结成集。

2、每位成员在反思自己及小组研究过程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自己的研

究特色及教育思想,形诸论文,并在小组内部加以交流分享。

3、将总成果提交专家导师,进行点评验收。

五、预期成果

语言表现力,俗言之,就是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味”。无物则空洞则矫揉造作则无病呻吟;无味则干瘪则为同嚼则行而不远。“有物”乃是“有味”的前提,“有味”乃是“有物”的进一步提炼加工。“有物”未必“有味”,“无物”则必难“有味”。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大约是对语言表现力的最早表述与强调。故此我们认为语言表现力决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问题,实实在在还包括文章素材及思想情感在里边。在研究实施过程中,要本着“心中有人练作文”的原则来操作。以人为本,方是任何写作训练的根本所宗。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本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语言技巧的掌握与练习,还包括学生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淀、兴趣的激发等等,企图借助语言表现力的提升来促成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强化。为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采用对话式作文教学、名篇品读、社会热点畅谈等多种写作课型并辅之以日记、每日一练等形式进行尝试与探索。

对于此项课题研究,我们的研究预期目标是要能切实提升高中生的语言表现力,使学生在言谈与写作中能做到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味”,反映在试卷上即是能真正提高他们的作文成绩。考试不是目的,但考试无疑是检验我们研究成果的试金石。我们的终极目的是以语言表现力的提升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作为研究的成果,我们计划提供一定数量的论文;提供学生写作能力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同时要可以提供实验学生在实验前后的习作集两本,作为参照;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教学设计或者课堂实录,以资后来深入研究着借鉴.

六、结论与建议

在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分享,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 作文课堂要由封闭趋向开放

生活万有律,是写作乃至创作的基本定律。丰富多彩的生活,包括网络媒体的部分,实在是极有趣也极有用的写作源泉。作文课要走出课堂,冲破樊篱,张开双臂,拥抱生活,积累素材,积淀情感,酝酿兴趣,觅得正途。

(二)课程要有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我们要在确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前提下,努力开发富有地方学校特色的写作教学资源。还可以将无限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入作文课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写作教学资源丰富了,内容多彩了,形式多样了,才能丰富学生的课内课外的生活,既拓宽学生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又能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作文训练课要心中有“人”,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着眼于学生知、情、意的综合发展。

如果说高中写作训练也可以纳入文学创作的行列,或者也可以认为是为日后文学创作做准备的话,那么“文学即人学”的原理也就适用于高中作文课堂训练了。很难想象,一个性格偏狭情趣低劣的人能写出富有美感熏陶和教育意义的好文章来。所以高中作文训练理当“人”字当先,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着眼于学生知、情、意的综合发展。如是,学生自然能写出有物又有味的好文章来。如若仅仅局限于狭隘的片面的语言技巧的训练与雕琢,则会

本末倒置,徒劳无功。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周振甫.中国修辞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郦稚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4.

5.兰色姆.新批评[M].张哲、王腊宝,译.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0.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12.蔡庚生.文学评论与鉴赏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13.方武.议论文体新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14.马正平.写作学的当代进展[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1.

15.潘新和.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6.周淼龙.现代写作论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7.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18.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19.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

20.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1.周文涛.十五年高考满分作文精华读本[M].湛江: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22.王文娟.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现力探索[C].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 2011.

23.刘盛浪.高考作文语言研究[C].西南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9.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生活处处是资源,只要指导学生,炼就一双撷取素材的“慧眼”贮积素材,作文时知道从哪个库里拿“米”,“香喷喷的米饭”——作文才能新鲜出炉。一、文成于思,思源于识。没…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模版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模版1议论文经典格式阅读下面的材料,自已确定目,写一篇议论文。史蒂文斯是一家软件公司的程序员,在他干到第8个年头的时候,公司倒闭了,他突然失业了。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终于…

高中语文作文十大技巧

高中语文作文十大技巧高考学习交流群:239690649高考学习知识点库:http://www.jiyoutang.com/zsd/【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心得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我深刻认识到;要想让学生解决“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问题,不仅在于指导他们观察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他们对生活深入的理解,思考和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素材总结

万能开头A.“万能引题”是什么,来得悄无生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却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轻轻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素材总结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素材总结NBA励志传奇NBA励志传奇林书豪北京时间20xx年17日,《ESPN》北京时间20xx年x月x日,《ESPN》报道,纽约尼克斯传奇球星威利斯尼克斯传奇球星威利斯-里德坦言他…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开头_结尾_素材总结_续

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杜甫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的感觉才是快乐。于是从此我便有了凌云的志向,于是在…

20xx年辽宁省高考语文作文指导及范文

20xx年辽宁省高考语文作文作文材料一位年轻人闷闷不乐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者老者问他怎么了年轻人答自己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老人转身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人又抓...

20xx年语文高考作文范文(四)

20xx年语文高考作文范文四让凝固的音乐流动起来这世间有一种你看不见的音符从古老的金字塔尖顶上神秘地越过从史前巨石柱威严的阵垒中淌过从泰姬陵对称的镜面上划过从檐牙高啄的苏州园林中跳过变化莫测的音符只有在蜿蜒起伏...

20xx年语文高考作文范文(二)

20xx年语文高考作文范文二似水人生鲜牛奶的方盒子是为了节约货架空间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矿泉水的圆瓶子让人手握的圆润而舒适方与圆不是对立它们两相结合甚而融为一体彰显的不仅是器物的妙用更是人生的智慧刚柔并济可形容文...

20xx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命题作文“各有各的精彩”导写及例文(整理精校版)

20xx高考模拟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命题作文各有各的精彩导写及例文作文辅导0326215720xx高考模拟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命题作文各有各的精彩导写及例文题目春桃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着自...

20xx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xx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

高中语文作文(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