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LED照明的特性

时间:2023.5.15

测量LED照明的特性

摘要:由于led的快速发展,LED的特性测量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普通照明用大功率LED更是被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阐述普通照明用LED光源的特性,介绍LED光源的平均法向光强、绝对光强、光强分布、光通量和颜色的物理测量方法和仪器,所述物理测量方法和仪器均基于最新CIE出版物,文章给出了典型的完整的复现性良好的测试报告。

还对现有CIE出版物在普通照明用LED光源的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新的建议。

1、概述

近年来LED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飞速发展。蓝光LED的发明使得LED应用于普通照明领域成为了可能,伴随着高效、大功率LED技术的不断突破,LED将最有可能成为本世纪应用最广泛的照明光源。

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均对LED的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第二分部即光和辐射测量分部(Division2:Measurement of Light and Radiation)专门针对LED的特性测量问题,已举行了两次由全球最著名的、最有代表性的专家参加的研讨会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LED的物理测量问题,至今尚未全部解决。20xx年6月CIE在日本再次举行CIE LED专家研讨会(CIE LED Expert Symposium),进一步探讨了LED的特性测量问题。

对于LED的特性,因其应用领域的不同需进一步统一认识,半导体行业和照明行业对LED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用于指示(包括显示)目的LED的特性和用于照明目的LED的特性也有所不同,相应的物理测量方法和质量评估方法也各不相同,使用的仪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各实验室的测试条件也不尽相同。

由于上述原因,各实验室对同一LED给出不同的测量结果是经常发生的事。本文主要介绍照明LED的特性测量,介绍CIE在LED测量方面已取得的成果、CIE第二分部(Division2)专家较为普遍认同的物理测量方法、以及基于现有CIE技术文件的专用测量仪器,并给出了典型的普通照明用LED光源的较为完整的物理测量报告。

2、普通照明用LED光源及其特性

普通照明LED,俗称“白光”LED。目前实现白光LED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用LED发出的蓝光激发荧光粉,再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进行混光,最终得到白光;第二,用红、、绿、蓝三种不同的LED进接混光,得到白光。

普通照明用LED光源的典型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

无论是单个封装好的LED还是由LED串组成的LED光源,它都不是物理学上最容易理解和描述的点光源或朗伯光源,它是由多个等效点光源所组成的分散的点光源(象:虚象和实象均存在,一般多数为虚象)的集合。LED光源所对应的特定的点光源集合有着共同的特征:

(1)、在近场的不同距离下,其光强分布是不相同的;

(2)、在某一特定角度上(如法向),其近场发光强度不是恒定的,因而,照度随距离平方成反比定律不成立;

(3)、由于LED芯片与封装透镜的位置敏感性和LED芯片的不对称性,LED光源在不同的C平面上有不同的光强分布曲线;

(4)、目前已进入工业化生产的“白光”LED,其光谱混合是不均匀的,其颜色分布像光强分布曲线一样,是随距离和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尤其是pcLED,往往存在一个色温很高的蓝色色中心。

3、普通照明用LED光源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正是由于普通照明用LED光源存在着上述特性,其测量和品质评价就需要特定的方法和专用的设备仪器来解决。CIE制定了一些LED测量方面的标准,一些标准还在制定之中,部分标准将成为CIE/ISO以及CIE/IEC的联合标准,以统一国际间LED测量问题。中国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科技工作者在从事LED测量工作,但中国的LED测量方法和仪器一直在跟踪世界最新动态,并受到了CIE的重视。下面逐个介绍照明LED主要特性的物理测量方法与仪器。[Page]

3.1 平均法向光强的测量

平均法向光强是最常用的LED质量指标,CIE Publication No.127-1997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和描述,图4明确表达了基本的测量方法,图5为基于CIE Publication No.127的测量仪器,该仪器除能同时实现CIE Condition A、B外,还能让被测LED转动角度,实现在不同角度下测量LED平均光强。

3.2 平均光强分布曲线和绝对光强分布曲线的测量

事实上只要让图4中的LED以前面的顶点为中心沿θ角转动起来,在不同θ角下记录照度值,再根据距离平方反比定律计算出平均光强,那么所得的曲线即分别为在CIE Condition A、B下的平均光强分布曲线。

尽管上文已表述了LED不符合点光源的特性,不满足距离平方反比定律,但当距离足够大时,如:LED光源所对应的特定的点光源集合(象)的10倍,则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又恢复为符合,由于此时探测器口径所形成的张角已足够小,“平均”一词已不再重要,并可以加上“绝对”一词,但一般可省略。图6是某1W照明LED分别在CIE Condition A、B下的光强分布曲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LED平均和绝对光强分布曲线时一定要注意被测平面的选取,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定义LED引角中心所决定的平面为CO°平面,并在此平面上测量光强随θ角分布情况。在远距离(点光源条件下)的测试可能会涉及到较高灵敏度的宽线性动态范围的光照度计,这是相对较为昂贵的仪器,测试环境要求也相对较高。相关测试仪器如图7所示。

此外,由于LED光源是一种窄带光谱的光源,根据CIE Publication No.127的要求,对探测器进行按式(1)所述的SCF修正是必要的,但是实验表明,优质V(λ)探测器在对普通照明用LED光源测量时,即使不修正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其不确定度可以做到±3%甚至更好。

3.3 光通量和颜色的测量

由于普通照明用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光谱存在不均匀性,在测量LED颜色特性时应进行充分的混光,否则测量结果无法统一,因此对普通照明用LED光源而言,所测得的颜色严格地讲应是总平均值(totalaverage color)在积分球中测量光通量的同时测量颜色是较为合理的。中国在LED光通量和颜色测量方面有其独到之处,除遵守CIE一般的关于光和颜色测量出版物的规定外,中国在光通量和颜色测量时,还将积分法和分光法有机结合(简称“结合法”),这一创造性技术已申请专利。

本系统按CIE Publication No.84-1989的要求用Si-V(λ)探测器测量光通量,这种方法测量光通量有很好的宽线性动态范围。按CIE Publication No.63-1984用由单色仪和PMT构成的分光法测量照明LED的光谱功率分布,然后用CIE Publication No.127-1997中所述的SCF修正方法,实时自动较准Si- V(λ)探测器测量光通量系统。其修正系数为: ∫780380PTe(λ)?V(λ)?dV ∫ 780380Pse(λ)? R(λ)?dλ SFC = ——------—————————— ? ————---------———————— ∫780380PTe(λ)?R(λ)?dV ∫ 780380Pse(λ)?V(λ)?dλ

(1)式中:PTe(λ)为被测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文章中应为普通照明用LED光源; Pse(λ)为标准灯(通常为白炽灯或卤钨灯)的相对光谱功率;

R(λ)为Si-V(λ)探测器相对光谱灵敏度,包括积分球等效光谱透过率;[Page] V(λ)为CIE光谱光视效率函数;

SCF为光谱失配校正系数。

在此系统中SCF的校正是十分容易的,因此光通量测量有极好的动态范围和测量精度,用单一标准灯实现对系统的高精度校正成为了可能。同时,系统又具备了与普通光谱法在小动态范围内(要求被测灯与标准灯光通量基本接近的苛刻条件)相同的异谱误差。如图9所示,结合法比普通光谱法的线性动态范围高5个数量组为由于在普通光谱法中,至少还要留出3个数量级的动态范围来扫描光谱相对功率分布,所以用标准灯定标好的普通光谱法的精度线必范围仅为1-2个数量级,是极其狭窄的。

由于照明LED的功率不断增大,单个LED和LED串均需测量(要求仪器动态范围大),而且LED的光谱分布又较为特殊,因此,结合法测量普通照明用LED光源的光通量和颜色的优势更为明显。

4、讨论

4.1 关于CIE Condition A和B

一般常用照度计的测量量程的最小值为0.1 lx,在100mm和316mm处所对应的光强分别为1mcd和10mcd,而以前的小功率LED的光强一般在1-2000mcd之间。因此,CIE Publication No.127-1997制定 Condition A和Condition B十分有利于LED法向光强的简便测量。

如今照明大功率LED不断被开发应用,照明用单个LED的功率已从几十mW向几W发展,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且发光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LED平均法向光强有望提高2-3个数量级,这意味着1-1000cd的LED将更为常见。假如是这样,建议将CIE Condition A

和B中的测量距离改为1m或3.16m,这一改动不仅普通的照明度计可以方便地测量照明LED,而且测量对照度计的孔径(灵敏面积)也不必作出严格的限定,测得的光强也不再是近场光强,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因此又能恢复使用,测得的光强可改“平均”为“绝对”法向光强,测量结果对测试仪器的依赖性进一步减弱,更有利于国际间在工业和商贸中对LED的品质评定。

4.2 照明LED测量仪器的定标和标准灯

用LED作为二次标准光源对仪器进行定标,还是用常规的白炽灯类的标准灯对仪器进行定标,是一直被讨论的问题。作者认为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应以白炽灯类的标准灯来对仪器进行定标,尤其是能精确测试SCF值的实验室,因为白炽灯类的标准灯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复现性。但对于条件较差的工厂和车间,用已被精确测定的同类型的LED来定标仪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使有时一定要注意LED的几何条件和环境温度。

4.3 测量LED光强时的定位基准

在测量光强和光强分布时,LED光源的定位基准十分重要,CIE No.127-1997虽已明确以机械轴心和前部顶点作为定位基准,但是由于LED光源的尺寸较小,实际操作时还是会导致由于定位误差而引起的较大测量误差,因此,是否以峰值光强轴心为参照定位基准更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4 LED测试的环境条件

在LED测试中,除供电应用恒流方式外,几何条件和环境温度条件显得极为重要。如果在测量光强分布曲线时,不注意被测量的平面,或虽是同一平面但机械轴心对准出了问题,那么出现±20%甚至更大的误差是完全有可能的。

此外,LED光源是一个温度依赖性较强的光源,温度的上升可能会导致LED发光峰值波长的红移和光输出的快速衰减,因此,在LED测试中保持对环境温度的有效控制(如用恒温积分球),或对LED自身温度的监测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也是确保测量结果能够复现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5、结论

用上述测量方法和仪器对普通照明用LED的光源进行反复测试可实现良好的稳定性和复现性。这表明:在CIE现有文件的框架下,根据LED的独特特性,少量修正和调整某些CIE测量方法和条件,并进一步制订相应的CIE推荐方法,其普通照明用LED的特性测量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第二篇: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及照度分布测量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及照度分布测量研究

姓名:尚守锦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指导教师:陈建新

20090501

摘要

摘要

在LED道路照明的推广应用中,光学设计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非成像光学系统的两大核心问题出光效率和光照度,开展LED照明光学系统的研究。

本文针对LED路灯的光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根据LED芯片发光的理论模型,利用光学机构仿真软件Tracepro对LED芯片进行光学建模,即LED的一次光学设计,光线追迹表明所建模型的光强分布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对已有的LED光源阵列进行了模拟实验,验证和完善LED光源的详细参数,并对影响一次光学设计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

(2)对自由曲面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LED路灯的二次光学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并理论推导出自由曲面公式。

(3)根据道路照明的技术要求、对LED路灯二次光学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二次光学设计包括反光碗设计和阵列设计。反光碗设计利用微分法设计了出光角度为450的自由曲面反光碗;阵列设计采用区域分割法的思想进行了设计。

本文根据非成像光学设计理论,光学效果通过理论计算、Tracepro软件仿真和实际测量均达到了道路照明标准中第二级别主干路的要求。

实践证明,本文开发的LED路灯,具有良好配光效果。解决了限制LED路灯推广应用中的光学难题,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关键词:LED照明;非成像光学;光学系统设计;照度分布

北京-T业人学T学硕I:学位论文

Abstract

InthepopularapplicationofLEDroadlighting,opticssystemdesignisbecomingmoreandmorepivotalproblem.ThemaintwoaspectsofLEDilluminationsystem,intensityandillumination,a托researchedinthisthesisbylightingopticsdesign.

The

opticMpaperhasconductedthethoroughresearchinviewoftheLEDroadlightthemaininnovationachievementisasfollows:design.Obtains

(1)The

accordingopticalmodelofWhiteLEDiscreatedwiththeopticalmodelingsofiwarototheoreticalmodelofLEDchip.Theresultshowsthattheintensity

thatofdistributionoftheLEDoptical

LED.ThepaperhascarriedmodeltheisconsistentwithexperimentsoftrueonmodeltotheLEDlamp-house,confirmsand

toconsummatestheLEDlamp-housethedetailedparameterand

designtheessentialparametertocarry011theanalysis.affectanoptical

(2)The

inpaperhasdeeplystudiedfrceformsurfac宅designmethods;Researchsetsgoodfoundationfordesignaboutthesecondopticaldesignandcometoanexpressiontheory.

(3)Thepaperaccording

designresearch.Secondtotheroadlightingspecification,theLEDroadlampsecondopticaldesignmethod,thesecondopticaldesignhasconductedtheoptimizedopticaldesignincludesreflectioncupdesignandarraydesign.Therefleaioncupof450shineanglehasbeendesignedbythedifferentialequation;Arraydesignisusedthercgiondivisionmethod.

opticseffecthasThe

through

routeLEDstreetlampsachievedtheroadlightingstandardrankhostmaintheTPsoftwaresimulationandtheactualsurveytheseconddemand.

isThepractice

andproved,theLEDroadlamps,havethe900ddistributionoflighteffect.LimitinghasbeenresolvedtheLEDstreetlightpromotionapplicationopticsproblemhasthegoodmarketin臼oductionvalue.

Keywords:LEDillumination;Non-imagingoptics;Opticalsystemdesign;Luminositydistribution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师签名:日期:缉垒!≯

第l市绪论

第1章绪论

1.1半导体照明产业概述

1.1.1LED发展历史回顾

1879年,托马斯?A?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白炽灯,从此人类照明进入一个新时代。照明光源经过火光照明、白炽灯、荧光灯,气体灯以后出现了第四代新型绿色固态冷光源.白光LED,由于其具有安全节能、长寿命、绿色环保、色彩丰富、抗震抗冲击、微型化、响应速度快等显著优点,将成为人类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飞跃,其经济和社会意义巨大【l】。LED照明有着相当巨大的应用前景,LED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照明、交通信号显示、背景显示、汽车照明等多个领域。随着半导体照明工程的广泛应用,对大功率LED应用于照明的研究和设计也凸显了它的重要意义【21。

20世纪60年代第一只发光二极管问世以来,LED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早期所用的材料GaAsP发红光(650rim),在驱动电流20mA时,光通量只有千分之几流明,发光效率只有0.1lrn/W,只能做指示灯。到了70年代,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引入了AIGaInP材料体系,使LED产生绿光(555nm)、黄光(590rim)和橙光(610rim),光效提高到了llm/W,应用进入到了显示领域。80年代后,出现了GaAlAs的LED,其封装技术也逐步提高,红、黄色LED光效可达10lm/W。90年代初,发红光、黄光的GaAIInP和发绿光、蓝光的GaInN两种新材料开发成功,使LED光效得到大幅度提高。1993年日本日亚化学公司率先在蓝色氮化稼LED技术上突破并很快产业化,进而于1996年实现白光LED之后,1998年推向市场,为LED找到了照明的新舞台。白光LED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普通照明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剽31。

面对半导体照明的巨大商机和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世界各国纷纷行动,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近年来相继投入巨资,推出国家半导体照明计划。

日本于1998年在世界上率先开展“21世纪照明”计划,旨在通过使用长寿命、更薄更轻的GaN高效蓝光和紫外LED技术使照明的能量效率提高到传统荧光灯的两倍,减少C02的产生。该计划由日本金属研发中心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发起和组织,参与机构包括4所大学、13家公司和一个协会。整个计划的财政预算为60亿日元。从1998.2002年,是耗资50亿日元的第一期目标,目前已经完成。现在,日本正在实施第二期计划,计划到2010年,LED的

北京Tqk人学T学硕I’学位论文

发光效率达到1201m/W[41。

美国“半导体照明国家研究项目"由美国能源部制定,计划用10年时间,耗资5亿美元开发半导体照明,参加者包括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司和大学。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使美国在未来照明光源市场竞争中,领先于日本、欧洲及韩国等竞争者。计划的时间节点是,2002年20hn用,2007年75娜,2012年150蜊.

欧盟的“彩虹计划"在2000年7月启动,委托6个大公司、2所大学,通过欧盟的补助金来推广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希望通过应用半导体照明实现高效、节能、不使用有害环境的材料、模拟自然光的目标。

韩国“GaN半导体开发计划"从2000年至2008年,由政府投入4.72亿美元,企业投入7.36亿美元。研究项目包括以GaN为研究材料的白光LED,蓝、绿光Lase:Diode及高功率电子组件HEMT(HRgh-ElectronMobilityTransistor)-一大领域,分别由心Knowle《lgeOn、Samsung公司及LG公司负责进度管理。希望到2008年,LED发光效率达1001m/W。

在我国,LED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LED产业己初步形成了包括LED外延片的生产、芯片制备、封装以及产品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十分重视半导体照明这一新兴产业。2003年6月,科技部联合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建设部、中科院、轻工业联合会等单位,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紧急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旨在节约照明用电,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包括宁波、厦门、扬州等多个城市都相继建立或即将建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半导体照明技术。

1.1.2LED应用于道路照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灯具配光性能(空间光分布)是决定道路照明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LED灯具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最主要遇到的问题就是光学设计。

道路光学系统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LED的管壳设计即封装设计,即一次光学设计,二是LED的外部光学系统设计,即二次光学设计。

LED芯片只是一块很小的固体,它的两个电极也非常地小,加入电流后它才会发光。在制作工艺上,除了要对LED芯片的两个电极进行焊接,从而引出正、负电极之外,同时还要对LED芯片和两个电极进行保护。此外,还需要将LED芯片发出的光尽可能多地引出LED,并达到一定的照明设计要求(发光强度、

均匀性等要求)。因此,这就需要对LED芯片进行封装。在封装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最高效率地输出可见光的功能,需要进行一次光学设计,合适选择封装材料的形状、结构和材料,

由于大部分LED光源的辐射角分布为1loo~1200的郎伯分布l”,如果没有经过二次光学设计,照在地面上的光型将会为面积较大的圆型的光斑,约50%的光散落到马路之外没有被利用起来,而且会对远处的车辆或行人产生眩光,与路面照明的要求不符,如图1.10)所示。《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要求路灯的配光为长方形的光斑,将几乎所有的光都分布在路面上,如图l-1(bl所示。对LED进行二次光学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产生眩光。

一置置墨

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的光型

图l?1未经过配光(町及经过配光的路灯啷

Fi91-1Noopticaldesigaofthestlcctlamp(a)andop6cmdesignofthes口∞Ilampafter(b)

为了达到均匀照明和特殊照明样式的目的和要求,成像光学和传统的透镜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于LEDJll用照明的特殊要求,非成像光学以及相关的自由曲面设计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开始在LED照明设计中发挥巨大的作用16I。1.2照明设计研究方法的发展

LED绿色照明工程的整体构架如图1.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LED照明灯具的相关设计取决于LED芯片的封装材料、结构和工艺。

LED照明灯具设计包括光学设计、散热设计、电路设计和机械设计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光学设计,本课题主要讨论的就是光学设计中的一次光学设计和

北京T业人学T学硕Ij学位论文

二次光学设计方面。如图1-3所示。

图l-2LED绿色照明工程的整体构架

Fig.1-2ThewholetrussofLEDGreenlightingproject

_囤I_圈回

图1-3LED照明光学设计图

Fig.1?3LEDilluminanceopticaldesignplot

LED的光学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次配光设计和二次配光设计,其中一次配光设计主要从出光效率、光通量和光强分布考虑,如图l-4所示。二次配光设计包括遮光板、反射镜和透镜的设计。如图1.5所示。

图14一次配光设计图

№¨om删mde蛳蛳

次配光设计

Fig.1?5Twiceopa,口ald咖plot

传统的照明设计一般是通过实测进行的,实测法虽然比较准确,但只有在照明系统制造出来以后才能进行,一旦发现其光学特性不能满足要求,只能重新设计和制造灯具,这不但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而且延长了灯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特别是随着光源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诸如LED等新兴光源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照明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所以,将计算机编程、合适的照明设计软件和合理的光学设计相结合的LED照明设计方法,能更有效地进行LED照明设计.从而推动LED应用于照明的发展。计算机编程使得LED照明设计中相关繁琐重复的计算变得简捷和快速,合适的照明设计软件使得设计成为一种事前估计,再加上合理的光学设计,使设计人员在照明器制造出以前就可以分析其光学特性是否符合照明标准,同传统的照图1-5二次配光设计图

北京丁业人学T学硕Ij学位论文

明设计方法相比,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准确性和经济效益[71。

1.3本论文选题依据及各章主要内容

半导体LED照明取代传统照明光源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其光能利用率,对LED进行有效光学设计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也是本论文的意义所在。

本课题主要针对LED路灯光学系统和灯具照度测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是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历史入手,进一步分析LED应用于道路照明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照明设计方法的发展。

第二章介绍了功白光LED原理和非成像光学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LED的基本结构和发光原理,自光LED的实现方法以及LED道路照明灯具设计理论初步,其次着重介绍了非对称自由曲面的光学设计方法。

第三章介绍了LED照明灯具光源的仿真研究,主要从单芯片和多芯片阵列结构的模拟入手,分析和研究光源材料、结构和光学参数方面对出光效率的影响以及光源间距对照度分布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展现出的规律,提出产生的原因和一定的解决办法,为第四章LED路灯的二次光学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第四章主要从道路照明的技术要求、LED路灯二次光学设计方法的优选、LED路灯二次光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具体对LED路灯光学系统设计及照度分布进行研究和测量,其中二次光学设计包括反光碗设计和阵列设计,反光碗设计利用微分法设计了出光角度为450的自由曲面的反光碗,阵列设计使用区域分割法的思想,采用九点采样布点方法对阵列进行初步设计,最后通过对白光LED和高压钠灯比较得出LED的优势所在。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使人们对半导体绿色照明工程有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第2章白光LED原理和非成像光学理论基础

2.1白光LED基础理论

拍…斩§图2-1白光LED结构图图2-2封装后的LED图

Fi92—1Whiteli,曲tLEDgnKmRchan

图2-3为uID的发光原理。p_n结电子注入发光,图24表示p-n结处于热平衡时的状态-p区和n区的费米能级处于同一位置,p.n结中没有静电流通过;图2—5表示当加正向偏置时势垒下降,p区和n区的多数载流子向对方扩散。并且大量电子向P区扩散,构成对P区少数载流子的注入。这些电子与价带上的空穴复合,复合时得到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释放。这就是”1结发光的原理州。

北京T业人学T学硕l,学位论文

N区:结区

图2-3LED发光原理图

Fig.2—3LEDmuminatingschematicdiagram

图24未加偏置电压前p-n结状态

Fig.2_4Energy-banddiagramofthermalequilibriump-njunction

图2-5正向偏置下p-n结能带图

Fig.2?5Energy-banddiagramofforward-biasedp--njunction

2.1.2白光LED的实现方法

目前,LED实现白光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如表2.1所示):(1)通过LED红绿蓝三基色多芯片组合发光合成白光。

优点:效率高、色温可控、显色性较好。.8.

第2章白光LED原珲和1r成像光学理论基础

缺点:三基色工艺复杂、配光困难、成本较高。

(2)蓝光LED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由LED蓝光和荧光粉发出的黄绿光合

成白光,为改善显色性能还可以在其中加少量红色荧光粉或同时加适量

绿色、红色荧光粉。

优点:效率高、制备简单、温度稳定性较好、显色性较好。

缺点:一致性差、色温随角度变化。

(3)紫外光LED芯片激发荧光粉发出三基色合成白光。

优点:显色性好、制备简单。

缺点:目前,LED芯片效率较低,有紫外光泄漏问题,荧光粉温度稳

定性问题有待解决【101。

表2-1产生白光LED的三种主要技术

Table2?lThreeleadingtechnologyofwhitelightLED

蓝光LED+黄色荧光粉

二元系混合

(LED+荧光粉系列)

紫外LED+红绿蓝三色荧光粉

三元系混合或同时加入红绿双色荧光粉蓝光LED+绿光LED+红光LED

对于一般照明而言,人们更需要白色的光源。1998年白光LED开发成功。这种LED是将GaN芯片和钇铝石榴石(YAG)封装在一起做成。GaN芯片发蓝光(Lp=465nm,Wd=30nm),高温烧结制成的含Ce3+的YAG荧光粉受此蓝光激发后发出黄色光发射,峰值550rim。蓝光LED基片安装在碗形反光碗中,覆盖以混有YAG的树脂薄层,约200-500nm。LED基片发出的蓝光部分被荧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混合,可以得到得白光。现在,对于InGaN/YAG白光LED,通过改变YAG荧光粉的化学组成和调节荧光粉层的厚度,可以获得色温3500.10000K的各色白光。

从上表中也可以看出某些种类的白光LED光源离不开四种荧光粉:即三基色稀土红、绿、蓝粉和石榴石结构的黄色粉,在未来较被看好的是三波长光,即以无机紫外光晶片加R.GB三颜色荧光粉,用于封装LED白光。但此处三基色荧光粉的粒度要求比较小,稳定性要求也高,具体应用方面还在探索之中。

采用LED光源进行照明,首先取代耗电的白炽灯,然后逐步向整个照明市场进军,将会节约大量的电能。近期,白光LED已达到单颗用电10瓦,增大了它的实用性。表2.2和表2.3列出了白光LED的光效进展。

北京T业人学T学硕Ij学位论文

表2-2单颗白色LED的光效进展

Table2-2EfficiencyevolutionofsinglewhitelightLED

年份

1998发光效率(流明/瓦)5备注

199915相若白炽灯

相若卤钨灯200l

2008259m120

表2.3长远发展目标

Table2-3Long-termdevelopmenttarget

单颗白色LED

输入功率

发光效率

输出光能10瓦100流明/瓦1000流明

本文中提到的以及在以后设计中所使用的白光LED都是采用单晶型方式,即蓝光LED芯片涂敷黄色荧光粉,其中GaN芯片发蓝光(YAG荧光粉受到蓝光LED激发后发出黄色光,峰值在550nm,LED基片发出的蓝光被荧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结合得到白光。)

2.2LED道路照明灯具设计理论初步

2.2.1照明灯具的光学特性

照明灯具的光学特性包括:光强的空间分布、灯具效率和灯具亮度分布和遮光角等…】。

(1)发光强度的空间分布

为了便于对各种灯具的光强分布特性进行比较,曲线的光强值都是按光通量为10001m给出的,因此,实际光强值应当是光强的测定值乘以灯具中光源实际光通量与1000之比值。

第2帝自光LED原理和1F成像光学理论幕础

照明灯具需要有合理的配光,要求一定的布光角度,保证灯具所发出的光在路面上有较宽的范围,但也不等于光分布越宽越好,太大会产生眩光。一般来说,路灯的光分布要求投射距离为高度的3"-'4倍。而且光分布曲线需平滑,以确保路面上的均匀度。

(2)灯具效率

灯具的效率说明灯具对光源光通的利用程度。灯具的效率总是小于1。灯具的效存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越高越好。

(3)灯具亮度分布和遮光角

灯具遮光角a是光源发光体最边缘的一点和灯具出光口的连线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灯具的平均亮度由式(2.1)计算

I..仃=IdAr(2-1)式中Io一灯具在0方向的发光强度,cd,

Ap-一灯具发光面在0方向的投影面积,m2。

2.2.2LED道路照明灯具的设计

LED道路照明评价指标共有四项,本文主要从照度均匀度和配光设计上加以考虑。

(1)照度均匀度

照度均匀度表示某一区域照明分布的均匀程度。若最小照度为Eo,平均照度为Ea时,(照度)均匀度一般用Eo/Ea表示。此外,若最大照度为Em时,也有采用Eo/Em、Ea/Em、Em/Eo等表示(照度)均匀度的情atl2,13,14】。

(2)配光设计

配光曲线分布类型主要有。液滴’’型,“蝙蝠翼"型和“侧翼"型三种,图2.-6为液滴型和“蝙蝠翼’’型配光曲线,目前市场上LED道路灯具的几种配光解决方案如下:

北京T业人学T学硕一Ij学位论文

●■-酗蚋O嘲啊1∞。tll'lWNIqI'wrIW

:+:IM"mrM●-p-■州一j?_’。一。j∥jtj:

图2-6两种配光曲线图

Fig.2-6Twokindsofplotaboutbeamourvo

a.“V"形排列

通过将LED颗粒安装在“V“形底板上来达到增大纵向照明区域.提高纵向均匀度的目的。

b.利用反光器的反射凹槽

每一个凹槽对应一个LED光源,提高出光效率,控制出光角度和光强分布,从而达到较好的光学分布,提高路面的照度均匀度。

c.采用透镜

利用透镜来改变LED的出光角度,实现二次配光的目的。

d.采用模组定向安装

多个模组安装在一个灯具支架上,每一个模组根据需要按照不同的角度投射。

这4种配光方式都能起到一定的配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提高照度的均匀度,但是离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配光设计中可能需要几种配光方案的综合使用或者需要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解决。

2.3非成像光学设计理论基础

自由曲面光学系统是基于非成像光学理论建立起来的,以实现在目标面上形成特定的光线分布、并追求可能的最大能量利用率为设计目标的光学系统。目前,相关的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太阳能收集系统和照明系统中。与传统光学元件不同,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面型非常复杂,一般不具有解析表达式,因此,为了完成自由曲面的设计,需要将经典光学理论与微分几何和空间造型理论相结厶口。

第2章臼光LED原理和1r成像光学理论幕础

2.3.1非成像光学发展历史

传统几何光学是以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它追求的是如何在像面上获得足够好的物像。而与传统的成像光学不同,非成像光学(1、IonimagingOptics)并不试图在目标面上构建清晰的光源像,而是试图在光源与目标面间找到一种经过优化的光线传递路径DS]。

非成像光学理论起源于六十年代中期,1966年,Hinterberger和Winston在发表的一篇提高太阳能收集效率的文献中首次提出了“非成像光学飞NonimagingOptics)一词。1967年Baranov提出将其应用于太阳能收集系统中的复合抛物集能器(CPC-CompoundParabolicConcentrator)[16】设计中。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Winston和Welford等人开始非成像光学体系【15。17】。此后,一系列非成像光学理论的提出和完善极大地丰富了非成像光学的概念。在成像光学设计中,光学系统作为成像工具,基本上都用几何光线的概念来研究其规律,对能量传递的研究较少。从物理角度来看,光线携带着辐射能,光线的方向也就是辐射能的传播方向。因此从能量的角度考虑,光学系统也是传递辐射能的渠道,是能量传播的过程,非成像光学就是从能量传递规律的角度对光学系统进行研究的。

近来,随着平板显示技术、光纤技术及新型照明光源等的出现和发展,在照明应用场合,对于系统空间利用率、照明均匀性、光线发散角和能量传输的要求越来越趋严格,而基于成像理论的各种照明系统开始体现出其不足,甚至成为一个瓶颈。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采用非成像光学来解决光学领域中所碰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非成像光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成像光学理论

【19】。

2.3.2非成像光学设计基本理论及方法一自由曲面构造

所谓自由曲面,是指这样一类光学面:它们不像传统成像光学面那样具有精确的表达式和对称轴,整个面型完全由面上的离散点定义并拟合而成【I91。标准的轴对称光学系统不可能很好地解决非对称照明要求(如矩形面照明),而自由曲面天生的自由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便利;另外,相比较于传统光学系统,自由曲面可以使用更少的元件或面型提供更为优化的结果(如像差特性)。因此,自由曲面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利用,并且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为常用的自由曲面设计方法包括两种:数值优化法(NumericalOptimizationMethod)‘20】和直接法(DirectMethod)【191。数值优化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每项成果都提出了各自的带有若干可变参数(一般少于20个)的

北京-E业人学T学7贝lj‘孚:位论义

优化函数。如果预期结果与原有的经典结果差异不大,或者所设计照明系统为轴对称系统,使用数值优化法将会显得非常方便。但该方法对于非轴对称设计问题的处理能力非常薄弱,因此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数值优化法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同时由于是反复多次优化而得到最终结果,因此在设计复杂系统时不可避免的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使用直接法进行自由曲面设计上的初始条件是己知发光性质的光源和预期的照明目标面上光强分布,通过加入自由曲面,将光源的光线分布与照明目标面的光线分布加以匹配。

直接法其实是一系列设计方法的统称,如SMS法(SimultaneousMultipleSurface),M-A等式法(Monge-AmpereTypeEquation),剪切法(TailoredLens)等,其中目前利用最为广泛、最有前景的设计方法是剪切法【21彩】。

剪切法最早提出于1993年,自1993.2002年,黜懿等人连续发表的多篇相关论文【27-311,奠定了剪切法的理论基础。剪切法的基本原理在于使用光波前描述光源和照明上的光强分布,使用若干个反射或折射面(为了简化计算,通常为1个)进行光波前匹配,使特定光波前的光线与照明面光波前进行一一对应,完成对于光线的剪切。由于通常情况下,可以用一个二阶的偏微分等式对光波前进行描述,同时自由曲面的法向量、曲率等也可以被描述成对应的微分方程,将它们代入向量形式的折反射定率公式:

丙正i五瓦丽:丽一刀鬲(2-2)即可得到相应的偏微分方程组。利用合适的数值方法求解该偏微分方程组,即可以得到自由曲面上的离散点分布,通过一定的拟合,最终求解得相应的曲面分布。与前述的其它方法相比,剪切法的设计最为直接,不需要经过优化即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同时,理论上可以仅使用一个光学面,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空间浪费;基于自由曲面的设计又使照明系统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这些优势都使基于剪切法的自由曲面设计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在实际计算时,对光源和照明面进行合理匹配是非常困难的,不合理的匹配很可能造成最终微分方程组过于复杂而无法求解;合适的数值求解方法则决定了得到的结果是否足够精确并且不会发散……这些现实的问题都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研列博】。下图2.7为剪切法原理示意图。

第2章白光LED原理和1广成像光学理论基础

h捌帅wmmf,ont∞咖锁晰hm

q,№■飘—嗡

图2-7剪切法原理示意图

Fig.2-7Theorysketchmapofcutmethod

OEC公司的H.Ries和J.Muschaweck发表文章‘24】【251中,指出可以用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方法来构造自由曲面的面型。对于一个体积相对较小的光源,反射镜或透镜表面上的每一点会将光源的辐射分布到一个目标区域,该区域的大小及分配到的辐射完全由光学面上相应点处的曲率和斜率确定。而曲率和斜率分别是该光学面的两阶导数和一阶导数,这意味着这个光学面形可以由曲率和斜率构成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得到。

利用微分方程数值解得到自由曲面的设计方法,具有很高的效率,直接得到面型的数据,省略了传统方法中反复优化的过程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只适用于小体积光源的情况下,针对扩展光源的自由曲面设计,还有待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26】。

2.3.3半导体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学

相比于传统的成像光学而言,非成像光学所关心的不是能否在目标平面上成像以及成像质量如何,而是关注光源的能量利用率以及能量分布情况,图2.8表示了成像光学与非成像光学系统之间的区别。如图2-8(a)所示,两个物点Sl,S2发出的光经过成像光学系统传输,在屏幕上得到了其像点Sl’,S2’;而图2.8(b)中经过非成像光学系统,则在屏幕上得到了某种特定的照度分布,可以说,成像光学系统传递了物点的位置信息和光强度信息,而非成像光学系统则是对能量进行了重新分配和组合。

北京rT业人学T学硕Ij学位论文

图2.8成像光学系统与非成像光学系统的对比示意图

Fin.2?8Imaninnopticalsystemandnon-imaninnopticalsystem

2.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LED的基本结构、发光原理和实现白光LED的方法,具体阐述了LED道路照明灯具的光学特性、灯具的照度均匀度和配光设计问题,重点介绍了非成像光学设计理论。其中非对称自由曲面的设计方法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可以预测,在照明领域最有应用前景的白光LED的发光效率,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将会在照明光源领域掀起一场革命。过去常规LED只能在产品上充当指示灯号,而今随着技术进步、亮度提升,高亮度白光LED正一步步进军潜力庞大无比的灯光照明市场。

第3市LED照明灯只光源的仿真研究

第3章LED照明灯具光源的仿真研究

3.1引言

本章首先拟利用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进行LED芯片封装的模拟,主要从反光碗的材料选择,结构造型和光学参数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期设计出出光效率更高的芯片封装形式。其次通过光源数量和距离的组合仿真验证其光学特性。

由于材料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LED芯片的封装技术也日趋成熟,将发光二极管的晶片密封在封装体内,其作用是保护管芯,完成电气互连,以达到输出需要的可见光,通常封装形式有引脚式、平面式、SMD(表面贴片二极管.)和食人鱼式等。为了达到预期的照明效果,需要根据LED芯片结构,几何形状来选择合适的封装方式。

本章首先以Cree公司TOP白光LED为基础,该款LED利用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YAG(yttriumaluminumgarnet,钇铝石榴石)获得,通过Trac印ro仿真软件模拟不同封装形式所产生的照度图,发光强度图变化,以此来分析其对芯片出光效率的影响,并研究出光效率变化的规律和产生的原因,从而选择出出光效率更高的芯片封装形式。

其次通过仿真两个及多个LED阵列模型,研究LED数量及间距对照度分布的影响,并且得出LED矩形阵列最实用的间距,为下面路灯的光学系统设计和照度分布测量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3.2LED灯具光源的照度分布仿真研究

LED一次光学设计介绍3.2.1

为了使LED芯片发出的光能够更好地输出,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且在照明区域内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LED进行光学系统的设计。其中,在封装过程中的设计被称为一次光学设计;而在LED之外进行的光学设计被称为二次光学设计,也叫二次配光设计。

LED芯片本身是一个近似的朗伯(Lambertian)光源,即LED芯片的光分布是以垂直于LED发光面的轴线方向为零度角的余弦分布。图3.1为直接使用LED芯片作为光源的照明效果示意图,其光强分布沿其发光的旋转对称轴成余弦分布为:

北京T业人学T学硕lj学位沦义

,(巾)=Iocos巾(3—1)

式中厶为LED沿轴线方向的光强,巾为出光方向与轴线之间的夹角。若忽略LED芯片的面积,则容易得到距离h的屏幕上的照度分布为

刑)=孕

大而迅速衰减。这样的光源,很难满足道路照明用途的需求。(3.2)从式3-2可以看出,LED所发出的光线在屏幕上形成的照度随出射角由的增

图3—1LED(朗伯光源)照明示意图

Fig.3-1Chip(Lamben:iaalightsource)lightingchart

一次光学设计主要是决定LED的发光角度、光通量大小、光强大小、光强分布等。而影响封装出光效率的高低、效果的好坏,主要是由芯片、支架和透镜三要素来决定的。

(1)LED芯片是发光的主体,发光多少直接与芯片的质量有关。

(2)支架承载着芯片,起着固定芯片的作用。支架碗的形状大小及与芯片的匹配,对出光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3)透镜,出光的角度和光斑的质量都与透镜有关。

传统的光学设计方法中,繁杂的计算及精密的实验、调试使做出理想的产品变得相当困难;陆续涌现的光学设计辅助软件,可以LED光源或灯具生产之前对其光学效果进行模拟仿真,检查设计是否满足要求,从而为工程设计人员减轻劳动、缩短设计周期和提高设计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本文采用Tracepro作为辅助光学设计软件。Tracepro是一个实体模型的光分析软件,Tracopro用“普适光线追踪"来追踪光线,这种技术引入光线到一个模型,而在物体和表面相交处并没有引起额外的损失。

采用Tracepro进行光学设计主要步骤为:(1)绘制3D结构图

第3帚LED照明灯只光源的仿真研究

使用Solidworks、Pro/E等软件,根据被模拟LED封装产品的结构尺寸,精确画好并导入Tracepro中。或使用软件自带的绘图功能,绘制结构简单的图形。一般而言,支架、晶片、透镜分开成单体以便于设置属性及调整相对位置。晶片可以是简化的模型,可用一个长方体替代。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单体间的相对位置比较重要,应尽量与实际的一致。

(2)设置属性

需要设置属性的有:碗杯(如果是平台也需设置)的表面属性,通常表面设置为InilTOr或根据实际自行定义:晶片的发光属性,包括Flux、光线追迹数量和发光的角度分布等;透镜(或填充胶)的材料属性,主要是折射率和透光率。若这些属性能够贴近现实中物料的属性,则对一般的LED封装设计而言,这些属性已经能够模拟得比较准确了。

(3)光线追迹及结果分析

在远场处设置、选择一平面去观察光学模型的Farfieldpattern,包括发光强度分布(Candela图)及出光效率等数值。图3-2为其仿真步骤。

■■

图3-2TraceI”O光学设计主要步骤

Fig.3-2Traccproopticaldesignmainpl嗍s

3.2.2单个LED光源的照度分布

将LED芯片封装成LED光电器件,必须进行光学设计。这种设计在业内称为一次光学设计。一次光学设计是保证每个LED发光器件的出光质量,从菜冲意义上来说,只有封装设计(即一次光学设计)合理,才能保证系统的二次光学设计顺利实现,从而提高照明和显示的效梨32】。

(1)反光碗锥体形状不同对光强和出光效率影响

半导体照明工程中的LED,其配光曲线(空间光强分布图),又称发光强度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表示LED发光在空间立体角范围内各个方向的分布状

北京工业大学工学砸±学位论文

态,在照明应用中计算工作面的照度均匀性和LED灯的空间布置,光强分布是最基本的数据。因而下面讨论的LED路灯芯片封装虽然未涉及到二次光学设计方面,但是其提供的发光强度图中所显示出的一些规律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发光角(或光束角)有用欧标和美标两种表达方法,而我国通常用半值角91/2表示,指在光强分布图中光强等于峰值光强1/2时所对应的线与法线所夹的角度。

仿真的LED其反光碗为一个圆锥型的反光碗,其高度为09mm,顶面开口圆半径为1.2mm,底面圆半径约为065ram。主要从形状、大小、尺寸等方面,对LED反光碗进行全面的分析,为下一步设计出一款效率更高的反光碗做准备。仿真与分析在Tracepro4.10中进行,发光芯片近似设置为一个0.3*0.3*0.1(ram)立方体结构的尺寸。发光面设置为朗伯体(1ambet_tian)发光,追迹光线条数设置为1万条,反光碗内表面属性设置为Perfoctmirror反射。芯片距离反光碗底部距离为0075ram,用来设置银浆的厚度。检测体设置为一个1000.1000*20(mm)的立方体,选用正方形的前表面为量测面,量测面距离发光表面为50mm。圆锥以材质Plastic中的COC填充,该材质对0.5461pm波长的折射率为1.53419。

图3-3(a)(b)(c)分别为原反光碗的外形图、照度图和光强分布(舀己光曲线)图。

(曲外形囤

F螗3-3(砷Figurationofpr】∞脯ryreflector

三::兰:譬翟:三耆三曹兰毒:奎口∞∞¨¨#~■二]U哪硼嚣端蕊然嚣翟嚣蛊帅—HU—H_

(b)照度图

ng.3-.3∞Ltmaimeltychartofprimaryreflector

.目一*111。’”,”,。

”。㈠r。”_。。。E。”。

(c)配光曲线圈

F,g3-3(c)Sh妇intensitychartofpxlmaryretlectof

图3-4椭圆锥和方椎外形图Rg3-4Figurationofellipseconeandpyramidreflector

图3-4分别是椭圆锥和方椎的外形圈。

北京-T业大学T学硕Jj学位论文

通过模拟得到原反光碗圆锥、椭圆锥(底面椭圆短半径为0.4ram,长半径为0.65mm,顶面椭圆短半径为0.75ram,长半径为1.2ram),方锥(底面正方形边长为0.65ram,顶面为1.2ram),其他参数与原反光碗同,出光效率分别为89.003%,88.766%,89.070%。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芯片封装时不同形状的锥体出光效率基本相同,锥体形状不同直接影响的是其光强分布。

(2)改变支架碗杯内壁(反射锥母线)的形状

固定圆锥底面圆半径为0.9ram,顶面圆半径1.2mm,支架碗杯深度0.8mm,改变支架碗杯内壁的形状,内壁形状分别为直线、圆弧向里、圆弧向外,见图3.5,探讨支架碗杯内壁的形状对出光效率和发光角度的影响。具体光学参数如表3-1所示。

&母线为直线的碗杯

a.Thegeneratrixisthestraightlinebo、Ⅳlcup

b.母线为向里圆弧的碗杯

b.Thegeneratrixisinwardthecirculararcbowl

c.母线为向外圆弧的碗杯

c.Thegeneratrixisoutwardthecirculararcbowl

图3-5支架碗杯的结构图

Fig.3-5Supportbowlcupsa'ucturedrawing

第3中LED照明灯只光源的仿真研究

表3-1支架碗杯内壁的形状对出光效率和发光角度的影响

Table3-IThesupportbowlcupendophragrnshapetOleavestheopticalefficiencyandthe

illuminationangleinfluence

支架碗杯形状

发光角度(o)

出光效率直线56向里圆弧56向外圆弧5688.81%95.72%89.59%

由表3.1可见,支架碗杯内壁为圆弧向里的设计结果最为理想,光的取出最为有效。当然,需要再配合碗杯的深度等调整弧度,才能得到最为理想的出光效率。而支架碗杯内壁对发光角度几乎没有影响。

(3)反光碗高度和反射率不同对出光效率影响

下面将以原反光碗为例,固定圆锥底面圆半径为0.9ram,顶面圆半径1.2ram,只改变反光碗高度,探讨反光碗高度对光强的影响。具体光学参数如表3.2所示。

由表3.2可见,高度越小,光强的效率越低。同时,由于反光碗高度变小,其光强的半值角增大,最值减小。芯片封装时要同时兼顾半值角和出光效率,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半值角以达到较高的出光效率。

表3.2反光碗高度不同对芯片封装半值角和出光效率影响

Table3-2Effectondieencapsulationsemi-degree

0.9andemissivityaboutdifferentO.8reflectdepthsO.7反光碗高度(衄)

半值角(o)/法向

最大光强(cd)15/4.217/4.120/2.6

出光效率89.003%88.807%88.437%

图3-6和图3.7分别为反射率为100%和70%(吸收率为30%,不考虑散射)光强分布图之比较。

北京I业人学I学硪±学位论文

。。一1。…

……,器器ig≥‰。…,.

图3-6完全镜面反射时的发光强度图

Fig3-6ShineintensityDisUlbutlonPlotollperfectiIlilTorrot]ect”*。夥,。。”“

●n。3(●r

……●●●●I…●…■…h‘2j3。

图3-7反射率为70%时的发光强度图

R93-7ShineintensityDisulbutlonPlotoil70pei℃entreflectivity

原反光碗出光效率为89003%,而一般镜面反射其设置反射率为70%,吸收率为30%,无散射特性的反光碗,芯片的出光效率仅为50.243%,降低很多,可见芯片封装时提高反光碗的镜面反射率很重要。原反光碗可视为理想的完全镜面反射。降低反光碗内表面的反射率,芯片出光效率随之下降。(4)反光碗光束角差异对出光效率影响

通过固定圆锥腔顶面圆半径1.2mm,高度0.9mm,改变底面圆半径,探讨开口张角值对光强效果的影响。当底面圆半径也是1.2mm,办即反光碗是

第3币LED照明灯只光源的仿真研究

圆柱形状,出光效率为73.456%,而当底面圆半径为0.8mm和0.65mm时,出光效率分别为88.807%和89.003%,其中底面圆半径为0.65mm即为原反光碗。由此可见,底面圆半径越小,光束张角越大,芯片出光效率越高。同理增大顶面圆的半径,其他条件和参数不变,出光效率也随之提高。

3.2.3两个LED的光源照度分布

Ecx,y,z,=z厢厶{[(石一吾)2+夕2+z2]』孚}{[(z+吾)2+y2+z2]一竿}(3.3)令万d2E=。,Jtx=0,y=0jd…=?Z

m为经验参数,与单个LED的发光特性有关,此处为81,另设考察平面的距离Z=100得drnax=21.822inlrl。

运用Tracepro建立模型,模拟两个LED的光线追迹。单个LED模型的主要结构为外壳、反光碗、芯片,另外还要设定一个被照明平面用来接收出射光。模拟主要方案以单色绿光LED为代表建模进行模拟追迹,设定追迹波长Traeepro默认的546.1mn,追迹光线数为5000,光源发光面到接收面的距离为100mm,阵列中默认LED中心距离为10mra。图3.8和图3-9分别为两个LED光源结构图和追迹图。

图3-8两个LED光源模型结构图图3-9两个LED追迹凹Fi93-8Co,lfig.zafionmodelchⅢtaleuttwoIjDsFk3-9TracechartaboutlwoLDs

图3-10-圉3一13分别为两个LED间距24ram-50ram照度图比较示意。……∞……∞…M…

啊’黜篙#岔髫黜管高翟2慧帅’

图3ql两个LED中心距离25mm照度图

Fig■一一■一3-11LumiⅡmfitychanab伽¨woUEDswith25mcc珊日d缸bnce

2::=2::§j924:22

m口~1…:■”……目……Fh

羞兰i::三蚋三===:兰======:

..::.:.:~::.:.I:.盎..~..二一....:~‘.

===::兰:至:豢萎三至兰i============爰===三::蔓:兰i…

翔翔淄浔浔:三。:雾j=…:‘装======:j习丑蚓蛋●蛋|二=≯c::~翔崩潍浔闺№丑划珥辄,||

图3一13两个LED中心距离50mm照度图

Fi93-13LuminositychartabouttwoLEDswith50mmc,eiiterdistance下图3-14"3-17为两个LED分别距离10mm"50mm的极坐标旋光强度图

R\\

一浔诩渭寸,◆},,◆

厂。\,h~F/。弋●∥。

圈3一14两个LED中心距离10mm极坐标发光强度脚Fig3—14PolarshineintensityplotaboutiwoLEDswiththelOnuncenterdistance

一27-

图3.15两个LED中心距离‰极坐标发光强度圈Fig.3-15Polar8hlnointeasityplotabouttwoLEDswiththe24mmc印t8fdisbm∞

Fig

0”uwⅢ∞’_jo。……‘f…_…c蛐tetdistaace图3.16两个LED中心距离30mm极坐标发光强度图3—16Polafsh№intensityplotabouttwoLEDswiththe30mm,又。衫“≮■—■●■翻目》

cJJc)¨√¨凸…,f≯。参i一∥掣≮0芦

centerdistanctrn_图3-17两个LED中心距离50ram楹坐标发光强度图Fig317PolarShineintensityplotabouttwoUEDswiththe50mm

Z::鲨2222ji2::::

用照明光学分析软件Tracepro进行考察平面上的光照度分析,并取不同的LED间距.模拟的结果从模拟的光照度分布图可以看出,随着LED间距d的增大,平面中心的照度缓慢下降,当间距d为25mm时,照度分布曲线变平坦。两LED之间区域的光照度均匀性较好。计算机模拟值与式(3--.3)计算的理论值相差不大,可以解释为LED光学模型的构造误差所致,即在计算机中构造的LED模型并不是点光源,而是和实物很相近的m5mm圆柱状:而式(3-3)计算的摹础是将LED当作点光源。理论值和模拟值之间的差恰好是LED的大小mSmm。理论值和模拟值的这种关系说明:一方面式(3-3)的光照度分布计算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我们在计算机中所建立的该LED的光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3.24LED阵列光源照度分布(十个LED)

最后分析LED阵列光源所形成的矩形均匀照明系统。

图3-18~图3-22分别为十个LED光源阵列结构图、追迹图、极坐标发光强

度图、发光强度图和照度图。

||iI厂?、。j:|譬:i{:;

…‘监点,=?:篇?“-‘。。,∞?,…

图3-20十卟LED中心距离10mm极坐标发光强度圈圈3-21十个LED中心距离lOmm坐

标发光强度图

F蟾3-20Polar¥hiltcintensit,/plotaboutlenLED¥withthelOmmDelttefdistance

Fig3-21Shineintensityplotaboutt印LEDswiththelOmmcenterdistance

蓍囊篷一。=:鞘:≮=—。

图3-22十个LED中心距离10mm照度图

Fig3-22Lummositychaaal_3etknLEDswithlommcenterdistance

3.3本章小结

(1)对于反光碗内反射面的吸收,可以在材料和工艺方面进行改善。通过减少反光碗的高度,可以减少光线在反光碗内的传播距离.减少COC对光的吸收。通过调整反光碗的顶面圆或底面圆半径,增大反光碗的张角,以减小光线经过反光碗反射后到达反光碗顶面的角度,减少光发生全反射的比率。同时,树脂灌封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出光效率和形状。

(2)在上文所设计的所列条件固定的LED矩形阵列中最实用的距离25mm的方案。由该设计过程中得出为设计LED阵列的光学参数必须严格考虑LED阵列的数量与阵列的分布情况,LED阵列的数量越多,得出的LED照度曲线会较好,强度越强。而LED之间间隔则影响着LED阵列照度的分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具体方案,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充分的模拟,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第4帝LED路灯光学设计及照度分布测量

第4章LED路灯光学设计及照度分布测量

4.1道路照明技术要求

4.1.1根据照明质量的评价因素确定的道路照明标准

道路照明分常规照明和高杆照明。高杆照明指灯具安装在大于20m(含20m)的灯杆上进行大面积照明的一种方式。而常规照明指灯具安装在15m以下的灯杆上,按一定间距有规律地连续设置在道路的一侧、两侧的照明方式。采用这种照明方式时,灯具的纵轴垂直于路轴,因而灯具所发出的大部分光射向道路的纵方向。本次设计的LED灯杆高为12m,按照规定灯具的悬挑长度不宜超过安装高度1/4,这是因为如果悬挑过长,会减少人行道的亮度(或照度);同时悬挑的机械强度容易出现问题,灯具和光源会发生振动,影响它们的寿命,并且会影响美观,使人觉得不协调,同时造价也会增加,故悬挑长度不宜过长。另一个重要数据是路灯的仰角,如果灯具仰角过大,产生眩光的机会就会增加,因此灯具的仰角也应予以限制。

4.1.2照明方式

本文所涉及的LED路灯的悬挑长度在3m左右,其仰角不超过15。,属于常规照明,这也是参照CIE的建议及有关国家的标准确定的。常规照明有单侧布置、双侧交错布置、双侧对称布置、横向悬索布置和中心对称布置五种基本布灯方式,对于不同的布灯方式,灯具的配光类型、安装高度和间距也不同,需要满足表4.1提出的要求:

北京T业人学T学硕Jj学位论文

表4—1常规道路照明布灯方式

Table4-1OrdinarycollocationofLEDintrafficilluminating

配光类型布灯方式

截光型半截光型

间距S(1n)

非截光型

间距S(m)

安装高度

间距S(m)

安装高度

H(m)

安装高度

rI(m)

H(柚

H≥1.4Weff

单侧布置

}I>Weff

H、三o.硎yefjfH≥O.5Weft

S9H

S<3HS<3H

H≥1.2WeftH、田.8Weft"H之O.6Weft

S<3.5HS53.5HS三,3.5H

SgH

S_<4H

交错布置

对称布置

H却.9Weft

H2:0.7Weft

S鱼4H

其中weft为路面有效宽度,单位为m。本试验室设计的LED路灯的布灯方式属

于双侧对称分布。

4.1.3本次设计的LED路灯参数要求

在本章中,我们要设计一款LED路灯使其满足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的要

求(CJJ45-91)。具体要求如下:

安装高度为12m,路灯间隔40m,路面宽12m(3个车道),采用道路照明标准中第二级别主干道路的要求设计LED路灯,其中规定道路平均照度要求为15Ix,均匀度要求为O.35。

4.2光学设计

4.2.1

LED路灯二次光学设计方法的优选

目前的LED路灯光学设计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p"9】:

方法1:光源由多颗LED组成,以LED阵列来替代传统光源,采用传统灯

具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形式,只对驱动控制电路和散热器件加以调整,然后套上普

通灯罩,并没有对LED的安装角度和发散角大小加以调整或设计。用这种方法可以替换现有的传统光源,而灯具外形不发生改变,但LED空间光分布特性与

传统光源差别较大,用传统光源的配光方法反而会降低光的利用效率,而且LED

光源的散热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如图4.1所示:

乏:::::兰2耋::盐墨鍪署::翟苫

图4_l根据传统灯具设计方法设计的LED路灯

Fig.4-1Designed∞∞咖totrad【itioealⅧd№oni曲t/agtheLEDn'eetlampdesign

方法2:多颗LED以阵列形式组成光源,但将LED设置在弧形曲面上,以此来调整LED的角度,并将LED在矩形区域内多列多行纵横排列,每一列或行的LED与基座的底平面之间都有一定夹角。用这种方法设计的LED路灯其散热问题较用方法l的LED路灯好解决,而且配光也比方法l好,但是很难实现较好的配光,不可能实现长方形配光,光的浪费也严重比较,必须使LED弧形捧列,这样会使高功率LED的散热板设计、灯头的结构设计和电源控制较为麻烦,而且外形也不美观。如图4-2所示:

圈4-2阵列分布式LED,每一列或行与底座都有一定夹角

Fig4-21)isMbetedArrayLED,Eachcolumnoi-rowhaveabaseanOe

方法3:多颗LED以阵列形式分布,并在每颗LED上加装透镜(轴对称)或反光碗(轴对称)改变LED的发散角,且每颗LED都有相应的透镜与之对应:其每一列LED所在的平面都与底面成一定的角度,以实现长方形配光。透镜(轴对称)或反光碗(轴对称)的设计及加工较方法4所用的非对称自由曲面的透镜的设计及加工简单。但是用这种方法设计的LED路灯必须与方法2一样必须使LED弧形排列,同样会使高功率LED的散热板设计、灯头的结构设计和电源控制较为麻烦。如图4-3所示:

囤¨每颗LED都有一颗透镜(轴对称)对应,每一列或行与底座都有一定夹角Fi94-3E.ohLED缸equiF0eowithaAxi甜mmmiclem,Eachcolumncsrowhaveabaseangle

方法4:多颗LED以阵列形式分布,并在每颗LED上加装透镜(非对称自由曲面的透镜)或反光碗(非对称自由曲面的透镜),长方形的配光直接在单个LED透镜上完成,整体路灯只需将具有长方形配光的LED模组简单地捧列在一个平板上即可,这种LED路灯在机械结构、散热及电源控制方面比较简单,不同等级公路和不同灯杆高度的道路照明只需要增加不同数量的LED模组即可。缺点是透镜的设计和加工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如图4.4所示:

图44每颗LED都有一颗透镜(非对称自由曲面透镜),LED阵列处在同一平面上Fi94-4EachLED讧equip删withalensofNon-symme打icalfree-form,LEDonthesameplane

以上四种光学设计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思想:整体配光和个体配光岬】。整体配光指以传统的照明设计方法对LED光源进行配光设计,一般将LED阵列看成一个扩展光源,通过反光板或特殊加工的灯罩改变从LED阵列出射光线的空间光强分布,使达到道路照明的要求。使用这种方法,LED能够以光源模组的形式直接替换现有路灯内的传统光源而无需改变灯具面型,省去灯具加工的步骤,方法简单,易于被人们接受。但由于采用的是传统光源的灯具,这就加大了LED光源模组散热设计的难度。而将LED阵列以扩展光源来对待,即放弃了可以将单颗LED作为点光源,方向性好的特点。因此这种方法设计的LED路灯光能利用率一般较低,且由于散热的限制,内部只能安装有限数量的LED,很难满足快速道和主干道照明的要求,只能用在辅路或只供行人行走的路上。个体配光则是充分利用LED点光源、方向性好的特性,对每一颗LED或者

第4千LED路灯光学设汁及照眨分布测量

每一列LED进行配光设计,设计思想又可以分为照明区域分割和直接映射两种方法。照明区域分割法指将LED按一定角度排列,每一行或列的LED阵列负责照明一片区域,控制该列或行LED的出射角度,实现光能在路面的叠加,使路灯均匀照明。这种方法无需加装反光板或其它导光器件,充分利用了LED方向性好的优异特性,光能利用率高,同时它抛开了传统灯具造型的束缚,散热空间不再受限制,为散热器的设计提供了方便,但此方法要求单颗LED的发散角不能过大,否则难以实现每列LED对特定区域的有效照明,使路面照度分布难以均匀。相对于区域分割,直接映射法的思想是将每一颗LED与整个路面照明区域相对应,通过设计合适的透镜将每一颗LED所发出的光能均匀地投射到所需照射的整个路面上,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LED点光源的优势实现单颗LED的配光。但这种方法所设计的透镜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照射区域固定,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如道路长宽比例发生改变,则需要重新设计LED透镜:一般所需照射道路为非旋转对称,因此所设计的透镜也不是旋转对称结构,即增加了透镜的加工难度,使磨具加工成本上升,只有当大批量生产时才能显现其优点。二次光学设计的光学器件的优选:M明

二次光学设计必须在LED发光器件一次光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光学设计是保证每个LED发光器件的出光质量,考虑将LED芯片中发出的光能尽量多地取出。而二次光学设计是考虑怎样把LED器件发出的光线集中到期望的照明区域上,从而让整个系统发出的光能满足设计需要。

基于LED的二次光学设计,对最终的照明器件和产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部分光线未能达到有效的照明范围从而导致能量的损失,需要使用

大数值孔径的光学系统对光线进行汇聚,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第二,封装之后,像面照度分布均匀性达不到设计要求,难以在每一点的照度值都大于要求的最低照度值,这都需要对LED进行二次光学设计。

前文讨论过二次光学设计所使用的基本光学元件透镜和反光碗的优缺点,鉴于反光碗的效率高和安装方便的优点,本次设计反光碗。

单个反光碗有轴对称和非对称两种,。两者各有优缺点:

轴对称的反光碗的设计和加工相对较为简单,加工成本较低。不利因素是实现长方形光斑的配光必须将LED弧形排列,这样会使高功率LED的散热板设计、灯头的结构设计和电源控制较为麻烦,而且外形也不美观。

非对称反光碗,长方形的配光直接在单个LED反光碗上完成,整体路灯只需将具有长方形配光的LED模组简单地排列在一个平板上即可,这种LED路灯在机械结构、散热及电源控制方面比较简单,不同等级公路和不同灯杆高度的道路照明只需要增加不同数量的LED模组即可。缺点是反光碗的设计和加工工艺

北京T业人学T学倾Ij学位论义

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考虑到制作成本问题,本文将对轴对称的反光碗进行设计。

本次设计的路灯安装高度为12m,路灯间隔40m,路面宽12m(3个车道),即路灯需要在路面上产生40m长、12m宽的长方形光斑。根据这个要求,需要设计在道路纵向产生±51.3。内均匀分布的配光,道路横向产生+26.5。内均匀分布的配光的长方形光斑,道路横向上的配光通过反光碗来实现,道路纵向的配光通过使LED弧形排列来实现。为了使反光碗更具通用性,我们设计出光角度60。的反光碗。

4.2.2二次光学设计-CPC反光碗设计

(1)设计原理

CPC是复合式抛物面聚焦器的简称,1976年由ARabl提出。由于它自身的一些特点,CPC被广泛用在利用太阳能方面,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同时由于近几年LED功率的提高以及特别是大功率的自光LED的出现,LED大有取代传统光源的趋势,本节主要介绍CPC的光学特性,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在LED照明灯具设计上。根据边缘光线原理,目标平面上任意一点的能量由边缘光线决定

【43朋】

反射器轮廓设计所用坐标系如图4_5所示。LED顶面通光孔的一端与反射器起始点R0相连,另一端为坐标原点O。R为反射器面形轮廓上任意一点,Rl为反射器面形轮廓的终点。原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入射到点R,仅经一次反射后射向目标平面。入射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为≯,入射角为Q。反射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为p,光轴顺时针方向转向反射光线的方向为汐的正方向。r为原点O到点R的距离,因此反射器面形轮廓r可以表示成痧的函数“彩。

菊4市LED路灯光学设汁及照度分布测量

RI

图4-5设计所用坐标系

Fig.4-5Coordinatesystem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反射器面形轮廓r与入射角Q之间的关系

篇=tan,(矽)d矽

根据Snell定律有ac㈣、。‘7

2a=矽+秒(4-2)

由式4-1、4-2可知,通过确定q与占的函数关系,可以最终确定反射器的面形轮廓。:,

目标平面照度分布函数E(O)与照明系统亮度分布函数L(口)的关系可表示为

脚器

成正比【451。

因此,有(㈣角0对应目标平面上的一点的能量由边缘光线l和2决定。在角0情况下,L(p)与光源ORo以及光源经反射所成的像凡R在垂直于0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长度L

L(O)=兰厂(矽)sin(≯一秒)

S(4-4)

其中,s为该LED项面通光孔直径ORo的长度,E为目标平面上均匀照明区域的照度。

令p(p)=厂(≯)sin(矽一口)(4-5)对式(4.5)求对数导数,并将式(4.1)和式(4.2)代入,得舅=sinorcosot学确砌带q∥∥面阻6、(4-6)

通过求解该微分方程,即可得到0c与0的函数关系。

令H=圭,并代入(4.6)式得

一+“————o=IdOdO

求解该微分方程,得du…dlnp(口)1(4-7)

㈣=高肛渺

其中,毛为待求量。

的函数关系。㈣为便于计算,设定初始条件:起始点心对应日=0.,口=60。。即可求得凼口

岱:a“:tan———————!——一

数cosO(siIl0+cos0)(4-9)由式(4.2)、(4-4)、(4.9)可知:反射器面形轮廓r最终可以表示成0的函邶,=等等

丁弘邶蛉砥彩LJ,=一,(曰)cos(≯)㈩∞式(10)即为图2所示反射器面形轮廓在极坐标下的曲线方程,其中0∈(050,0。】。在图4-5中,以oR0为X轴,向右为正方向;以光轴为Y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在该直角坐标系下,反射器面形轮廓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4.11)

式(4.11)即为图4-5中反射器面形轮廓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曲线方程。(2)CPO反光碗设计

CPC固有的优点让它在能量采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将光源放在CPC的出射口,那么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光源发出的光线必然经过反射,从入射口出射同时出射光线的最大角为0max,这样CPC就起到了聚光的作用同时几乎所有的光线最多只经过一次反射,因此这种CPC的光线利用率会大大的高于其他类型的聚光器。

■●■■●●●●●●●●■●■●■●■■■■■●●■■■-I第4章LED路灯光学设计厦甩度分布测量

llllll●■●■●■●■●■●■●■●■●■●■●■●■●■●●●●●●●●-

可能在点光源聚光方面,cPc并不能表现出优势但是事实上,任何光源都是有一定体积的IED也一样,因此,在于对于有一定体积的光源聚光方面。cPc表现出很强的优势下图为脚盘朗伯发光体在使用为45度a,c聚光前后的光强分布,其中圆斑直径为4米,光源与被照面的距离也是4米,由n帕挪软件模拟生成,光线数十万条,图4"6和图4_7分别为45度蝙蝠翼型配光曲线(极坐标发光强度图)和矩形发光强度图,可见蝙蝠翼型配光分布明显提高了被照面的均匀性和均匀度,图4"8为其照度图,由图可见LED光源在无反光碗和一般曲面反光碗下,CPC反光碗的设计和应用在很大的范围内提高了被照明面的照度均匀度。

整个设计的基本流程如下:

1)使用数学计算软件Matlab进行数值计算(见附录),得到在二维状态下的自由曲面坐标数据并保存为.dat文件;

2)使用专门的编译文对数据格式进行整理,并保存为.龇格式:

3)基于上述点坐标使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构建自由曲面并保存为嘧格式输出,如图4-9所示;

4)使用Tracepro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和结果仿真计算(见图4_6和图4_7)

I∞’?’”'w1¨

0—一7~:』o至≯

图4七45度极坐标发光强度图ng.4-6PolarshinehtemityDish'ibufionPlotof45degree

图4{45度照度图

Fi94-8Lumin∞iHcbanof45degree

i::22::::::2:譬鲨

图4-945度自由曲面反光碗

F辖.4-945Degreereflectbowlbasedoilfi'eedom轴r£l∞

(3)LED路灯计算模拟

根据极坐标系下反射器面形轮廓的曲线方程,当反射光线2与光轴的夹角0趋近-450时,原点O到入射点R的距离r将趋近无穷,即反射器将延伸到无限远的目标平面。因此必须合理地对反射器进行截短。如图4-10所示。该图中,M,为均匀照明区域,AB以及AlBl为照度衰减区域。本设计中选定OGl—鲥,r】。

图4一10中,d为目标平面上均匀照明区域的半径,d。为目标平面上照明区域的半径,d2为照明系统反射器出光口的半径。其中

d=htan30。+‘(4-12)

(4.13)4=j!!业一;Yt‘

(1l,YI)为反射器面形轮廓终点R.的坐标,其中h-12m。

由计算可得d=693m,dl;753m

根据直角坐标系下反射器面形轮廓的曲线方程以及0的取值范围,在三维建模软件Pro/E中建立反射器模型,并导入光学设计软件Traoepro中建立照明系统的模型。

北京工业人学工学硕上学位论文

图4-10反光碗照明示意图

Fig.4-10Reflectioncupilluminationsohcmaticdrawing

采用均匀照明区域内最低照度值与平均照度值的比值来表征该区域内的照度均匀度。利用Tracepro对系统模型追J銮150万条光线,在距离光源12m、半径为7.53m的目标照明区域内明区域内的照度均匀度为85.6%,见图4.11、图4.12。

模拟结果表明:单个1WLED(1001m)安装在本次设计的反光碗在距离光源12m时,照射到半径为7.53m的有效范围内的总光通量为75.51m,系统的效率为75.51%,平均照度为0.1961x,照度均匀性为85.6%。

图4-11光线追迹

Fig.4.11ThelightpUIgU08

图4-12目标平面上的照度分布

Fig.4-12Degreeofilluminationdistributioninobjectiveplane

第4辛LED路灯光学设计7乏照f蔓分布洲吊

!IIl一!一1……——l皇4.2.3二次光学设计一阵列设计

首先我们要计算单只灯具所需的LED数量。根据本章第一节的标准,计算照明整个路面面积所需的光通量:

F=巳?L?D=15?40?12=72001m

经式(4_14)计算,所需总的光通量为72001m。(4-14)

在结温250C,驱动电流350mA时,总光通量为1001m加,驱动电流驱动电流700mA时,总光通量为1601m。在不影响可靠性的前提下,为了充分利用LED的光能,我们将LED的驱动电流设为500mA,则根据厂商提供的驱动电流和光通量大小的关系(如图4-13),可以得到单颗LED的光通量能达到1351m。

//

/O///。,,/./。瑚400瑚600700100./。100珊射I蛳

£一电魂tF■-_一a岍—哪I-呻

图4-13驱动电流与相对光强的对应关系

Fig.4-13ElectricalcurrentandLuminousintensityrelations

单个LED安装反光碗后光通量为

F=1351m木75.51%=1021m(4-15)则需70颗LED就能满足要求,但考虑到LED的光能在传播中的损耗,以及温度对LED光转化效率的影响,我们将LED的颗数设为84颗。

将84颗LED分为7列,每列12颗,对路面进行分割,每一列LED负责一片路面区域,通过调整每列LED所在的平面与与底面之间的角度,照亮与之相对应的区域,通过叠加实现道路的均匀照明,见图4-14。

I-舅-、拓一

/%/81卜,卜}\

北京T业人学T学硕lj学位论文

图4.14LED阵列方式及参数优化

Fig.4-14LEDarraywayandparameteroptimization

如何每列LED所在的平面与与底面之间的角度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重点,根据道路的对称性,只需要确定以、幺、矽.这三个参数即可。1-J‘t

虽然每列LED会有一段距离的间隔,但与路灯高度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记,所以我们可以用其中的一颗LED代替这一列LED,对其仿真模拟,这样便大大降低了所需要追迹的光线数量,提高优化效率。

我们考虑在路面设置几个采样点,计算这几个点的照度和国家规定的平均照度15Ix(由于每列只计算一个LED,其对应的平均照度为15/12=1.251x,而对于路面边缘只需达到1.25*0.35=0.441x),的平方和作为评价函数。

图4.15采样点所在路面位置

Fig.4-15SamplingpointLocation

第四列负责照亮X,≤x≤20(X为路面长度方向,Y为路面宽度方向,x1还I

无法确定)的区域,采样点选取为(15,O)、(15,6)、(15,12)、(20,O)、(20,6)(20,12),见图4-15,用第四列的一颗LED代替这一列LED,通过优化,当只为36.70时,这六个参考点的照度值分别为1.0561x、O.8911x、0.7351x、0.8971x、

‘.

0.7581x、0.6321x。六个采样点均达到路面边缘照度要求0.441x,虽然没有达到平均照度要求的1.251x,但是可以通过后续LED光强的叠加弥补。

箱4辛LED路灯光学设计及照度分布测量

图4-16重新设置的采样点

Fig.4-16NewsamplingPOint

由于17≤x≤20的部分其照明情况已达到照明要求,所以第三列负责照亮x1≤x517的区域,用第四列的一颗LED和第三列的一颗LED代替这两列的二

LED,采样点选取为(12,O)、(12,6)、(12,12)、(17,O)、(17,6)(17,12),见图4-16,通过优化当当幺为24.90时,这六个参考点的照度值分别为1.325x、)

1.251Ix、1.0171x、1.0801x、0.9541x、0.837l】【。六个采样点均达到路面边缘照度要求0.441x,与只考虑第四列优化时相比,照度有明显提高,但是有的点还没有达到平均照度要求的1.251x,但是可以通过后续LED光强的叠加弥补。

图4.17第三次设置的采样点

Fig.4—17Thirdtimesamplingpoint

由于15≤X≤20的区域其照明情况已达到照明要求,而且0≤X≤5的区域由第一列负责照亮,所以第三列负责照亮5≤X≤15的区域,分别用用第二、三、四列的的一颗LED代替相对应列的LED,采样点选取为(5,O)、(5,6)、(5,12)、(10,0)、(10,6)(10,12)、(15,0)、(15,6)(15,12),见图4-17,通过优化当当幺为12.90时,这九个参考点的照度值分别为1.871x、1.7361x、

l赣

图4-19灯具配光曲线

Fi94-19LampCandleourve

我们将前面的设计方法定义为光源逐级递加采样点动态变化法:如果直接优化这4颗LED的数据,需要考虑3个变量,只有通过增加采样点才可能得到较好的结果.这样不仅增加了优化所需的时间,而且随着采样点的增多,评价函数的定义也随之复杂,增加了优化的难度。而采用本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优化第四列LED的相关参数,根据光线分布特性定义了与之相关的6个采样点和评价函数,通过优化确定第四列LED所需旋转的角度。然后在此基础上,

镕4章LED皓灯光学啦计&目艘分布月苴

忽略己经达到道路照明标准的区域,将道路重新分割,加入第三列LED对之进行优化,重新定义与之相关的采样点位置,优化得到第三列LED的相关参数这样,逐级优化。

此方法是对区域分割的改进,它不再将照明面分成特定的空间或者进行均匀分割,而是根据光源特性对照射面进行动态分割,并设置与之对应的采样点,逐步叠加光源,实现照明要求。

4.3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灯具制造

根据前面得到的相关数据,我们设计了一块LED路灯,光源为CreelWLED,驱动电流为450raa,84颗IED分七列捧列,每列12颗,每列LED所在的平面与与底面之间的角度为前面优化的结果,单颗LED驱动电压为3.19-7,总能耗为120w,图420为实物图片。

图4-20120WLED路灯实物图片

Fi94-20120WLEDlampplctere

4.3.2照度实测及分析

本文设计的路灯已安装在北京工业大学校园内,图4-21为夜晚22:30所拍的实物图片。

]■厂—_

一‘甘_=一‘j—jt一

图421LED路灯夜景实物图片

Fig.4-21LEDlampniOn?o∞e“m

本次安装路灯的间距为40m,单侧布灯,我们选取了无树木遮挡的路段.以尽量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I)测量方法:采用两角布点法,把测量路面等分为4行、10列,用形成的方格上点的测量照度的数据算平均值。

(2)使用设备:照度计、卷尺。

(3)环境条件:常规条件,夜晚的道路上22:00以后车辆少时,随机抽取两杆测量。

(4)测量图片:如图4-22、牝3所示

图4-22路灯灯头示意图

F19』-22Lampclawing

第4幸LED路灯光学设计及照懂分布测量

U_

-测量直lL打

l一

4n

叶UlTl

图4.23照度测量点布置图

Fig.4.23Degreeofilluminationmeasuring

po硫generalarrangement

(5)计算方法:

瓦=L

U:垒

E。

∑互

(4-16)

(4-17)

其中Ev为平均照度(1x)互为观测点的照度(1zK),‰。为路面上的最小照度值

(1x),U为照度均匀度,11为测量点数(本次测量中为55)表4.2为测量结果:

表4.2120WLED'.玎照度测量数据

Table4—21

20WLEDlampdegreeofillumination

surveydata

0m3m6m9m

12m

勿廊

0m

4m

8m

12m

16m

20m

24m

28m

32m

36m

40m

横向路诞\\\1

26.9

23.5

20.8

16.3

12.7

10.4

12..616.121.023.726.7

28.5

26.824.523.O

25.123.6

22.6

21.A20.918.8

17.116.2

13.O12.611.OlO.7

11.510.39.89.5

12.812.7

16.916.315.414.5

21.420,.718.617.5

25.323.422.021.4

28.726.9

24.2

15.614.6

10..9

10.7

21.317.222.8

a2?02尹2

北京T业人‘≠T学顾lj学位论文

计算后得到丘w=18.53,U=粤=0.51

av

为了对比分析,我们选取了相同路段安装的高压钠灯相对比,以评测本文设计的LED路灯的光照水平,所有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都相同,型号为飞利浦

(HRP822/250EA01)400W高压钠灯,使用时间约0.5年,

表4_3为测量结果。

表4.3400W高压钠灯照度测量数据

‘Yl

横向路N

0m

3m6m

24.526.524.122.520.10m

Table4-3

400Wsodiumlampdegree

ofilluminationsurveydata

4m8m12m16m20m24m28m32m36m

40m

21.522.721.919.817.5

16.517.516.415.514.5

12.413.712.111.510.1

8.97.59.08.19.7

3.74.53.73.43.O

9.O7.79.17.99.3

12.613.911.911.410.O

16.017.116.315.014.3

21.122.O21.719.717.3

24.226.024.222.419.8

9m

12m

E.

计算后得到E

y=14?961x,U

F口’,

通过表4.2和表4.3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120WLED

路灯与400W高压钠灯相比,照度和均匀度均有较大提高。但耗能明显降低,节能效果明显,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4.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从LED路灯参数要求、二次光学设计方面对LED路灯进行了光学设计,其中二次光学设计包括反光碗设计和阵列设计。反光碗设计利用微分法设

计了出光角度为450的自由曲面的反光碗,阵列设计使用区域分割法的思想,设计结果达到了道路照明标准中第二级别主干路的要求。其次通过数学推导,得出

CPC自由曲面反光碗的公式,为以后设计自由曲面透镜做铺垫,然后通过九点法测试了LED路灯的照度,最后通过实测比较了LED路灯和高压钠灯照度和均

匀度的差异。重点讨论了LED路灯二次配光设计的各种方法和本章二次光学系

统设计的优选的方案。

结论

结论

在LED照明系统设计中,光学设计和照度测量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它们都需要深厚的数学功底和计算机编程能力,同时也要求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和毅力去完成,希望此篇论文对以后的设计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进行了大功率自光LED路灯的仿真设计工作,并通过对设计出的路灯产品进行实测分析,通过分析LED路灯和高压钠灯的照度均匀度对比,得出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得出LED路灯比高压钠灯具有更大的优势性。

根据本文前面现有功率LED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和LED设计水平分析,当前设计的LED结构尚待解决问题和仍需提高的各类性能表现在:我们要提出更多的LED器件光学机构设计的新方法;

在LED器件设计中,相关的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相对缺乏,类似本文中的结构调整仿真设计方法均是作者为进行新型结构的设计提出的,其中理论或设计方法并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技术日益精进,所以上面提出的各种问题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希望本文所做的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能为LED灯具产业作出一些贡献,更希望将来的技术能把人类带入一个完美的LED照明世界,实现LED的绿色照明。

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详细对LED照明灯具光源进行仿真研究,主要从单芯片和多芯片阵列结构的模拟入手,研究和分析光源材料、结构和光学参数方面对出光效率的影响及光源间距对照度分布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展现出的规律,提出产生的原因和一定的解决办法。

2.用微分法理论推导出CPC自由曲面公式,用Matlab对45度自由曲面反光碗进行数值计算,并得到其面型和照度分布图。

3.用区域分割法思想对实际弧形排列路灯进行仿真设计,并进行实测,通过比较LED路灯和高压钠灯的照度数据,得出LED路灯比高压钠灯具有更大的优势性。

参芍上献

参考文献

1.Song.Lee.Analysisoflight-emittingdiodesbyMonteCarlophotonsimulati.AppliedOptics,

2001.40(9):lll-113.

2.陈荣治.照明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突破进展.光讯,2003(104):1.5.

3.贺卫利.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寿命测试及可靠性研究.2008,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4.黄建.非成像光学系统设计及在道路照明工程中的应用.2008,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Wang,瓦OpticaJanalysisofan80Wlight-emitting--diodestrodlamp.Opti嘲Engineering,

2008.47:47—50.

6.杨毅,钱可元,罗毅.一种新型的基于非成像光学的LED均匀照明系统.光学技术,2007.

33(1):110?l15.

7.杨乐.关于LED应用于照明的研究和设计.2005,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李季达,2l世纪白光LED照明分析,PmIA光电科技工业协会,2000/05

9.陈华山,刘子强.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应用.电工与电子,1994(5):22-29.

10.白光U’D的实现方法http://power.nengyuan.net/2008/Ol12/2607.html

11.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编.照明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12.李恭慰.建筑照明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80--90.

13.吴春蕾,李国宾,梁晨.CIES008/E.2001CIE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上).光源与照

明.第2期,2004年6月:25~29.

14.吴春蕾,李国宾,梁晨.CIES008/E一2001CIE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下).光源与

照明.第3期,2004年9月:22~28.

15.RWinston,J.C.Minano,andP.Benitez,NonimagingOptics,ElsevierAcademic,NewYork,

(2001).

16.W:T.WolfordandR.Winston,Higllcollectionnonimagingoptics,Academic,NewYork,

(1989).

17.I.M,Bassctt,W:T.Welford,andRWinston,’,Nonimagingopticsforfluxconcentration",in

a)ProgressinOptics,E.XXVII,(1986).

18.郝翔.基于自由曲面的LED照明系统研究.2008,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W.J.Smith,E.Betenslcy,andD.Williamson,eta1.,”ThePast,Present,andFutureofOpfical

Design",sPm-OSA6342.(2006).

20.B.A.JacobsonandR.D.Gengelbacb.”LensforUniformLEDIllumination:anExampleof

AutomatedOptimizationUsingMonteCarlomy-tracingofanLEDSource”,Proc.ofSPIE4446,121.128(2001).

21.叶关荣.LED光学特性检测的国内外进展.中国照明工程年鉴2008.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687~693

22.H.PiesandRWinston,”TailoredEdge-RayReflectorsforIllumination,”J.Opt.Soc.Am.A

1260.1264(1994)..53.

北京T业人学T学顾卜学位论文

23.H.砌锚,"Tailoring

25.WiI衔edFreefo吼LensesforIllumination”,Proe.ofSPIE4442,43.50(2001).forOptimal24.H.Ries,”TailoredFreeformopticalSurfaces,”J.Opt.Soe.Am.A19,590-595(2002).P0hlJ.A.Musehaweck,H.Ries,etc.Complex3D-1'ailored

ofFacetsLightingofFacadesPublicPlaces【C】.ProceedingssPmv01.5186,DesignofE伍oiont

IlluminationSystems:133?142

26.HaraldRies.TailoredfreeformopticalAmerica,AVo

JournaloftheOpticalSocietyof590—5951.19,No.3,Match2002:surfaces【J】.

27.黄健.非成像光学系统设计方法及其在LED道路照明工程中的应用.2008,浙江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28.屠大维,吴仍茂,杨恒亮。赵其杰,黄志华.LED封装光学结构对光强分布的影响.光

学精密工程,2009.16(5):833.838.

29.ScottA.Lemer,BrettDahlgrenn.Etendueandopticaldesign.SPIE,2006,6338:1-4.

30.WinstonR,MinanoJ

galiVeC,BcnitezE既a1.Nonimagingoptics.ElsevierAcademicPl'器8。2005.31.MichaelSival,BrandonSehoettle,MichaelJ.Flannagan.eta1..optimalstrategiesforadaptivelighting.JournalofSafetyResearch,36(25)281-288.

32.王声学,吴广宇,蒋伟等.LED原理及其照明应用.灯与照明,2006(04):32.35.33.李志航,高铁成.LED道路照明光源的散热与配光应用.电气技术,2008,7:95.98.34.D.Wood.optoeleetronicsemiconductordevicesfM1.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UIL35.Bahaa1994E.A.Saleh,MalvinCarlTeich.FundamentalsofPhotonics【M】.JohnWiley&Sons,

Inc.US,1991

36.梁程远,LED的二次配光设计.2008: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7.杨光.照明灯具中自光LED阵列的排列及配光.灯与照明。2008,32(1);1-4.

38.邹吉平.道路照明灯具配光性能的重要性.电气应用.2008,27(7):100.103.

39.谷正气,贺平.自由曲面前照灯近光配光的计算机仿真分析.计算机仿真.

2005,22(8):253-255.

40.高铁成,艾艳锦,杨广华等.LED路灯的二次光学设计.光机电研究论坛.2008,10:41-44.41.ThomasL.R.Davenport,optimizationforilluminationsystems:thenextlevelofdesign,

V01.5456,(SPIE,Bellingh锄,WA,2004)42.ProceedingsofSPIE

43.HaraldPies,JuliusMuschaweek.Tailoringfreeformlensesforillumination【C】.Proceedings44.ofSPⅢ4442,NovelopticalSystemsDesignandOptimizationIV:43-50

45.HaraldRies.Tailoredfreeformopticalsurfaces【J】.JournaloftheOpticalSocietyof

AV01.19,No.3,March2002:590?595America,

46.WinstonR.MinanoJC.BenitezP.etal.Nonimagingoptics[M】.Burlington:ElsevierAcademic

Press。2005.

47.RablA.GordonJM.Reflectordesignsforillumination、)l,ithex2tendedsourV.圮S:thebasic

solutions【J】.Appl.opt.,1994,33:6012-6021.

48.OngPT,GordonJM,RablA,cta1.Tailededge2raydesignsforuniformilluminationof

distanttargets[J】.Opt.Eng.,1995,34:1726-1737。..54..

攻读硕fj朗问发表和j差交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递交的学术论文

1.陈建新,尚守锦等.太阳能LED路灯芯片封装的模拟与研究.照明工程学报.2008,19(2):66—70.

2.赵阿玲,尚守锦,陈建新.大功率白光LED寿命试验研究.照明工程学报.2009.04.

致谢

致谢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导师陈建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陈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我极大的影响。他在科研上对我严格要求和热情鼓励,并在设计思想方面提出了许多指导性建议,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细心指教。首先感谢陈老师为我提供多方面锻炼机会,使我各方面均衡发展。他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使我终生难忘。感谢他对我学习上循循善诱的教导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衷心感谢三年来陈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向您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谢意!

尤其感谢沈光地老师提供优良的科研环境与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要感谢实验室默的付出是我科研与学习最大的动力。在课题设计及实验期间,史辰、刘国富老师、李澄师兄、刘素娟师姐给予我热情的帮助,史辰老师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我印象颇深,刘国富老师突出的动手能力和很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我帮助相当大,李澄师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广博的知识技能让我受益匪浅,刘素娟师姐在论文撰写方面给我科学指导。在此衷心感谢他们,祝福他们一切顺利。

特别感谢李农博士给我照明方面的科学理论指导和工程实践启发。李老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和诙谐幽默的生活语言使科研探索的道路更加轻松有趣。感谢地下室老师、秦琴、翟奋楼、闰静和舍友毛德丰、王龙伟、孙建辉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关爱。尤其是和毛德丰在课题上的讨论让我获益良多,特别感谢他!感谢我的好友胡玉婷,她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她对我默默的奉献,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我的大学同窗陶俊博士,他对我英语翻译上的大力帮助使我翻译水平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兄弟等给予我无私的关爱。他们在我找工作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温馨的体贴,我将用一生来回报他们。

感谢北京工业大学为我们提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以及科研条件,在此我度过了三年的难忘时光,最后,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亲人、同学和朋友们再次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祝福他们!

学生:尚守锦2009年5月

附录

附录:45度自由曲面反光碗Matlab数值计算源代码n--41;

%直角坐标下x和Y

dataI=zel-os(n,2);

%极坐标下r和ttleta角

data2=zaros(n,2);

%theta角度存储

angelthe吐a=zcros(n,1);

%afa角度存储

angelafa=zeros(n,1);

%phy角度存储

angelphy=zeros(n,1);

%中间计算存储

middlecomputel=zeros(n,1);

%照射距离设定

H=1000;

k-=--.41;

%or的长度设定

or_length=200;

萨or_length;

fori--l:41

l产-k+1;theta=k训180;

middlecompute=(1+cos(theta)^2+2?sin(them)?(cos(them)^3))/2幸(cos(sin(theta)+cos(theta))“3);产s?middlecompute;

afa=atan(1/cos(thcta)?(sin(them)+cos(them)));

phy=2?afa-them;

x---r*sin(phy);

y=-r宰cos(phy);

datal(i,1F-x;

datal(i,2)=K

data2(i,1F-r;

data2(i,2)=rhea;.59.

北京T业人学T学硕十学位论文

angelafa(i,1)=180?afa/pi;

angelphy(i,l户180*phy/pi;

middleeomputel(i,1阄iddlecompute;%找到终止点

xl=datal(1,1);

ylffidatal(1,2);

%照明系统均匀出光半径

d=H奎tan(40*pi/180地l;

%照明系统反射器出光半径

dl--xl?(H+yi)/yl-s/2;

%存储X,Y坐标至D盘文件dalai中save7D:\daml.txt’datal-ascii-double;

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及照度分布测量研究

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及照度分布测量研究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尚守锦北京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缪莹莹 基于LED照明的DLP投影显示系统研究 2007

本文主要研究了应用LED光源的小型DLP投影显示系统。投影显示系统的小型化、长寿命是投影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投影显示系统的小型化和长寿命提供了新的可能。LED光源相比于传统的UHP光源,具有无红外辐射、器件小、功耗低、寿命长等优点,但同时由于LED的外形和发光特性等和现有的投影灯源不同,使得现有的照明系统无法应用于LED,且无法满足投影小型化的要求,目前LED光源的光通量输入相比于传统的UHP光源还是远远不足,那么如何有效地传输光能,也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DLP投影显示光学系统设计理论、分析方法和系统实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用LED代替传统的UHP光源作为投影显示系统的光源,结合LED的特性和DLP投影显示系统的参数,利用非成像光学分析方法,设计适用于DLP投影显示系统的LED照明系统,并且深入分析了DLP投影显示系统中的许多光学器件的初始结构和设计方法。使用光学仿真软件LightTools对系统进行模拟,对系统的进行整体性能综合评价对系统设计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投影显示技术,分析比较了三种主要的投影显示技术,分别为CRT投影显示技术,LCD投影显示技术,DLP投影显示技术,介绍了投影机的性能指标,详细介绍了两种传统光源的照明系统:方棒系统和透射行复眼系统,比较了传统的UHP光源和LED光源,介绍了两种光源的优缺点,并分析了LED投影显示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主要对非成像光学系统进行研究,简要介绍了非成像光学系统历史以及同成像光学系统的区别。详细介绍了理论最大集光比和光学扩展量。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设计中所使用LED的特性,包括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简要介绍色轮在投影机中的作用,并且结合这些特性设计了LED驱动。

第四章提出了LED照明系统中的方棒照明系统设计和锥度光棒照明系统设计,使用光学仿真软件LightTools对系统进行模拟,主要研究了方棒长度和均匀性的关系以及锥形方棒锥度,长度的设计对最后出射光束角度和均匀性的影响,并给出设计结果。

第五章引入CPC的概念,介绍了边缘光学理论并且结合本文中具体使用到的LED光源特性对CPC进行优化,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出射光束角度、均匀性和光能利用率。

第六章着重分析了DLP投影显示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简要介绍DMD器件的原理,讨论DLP投影显示系统中的主要两种结构:远心光路系统和非远心光路系统。设计TIR棱镜结构,照明透镜组,投影物镜,搭建一个完整的以LED作为光源的DLP投影系统。

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对文中提出的设计进行比较,并总结工作,展望新的工作方向。

2.期刊论文 孙理伟.金尚忠.岑松原.SUN Li-wei.JIN Shang-zhong.CEN Song-yuan 用于固态照明的自由曲面微透镜设计 -光子学报2010,39(5)

针对LED照明应用中,现有二次光学设计过程对LED初始光强空间角分布的依赖性,讨论了用于LED照明的自由曲面微透镜器件的设计方法.根据斯涅尔定律和边缘光学理论,研究了自由曲面微透镜的面形构造算法,建立了自由曲面微透镜器件的光学模型,并用光学模拟软件对其照明性能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显示,该微透镜器件能够在目标面上获得满足预期要求的照度分布,照明均匀度在92%以上,且其结构有效解决了LED初始光强空间角分布复杂化的现状和现有二次光学设计对光源初始光强空间角分布依赖性的矛盾.

3.学位论文 吴宏超 LED照明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2008

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寿命长、无红外辐射等特点,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光源,在照明系统的应用中有着传统光源不能替代的优点。但是由于LED的外形和发光特性和传统光源有着很大的不同,使得现有的许多照明系统无法应用于LED,因此对LED照明系统的深入研究是必要而有意义的。本文针对LED照明系统及其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工作如下:

1.针对应用在照明系统中的LED光源进行了研究,总结了LED的发光原理和光学特性,探讨了LED照明系统选择LED光源的理论依据,并给出了LED照度分布和光通量的计算方法。

2.针对LED照明光学系统,研究了应用于点光源和应用于扩展光源的设计理论和方法。重点论述了包括光学扩展量和边缘光线原理的非成像光学理论。并研究了一种非成像光学设计方法——SMS设计方法。

3.基于非成像光学理论,应用SMS设计方法设计了微型投影系统中的LED聚光器。提出了创新的“折叠光”四曲面结构,运用Lighttools软件对设计结果的仿真表明,与现有聚光器相比,聚光器光能利用率提高了近20%,在相同输出口径下,纵向尺寸减小了四分之三。

4.推导和完善了LED阵列通过透镜阵列聚光后的光强分布公式,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铁路信号机中的LED照明光学系统。经实验测试,样品达到国家规定的信号机相关的发光强度、发散角、发光口径等光学性能指标,且理论设计与实验结果一致。

4.学位论文 沈默 LED投影显示照明系统研究 2006

微显示投影系统的小型化、长寿命是投影技术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高亮度LED器件的出现,为微显示投影系统的长寿命、小型化提供了新的可能。LED具有发光效率高、无红外辐射、器件小、功耗低、寿命长等特点,在投影显示系统的应用中有着传统光源无法替代的优点。但是由于LED的外形和发光特性等和现有的投影灯源不同,使得现有的照明系统无法应用于LED,且无法满足投影系统小型化的要求。因此研究适合于LED的小型投影照明系统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投影显示的行业概况、分类,分析比较了目前主要的三种显示投影技术的光学结构,分别为TFT液晶投影显示、DLP投影显示和LCoS硅基液晶投影显示。详细介绍了两种传统光源的照明系统,方棒系统和透射型复眼系统,并分析了LED投影显示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阐述了非成像光学原理,包括光学扩展量(étendu)原理,照明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原理,并且介绍了临界照明、柯拉照明两种照明系统的原理。

第三章中介绍了高亮度LED的理论基础,结构特点,并且结合Lumileds生产的高亮度LED设计其散热方案,测量了Lumileds和Osram的LED配光曲线,提供LED光源模型。

第四章中提出了用于LED照明的反射型复眼的设计,介绍了复眼照明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以及采用ASAP模拟过程和结果分析。此设计利用光线反射缩短光学系统的机械长度,减小了体积,利用反射克服透射中产生的色散和透射损失,均匀度和效率都较好。

第五章中提出了用于LED照明的光棒和聚光系统设计,主要研究LED的排布与个数和照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聚光系统的数值孔径和照明效率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佳匹配值。适合应用于多个LED照明,经过模拟可以达到100尼特的照度。

第六章中引入CPC设计,介绍了边缘光线理论,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其效率和出射光线角度,根据加工要求,提出改进方案。

本文最后一章,对文中提出的三种设计进行比较,并总结工作,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

5.学位论文 胡海蕾 LED照明光学系统的设计及其阵列光照度分布研究 2005

本文围绕非成像光学系统的两大核心问题,即光强和光照度,开展LED照明光学系统的研究。根据LED芯片发光的理论模型,利用光学机构仿真软件TracePro( )对LED进行光学建模,即LED的一次光学设计,光线追迹表明所建模型的光强分布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并对LED出射的光线作出了具体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开展LED的二次光学设计,即提高LED的法向光强大小,在比较不同形式的非成像光学组件后,结合实际情况最终选择旋转抛物面反射体与LED构成系统,并且反射体与LED的空间相对位置变化导致整个系统的法向光强有两个峰值,但它们的成因不同。此外,采用理论推导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LED阵列的光照度分布进行了研究。推导出LED阵列对与其平行的平面上的光照度分布公式,并用计算机模拟加以验证,两者吻合较好。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道路照明工程,对影响路面光照度分布的因素作了定量研究,这些因素有:LED的阵列形式、LED的数量、LED之间的间距、LED路灯离地面的高度、LED路灯之间的间隔,并推导出了整个路面的光照度分布公式及相应的变化曲线,给出了分析此类实际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相关成果可为LED照明光学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依据。

6.期刊论文 余桂英.金骥.倪晓武.郑颖君.Yu Guiying.Jin Ji.Ni Xiaowu.Zheng Yingjun 基于光学扩展量的LED均匀照明反射器的设计 -光学学报2009,29(8)

针对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发光特点,根据非成像光学的光学扩展量理论建立了获得均匀照明反射器的一般方程,实现了在特定目标面上的均匀照明,进而依据该方程设计了用于体视显微镜的LED照明系统.利用TracePro软件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光线追迹仿真,结果表明在Φ90 mm的范围内照度均匀性达到90.6%,不考虑反射率损失时能量利用率可达到99.6%.该设计方案采用单一反射器实现均匀照明,为实现照明系统小型化和简单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7.学位论文 郝翔 基于自由曲面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2008

使用固体照明光源特别是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进行照明系统设计,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减少污染,而且可以减小体积、延长系统使用寿命。但是由于LED的外形和发光特性等和现有光源不同,使得现有的基于成像光学的照明系统无法直接应用于LED。自由曲面灵活的空间布局和设计自由度,能够简化光学系统的结构,提高像质。尤其在照明光学系统的设计中由于光学自由曲面可以在分配光强的同时控制散射角度,非常适用于基于LED的照明系统设计,故此展开研究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含有实际的意义。

本课题对微分方程数值解构造光学自由曲面来实现高能量利用率的均匀照明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基于微分几何知识和光学折反射定理构建微分方程(组),并利用数值解法直接得到自由曲面的面型数据。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适用于自由曲面照明系统的光学模型,并通过将光源包埋入自由曲面的方法实现100%的理论能量利用率。本课题随即对理论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使用灌注法加工了自由曲面透镜,并将其导入DLP投影系统中对其实际效果进行了测试。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现有照明产业的现状、分类,分析比较了目前主要的几种传统照明系统的光学结构;再介绍了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发展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光学自由曲面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第二章介绍了非成像光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内容,并且着重论述了微分方程构造自由曲面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光学自由曲面的矢量方程组和数值解法;随后给出了实现100%的理论能量利用率的设计方法,并对系统的实际表现进行了仿真模拟;最后给出了几种类轴对称均匀照明的实现方法。

第三章给出了应用第二章的方法实现自由曲面设计的具体过程。

第四章介绍了自由曲面的实际加工方法,并详细介绍了使用灌注法加工自由曲面的流程和问题解决方法。

第五章介绍了在构建基于LED的照明系统中电学、热学、机械加工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对相关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本文最后一章,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

8.学位论文 梁程远 LED的二次配光设计 2008

发光二级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照明系统设计对LED照明的普及以及真正实现绿色照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要想同时达到像面均匀照明和高的光能利用率是非常困难的。

传统的成像光学强调能否在像面成像以及成像的质量,而LED的照明设计需要达到一定光能的利用率和均匀性要求,因此在设计中要使用非成像光学的评价方法。然而通常的照明设计软件如ASAP只能对光学系统进行模拟,不具有优化功能。

本文正是在研究了入射光线孔径角和光线在像面高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在光学设计软件ZEMAX中自动优化系统的方法,从而使优化过程更加方便和精确。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针对LED作为朗伯光源和非朗伯光源两种情况,公式推导得出了入射光线孔径角和光线在像面交点坐标的关系,得出结论:为实现像面均匀照明的效果,可以通过改变不同孔径角入射光线的相对权重值,来改变像面上到达该孔径角光线的区域的光线数即照度,从而改变像面照度分布,达到均匀照明的效果;然后在光学设计软件ZEMAX中利用宏语言编写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评价函数验证该关系;最后对某实际LED产品,通过修改宏命令中的不同孔径角光线的相对权重在ZEMAX中优化得到了非球面透镜,实现了圆形光斑和椭圆光斑的均匀照明;通过在照明设计软件ASAP中对整个光学系统的模拟,以及对光线追迹得到的像面照度分布、光能利用率等结果的分析,证明了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9.学位论文 张芸 LED道路照明光学系统及光能分布的研究 2007

本文对发光二极管道路照明灯具的光学系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利用光学机构仿真软件LightTools对LED进行光学建模。在此基础上展开LED的二次光学设计,旨在提高道路表面的光强分布均匀性。

进入21世纪,发光二极管因其具有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目前市场上的LED道路照明灯具,光学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本论文的目的是针对LED节能型道路照明灯具进行二次光学设计,采用合理的外光学系统,改善灯具的光照分布性能,使得灯具的照度分布满足要求的同时,保证照明器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文详细介绍了道路照明灯具的光学特性、道路照明的指标和国家标准,对照明设计方法和照明设计软件进行了分析。利用仿真软件模拟路面的光照度分布,比较不同形式的非成像光学组件对于LED道路照明灯具光学性能的改善,分析其特性。基于菲涅尔透镜的原理,提出一种具有菲涅尔透镜微结构特征的散射元件,并根据模拟出的路面光强分布分析其性能,通过比较各种元件组合方式的优劣,最终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光学系统以提高边缘路面的光照度。

在仿真设计的基础上,加工出散射元件,并从元件夹角和道路边缘照度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的验证。结果表明,设计出的散射元件能够改善灯具的光照分布性能,改善路面照度的均匀度。为进一步提高灯具的光照分布性能,本文采用反射元件与LED照明系统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反射板可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并能够增加边缘路面的照度。最后,在以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反射板与散射元件结合的LED照明光学系统,使得LED照明灯具的光照度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10.期刊论文 蒋金波.杜雪.李荣彬.Jiang Jinbo.To Sandy.W.B.Lee 汽车照明系统的设计及超精密自由曲面加工技术 -照明工程学报2008,19(3)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现代汽车照明系统对发光效率、安全性能、以及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照明中的自由曲面反射镜及LED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加工是至关重要的.有别于传统光学系统的设计,汽车照明系统的非成像光学的设计是个多学科、复杂的过程.设计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照明系统的发光效率、能耗、以及汽车的安全性能.随着光学系统设计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光学元件采用了非球面以及自由曲面,汽车照明系统的效率以及性能得以极大的提高.本文阐述了汽车照明的非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和超精密加工技术.

本文链接:http://d..cn/Thesis_Y1569425.aspx

授权使用:合肥工业大学(hfgydx),授权号:278e2ece-db1a-460c-ba14-9e4b016e2611

下载时间:20xx年12月13日

更多相关推荐: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院系材料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级0705姓名童凌炜学号20xx67025实验台号实验时间20xx年11月11日第12周星期二第56节实验名称拉伸法测弹性模量教师评语实验目的与要求1用拉伸...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报告示范

实验报告示范1实验名称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一实验目的学习用拉伸法测定钢丝的杨氏模量掌握光杠杆法测量微小变化量的原理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二实验原理长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外力F的作用下伸长了l称Y丝直...

金属材料杨氏模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金属材料杨氏模量的测定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专业医学信息工程班级一班报告人学号同组人学号同组人学号同组人学号理论课任课教师实验课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xx年3月2日报告日期20xx...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定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班级编号试验时间时分第周星期座位号教师编号成绩杨氏模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应用2掌握各种长度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3学习用逐差法和...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测定实验

二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测定实验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测定实验大纲1通过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测定实验使学生掌握测定材料变形的基本方法学会拟定实验加载方案验证虎克定律2机测材料的弹性模量使学生学会用引伸计球铰式引伸计测...

传统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报告

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实验人杨氏弹性模量是材料弹性性质的一个主要特征量本实验通过对钢丝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学习一种测量长度微小变化的方法光杠杆镜尺法目的1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2掌握光杠杆镜尺法测定长度微小变化的原...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报告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报告弹性模量亦称杨氏模量是固体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它标志着材料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的抵抗能力作为测定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一个传统方法静态拉伸法在一起合理配置误差分析和长度的放大测量等方面有...

低碳钢拉伸时弹性模量E的测定实验

低碳钢拉伸时弹性模量E的测定实验1实验目的1在比例极限内验证虎克定律2学习使用单向引伸计测定钢材的弹性模量E3再次熟悉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使用4学习拟定试验加载方案2仪器和设备50KN电子万能试验机单向引伸计游标卡...

测量弹性模量E实验

实验编号1测量弹性模量E实验测量弹性模量E试验一概述弹性模量E是表征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即材料的刚度在工程设计中若对构件进行刚度稳定和振动等计算都要用到弹性模量它是通过实验方...

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及其实验数据

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及其实验数据实验目的1学习静态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2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3利用有效的多次测量及相应处理方法来减小误差实验仪器杨氏模量测量仪光杠杆望远镜尺组米尺游...

实验二 用悬丝耦合共振法测量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

实验二用悬丝耦合共振法测量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悬丝耦合共振法测量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基本原理2用悬丝耦合共振法测量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二实验原理金属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

教学章节:实验7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教学章节实验7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教学内容1讲述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的实验原理2介绍实验的操作要领数据处理等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教学学时3学时教学目的...

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