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峨眉山—都江堰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2024.3.27

乐山—峨眉山—都江堰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

带队教师:

组别:

实习时间: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前言

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地貌景观,气候土壤植被垂直分异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土壤植被等的观察、描述、分析、资料整理,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
3.实地认识峨眉山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实习时间:20##年5月31日至6月11日

实习地点:乐山、峨眉山、都江堰

实习路线:云南曲靖——四川乐山市峨眉市(经成昆线)——乐山——峨眉山——四川成都(成乐线)——都江堰青城山——云南曲靖(经内昆线)

带队教师:张晶香、陈习琼、施玉、马美、李波

二、  实习内容

(一)乐山大佛

1、大佛概要

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0.6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仅一只佛足就宽5.5米,长11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大佛两侧的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2、大佛的来历

  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达90年。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

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具传当初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

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多,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3、相关的传说

乐山大佛耸立江边,一千多年来,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第一次显灵是60年代,人们没有东西吃,许多人都饿死了,佛不忍心看就闭上了眼睛。第二次显灵是70年代,国家好几个领导人都去世了,佛心里很难受就流眼泪了。第三次显灵是20##年,佛看见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佛心里很高兴,头上就显出金色的光环。

(二)峨眉山

1、    峨眉山的基本情况

     峨眉山是仙的世界,佛的海洋。“大江东去,佛祖西来”,大自然以它那鬼斧神工的创造力,雕刻出峨眉山水的清秀。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今约两千万年前地壳演变史上的喜马拉雅运动,造就了地球上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同时也造就了雄伟的峨眉山。峨眉山核心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其地质地貌独特,生物土壤气候垂直带明显,形成繁多的动植物种类和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加之人文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浓厚,内涵丰富,构成了峨眉山“雄、秀、神、奇、幽”的特色,素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仙山佛国”之称,并有“峨眉天下秀”之赞誉,难怪明代诗人周洪谟在诗中赞叹: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供奉普贤菩萨著称。峨眉山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据现有考古资料表明,早在1万年以前,这一区域内已有古代先民的活动。进入文明社会,有文献、史迹可考的人文历史已有二千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古代先民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佛教的传入,寺庙的兴建和繁荣,又使峨眉山这座雄而秀的“蜀国仙山”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佛教文化,构成了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礼仪、音乐、绘画等无不展示出自身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和鲜明色彩。目前,全山有僧尼约300人,大小寺庙近30座,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清音阁、华藏寺等,寺中常年香火不断,香客不绝。秀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遗存、神秘的佛门文化。

2、峨眉山地质

   峨眉山的地质演化史,概括起来,就是“八亿年的孕育,七千万年的成长,二百万年的春风时雨和潜默移化”。在数千万年的演变过程中,经历无数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在国际上划分的13个地质代中,除缺失中、晚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因此被誉为“地质博物馆”。其主要特征

(1)、地质时代沉积地层较多

峨眉山的地质基底是元古代晋宁期花岗岩,上覆沉积地层厚达8000余米。峨眉山景区面积154平方千米(不计外围保护区域),在此有限面积内出露地层有元古界的震旦系,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下统),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占有世界地层13个系中的10个系;地方性地层组亦达30个以上, 且有以峨眉山的地名命名的标准地层剖面11个。此外,还有以峨眉山命名的“峨眉山花岗岩”,以及以峨眉山地名命名的罗汉坡虫等数十种古生物化石。如此齐备、典型的地层为我国的其它各旅游名山所不及。

(2)、地质剖面典型且配套完整

   峨眉山有麦地坪前寒武系-寒武系、张山-新开寺古生界、挖断山上二叠统、龙门洞三叠系、荷叶湾-凉水井中生界-新生界等五处典型地质剖面。它们的地质年代基本相互衔接,配套较为完整,这一现象为我国各大风景名胜区所少见。其中,麦地坪剖面以海相连续沉积突出,曾作为国际地质标准剖面—金钉子剖面的候选地点;龙门洞三叠系剖面的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同期变形构造等之多样,沉积相的鲜明、典型,早已蜚声国内外。

(3)、断块构造突出,推覆形迹宏伟

   峨眉山区域内断层纵横,褶皱多因而破坏。全山被断层分割成洪椿坪、万年寺、新开寺等断块。切断主体构造峨眉山 大背斜南段的北东向峨眉山大断层,为一区域性逆冲推覆构造,破碎带宽100余米,最大断距4000米左右,规模宏大,且具有持续不断推覆的特征。峨眉山主体断裂和次级断裂构成明显的X型共轭特征,成为研究地壳变形构造的良好场所。

(4) 水文地质景观丰富多样

由于岩性与构造的多样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水文地质景观,尤以泉为突出。依出露条件,峨眉山有侵蚀泉、裂隙泉、断层泉、喀斯特泉等多种泉水。龙门洞泉、龙洞泉、鱼洞河泉、泉北堰泉等喀斯特大泉最为壮观,涌出量之大可达每秒1181升。它们或潜于深涧,翻波涌浪;或悬于高崖,飞珠溅玉。且有“云外流春”的优质饮用矿泉—大峨寺玉液泉;医疗效果好的两河口氡水温泉。

3、峨眉山地貌

    由于多样的岩石地层与地质构造,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断块抬升的差异,以及寒冻、流水、喀斯特化等外力的作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峨眉山地貌。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地貌类型多样,组合巧妙

按成因分类,峨眉山区有构造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构造剥蚀台地地貌、重力地貌等,此外还有待研究的冰川地貌,其地貌类型堪称多样,在我国风景名山中是不多见的。上述地貌彼此镶嵌、巧妙组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山地景观。由于山区坚硬的玄武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等分布广泛,且断裂发育,因而各种地貌组合中不乏奇峰、怪石、幽谷、峭壁。

(2)、陡壁地貌宏伟壮观

峨眉山区坡度大于55°的陡壁地貌,主要分布于金顶以东,北起连望山坡,南至万佛顶以南的鸡公啄一带。这一带主要的峭壁有舍身崖、长寿崖、观音崖等,绝壁高500至2000米不等,十分宏伟壮观。其中最为雄险的舍身崖,相对高差2000米左右,由4级绝壁构成。从山麓的灵岩寺仰望舍身崖,白色崖壁与苍翠植被交错出现,形成“灵岩叠翠”之奇观。舍身崖绝壁之高,接近于南美罗奈马山的绝壁(2700米左右),而远高于国内旅游名山的绝壁,以险著名的华山的绝壁不超过600米;以宏伟著名的武夷山晒布岩仅150米高,武夷山的莲花峰绝壁也只300米高。

(3)、层状地貌巍然矗立

全峨眉山共有5级剥夷面,形成5级大的“台阶”。它们从上到下是:金顶-万佛顶剥夷面(3000-3099米)、雷洞坪剥夷面(2400米)、大坪剥夷面(1500米)、新开寺剥夷面(1000米)、五显岗剥夷面(700米)。由于山前的峨眉平原相对下降,因而山地层状地貌显得特别高耸挺拔。从山麓平原仰望峨眉山,多层层状地貌巍然矗立。

(4)、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峨眉山的碳酸盐类岩分布面积占全山面积的60%左右,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核心区域的洪椿坪一带,峰丛地貌达20余平方千米,石笋沟尤为精彩,根根石峰如绿色玉笋沿沟排列,美景如画。峨眉山的溶洞呈多层分布,山麓罗目镇一带,从当地河面上至125米高处,分布有5层溶洞。峨眉山核心区域,有海拔490米、505米 、1790米、2400米等多级溶洞分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九老洞,长度达1505米,是一个复杂的洞穴系统。

(5)、众多峡谷地貌奇异、幽深

峨眉山峡谷众多,各有特色。白云峡“一线天”的幽险,清音阁峡谷的急流搏击,龙门洞峡谷的清泉奔涌,五显岗峡谷的深嵌河曲,净水峡谷的幽长,张沟峡谷的幽深(谷深600-2000米),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峨眉山峡谷风光之美。

(6)、 古老地层的丹霞地貌

峨眉山存在有丹霞地貌,它分布在净水二陡岩、五显岗、擦耳岩等地。二陡岩丹崖赤壁高达270米,十分宏伟壮观,而且形成的地层是2.25亿年前早三叠世沉积的飞仙关组紫红色砂岩,不同于一般由白垩系、老第三系或侏罗系地层形成的丹霞地貌。它的地层,比由白垩系地层形成的武夷山丹霞地貌的地层,要老0.9亿年。这样老的地层形成丹霞地貌,在全国并不多见。

4、峨眉山土壤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峨眉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显著的气候特征以及其复杂的成山环境为峨眉山土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正是这些特殊的成土要素,使得峨眉山土层垂直地带谱明显,有利于进行土壤研究和观察。本区在受东南风的影响下,降水充沛,湿度大,属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性土壤为中亚热带黄壤和红壤。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垂直海拔,使土壤的垂直分布现象异常明显。其主要土壤类型有以下几种:

(1)潮土、紫色土  (垂直带海拔:600米以下) 

分布范围:峨眉山师范学校附近的丘陵坡地与乐山大佛寺、乌尤寺一带。

特征:  1)潮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耕作方便、适种面宽、是省内的粮油高产土壤。 

2)紫色土:一般含碳酸钙 ,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丰富土层浅薄,通常不到50厘米,超过1米者甚少。

(2)、山地黄壤 

垂直带海拔:600~1500米。 

分布范围:峨眉县、万年寺一带。

特征:   黄壤质地一般较粘重,多粘土、粘壤土。黄壤呈酸性至强酸性 、湿度大,黄壤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较红壤高1~2倍,且赘合淋溶较 强;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黄壤质地 粘,有机质含量高。开垦耕种后表层有机质可急剧下降,而盐基饱和度和酸碱度均相应提高。  

(3)山地黄棕壤 (垂直带海拔:1500~1700米)     

分布范围:茶棚子、九老洞一带。

特征:  是山地棕壤和山地黄壤之间的过渡土壤类型。肥力高于山地黄壤、表层有机质含量高,但下层急剧降低。土壤表层呈暗棕色,下层为黄棕色。   

(4)山地棕壤(垂直带海拔:1700~2100米)

分布范围:罗汉坡、大乘寺一带。

特征:  土壤为间棕色,下层黄棕色、棕褐色。土层深厚,但层次过渡不明显。上层为中壤质,下层为粘壤质。土体中夹砾石极多。土壤近中性或微酸性,PH值5.4-6.2左右。由于水热条件较好,有机物分解快,腐殖质含量高,养分丰富,土壤肥力高。是东坡分布宽广的森林土壤。   

(5)山地暗棕壤(又名暗棕色森林土)(垂直带海拔:2100~2900米)分布范围:洗象池一带,卧云庵附近。

特征:  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  

(6)漂灰土 (垂直带海拔:2900~3099米(峨眉山最高海拔)

分布范围:万佛顶一带,金顶东、南两侧。

特征:  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土壤酸性较强矿

5、峨眉山植被

(1)峨眉山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从山麓的常绿阔时林,向上依次见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至暗针叶林。     

(2)植物种类异常丰宣,在这样特殊、多样的森林中生长着已知的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对于仅有154k平方公里的山体来说,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甚至在全世界亚热带也是绝无仅有的。伴随着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宣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     

(3)原始和特有种十分繁多。革中特有的高等植物有100多种。古老而濒危的植物种类数目很大,被国家首数列为保护的植物就达31种。     (4)峨眉山的植物区系处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和中国—日本亚区过渡地带.对研究世界生物系等有着重要地位。

 6、峨眉山气候

峨眉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气候除受辐射,大气环流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的气特点,与西边的小凉山等地区构成名扬四方的“华西雨屏”。同时使气候要素的分配亦呈现出显著差别,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具有从亚热带至亚寒系统带谱的气候整体。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的下属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山顶和平坝,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 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

7、峨眉山景点介绍

洪椿坪   

又名千佛庵,明代楚山大师始建,德心和尚续建,因寺外有千年洪椿古树而改名洪椿坪,寺围古木扶疏,群峰相映,风景佳绝。寺中有清代乾隆年间的“正明司碑”,刻有汉藏二文,记述藏传佛教徒朝拜峨眉始略,是四川唯一的木质汉藏文木碑。另外,“洪椿晓雨”是峨眉山的十大胜景之一,特点主要是“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寺内还藏有明代破山、海瑞、清代张问陶及近代徐悲鸿等名家的书画墨迹,还有一座千佛莲灯,真是剔透玲珑,异常别致。     

仙峰寺   

仙峰寺古名慈延寺,仙峰禅院,海拔为1752米,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宋时为小庙,明万历年间本炯和尚扩建并改名仙峰寺,后毁于火,现建筑物为清乾隆时由泰安和尚重建的。    内有:财神殿(供道教赵公明神像)、大雄宝殿、舍利殿(供铜质舍利塔)。寺周猴群出没,活动于丛林之中,游人过时,常拦路讨食。   

 洗象池   

原名初喜亭,意为游人到此,以为快到顶了,心里欢喜。清康熙年间建寺,传说普贤菩萨骑象登山时,曾在寺前一六方池中汲水洗象,而以得名。此处属高寒地带,雨雪较重,故而其殿矮小,且用铅皮盖房,其中有弥勒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象池夜月”为峨眉山十景之一:每当云收雾敛,碧空万里,月朗中天,宛若置身云霄,令人气爽神怡。由于此地是游人必经之地,1982年国家投资在寺外新建客舍四幢,成为山中大寺之一。    

金顶

金顶为峨眉山游程的最高峰,其海拔为3077米,顶上是个小平原,原有铜殿一座,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故而得名金顶。登上金顶,人们顿觉万象排 空,气势磅礴,惊叹天地之奇妙。极目四望,成都平原尽收眼底,千山万岭,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大雪山、瓦屋山、贡嗄山历历在目。   还有峨眉的四大奇景:日出、云海、佛光、圣灯。

(三)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等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2、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3、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三、  实习感言

经过十余天的野外实习我学到了许多,经历了许多,也流了不少汗!有泪水也有欢笑,此次峨眉之实习,可谓是受益匪浅。是人生的一次挑战,也是知识的一次运用。在专业方面,第一、我通过野外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地貌景观,气候土壤植被垂直分异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了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二、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土壤植被等的观察、描述、分析、资料整理,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第三、实地认识了峨眉山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对实习内容的理解和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分的体现了师生的良性互动,使得同学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更多相关推荐:
峨眉山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浅析峨眉山地质构造一实习时间20xx41920xx429二实习路线内江成都峨眉山乐山内江三指导老师邹红周丽四实习目的及要求1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通过对...

峨眉山实习报告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峨姓名班级学号xx指导老师眉山实习报告峨眉山简介: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中南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在峨眉山市…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主峰为金顶最高峰万佛项海拔3099m相对高差近2600m面积154km2外围保护区域面积为469km2生物土壤气候垂直带明显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厚...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23

四川省峨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习日期学院目录一前沿211交通位置图212地质发展简史213教学实情况5二地层621地层概述622岩石地层6三岩石731岩石概述732岩石类型及分述7四构造...

峨眉山本科地质实习报告

本科实习报告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学生姓名杨明烨邱越吴杰武玉靖彭杨懿谢玉姝牛文娟李院方邱天野郭时陈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学号1043063060年级20xx级指导教师何鹏教务处制表二一二年5月13日牟珊张雨阳课程名称工程地...

乐山-峨眉山实习报告

乐山峨眉山野外综合考察报20xx年7月2日至20xx年7月4日这一期间我们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文星跃刘长秀蒲蓉蓉唐建兴等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3天的乐山峨眉山野外综合考察此次野外综合考察从绵阳出发...

峨眉山实习报告

内江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野外实习报告姓名学号班级08级3班专业地理教育指导教师邹红周丽20xx年6月6日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实习线路内江乐山峨眉山成都都江堰内江实习时间20xx61720xx626实习目的及要...

西南交大峨眉校区《文献检索》实习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文献信息检索课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综合实习报告姓名学号专业成绩检索课题中英文不同的检索工具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检索课题说明1检索年限取近三年如果文献量太少可以放宽检索年限2本报告中的...

大三地质实习总报告 2

川主龙门洞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院系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年级20xx级本科生姓名吴生鹏学号20xx0950指导老师胡卸文钟生军肖世国罗刚20xx年7月目录1前言111实习线路概况112工作概况2...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0xx20xx学年第2学期实习名称工程地质实习专业学号姓名实习地点实习时间20xx年8月25日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四川峨眉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总论311实习目的312实习内容及要求31...

采矿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一前言实习地点富源县营上镇羊场口煤矿及其周边实习时间20xx年6月20日20xx年6月26日实习目的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获得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

峨眉山动物实习报告

峨眉山动物实习报告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3级3班李鹏七月四号晚上从青城山参加植物实习回来还来不及调整五号一大早我们就乘车赶到峨眉山山下进行动物野外实习了在到峨眉山前我通过网络中国公众科技网得到下面的信息峨眉...

峨眉山实习报告(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