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实习报告

时间:2024.4.20

内江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

科学学院

野外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08级3班 专业 地理教育 指导教师 邹红 周丽

20xx年6月6日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线路:内江——乐山——峨眉山——成都——都江堰——内江

实习时间:2010.6.17~~2010.6.26

实习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整理,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辨证唯物注意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

2.学会认识植物,记载植物种类以及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学会植物检索表的使用和鉴定植物的方法。掌握植被调查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编写植被调查报告等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门学科的野外工作能力。

3.培养土壤地理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训练。通过峨眉山土壤实习,了解峨眉山主要土壤类型形成的环境条件与分布规律的关系。

实习内容

导言 这次实习是我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长途实习,毫不掩饰的说,它给了我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实习中我的视野同自然进行真实的接触,思维和现实有了结合点,这些都对我的观念起着或潜移默化或震撼的改变。在实习中见到许多的现象、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一部分当时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和明晰的答案,但是回来后的思考和资料查阅帮助了我写完这篇报告。

一、乐山

乐山是我们这次野外实习的第一站。乐山古称嘉州,地处四川省中南部,是一座有近30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故乡,以拥有世界文化和自 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而享誉中外。古语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胜曰凌云”。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雄秀西南。岷江,大渡河, 青衣江在中心城区交汇。而我们在乐山实习的内容是三江会合处的流水地貌。这与乐山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岷江水系简述

(一)岷江,又称汶江、都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发源于松潘弓木贡岭,由北向南流经汶川、都江堰市、乐山市,到宜宾市后注入长江。全长711公里,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河源至都江堰市的上游段河道长340公里,落差达3009米,河谷深切,河道平均比降8‰;都江堰市至乐山中游段河道长232公里,著名的都江堰灌区水流密如蛛网,落差305米,平均比降2.6‰;乐山至宜宾下游段,河道163公里,落差97米,河道比降0.59‰,叉流浅滩极为发育。岷江水系有大小支流90余条,但东侧少,西侧多。西侧的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干流长1062公里,流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青衣江为岷江二级水系、大渡河一级水系,干流长276公里,流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

尽管我们习惯以岷江为主流,但岷江的长宽、水量都不及大渡河。大渡河与岷江几乎是呈90度相交,再加之乐山睡佛的阻挡,大渡河的河水流速大大降低了。根据水流挟沙能力的长江公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S=0.07V3/gHw (V为流速;g重力加速度;H为水深;

w为悬浮值的加权平均沉降速度。) 可以得出,水流的携沙能力与水流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其挟沙力大大下降。 大渡河本身挟沙量大,挟沙力的急剧下降必然有大量的泥沙堆积,从而形成了巨型江心洲——风洲岛。另外在三江口附近还有一些规模稍小的江心滩出露。从而,在三江口地区形成了典型的三江口流水地貌。

(二)佛文化

1.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31公里的乐山市,依凌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始凿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才得以完成。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佛座南北的两壁上,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其中亦不乏佳作。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大佛来历

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和尚见此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减杀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地方官前来索贿营造经费,海通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海通这种专诚忘身之行,激励众心,克诚其志。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韦皋始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载录了开凿大佛的始末,原碑尚存大佛右侧临江峭壁上。

大佛两侧的岩石是红砂岩,乐山的红沙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软,是很好的适宜于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后,容易受到侵蚀、风化,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乐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大佛饱受自然风雨侵蚀,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19xx年,政

府拨专款对佛像作全面维修,19xx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xx年,政府拨款对大佛头部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维修。同时增加了一些配套设施及服务设施。19xx年12月,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桑塞尔博士·席尔瓦教授实地考察时,赞誉“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罗河的帝王谷媲美”。

2.乐山睡佛

巨形睡佛是由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奇观。19xx年5月11日,广东顺德县冲鹤乡农民潘鸿忠到乐山旅游,拍下了一张凌云、乌尤全景照。回家乡后,突然发现照片上的山形宛如“健男仰卧”;遂跋《乐山巨佛发现记》,在《四川文物》(19xx年第4期)首次发表。8月,《乐山报》发表了《乐山巨佛发现记》全文。9月,四川省文化厅派考察组专程赴乐山考察,给予了肯定。庚续,《四川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华声报》、《中国旅游报》、《今晚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竞相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反响,可谓“巨佛”出世,轰动一时。慕名而来的远近游人,络绎不绝。

地理位置

“巨佛”头南脚北,卧于眠江东岸,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米。乌尤山为“佛头”:山嘴是“肉髻”,景云亭如同“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惟妙惟肖,最富神采;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龟城山南坡则为其“脚”。乐山大佛位于“肩”、“胸”内,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之意,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 巨佛”山体是距今一亿二千万年前的白垩纪上统夹关组紫红——砖红色砂岩。战国晚期,秦蜀守李冰“凿离堆”,乌尤山山体有所改变。汉 代,三山均为墓地,建造了成百上千的崖墓。凌云、乌尤之间的麻浩崖墓内,刻有一尊我国最早的摩崖佛像。唐代,乌尤山、凌云山佛教大兴,建有乌尤寺、凌云寺,开凿了乐山大佛。灵宝塔始建于唐代,宋以后历代均有维修。这些相关的自然、人文历史奇妙地结合,把“巨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初始展现到了人们的眼前。那鬼斧神工的奇特景观,为名城乐山增添了一个全新的内容。

二、地质部分

(一) 地层

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个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7490.32米。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为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为海陆过渡相;侏罗系一—下第三系为河湖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积层、洪积层及冰川沉积。

(二) 构造

峨眉山地跨上扬子台褶带的峨眉山断拱和四川台拗的川西台陷,是一座断块山。其构造较复杂。现将最主要的构造简述如下:

1.褶皱

(1)峨眉山背斜

(2)桂花场向斜

(3)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

2. 断层

本区断层属压性逆断层。主要有:

(1)峨眉山断层

(2)观心庵断层

(3)万年寺断层

(4)初殿断层

(6)牛背山断层

(7)大峨寺断层

三、.地貌部分

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

1、 堆积地貌

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3%~~3.5%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0.5~~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附近,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20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2~~3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川堆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10~~15米。 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2、 侵蚀—堆积地貌

河漫滩: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组成,一般高出枯水位2米;

工级阶地:分布在峨嵋河、临江等现代河流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高度2~~10 米;

Ⅱ级阶地:见于峨嵋河张坝、王田坝等地。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

Ⅲ、Ⅳ级阶地:基座阶地,由棕红色、黄褐色粘土及砾石组成。粘土及砾石据认为是雅安期冰水堆积,所以次阶地疑为冰水阶地。现已成小丘状。

此外,在凉水井一带,分布有第三系粘土层,铁钙质胶结的沙砾岩层。有人定为V阶地,相对高度90米左右,因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层位已变动。

3、 侵蚀—构造地貌

丘陵:主要分布在峨眉山东麓地带,由白垩系粘土组成,其形态受岩性影响多呈浑圆状。丘坡平缓丘间沟谷发育。海拔高度500~~6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

低山:分布在二峨山前缘及峨眉山北段,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二峨山前缘低山由三叠系须家河组砂质岩构成。山岭呈串珠状;而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关

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

中山:分布在报国寺以西,为峨眉山主脉,山势雄伟,大致呈南北向。海拔大于1000米,相对高度大于500米。主峰万佛顶高达3097.9米。由于新构造运动,峨眉山迅速上升。流水强烈侵蚀,故而沟谷极为发育,多呈“V”形,上多悬崖峭壁。

4、 侵蚀—溶蚀地貌

其实—溶蚀中山分布在二峨山断层以南,为二峨山主体,海拔800~~1200米,主峰2037米,山脊圆滑,呈峰丛状,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在二叠系、三叠系灰岩出露地区,岩溶地貌发育,主要有下列一些地貌形态。

石芽与溶沟:主要分布在分水岭地带,石芽一般不高,仅几十厘米。溶沟最深可达三米,宽数十厘米至5米之间。有些溶沟被黄色粘土填充,上有植被;

落水洞:直径一般10多米,周围多被植物覆盖,深数十米至10米,常与水平溶洞相连,多为蝶形洼地之排水通道。

溶蚀洼地:主要在柳溪河沿岸,以林岩寺洼地最大,约为2公里,低平坦,已垦为水田。 溶洞:区内溶洞发育良好,计有八仙洞、鱼子洞、老虎洞、紫蓝洞等十余个,其中八仙洞在柳溪河右岸,海拔570米,相对高度30米,人可通行,洞内石钟乳发育。

地下河:本区还有两条地下河,一是打鱼湾至雷水洞,长400米,为一天然引水隧道,现已利用做磨房动力。

四、气候部分

峨眉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气候除受辐射,大气环流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峨眉山在“峨眉平原”的西南尽头陡然屹立,座西向东,南北走向,西面为二三十度的缓冲斜坡与西部群山接壤,东边为陡峭的摄身崖,面对三江平原,金顶、千佛顶、万佛顶三大主峰海拔三千余米,高出峨眉城区十千六百余米,在城区西南角形成一道高大的天然屏障,阻止了海洋暖湿气流的长驱直入,加之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对降水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影响,造成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的气特点,与西边的小凉山等地区构成名扬四方的“华西雨屏”。同时使气候要素的分配亦呈现出显著差别,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具有从亚热带至亚寒系统带谱的气候整体。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的下属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山顶和平坝,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度。

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

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

五、.植物部分

峨眉山的植物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世界意义,特别表现在:

(1)峨眉山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从山麓的常绿阔时林,向上依次见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至暗针叶林。

(2)植物种类异常丰宣,在这样特殊、多样的森林中生长着已知的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

以上。对于仅有154k平方公里的山体来说,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甚至在全世界亚热带也是绝无仅有的。伴随着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宣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

(3)原始和特有种十分繁多。革中特有的高等植物有100多种。古老而濒危的植物种类数目很大,被国家首数列为保护的植物就达31种。

(4)峨眉山的植物区系处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和中国—日本亚区过渡地带.对研究世界生物系等有着重要地位。

六、土壤部分

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度地带。地形复杂,地势高差悬殊,东北部是低平是峨眉平原,西南部是层峦叠嶂,奇峰挺拔的峨眉山。最高点是峨眉山的万佛顶,海拔3098.8米,最低点是峨眉山的出境口,海拔386米,相对高差2712.8米。

本区受东南风影响,降雨量充沛,湿度大,属我国亚热带温湿润气候,地带性土壤为中亚热带黄壤和红壤。由于峨眉山屏障的作用,境内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又差异很大,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异现象异常明显。其土壤山地垂直带谱如下:

600米以下 潮土、紫色土

600~1500米 山地黄壤

1500~1700米 山地黄棕壤

1700~2100米 山地棕壤

2100~2900米 山地暗棕壤

2900~3099米 漂灰土

实习总结:这次峨眉山实习是在学习完自然地理的第一次较长时间的野外实习,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和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实地学习了野外植物调查方法,亲身体验了大自然中的不同植被景观,观察了不同的地形地貌,在学习中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它给了我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更是我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实习中我的视野同自然有了真实的接触,让理论和实践有了结合点,这些对我的观念和思维都起着很大的改变。在实习中见到许多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在老师的帮助下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遇到很多的问题,在实习回来后通过查阅资料和积极思考都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从而帮助我写完这篇实习报告。

更多相关推荐:
峨眉山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浅析峨眉山地质构造一实习时间20xx41920xx429二实习路线内江成都峨眉山乐山内江三指导老师邹红周丽四实习目的及要求1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通过对...

峨眉山实习报告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峨姓名班级学号xx指导老师眉山实习报告峨眉山简介: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中南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在峨眉山市…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主峰为金顶最高峰万佛项海拔3099m相对高差近2600m面积154km2外围保护区域面积为469km2生物土壤气候垂直带明显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厚...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23

四川省峨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习日期学院目录一前沿211交通位置图212地质发展简史213教学实情况5二地层621地层概述622岩石地层6三岩石731岩石概述732岩石类型及分述7四构造...

峨眉山本科地质实习报告

本科实习报告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学生姓名杨明烨邱越吴杰武玉靖彭杨懿谢玉姝牛文娟李院方邱天野郭时陈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学号1043063060年级20xx级指导教师何鹏教务处制表二一二年5月13日牟珊张雨阳课程名称工程地...

乐山-峨眉山实习报告

乐山峨眉山野外综合考察报20xx年7月2日至20xx年7月4日这一期间我们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文星跃刘长秀蒲蓉蓉唐建兴等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3天的乐山峨眉山野外综合考察此次野外综合考察从绵阳出发...

峨眉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峨眉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报告人谭晨晨09级地理科学一班实习时间20xx年11月5日实习地点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河黄湾乡河段实习目的实地辨认河流地貌观察河流地貌的相关特征1实习地区概况峨眉山...

峨眉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20xx年11月17日星期五下午0628峨眉山实习报告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主峰为金顶最高峰万佛项海拔3099m相对高差近2600m面积154km2外围保护区域面积为46...

乐山—峨眉山—都江堰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乐山峨眉山都江堰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学院专业带队教师组别实习时间班级姓名学号一前言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地貌景观气候土壤植被垂直分异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

西南交大峨眉校区《文献检索》实习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文献信息检索课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综合实习报告姓名学号专业成绩检索课题中英文不同的检索工具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检索课题说明1检索年限取近三年如果文献量太少可以放宽检索年限2本报告中的...

大三地质实习总报告 2

川主龙门洞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院系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年级20xx级本科生姓名吴生鹏学号20xx0950指导老师胡卸文钟生军肖世国罗刚20xx年7月目录1前言111实习线路概况112工作概况2...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0xx20xx学年第2学期实习名称工程地质实习专业学号姓名实习地点实习时间20xx年8月25日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四川峨眉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总论311实习目的312实习内容及要求31...

峨眉山实习报告(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