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区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2024.4.9

庐山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姓名:高秀俐

班级:B0911

学号:20910040137

一、实习概况

 1、实习内容和实习目的:了解熟悉庐山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质构造,植被分布等,解释相关特殊典型地貌的成因以及结构原理;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联系实际进行验证,同时扩宽视野,增长见识。

 2、实习时间:20##年3月21日至22日  20##年6月7日至9日

 3、时间地点:江西庐山

 4、实习对象: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09级地理教育班

 5、指导老师:曹铭老师,赵追老师

 6、实习路线:1、 20##年3月21日   上中南路----植物园 

2、 20##年3月22日  庐山博物馆、

3、20##年6月7日   (牯牛岭)月照松林——(西谷)花径——(虎背岭)天桥——如琴湖——仙人洞

4、20##年6月8日   含鄱口——五老峰

5、大月山西南段山脊——大月山水库——汉口峡——王家坡

二、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地处中国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西北濒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面积302平方公里,属于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使其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庐山由于是座中山,又矗立在鄱阳湖盆地之中,襟江带湖,得江湖之利,自然之灵,夏日气温比山下低8摄氏度,堪称清凉世界。而“山中饶霜霞,风气亦先寒“,800米以上山地,却是长冬短夏。庐山雨丰水沛,年平均降水量,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多500毫米,达1900多毫米。庐山相对湿度亦大,达78%;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因而终年云雾弥漫,难见庐山真面目。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


名山,自然与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三、庐山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征

(一)庐山地质地貌


 庐山地区处于江南台背斜和下扬子拗陷的交接地带,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岩浆活动较强,混合岩化作用明显,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构造较明显。虽由于断层错动,底层排列不整齐,但中部底层最老,向两侧逐渐顺序变新是很清楚的。庐山底层在中段出露最宽,向南北两端收敛,表现为一短轴背斜。这一构造形成对庐山又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短轴背斜中部上升量最大,活动性强,断裂特别显著。在长期的地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岭四谷:

 1、五老峰单面山  它是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五老峰山高1358m。

 2、七里冲向斜谷  位于大月山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3、大月山背斜山  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东北--西南,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大月山高1453m。

 4、大校场及西谷次成谷  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5、女儿城及牯岭次成山  位于莲谷--东谷底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演示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牯岭 日照峰的海拔1310m.

 6、东谷--莲谷·王家坡谷向斜谷  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

 7、虎背岭单面山  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残留的南翼(北翼断陷),成为单斜层单面山。

(二)庐山的气候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因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色。庐山是一座中山,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水热状况存在着垂直分异。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较,又具有山地气候特色。庐山年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如南昌为4676.15MJ/㎡,而在海拔1165m的庐山牯岭为5040.4MJ/㎡。

⑴ 庐山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  牯岭年平均气温11.5℃,而山下平原地区的星子、九江分别为17.3℃和17.2℃。牯岭极端最低气温-16.8℃,早晚气温常在20.0℃左右,很少超过25.0℃。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0℃。山上空气密度较小,空气与地面热交换过程快。山上气候显得凉爽宜人。

⑵ 庐山降水及阴雨日数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多,但各月降水分配并不均匀,4—6月为雨季。

⑶ 庐山相对湿度山下山上也有差别  牯岭年相对湿度为78%,星子、九江分别为75%和77%。庐山雾日较多,牯岭全年雾日平均为188.1天。

⑷ 庐山的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带性差异 按海拔升高100m,≥10℃活动积温值递减200℃计,庐山南坡的亚热带上限约在550~600m,北坡约在500m,大约在1250m以上为温带。

(三)庐山的土壤

主要的土壤类型

1、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及山地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

4、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山地棕壤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粘粒下移现象不甚明显;由于山地降水较多,物质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土壤代换量不高,吸收复合体不饱合;代换性酸比前述土壤均低;吸收性钙的含量远比前述土壤为多。

(四)庐山的植被

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山地地貌,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条件,因此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土壤,以及比较典型的山地植被。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⑴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m(西北坡)或800m(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

⑵ 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在海拔700m或800m至1000m(西北坡)或1100m(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植被型垂直带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受人为影响,本地带多为人工栽种的黄山松林、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um)林、柳杉(C. chinensis)林、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林等针叶林,或为次生灌丛和草丛所占据。

⑶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m或1100m以上。组成落叶阔叶林乔木层的主要树种有四照花、灯台树、短柄枹树、锥栗、茅栗(Castanea sequinii)、小叶白辛树、庐山椴(Tiliabreviradiata)、糯米椴、青榨槭、石灰树(Sorbusfolgneri)、山槐(Albiszia kalkora)等。

实习路线及其观察到主要内容

 1、 20##年3月21日   上中南路----植物园

植物园: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裸子植物丰富,庐山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二是杜鹃花种类繁多,庐山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在植物园内我们认识一些庐山上比较典型的科种,如:松科中的黄山松;杉科的水杉、柳杉等,使得对植物有初步认识。

 2、 20##年3月22日  庐山博物馆

博物馆:在博物馆内,我们观看了整个庐山地区的地貌模型,同时老师为我们讲解,让我们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对庐山地形地貌有整体把握。同时还观看了各个地层中的一些矿物岩石,开阔了视野。

 3、20##年6月7日   (牯牛岭)月照松林——(西谷)花径——(虎背岭)天桥——如琴湖——仙人洞


月照松林:月照松林位于牯牛岭(次成山)脊部, 由于人为因素乔木多为黄山松。在此景点,有许多出漏的不连续的岩石,其主要是含砾石英砂岩,在差移风化侵蚀的作用下,使得得岩基松动,变位,出现重动石现象。如图         

                     叠动石

花径:位于虎背岭与牯牛岭之间的西谷次成谷。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到外力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底下,故成谷地。花径风口是锦绣谷袭夺西谷河流的证据之一。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

如琴湖:位于西谷,在其岸边,我们发现了一些大型散乱的石英砂岩,置于浅土层上。经过测量其长11米、宽5.7米、高3.2米,通过艾里定律计算得知在当时庐山上并无河流能搬运如此之大的石头,由此可推断如琴湖当时的冰窖而这些岩石为冰川漂砾。

仙人洞 :仙人洞是震旦纪砂岩中的一个潜蚀洞。砂岩层面平缓,倾的节理面,有一组陡且有一条小断层,流水沿断层及裂面潜蚀崩塌成洞。洞宽约4 m、深12 m,是道教活动圣地。在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对仙人洞有所了解:仙人洞在构造地貌上属于倾伏背斜,形状象右手手掌倒扣下来,五个手指都很明显。其核部主要是页岩、千枚岩,硬度小,易遭风化和流水侵蚀,而外部为石英砂岩,硬度大抗风化、流水侵蚀能力强,因此,经年累月,核部逐渐被掏空,后期再经人口修饰,


就形成了现在的岩洞。洞穴内潮湿,有泉水一滴一滴流下,为裂隙泉水。

 仙人洞

4、20##年6月8日   含鄱口——五老峰

含鄱口附近:在前往含鄱口的公路两边,我们观察到在一些裸露的长石石英砂岩,因抗风化能力弱,破碎逐渐形成含有高岭石颗粒的小层土壤。同时还观察了球状风化地貌。球状风化地貌常见于花岗岩,它是砂岩中剪节理裂隙发育经风化而形成的。

                          球状风化


五老峰:五老峰属于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近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到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我们在五老峰一峰测得岩层向东北倾斜36°,倾向为336°,由此可知,五老峰为单面山,整体为东北西南走向。

                  一峰和二峰的垭口

5、大月山西南段山脊——大月山水库——汉口峡——王家坡

大月山水库:河流袭夺观测点。东谷支流袭夺大校场河,该小河切穿女儿城山岭,袭夺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上游原来流入芦林盆地的河流现改向西北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同时,我们对照地质和地形图,了解牯岭一带的地地理位置和初步了解庐山北部五岭四谷的地形大势。如图:

虎背岭(上)、牯牛岭(中)、前门山(下)

女儿城路:观察王家坡“U”型谷和大坳冰斗。王家坡谷作西南至东北走向,长4000多米,宽700多米,高度从源头1200米将至沟口200余米,类似于冰槽谷的“U”形,同时我们观察到在谷地西侧岩层中有向下切出的“V”形小峡谷。此外,还观察了大坳冰斗,了解其所在位置及外貌形态。

五、实习总结:

通过了此次庐山的野外实地实习,让我们对野外地质、地貌的考察和研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基本上能熟练操作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培养了实践的技能。对地貌形态也积累了很多感性材料,对我们今后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把握地貌形态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好地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锻炼提高了我们的野外实习能力。庐山是个旅游胜地,此次也让我们领略了名山的风光,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正所谓受益非浅。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此次实习安排的时间非常紧张,对一些地质地貌现象缺少相对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如对庐山河流袭夺地貌认识不清楚;对于庐山在第四纪是否出现过冰川地貌,获得的感性资料很少,仍缺乏认识和了解。同时,老师的讲解也不是很到位,实习计划的路线和现实实习走的路线相差也比较大。当然,同学们野外实习的意识也不够强,旅游的成分比较多。


第二篇: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 副本


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学号:

姓名:

时间:20xx年6月25日——6月31日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为了加强自然地理理论知识与自然地理外野外的实际联系。认识常见地质现象和岩石判别及常见地质工具使用;认识常见地貌类型,了解它们形成原因及其特征;了解些常见气象气候形成原因;认识些土壤剖面地形分布规律及其野外观测技术;认识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种属。

二 实习时间

20xx年6月25号——20xx年7月1号

三 实习地点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四 实习路线

? 6月25号:东谷柏树路—汉口峡水厂小溪—大月山水库—大月山 ? 6月26日:博物馆(地质公园)—卢林水库—卢林桥—柳杉林—

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

? 6月27日:女二城路—王家坡u型谷—大坳冰斗—庐山气象站 ? 6月28日:庐山植物园—含鄱口—太乙峰—角峰—望鄱亭

? 6月29日:庐山北门—单面山—半山亭—好汉坡顶—好汉坡底 ? 6月30号:月照松林—飞来石(西谷冰桌)—如琴湖—锦绣谷—

仙人洞—圆佛殿—龙首崖

五 实习内容

庐山地质现象;庐山基本岩石判别;庐山地貌类型;第四季冰川

地貌;河流侵蚀地貌;庐山土壤剖面;庐山气象气候特征;庐山植被种属及分布规律。及上述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六 报告正文

(一)庐山概况

三月桃花四月开; 夏天睡觉棉被盖;

冬天走路穿草鞋; 雪地链条绕轮胎;

厨房不遭蟑螂害; 东谷下雨西谷晒;

人在云里雾里迈; 牯岭只有半边街;

街道路面铺石块; 屋面都是铁瓦盖;

南北公路通山寨; 不准骑车能比赛;

一山六湖水常在; 三石成为上等菜;

长冲开发是老外; 百年别墅风韵在;

五个宗教一山呆; 影院常放一个带。

这首打油诗深刻的描绘了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景观,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中华十大名山庐山的自然人文状况。庐山位于115?30′—116?20′E,29?20′—29?50'E,江西省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交接地带,庐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高度1473.8m,山体面积达到302平方千米山体南北长28千米,宽约东西11千米。是一座条形的断块山。山上山脊陡峭,山谷相对开阔,山顶多成漏斗形,地貌特征似典型的冰川作用后流水作用形成,山体四周多陡崖和瀑布,山麓

地带多u型谷和v型谷,山前石块堆积,似冰川碛陇。是典型的构造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的结合体。气候上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第一阶梯上。由于周围平原,海拔低,庐山海拔相对较高的原因,庐山又兼具了山地气候,形成了庐山脚下与庐山顶不同气候特征;同时由于北面临鄱阳湖,天气系统呈多样性。海拔差异也是的庐山生物呈现多样性,野生植物呈现地带性特点;土壤也由于降水和气候的不同,由山顶到山底呈现不同特征。庐山条件如此,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

(二)庐山地质

A : 庐山形成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地质阶段

第一阶段为公元2500万年前至800万年前的的大陆形成的海洋发展阶段,据考证,在这段时间内庐山地区位于边缘海,由于内力作用,板块挤压,原本属于海中的沉积岩上升,加之火山喷发,岩浆流入破碎岩层,使得原本沉积岩和火山岩发生严重变质,庐山上到处可见的岩体破碎和岩性复杂状况多为此时期的杰作。板块挤压造山运动,庐山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海中岛屿,这是庐山的原始形状。

第二阶段是800万年前到200万年前是亚欧大陆的地台陆表发展阶段,此时期内亚洲大陆地壳活动减弱,陆表缓慢上升,庐山地区由浅海水域慢慢随着海水退却形成陆地。原本活跃的海洋生物因海水退却而无法生存,渐变的长出了陆生生物。

第三阶段是200万年前至今的盆岭构造发展阶段,200多万年以来,地壳活动一直没有停止,对庐山地区的岩石产生影响,海拔差异巨大

的庐山与周边地区,使得庐山具有明显的断块山特征,加之流水等外力的影响,庐山地质对地貌构成了影响

B:庐山的地层

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

C:庐山岩石类型和特征

6月25号:东谷柏树路—汉口峡水厂小溪—大月山水库—大月山这段路上就有我们实习的内容之,汉口峡水厂小溪,提供了地质地貌的丰富内容,这里先说说岩石。庐山的岩石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沉积岩,二是变质岩,而在汉口峡我们见到的主要是沉积岩。

(1)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砾岩,石英砂岩,石灰岩,页岩,等组成。其中砾岩为常见,沉积岩的坚硬程度则是石英的含量多少来确定的。在汉口峡水厂,溪中沉积岩含砾岩较多,原因是冰川作用引起的,李晓峰老师在这里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2)变质岩。庐山变质岩主要是大理石,石英岩,板岩,片麻岩,片岩,角闪石等。本次实习中所见较多的是片岩,在含鄱口和庐山北

门居多,且李老师做了详述,总结出的是庐山变质岩节理,层理分明(节理面与层里面的区别: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沿着节理劈开的面称为节理面。层理:沉积岩过程中的原生成层构造。岩石层之间的分割面称为层理面)。以板块构造最为常见,片状构造,块状构造亦为数不少。

(3)岩石产状测量

岩石产状测量是我们实习的一大内容,在这测量中我们学习了罗盘的使用。下图为在月照松林处岩石产状的测量。

描述:

经度:115.97814°E

纬度:29.56409°N

倾角:39°

倾向:128° 西北——东南

描述:此岩石表面无土壤,层面陡,波状层理,砾岩层与节理平行

(三)庐山地貌

(1)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主要是指流水作用在陆地表面塑造的而成的地貌,主要包括流水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这些作用在庐山均有表现。 (a)流水侵蚀作用——大月山水系河流袭夺现象

流水侵蚀地貌在这次实习中多次见到,6月25号的行程中见到了流水地貌的典型之一,大月山水系的演变地。庐山地区流水地貌主要是由软弱岩层在地质构造基础上行成的,大月山,河流原本是由

北向南流,这与庐山基本岩性是分不开的,然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河流由西北然后流向西南。产生了这种奇怪现象是由于在这一地产生了河流袭夺现象,河流袭夺指的是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在大月山以大月山水库为界,南边地形平缓,北边陡峭。我们在大月山的观测地点海拔达到1231m,上山时正是由大月山的北面即陡峭的那一面上来的,由此处有小溪缓缓流向汉口峡水厂。而南边现今是一个水库。李老师和贾老师分别在这里做了讲解,指出这一地区,原先大月山水系向南流,但是由于地形原因,北边水流侵蚀作用明显,比南边更快的速度侵蚀到大月山河流上部,使得大月山水流改道,流向西北。而南边由于北边的河流袭夺现象,使得下游呈现断头河。

而此时云雾上来,下雨在即,丁老师和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些气象方面的知识,留待后详述。

(b)河谷地貌

河谷地貌是这次实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实习过程中多次走过的东谷西谷就是典型的河谷地貌,河谷地貌主要有两种,一是宽谷,我们在飞来石处的就是西谷,宽谷;西谷位于如琴湖湖口,发育于破碎软弱岩层上,这岩性与庐山地质时期力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谷中飞来石,似第四纪冰川作用遗物。二是峡谷,峡谷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作用形成的,乌龙潭就是典型,由于天气原因,这里少了点描述。

(c)冰川地貌

贾老师在庐山上常说的一句话是庐山的冰川地貌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庐山地区存在着典型的第四季冰川作用而产生的地质地貌现象,飞来石,女二城路尽头的大坳冰斗,锦绣谷冰川u型谷,含鄱口的冰川刃脊。

冰川u形谷:王家坡u形谷和锦绣谷u形谷地是我们此次实习见到的两大u形谷地,王家坡u形谷,宽缓。谷顶谷壁到谷底是由陡到缓再陡的,我们在女儿城路上明显可以看到谷底有露与地表的巨大砾石,李老师解释说这是由于冰川作用和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冰川作用使岩石破裂脱落有的直接掉落谷底,有的由于冰雪融化,流水搬运过去。锦绣谷u形谷是明显的冰川反复雕刻而形成的。两边陡峭,犹如刃脊,中间凹地,堆满巨大砾石,岩石破碎严重。

冰斗:在女儿城路上,我们在观察王家坡u形谷时,我们也看到了冰斗,但是由于由于天气原因,云雾上来,看不太真切,只见远处山顶似有一缺口,山顶中间低,四周高,隐约有漏斗形。李老师说这是冰斗,但是由于天气原因看不到,如果天晴,冰斗将显露无疑。

王家坡u形谷

锦绣谷u形谷

剪刀峡:王家坡u形谷到下面与另外一条u形谷会和,这里就是剪刀峡,u形谷下套v形谷,这里被认为是冰川后期,u形谷受到流水下蚀作用形成的。谷底以上有平缓山地,上堆积着巨大砾石,具有明显的冰碛物特征,此处被认为是庐山第四季冰川的有力证据。冰

斗正是在剪刀峡另外一个u形谷上山上。

冰川刃脊:冰川刃脊最典型的是含鄱口旁的那座山峰,此处山体陡峭,岩石破碎严重,产生破碎带,节理发育,断层面明显,具有明显额冰川剥蚀特征,岩石风化严重,形成了这座角峰。此峰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的有理证据。

飞来石:位于西谷的飞来石是第四纪冰川作用于庐山的证据之

一。飞来石为重叠石,又称为冰桌,是指在u形谷中或者山麓地带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砾横置于其他冰川漂砾上的显现。位于西谷的飞来石巨大,目测底石长近九米,上石也有五米多。但是此处飞来石作为第四纪冰川作用证据存在争议,上石与下石岩性不一,有可能是泥石流搬运下来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流水原地侵蚀而形成的。但是由于冰川的搬运力巨大,足可搬运重达几十吨的飞来石,故认为其为冰川作用形成的。

飞来石图

大校场及西谷次成谷:大校场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西谷在虎背岭与牯岭之间,二者是由于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强烈侵蚀破坏而形成的,地势特别低。

芦林冰窖:即芦林湖盆所在地,恰位于大校场U谷的 下方。冰窖长约1300m,宽约750m,底部高程1000m,略向NW倾斜。在改造人工湖之前的公元初期,还尚是一个天然的湖泊,并发现有冰碛纹泥,在芦林大桥处,尚有冰坎存留遗迹。

(d)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指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庐山分布着岩溶地貌。

庐山外围地区分布有震旦、奥陶、石炭系石灰岩,又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庐山山体受地质应力影响,岩性较脆。容易发育地下岩溶洞穴、地上岩溶丘陵和岩溶谷地、洼地地貌。

仙人洞岩溶洞穴是庐山岩溶地貌的典型例子。仙人洞位于锦绣谷位于锦绣谷南端的“佛手岩”下,在峭壁中间。由山顶到仙人洞一段,岩石破碎严重。岩石有裂缝较多,由于几天前下雨,缝隙中水汽大。岩石大多表面圆滑,风化所致。仙人洞高、深各约10米,洞内水汽大,洞壁光滑、潮湿,幽深处有清泉下滴,名为“一滴泉”,水滴处有石钟乳,光滑白洁。从各方面看可以看出仙人洞是由于流水侵蚀岩溶而形成的。

构造地貌: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庐山是由于板块挤压,造山运动形成的,这些运动形成了断块山庐山。那么在庐山上表现为那些具体的现象呢。背斜山、向斜山、背斜谷、向斜谷、单面山、断层山等在庐山均可看到。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副本

背斜山以大月山为典型, 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由东北和西南倾斜,两端窄而低,中间宽而高,由南沱组片麻状含砾石英岩偶夹石英片岩组成,岩性坚硬,山体高大雄伟。

向斜谷以东谷和王家坡u形谷为典型,东谷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与莲谷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东谷向西南倾斜。

望江亭处山崖是一座单面山,山体一侧陡峭,基本与水平面垂直,山体岩石破碎。从上往下看,蔚蓝壮观!

断层地貌

在庐山上,断层地貌主要分布在天桥,三叠泉,石门涧,龙首崖,虎背岭断层崖,五老峰断层崖。我们实习过程中到了龙首崖,而遗憾的错过了另外几处处断层。龙首崖在天池寺而下,形似两块巨石,一块直立,深不见底,一块卧其上,直插天池山腰。是典型的断层陡崖

地貌。

重力地貌

重力地貌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滑斜坡向下运动所形成的地貌,因为斜坡重力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块体运动。主要有蠕动、崩塌、滑坡。林大桥到三宝树的路上,在大月山海拔1100处,发现有大面积的醉林,并有少量的马刀树。这些都是土层蠕动的有利证据。龙首崖的断层陡崖地貌是典型的崩塌地貌。

(四)庐山气候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气候状况受到大范围气候状况的制约,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以牯岭为参照系,年平均气温为11.5℃,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低5~6℃。盛夏时,长江中下游河谷和鄱阳湖盆地一片热浪,而庐山虽处于这片夏热中心,却与"长江火炉"形成鲜明对照。牯岭7月份平均气温为22.6℃,比山下九江低7℃,这与自由大气气温垂直递减(0.6℃/100米)基本相符合,在相同天气状况下,夏日午后最热的时刻,牯岭气温比九江低10℃,。牯岭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庐山是一座中山,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较,却具有山地气候特色,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春季始日4月26日,终日6月30日,温度10-22°C;夏季始日为7月1日,终日为8月20日,温度大于22°C;秋季始日为8月21

日,终日为10月18日,温度10-22°C;冬季始日为10月19日,终日为4月25日。

气象实习始于6月25日下午去的大月山,下图为6月25日在大月山观测山来的云雾,由于我们实习时恰逢庐山下雨,云雾上涌,初到大月山水库时云雾遮挡,看不清水库对面,空气湿度明显感觉大,丁老师和刘老师分别在此讲了气象上的知识,特别是云雾,(待续)此处的云雾是上坡雾,由于水汽遇地形抬升,气温下降,达到一定高度后达到成雾点而形成雾。

庐山气象站是我们气象实习的一个重要地点,在这里我们重新熟悉了气象仪器,听了气象站老师的报告,他告诉我们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兼具山地气候。年均温11.6°C,极端高温为32.6°C,最低为—160.8°C,年均降水量为2068.1mm。风大雾多,大风日多于100天,年均雾大200天,年积雪30天,受台风影响大。庐山气象站的主要工作有自动和人工气象要素观测、酸雨观测、太阳辐射观测、大气电场观测、空气质量观测、庐山地区天气预报、森林火险预报等。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当今世界气象预报的发展,及庐山地区的一些神奇的气象景观。

同学在使用仪器

庐山气候特征

庐山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降水随海拔的增长而增多,气温与降水及其相互结合情况,表征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对山地来说,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必然导致

气候上的差异,从而形成垂直气候。庐山周围平原,海拔高差超过1000M,北面临鄱阳湖,使得气候垂直地带性明显

庐山气温比同纬度地带气温低。气温高低受大区域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因素,气温高低还与海拔高度及局部地形有密切联系。我们来对比下近几年来庐山气温与九江气温的差别,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庐山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地区的其他区域。这与他临鄱阳湖和庐山的海拔高是分不开的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副本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副本

庐山降水比山下平原降水多,我们通过对比58502站与58506站数据可以发现,位于牯岭的气象站年降水量明显多于位于九江的气象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五)庐山土壤

我们都知道土壤类型与土壤的成土原因(成土母质、时间、地形、气候、生物)密切相关,庐山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是又由于她相对高的海拔高度,又兼具山地气候;地质地貌、气候、水分、生物等条件有所差异。这就使得庐山从山顶到山底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土壤垂直地带性明显。我们本次实习过程中土壤实习海拔最高处是大月山,然后是由好汉坡的垂直下去观测的土壤,最低处是好汉坡底的土壤,中间算是有龙首崖回来时看到的网纹红土。

大月山土壤是黄棕壤,上部是深棕色,土质疏松,植物根系多。中部腐殖质层程黑色,原本黄棕壤中部应该是浅棕色的,但是由于我们观测地位于溪水流经处,胡老师讲解说,是因为此处常年积水导致此处土壤呈现黑色。土壤剖面的下部属于淋溶淀积层,黄棕色,出现了少量石块,土壤粘性大。 好汉坡土壤剖面我们看的主要是海拔高度不同土壤的差异,我们住的牯岭街海拔达到1118m,我们沿好汉坡下到坡底,海拔为267m,海拔高差为851m,相对于大月山有964m。相对高差如此,从大月山到好汉坡底的地形、气候、生物必定有所差异,形成的土壤必定会有所差别。

(土壤垂直分布图)一 二 三

(土壤剖面对比)

从以上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庐山的土壤有大月山到好汉坡

底的土壤依次为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山地黄

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山地黄壤分布在

900(800)米以下的地带;红壤,广泛分布于山麓地带。山麓地带

红壤与好汉坡底位于庐山地区红壤区是分不开的。

剖面一:半山亭(29.58308N,115.98970E;946m)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副本

剖面二:好汉坡顶:(29.58733N,115.99014E;866m)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副本

剖面四:好汉坡底

从以上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庐山的土壤有大月山到好汉坡底的土壤依次为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山地黄壤分布在900(800)米以下的地带;红壤,广泛分布于山麓地带。山麓地带红壤与好汉坡底位于庐山地区红壤区是分不开的。

(六)庐山植被

植物实习主要在6月28日的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是我国唯一的高山植物园,胡老师与曹老师在进入园中时嘱咐我们要特别注意松柏科与山茶科。进园后我们观测了庐山植物园的植物,听了庐山植物园老师的讲解和植物园馆长的讲座。

在庐山植物园中,向我们介绍了庐山植物园的概况,庐山植物园位于东谷大月山与含鄱岭之间,创建于19xx年,海拔高度在1000—3000m之间,面积超过30平方千米,共有植物5100种,主要为山茶科、松柏科、壳斗科、樟科、维管植物等。植物园辟有松柏园、国际友谊杜鹃园、温室区、草花区、树木区等。自建立以来,从国内外相继引种3千余种植物,现已与世界上60多个园家近300个单位建立了种籽交换等关系,使庐山植物增添了许多外来成分。庐山植物园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庐山植物园,并且介绍了多种植物。在介绍的植物中,主要有户外植物和温室内种植的植物,这里列举出一些: 庐山植物园部分植物统计表 :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副本

(注:表格内容来源于网络)

在庐山植物园的最后时间,植物院院长给我们做了庐山植物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庐山地区植被以壳斗科为建群种,但是长期人为干扰,原始阔叶林遭到破坏,次生灌丛草丛的面积大于森林面积,次生针叶林面积大于阔叶林面积。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草甸沼泽。它们的品种有黄山松、柳杉、毛栗、樟树、枫树、毛竹、等等。总的来说是庐山地区植被种类多,类型多,多为次生类型,开发度高,破坏严重。

在庐山植物园中,我们还瞻仰了本校建校来第一任校长胡先骕先生。

三宝树是我们植物实习去的重要地点之一,6月26日我们看到了这里两颗神奇的大树,两颗明显有别于周围的柳杉林,高大。表明他们的年代久远。

马刀树在这条路上是我们看到的典型树,它是指树根扎于坡壁中,树干类似于弧形,类似马刀,并且直立高大的树。它形成滑坡产生的碎屑蠕动、迁移的地方。坡面要求土层均一,完整。

植物实习的最后地点是如琴湖,曹老师带领我们在如琴湖的植物种属测量,用测量绳画出了10乘与10的面积,进行测量,画出优势种,并采集了标本。通过这样的形式使我们学会了采集标本和划分优势种的方法。

标本采集和制作包括标本单株选择 ,从同种众多单株中,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如果是珍贵植物应该记录采集地点。(一)采集步骤 :按预定目标,选择合要求的单株,剪取具代表性枝条25~30cm(中部偏上枝条为宜),依次完成下列步骤: (1)初步修整,如去掉部分枝、叶,留下分枝及叶柄一部分;

(2)挂上标签,填上编号等。(3)填写野外记录。(4)暂放塑料采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时,集中压于标本夹中。 (5)采集中应注意同株至少采两份,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留以标记。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散落物(叶、种子、苞片等)装另备小纸袋中,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6)注意有毒性、易过敏种类。(二)标本的压制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标本制作是将压制好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压制与制作标本须注意以下各点: (1).顺其自然,稍加摆布,使标本各部,尤其是叶的正背面均有展现。可以再度取舍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征。

(2).及时更换吸水纸。采集当天应换干纸2次,以后视情况可以相应减少。换不易干。标本间夹纸以平整为准。如球果、枝刺处可多夹些。换下的潮湿纸及时晾干或烘干,备用。

植物样方测量:植物样方调查,应具有随机性与代表性,需要观测的数据包括:坡度、高度、环境印象评价、生物量、物种的种类、多度、频度、盖度、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等等,不认识的物种需采样带回。

地点:琴湖西岸:(29.5662N,115.97234E); )

结果记录

样方大小:5*5m

乔木:10颗马尾松;盖度70%;基盖度1%;平均高度:7.3m 灌木:6株石砾树;基度25%;平均高度:1.1m

草本:盖度5%

坡度:22度

土壤:山地黄棕壤。

七 实习总结

经过此次实习,加深了我们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对野外自然地理

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课本上的地质地貌由抽象理解到了神地结合,熟练的操作罗盘和使用GPS,掌握了测量岩石产状和辨别方向的方式方法;认识了些常见的植物,并学会了制作些植物标本;对于土壤的类型和剖面有些了解,采集了土壤标本;对于地形对天气的影响有了身体的体会与了解。感受了庐山美好的风光。庐山的实习不仅使我们学到了知识而且愉悦了身心。

美好的实习日子也有些遗憾,由于天气原因,原本很多要实习的地点未到达,要学的东西未有看到,如大坳冰斗,未去感受五老峰奇观,锦绣谷冰谷未有深入了解,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日后的了解学习。

通过本次的实习,我们的同学感情和师生之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同学之间互助互爱,师生之间亲如一家,实习过程其乐无穷。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副本

更多相关推荐: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对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的认识系别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对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的认识一实习地点峨眉山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如图12图1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图2玄武岩柱状节理出露处二实习时间20xx...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邵阳学院自然地理野外短途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实习时间20xx年4月11日20xx年4月24日实习地点和主要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A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B桂林园林植物园C桂林漓江月亮山阳朔一线D象...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尧山地区地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第一部分序言一实习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石人山地区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尧山境内地处伏牛山东段东坡11211E11217E3317N3345N南临南召县西北连嵩...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习报告曹洪生20xx063145土地资源管理一班目录一报告主题3二实习目的3三实习时间3四实习人员4五实习路线4六实习区域概况4一观音峡地质构造二云门镇紫色土三涞滩古镇...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书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09级地理信息系统姓名yxw学号指导教师史老师苏老师张老师董老师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作为自然地理学课程...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1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11目的自然地理学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同时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实习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概述本次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活动是在20xx20xx学年大二地理课程的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等课程学习完成后于20xx71020xx714在陈智文老师和张立峰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09级地...

20xx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20xx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了地理综合素质为...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提交时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绪言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地理观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课堂上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

南京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书

Chapter1前言211实习地区概况212实习内容313实习目的314实习人员及时间3Chapter2地层421汤山地层422排山地层623棒棰山地层724六合方山地层8Chapter3构造831地区大构造8...

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理旅游系胡玉章一总体概况一地理位置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东经118411948北纬347357之间陇海铁路终点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东濒黄海与朝鲜...

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院系班级姓名导师日期目录一实习目的及行程介绍二区域简介1235月11日晴镇平石佛寺五道幢化山村1镇平石佛寺2五道幢3化山村5月12日晴荷花洞宛西制药西峡水泵厂1荷花洞2宛西制药3河南西峡汽车...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