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

时间:2024.4.1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融入调研报告

根据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团省委、团市委的指导安排,**区团委组织精干力量,由团区委副书记***同志亲自带队,对**区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行细致的摸排走访,并分别与农民工代表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到目前年龄在20岁- 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具体表现为“三高一低”的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他们对农业不太熟悉,同时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和社会。他们遭遇着方方面面的瓶颈:户籍、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上一代农民工有了巨大差异。

一、**区新生代农民工的五大特点

受成长环境、教育状况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文化素质乃至人生态度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将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也必然对老边区的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乃至整个**区经济结构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1、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扛

麻袋进城”的老一代农民工的时代渐渐成为过去,“拉皮箱进城”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多半接受了初中、高中、甚至中专教育,有相当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调查问卷显示,年龄在30周岁以下占整个群体的68.2%,文化程度高中技职校占62.7%,高中、技职校文化程度渐成在务工人员的主流,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从技能情况分析,技工占19.35%;熟练工占34.26%;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有占25.52%。可以看出,受过培训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调查对象接近80%,说明掌握技能是稳定就业的基础。尤其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方面几乎都是新生代男性农民工的就业首选。他们打工目的不仅仅满足于生活的改善,而是要有所发展,更看重个人的能力发展和机会把握。因此他们对于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有极强的探索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愿更为强烈。

2、思想观念更加开放,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与老一代农民工“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单调灰暗生活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与第一代农民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他们追求目标、偏好等与父辈大相径庭。他们在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就业取向、价值目标等方面更接近于市民。通过座谈,我们了解到他们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丰富多彩的娱乐生

活,绝大多数人在闲暇时间除了看电视、听广播、使用手机、网络等非常现代化的通讯方式,还会经常光顾网吧、迪厅、酒吧、溜冰场、听音乐等新潮的娱乐场所,染头发、穿时髦服装等紧跟时尚。新生代农民工通常也会在春节时回家一趟,但那仅仅是“礼节性的仪式”,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更多的是包含着对亲人的感情,对农业活动则缺乏浓厚的感情和兴趣。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具活力,思维和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更加趋向于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

3、就业范围更加广泛,自主创业意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第一代农民工把“进城挣票子、回村盖房子娶娘子”作为进城打工的最终目标,学本事、长见识、改变人生命运、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社会地位,开始成为他们中很多人的新观念、新追求。新生代农民工不像第一代农民工将谋生作为第一目标,而是将目光则投向服务业、制造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行业,赚钱只是他们外出打工的部分目的,他们外出打工,不仅谋饭碗谋生存,而且谋事业谋发展;他们不仅被用人单位选择,也主动自我选择。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途径在逐步转变,就业也显得更为主动,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第一代农民工就业渠道主要是通过老乡或亲朋好友介绍之类的传统社会网络,而求职的途径更为多样,并能够借助于中介力量自己主动寻找工作,即使是用工单位招工,新生代农民工在这一过程中也是以自己应聘的方式通过展示自

己的能力获得工作。调查中,多数人认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近八成人希望以后“自己创业、做生意”;有13%的人表示希望“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或“成为公司的骨干”,很少一部分人选择看情况而定。调查结果表明,经过社会上的磨炼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更理性,对自己的将来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寻找乃至转换工作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他们个人的努力。

4、期盼有更好的待遇,渴盼能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相比,更渴望成为城市一员,对城市的依恋更为强烈,更加渴望老边区域的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向往城市,却没有被城市广泛的接纳,他们的根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远,尽管他们仍被社会归类于“农民工”, 身份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内心抗拒这个称呼:有人称呼自己为“新产业工人”或“新市民”,有人在竭力推广“新工人”这个称号以取代农民工的群体标签,甚至有人认为自己就是“白领”。调查中发现:“ 不做乡下人,成为城里人”这一点得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认同,有人说:“上一代农民工打工主要就是为了赚钱回家,我们则盼望在城市安家落户;上一代是与本村人攀比,我们这一代与城里人比。”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性变化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等因素决定着他们不可能像父辈一样返乡务农,第一,大多数人往往直接从学校进入外出务工行列,对于现代产业规律的熟悉

程度远高于传统农业,将务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不是农业收入的补充,他们不仅注重现实的待遇,更渴望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没有返乡务农的意愿,更没有务农的技能;第二,他们本身追求融入城市,更愿意成为现代文明城市中的一员,享受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不仅要挣城里的钱,更要在城里体面生活,这样的念头已然成为他们坚固的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引下,不做城市的“过客”而要努力融入城市的潜意识便格外强烈。

5、轻农弃农意识严重,耐受力低成为劣势。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是80后、90后,一部分是跟随父母打工在城市里生长大,一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他们没种过地,不会种地,更不愿意种地,普遍存在着农民不爱地,农民不爱农,农民不识农,“轻农、厌农、弃农”意识严重。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户口在农村,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城市人,压根儿就没准备再回农村,出来长见识的同时,希望能够和城市人一样“体面地活着”。调查显示,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经受挫折较少,温饱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这也造就了他们心智不太成熟,虽然很多人在法律意义上已是成年人,但他们阅历较浅,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思想起伏较大。因此,在应聘时会明确提出种种待遇要求,工

作中频频跳槽的情形也屡见不鲜,“敬业精神差”是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区新生代农民工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是“新人”, 是社会转型期涌现出的又一个引人注目的全新的社会群体。他们一方面想永久地离开农村,不愿返回农村生活定居,另一方面他们在城市没有“家”的感觉,找不到融入城市的钥匙。城市对他们构筑起一道道屏障,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生存状况有所好转,目前形势依然严峻。 第一,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像父辈们一样,从事风餐露宿、室外作业、条件艰苦的建筑、采矿等职业,继而追求轻松而待遇较好的职业。第二,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年限较长,人力资本相对较高,决定了他们比父辈们具有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工作待遇也得到了提高。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好,告别了父辈的“工棚“生活,居住环境以单位宿舍和城中村为主。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相比之下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工资水平仍低于城镇人口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居住条件的改善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市民化”遥不可及,游离于城乡边缘。对大多数第一代民工而言,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一般初中或高

中毕业就远离乡土,多数不懂种地,因而对土地没有依恋;相反,“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镇里,在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的浸染下,他们很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扎根,而不是像父辈一样在城里挣钱回家盖楼过日子。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又不断消解着他们对家乡存有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记忆,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也使他们渐渐不再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但是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不断粉碎着他们的城市梦。总之,比起第一代民工,他们真正成了既融不进城,也回不了乡的“边缘人”。

3、社会保障亟待加强,配套措施仍需完善。入城务工人员在经济上、政治上所受到的待遇,与有城市户口的工人相比可谓“二等工人”。他们与有城市户口的工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福利保障,甚至有的城市规定限制他们进入某些行业就业。这些现象,不仅明显违反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等一系列权利;而且背离了现代社会通行的文明准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平等规则,伤害了为数众多的社会成员的尊严,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妨碍城市发展的正常化进程。同时维权艰难、没有社保仍是农民工面临的“硬伤”。只有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使这些弱势群体在面临讨薪、加班、医疗等困境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心理健康状态不佳,科学引导至关重要。 农民工不仅是一个收入低下、生活贫困的群体,而且是一个面临强烈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的群体。不少农民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失落、压抑和缺乏归属感等负面心理问题,并形成“贫困-歧视-报复-贫困”的恶性循环。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中一些人更加趋于激进,诉求的简单化、暴力化和突发性将会更加突出,有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在各种压力下,缓解农民工压力、减少其心理疾病发病率,关注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心理承受和宣泄方式,提供相应的心理诉求渠道,已经是社会各界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

三、对**区新生代农民工出路的建议

和父辈们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更为强烈,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户籍制度的约束,使很多年轻人难以在城市扎根 ,对土地没有感情、在城市又不被接纳,让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城乡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因此,只有给予农村流动人群以基本的市民待遇,让他们分享城市改革、发展和繁荣之成果,**区的城市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的理想。

1、从加快户籍改革制度步伐使其更快融入城市。虽然被冠以“农民”两个字,实际上“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农民的关系已不是那么紧密,不少甚至根本就不是在农村出

生,更不是在农村长大,他们对城镇的认同要远远大于对农村的认同。他们迫切想融入城镇,但又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退回农村,却做不了合格的农民。实质上是户籍这堵墙,羁绊着他们融入城市,阻碍着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户籍问题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大瓶颈。所以,要破解“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民生难题,应先从户籍制度着手,赋予他们“新市民”的身份。首先,从户籍制度着手,可以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快地融入城市。当前的户籍制度,使得这种“融入”显得异常艰辛,与其让他们在城市的事实存在却与城市格格不入,不如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到城市。其次,从户籍制度着手,可以防止城市出现新的“二元结构”。当这些卑微的年轻人经常性地感觉到自己沦为了城市的“边缘人”,当他们的内心被压抑太久的愤懑所支配,谁都不能保证这个群体不会成为城市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再者,从户籍制度着手,可以减少农民工“退保”等社会问题。目前,户籍既是市民身份的一种标志,也是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一种凭证。因为没有城市户口,这个虽然多数时间生活在城里却没有城里“名分”的群体很少能享受城市社保、医保等福利待遇,由此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

2、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使其共享资源。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首先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其次是要解决住房、子女教育问题,最后是要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平地享有公共服务问

题。这些均依赖政府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如通过提供公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由农民身份向产业工人转换问题。通过提供日益平等的社会保障服务,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养老保险跨地区接续政策,打通农民工有序流动就业的经脉,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老病死问题。通过建立科学的就业景气指标体系,监测就业景气尤其是农民工就业与产业的匹配程度,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异地转移就业和降低就业风险问题。建议政府切实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关爱这些农民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譬如提供大量的廉租房、为农民工解决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为其子女提供和城市居民子女一样平等的教育机会,与城里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经过若干年不懈努力,有可能逐渐缩小乃至于最终消除贫富和地位差距,也不至于把贫困转移到第三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为农民工融入、扎根城市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社区公民”,分享他们亲手创造的经济发展成果。

3、以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搞好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与改革户籍制度、让他们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是相辅相成的。在职教育培训要突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应充分考虑培训对象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

行分类、分层的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其文化、技能水平,使之适应企业和城市发展需要。同时,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素质提升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偏小,容易出现价值体系的混乱和选择的偏差,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大,身份认同的困惑进一步加深,要着力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关注其心理健康,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和谐融入。


第二篇: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调研报告(定)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调研报告

20xx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农民工”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劳动年龄后在城市务工的青年农民,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据统计,目前外出务工的农民约2.3亿,新生代农民工大约1亿多人。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逐渐老去,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新时期农民工的主力军,他们在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出现了精神生活空虚、利益诉求无门、成长发展路径狭窄、价值导向多元化、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受影响、空巢老人生产生活困难等重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引导和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积极融入社会和认同社会,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万源市16万余农民工中,常年外出务工14.9万人,新生代农民工占有比例大,约9万人,职业流动频繁,就业状况较差,大多数无固定收入来源,常期处于无业、待业或打临时工状态。鉴于此,万源团市委专门成立调研小组,通过制定调查问卷,深入基层走访,建立万源籍外出务工青年QQ群等方式,对万源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召开了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主题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收集了部分人

- 1 -

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目前,共发放调查问卷2500份,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762份,其中,网上调查问卷632份。现就相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现状分析

1. 整体素质不高,法制意识淡薄。据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870人,高中的622人,大专以上的270人,分别占总数的49.4%、35.3%、15.3%,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比第一代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这只是相对于教育极其贫乏的上一代农民工而言的,事实上,新生代农民工所受的教育仍然十分欠缺,初中及以下学历比重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导致他们整体素质不高,多聚集在第二、三产业就业。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之前生长在环境相对封闭、法制观念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生活经历简单,接触法律的机会很少。虽然他们都或多或少接受过教育,但大都教育程度不高,只受过小学教育或初中教育,且一般只涉及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几乎是空白,法制意识、维权意识的形成更是无从谈起。新生代农民工童年大多数属于留守学生,成长中缺乏必要的管教,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调查显示,与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为1348人,占总数的76.5%;加入共青团组织490人,加入党组织224人,单位有组织但没有加入的581人,所在单位没有党(团)组织467人,分别占总数的27.8%、12.7%、33%、26.5%。

2. 整体收入较低,就业状况较差。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面临最主要的困难是缺乏职业技能,从而导致其就业状况较

- 2 -

差,流动性强。社会福利不均衡、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政策缺陷是造成新生代民工就业不稳定的制度原因。同工不同酬、本地和外地工人待遇相差大、优先使用本地工人等具有保护性的一些地方政策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利事实上的不平等;一些企业在使用新生代农民工时存在着有法不依、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人文关怀不到位等现象;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资源禀赋条件也造成了就业不稳定状态。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每年在外工作半年以下有959人,半年至一年有803人,个人月平均收入在2500-4000元110人、1500-2500元224人、800-1500元758人、800元以下的670人,分别占总数的6.3%、12.7%、43%、38%;现在所从事的工作由熟人介绍、自己寻找、家乡政府部门统一组织介绍的比例分别占总数的44.3%、30.4%、25.3%,前两者所占比例均比后者高;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有335人、医疗保险有1271人、失业保险有201人、工伤保险有245人,其他商业保险有22人,生育保险却没有一个人参加,还有112人没有参加任何保险,总体看,他们的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对于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知情度不高。

3. 学习培训机会少,职业梦想难实现。职业选择迷茫、职业技能欠缺、职业发展空间小、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家有留守老人和小孩,是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不可忽视的因素,对精神、情感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在输出地接

- 3 -

受各方面劳务技能培训较窄,现有的公益性劳务培训远不能满足务工青年的职业技能需求,存在参训人员少、课程设计单

一、培训缺乏针对性、与农民工的就业实践和个人兴趣相脱节等问题;另一方面,外出新生代农民工在输入地接受的技能培训学习更加欠缺,绝大部分属于“普工”。通过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的比例并不高,调查显示,利用业余时间读书看报仅有245人,看电视、上网有958人,参加体育、文体娱乐活动245人,睡觉314人,分别占总数的13.9%、54.4%、13.9%、17.8%;没有参加过相应的工作培训1226人,没有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1226人,均占总数的69.6%,希望能够得到相关机构组织技能培训的1672人,所占比例高达94.9%。

4. 困扰生活问题多,深感肩上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留守子女教育、婚恋问题、父母赡养、缺乏实用技术和今后的养老成了大家最困扰的问题。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大都在城市处于“边缘化”地带,社会地位较低,社会歧视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有的甚至由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据调查显示,有1538人认为压力最大是现在收入不高,占总数的87.3%,物价突飞猛涨,而工资待遇却仍未见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了孩子,自己却常年在外务工,子女长期留守成了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牵挂,也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为了陪伴孩子,选择了在家乡找工作而放弃外出务工计划。调查还显示,将孩子寄养在亲戚或长辈身边的有1087人,让孩子跟随自己

- 4 -

外出务工的有403人,分别占总数的61.7%、22.9%。

5. 过于注重享乐,消费观念更开放。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年轻所以喜欢追求时尚,消费观念比父辈更加开放,也更加注重享乐。不过,新生代农民工在接受城市消费观念,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们的工资收入却没有随之增长,加上攀比心理作祟和理财能力上的不足,他们常常入不敷出,经济上陷入困境。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春节回家不但不买礼物孝敬父母长辈,反倒还需要父母长辈寄去路费才能回家过春节;甚至还有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担心回家开支太大,宁愿谎称春节加班,也不选择回家和父母、孩子、亲朋好友团聚。调查显示,收入除消费外,803人没有储蓄,625人有很少储蓄,312人有一定储蓄,有很多储蓄的仅22人,且有1004人将储蓄用于吃饭和住宿,357人选择寄钱回老家,401人把钱花在手机和上网等方面。

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

近几年,国家在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查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促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作为川东北部的劳务输出大市,近年来,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技能培训等方面也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但改革涉及到诸多方面,从政策的实施效应看,政策的成熟和完善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完成。

1. 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 5 -

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当前,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培训机制,全面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加强培训资金监管,使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逐步规范化、经常化。二是要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加强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拓宽参训面,提升参训率。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按照不同的就业意向和需要,分批次或类别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机会,从“一锅炒”走向专业化,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不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使他们适应城市生活,能从接受就业教育逐步走向创业教育。三是要加大资金投入,足额保障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改善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提供能不断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有效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的设施设备,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促进他们从“普工”向“技工”的职业转变。四是要创新培训方式。一要开展错时培训,针对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时间在外务工,经常处于是回家参训还是留城务工挣钱的两难境地、很难实现全员培训目标的现状,充分利用春节等节假日,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时期组织集中培训。二要开展送训下乡,建立完善流动培训机制,组织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按照参训人员实际需求设计灵活、简便、实用的培训课程,深入基层为农民工传授技能知识,促进他们稳定就业。

2. 提供法律援助,充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法律援助体系。在各乡镇依托司法所、派出所、调解中心,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联系点,开通农民工维

- 6 -

权专线,及时介入农民工侵权案件,为农民提供免费法律援助。二是要加大法律知识宣传,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结合新生代农民工接受信息快、有手机、爱上网、热爱公益娱乐活动等特点,积极拓宽法律宣传途径,举办广场咨询、发放援助资料,在网络媒介上开辟专栏、投放公益广告,在交通要道设置大型广告牌,教会新生代农民工一些必备的法律知识和务工常识,使其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推动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落实。三是要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心理疏导。要畅通诉求渠道,认真倾听、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利益诉求,要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调适其负面情绪,帮助树立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形象,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包容、健康的新风尚。企业要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积极组建党、团、工会组织,通过组织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有关部门要大力举荐新生代农民工中的优秀代表进入当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列。

3. 实施“三关”工程,完全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安心务工。全面深化和实施以“关心新生代农民工,使其安心务工;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关怀空巢老人,使其安度晚年”为主要内容的“三关”工程,采取区域联动、部门协作的措施,积极搭建平台,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发挥部门力量,不断壮大“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关爱留守学生队伍,

- 7 -

广泛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和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活动,加强青少年维权服务工作,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为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提供法制保障;要从改善医疗条件、提供社会保障、满足精神需求等方面,多方位开展工作,不断优化空巢老人生活环境;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形成关心新生代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的良好风尚,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有提高、输出有组织、维权有保障;留守儿童心理有依赖、学业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空巢老人寂寞有排遣、生病能求助、困难能化解。

4. 整合社会资源,切实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一是要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要把实施“回引”工程与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民创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二是要大力提供创业扶持。积极创造条件,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创业信贷扶持,免费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实现岗位信息与人力资源信息对接、企业用工与劳动保障部门兑现优惠政策对接。要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办事程序,开辟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绿色通道。三是要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乡镇要依托本地企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吸引更多新生代农民工到小城镇定居兴业,促进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性互动。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立足本职工作,充分整合社

- 8 -

会资源,及时发布本地就业信息,加强创业引导和就业服务,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进驻万源投资兴业的各大企业要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在家乡创业就业。

- 9 -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及实践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及实践报告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群体是中国出口外汇的中坚力量但是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最大的人群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代农民工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二代农民工集体出列成为农民工的主...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

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xx年...

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分析报告长安大学赴西安希望之光暑期社会实践队20xx年8月25日1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分析报告摘要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近些年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和...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总结

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号:##########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调查情况介绍农民工,是指身为中国大陆特有的农业户口身份的工人,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为谋生手段,但不…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摘要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被调查人个人基本信息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法的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处理劳动争议的方法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需求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关键...

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一导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传统的以土地为依靠的农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开放纷纷涌入城市以寻找就业机会和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样一群庞大的群体被称为...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情况调查报告1

湖南商学院暑期社会调查报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情况调查报告注本次调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是户籍在农村而长期在城市务工的8090后的群体没有文化程度的限制同时本次调查主要是以玩具厂职工为调查对象所以男女比例可能有...

对进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对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工程结构分析1002葛翔0121002840207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结题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研报告调研方案一调查目的深入调查农民工问题可以让大学生更加亲近社会体味更多的社会现实从中收获相关的就业启示二调查内容新生代农民工的释义与基本状况1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和基本特征2新生代农民...

全总公布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

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要求全国总工会20xx年3月成立由中国工运研究所全总研究室基层组织建设部保障工作部等部门参加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就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于...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调研报告(定)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调研报告20xx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农民工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劳动年龄后在城市务工的青年农民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土地涌入城市谋求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