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时间:2024.3.19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北城中学 王桂香

教材分析:

对声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声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这两个知识点,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知识。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

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音叉、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课有质量!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

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作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土电话”),介绍“土电话”的使用,老师问:谁想上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效果不难预测。就此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这个结论(我也是这样做的)。由此联想,太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亚语;写字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教学的第四个片段,也可称为教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兴

趣的片段。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查看课本提供的速度数据,比较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其次,介绍信息窗,《天坛回音壁》。本环节主要是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声学水平的赞许和敬佩,引领学生认真学习物理学,树立科学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 反思本节课教学,有以下几点:

反思之一:

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反思之二:

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反思之三:

把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纪律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如:感觉声带振动,请他们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话;介绍小河流水潺潺,问:河水要是被污染了,还有这个心境吗?

反思之四:

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振动的鼓面,声音立即停止,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本节教学也有不够满意之处: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演示仪”的抽气效果不太好,结论几乎是教师口说和引导出来的。可以改为其他实验方式。如:用注射器对密闭的试管抽气,听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化。

通过这节课教学实录,使笔者感觉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提高。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郭争亮(学员) 发布时间: 20##-08-18 08:03:05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但是,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却较难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近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义务教育科学类课程标准。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明确提出对探究教学的目标要求。本文尝试密度概念的探究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密度概念;尝试用密度概念解决简单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掌握测量物体质量、体积的初步技能。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密度知识与技能”的探究学习过程,锻炼和发展科学探究力。具体说就是掌握一些简单方法:其一,探究的程序化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二,具体方法——归纳法、比值法、演绎法。
  1.3 意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使学生通过探究,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形成爱科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
  1.4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密度概念;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分析整理的能力;使用天平,量简的技能。
  2 教学流程与类型设计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采用以实验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为组织形式,以教师的适时引导为保障手段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2.1 教学内容信息加工流程分析设计
       
  2.2 教学类型选择设计
  探究教学类型设计按教学阶段和教学水平(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两个维度设计(表1)。

  2.3 实施方式设计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学生按流程图中①、②顺序探究(称①②组),另一组学生按流程②、①顺序探究(称②①组)。各大组分为两个小组。小组独立探究,小组内交流与全作完成任务。适时组织小组间交流讨论,适时组织两大组间的交流讨论,进行自我评价与组间评价。
  3 教学的主要过程
  3.1 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特性鉴别物质。水和酒精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由颜色鉴别;自来水和矿泉水,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怎样鉴别?
  3.2借助已有认知,作出假设
  (学生)用质量来鉴别——铜块比铝块重。
  (教师)铜块一定比铝块重吗?——体积大的铝块和体积小的铜块的测量,否定了上述说法。
  (学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应该规定体积。物体的质量大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学生)假设:(1)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一般不相等。
  (2)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3.3 开展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教师)我们分两步来进行研究;①——定体积、②——定物质(或②、①)。分别探究①、②假设(或②、①假设),然后综合得出完整结论。(学生分组,交待各组具体的探究路线。)
  (教师)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量?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的量?和组里的同学讨论。在笔记本上简单写下方法,并介绍给另一小组的同学。
  (学生)材料:托盘天平一台、量筒两只,体积相同(如8cm[sup]3[/sup])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蜡块(如6cm[sup]3[/sup])三块,不规则形状蜡块一块,水,细铁丝一根,刻度尺一把。
  在各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设计一个标准步骤及记录表格。
  3.4 依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井纪录数据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铜、铝的体积,用量筒、水及细铁丝测出蜡块的体积,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设计好的表中,用这些数据分别算出铜、铝、蜡和水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填入表中。
  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地记在笔记本上。
 

表 2

    ①线测量纪录            ②线测量纪录

  3.5 分析试验结果,形成结论
  教师将记录各组的实验数据。各组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是否考虑实验的精确性?交流各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前述研究,然后作出结论。
  ①线结论: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相等,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
  ②线结论: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不变量。
  综合①、②线结论: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进而得出密度的定义和密度的公式。
  3.6 进行组间交流,实施评估
  ①②组、②①组将自己所做实验的过程、结果相互交流,教师及时通过各组自评、他评的方式找出各环节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修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澄清思维上的不清晰认识,明确具体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等。
  3.7 运用密度概念,解决问题
  给学生两个开放型题目,让学生运用上述探究所得寻求答案。
  (1)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
  (2)有一捆很长(约几 km)缠乱的均匀细铁丝,给你一台磅秤、一架天平和一把直尺,请设计出确定这捆细铁线长度的最快方法,要快而准确。
  总之,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本节课的教学仍属概念教学,但是教师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生直接参与了密度概念的提炼过程,有效地建构知识,体验过程,学习方法,由此,密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便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重、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实验器材】电流表、电阻丝、电珠、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木板。【教学过程】一…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案例名称电功率科目物理提供者陈川春教学对象八年级单位海口市体育运动学校课时2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设计是中学八年级物理的一节内容需一课时...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光的折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光的折射第一部分教学情景开始上课教师利用班班通放映海市蜃楼片段教师观看了海市蜃楼的奇观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甲大自然现象太奇妙了学生乙海市蜃楼真美真壮观学生丙海...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发表范文 “压强”教学案例与反思

压强教学案例与反思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223800蒋凤莲关键词压强教学案例评析反思摘要本文对压强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地评析并由此引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物理课堂的反思笔者在市级研讨会上听到关于压强的示范课亮点很多颇...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水城县花戛乡初级中学教师教学案例分析20xx年春季学期教师柳成会20xx年5月6日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物理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宝东中学石磊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浅谈张风华对初三学生来说物理最难的部分莫过于电学知识的学习了怎样让学生感觉电学不难怎样让学生愿意学呢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如何做好电学知识的教学一通过实验让学生对电学产生兴趣拉拢和学生的距离从而...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郭争亮学员发布时间20xx0818080305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分...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反思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反思广灵三中刘桂红一教学前的反思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八年级沪科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教学案例大庆市林甸县四合中学物理教师刘小娜由于我们地区是初中三年制教学物理教材使用的是沪科版初二才开始学习物理学科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第一节以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新课因此...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