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1

时间:2024.4.13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摘要: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交流服务的。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依归。通过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师的根本任务。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本身具有专业的英语知识外,还要有钻研精神,能按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施教学,在合理处理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些都是除学生之外的因素。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学生在英语上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学习到运用,除了受到教师方法的影响外,学生本身各方面的情况也对学习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分析了目前学生学习后不能灵活运用英语的原因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法。 关键词:灵活应用、交际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会运用。无论学了多长时间的英语,无论学了多少英语,不论是小学、中学、大学, 教学大纲上对“说”英语都有明确的要求。新课标中对小学英语一、二级中“说”的技能有着详细的描述。由上述可以知道,“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用思维去组织自己的想法,直接在图片或教师的提示下说,第二种是根据一定要求,经过思维对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整理,从而正确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通俗地说也就是灵活运用。对于前者的要求,大部分教师都能在教学中达到要求,但相对而言,后者的要求就比较难达到。虽然教师心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做到灵活运用英语,才是真正意义上“学好英语”,而且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效果并不好。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灵活应用英语,进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问题也就成了教学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原因

学习效果不好,并不等于教师的工作做得不够多。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英语氛围,比如各种活动丰富的英语角,英语超市,英语剧社等等,学生似乎也很感兴趣,但最终都还是离不开教师或多或少的提醒和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才有所创新。因此,这些活动很难说对学生综合应用的水平有多大意义上提高,无非也还只是美丽包装下的表演而已。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学英语会有这么多“哑巴”英语的现象?

首先从教师角度来看,有这样一些原因:1、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受中学英语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以知识为本,重知识传授,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2、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单纯的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性学习;3、教师所创设的教学语境不够真实,缺乏生活化的真情实感的语言实践;4、英语学科评价虽然也有口试,但还是偏重语言知识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实践的形成性评价。以上这些原因最终使学生处在被动地位,久而久之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思想就象套上了枷锁,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所需的“主动”、“自我体验”是相矛盾的。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试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体验各种事实,并且获得更深刻的印象,这样儿童会感受到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这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是教师要求做什么,学生才做什么,更谈不上课外主动思考和运用。学生最多也只是按教师要求背一背单词和课文,要不就是表演课文,即使是教师要求下的自由表演也还是离不开文本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缺少用英语的主动性,少了思维的参与,自然而然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在“学好”的基础上说“运用”都如此难,更何况实际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还没“学好”就谈“运用”,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真正做到灵活运用,在教师监督下的打好基础是必需的,其次才是让学生发散思维。根据上述情况,从学生

角度来说,造成不能灵活应用英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语言积累不够。

2、脑海中只有支离破碎的单词、短语和单句,没有语篇感。

3、只能在教师设定的模拟情景中表演,不能灵活表达。

这三个原因之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前一原因是后一原因的基础。因此,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层层递进的,只有在解决好前一原因后才能更有效的解决后一原因。

三、采取措施及具体实施

1.解决语言积累不够的问题。

1)依托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和语文教学一样,重在反复读,时刻练,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朗读是巩固旧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美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好方法。谈到朗读,教师们用得最多的就是分角色朗读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对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①.跟录音机读

录音机里发出的是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起到了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之效。为了激发学生跟录音机读的兴趣,除了单纯跟录音机读之外,我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常让学生在读熟后,再以最好的状态录在磁带上,再挑出一些读的较好的录音,在早读时间里播放。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想知道是谁的声音,自然而然就听得非常认真。而被播放录音的同学也会因此感到十分高兴。没被播出的同学除了羡慕之外,也增添了下次好好朗读、录音的动力。此时,教师再点拔播放录音的同学好在哪里,该怎样读可以更好。这就为学生下次更好的朗读指明了方向,效果也较好。

②.师徒结队

根据对新知掌握好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弱点,相互帮助,是促进学生口语进步的一大对策。师徒结对活动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然不是说一定要要师傅教徒弟,徒弟掌握得好,他可以反过来指导师傅。他们有问题及时举手,教师进行辅导。

③.培养领读小朋友,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从培养各班领读小朋友入手。利用课余时间,选出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让其先一课课读给我听,读的流利准确了,让其作为领读小朋友,并且告诉他们自己朗读首先必须正确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回家多听多读,争做一位好老师。在这样的鼓励下,领读小朋友几乎能做到每课熟读、读好,以便充实自己的英语,把正确的发音教给其他小朋友

2)大量背诵积累语言素材。

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就要求学生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流利表达的基础。因此,我把背诵每周新教的英语课文作为每周的必备作业。英语教师常常有好几个班级,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要教师检查过关,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这项任务, 抓好背诵检查就显得很重要了。利用学生资源进行生生互检也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效果不是很好。好的同学很快就过关,而差的同学不会的还是不会,长期不能过关,差的学生也就习以为常,结果这个背诵的任务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出一个捆绑式的背诵方案,既有检查作用,又有帮助督促作用。我在每个班级都培养了8位背诵组长,背诵组长的职责除了负责检查本组的背诵情况外,还要负责对本组同学进行帮助,直到该组组员全部背诵。我对全班同学都作了具体的分组,每组的人数不是一样的,有的小组中组员较自觉,也能较快完成教师的任务,这样的小组人数相对较多一些;而有的小组中组员的自觉性较差,基础也不是很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熟读课文、背诵,在这种情况下,组员人数就相对较少些;情况较严重时,有的背诵组长甚至只有一位组组员。为了鼓励每一位背诵组长,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每一周任务的完成都会给组长加分,每隔一段时间对背诵组长及组员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奖惩,教师随时抽背并督促检查。这样,学生们能主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尤其是在课外的主动性也更强了。

2.解决学生脑海中没有语篇感的问题。

学生有了大量的背诵后,为什么还是不能张口就说?因为大量的背诵还只是输入。没有在实践中进行过有效的对话,还不能说是完全掌握。学英语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在大量背诵的基础上,在陌生环境中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脑海中最先出现的仍可能是几个关键词,而不是整句话。所以在实际生活的自由表达中,会有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于是,表演课文就成了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但从背诵到表演课文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表演课文之前,要让学生至少能有完整的一句话的输出。如果能做到在任何情况都能“逢问能答”的程度,就为从“句”的输出到“篇”的输出奠定了基础,因为能做到在任何情况的“逢问能答”说明学生是真正理解意思的。这就避免了某些学生背得很熟,却是有口无心的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按课文表演,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背诵到表演,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加深感悟。但仅仅是表演课文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按其功能性创设类似的情景再次让学生表演,例如英语超市,英语剧社等。有了前面这些大量的工作做铺垫,学生的表演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思想,但扩展还不是很大,而且整个对话的结构还是会受到课文的限制。尽管如此,这为学生灵活运用英语搭建了一个台阶。

3.解决不能灵活表达的问题。

经过前面几个步骤的训练,学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对话,虽然受到文本的限制,但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启动,只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此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说英语,他们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会出现冷场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前几个步骤中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或是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进行对话。这些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学生的思维也是被动的,自然而然也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解决这种无话可说的现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会提问

交流通常是以信息差为基点,通过信息传递达到填补信息差而产生的。在形式上可以是问答形式,也可以是描述形式。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必须有思想的参与。因此,要引起交流的因素之一就是要有问题。而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不会提问,而是更习惯回答别人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现较多,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状态,学生的思维也就被定格在“你问我答”的形式中。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曾从一年级开始教三个班学生的英语,当时采用的是《新标准英语》,这套教材的语言容量相当大。学生学完一年后,已经能听懂并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但就是不会主动提问,只能在教师要求并作提醒时才能提问。所以在学完一年的英语后,学生只能交流一两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第二学年一开始,我就将所有学过的问句整理出来,在两个星期内让学生背诵,当时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四到五个问题。于是在每节课中的前5分钟,轮流一位同学回答每组同学的问题。要求在同一轮提问中,各组之间不能出现相同的问题。每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提出几个问题就得几分。如果所提的问题是连续几周都被同学们遗忘的问题,可以得成倍的分数,当然能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心中也洋洋得意的,对于在这种情况下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往记得特别牢。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为了能在这个环节得到更多的分数,每一轮中每个同学的提问他们都听得很认真,而且会默默地记在心里,以备下一节课中用。还有的同学会千方百计地动脑筋,想出一些大家没提过的问题。当学生学会提问后,交流时的语言量就会多一些。

2)发挥想象,体验所学语言的多种运用场合

教师在课堂上会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模拟的交际情景,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会为一项功能性语言去创设多种情景。如果学生没有把思维发散开,只是在教师创设的情景去交流,永远都无法体会用语言自由交流所带来的快乐。如果永远都是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被动接受任务去表演,那么正如牵牛花,一但失去攀沿的墙壁就无法向上生长一样。所以当学生学会一项功能性语言时,除了让学生在一定情景中表演外,还要让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在什么样的场合里也会说这些话,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用处。只有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才是记忆深刻的,这种情况下的表演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比如,在教学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这两句话时,课堂中我是利用新学期开学同学生们互不认识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会后,我还让他们想一想什么时候也要问这些话,并表演出来。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常会使我发现自己思维的狭隘。他们有的表演病人看病,医生写病历时的情景,有的表演开学第一天新同学

到学校报到的情景??“病人”痛苦的表情,“医生”严肃认真的态度远比在教师限定下同学们冥思苦想的表情更让人欣慰。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为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又搭建了一个台阶。

3)联系实际,随时体验。

无论是教师创设情景还是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只有当学生真正运用英语多次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在自由对话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时,学生才会对所学语言有更深刻的记忆,才能做到真正的灵活运用。

要让学生养成经常注意身边的英语的习惯。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上常写有一些英语单词或短语,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比如,在学完饮料的单词时,我让他们收集一些饮料盒子,看看能否找到自己知道的饮料单词。那么以后每当买到新物品,他们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来问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氛围。这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反复复习过去的知识,为提高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周末让学生到大街上走一走,发现哪些地方写有英语。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做到处处观察,但可以督促他们在生活中随时想想他想说的话能不能用英语来说。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强制性的办法了。我所教的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多,我就充分利用学生这部分的资源,将他们作监督的力量,互相之间形成一种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每星期一,我都会在教室后面贴一张表格,表格中有每一位同学的名字,每一位同学都有50分的基础分。当同学们在英语课之外的时间里交流时,如果发现对方讲的话是他们学过的英语,但对方没有用英语表达,就在该同学的表格中扣去5分,相反则加5 分。每星期总结一次,并进行相关奖励。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常常是扣分多于加分,我就加大奖励力度,同时自己也参与同学生们这项活动。有时,我会故意用中文来说,看看他们是否有反应,而学生在监督老师时似乎是特别细心,发现老师的错误时特别高兴,久而久之,他们在自己的交流中也会显得格外小心,当半个学期过去时,大部分学生加分情况多于扣分情况。用英语交流的气氛也比原来要浓得多。

4)自编小品,重组对话。

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所说的话常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故事也是千变万化的。当学生心中有了一个个在小情景中的小故事后,要让学生将心中的这些故事和语言连成千变万化的故事。所以我安排了学生自编小品的任务,每节课都叫三组同学表演。如果是按课文表演的就给5分,在课文基础上做改编的加8分,与课文完全不同,而是自编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有的语言是大家已经忘记的,就可加10分。同学们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而且看到别的小组得高分后,他们会课后去模仿,去积极开动脑筋将生活中的各种故事都搬上讲台。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表现自己生活、自己个性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发展、主动地学习。当然,主动地去表达新感受、新思维,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远比听教师讲要困难得多。学生讲完后,教师予以简练、恰切地点评,点评时,以鼓励为主,决不埋没其闪光点;也婉转指出用词、选用句式和语法方面的不足。条件具备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点评,教师作简要小结。

5)改善评价机制

学生有来处主观和客观不同的动力,因此在积极鼓励学生的同时必要的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等级制。我在每个教室的后墙上都贴有竖式排列的三条线,从下往上分别是Good级, Great级, Excellent级。每当学生在表演或上课时有出色表现时都能得到教师的奖品。奖品分三级,分别是绿卡、蓝卡、红卡。当学生收齐5张绿卡时,可到我这里换一张蓝卡,他的名字被贴在Good级,当学生收齐5张蓝卡时,可到我这里换一张红卡,他的名字从Good级升到Great级,当学生收齐5张红卡时,他的名字下面就多一颗红星,然后开始新的一轮。这种等级制的评价制度操作简单,无需经常总结,因为它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从而鞭策自己的学习。

四、结语

小学生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可供模仿的目标语言输入。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意义上,而不是外在的语言形式上,并且在这个习得的过程中形成听和说的习惯。我们应把交际语言的习得作为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而非只是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目的。这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我们要区分开的,否则我们的教学整体上就会显得很不和谐。


第二篇:张晓利初中英语教学论文[1]


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榆林市第五中学 张晓利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交流服务的。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依归。通过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的根本任务。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本身具有专业的英语知识外,还要有钻研精神,能按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施教学,在合理处理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些都是除学生之外的因素。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学生在英语上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学习到运用,除了受到教师方法的影响外,学生本身各方面的情况也对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会运用。无论学了多长时间的英语,无论学了多少英语,不论是小学、中学、大学, 教学大纲上对“说”英语都有明确的要求。新课标中对小学英语一、二级中“说”的技能有着详细的描述。由上述可以知道,“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用思维去组织自己的想法,直接在图片或教师的提示下说,第二种是根据一定要求,经过思维对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整理,从而正确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通俗地说也就是灵活运用。对于前者的要求,大部分教师都能在教学中达到要求,但相对而言,后者的要求就比较难达到。虽然教师心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做到灵活运用英语,才是真正意义上“学好英语”,而且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效

果并不好。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灵活应用英语,进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问题也就成了教学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原因

学习效果不好,并不等于教师的工作做得不够多。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英语氛围,比如各种活动丰富的英语角,英语超市,英语剧社等等,学生似乎也很感兴趣,但最终都还是离不开教师或多或少的提醒和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才有所创新。因此,这些活动很难说对学生综合应用的水平有多大意义上提高,无非也还只是美丽包装下的表演而已。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学英语会有这么多“哑巴”英语的现象?

首先从教师角度来看,有这样一些原因:1、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受中学英语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以知识为本,重知识传授,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2、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单纯的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性学习;3、教师所创设的教学语境不够真实,缺乏生活化的真情实感的语言实践;4、英语学科评价虽然也有口试,但还是偏重语言知识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实践的形成性评价。以上这些原因最终使学生处在被动地位,久而久之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思想就象套上了枷锁,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所需的“主动”、“自我体验”是相矛盾的。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试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体验各种事实,并且获得更深刻的印象,这样儿童会感受到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这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是教师要求做什么,学生才做什么,更谈不上课外主动思考和运用。学生最多也只是按教师要求背一背单词和课文,要不就是表演课文,即使是教师要求下的自由表演也还是离不开文本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缺少用英语的主动性,少了思维的参与,自然而然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在“学好”的基础上说“运用”都如此难,更何况实际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还没“学好”就谈“运用”,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真正做到灵活运用,在教师监督下的打好基础是必需的,其次才是让学生发散思维。根据上述情况,从学生角度来说,造成不能灵活应用英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语言积累不够。

2、脑海中只有支离破碎的单词、短语和单句,没有语篇感。

3、只能在教师设定的模拟情景中表演,不能灵活表达。

这三个原因之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前一原因是后一原因的基础。因此,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层层递进的,只有在解决好前一原因后才能更有效的解决后一原因。

三、采取措施及具体实施

1.解决语言积累不够的问题。

1)依托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和语文教学一样,重在反复读,时刻练,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朗读是巩固旧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美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好方法。谈到朗读,教师们用得最多的就是分角色朗读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对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①.跟录音机读

录音机里发出的是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起到了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之效。为了激发学生跟录音机读的兴趣,除了单纯跟录音机读之外,我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常让学生在读熟后,再以最好的状态录在磁带上,再挑出一些读的较好的录音,在早读时间里播放。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想知道是谁的声音,自然而然就听得非常认真。而被播放录音的同学也会因此感到十分高兴。没被播出的同学除了羡慕之外,也增添了下次好好朗读、录音的动力。此时,教师再点拔播放录音的同学好在哪里,该怎样读可以更好。这就为学生下次更好的朗读指明了方向,效果也较好。

②.师徒结队

根据对新知掌握好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弱点,相互帮助,是促进学生口语进步的一大对策。师徒结对活动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然不是说一定要要师傅教徒弟,徒弟掌握得好,他可以反过来指导师傅。他们有问题及时举手,教师进行辅导。

③.培养领读小朋友,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从培养各班领读小朋友入手。利用课余时间,选出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让其先一课课读给我听,读的流利准确了,让其作为领读小朋友,并且告诉他们自己朗读首先必须正确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回家多听多读,争做一位好老师。在这样的鼓励下,领读小朋友几乎能做到每课熟读、读好,以便充实自己的英语,把正确的发音教给其他小朋友

2)大量背诵积累语言素材。

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就要求学生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流利表达的基础。因此,我把背诵每周新教的英语课文作为每周的必备作业。英语教师常常有好几个班级,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要教师检查过关,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这项任务, 抓好背诵检查就显得很重要了。利用学生资源进行生生互检也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效果不是很好。好的同学很快就过关,而差的同学不会的还是不会,长期不能过关,差的学生也就习以为常,结果这个背诵的任务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出一个捆绑式的背诵方案,既有检查作用,又有帮助督促作用。我在每个班级都培养了8位背诵组长,背诵组长的职责除了负责检查本组的背诵情况外,还要负责对本组同学进行帮助,直到该组组员全部背诵。我对全班同学都作了具体的分组,每组的人数不是一样的,有的小组中组员较自觉,也能较快完成教师的任务,这样的小组人数相对较多一

些;而有的小组中组员的自觉性较差,基础也不是很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熟读课文、背诵,在这种情况下,组员人数就相对较少些;情况较严重时,有的背诵组长甚至只有一位组组员。为了鼓励每一位背诵组长,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每一周任务的完成都会给组长加分,每隔一段时间对背诵组长及组员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奖惩,教师随时抽背并督促检查。这样,学生们能主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尤其是在课外的主动性也更强了。

2.解决学生脑海中没有语篇感的问题。

学生有了大量的背诵后,为什么还是不能张口就说?因为大量的背诵还只是输入。没有在实践中进行过有效的对话,还不能说是完全掌握。学英语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在大量背诵的基础上,在陌生环境中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脑海中最先出现的仍可能是几个关键词,而不是整句话。所以在实际生活的自由表达中,会有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于是,表演课文就成了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但从背诵到表演课文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表演课文之前,要让学生至少能有完整的一句话的输出。如果能做到在任何情况都能“逢问能答”的程度,就为从“句”的输出到“篇”的输出奠定了基础,因为能做到在任何情况的“逢问能答”说明学生是真正理解意思的。这就避免了某些学生背得很熟,却是有口无心的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按课文表演,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背诵到表演,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加深感悟。但仅仅是表演课文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按其功能性创设类

似的情景再次让学生表演,例如英语超市,英语剧社等。有了前面这些大量的工作做铺垫,学生的表演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思想,但扩展还不是很大,而且整个对话的结构还是会受到课文的限制。尽管如此,这为学生灵活运用英语搭建了一个台阶。

3.解决不能灵活表达的问题。

经过前面几个步骤的训练,学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对话,虽然受到文本的限制,但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启动,只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此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说英语,他们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会出现冷场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前几个步骤中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或是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进行对话。这些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学生的思维也是被动的,自然而然也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解决这种无话可说的现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会提问

交流通常是以信息差为基点,通过信息传递达到填补信息差而产生的。在形式上可以是问答形式,也可以是描述形式。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必须有思想的参与。因此,要引起交流的因素之一就是要有问题。而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不会提问,而是更习惯回答别人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现较多,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状态,学生的思维也就被定格在“你问我答”的形式中。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曾从一年级开始教三个班学生的英语,当时采用的是《新标准英语》,这套教材的语言容量相当大。学生学完

一年后,已经能听懂并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但就是不会主动提问,只能在教师要求并作提醒时才能提问。所以在学完一年的英语后,学生只能交流一两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第二学年一开始,我就将所有学过的问句整理出来,在两个星期内让学生背诵,当时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四到五个问题。于是在每节课中的前5分钟,轮流一位同学回答每组同学的问题。要求在同一轮提问中,各组之间不能出现相同的问题。每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提出几个问题就得几分。如果所提的问题是连续几周都被同学们遗忘的问题,可以得成倍的分数,当然能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心中也洋洋得意的,对于在这种情况下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往记得特别牢。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为了能在这个环节得到更多的分数,每一轮中每个同学的提问他们都听得很认真,而且会默默地记在心里,以备下一节课中用。还有的同学会千方百计地动脑筋,想出一些大家没提过的问题。当学生学会提问后,交流时的语言量就会多一些。

2)发挥想象,体验所学语言的多种运用场合

教师在课堂上会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模拟的交际情景,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会为一项功能性语言去创设多种情景。如果学生没有把思维发散开,只是在教师创设的情景去交流,永远都无法体会用语言自由交流所带来的快乐。如果永远都是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被动接受任务去表演,那么正如牵牛花,一但失去攀沿的墙壁就无法向上生长一样。所以当学生学会一项功能性语言时,除了让学生在一定情景中表演外,还要让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在什么样的场合里也

会说这些话,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用处。只有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才是记忆深刻的,这种情况下的表演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比如,在教学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这两句话时,课堂中我是利用新学期开学同学生们互不认识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会后,我还让他们想一想什么时候也要问这些话,并表演出来。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常会使我发现自己思维的狭隘。他们有的表演病人看病,医生写病历时的情景,有的表演开学第一天新同学到学校报到的情景??“病人”痛苦的表情,“医生”严肃认真的态度远比在教师限定下同学们冥思苦想的表情更让人欣慰。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为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又搭建了一个台阶。

3)联系实际,随时体验。

无论是教师创设情景还是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只有当学生真正运用英语多次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在自由对话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时,学生才会对所学语言有更深刻的记忆,才能做到真正的灵活运用。 要让学生养成经常注意身边的英语的习惯。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上常写有一些英语单词或短语,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比如,在学完饮料的单词时,我让他们收集一些饮料盒子,看看能否找到自己知道的饮料单词。那么以后每当买到新物品,他们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来问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氛围。这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反复复习过去的知识,为提高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周末让学生到大街上走一走,发现哪些地方写有英语。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做到处处观察,但可以督促他们在生活中随

时想想他想说的话能不能用英语来说。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强制性的办法了。我所教的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多,我就充分利用学生这部分的资源,将他们作监督的力量,互相之间形成一种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每星期一,我都会在教室后面贴一张表格,表格中有每一位同学的名字,每一位同学都有50分的基础分。当同学们在英语课之外的时间里交流时,如果发现对方讲的话是他们学过的英语,但对方没有用英语表达,就在该同学的表格中扣去5分,相反则加5 分。每星期总结一次,并进行相关奖励。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常常是扣分多于加分,我就加大奖励力度,同时自己也参与同学生们这项活动。有时,我会故意用中文来说,看看他们是否有反应,而学生在监督老师时似乎是特别细心,发现老师的错误时特别高兴,久而久之,他们在自己的交流中也会显得格外小心,当半个学期过去时,大部分学生加分情况多于扣分情况。用英语交流的气氛也比原来要浓得多。

4)自编小品,重组对话。

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所说的话常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故事也是千变万化的。当学生心中有了一个个在小情景中的小故事后,要让学生将心中的这些故事和语言连成千变万化的故事。所以我安排了学生自编小品的任务,每节课都叫三组同学表演。如果是按课文表演的就给5分,在课文基础上做改编的加8分,与课文完全不同,而是自编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有的语言是大家已经忘记的,就可加10分。同学们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而且看到别的小组

得高分后,他们会课后去模仿,去积极开动脑筋将生活中的各种故事都搬上讲台。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表现自己生活、自己个性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发展、主动地学习。当然,主动地去表达新感受、新思维,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远比听教师讲要困难得多。学生讲完后,教师予以简练、恰切地点评,点评时,以鼓励为主,决不埋没其闪光点;也婉转指出用词、选用句式和语法方面的不足。条件具备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点评,教师作简要小结。

5)改善评价机制

学生有来处主观和客观不同的动力,因此在积极鼓励学生的同时必要的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等级制。我在每个教室的后墙上都贴有竖式排列的三条线,从下往上分别是Good级, Great级, Excellent级。每当学生在表演或上课时有出色表现时都能得到教师的奖品。奖品分三级,分别是绿卡、蓝卡、红卡。当学生收齐5张绿卡时,可到我这里换一张蓝卡,他的名字被贴在Good级,当学生收齐5张蓝卡时,可到我这里换一张红卡,他的名字从Good级升到Great级,当学生收齐5张红卡时,他的名字下面就多一颗红星,然后开始新的一轮。这种等级制的评价制度操作简单,无需经常总结,因为它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从而鞭策自己的学习。

四、结语

中学生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可供模仿的目标语言输入。在语言输

入过程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意义上,而不是外在的语言形式上,并且在这个习得的过程中形成听和说的习惯。我们应把交际语言的习得作为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而非只是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目的。这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我们要区分开的,否则我们的教学整体上就会显得很不和谐。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具有生成性教学论文范文提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必须是具有生成性资源的课堂要想让课堂具有生成性就要从三个方面来做好首先是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应关注学...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xx年度岳西县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积极营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毛尖山中心学校吴丽霞136xxxxxxxx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是不喜欢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呢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总是有人认为学不...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範文初中語文教學目的確定我們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目標設計上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直接導致了課堂效率的低下1目標要求過高或過低這方面原因一是教師沒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師對學生情況瞭解不夠高估或低估了學生認知水...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如何营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是“不喜欢”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呢?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总是有人认为学不学对考试成绩影响无所谓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初中的…

初中语文论文范文

初中语文论文范文初中语文探究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内容提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体验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正是在这种课程理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摘要作文教学要走出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困境我建议学生多读书注重阅读积累注重课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注重学...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写作教学浅谈

农村初中写作教学浅谈笔者在农村初中承担语文教学已经七年多了发现学生中真正喜欢写作文的很少普遍存在着不爱上作文课不爱写作文厌烦作文写不好作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束手无策常常为学生写不出有思想有内涵有文采的好作文而纳闷苦...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感受变异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

感受变异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摘要感受变异是对原有的实景或实物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改造使变异了的景物成为作者情感抒发并且具有审美价值的载体它总是受到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制约的能使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

b8石狮市凤里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写作教学的分类教学 语文版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初中写作教学的分类教学外来工子女语文学习探讨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而本校是外来工子弟学校外来工子女...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议论文阅读与写作如何提炼分论点

议论文阅读与写作如何提炼分论点听九年级作文课而引发的点滴关键词议论文阅读写作分论点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题同时也是制约语文整体水平和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两大难题而议论文阅读与写作更是难之心痛究其源我们教研发...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论文-伯乐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论文以下资料为精心收集整理免费提供给大家建议可以先下载再阅读包含了经验心得选题指导参考文献范文还有格式整理的技巧对论文写作绝对非常有用如果对论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搜索伯乐论文网上查看对应专...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初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之一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甚至被强迫状态想要改变...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