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时间:2024.4.13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学校:新丰镇第四小学 主持人:王成锋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应把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要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事实,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即:数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状令人担忧:量多质差,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针对这一现状,在实践中作我们不断反思,积极探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增强作业实效的途径和实施策略:数量力求少而精; 而且,传统的数学作业,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得死板,缺乏灵活性与创新精神。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已深深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数学家吴文俊坦言,“探究我们独创的东西不够。开创一个领域,让全世界的人跟着你,这类东西不够。”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数学 1

作业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重数量,轻质量的培养,本课题将研究如何设计数学作业,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探索。为他们提供自主的舞台,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作业中发现知识问题,从而掌握知识。为他们提供自主的舞台,具有更大的意义。

(1)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尊感

采用新型的作业的形式,能培育人性的尊严以及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使学生沉浸在被接纳的感受中,体验到完成能力所及的作业的成功滋味。学习的主动性会明显赠大。

(2)有利于学生设定并实现目标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拥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学生能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特点,确定目标,它是明确的、短期易行的、有一定难度的、实际的、主动的。

(3)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作业的单一化,只是简单的重复课堂内容,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所学的数学知识难以运用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验证课本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学作业生活化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5)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教师在实验中,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认识,转变角色,合作交流, 2

把新理念用于课堂中去,又从课堂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

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完全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以及知识的掌握。

在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练习的设计往往只偏重作业的认知功能,忽视作业的育人功能、作业的发展功能、作业的评鉴功能以及认知心理学功能。目前好多学校和地区对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设计都进行了研究,比如《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它是从练习设计的针对性进行研究,再如《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的研究》它主要是从课内外作业得形式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进行研究。在诸多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的研究较少,所以我们选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

四、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作业:作业是“学生为完成学习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2.“有效教学”、“作业有效性”: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有效性”强调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作业有效性”,旨在提高作业训练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3

(1).通过实践研究,更新教师作业设计理念,拓展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现代作业观,以期形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2).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作业设计的多种有效形式,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初步构建适合小学生数学有效的作业操作的作业形式,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数学作业有效批改评价的方案。

(4).通过作业改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

2、研究内容

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改善学生的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作业时间灵活性的研究;

(2).作业内容选择性的研究;

(3).作业形式多样性的研究;

(4).评价方式的研究;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相关信息。书写可研究性强的课题方案。

2、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发现低效行为并剖析成因,在实践中探求有效地课堂练习设计。

3、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查阅作业。发现问题,积极应对。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4

4、经验总结法: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把作业设计中的一些精彩的案例汇集起来。融入到老师们日常教学活动中,把我们的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 2 月——2013 年 4 月) 主要工作: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收集信息、借签经验,确定初步的研究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xx年5 月——2013 年 10 月) 主要工作:

(1)2013 年 4 月~2013 年 1 0月 课题组教师以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的要求,以某个知识点、以某单元内容、以某类型知识开展一种或几种优化课内作业设计的研究,并写出研究课例及阶段小结,课题组进行阶段研究总结,写出中期研究报告。

(2)2013 年 11月在总结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组织对各册教材的系统的作业设计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归纳。要求课题组教师每人上一节优化课内作业设计的汇报课,并写出教案或案例。

3、总结阶段(2013 年 11月) 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

各种原始资料。 (2)教师撰写研究论文。 (3)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归纳整理,形成以下成果:

1、本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等。

2、课题组教师课堂教学图片集。

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5

(一)、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本课题的负责人王成锋是一位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十多年,担任数学教研组长十年,教科室主任职务,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教育教学经验,有丰富教学教研经验和理论知识。

本课题其它成员热爱本职工作,教改意识较强,富有创新精神,为完成本课题打下扎实的人才基础,并且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长期从事农村小学第一线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多次参加校、县两级新课程、新教材培训。

(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与支持教师的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必须的经费给予大力支持,对教科研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进行奖励,形成了良好的教研兴教氛围。

资料设备上,,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上网查找资料,可以减少我们本地区信息闭塞的劣势的影响,这些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我们熟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帮助研究,学习过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比较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十、课题组织及分工

1、课题组成员(5人):

课题组组长: 王兵 分工:确定课题每阶段研究实施方案

副组长:蔡中洋 分工: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

收集信息、指导课题实施。

课题组成员:许卫、王启标、高云海 分工: 研究课例撰写阶段小结、研究报告具体实施课题研究。

课题报告执笔人:王成锋 分工:收集有关课题资料,并负责资料的上传工作。

6


第二篇:修改课题研究报告


曹市小学语文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课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

【立项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都作了明确的要求。

如对3~4年级的要求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的要求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无论是《课程标准》这样的法规性文件,还是语文泰斗的忠告,都告诉我们,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滋补品”,而是与课内阅读同样重要的“正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语文能力强的小学生,几乎都从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受过益。所以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十分重视并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读物。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多数不爱课外阅读,而且在有限的阅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的习惯。这些现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阅读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因素和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最终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研究目标】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看课外书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

观原因、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最终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研究负责人】刘尚精,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多次在洪湖

市论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

【研究成员】,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学。曾分别在洪

湖市、湖北省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参与课题的实践。

李从华,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曾几次在洪湖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崔世鹏,中学一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曾在洪湖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语文组全体教师,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研究内容】1、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课题实施前对全校区三~六年级学生

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阅读意识的调查、对阅读的材料的调查、对阅读的目的的调查、对阅读方法的调查。

2、实施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如激发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问卷法、比较法

综合法。

【研究方案】根据洪湖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

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

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

填写月报表。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

结,撰写实验论文。

【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09——2014.01)

制定课题方案,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学习相关理论,并确定合

理的实施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01——2014.07)

1、根据课题方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2、每个学期召开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加强调控,

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07——2015.01)整理、分析研究结果,

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结题报告、课题论文集、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曹市小学数学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

【立项意义】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数学

学科课一样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核心。目前,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基本上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牢记数学结论而设计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以死记硬背代替参与,以机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动的倾向,这样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将大量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推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而课堂教学也必将打破原来封闭的状态,努力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的态势。

【研究目标】数学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传统封闭题而言

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给学生形成了较大认知空隙的问题。它能冲破传统应用题具有的封闭性限制,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泛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1、内容的丰富性。开放题题材广泛,涉及面宽,贴进学生生活实际,背景新颖,内容深刻丰富。解法灵活,不像封闭性题目那样简单、乏味,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

2、形式的多样性。开放题呈现的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形式来安排设计,综合性强。不像封

闭性习题形式那样单一的呈现及呆板的叙述 。

【研究负责人】陈方军,小学高级教师,洪湖市优秀数学老师,发表的论文曾

多次获得过市级省级一等奖、二等奖,数学教研组组长,课题

研究组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

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

【研究成员】汪进友,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中、小学数学教学。曾分别在

洪湖市、湖北省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并参与课题的实践。

王龙昌,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数学教学二十多年。曾几次在

洪湖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宋文章,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数学教学二十余年。曾在洪湖

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数学组全体教师,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研究内容】课题组把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划分五个方面:⑴生活中的数学;

⑵生产中的数学;⑶科学技术中的数学;⑷与各学科相关的数学;

⑸智力活动中的数学。

课题组在确定小学数学活动课内容时,除了围绕目标考虑知识性、

科学性、教育性和可接受性以外,还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性”:

1、趣味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求知欲强,根据小学生的心

理特点,尽可能使活动题材新、奇、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活

动过程中做到“五个化”:⑴活动形式游戏化;⑵列举范例生活化;⑶化解疑难故事化;⑷数的演算奇妙化;⑸介绍人物传奇化。例如,根据街头现象设计的“转转糖游戏”和“一元钱摸球中大奖”为题

材的数学活动课,就是取材于生活,以模拟的转糖,摸球开始,引

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揭密,明白了这些都是骗局,使学生不仅学习

和运用了数学知识,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思考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让学生通过

活动,明白一个道理,悟出一种思想,掌握一种方法,以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五年级“测量的学问”一节数学活动课上,教师启发学生如何利用普通的度量工具,去比较准确、简单地量出一张纸的厚度,一个呼啦圈的周长和一捆乱铁丝的长度等。通过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学生总结出“聚少为多,化曲为直,变长度为重量”的方法。一下课,同学们高兴地说:“我们一下子聪明了许多!”

3、实践性。在学科课程的知识教学中,小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抽

象,学起来很枯燥。数学活动课则测重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性。这种活动应尽可能反映现实的需要,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具体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的一种尝试或模拟。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组织“小交警”活动,不仅在繁华地段协助交通,同时还进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流量统计,回校制成统计图,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综合能力得到发挥,同时对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研究方法】1.调查法:在研究前、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

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

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有效作业设计的内容和方

法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不断进行新的课外作业内容及样式的尝试,探索出既能激发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作业设计有效策略及反馈评价的有效策略。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研究方案】1.设计申报阶段( 2013.09——2014.01)成立课题组,拟定研究

方案。完成对课题的内涵与目标研究。

2.实施阶段(2014.01——2014.07)开题论证,明确目标,进入实质性研究。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改变传统的作业观,作业评价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注,形成作业的多元评价体系,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3.中期论证阶段(2017.07——2015.01)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领导专家中期评估验收。完成中期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课堂教学展示,形成语文作业的多元评价体系。

4.结题鉴定阶段(2015.01——2015.07)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形成新课程体系下的语文作业发展性评价体系。

【研究成果】结题报告、课题论文集、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曹市小学品德与生活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课题】小学思品活动教学模式探究

【立项意义】1、初步构建“小学思品活动教学”模式,研究探索指导“小学

思品活动教学”的理论体系,为“重建思品课堂”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范例。

2、通过“小学思品活动教学”,改革传统教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

3、通过“思品活动教学研究”,让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研究目标】构建思品活动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

问题探究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依据思品活动教学思

想和学生道德知识水平,引导学生选择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

法,注重体现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自主探究中

自悟真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

的,引导学生或查阅资料、自学教材,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

内展开交流辨析活动,或有目的地进行考察咨询、环境体验??

从而得出较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学习运用已掌握

的道德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思维、规范行为,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

以致用,增强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

【研究负责人】许法军,小学高级教师,洪湖市优秀思品教师,发表的论文曾

多次获得过市级省级一等奖、二等奖,综合教研组组长,课题研究组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

【研究成员】王国亮,小学一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思品与生活教学。曾分别

在洪湖市、湖北省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参与课题的实践。

叶道仁,中学一级教师。担任小学思品与生活教学二十多年。曾几次在洪湖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朱明贵,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思品与生活教学二十余年。曾在洪湖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综合组全体教师,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研究内容】探索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中,引导教学自主高效性的教

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以及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探索教学评价的高效性。为从事《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的教师提供可接受的、认同的典型教学案例,并将有关经验加以推广,使广大教师尽快、尽早地适应教改新形势的要求,使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研究方法】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

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各子课题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

3.实验法:引导师生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自主探究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

4.调查法:引导师生对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品德与生活》环境进行广泛的调查,开发利用《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资源。

5.分析比较法:针对课题实验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比较,积累实践研究的经验。

6.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各子课题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研究方案】1、本课题将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目前小学品德课程的实施现状,

梳理出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了解现状、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策略

2、健全组织网络。课题组由负责人牵头,由本校的骨干教师组成的实验协作小组,进行具体的分工与合作,共同开展研究。

3、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学科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出一批理论熟、业务精的教师。

4、每位教师分别选定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开课,课题组进行研讨,总结出效果明显、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在总结和提高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进行教学观摩汇报。

【研究过程】第一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课题组按课题方案

的基本策略和具体途径进行实践研究。年底写好研究阶段性报告,进行研究资料和数据积累。 阶段预期成果:开题实验报告、实验方案、理论学习体会。 (1)学习有关理论、经验。 (2)进一步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继续研究,深入实施实验研究,不断进行观摩研讨,努力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形成规范。完善在活动

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活动。 (3)课件的合理运用。

第二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 进一步修订完善研究

目标和操作步骤,深入研究实施本课题教学有效设计途径和方法。

注意积累成功经验。搜集课题实验有关资料。阶段预期成果:《教

学设计集》、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集》、《教学论文集》。

第三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实验总结反馈阶段 课题组

成员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归纳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成

果汇报会,讨论成果汇报的内容、形式;收集经验论文、整理在

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系列案例、总结;搜集课题实验各种有

关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

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

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广。

【研究成果】阶段预期成果:《教学实录》、《论文集》。

更多相关推荐: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问题提出一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的界定所谓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由我校数学教研组承担的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系莒县教科学所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20xx年3月进行开题论证20xx年4月立项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

《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优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优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涂少军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优化是我校化学科组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针对我校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构建一套较系统完善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付秀丽一课题实施的现状分析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

初中有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有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上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成历程如何在有限的45钟的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这也是目前我们最直接最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

《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研究中期报告化学课题组一本课题成立以来主要工作1进一步修订课题研究内容根据初中课改三年实践情况及进入高中课改的实际情况我们感受到初高中课改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体化研究面临新的问题这主要是...

《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中期研究报告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花园二小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的研究是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靠这一组织形式实现目...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一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学校新丰镇第四小学主持人王成锋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应把学生的和谐全面...

《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组华中师大一附中执笔人帅建成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自20xx年9月湖北省...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1

多媒体网络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初探中期报告高二生物组1多媒体网络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初探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1立项工作的扎实展开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方案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申报课题撰写实施方案这一阶段...

《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组华中师大一附中执笔人帅建成子课题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自20xx年9月湖北省...

美术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泥塑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一感受泥塑艺术之美泥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民间手工艺美术品是民间艺术手工制作以创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着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