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精讲:道之以德 律之以规

时间:2024.3.23

申论范文精讲:道之以德 律之以规

来源:申论范文精讲   作者:gkz6   时间:20##-11-08

3284

文化类范文2 提高国民素质主题


【背景材料】

  旅游文明行为是公民道德素质的具体表现,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对于提高公民总体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维护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公民在旅游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文明行为,例如:乱扔纸屑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讲粗话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文明形象,由此可见,国民文明 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习题】

  根据背景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以“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副标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文字不少于800字。

  【范文】

  道之以德 律之以规
——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的大国形象。但与我国礼仪之邦和大国地位不相称的是,一些国人文明素质亟待提高,少数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几乎使“中国人”成为“海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代名词,损害了国家形象。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提高国民文明素质成为一项迫切而持久的课题。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国民文明素质高低、公共行为规范与否,不再是国民个人的小事,而是折射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水准,关系到国家形象、民族声望的大事。纠正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对于端正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维护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民文明素质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社会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国人在国内外公共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陋习,仅仅依靠法律或制度的强制矫正,或是单纯采取正面的宣传教育都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纠治不文明行为,应内外兼修,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管理并重,按照“道之以德,律之以规”的思路,在提高国民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强化社会的外部约束。

  首先,要在全社会持久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明礼诚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制定与当前社会条件和群众认识水平相适应的国民文明素质标准,使全体国民牢固树立以举止文明为荣、以不文明为耻的意识,自觉按照荣辱观要求规范自身的言行。要完善国民文明素质教育体系,制定市民文明公约、行为准则,编写国民素质读本,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举办培训班和讲座,加强市民文明学校和农村文明大院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仪、文明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培训教育,普及公共文明知识,打牢国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思想认识基础和道德基础。

  同时,要严格监督和规范国民的公共文明行为。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载体。以未成年人和在职人员为重点,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为平台,结合不同系统和单位的特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监督社会成员公共文明行为,宣传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既使被监督者的不文明行为得到纠正,又使活动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自身的文明素质同步提高。另一方面,交警、城管、市政、旅游和文明办等有关单位要加强执法,对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认真检查、严格纠正,对违反法律或规章的,不仅要批评教育,还要依法处罚,加大惩戒力度。在此基础上,要使社会与政府双方的行动形成交会,将两者结合起来,政府的联合执法要吸收民间组织或志愿者参加,社会的自发行动要与政府执法相互配合,从而形成监督制约国民行为的长效机制,保证国民文明素质持续提高。

  通过官民携手互动,在全体国民的共同参与下,国民告别不文明行为,走向与和谐社会和全球化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公民,一定指日可待。

  ■范文 精讲

  ■ 点睛论点

  文章将“道之以德,律之以规”作为文章中心论点,引用恰当,符合题目要求,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文章结合不文明行为,从“德”和“规”两个角度,论述如何提高国民文明素质,紧扣中心论点,前后连贯,浑然一体。

  ■ 文章点评

  本题是自选角度的半命题作文,特点在于给出了副标题,指出了文章的论述对象——“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申论文章的角度可以是全方位的,也可以是具体、单方面的。从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问题的具体情况看,应着眼全面,提出全面到位的观点。拟主标题就可以从文章的主要对策观点入手,如写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文明风尚,树立大国形象”、“教育引导与管理规范并重”、“完善公民文明素质教育体系”等,就包含了文章对策的方向。

  文章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规模式,对于国民文明素质来说,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从点上的个别国民不文明问题引出面上的“重视国民素质对国家形象、‘软实力’的影响”,进而展开分析和论述,把议论的gkz6.net重点放在对策上。从“内部方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和“外部方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执法严格监督、社会参与等角度拟制对策,论述结构合理有效,层次清楚,对策充实丰满,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另外,文章在内容上也比较充实,语句规范流畅,符合官方文章行文特点与申论写作要求。

  ■ 妙言隽语

  1.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国民文明素质高低、公共行为规范与否,不再是国民个人的小事,而是折射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水准,关系到国家形象、民族声望的大事。

  2.要从根本上纠治不文明行为,应内外兼修,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管理并重,按照“道之以德,律之以规”的思路,在提高国民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强化社会的外部约束。

  3.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明礼诚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制定与当前社会条件和群众认识水平相适应的国民文明素质标准,使全体国民牢固树立以举止文明为荣、以不文明为耻的意识,自觉按照荣辱观要求规范自身的言行。


第二篇:20xx申论范文精讲


申论范文精讲:完善问责制度 构建责任政府

政治类范文5 ?问责制度建设主题

【背景材料】

政府问责制在我国的实践最早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自20xx年7月1日起香港特区率先实行高官问责制,开风气之先。高官须问责,政府亦须问责;而且,不仅是作为整体的政府,政府的职能机构以及服务于政府的所有官员都须纳入可问责机制中。建立“政府问责制”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政治改革和政府管理改革的聚焦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被问责官员在短时间内纷纷复出,暴露出了我国问责复出机制上的失范问题。问责复出机制的失范带来的危害不可低估,它弱化了党的执政能力,降低了政府公信力,使问责制面临合法性危机,影响社会和谐。

?

【习题】

写一篇文章,以“政府问责制度”为主题,自拟题目,针对当前我国绩效评估和领导问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强政府的领导问责制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加以论证。要求:自拟标题,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论证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语言流畅。字数要求在1200字左右。

?

?

【范文】

完善问责制度 构建责任政府

构建责任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必须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必须承担道义上的、政治上的、法律上的责任,必须接受来自内外部的监督以保证责任的实现。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政府正从生产建设型的全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以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作为行政改革的总趋向,责任型政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问责制被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成为领导干部表决心抓落实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但人们听到的“问责”不少,而实际见到的“问责”并不多,甚至出现了像邵立勇、鲍俊凯等官员被高调问责后,却低调复出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问责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使政府问责制度受到了舆论上的压力和质疑。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的不规范使得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国缺乏行政问责制度的相关法律条例,使得问责制度不能依法进行。另一方面,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缺乏群众的监督和评价,官员的任免群众完全参与不了,这些都导致了问责制度的无序和混乱,影响了正常的政府秩序及职能发挥。

绩效评估是引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有了绩效评估的结果,行政问责才有可靠的依据。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混乱无序的状况,为了实现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合理配置和划分权力、明确职责。权责对等是问责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为其权力的行使及其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直接影响其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形象,因此,也必须为其言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负责。领导干部还负有对其管辖范围保平安、对其所领导的下属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制约的责任,因此,还应该对其管辖范围内或其下属发生的问题或事件负责。

其次,加强信息公开和健全监督是落实党政官员问责的关键。官员问责是一种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而让问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社会各界包括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不可缺

位。真正的问责制不应当是强化官僚制,而是gkz6.net要强化官员对人民的服务质量与责任。对人民负责首先意味着让人民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一切。如果公众不知情,就无法知道谁对公众负责,谁没有对公众负责,无法追究失职行为。只有政府透明、政务公开,才能把政府及官员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负责任的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公开,方便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才能使问责不成为“内部解决问题”的姑息行为。

再次,建立自下而上、由公民到政府的真正有效的问责制度,并贯穿到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去。要使问责制度常态化,并成为悬在每个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让官员提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民本意识,切实依法行政,心有忌惮,减少乱作为、不作为。同时也要防止大量被问责官员风头过后移地为官的制度化安排,让问责制在构建官员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有效机制中发挥作用。

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问责制,昭示着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型和变迁,通过责任机制的约束和具体责任的追究,唤起政府官员对自身权力来源、权力行使的宗旨和如何行使手中权力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并内化于政府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对人民负责的自觉行动。通过完善问责制度,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政体改革,更加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

?

■范文 精讲

■ 点睛论点?

文章以“构建责任型政府”开篇,将责任型政府和行政改革相联系,指出构建责任型政府的必然性。接着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出文章的总论点——完善问责制度,构建责任政府。然后,文章分别从权责、监督、问责制度常态化三个方面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论述,从而使文章的论点深刻,层次分明,能使政府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完善问责制度,构建起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型政府。 ?

■ 文章点评

文章结构清晰,思路明确,主要采取递进式论述结构进行展现,论述有理有据,语言畅达。文章从构建责任型政府入手展开论述,开头便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角度指出构建责任型政府的必要性,为后面文章展开如何构建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的论述做好了铺垫。

文章接下来从当前我国问责制实施的现状和问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从中得出目前我国问责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对政府形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并且具体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这为下面文章论述如何构建责任型、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方向。 文章在解决问题部分重点展开。就如何实现构建服务型政府展开了论述,文章分别从权力的配置、职责的明确;加强信息公开和健全监督;建立自下而上、由公民到政府的真正有效的问责制度,使问责制度常态化等进行论述,这三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问责制等措施的方方面面,显示出了措施的全面和有效性,对于增强文章的论证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章结尾提到通过在全社会推行问责制,进而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政体改革,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一句的展望,既是对问责制提出具体的要求,也是对问责制的推行的美好设想,以此来结束全篇文章,提升了文章的高度,升华了主题。

?

■ 妙言隽语

1.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政府正从生产建设型的全能政府向公共服

务型政府转变,以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作为行政改革的总趋向,责任型政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直接影响其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形象,因此,必须为其言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负责。

3.要使问责制度常态化,并成为悬在每个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让官员提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民本意识,切实依法行政,心有忌惮,减少乱作为、不作为。

申论范文精讲:鱼与熊掌可以兼得(效率与公平)

主题三 效率与公平主题

材?料解?析【给定资料】

20xx年12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经济普查资料初步预算的结果,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去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经济普查后,我国20xx年GDP总量从世界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4%的增长速度,我国已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

?

一项对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的调查显示,城乡之间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整体差距为5.8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则达到8.8倍,即使是在地方高校中也有3.4倍,均超过了城乡居民经济收入2.8倍的名义差距。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在欧美一些国家看来,教育不公平是一种国家危机。【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项数据称,目前中国基尼系数为0.45,已超过0.4的警戒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近日发表研究报告更指出,国内居民收入差距自20xx年以来急剧加大,目前已达到第二严重的“黄灯”警戒水平,今后五年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恶化到“红灯”危险水平。【2】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医学部外籍院士巴德年在题为《中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的报告中警告说,中国的医疗费用在同等发展中国家之中所占的GDP的比例相当高,但是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居第188位,在世界上几乎是倒数。【3】

社会的发展就像一场汽车拉力赛,而中国就是其中的一辆赛车。我们需要不断加快速度向前跑,但必须要在保证车子平安无事的前提下继续跑完剩下的路。【4】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一味强调速度的提高,那么只会是车毁人亡!

【5】

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是科技、经济、社会保障的铁三角,通过良好的社会保障使公民的收入减去吃饭、住房、教育、医疗后有盈余,公民的财富盈余拉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拉动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促进就业,就业扩大又增加了公民财富盈余,社会财富又再次拉动经济发展。因此,发达国家更重视公平,更重视就业的工资、福利与社会保障公平。【6】

中国有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老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人心就不稳,人心不稳则易乱。必

须明白在实现温饱之后,社会的不公比不富更能破坏人们的幸福感。

?

【作答要求】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7】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现今社会,很多人认为,效率与公平好比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请针对这一观点写一篇文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

要求:自拟题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详略得当,语言流畅,1000~1200字。? ?

?

?

?

【1】在首段通过大量的数据介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后,引出我国城乡间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下划线部分指出了教育与“效率”“公平”之间的关系,“在欧美一些国家看来,教育不公平是一种国家危机”则道出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效率与公平问题,可作为文章写作的方向。

?

【2】此段反映了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急剧加大的问题。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显然,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重视公平问题。

?

【3】此段强调的是我国卫生分配不公平问题。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批注【1】【2】【3】联系起来思考,更加明确了我们的写作方向——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考生可从这些问题出发,说明重视社会公平的必要性。

?

【4】生动的比喻,实则强调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现阶段尤其要重视公平,以保证“车子平安无事”。表明“效率”应以“公平”为前提。

【5】这段材料的弦外之音是:一味强调效率,注定不利于社会的最终发展。对于我们论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

?

?

【6】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经验:要更加注重公平,公平的实现会促进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公平的程度。由此可见,效率与公平,是一个相辅

相成的共同体。由此,我们更进一步明确了二者间的关系。

?

?

【7】此处提示我们,文章很可能要围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展开。我们应明确: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偏废其一。

【8】此处提示我们:文章应以题目中的观点为切入点,并就此说明自己对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

??

?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1】

???????????? ?????????——从公平与效率问题想到的

20xx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经济普查资料初步预算的结果,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值为159878亿元,比去年快报核算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我国已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但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的一些问题也日趋严峻,比如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医疗卫生、教育等问题日益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GDP的持续增长,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这些问题,不得不使公平与效率问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长期以来,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是一对矛盾体,即讲求公平就无效率可言,讲效率就得牺牲公平。因此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不公平现象,最为典型的就是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而实践同时也证明,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过大、各种机会不均等,不仅不能产生理想的效率,反而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影响,这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它们既有相互矛盾对立的一面,但同时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保障,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不能将他们对立起来。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价值。”没有公平就难有效率,即便出现了一时的“高效率”,那也是短暂的、靠不住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应该、也能够得以最佳结合。【3】以牺牲公平所换来的“高效率”,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也是很难长久维持的。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怎样把效率与公平结合得更好,而不是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取舍。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建立完善既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公平的维护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既保障效率又保证公平的最优结合点,从而使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保证公平,而保证公平又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统筹兼顾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就业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其次,改革税制,强化税收调节的力度。再次,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最后,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及民主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健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我们说,公平与效率却可以兼得。【4】关键就在于制度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公平与效率兼顾的良性循环机制,来推进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

?

?

■ 妙言隽语

标 注评?析【1】巧用成语,吸引眼球,为文章增加亮点。【2】此处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3】一个“应该”,加一个“也能够”,肯定语气得以加强,从必要性

和可行性两方面表达出作者的观点。【4】使用了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在比较中作者的观点再次得以清晰展示,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 范文点睛

文章的主要优势在于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令文章各段分论点以及中心论点一目了然。

同时,该文章打破了绝大多数考生写策论文的常规思维,从论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具体关系入手,继而给出了协调二者关系的简要措施,说理自然,让人眼前一亮。

?

■ 结构思路

文章开篇通过列举事实引出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第二、三段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第四段提出了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的具体措施;结尾总结全文,并升华了论点。本文结构清晰,思路明确,论述有理有据,语言畅达。详细来说:

第一段,通过一系列数据证明我国已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同时指出我国国内也存在诸多影响社会公平的问题,从而自然地引出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一文章主题。

第二段,抛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效率与公平是矛盾体”的思想,树立了批判的靶子,继而分析了重效率轻公平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指出要重新审视效率和公平间的关系,这是对公平与效率间关系的初步的浅层表述。

第三段,承接上段内容,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给出自己的观点:效率与公平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应该而且可以得以最佳结合,是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进一步深层论述。

第四段,提出了统筹兼顾二者关系的对策,指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保证了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逻辑。

结尾再次点题,指出公平与效率可以兼得,并升华了论点。

?

■ 标题与结尾

文章标题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紧密结合题目中“很多人认为,效率与公平好比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的观点,反向思考提出“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副标题对主标题加以限定,指出了文章要谈论的核心内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主副标题相结合,既形象生动,又清晰明了。

文章结尾的巧妙在于既总结了全文,又照应了标题,深化了文章立意。内容上,再一次提出了“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论点,很好地总结了全文。形式上,结尾首句与标题相照应;同时文章结尾将公平与效率问题提升到了“推进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立意得以深化。

?

■ 论证方法

引证:文章第三段引用温家宝总理说的话“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价值”,来论证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并最终引出二者“应该、也能够得以最佳结合”的中心论点,使得论点与论据充分结合。

?

■ 理论政策运用

文章第四段,关于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部分:

1.“其次,改革税制,强化税收调节的力度。”借鉴了《十七大报告》的内容,原文如下: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

理等生产要素gkz6.net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收入分配事关社会公平、公正,因此,调节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加快税收调节是扭转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

2.“再次,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也借鉴了《十七大报告》的内容,原文如下: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理论政策,考生一定要会用、活用、有选择性地记忆、背诵。此处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权威表述,申论考试中极易用到,当熟记。

3.“最后,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及民主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健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亦可从《十七大报告》中找到相关表述: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依法治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保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考生适当了解,会说会用即可。

?

■ 独特视角

作者将“公平”与“效率”比作了“鱼”与“熊掌”,但是,却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成语逆向思考,指出并充分论证了公平与效率可以兼得的结论。对成语的巧用令文章视角新颖许多。

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我们不应强调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取舍,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使二者结合得更好上。很多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往往都要放在兼顾、结合上。

申论范文精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让百姓无后顾之忧

申论范文精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让百姓无后顾之忧

《20xx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解析

【作答要求】

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民生之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000~1200字。

?

【范文】

民生之依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让百姓无后顾之忧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1】。民生问题,是关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大问题,而社会保障则是这个大问题中的关键一环。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依,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百姓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社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2】,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村覆盖范围小、资金来源单一化、保障制度不衔接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金融危机的冲击、城镇化进程的加速【3】等,使得社会保障问题更为凸显。为了践行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整个社会要形成一张更加结实、更加紧密的社会保障网【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民生之依、民生之基。

完善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实现全民“保基本”。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保制度体系,但新农村医疗保险不健全、城乡社保不衔接等问题依然存在,城镇非就业的老年居民、城市农民工等依然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修订实施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障制度,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5】,实现全民人人能够“保基本”。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广覆盖”。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参保人数不断增多,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参保比例还很低,农民工、失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等还没有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并且已经成为社会长期发展的隐患。针对这些空白点,要尽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民的参保工作,通过各种政策引导、支持和激励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实现社会保障城乡“广覆盖”。

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实现社保“可持续”。资金不足是制约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随着社保制度的逐步建立、覆盖面的迅速扩大和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资金的来源问题成为社保体系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我国社保体系长期存在资金不足的困境,要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加强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逐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开辟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通过充足的资金供给和可靠的增值手段实现社保体系的“可持续”。

社会保障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百姓才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6】。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大力完善社保制度,扩大城乡社保覆盖范围,拓宽社保资金来源渠道,使百姓身上系着一根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带”【7】,让人们群众生活踏实,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

标 注评?析【1】文章开头就先引用一段名言警句,可以凸显作者文采。【2】四个对称性短句组成了一个整句,形式均匀、整齐美观。【3】采用三个对称性的短句,在体现问题的同时增强了文章气势。【4】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社会保障体系”比喻为一张结实、紧密的“网”。

【5】表述标准,可以作为解决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建设问题的手段予以背诵使用。【6】采用镶嵌式的引证法来论证“社会保障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使文章论述更加生动鲜活。【7】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社会保障体系”比作“安全带”,更加凸显它的保障作用。? ?

范文?精讲

■ 范文点睛

——论点清晰。文章在标题处首先点明总论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无后顾之忧”,也就是直接提出了解决“民生之依”问题的根本对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接下来通过三、

四、五自然段的段首句,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三个分论点:“完善社会保障基本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

这样清晰的论点,不仅能够使阅卷者抓住文章重点,也使文章结构更加鲜明,分论点对总论点的支撑效果更加明显。

——分析充分。先要强调的是,分析充分和分析深入是不一样的。“分析深入”说明文章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由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环环相扣,使得论述层层递进;而“分析充分”是指文章分析的很有“道理”,把分论点提出的背景、原因、必要性都分析得头头是道,让读者看了前面的分析,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后面的结论。

本篇文章就是这样,比如第三段提到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在前面分析了为什么要采取这一措施——新农村医疗保险不健全、城乡社保不衔接等问题依然存在,城镇非就业的老年居民、城市农民工等依然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从而就能推出“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条对策了。充分的分析可以使对策更加有理有据,也能使文章的论述更加详实,因此考生在作答文章时要注意,不要一味地去写“怎么做”,也应对“为什么去做”进行适当剖析。 ?

■ 结构思路

文章的整体思路是: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明确“民生之依”即社会保障;而后深入分析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成就和问题,得到文章的总论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民生之依问题;再由总论点划分出三条分论点:“完善社会保障基本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具体来谈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后再次重申总论点,使文章首尾相应。详细来看:

第一段,明确了问题。题目要求写“民生之依”,但是“民生之依”到底是什么?在这一段作出了回答——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依,为下段提出文章总论点作出铺垫。

第二段,提出总论点。尽管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农村覆盖范围小、资金来源单一化、保障制度不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加之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金融危机的冲击、城镇化进程加速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消极作用,“问题”仍占上风,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民生之依”问题。

第三、四、五段,提出分论点。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文章在这三段提出了具体对策,并且与上文的问题一一对应。针对保障制度不衔接的问题,可以推出分论点一“完善社会保障基本制度”;针对农村社保覆盖范围小的问题,可以推出分论点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针对资金来源单一化的问题,可以推出分论点三“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问题与对策相对应才能使文章论述更加严谨、有条理。

第六段,重申文章总论点——只有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才能使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文章虽然没有在开头就申明论点,但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更能让读者由浅入深地充分理解文章内涵。总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一目了然,使得文章条理清晰、论述严谨。

?

■ 开头与结尾

文章开头先引用一句名言,论证了民生的重要性,而后直截了当地引出“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关键一环”,回答了题干中提到的“民生之依”问题。接下来深入分析了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民生之基、民生之依,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百姓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为下文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埋下伏笔。 文章结尾与开头交相辉映。开头提到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结尾再次重申——社会保障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词汇和表述方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大力完善社保制度,扩大城乡社保覆盖范围,拓宽社保资金来源渠道”是对分论点的再次概括,起到总结和突出论点的作用。

?

■ 理论政策运用

文章第四段提到的“尽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第五段提到的“要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加强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是对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分内容的概括和引申,报告原文如下: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继续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将孤儿养育、教育和残疾孤儿康复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灵活运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不仅能为文章提供对策思路,也能使文章的表述更加规范标准。

?

■ 论证方法

引证:文章第一段引用名言“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来论证民生的重要性,吸引了读者眼球,为引出“民生之依”埋下伏笔。文章最后一段引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来论证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民生之基,使论述更加形象到位。 ?

■ 独特视角

何为民生之依?民生,包括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吃、穿、住、行、医疗、就业各个方面,而作者根据给定资料和民生的特点,将“民生之依”定义为“社会保障”而不是所有的民生问题,体现其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文章根据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存在的问题,选取了三个角度提出对策,这三个角度非常之专业: 一是“保基本”。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社会保障体系,还是食品安全体系、防灾减灾体系都存在着发展不健全的问题。从“基本制度”这一角度出发,可以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广覆盖”。我国目前存在着参保人数比例低,农民工、失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未纳入保障体系等问题,文章不仅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提出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有效对策。

三是“可持续”。要想社会保障事业得到长远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支持。文章从资金问题入手,提出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开辟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等措施,为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提出可行建议。

申论范文精讲:坚持以人为本 构筑和谐之基

政治类范文1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主题

【背景材料】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新世纪我国进入矛盾的凸显期,种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和威胁。无论是台风、洪涝、干旱、地震自然灾害,还是火灾、交通事故、化学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了威胁。近年来,抗击汶川地震、应对甲型流感、处置矿难、查处黑砖窑和“三鹿”问题奶粉等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各级政府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的必然选择,更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

【习题】

阅读以上材料,从当前实际出发,围绕“以人为本”这一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认识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

3.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

?

【范文】

?坚持以人为本 构筑和谐之基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受经济领域矛盾尖锐化和各种观念交错影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角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实执政为民的执政原则,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本。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大多数都是由于政府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予以弥补。导致在群众不满的情况下,被一些非法分子肆意操纵,借机制造事端。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要关注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利益协调。禁止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惩治违法行为。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选择亲民爱民的执政方式方法。加强与民交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向群众发布政府真实信息,防止由于造谣信息传播最终引起群众对政府误会的事件发生。此外政府更要深入基层,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听取他们的诉求,积极回应他们的问题。杜绝领导干部在遇到社会群体事件时,随意动用暴力机关,暴力镇压群众的抗议。

在处理不善的群体性事件中,领导干部不注重与民沟通解释,而是一味动用暴力,最终导致处理失当。

《孟子》中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如何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孟子说,让百姓安居乐业而成就大业,是没有任何势力可以攻破的。当前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核心不变,就能保证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和谐。 ?

更多相关推荐:
申论范文精讲:让和谐社会永沐公平正义的阳光

申论范文精讲让和谐社会永沐公平正义的阳光来源申论范文精讲作者gkz6时间20xx11193083社会类范文2社会公平主题背景材料社会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是温总理说过的一句话然而在当今社会社会不公平现象无处...

申论范文精讲: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申论范文精讲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文化类范文1廉政文化主题背景材料文化是一个共同体关于自身行为思想习惯思维方式的共同认知模式文化使处于共同体中的个人或集体能够了解预期他人或集体行为思想的最大可能性减少对他人或集...

申论范文精讲,低碳生活

申论范文精讲低碳社会主题背景材料年来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度多主要诱因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快速工业化的高碳排放据测地表温度目前还在以每年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

申论范文精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让百姓无后顾之忧

申论范文精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无后顾之忧20xx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解析作答要求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民生之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50分要求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字数1000120...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真题链接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参考范文1弘扬黄河精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君...

20xx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

gtgtgt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20xx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通过最新陕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陕西中公教育整理了陕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

20xx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讲:文化失根

gtgtgt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20xx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讲文化失根通过最新陕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陕西中公教育整理了陕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

20xx申论范文精讲

申论范文精讲完善问责制度构建责任政府政治类范文5问责制度建设主题背景材料政府问责制在我国的实践最早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自20xx年7月1日起香港特区率先实行高官问责制开风气之先高官须问责政府亦须问责而且不仅是作为整...

考前必看申论真题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

真题链接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参考范文1弘扬黄河精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源...

20xx广州市考考前必看申论真题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

20xx广州市考考前必看申论真题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真题链接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参考范文1弘扬黄河精神...

公务员考前必看申论真题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

公务员考前必看申论真题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真题链接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参考范文1弘扬黄河精神维持黄河健...

申论精选文章53 篇

申论精选文章53篇注本文所选内容仅作为复习资料参考使用关于申论写作的具体问题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有系统的讲解本文为公务员考试一本通系列教材VIP资料节选预定一本通获得网上学习卡后可下载全文完整版及更多精品资料目...

申论精讲(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