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心得体会

时间:2024.4.14

良好习惯心得体会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矗

一、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洗澡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作为阿姨,如果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提出的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阿姨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阿姨了。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吃饭要注意桌面干净??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二、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吃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不提醒和教育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了,于是开班会的时候我就和班上的几位老师商量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经过商量班上的老师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个小礼物。现在不在象以前那样处处让我提醒,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三、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不但是老师还包括了阿姨,对我们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我们的言行。对于幼儿,我们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李阿姨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我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阿姨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

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篇:良好习惯


谈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来说会终生受益。生活实践证明,一个不会生活的人,也就不会学习、不会工作。穿衣、吃饭、喝水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内容,却构成了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所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幼儿时期就进行培养,需要幼儿教师、家长密切配合倾注温情、付出心血。

下面结合实际就幼儿在幼儿园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谈几点体会:

一、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重复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它主要包括饮食习惯、衣着习惯、睡眠习惯三个万面。具体地说,饮食习惯是指幼儿在吃饭喝水等万面应该形成的行为万式,衣着习惯是指幼儿在衣着打扮方面应该形成的行为万式,睡眠习惯是指幼儿在睡眠休息过程中应该形成的行为万式。

二、依照幼儿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处于心理发育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肤浅,评价能力低,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具有受"模仿性"和"暗示性",所以,依照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在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时需做到以下凡点。

一)幼儿良好吃饭习惯的养成

1、不娇惯孩子

现在的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宠爱这是很自然的,但在吃的习惯上不要听任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不论什么时候,孩子想吃东西就给他吃,孩于喜欢什么食品就给他吃什么,吃饭的时候,好像在"求"孩子吃饭,百依百顺,姑息迁就,甚至使孩子感到可以用"那我就不好好吃饭"的手段来"要挟"家长。这在饮食习惯上娇惯孩子的做法,便孩子的不良习惯得以形成且难以改正。

2、为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幼儿园的孩子来自不同家庭,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吃饭的万式万法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不会自己吃饭,全靠大人一口一口地喂;有的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吃饭,一边玩一边吃等等。由于孩子的模仿性强,因此,对于初入园的孩子,可以将录制的一些如:小朋友自己正确使用餐具,独立吃饭的录像片播放给幼儿观看,也可以在园内选拔一些做得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演,组织幼儿观看为其提供模仿的榜样。教师也及时地给予讲解引导,慢慢地使幼儿养成专心、独立吃饭的好习惯

3、提供丰富的饭菜,让孩子不挑食、不偏食:

挑食和偏食是许多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而且形成固定的口味以后,长大成人也难再适应多样化的膳食。孩子的口味是受环境的影响形成的,再加上学龄前儿童的 "受暗示性"强,所以,大人在饮食上的习惯和言行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如果大人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讲这不好吃那没滋味,孩子也会先入为主,不爱吃这些食物了。孩子挑食,家长百依百顺,这样就助长了孩子偏

食的毛病。应该让孩子吃得"杂"些,以米、面、谷类为主食,以鱼、肉、蛋、奶、蔬菜。水果等为辅食。比如,开始吃胡萝江 芹菜,孩于往往不爱吃,可以用这些蔬菜做饺子馅,将不爱吃的蔬菜、豆制品烹调时多变花样,便其色、香、味俱全,以避免孩子挑食、偏食,同时每天要制定代量食谱,将幼儿需要的营养量分配到幼儿的饮食中,吃饭时要给幼儿一次分得少一点,勤给吃完的孩子添饭,鼓励没吃完的孩子快吃、多吃,才能保证每个孩子每餐摄取足够的营养

4、创设和谐的就餐环境:

固定就餐时间和地点,就餐前,不要让孩子做剧烈活动,不要批评孩子,可以用言语来激起幼儿的食欲,要保证孩子带着愉快的情绪就餐。就餐时,培养孩子不要说话,不要东张西望,要专心地吃饭,可以放一些轻松柔和的音乐,为其创造一个和谐、卫生的就餐环境;孩子如果要添加饭菜,可以用老师幼儿共同规定的不同的手语告诉老师。如:要添馒头、包子、花卷、米饭等主食时,幼儿可以伸小拳头;要添菜时,就伸两个手指头(伸直的手指像一双筷子),孩子易学易记,老师也一目了然,既避免了大声要饭,又避免了幼儿来回走动。

(二)幼儿良好饮水习惯的养成

水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中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必须做到:

1、定时喝水,保证喝水量:

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差,往往一玩起来什么都顾不得了,因此,要安

排幼儿定时喝水。

2、为幼儿提供饮水的便利条件,结合实际随渴随喝:

在幼儿园内,每个班要配备一个饮水保温桶,内盛温度适宜的温开水。由于幼儿受饮食、活动量及外气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体内所需水分也会有所不同,应在定时喝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让幼儿随渴随喝。

(三)幼儿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养成

培养幼儿饭前必须洗手,剧烈活动后不要立即吃饭、喝水,不喝生水和不洁净的水。进餐时 要细嚼慢咽,不要边吃饭边喝水,吃饭或喝水都要一口一口地吃、喝,不要太急,不要说笑,以免食物和水呛入气管,幼儿吃饭时间应在30分钟内为宜,才能将食物充分咀嚼,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三、舒适干净,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衣着习惯

穿衣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御寒和遮体,其次才是为了美观。在穿衣问题上,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有正确的消费观点,不要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学习有序的穿脱衣服

学会自己穿脱衣服,对于幼小的孩子们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培养孩子有序的穿脱衣服,可以便幼儿养成做任何事情都能有章可循。

1、学习有序的穿衣服,并让孩子自己分辨美与丑

训练孩子穿衣服应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即先穿上衣,再穿

裤子,再穿袜子,最后穿鞋子。穿上衣时,要分清上衣的前后,特别是套头的上衣,先伸好袖子冉穿身子,可是多数孩子搞不清前后,这时只要掌握一些方法,教孩子一些小窍门,比如让家长在孩子衣服的正面绣上一个显眼的、孩子喜欢的动物图案,这样孩子就不易弄错了。穿对襟上衣时,伸好袖子,要扣扣子时,可让孩子先从最下面的一对打起,自下而上,一个一个地扣;穿裤子时,要先分清前后再穿;穿鞋时,要分清左右冉穿。记得,带小班时,有几位小朋友老是反穿鞋子,多次纠正,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从家里面特意带了一双大拖鞋,故意反着穿,然后将这几个反穿鞋的小朋友叫到跟前,问他们这样穿鞋好看吗?他们盯着看了一会,笑了起来,齐声说:"不好看,不好看。"我进一步说:"那你们自己的鞋也是这样穿的,好看不?" 他们把脚伸到自己面前专注地看了半天,却笑而不答。觉得时机己成熟,我把鞋穿正,又问他们:"这样好看不?" "好看!"他们大声回答我。"那你们以后应该怎样做?"于是他们也赶忙把自己的鞋换了过来。从那以后,他们很少把鞋子穿反了。可见,让孩子学会自己分辨美丑,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2、学习有序的脱衣服

脱衣服要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即先脱鞋子,整齐的放在床尾一角,再脱袜于,再脱裤子,后脱上衣,一层一层的脱, 按脱的顺序冉一层一层的折叠好放在床头一边,这样,便于穿时快捷方便。

3、利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练习穿脱衣服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穿脱衣服较困难,可以利用布娃娃、橡胶娃娃及

相应的裙子、衫于、裤子、饮料瓶做的系带鞋子等材料,组织娃娃家游戏活动,在玩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知道衣服各部分的名称,如衣领、衣袖、裤口、纽扣等,并告诉穿脱每一个部门的万法及顺序。刚开始孩子难免有把娃娃的衣服穿反的,有扣子找错门的,但经过多次娃娃家的游戏活动,孩子们都能找到决窍,从而掌握了穿脱衣服的要领;还可以利用"比赛"的形式让孩子学会穿脱衣服,在"比赛"中,老师故意放慢速度或犯一些可笑的错误,让小朋友既能赢得比赛的胜利,又能指出老师的错误,也训练了孩子正确快速地穿脱衣服。

(二)幼儿良好衣着卫生习惯的养成

注意衣着卫生,养成不用嘴去咀嚼衣襟或衣袖,小手脏了不去抓摸衣服,吃完食品要用餐巾纸或小手帕去擦嘴擦手,养成勤洗澡、衣服脏了要主动换洗的习惯。

四、独立安静,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充足,才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

(一)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良好的睡眠环境是保证睡眠的前提。首先,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即睡眠前不要让幼儿情绪兴奋或神经紧张,利用听故事等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使幼儿尽快入睡。其次,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卧室内每个幼儿必须有固定的床位,被、褥的薄厚、软硬要适宜,室内光线要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可以播放优美而轻柔的催眠曲

使幼儿入睡,另外,在睡前还要提醒每个孩子大小便,以减少睡眠过程中生理上的干扰。

(二)睡眠姿势要正确

睡眠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如果俯睡或左侧卧睡都会压迫心脏,影响血液循环,蒙头睡觉,会使孩子呼吸不到新鲜空气,造成缺氧。要引导孩子右侧卧睡或仰睡,盖被子时不要蒙着头,睡觉时不要说话,不要让别人哄拍、抚摸,不要借助辅助物,躺在床上耍独立、快速地入睡。

总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耍靠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反复耐心地指导与幼儿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练习,更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的共同配合来实现。搜狐博客爱的精灵日志

幼儿入园已有好几个星期了,他们渐渐的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大部分孩子都能愉快的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在这段时间里,通过观察、了解,我也发现班级中部分孩子身上有些不良习惯。如:坐不住;乱扔玩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行为等。众所周知,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就都至关重要。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但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养成不良习惯等长大了再想改掉就难了。那么,家长在幼儿这一时期应怎样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呢?在此,我想借助这一平台,谈谈我的想法。

一、立规矩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中曾

报道过一名五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己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赞。从报道中得知,自孩子两岁开始母亲就对他立下规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妈妈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方法对头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于幼儿应使用孩子喜闻

乐见的方法来引导培养良好习惯。比如培养两三岁的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地向孩子提要求效果好得多。当孩子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称赞后,下次一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

三、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绝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当前,对家长说来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是将爱与严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在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上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吃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常常迁就、退让,直至“败下阵来”,以妥协告终,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致使孩子养成了随便吃零食的坏习惯。也有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取得了成效,这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训练的结果。

四、家园要求一致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家长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内部(父母、祖辈及家

中的其他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如果孩子在家、在园表现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如果家庭与幼儿园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要强调的是家长的榜样作用。要孩子有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是

爱模仿的,首先是模仿父母亲和家人。要孩子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更要做到生活上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如果家长没有良好习惯是不可能培养出孩子良好习惯的。

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然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地观察、积累,在不断的纠正中逐渐形成。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19xx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

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上文所提出的问题了:什么才是良好的行为习

惯呢?正如上述学者所说的: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所有的这些,即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文将对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幼儿的行为习惯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讨论。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多数父母在生活中也都会注意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但事实上效果却经常不能让人十分满意。虽然他们给孩子们讲了许多道理,“磨破了嘴皮子”,但孩子们却往往是听了之后很快就忘记了,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可能对以下三点忽视了或执行得不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应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成人(包括父母家人和老师)的观念作为先导

成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幼儿的习惯养成需要成人重视,加以培养,但成人的认识上有的时候却存在着误区,例如:重智育轻德育,过于溺爱孩子,以成人的观点、角度教育孩子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大敌。因此,父母老师自己首先要认识到,健全的性格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支撑点。

二、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上文说到这样一个现象,即:成人对幼儿所讲述的道理,孩子往往听了之后很快就忘记了,或者即使是言传身教,自己给孩子做榜样,

效果却仍然不是很显著。原因可能就是没有做到持之以恒。习惯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同时也是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的过程。“行为形成习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长期培养、修正。让良好的行为成为幼儿的下意识的不经过思考的行为。巴甫洛夫效应表明即使是动物也可以通过长期训练使之将行为变成习惯,何况是人呢?因此,成人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并找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接受说教。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儿歌、歌曲等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会深深打动孩子,这些艺术形象所塑造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爱模仿。他们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家长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在家中应经常给孩子将一些具有传统美德的故事;念一些有助于陶冶孩子情操的诗歌、儿歌;唱一些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歌曲。

同样,幼儿又是好奇、好模仿的,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为什么呢?家庭、教养机构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但其中家庭又是对他们发展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首先,血缘关系、亲子之情对孩子发展提供了最强烈的感情氛围,因而父母的教育,影响最易感

染幼儿。其次,父母与幼儿朝夕相处,关系密切,你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幼儿时期,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营造良好的氛围,言传身教

1、从培养幼儿爱家人入手,培养幼儿爱他人、爱集体的情感。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苗,这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他们根本不懂得关心家人,更何况去关心他人和集体呢?因此教育幼儿爱家人是十分重要的,如请幼儿了解家人的生活,观察父母的劳动,让幼儿谈谈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自己也应该怎样爱爸爸妈妈,以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及行为。在通过父母是怎样孝敬老人来为幼儿提供榜样,激发幼儿的这种情感及行为。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爱他人和爱集体的情感,如,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父母的工作情况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使幼儿觉得别人的爸爸妈妈也都非常了不起,从而懂得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还应爱更多的人;看到老师站着做事,应主动般椅子,请老师坐下。

2、通过分享物品等的讨论,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如大班饮水时老师特意按排几个小班的幼儿一起取水,教师注意观察本班幼儿行为,饮完水后,教师将幼儿取水时的各种行为告诉大家,引导大家讨论谁的做法好。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送水杯时,很多幼儿已经知道应该让小弟弟、小妹妹优先,教师有意识地在“饮水”这样一个小的生活细节中设置这样一个特定的情境,又通过讨论、激发了幼儿

的道德行为意识,送水杯时,幼儿的行为意识已发展为自身的道德行为。特定情景的多次反复,将会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更有利于道德意识向行为的迅速转化。

3、通过表扬,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同时也会告知其他幼儿,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 常常听到父母埋怨孩子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玩具衣物扔得到处都是,却不晓得收拾整理,反复给孩子讲道理,时时督促,处处提醒,父母的这些做法对孩子养成好习惯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孩子因父母唠唠叨叨而倍加反感,试想一下,在这样别扭的心情下,孩子还能感受到好习惯的美吗?好习惯还能对孩子产生吸引力吗?

有一名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先天遗传因素对人一生发展的定向作用,另一方面是指后天习惯养成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相比较遗传来说,习惯是人们在长时间逐渐养成,且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态度和倾向。它是一个人携带终身的“名片”,伴随着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成败荣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为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助力;而坏习惯则是人生的债务,成为制约人一生发展的瓶颈。

家庭用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习惯呢?

一、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的确,习惯使人的思维模式自动化,使人的行为不由自主,因此成为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 19xx年,75位来自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得主齐聚巴黎。记者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请您谈谈,您是哪所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在的东西?”这位老学者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简单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习惯养成教育“小”中见“大”的意义。

二、坏习惯是人生的债务

习惯是人无法掩饰的自动化程序,人一旦养成一个坏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人的整体素质状况和综合修养水平就会由此表露无遗,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他人的判断和评价。如果孩子的习惯里面包裹着不被众人接受的缺点,那么这种不良行为习惯就像一个沉重的债务会让孩子背负终身!

三、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习惯养成教育

在家庭教育当中,孩子可学的很多,父母可教的也很多。那么在幼儿阶段,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这是身为父母要经常琢磨和思考的

问题。

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习惯养成教育,这是因为:

1.好习惯有利于维护健康的身心

身心健康是幼儿茁壮成长的基础,这点在幼儿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是孩子生活、学习、游戏还是交往,都需要身心支付基本的能量,良好的习惯可以调节孩子身心支付能量的平衡,使孩子既不因太疲劳而损伤稚嫩的身心,也不因无所作为而让幼稚的身心得不到锻炼。例如,晚睡早起、打闹无度、不善交友等,这些都会使孩子身心劳累;而饮食健康、睡眠规律、动静交替、友好善良,这些都会使孩子身心愉悦,健康发展。因此,为了维护孩子身心健康,幼儿教育阶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基本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2、好习惯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潜能

不管是生活还是做事,好习惯是最节约时间和最节省精力的方式,能使孩子把精力集中到主要的事情,不至于为其他事情所干扰,专心地发展潜能。例如,孩子喜欢游戏和探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专注和探究很长时间。但是如果没有收拾整理的习惯,他就会因为东西杂乱无章而着急,需要用什么东西的时候到处找,等找到了孩子可能己经疲劳了,或者刚才的兴趣也消失了。因此,父母不宜片面地认为开发潜能就是培养记忆力、学习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将教育的启蒙意义定位在各种好习惯的建构上。

3、好习惯有利于塑造积极的性格

习惯形成与性格塑造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习惯与性格的一致性

在于对待事物态度的稳定性和行为方式的模式化上,性格反映孩子对事物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模式,是与周围的环境、人物和事件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积极的性格通常体现了孩子的个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消极的性格则体现了孩子个性和社会性的分裂和不协调。习惯与性格的不同之处在于性格比习惯更加具有抽象性和综合性,而作为性格形成的素材之一,习惯则落实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的点点滴滴中。因此,父母要将对孩子人生幸福的期望值落实在良好习惯的造就上。

4、好习惯有利于协调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幼儿园是父母较早打交道的正规教育机构。孩子进入幼儿园,是走向社会适应集体生活的开始,孩子可能会有许多不适应,困此也会产生许多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和交往习惯不同带来的。习惯不同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和适应性,孩子不高兴和不适应会使父母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产生障碍,影响彼此之间的信任,进而还会延缓教育速度,降低教育效果。其实,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应是一致的,只有二者携手共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父母要想调整孩子的不适应,保持家庭与幼儿园的和谐性就必须着重于培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

应用: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特点。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但长期以来在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大家误以为幼儿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存在,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父母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对幼儿的培养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全面发展的原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最初时期。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办到的。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常抓不懈,不断诱导,日久为功。有道是“不积小流无以为成江海”。根据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下列几种方法,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天生就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就象一张白纸,教他们什么他们必然会按所教的去做,所以要想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培养。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良好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 从最简单的说起吧,让孩子明白要做到:饭前洗手,吃饭时做到没有声音,安静就餐,饭后洗手,擦嘴,漱口;午睡能自己脱衣裤,并且能自己安静入睡;入厕之后会主动冲洗厕所,并且洗手。象这些琐碎的小事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很主要的,也是他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基础。为了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幼儿的天性得到自然表现,让他们自由的选择,不能太强制化了,把他们管得太死,太教条化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向概念,例如:在午睡时,有的小朋友不能安静入睡,总是翻来覆去,而且还总嬉笑。这时我们就不能对他强声呵斥,非让他规规矩矩地躺在那里,我们可以跟他讲:某某小朋友,你看现在是午睡的时间,小朋友都睡觉了,还有我们班的小动物也都睡了,你和他们一样,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睡着,好不好?这时缓和他的情绪,虽然他还是不能尽快的安静,但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入睡的。在平时或开展的活动,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好的习惯。

二、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养成教育融合在孩子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

(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

1、利用游戏,养成习惯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如:站队时不能拥挤,不能大声喧哗,玩玩具时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而且玩完之后会把玩具摆放整齐,不能撕书,不破坏幼儿园的东西。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形成的生活习惯。但有的幼儿不是很好地按要求去做,这就需要我们用心教诲。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如:拿我们班的潘少杰小朋友来说吧:他做事总是我行我素,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玩具不会收,我们就开展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在活动中,孩子学会把玩具分类,并放在指定的地方。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时时提醒孩子以“送玩具回家”的形式,提醒孩子把玩具收好。还有一次,我组织幼儿玩“配对”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再拿着这张图片到毛巾架和茶杯架前,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我就告诉幼儿:“好孩子,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作为奖励。”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了。可见,对于小班孩子,有趣的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作用的。

2、结合儿歌,培养技能

在常规活动中,洗手、入睡、穿脱衣裤是最重要的三项。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在情急之中我想:为何不把它们编成儿歌,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在洗手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这么两首儿歌:《洗手歌》《漱口》----

洗手歌

吃饭之前要洗手,

轻轻拧开水龙头。

先把小手打打湿,

再用肥皂搓搓手。

搓手心,搓手背,

甩甩小手真干净。

漱口: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上嘴。

咕噜咕噜吐出来。

儿歌编好后,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的很干净。

3、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

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发现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捡干净。”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了。

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在班上设置了“宝宝学会了”专栏,用不同颜色的泡泡来表示小朋友不同方面的进步,如红颜色表示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黄颜色表示能好好吃饭,绿颜色表示能安静入睡。把小朋友的照片贴在一条条小鱼里,每周评比一次。这样,既记录了幼儿的表现,同时鼓励了幼儿上进,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小朋友为了挣做好宝宝,得到泡泡,努力认真地遵守着各项常规。在家里同样请家长最好不通过批评就达到教育的效果。过分的指责,会使孩子畏畏缩缩,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乖僻的性情。与其对一件件细小的事横加指责,不如让他帮忙做些家务,以激起其积极性,根据情况,把一些家务分配给孩子,孩子会因为发挥自己的能力,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上进心,为使他们做得更好,父母要对日常家务安排好,并自己带头遵守,比如游戏时间,晚饭前做家务时间,看电视时间,睡觉时间,都井井有条地安排好,这就避免了一整天不停地训斥孩子“看电视要看到什么时候”等等。如果孩子完成得好,一定要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洗了这么一大堆碗,真是帮妈妈大忙了,谢谢!”对于孩子来说,得到肯定就如同得到表扬,会信心大增,无论做家务,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更积极地去努力。

例如;我班刘心泽小朋友的家长就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设立了评比表,具体内容为8个,早起早睡;有礼貌;独立进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不挑穿,爱护收拾玩具。每项文字边上有图示,便于家长与幼儿共同评价,日期为星期一~星期日,用标记表示幼儿的表现情况,好★中△差╳,在备注一栏里,写写今天孩子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讲讲有趣的事情,或根据幼儿自己的表现,增添项目,家长坚持每天给予认真的记录,每周的情况在周五晚上总结,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进行表扬和一定的奖励;许小斌小朋友的妈妈发现评比表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了很大的促进

作用,就通过家园信箱告诉我,由我再向其他家长介绍。

吴亦凡小朋友原来在家里不做事,依赖性强,有了评比表后,在家里变得勤快多了,12月24日妈妈在备注栏里记下这样一段话:陈亦凡今天学会了拣米,既认真又耐心,拣出的米非常合格》。”

(二)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于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为幼儿制订一个生活日程表,从小就依照一定的时间进食、睡眠、活动,为以后的良好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一方面要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孩子每天做到。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意志力力较差,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并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讲练的内容看,必须与幼儿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如进餐方面,饭前洗手,进餐时正确扶碗、握筷,不随便讲话、大笑,保持整洁,不剩饭菜;饭后放好筷碗,漱口、擦脸、洗手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在平时提醒、督促,还可以结合孩子喜欢的扮家家的游戏中练习、强化。睡眠方面可以包括,睡前刷牙、洗脸洗脚、按时上床,能独立入睡以及脱下衣裤折叠整齐,放于固定位置等等。总之,与幼儿生活的每一环节紧扣,具体明了,保证幼儿生活作息有规律,爱清洁、讲卫生,有序和高质量。最终,会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三、幼儿园要帮助家庭实施素质教育

常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要和幼儿园的老师一齐努力,形成合力,是幼儿常规养成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作为父母要懂得习惯是养成的,努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育中家长的被动状态。幼儿园要根据家长的需要,形成家庭、学园协商的,互补的,和谐的强大合力。要从传统的旧观念中把家长从被动为主动,从客体为主体,这一转变过程并不容易,在研究中,我们深深感到要发挥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主体作用,在课改中也把家庭教育列入重点,提倡家

园合作,共同促进。教师思想上的转变,从而带动家长的观念更新,教师经常与家长共同讨论幼儿的教育问题。有时家长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来询问教师,我们的教师总能和家长一起分析,寻找对策,共同提高。为了让家长摆脱那些不正确的,传统的,习惯的教育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组织家长开展了两次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如何让你做个成功的父母”讲座,则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幼儿保健知识,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系列的家庭讲座使家长受益匪浅,在家庭教育中能更主动有效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长期以来在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大家误以为幼儿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存在,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家长们基本上把智力开发、知识性传授放在首位,对于良好生活习惯还不够重视,没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全面发展的原则。许多家长往往只重视开发幼儿的智力,一厢情愿地造就“神童”和“天才”,期望子女出人头地,以能做几道算术题,能识几个字,能念几首儿歌,能跳几支舞等作为衡量孩子唯一尺度,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同时也说明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有误,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使子女得到全面的发展,一个良好生活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成立了家长学校,的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定期的开展讲座活动,咨询活动:侧重咨询的知识,或根据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进行咨询,确实地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密切联系,共同教育好幼儿。有效地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二)家园合作,形成合力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形成幼儿好习惯的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伊始,在父母为孩子喂奶、把尿、哄睡觉时,都有意无意地培养着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抓住每一时机,及时果断地提出要求,并坚持始终地让幼儿去实践。尤其当孩子入托或进入幼儿园后,应多与园方在对幼儿习惯培养的要求、做法上保持一致,家庭与幼儿园实施同步化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习惯。假如家庭与幼儿园的要求、做法不一样,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为此,我们通过以下形式,与家长沟通:

1、家长会:召开期始家长会,宣布孩子入园后的生活常规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求,并告诉家长在家应配合的地方。例如: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要求他们自己会拿勺、会穿鞋子、会独立进餐,这些要求,请家长在家也应配合训练,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2、家长开放日:教师在孩子入园期间,通过对孩子的一阶段训练,孩子已形成初步的常规时,请家长来园观摩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老师对他的要求,

让家长在家可以遵循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制度对孩子进行训练,让孩子快速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3、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合理为幼儿穿着衣物的知识,并同个别家长联系,让他们注意自己孩子的着装、多考虑一些孩子的生活细节问题。现在,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衣服只凭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考虑孩子身心的特点。不是衣服太紧,不透气;就是衣服穿脱不方便,影响孩子的行动;有的衣服还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么太妖艳,要么太老气。孩子的穿戴应有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师可利用家长园地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时间提醒家长做到这一点。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三)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1、班里设立“小问号”信箱:教师要全面观察班里的每位孩子的一言一行,做好观察记录,特别是一些不良习惯的孩子,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不良习惯,在家要多注意这方面教育,教师可把记录放在“小问号”信箱,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不良习惯放进“信箱”里,让老师在园配合教育。

2、父母座谈会:我园规定在每月一次的父母座谈会,各班自行举行,每次座谈会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如:如何培养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提出无理要求该怎么办:等等。发动家长共同讨论,让家长们互相交流经验,让班里教育较好的家长代表介绍育儿经验,或请家长可以发表文章,把文章发给家长互相学习、交流,充分利用家长的知识资源,来解决疑难问题。

3、《家园联系册》的利用:教师可把孩子在园的不良习惯写在本子上,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近阶段在园的表现,及时配合教育。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有时是在模仿中形成的,因此,可以在家园联系册中让家长在爸爸妈妈的话中写写孩子在家近阶段的表现。

4、家访:家访是家园共育的直达车,教师可以针对孩子近阶段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家访,在家中了解孩子形成这种不良习惯的原因。例如:孩子在午睡时常扒着睡,教师可把这个事实告诉家长,让家长在家也要观察孩子的睡眠姿势,向家长宣传不良睡眠姿势造成的不良后果,让家长配合纠正,共同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总之,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我们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应用:“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还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得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出现反复,他们的习惯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影响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幼儿自身的,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综合影响着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必须通过人与物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如:对幼儿讲摩擦生电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然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我都会根据幼儿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如:在活动“大灯笼”中,我要求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活动,但要求能力强的幼儿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词,对能力弱的幼儿只要求他们能参与进集体活动中来。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我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一是化平淡为神奇。适当给平淡的教育内容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看图讲述“下雨时”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句,像“这是怎么回事呀?”“让我们来猜猜看”, 来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二是对浅显的现象给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对常见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兴趣。此时若把这些事物背后的奥秘告诉幼儿,就会重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幼儿对太阳的落山,天变黑的现象司空见惯,不当回事,当我告诉幼儿并不是太阳在我们头顶上走,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走,幼儿对太阳、地球再次产生了新的认识兴趣。任何事物都有无穷的奥秘,我们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引导幼儿保持认识事物的兴趣。三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而幼儿又大都喜欢动手操作,所以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中,我在很多地方都利用了幼儿的这个特点。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尝试,尽管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则会长盛不衰,对学习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多。动手操作能使幼儿的认识由表面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促使幼儿更积极

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结实基础。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给幼儿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幼儿学习提问,能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还能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教幼儿提问,抓住契机,鼓励幼儿提问。如故事《金鸡冠的公鸡》,我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问题“猫和喜鹊明明知道公鸡要上当,为什么每次都让公鸡看家”,“假如猫和喜鹊不来救公鸡,会怎么样”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明白了提问的方法,提高了提问水平。有些幼儿难以提出问题,往往是由于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事实上幼儿只有在获得一些知识经验,初步形成某些概念之后,才能提出问题。有一次,幼儿带来了娃娃鱼,有幼儿根据以往对壁虎的点滴知识,提出了疑问“这是壁虎吗?怎么会在水里”我立刻抓住这一机会,引导他们观察娃娃鱼。在观察中,我鼓励幼儿提问,并认真倾听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解答。在这一过程中,我没有采取那种单一的教师问,幼儿答的方法,而是抓住契机,鼓励幼儿在观察中思考、提问。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寻找答案。我在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以“重活动过程、重幼儿自身活动”为原则,努力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实验者,去动手、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我只是适时地给予指导。如:“会变的颜色”,我让幼儿先去观察颜色,然后让他们动手去尝试颜色是如何会变化的,并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把自己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动手动脑去寻求答案。由于这些活动是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寻找答案的,因而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学习。

好习惯的养成和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习惯,是指不断重 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人们一旦形 成良好的习惯,其学习、生活和工作效率便会提高。我就利用家长会和家长接送幼儿的时候,向家长介绍良好学习习惯的利与弊、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帮助、让家长知道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良好学习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平时我会根据幼儿的个别情况和家长做交流,告诉家长们在家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因为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亲合力、感染力更强。而且家庭教育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 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位家长曾说过: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但要做到、做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制定规范,严格要求。在幼儿园幼儿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惜幼儿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 “忘”了。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 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但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家长对子女溺爱、娇宠,使之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 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可以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制定规范不能有例外。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平时幼儿在家要培养他们学习认真的习惯,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有些家长面对幼儿园布置的任务不当回事,一味的任由孩子玩,说什么入小学自然会好。殊不知,一些习惯都是在幼儿园时期就形成了,到时要改也难,真是悔之晚已。在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

父母还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指导。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为重要”。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过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我们要注意对幼儿学习习惯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只是说教,而要家园共同配合,不断地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幼儿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要形成好习惯,贵在行动!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也能注意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让我们努力和孩子们一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分析原因:

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小朋友没有养成饭前高质量的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受到影响。象勇敢坚强、克服困难、抑制不合理愿望等意志品质都要在良好生活习惯中形成。

良好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 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饮食习惯包括: 1、 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

3、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

4、按要求定时按量喝水,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

睡眠习惯包括:

1、睡前大小便,独立安静地入睡。

2、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

3、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自理能力包括:

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玩具、图书不乱扔乱放,会自己整理玩具。

3、学会有序地穿脱衣服;不穿反鞋,会系鞋带。

4、喜欢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所采用的方法有:

1、创设良好的环境,调动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积极性。

首先,我从精神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愿望。例如:通过表演“小猫和小弟”、“小猪变干净了”等故事去感染诱儿,让他们再看看、听听中知道讲卫生光荣的道理;通过演唱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让小朋友知道大家都有一双手,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学着做。其次,我从物质环境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生活习惯”的培养内容,在活动室为幼儿创设了能力角、娃娃家,配置了供幼儿练习系鞋带、穿衣服用的物品,为了鼓励幼儿主动养成良好习惯,设计了“小红花评比栏”;在盥洗间的墙面上张贴了“水是生命之源”的宣传画,在水管旁剪贴了“小水滴哭了”的儿童漫画,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在幼儿寝室悬挂了月亮、星星的挂饰,设计了一张“宝宝睡着了的”壁画。这些富有童趣的形象,活泼、优美的环境气氛,给幼儿亲切、喜悦的感觉,使小朋友从中受到了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除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去动、去干,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我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我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爱的娃娃,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娃娃的衣服:裙子、上衣、裤子等,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让小朋友知道衣服各部位的名称,如衣领、衣袖、裤腿、钮扣等,并告诉小朋友穿每一部位的方法。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很快掌握了诀窍,这时候我再教他们自己穿衣服。为了让小朋友们穿的又好又快,我还组织小朋友玩《穿衣比赛》的游戏,小朋友们为了争第一,都在认真的练习,通过这次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经常鼓励多表扬。

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

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班上设置了《好习惯》红花评比栏,对于按时入园,独立进餐,安静入眠等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的鼓励并奖励他小红花。针对个别特殊的幼儿, 对于他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能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例如:我班的陈金子小朋友,自理能力特别差。每天午睡她总是最后一个起床,我没有批评她,只是要求她:每天要比前一天快一点,并告诉她一个小“秘密”:要经常对自己说:“快点!赶上别的小朋友。”这种方法果真奏效,第二天她真的比前一天快了点,我表扬了她。以后她起床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一个月下来,居然赶上了别的小朋友。于是,我向她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吃饭能快点吗?她自信地点了点头,就这样,她一点一点地走近了我的期望。

在培养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通过集体的力量来约束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例如:不是手洗不干净,就是拧开水管玩水。针对这一现象,我给小朋友讲了故事《小水管哭了》,教幼儿学说儿歌《我有一双小手》,教育幼儿既要节约用水,又要养成经常洗手的卫生习惯,我还表扬了大部分幼儿手洗的又干净又快。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一比那组小朋友手洗的又干净、又快;为了约束玩水的幼儿,我有意请他们当“小小检查员”让他们负责检查幼儿的洗手情况??就这样,经过多次的说理教育和有意的检查,小朋友们逐渐养成了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在集体的带动下,个别幼儿也改掉了玩水的习惯4、家园密切配合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生活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我利用家长会和《家园信息栏》向家长宣传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介绍了生活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等,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这样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为此,我利用《家园练习册》、早接

待、晚离园的接待时间与家长交流,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幼儿一分享用终生的礼物吧

5样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注意对婴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有助于他们的发育,⒈良好的睡眠习惯:午睡脱衣,自动入睡,按时睡,按时醒,睡眠姿势正确。入睡前情绪稳定,平静入睡不说话,锻炼开窗睡眠。

⒉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吃饭时注意力集中,固定座位,不玩闹、嚼碎了在咽,逐步学会使用食具,独立吃饭。一岁半以后,右手拿勺吃饭。2岁时双手捧碗喝水,2岁半后自己吃的较快、干净利索。 ⒊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从小爱清洁,自己穿衣服的好习惯。经常洗头、定期剪指甲、每日洗脚、洗**股。2岁时学习自己洗手,认识自己的毛巾,擦干手脸。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淑口,3岁开始刷牙的好习惯。学会自己脱衣服、扣纽扣、系鞋带等。注意保持衣服整洁。

⒋培养大小便定时的习惯:1岁半以前要固定时间坐盆,1岁半以后要培养他们自动要求坐盆。2岁半以后学会自动坐盆。要固定地方大小便,坐盆时不吃食物,坐盆时间不要过长。会走路以后不用尿布,2岁以后穿满裆裤。夜间要有规律的唤醒小便。

更多相关推荐:
好习惯心得体会

好习惯心得体会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好习惯伴随着我我做事非常认真妈妈经常叮嘱我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我是这样做的学习中不管是上语文课数学课还是英语课不管是写作业还是学舞蹈我都非常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因此经...

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心得体会 Microsoft Word 文档

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一、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对于一年级学生,可以先从教给听的方法入手。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倾听老…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心得体会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专题报告心得体会10月x日,参加了本溪市教育局召开的本溪市小学行为习惯培养专题报告会。会上,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做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专题报告。孙老师就培养好习惯的方式方法,习惯…

学习《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

学习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心得体会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

好习惯,好人生的班会心得体会

好习惯好人生班会心得体会这周周一我们开了一个班会班会的题目是好习惯好人生俗话说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和未来所以我们从小就得养成良好的习惯记得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

读《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心得体会

读《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心得体会太和县坟台镇中心小学陶相伟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的确是精神食粮的享受。《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分为教…

二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心得体会

行为铸就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是影响人生命运的一种力量。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小学教师担负着对孩子教育的任务,要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学生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在日常…

行为习惯培养心得体会

行为习惯培养心得体会吴洪杉俗话说嫩枝易弯也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看得见摸得着是小学德育的中心环节我认为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心得体会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心得体会通过深入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它使我解开了许多在人生中所面对的方方面面的困惑使我深深明白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在遇到不顺心或压力大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做高效能人...

拓展心得体会——拓展训练帮团队延伸好习惯

拓展训练帮团队延伸好习惯虽然这次在明阳天下拓展公司拓展的时间较短却收获颇丰记得刚刚到目的地时我和同事们都不够了解此次活动的目的认为只不过是一次类似游式的活动而已不必那么认真但通过训练队列点点滴滴的细节时都能体现...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学习体会

工作之前总想着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工作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作为老师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对自己习惯的好与不好却并不了解仿佛在每一个日升日落里一切都成了习惯当学生犯错误时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

孙云晓《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学习体会

孙云晓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学习体会孙云晓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学习体会第一次完整读完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孙教授的有关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的专题讲座启发很大同时也激发了想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受益匪浅首先孙教授以当代孩...

好习惯心得体会(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