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3.8.6

紫阳县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近年来,紫阳县积极倡导实践循环经济,围绕富硒食品、清洁能源、特色矿产三大产业,推广先进工艺技术,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良好,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我县循环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一)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县围绕“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布局,按照产业化、工业化的发展思路,狠抓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基础得以夯实。以富硒茶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茶园总面积发展到17万亩,20xx年茶叶产量达到2983吨,实现综合产值5.6亿元,是20xx年的5.2倍;建成3万亩标准化魔芋种植基地,年产1000吨魔芋胶生产线顺利投产,实现综合产值1.4亿元;畜牧、蚕桑两项传统产业稳步发展;设施农业已经起步,建成大棚蔬菜1000亩、秦巴硒菇种植基地2万平方米;建成2万

亩厚朴基地;20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38亿元,是20xx年的1.9倍。全县立体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积极开发应用农村新能源,推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建成户用沼气池9725口,秸秆用于生活燃料、堆肥、部分还田,部分作物秸秆及桑枝残粪用作食用菌培养基,畜牧业的下脚料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等循环应用得到较好发挥。

(二)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工业产业链建设,打造经济、环保、生态新型工业,通过技术引进、资源整合,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节能减排逐步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清洁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建成14条清洁化茶叶生产线,提高了茶叶清洁化生产水平;康洪公司实施技改扩能,对178个基层烘茧站茧灶进行节能改造,达到了节能减排目标。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农作物下脚料栽培秦巴硒菇,在绿色环保中实现循环生产。煤矸石发电、提钒、生产灰渣砖已纳入规划,正在进行前期准备;二是清洁能源使用规模扩大。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十一五”期间建成水电站16座,装机总容量达6.5万千瓦,形成以汉江水电公司为代表的5户清洁能源规模企业,年发电量达2亿度。三是矿产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水平提高。锰矿整合划转到湘贵锰业公司,实现了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矿渣制砖已完成规划设计。恒佳伟业公司整合了全县板石生产企业,积极推广先进洞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达15%以上,年产板石达到200万平方米;四是

生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建成集商贸、流通、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硒谷生态工业园区,陕煤集团充分利用富硒自然水,年产25万吨矿泉水生产线即将投产;建成双安农业科技示范园,设施蔬菜、秦巴硒菇、生猪养殖、富硒油茶等农产品实现综合开发。两大园区的建成,促使产业聚集度逐步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三)循环型社会建设现状

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循环型社会建设效益初显。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编制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已开发富硒茶观光园、擂鼓台森林公园、任河漂流等生态项目,逐步形成山水相依的生态休闲旅游格局,旅游业带动农业、餐饮住宿业、商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二是商贸流通服务业链条初步建成。以蔬菜、肉类等农副产品为主的农贸市场建设初具规模,连锁经营逐步覆盖城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推进;仓储冷藏物流已经起步,商贸流通活力逐步增强。三是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电话普及率达到95%、通讯覆盖率达到97%以上,所有建制镇用上互联网,所有行政村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

(四)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围绕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紫阳的战略目标,我县生态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十一五”期间,造林建园85万亩,111.5万亩天然林、49.76万亩退耕还林和145万亩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商品林采伐量为零,森林覆盖率达到55.7%;完成重点小流域治理612平方公里,

任河、汝河、渚河等重点水域地表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重点企业治污效果明显,基本实现达标排放,环境质量稳步上升。

二、我县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我县循环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期以来粗放型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未得到改变,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循环经济发展层次不高。循环经济理念引入时间短,实际工作中缺乏高度和深度;企业、产业间的关联度不高,产品互补、资源互用能力不强;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共识,社会大循环仍未启动。

(二)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现代农业起步较晚,规模效益不明显;工业经济发展仍然是粗放式资源消耗型,新型工业没有形成规模;现代企业链不完善,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弱,产业层次低,规模扩张进程缓慢。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生产方式和技术设备比较落后,工艺水平低,技术改造能力弱;矿产品精深加工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规模产业经济不突出,资源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矿山管理水平低,市场适应性差。

(四)科技发展水平低。科技基础设施薄弱,科技人才少,经费投入不足;生产者素质偏低,传统生产大量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窄;科研平台建设滞后,创新能力弱,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品、专利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五)生态环境建设滞后。地理条件恶劣,地质结构脆弱,抵御灾害能力弱,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受资金和项目的影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三、我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及对策

县发改局已聘请中国东西部研究院初步编制了《紫阳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目前正在修改完善。按照这个规划,提出我县下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目标和重点工作:

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立足农业、矿产、水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食品、特色矿产、清洁能源三大产业,稳步发展农业,重点发展工业,积极推进全国标准化茶园基地、陕西省优质农产品产业示范区和秦巴山区优质药源基地建设,建设山青水绿、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新紫阳。

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结构趋于合理,逐步实现协调发展,特色无公害农业等基地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逐步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三废”综合利用,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结构逐步优化,完成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改善,循环型生态县城逐步建成。

循环经济发展工作重点:

——强化发展循环经济机制。结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决策部署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能力;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体

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加强宣传和引导,积极倡导群众实践绿色消费,启动社会大循环。

——抓好农业循环经济。继续抓好双安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快发展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秦巴硒菇、富硒油茶为主的现代农业,实行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示范带动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发展紫阳种无性系丰产茶园4万亩,推广无公害管理,建设生态有机茶园3万亩,加快茶叶生产线更新升级,提高清洁化生产水平;做好退耕还林管护和天然林保护,实施人工造林工程;大力支持蚕桑企业开发丝绸和蚕桑副产品;加强中药材、魔芋等农业资源的生态加工;建立生活废弃物回收站,加大废弃物回收和循环利用,在农村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开发农村新能源,推进沼气池建设;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实施茶树紫阳种、皱皮桔、陕南白山羊、紫阳黑猪等地方优良品种选育工程;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农村“五改三建”实事工程。

——抓好工业循环经济。一是加快富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帮扶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紫阳富硒矿泉水”品牌,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充分发挥园区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加快发展特色矿产工业,加强金属矿中锰矿、毒重石、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力度,加快解决选矿分离工艺问题;加速优质板石和新型轻质、节能、环保建材产品的生产,采用板石洞采技术,提升板石开采能力,改造现有制砖企业生产工艺,推广页岩多孔砖生产;三是加快尚坝、八庙梁等9座水电站建设进度,力争2012

年全部建成发电;四是实施康洪茧丝、魔芋初精加工技改扩能;积极争取煤矸石发电综合开发项目和煤化工深加工项目建设。

——抓好循环型社会建设。一是抓好现代流通,实施清洁生产策略,选择绿色运输,实施绿色包装,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积极构筑区域物流中心,发展以县城和向阳为中心的商品集散与铁路物流区,以蒿坪和汉城为中心的富硒食品物流区、以高滩和毛坝为中心的工矿产品物流区;发展沿铁路、高速公路的南北通道和沿汉江航运的东西通道。二是开发绿色旅游产品,以富硒食品、民歌茶艺、民间工艺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地方特色浓、文化内涵深、投资效益高、商业形象好的特色绿色商品;深入挖掘紫阳文化,精心打造旅游线路和旅游核心景区,加快旅游村建设;三是加大“两型”社会建设。推广应用太阳能,推进建筑节能,推动交通运输节能,指导好商业和民用节能,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环境,实行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我县发展循环经济任重而道远,在实践过程中,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体制,转变发展方式,全民积极参与,才能促进“十二五”期间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紫阳的宏伟目标。

2011-07-11


第二篇:主城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主城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主城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主要经济指标1、gdp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为65847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1%。其中,一产增加值为21723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7%;二产增加值为23349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三产增加值为20775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9%。2、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1-9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637207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1%;累计增加值为186486千元,累计增速为2.82%。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7%,利税82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6%;实现利润71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6%。截止10月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亿元,同期上涨了9.68%,工业增加值为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94%。3、固定资产投资。1-9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为5.15亿元。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个。二、经济工作开展情况1、始终坚持保护为本,确保滨湖新区发展的源动力。我们深深知(转载自亿库网,请保留此标记。)道,不保护好xx湖,滨湖新区就不会存在。为此,我们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的同时,不断强化保护管理常规措施,加大了对非法电鱼、禁渔期违规捕捞、捡拾鸟蛋、非法猎捕和经营鸟类及其制品、乱停乱放、乱砍乱伐、乱排乱倒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特别是着力健全保护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在成立滨湖新区政法委的基础上,专门组建了25人的综合执法大队,配备车辆船艇和设施设备,明确执法大队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首要职责。执法大队成立后,保护力度更大了,执法效果更明显了。2、全力以赴抓好影响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调规。xx湖紧邻主城区,湖和城连在一起,保护区187平方公里范围内,在滏阳新河以北、106国道以东有部分实验区。这两区域均为乡村和农田,而且随着城乡的发展,已经与市区连成一片,失去了自然保护的价值。为了促进保护区科学管理和滨湖区域经济发展,我们正在提请国家对保护区边界进行适当调整,将这两区域、17.81平方公里调出保护区。这是影响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国家林业家、环保部的大力支持,全国政协也向环保部发(转载自亿库网,本文由亿库网收集整理。)去了专函。目前,此事已经进入到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12月份环保部将代表国务院组织专家评审会,之后提请国务院审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规,环保部每年只组织一次评审。如果这一次不能通过,就意味着还要再等上一年。所以

我们只有把工作做到最细,志在必得。3、坚持规划先行,发挥规划对新区建设发展的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比选,一次是国内规划设计单位比选,确定了北京五合国际。第二次比选是北京五合国际与两家国外公司——美国udg和加拿大ads,最后确定了美国udg公司。同时首次引进了策划公司——北京完美中国公司,并聘请了国外、国内知名专家参与规划设计。目前概念性规划已完成,正在做控详规以及环湖旅游专项和董公河景观专项规划。根据规划成果,未来新区建设面积139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40平方公里。规划以“水韵田园 智慧湖城”为方向,以“世界级现代水上田园都市”为目标,以休闲度假、旅游会展、商务金融、行政办公为主导功能,文化体育为互补功能,科技、教育、研发、创意为特性功能,生活服务、商贸物流为支撑功能,建成多元复合互动的综合性城市新区(转载自亿库网,请保留此标记。)以及具有“365天·24小时”人气的魅力活力新区。滨湖新区在规划上,充分利用了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地热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和地域历史人文特色,引入了“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突出了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了xx城市跨越发展与结构重塑的方向,符合xx湖湿地保护与发展的实际。今后,新区建设要把规划上升到“法”的高度去执行,确保各项规划真正落到实处。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新区发展环境。一是以创建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强绿化美化。累计完成绿化总面积5318.85亩,超绿化任务(4935.45亩)383.4亩。二是大力推进旅游环境建设。集中引进北京东方园林公司、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多个专业团队,集中连片推进景区建设。陆续完成了总投资1300万元的北岸东入口生态主题公园,投资2000万元的湿地公园,投资1600万元的xx湖主码头一期,投资3500万元的荷花精品园等4个重点项目,做出了精品和亮点。今年共接待游客58万人,其中外地游客所占比重首度过半。为进一步顺应游客激增趋势,近期开始了游船结构调整(用指标控制的办法,通过“换购”、“新购”,缩减小船,增加大船),明年游客接待服务水平有望实现较大提升。三是搭建新区发展框架。横一路一期,投资7600万元,长2.4公里,10月8日实现全线通车。“纵一路”一期投资7000万元,于10月下旬开工,年前可完成开槽及桥梁桩基,计划明年年底竣工通车;同时,“横二路”即大广高速连接线,也是滨湖新区的迎

宾路和生命线,投资2.9亿元,已完成立项,道路桥梁设计正在进行中,力争年内桥梁开工,春节后路段开工,明年年底竣工。此外,总长14公里的天然气入区工程,春节前可完成管道铺设。5、始终以项目建设作为培育休闲旅游产业、带动新区建设的核心抓手。(1)在建项目不断扫清障碍、加快进度。龙源国际和平大酒店(总投资7亿元,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1号楼9月底封顶,2号楼9月18日开工、争取年底前封顶,3号楼正在推进迁坟事宜、争取春节前开工。汉魏公馆(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部分单体会所已完成建筑主体,开始装修。牧马生态庄园(总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星级酒店8月份完成主体,正在寻找酒店管理团队,计划明年“五一”完成装修并试营业。盐河居生态园(水静界,一期总投资2亿元)项目,包括接待中心在内的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水上运动基地(投资4998万元),全力解决了赛道迁坟问题。(2)新开工项目促落地、快开工。总投资4423万元的滨湖新区规划展馆,9月下旬完成前期手续,开始主体施工。总投资5.5亿元的温泉养生城,10月8日开始基础工程,将坚持冬季不停工,春节前完成5万平方米的温泉酒店主体工程,春节后开始装修,明年“十一”试营业。总投资6.2亿元的xx湖奥特莱斯、总投资2.5亿元的国际汽车露营地、总投资4亿元的xx湖游乐园项目正在安排进场。6、加快引进战略投资项目。前期主要解决“人有我无”的问题,尽快具备旅游接待能力,下一步就是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整体推进新区开发。为此,我们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了与知名企业集团的联系,正在接触洽谈项目达50多个,已建立在谈项目数据库,分成近期开工、明年落地以及进一步跟进洽谈项目三个大类,正在积极推进。三、明年形势预判“新区元年”,通过强保护、做规划、优环境、上项目,一方面实现了良好的开局,为新区建设的加速铺开奠定了好的基础。2012是新区建设全面铺开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一是在冀中南城市群及我市生态湖城建设加快推进的形势下,滨湖新区在市级、省级战略中的份量越来越重,省、市对滨湖新区的政策支持有望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第二年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有望于近期批复xx滨湖新区机构,解决新区开发的体制机制问题。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河北省提出建设文化强省,这对滨湖新区加快拓展文化旅游一个重大利好。三是当前现代旅游快速发展,周边大城市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

,xx湖游客人数已经连续几年呈激增之势,其中来自京、津、石等周边大城市的游客首度超过本市游客数量,表明xx湖旅游已经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挑战:体会最深的有两点:一是用地指标紧缺,严重制约项目建设。新区建设开发需要大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这一点,应该呼吁省给予重点支持。滨湖新区是省级战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是否可以请省单列解决,以保障新区建设。二是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对农村稳定和新区建设造成影响。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格局变化,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各种社会矛盾易发、多发,有时会出现“老办法不灵、硬办法用不得、软办法不顶用”的“失灵”现象。需要通过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方式,集中解决一些农村社会矛盾隐患,为新区建设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20xx年工作设想市三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了“十二五”末把xx湖建成5a旅游景区、发挥滨湖新区对全市经济引领作用的目标。今后几年,要咬定这一目标,加快新区旅游配套和新城开发。20xx年,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持续抓好xx湖湿地保护工作。2、完成滨湖新区4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董公河整治、环湖旅游两个专项规划。3、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500万元、总长14公里的天然气入区工程。投资7000万元、长4公里的纵一路一期工程年底竣工通车。投资2.9亿元、总长8.6公里的横二路(大广高速连接线)年底竣工通车。4、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尽快具备旅游接待规模。(1)总投资13亿元的牧马生态庄园项目,五星级酒店“十一”正式营业;(2)总投资7亿元的龙源国际和平大酒店项目“十一”营业;(3)总投资2亿元的盐河居生态园(水静界)一期建成竣工,启动二期项目建设;(4)总投资4998万元的水上运动基地,建成皮划艇标准赛道,“十一”实现试营业;(5)总投资2亿元的汉魏公馆项目,启动主楼建设;(6)总投资4423万元的滨湖新区规划展馆,“五一”建成使用;(7)总投资5.5亿元的温泉养生城,温泉酒店“十一”营业;(8)总投资3.5亿元的xx湖游乐园项目“五一”对外营业;(9)总投资6.2亿元的xx湖奥特莱斯项目,加快建设并初具形象,品牌折扣店力争年内营业;(10)总投资2.5亿元的国际汽车露营地项目,加快建设并初具形象。5、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支撑项目。积极谋划董公河整治、环湖旅游等对新区开发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支撑项目,加强推介招商。力争2-3个1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6、启动创建4a级旅游景区。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加大投入,按照先4a再5a的思路,渐次推进。力

争用两年时间提升为4a级旅游景区。再用一年时间,到“十二五”末,将xx湖旅游景区提升为5a级,把滨湖新区建成一座国际的、现代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您可以访问亿库网()查看更多与本文《主城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相关的文章。

更多相关推荐:
县域经济的思考(调研报告)

22总第451期中共昭通市委督查室20xx年9月28日对加快巧家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方宗辉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20xx20xx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加快从20xx年起县域经济一举扭转了长期发展滞后的...

通山县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通山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通山县委党校张冰我县下辖12个乡镇总人口4795万集山区库区贫困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于一体是省重点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多...

关于渭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渭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域实力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渭南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第...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1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县委政策研究室自从县域经济新的分类考核以来在20xx年20xx年的考核中我县列全省三类县第9位第10位全市二类县连续两年第1位与自身比我县经济发展虽然有较大进步但在全省全市的大格局中我...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一湖北主要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黄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黄石通过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打造千亿元大产业培育百亿元大企业发展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壮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新技术建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能源食品饮料等八大...

县域经济现状的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现状的调研报告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集聚性和扩散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具体地说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

关于广东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广东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10月10日至19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副主任委员张帼英为组长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县域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县域经济发展汇报材料中共十堰市委十堰市人民政府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们着眼于摆脱思想上的束缚坚持以统筹城乡为方向实施一统三分战略着力打破四大瓶颈制约认真落实三大机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市县域...

关于赴江苏、浙江考察县域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赴江苏浙江考察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20xx年7月30日至8月6日我在县委政府的安排下实地考察学习了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江阴昆山和浙江省杭州义乌等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运...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我县下辖15个乡镇167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集山区库区贫困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于一体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和不断探索的...

镇域经济崛起调研报告

镇域经济快崛起调研报告城关镇刘淮生精要重抓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将农民向工厂集中重抓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将农田向大户集中重抓集镇建设增加就业渠道将农户向集镇集中关键词镇域经济高效农业集体经济招商引资集镇建设环境整...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