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时间:2024.3.23

知识点归纳整理(必背)

第一课;

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3.(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4.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的。

5.(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6.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7.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8.氏族:(1)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2)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3)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10.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对比表格:

第二课

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4.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

5.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对比图:

6.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炕,供炊煮和取暖用。

7.半坡原始居民的陶器上有一些刻有符号,有些学者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8.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

9.大汶口原始居民的陶器有(黑陶)和(白陶)。

10.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第三课

1.炎黄战蚩 结果: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3.约公元前2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都城(阳城)在今河南登封,

4.夏朝建立后,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了。(奴隶社会开始了)。

第四课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夏朝最后一个暴君(桀)。

5(.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6.商王(盘庚)迁都城到(殷)今河南安阳,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7.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纣)。

8.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交战双方,周武王率领的军队,商朝军队。

9.(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

10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11关于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为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12.西周后期,发生国人暴动,(国人暴动时间公元前841年   (了解)。

13.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4.分封制的6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第五课

1.     青铜器  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鼎盛于(商周时期)。

2.著名的青铜器有  (巨大)的(司母戊鼎)。

                 (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3.三星堆文化的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

4.三星堆文化的代表: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5.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6.后代成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青铜时代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等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称作“青铜文明”。

第六课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3.春秋五霸: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秦穆公、宋襄公。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1)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富庶。(2)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组建强大的军队。(3)以尊王襄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5.齐桓公称霸的方式: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6.晋文公称霸方式:城濮大战

7.争霸战争的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的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内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8.三家分晋指(韩)、(赵)、(魏)三家将晋国瓜分。

9.战国七雄: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10.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11.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

1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与战国时期的不同点:(主要指战争方面)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军队数量强大,往往几十万大军,对阵双方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到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显。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强大的国家。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黄帝 炎帝——阪泉之战(黄帝胜)——黄炎联盟 蚩尤——涿鹿之战(黄炎胜)——华夏族——汉族 炎帝:姓姜,号神农,作耒耜,尝百草(人文初祖)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创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变化播种、收割,制作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二、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建立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修筑城堡和宫殿)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内容:①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②诸侯的义务: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出征作战。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

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6课 春秋争霸

1、著名霸主:齐桓公(葵丘会盟),晋文公(城濮之战),楚庄王(邲之战),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葵丘会盟胜利。 第7课 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

战争:①青铜兵器得到改善,铁兵器出现,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1

②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政治:①合纵:齐、楚、燕、赵、韩、魏“合众势以攻一强” 代表人物:苏秦

②连横:秦国“事一强以攻众弱” 代表人物:张仪

第8课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①铁器的使用 ②牛耕的推广

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

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重农抑商

3、奖励军功

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5、严明法令

⑤意义: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军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

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9课 秦朝的统一

一、秦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自称“始皇帝”,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全国分为36郡,下设县。 ②统一货币(秦半两)、文字(小篆)、度量衡。

★ 秦始皇评价: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史实);但也有残暴的一面(史实);总体功大于过。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的暴政

①焚书坑儒②繁重的徭役、兵和赋税③严酷的刑法

二、大泽乡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秦朝的灭亡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二、汉武帝刘彻

①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办太学,招收“弟子员”

意义: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②政治:颁布推恩令(主父偃)

意义: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③经济: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 意义: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④军事:1、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虎威、酒泉、张掖。敦煌),管辖从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2

2、重新设立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的管理。

3、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大帝国。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西域: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官大地区。广义: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目的:联络乌孙国王,进攻匈奴)

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内地:丝绸、铁器等产品和先进的铁器制作及凿井技术

西域: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魔术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徐闻——缅甸、印度、斯里兰卡)

南方丝绸之路(成都——四川南部——云南——缅甸、印度)

2、 与朝鲜的交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当地人掌握了铁器制造技术。(平壤出土了大批文物)

3、与日本的交流:公元57年,倭奴国派使臣到洛阳,与东汉通好。汉光武帝赠“汉委奴国王”金印。

4、与欧洲的交流: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

公元166年,大秦人来到中国,以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赠送象牙、犀牛角。(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下求贤令,网络人才

开荒屯田,保证粮食供应

有勇有谋

一、官渡之战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统治者重视

⑤多民族融合

孙吴政权:

3

农业:①组织军队和百姓屯田 ②开垦荒地,推广牛耕

手工业:①织造麻布 ②瓷器技术有了提高 ③造船技术(侯官、番禹、临海) 230年,卫温和诸葛直到夷洲(台湾)

诸葛亮:

①稳妥处理民族关系 ②蜀锦 ③修筑道路,推广牛耕、铁器和织锦技术

西晋:280年,西晋统一全国

东晋和南朝:

条件:①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 ②南方的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③社会相对安定 ④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①广种水稻,②推广麦、豆等作物;③开辟湖田(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成为江南的粮仓) 手工业:织锦、制瓷、矿冶(灌钢法)、造船等技术有很大提高;煤炭资源

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一、少数民族内迁

匈奴、鲜卑、氐、羯、羌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条件:

①民族融合的趋势明显增强

②北魏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激化了社会矛盾,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内容:

①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施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②迁都洛阳(494年)

③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完善学校教育制度

意义: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快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为隋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

汉族人民学到不少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畜牧品加工制作技术。

五单元 中国古代文化(上)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青铜:铜锡铅合金

青铜时代:夏、商、周

种类: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都江堰:战国后期,李冰修筑,岷江上

作用:灌溉、防洪、运输

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

意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郑国渠:战国后期,咸阳附近

意义:使关中平原成为著名粮仓

秦长城:秦朝初年;蒙恬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4

作用:防御匈奴进攻,巩固北方边防

意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灵渠(又名兴安运河):秦朝初年,史禄,联通长江湘水和珠江离水

作用:航运、灌溉,保障粮食等物资的供应

意义: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第19课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一、纸的发明 时间:西汉

2.蔡伦改进造纸术

原料:树皮、麻头、破麻布、旧渔网

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二、数学研究

1、《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2、南朝祖冲之 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1100年。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陬邑人。

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

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编订《诗》《书》《春秋》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 运用三家观点解决问题:儒:说服教育;道:顺其自然;法:严格的规定和有效的惩罚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屈原 战国时期,写出了《离骚》《天问》,是中国和世界文化的瑰宝,投汨罗江而死。

5

司马迁 两汉时期,写出《史记》,《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共130篇,50多万字。 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意义:对思想文化乃至政治、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张陵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第23课 多姿多彩的艺术

战国编钟 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秦始皇陵兵马俑 陕西临潼是秦汉雕塑的杰作,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 王羲之 东晋擅长写多种字体,《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书圣

顾恺之 东晋擅长人物画,《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6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知识要点难点解析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东西方的造人传说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4远古人类表格...

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2远古居民的三个代表图3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第3课华夏之...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P216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三个最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170万年P2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P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

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内容附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W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D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2距今约有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分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而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其官吏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官位概不世袭也没有封地只有颁布实施俸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带题)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人还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3山顶洞...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一基本知识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东西方的造人传说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4远古人类表格氏...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知识点归纳整理必背第一课12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3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4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的5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6北京人生活在...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人还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3山顶洞人距今约...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