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_力与运动_知识点整理[1]

发表于:2023.2.13来自:www.fanwen118.com字数:2809

物理期末复习1

力、力与运动

1、力的定义

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2、力的概念的理解

(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质性)

(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力的相互性)

(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3、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注: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的方向改变。

(2)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形变) 4、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

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力。 5、力的测量

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6、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读数时,视线、指针和刻度线应在同一水平面 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 7、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

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9、力的图示的作图方法

(1)画出受力物体: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代表,球形可用圆圈表示。

(2)确定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

(3)确定标度:如用1厘米线段长代表多少牛顿。 (4)画线段:从力的作用点起,按所定标度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力的大小

(5)标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尾画上箭头(含在线段内),表示力的方向

(6)将所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的附近 10、力的示意图

某些情况下,只需要定性地描述物体的受力情况,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力的大小,则可以画力的示意图。

11、合力的概念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理解:

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

②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 12、力的合成

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是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表述:

F合 =F1+F2

(2)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F合= F1 - F2 其中:F1 > F2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1

1、弹力

(1)弹力的概念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弹力 决定弹力大小的因素

(2)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对于拉伸形变(或者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压缩)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平板的弹力垂直于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曲面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支撑点的弹力垂直于跟它接触的平面(或曲面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绳索的弹力沿着绳子指向收缩的方向。 2、重力

(1)重力的概念

定义: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

理解: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②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重力的三要素 大小:G = mg(g=9.8N/kg)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其中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3、摩擦力

(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2)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第四:两物体间接触面粗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是不能把摩擦力方向理解为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4)摩擦的种类

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力远小于

滑动摩擦力)

(5)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6)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①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1

1、平衡力

平衡力: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平衡力的条件(或特点):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其中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是两个力是一对平衡p 力还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键 2、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1)它包含两层含义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3、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理解: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 ③ 注意:惯性不是“力”,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 【记忆法】

(1)惯性理解的顺口溜“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2)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1

F

=

S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1




第二篇:苏科版初中物理_力与运动_知识点整理[1] 2700字

初中物理 力与运动 知识点整理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1

1、力的定义

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2、力的概念的理解

(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质性)

(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力的相互性)

(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3、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注: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的方向改变。

(2)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形变)

4、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 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力。

5、力的测量

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6、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读数时,视线、指针和刻度线应在同一水平面

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

7、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9、力的图示的作图方法

(1)画出受力物体: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代表,球形可用圆圈表示。

(2)确定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

(3)确定标度:如用1厘米线段长代表多少牛顿。

(4)画线段:从力的作用点起,按所定标度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力的大小

(5)标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尾画上箭头(含在线段内),表示力的方向

(6)将所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的附近

10、力的示意图

某些情况下,只需要定性地描述物体的受力情况,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力的大小,则可以画力的示意图。

11、合力的概念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②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

12、力的合成

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是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述:F合 =F1 + F2

(2)当两下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数学表述:F合 = F1 - F2 (其中:F1 > F2 )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1

1、弹力

(1)弹力的概念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弹力

决定弹力大小的因素

(2)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对于拉伸形变(或者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压缩)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平板的弹力垂直于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曲面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支撑点的弹力垂直于跟它接触的平面(或曲面的切平

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绳索的弹力沿着绳子指向收缩的方向。

2、重力

(1)重力的概念

定义: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

理解: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②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重力的三要素

大小:G = mg(g=9.8N/kg)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其中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3、摩擦力

(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2)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第四:两物体间接触面粗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是不能把摩擦力方向理解为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4)摩擦的种类

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5)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6)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①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1

1、平衡力

平衡力: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平衡力的条件(或特点):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其中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是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还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键

2、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1)它包含两层含义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3、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理解: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

③ 注意:惯性不是“力”,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

【记忆法】

(1)惯性理解的顺口溜“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整理1

更多类似范文
┣ 20xx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10700字
┣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及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及中考压轴题解析 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13900字
┣ 【博海名师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xx中考知识点总结:代数式 (5大知识点+例题) 3500字
┣ 20xx年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欧姆定律【知识点拓展】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中相关规律总结 1000字
┣ 更多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 物理 必修一 高一 知识梳理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复习资料 力学知识点归纳12500字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知识梳理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复习资料力学知识点归纳20xx年01月12日星期六2145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特性普...

高中 物理 必修一 高一 知识梳理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复习资料 力学知识点归纳12700字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知识梳理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复习资料力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6800字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

专栏推荐
大家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