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4.14

20xx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xx年4月24日在金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金华市代市长 徐加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过去六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六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六年。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工业强市”战略,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荣获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称号,科学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xx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95亿元,比20xx年增加1028亿元,年均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45031元(折合6652美元),比20xx年增加21479元,年均增长11.6%;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73亿元和156亿元,比20xx年分别增加149亿元和8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1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8亿元,比20xx年增加293亿元,年均增长9.9%;进出口总额达132亿美元,比20xx年增加85亿美元,年均增长2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6亿元,比20xx年增加498亿元,年均增长16.9%。

———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汽车、电子信息、现代五金、小商品、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棉纺织等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到20xx年,全市共培育超百亿产业集群12个,荣获国家产业基地称号29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93亿元,比20xx年增加1994亿元,年均增长19.4%;工业总产值在全省的占比从20xx年的6.1%提高到20xx年的6.6%。服务业长足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3.1%。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农业总产值171亿元,比20xx年增长60.3%。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新型城市化加快推进,全市城市化水平从20xx年的54.3%提高到20xx年的58.5%。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城际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市县间基本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区域性铁路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到20xx年,累计完成村庄整治村4103个、污水治理村2782个,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85.3%和57.8%。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义乌、磐安分别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市)公示和现场核查,武义、磐安获得省级生态县称号,市区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4%。累计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2个、省级生态乡镇60个、市级生态乡镇95个。20xx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xx年下降19.1%、20.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顺利完成省“十一五”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群众生活不断改善。20xx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29元,比20xx年增加9651元,年均增长10.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201元,比20xx年增加4685元,年均增长13.1%,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8亿元,比20xx年增加1236亿元。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

六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一)坚持工业强市,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提升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推动工业集聚发展。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金华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金衢丽产业带规划,在全省率先编制了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汽车、五金、饰品、棉纺织、磁性材料5个块状经济列入省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示范区试点。培育壮大企业主体,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648家,比20xx年增加258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达到623家,比20xx年增加358家。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民营企业从20xx年的22.9万户增加到20xx年的33.8万户。强化招商选资工作,“十一五”累计引进外资22.8亿美元、内资463亿元,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1300亿元,引进和实施了一批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重大项目。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了一系列“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措施,全力扩内需、促投资、保企业、拓市场。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过200亿元。设立企业

应急解困调头基金,保障重点企业资金链安全。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20xx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87亿元、贷款余额3096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2.55倍、2.58倍。出台鼓励企业扩大外贸出口等政策,帮助企业搭平台、拓市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和技术创新工程,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20xx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为

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8%。推进技术改造“双两百工程”,“十一五”累计完成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1600多项。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和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建设,“十一五”累计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127项,组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58家,新申请专利3.98万件、授权专利3.2万件,新增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5件。每年举办工科会,设立市长质量奖,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编制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个、省级重点企业创新团队4个,引进培养高级专家471人,执行海外引智项目150项。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沃尔玛、银泰、世纪联华等落户金华,举办浙中购物节,浙中商业购物中心初具雏形,义乌国际物流中心、永康五金产业总部中心、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浙中信息产业园、义乌国际商贸城列入省首批服务业集聚区。积极推进专业市场转型,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不断提升,永康五金、东阳木雕、浦江水晶、武义茶叶、兰溪纺织、磐安浙八味中药材和市区建材家居、农产品、电子数码、汽车等特色市场加快发展。积极开

发购物旅游、影视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等具有金华特色的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被授予“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9家行业网站被评为“全国百强”,5173网站交易额突破70亿元。

(二)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把统筹城乡摆在重要位臵,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十一五”全市财政累计投入“三农”资金达313亿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扶持粮食生产,20xx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37万亩,总产量89.4万吨,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大力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总面积达71万亩。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232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47家。举办华东农交会、中国苗交会、义乌森博会等展会,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来料加工、“农家乐”和“兴林富民”项目,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龙头,统筹推进农房改造、安全饮用水、河道清理、村庄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工程,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双百”目标,基本实现了客运班车、自来水、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村村通”,连续7年获省村庄整治建设优胜奖。到20xx年,累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04万;加固病险水库256座,新建加固堤防50公里,完成河道整治2204公里,开工建设兰溪三江农防加固工程。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建成新农村电气化村2712个。积极培育新农民。围绕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十一五”累计免费培训69万人次、转移就业

40万人。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实施“山海协作”、结对帮扶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加大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帮扶。20xx年全市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农户比20xx年减少了67.9%。加快下山脱贫步伐,“十一五”累计搬迁9028户、2.63万人。

(三)坚持优势共创,努力加快浙中城市群发展。按照“六共”的要求,加大浙中城市群推进力度。制定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浙中城市群规划已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完成了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完善了金华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杭长客专、金温扩能改造项目稳步实施。甬金、诸永、台金高速公路全线开通,东永高速开工建设,金义快速路、虹戴公路建成通车,“十一五”新增高等级公路里程866公里。义乌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洪、灌溉、供水和水资源保障体系,九峰水库封孔蓄水,金兰水库完成除险加固。加快电力建设,变电容量实现翻番,浙能兰溪电厂并网发电。3G网络和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工程顺利推进。致力改善市区人居环境。推进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市档案中心、博物馆、文化中心建成使用,中国婺剧院、市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市区八一南街和双龙南街道路优化、城南桥至河盘桥段江堤加固、假日公园和月亮湾公园改造等工程完成,东市街延伸、通济桥拼宽改造、市民广场提升改造等工程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建成数字城管一期,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市区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妥善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重大民生及

基础设施项目的征迁和政策处理,推进市区老飞机场土地臵换、九峰水库移民安臵和铁路货场搬迁、五百滩、后垅区块开发前期工作,加快东阳红椿巷改造、永康方岩风景区综合整治,为长远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生态共保力度。东阳、永康、浦江三个省级和武义江、孝顺溪流域两个市级重点环境污染监管区“摘帽”,推进省级开发区环境污染整治。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取向,加大民生事业投入,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推进教育强市建设。9个县(市、区)全部成为省级教育强县(市、区)。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99.4%。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十一五”新建校舍253万平方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特色专业名列全省前茅。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提高了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推进卫生强市建设。加强“健康新农村”创建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农村乡镇卫生机构标准化率达90%以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85%。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大幅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各级财政补助人均达129元,新农合参合率93.6%。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和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村“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展“送文化”和“种

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中德合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上山文化”、“东阳龙”成功命名。基本实现主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完成新一轮有线电视“村村通”、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落实促进大学生及困难群众创业就业各项优惠政策,顺利通过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中期评估。20xx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2.9万、失业人员再就业11.6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五费合征”工作机制,20xx年全市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总参保人数达402万。连续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9.3%。推进城镇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工程,“十一五”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55万平方米,筹集廉租房保障资金3.36亿元,新增廉租房保障户4286户。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左右,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深入开展“平安金华”创建。妥善处臵了一批突发公共事件,完成“金信信托”停业重整。实施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世博会等安保工程,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跻身“中国30个最安全城市”。

(五)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实扩权强县、

强镇政策,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促进了中心镇建设。开展现代服务业、统筹城乡等领域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上市和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十一五”新增上市企业7家、分离发展服务业企业145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先后引进8家股份制银行在金华设立分支机构,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14家。开展城乡公交统筹发展改革,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86%。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转换试点。组建村级农民水务员队伍,探索建立农村水利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总结推广“义乌经验”,义乌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国务院批复。武义后陈首创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被《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吸纳。扩大开放合作力度。金华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做好对四川青川、新疆温宿的对口支援工作,广泛开展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六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10件、政协提案2469件。加强依法行政,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深化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被授予“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和作风建设年、企业服务年、项目攻坚年等活动取得新成效。认真履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积极发展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慈善等事业。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发挥作用。做好民族、宗教、档案、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工作,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大力支持国防建设。

20xx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面对复杂的形势,我们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强工业、调结构、促转型,抓统筹、重民生、保稳定,全面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削减率完成省下达目标;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0%;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2%;人口自然增长率

3.26%。。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调结构,促发展。编制了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开展工业重大项目攻坚活动,为企业解决难题6216个。加大技改力度,234个项目列入省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6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9%。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引进内资133亿元。启动金华现代服务业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浙中商业购物中心建设,举办了两届浙中购物节,在省内外开设了一批“金华名品中心”。实施了“百场展会拓市场”工程,推动外贸出口增长,实现外贸出口额122亿美元、

增长41.8%。二是强“三农”,促统筹。整合资金4亿元,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农业现代园区建设。全面部署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新完成整治村271个、污水治理村630个。完成农村住房改造5.14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2979户。启动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新增受益人口17万。三是抓协调,促融合。做好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浙中城市群发展。加大城际交通连接,基本完成330国道兰溪城区段外迁、金东曹塘澧公路、婺城莲湖公铁立交桥、义浦公路、磐新公路夹溪特大桥等主体工程,怀万线、十白线协调推进。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全年接待游客2945万人次,增长22.3%。提升市区城市品质,推进一批文化、体育、道路、桥梁、公园等项目建设。做好金华铁路枢纽规划布局优化,推进市区城乡公交统筹工作。四是抓生态,优环境。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抓好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加强有序用电引导,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531”污染防治及断面控制工程。加强城市管理,巩固创卫成果。五是惠民生,保稳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全市新增财力的71%用于民生事业。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启动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抓好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校舍安全工程完成投资8.3亿元,金华六中迁建主体工程完工,上海财大浙江学院按期搬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全面推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抓好市中心医院等一批重点医院扩建改造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组织

“欢乐新农村”系列主题活动,开展了纪念艾青诞辰100周年活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提高计生依法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确保社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势头。六是提素质,树形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抓好省委巡视组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部门预算改革,开展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促进了廉洁从政。

各位代表,过去的六年,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奋力追赶的六年,是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六年。六年来,我们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对政府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金部队、武警官兵、省部属驻金机构,向外来投资者和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产业层次还比较低,创新能力不够强、要素制约加剧、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受市场和自然风险制约,农业持续增效、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加。城市化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部分项目建设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浙中城市群统筹发展能力有待加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矛盾多发,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较为繁重。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行政效能与加快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一些地方和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和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十二五”

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制定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金华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突破,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国内需求潜力巨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浙中城市群定位提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产业集聚区开发、精品城市打造等,都给金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需求结构明显变

化,国际和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转型期矛盾依然突出,资源要素和环境约束加大,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叠加。为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奋力开拓,昂扬进取,努力开创金华科学发展新局面,打造我省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纲要(草案)》按照市委《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着力推进工业强市,着力推进服务业兴市,着力推进新型城市化,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速浙中崛起,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明确了今后五年金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科学发展,加速浙中崛起,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纲要(草案)》围绕“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根本目的和总体目标的要求,力求既体现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又反映金华发展的区域特色,做到“五个结合”:即方向性和现实性、宏观性和微观性、全面性和重要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目标性和渐进性相结合,谋划长远,着力当前,突出重点,推动全局。

(二)“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纲要(草案)》按照市委《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提出了“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个明显进展”的具体目标要求,即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区域协调取得明显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改革开放取得明显进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明显进展。

《纲要(草案)》认真把握金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了包括16个约束性指标和15个预期性指标的指标体系。金华要发展成为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就必须量质并举,加快发展步伐。因此,在指标设计上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追赶发展、跨越发展的导向。这里,就五个重要指标作简要说明。

一是经济增长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分别比“十一五”实绩低2.2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比全省“十二五”规划目标高2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这既有利于引导全市上下把精力和重点放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发展质量上,又考虑了加速浙中崛起、赶超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需要。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分别为9.5%和10%,分别比“十一五”实绩低0.7和3.1个百分点,均比全省“十二五”规划目标高1个百分点。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的需要,也是保持追赶态势、与全省同步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纲要(草案)》提出,到20xx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9%左右,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十二五”规划年均增长目标高0.2个百分点。这主要考虑“十二五”期间是我市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比全省有更大的工作力度,有更快的发展速度。

四是城市化率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纲要(草案)》提出,到20xx年我市城市化率达到63%,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省“十二五”规划年均增长目标高0.1个百分点。这主要考虑以浙中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潜力所在,要切实加大推进力度,争取比全省有更快的发展步伐。

五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纲要(草案)》提出,到20xx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年均提高0.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要加大人才和教育经费投入,促进人才和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推动我市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尽管实现“五个高于”的目标难度很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

(三)“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在综合分析“十二五”发展背景基础上,对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

任务和政策措施。主要是九个方面:

一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健全营销网络,大力拓展内需市场,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健全城乡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多元化。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合理增长。

二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深化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打造国际商贸、浙中现代物流、浙中信息、浙中商业购物、浙中旅游、浙中文化创意等区域性服务中心,推动市场大市向市场强市转变。围绕拓展空间、转型升级,建设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整合提升经济开发区。

三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认真实施《浙中城市群规划》,明确城市群功能定位,完善城市群共建机制,推进精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加快中心村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落实主体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口帮扶,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继续实施“外通内畅”工程,构筑铁路、

公路、航空、内河航运等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资源配臵和项目布局,建立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防洪保安、旱涝保收、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等工程建设。以信息网络和应用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信息化进程。

五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扎实推进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和技术创新工程,营造创新氛围,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建成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六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七是保障改善社会民生。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基本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优生优育方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良性发展。

八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培育生态环境比较优势,构建绿色生态体系,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九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扎实推进综合体制改革试点,深化资源要素配臵市场化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市场主体发展机制和环境。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促进闽浙赣皖四省九方协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做大做强“金华人经济”。

三、20xx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安排

20xx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科学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考虑金华的基础和条件,建议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2%;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率完成省下达目标;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抓转型,推动经济增量提质。以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超千亿工程”为抓手,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00亿元、增长20%,工业利税300亿元、增长20%。全力建设大平台。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抓住金华经济开发区升格的机遇,推进开发区扩容和转型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主导产业培育。加强资源整合,提升11个省级开发区和5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发展水平。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提升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大产业。落实优势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着力培育汽车、装备制造、现代五金、小商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产业集群。落实《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电动汽车城”建设。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视建筑业的发展,促进建筑业做大做强。扎实推进大项目。认真实施200项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技改项目,实现限额以上工业投资450亿元。突出选好商、招大商、引强商,精心组织好今年的重大招商活动,推出100个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引进一批高水平、高投资、高产出的重大产业项目,争取实际引进内资150亿元,力争完成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对重大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努力提高项目落地率。扶持发展大企业。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通过政策扶持、兼并重组、上市培育、外部引进等多种途径,加快培育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和总部企业,力争全市亿元以上企业新增50家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新增5家以上,50亿元以上企业新增2家以上。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家以上,直接融资超过20亿元,选育上市后备企业60家。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努力优化中小企业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融资环境,引导中小企业向“精、专、特”方向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中小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创新能力大提升。扎实推进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六个100”工程。举办第十二届工科会,筹划建设“浙中科技城”,加快推进中科院金华科技园、浙大技术转移中心、金华汽车研究院、永康五金创意中心、武义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大力引导中小企业组建研发机构,扶持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进一步强化品牌、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工作,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加强外贸外经工作。大力推进商务平台建设,实施“金华市出口创新项目计划”,支持重要产品出口基地、出口品牌、境内外营销网络建设。继续开拓金华名特优新产品市场,建好北京金华名品中心。积极组团参加浙洽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办好中国国际商贸论坛,推进坦桑尼亚义乌经贸合作区建设。落实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加快推动大通关建设。加强对企业汇率风

险防范和应对的指导。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紧缺资源性商品进口,加强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推动企业“走出去”。推进服务业大发展。实施《金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加快5个省级、31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做好第二批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申报和规划建设,落实扶持政策,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争取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44%左右。高起点规划建设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推进永康总部中心、东阳木雕城二期市场建设,做好金西钢贸城前期工作,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抓好市粮油交易中心、二手车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整合全市物流资源,努力打造中国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加快市区、义乌、永康、兰溪、武义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永盛购物广场、世贸中心等重点商业网点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继续引进国内外商业名品名店,加快婺城、金东商业副中心建设,扩大浙中购物品牌的影响力。发挥浙中信息枢纽优势,抓好市高新技术园区、浙中和金东信息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应用软件、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网络游戏、呼叫中心等信息产业,加快物联网技术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会展、服务外包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义乌金融商务区建设。

(二)重统筹,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以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为抓手,提升“三农”工作水平。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建成13.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和储备任务。建

设现代农业综合区1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0个。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4座,整治山塘136座,加快金华江干堤加固,完成干堤和小流域堤防加固20公里。抓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中型灌区配套建设,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和“百万亩喷微灌”工程,新增节水及喷微灌面积32.3万亩。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完善重要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大力培育农业品牌,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深入实施“农民信箱”工程,推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健全首席专家、责任农技员制度。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完善“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争取新增耕地流转面积4万亩。推进“强社名社”创建,培育销售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5家、国家林业专业示范合作社10家。加强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养,支持涉农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3.7万人。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流通业,壮大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抓好村庄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农村绿化等项目建设,年内争取完成90%的行政村村庄整治建设任务。建立农村公共设施物业化管理制度,巩固村庄整治成果。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完成改

造建设5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2800户。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新增受益人口10万。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争取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市”。启动市区农村数字电视整转工作。大力培育中心村,积极引导人口、资源适度集聚。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成63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6个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壮大发展集体经济。深入实施“绿化婺州行动”,加快推进“森林金华”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帮扶。支持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推进“兴林富民”工程,建设省级现代林业主导产业示范区11个、现代林业精品园14个。完善山海协作机制,深化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支持金磐扶贫开发区扩容提升。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聚合力,加快浙中城市群发展。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产业一条龙、服务一体化”的要求,统一思想,增强共识,形成合力,推进浙中城市群发展,打造我省新的重要增长极。加强城市群建设统筹协调。实施《浙中城市群规划》,编制完善城市群各专项规划,加强对城市群发展重大问题的协商研究,制定土地利用、投融资、环境保护、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政策体系,推进“构建城市群七大行动计划”。优化城市群产业布局,深化产业群、城市群、市场群互动发展,推进金义、义东浦、金兰、永武磐等特色产业带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和节点城市,推进金义主轴聚合,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加强城市群领导决策、规划协商等组织机构建设,支持市县间构建双边或多边互动平台,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共建机制。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启动“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推进基础网络、惠民安康和产业提升三大工程。20xx年拟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44项,年度投资173亿元。完善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杭长客专、金温铁路扩能项目实施,做好金台、金甬铁路前期工作,完善金千铁路方案。推进浙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杭金衢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研究。实施铁路金华西客站改造和货场搬迁。加快东永高速公路建设,全力配合杭金衢拓宽工程建设,启动临金高速前期工作,做好杭绍金台高速公路项目前期争取。抓好干线公路建设,加快怀万线、十白线、义浦公路、永磐公路、金东曹塘澧公路等在建项目建设,推进03省道义乌段、37省道复线义乌段、义乌—兰溪、义乌—永康、义乌—武义、金义东磐等重点干线项目,做好37省道东阳—义乌段、330国道永康城区段和婺城区段等一批干线公路改造前期工作。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钱塘江中上游航道改造前期工作。做好九峰水库移民后续工作,加快兰溪三江农防加固工程建设,推进兰溪钱塘垅、永磐好溪引水工程实施,统筹推进油气管道、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精品城市”。严格实施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认真实施“洁化、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市区五百滩、多湖片区、湖海塘等重要区块建设和二七新村征迁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婺剧院、市体育中心、市民广场改造等项目建设,实施宾虹路东

延、东市街延伸、通济桥拼宽改造等工程。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抓好入城口、一环线、燕尾洲、梅花公园等绿化景观建设,稳步推进石门农场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作用,加强城市管理,巩固和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县(市)域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四)增活力,营造发展新优势。以改革精神大力推进创新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扎实推进各项综合改革。分解落实现代服务业、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任务,争取实现阶段性目标。把握我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大融入力度,实现海陆联动发展。全面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重解决农民“愿意进城”和“能够进城”两大难题。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改革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与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四省九方经济区等区域的合作交流,构筑新的开放格局。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完善鼓励消费政策,健全现代流通网络体系,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千村千社便民工程”、“新网工程”建设。建立应急商品调运机制,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完善农产品和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做好农超对接工作,启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中心镇和小城市发展。加大中心镇扩权改革力度,完善促进中心镇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横店镇、佛堂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更多的中心镇列入省试点。促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

场”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合力兴旅措施,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打造“浙中凉都”,推进市区“一核四区”、兰溪赤山湖、东阳古生物、永康旅游集散中心、浦江仙华水寨、磐安云山等旅游区块及项目开发,抓好武义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推进横店影视城、永康方岩、兰溪诸葛八卦村、浦江江南第一家、武义郭洞俞源、磐安孔氏家庙等文化旅游区建设。培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和四省九方经济区旅游业交流合作,加大旅游品质提升和市场营销力度,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

(五)优生态,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和专项规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健全区域和总量双控制度,完善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落实节能降耗产业政策,严格执行行业能耗限额标准,继续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围绕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目标,加大生态环保工作力度,实施开展“三大清洁行动”,推进金华江流域“531”污染防治工程,严格落实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保护考核机制和“江段长”负责制。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垃圾焚烧二期、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东阳和金西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工程建设,抓好集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加快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资源节约重点项目实施,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抓好一批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加强农业废弃物管理,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

展。强化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利用。加强资源节约,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优先保障产业集聚区、重点工程、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项目用地。继续实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扎实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健全土地依法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整治。探索建立闲臵土地退出机制,消化利用转而未供土地2万亩,完成建设用地复垦1000亩。

(六)惠民生,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启动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创建工作,继续抓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生均公用经费高于省定标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快实施教育重大发展项目,继续优化学校布局,进一步盘活教育资源。抓好上海财大浙江学院二期扩建、金华艺校搬迁、市特殊教育中心筹建、义乌工商学院扩建和永康卫校迁建等工作。加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支持浙江师范大学发展。完成近期医改五项重点任务,推进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城镇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现医保异地就医“一卡通”。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全市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320元。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医卫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市、县两级综合性大医院和特色专科医院规划建设工作,继续推进金华中心医院、金华中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金西人民医院、兰溪人民医院、

武义人民医院、磐安人民医院等工程建设。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农家书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扎实推进中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合作项目建设,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地方史志工作,重视“婺文化”研究和传承。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等重大节庆,组织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抓好300个小康体育村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精心筹备第二届省体育大会。切实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整治,深化优生“两免”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推进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更加重视城乡就业。继续深化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落实新一轮就业和创业扶持政策,推进“阳光就业工程”。做好失业人员、农民工和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进一步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全力做好就业困难人群和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执法维权,积极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深化“五费合征”工作,加强社保政策衔接完善,扩大五大保险覆盖面,完成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规范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健全低保工作机制、医疗救助政策、分层分类救助制度,实施民政“八大惠民实事”,建立高龄老人待遇补贴制度。

大力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慈善救济。巩固深化农村五保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保持97%以上。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保持房价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080套、21.4万平方米。创新社会管理。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政府的第一责任,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水平。深入推进“法治金华”、“平安金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村依法治理水平。认真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完善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机制,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推行农村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小区物业管理,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强化通胀预期管理,努力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完善防灾救灾工作体制,强化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灾害救助和应急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善隐患治理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切实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重视老龄、红十字事业。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针,支持驻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推进人民防空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切实抓

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

(七)强自身,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接受人民监督。我们要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群众装在心上,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忠实履行职责和使命。一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监督。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对重大政策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深入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完善行政调解、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机制。二要提能增效。深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健全长效机制。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以“四减少”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强化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治庸治懒。强化行政效能监察,推行行政问责,倡导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的作风,严肃查处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优化发展环境,真正让老实干事的人不吃亏,让敢抓敢管的人不受委屈,让改革创新的人不受非议。三要廉洁从政。严格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

规定,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着力治理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的突出问题。深化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实时监督。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推行公务卡制度,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各位代表,金华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切实肩负起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中共金华市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为加速浙中崛起、创造金华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金华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xx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市人民政府在中共金华市委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

20xx年兰溪市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1月11日在兰溪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来源兰溪市市政府作者市长朱瑞俊发布时间20xx0111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20xx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3月24日在金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金华市市长陈昆忠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xx年工作回顾...

政 府 工 作 报 告.doc金华

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3月13日在金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发布时间20xx0319001023星期一责任编辑zps作者金华市市长徐加爱来源金华日报打印市长徐加爱作政府工作报告陈少华摄各位代表现在我代...

20xx年金华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xx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xx年市政府工作重点来源金华日报浙中新报作者邵安琪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保稳促调的基础尚不稳固实体经济仍然存在较多困难地区生产总值外贸出口总额增长等指标没有实现预期目标quot...

20xx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1月21日在宜昌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作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宜昌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

20xx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课件答案

剩余时间44分54秒

20xx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3月24日在金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来源金华日报金华市市长陈昆忠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x...

浙江重点项目-金华市婺城区金华江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重点项目金华市婺城区金华江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

金华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金华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金华市市长陈昆忠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xx年工作回顾20xx年是创新破难求实奋进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

浙江重点项目-金华市金西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重点项目金华市金西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

20xx天津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天津中公教育20xx天津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业内最大利好时事政治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互联网金融经历过多年的沉寂和默默发展这两年风头正劲昨天更是赚足了眼球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