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湖北省金融运行报告

时间:2024.4.13

20xx年湖北省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xx年,湖北省经济延续了20xx年下半年以来回升向好发展态势,经济增长仍然主要由投资拉动,辅之以消费、出口的快速增长,推动湖北产业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三次产业合理布局和“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成为湖北工业化进程提速的引擎;财政状况的不断改善和税收大幅增长,为湖北经济培植新的增长极提供了财政保障。房地产调控的预期效应有待进一步显现,物价上涨形成的通胀压力和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艰巨性不容低估。

20xx年,湖北金融业紧扣金融宏观调控主旋律,信贷投放节奏趋向均衡,增速平稳回落,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平滑作用,避免了湖北经济的大起大落;在信贷增长回归常态过程中,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发生积极变化,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增幅均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幅,县域贷款及小额担保贷款增速较快,但贷款长期化引起的期限结构错配矛盾仍然存在;以深化金融改革为契机,全省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为市场经济主体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打开了方便之门。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湖北省将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创新发展机制,继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湖北省金融业将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各项金融宏观调控措施,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湖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0 年,湖北省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入,体系日趋完备,金融创新亮点纷呈,金融市场交易活跃,融资总量持续增长,金融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银行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信贷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金融服务水平提升湖北省银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信贷稳定增长,投放节奏均衡,结构不断优化,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银行业结构多元化。

2010 年,湖北省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结构日益完备,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和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渣打银行武汉分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湖北银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复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武汉设立ACS 第二业务处理中心,全国有17家金融机构入驻或签约在武汉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县域、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已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17 家,成功引进新加坡富登金融控股公司来鄂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2.本币存款增长较快,外币存款降幅收窄。

2010 年,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3.1%,增幅较上年下降7.1 个百分点。本外币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7.8%,其中活期存款增加额占比较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这同企业支付能力提升、资金周转加快有关。2010 年,由于存款基准利率上调、资本市场资金回流等因素影响,居民活期储蓄出现较快增长,同比多增153 亿元。外币存款余额增速为20.2%,较上年下降7 个百分点,但降幅大幅收窄。

3.贷款增速回稳,结构调整明显。

2010 年,湖北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5%,高于全国1.8 个百分点,高于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近7 个百分点。全年贷款增长呈现高开、回落、走稳态势,1 至2 月本外币贷款增幅在30%以上,3月以后增幅回落,9、10 月份降至20%以下,年末出现回升。从投放进度看,一季度新增贷款呈现阶梯式下降,后三个季度基本保持均衡。2010 年,湖北省贷款结构明显变化,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增幅分别高于全省贷款平均水平11.6 个和10.5 个百分点。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3%,县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5%,高于县域存款增幅6.4 个百分点。但贷款长期化和集中特征仍较明显,全省本外币中长期贷款增加额占全部贷款增加额的80%,武汉、襄阳、宜昌和黄石四市的贷款增加额占全省贷款增加额的77%。

4.现金收支延续净回笼。

全省现金收支较上年少回笼20 亿元,但仍未改变净回笼局面。现金收入项目中,城乡个体经营收入和居民归还贷款收入出现明显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25.7%和32.4%。现金支出项目中,汇兑支出较上年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达42.8%。

5.利率浮动重心整体上移。

2010 年,湖北省利率水平总体呈现逐步走高态势,浮动利率贷款占比提高,贷款利率浮动重心上移,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继续上扬,住房贷款利率逐月走高,外币存贷款利率拉升。湖北省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上升1.2 个基点,从利率变动趋势看,除8 月份出现回落外,全年总体保持走高态势。同上年相比,全省金融机构执行上浮利率贷款占比提高2.5%,贷款利率平均上浮幅度为23%,上升11.4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大型企业贷款利率主要集中于基准利率至下浮10%区间内,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移。

据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利率样本监测数据显示,2010 年湖北省民间借贷利率定价较为灵活,期限主要集中在1 年期以内。民间融资规模扩大,较上年加权平均利率略有下降。农户借入资金额增幅较大,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旺盛,仍是民间借贷的主体。

6.机构改革不断推进。

12月24日,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省内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筹建湖北银行。至年末,湖北省50 家农村信用社达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条件,10 家已完成组建,3家获银监会批复。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快速推进,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组织架构不断完善,县域网点得到了整合和优化,进一步强化了服务“三农”的资源配置力度。

7.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迅速增长。

湖北省作为中部唯一的试点省份,于2010 年6 月22日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该项工作启动以来,业务量迅速增长,截至年末,湖北省共有13 家商业银行为企业办理跨境贸易人

民币业务228 笔,金额达25 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对省内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约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对外投融资,加快人民币走出去步伐。

专栏 1:创新建立网络对接平台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为了解决成本、信息、效率和风险等诸多问题,提供一条便捷高效的银企对接途径,湖北省襄阳市多部门协作,创新推出了“襄阳金融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为解决

中小企业贷款难进行了有益尝试。截至年末,襄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已有1249 家企业提交贷款需求,申请金额126.5 亿元,企业获得各种形式授信88.7 亿元。

一、“中小企业金融网”的设计理念。运用网络前台创新银企对接方式,运用网络后台优化行政服务环境,运用网络阳光新政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新理念。前台即为“中小企业金融网”网站,是银企双方开展信贷活动的平台,是政银企和相关中介机构的信息交流集散地,也是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金融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后台即为支持前台运转的业务办公系统和保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多方联动”的模式,促成银企对接。

二、“中小企业金融网”的主要功能。一是银企对接功能。从企业注册登记到签订信贷合同,中间绝大部分程序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二是政策指导功能。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在网上发布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相关经济政策及行政服务措施,开展在线咨询,为银企对接提供指导。三是企业信息收储功能。通过网站数据库存储中小企业的各种基础信息及相关资料,便于相关部门分析中小企业金融需求情况。四是信息发布功能。银行、企业和中介机构发布金融产品、贷款流程、企业情况、中介服务等与融资有关的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企业信用公示、金融运行动态、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经验介绍等信息。五是联动协调功能。人民银行、工商、国地税、房管、国土、环保、供电等部门,在网上对银行提供“信息协查”服务,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分配用户名和登陆口令,把企业相关信息通过平台回复给有信息协查要求的金融机构。六是监督管理功能。通过后台业务办公系统的运行,可对企业注册量、申贷办理数量、贷款成功率、协查回复率等信息自动生成统计表格,实现对企业融资申报、受理全过程的实时监督,政府优化办(监察局)负责为平台的运转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三、“中小企业金融网”的工作流程。整个申贷流程分为企业申请、银行受理、部门协查、中介服务、进入贷款程序五个环节12 个步骤,除办理他项权证、签订借款合同外,其余步骤均在网上进行。

四、“中小企业金融网”的支撑体系。一是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襄阳市出台了《襄阳市中小企业

金融服务网管理办法(试行)》、《襄阳市金融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推动襄阳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运行方案》和《关于有效发挥襄阳市金融网服务银企对接等作用的通知》等制度办法,为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合理的业务支撑体系。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划分,整合金融管理部门、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10 多个机构的资源,建立信息管理、企业信息资料库、银企对接、联动协查信息、在线互动、监督管理和央行信用公示等七个子系统组成的后台业务办公系统,保证平台持续开展网络金融服务。三是严格的纪律约束体系。实行政务公开、限时服务、规费减免等措施,建立责任追究和工作奖惩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将金融生态建设融入网站,对企业信用情况予以公示。

五、“中小企业金融网”的突出优点。一是中小企业金融网的“一站式服务”功能,节省了银企双方的成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金融服务。二是中小企业金融网的“常态化”信息服务,实现了政、银、企信息快速即时交流,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三是金融部门、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十多个部门“协同作战”,有效减少了贷款环节,为网站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保障。四是中小企业金融网的“信息协查”和“实时监督”机制,使银行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证券业规模不断扩大,彰显直接融资效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增强

2010 年,湖北省证券市场保持稳定健康运行态势,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改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实力显著增强,市场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1.融资总额大幅增加。2010 年,全省上市公司新增5 家,其中创业板4 家。全年股票(A 股)境内市场融资217.8 亿元,创近年新高,其中通过IPO 募集资金68.6 亿元,通过增发募集资149.2 亿元,创业板公司融资10 亿元。“十一五”期间,湖北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募集资额较“十五”期间增长三倍多。

2.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改善。2010 年前三季度,全省72 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94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6.8 亿元,增长31%。上市公司累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9.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9 亿,增长26.6%。

3.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截至年末,湖北证券营业部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八,占全国营业部总数的3.4%。法人证券机构资产规模进一步壮大,两家法人证券公司净资产同比增长4.3%,全省证券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3.6%。期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湖北三家期货公司净资本同比增长46.8%,净利润同比增长22%,全年累计代理交易额同比增长184.8%。目前湖北省已拥有5 个品种10 个期货交割库,期货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逐步显现。

(三)保险业平稳快速发展,服务三农承保面拓宽,保险保障方式不断创新

2010 年,湖北省保险业平稳发展,市场主体稳步增加,“三农”保险快速发展,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拓宽,有效发挥了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作用。

1.保险业务快速增长。

截至年末,湖北省共有保险总公司1 家,保险一级分公司45 家,正式机构及营销服务部共3194 家。全省保险公司总资产835.4 亿元,2010 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4.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1.1%,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2.7%。保险公司各项赔款及给付同比增长5.3%。

2.“三农”承保面不断拓宽。

2010 年,全省民生型险种稳定增长。政策性“三农”保险实现签单保费5.2 亿元,实收保费4.9 亿元,获取中央财政补贴2.2 亿元,赔付达3.6 亿元,是农民所缴保费的

2.9 倍。棉花、油菜保险承保面积分别达到64 万亩、117 万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已为231 万低收入农民提供保障服务。

3.社会保障功能更加强大。

政策补贴业务同商业保险业务不断融合,截至2010 年末,有政策补贴的“两属两户”农民和水稻、奶牛、能繁母猪等主要支农险种,在全省多数地区的承保覆盖率达到了100%。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不断融合,试点开展农村小额贷款保险,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保险的补偿功能与社会管理功能不断融合,试点推行理赔查勘员与交警联动,对事故车辆及时查勘定损并现场赔付,提高了保险服务效率,加深了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

(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金融产品叠加效应显现,融资结构呈现多元化

2010 年,湖北省金融市场交易活跃,融资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同业拆借交易大幅增长,票据融资规模连续下降,黄金、外汇市场发展良好,金融产品创新取得新进展。

1.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出现变化。2010 年,在不改变银行贷款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条件下,湖北省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出现变动,股票和债券融资占比大幅上升。非金融机构贷款在融资总量中占比较上年下降13.6 个百分点,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占比分别较上年上升10.1和3.5 个百分点,融资额均为上年的两倍多。全年共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375 亿元,中期票据124 亿元,分别是上年同期的2.8 倍和1.5 倍,有效帮助非金融机构降低了融资成本。

2.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攀升,债券市场交易活跃。

2010 年,湖北省金融机构同业拆借累计成交同比增长33%,净融入资金740 亿元。拆入交易主体为财务公司,拆出交易主体为城商行和农信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重启拆借业务。银行间债券市场较为活跃,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同比增长9%,净融入资金25310 亿元,回购业务规模较大的是农信社和城商行,规模较小的是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证券公司回购交易日趋活跃。现券交易累计成交同比增长6%,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中期票据和企业债是其主要交易品种。

3.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量大增,贴现业务大幅下滑。

2010 年,湖北省金融机构票据承兑累计发生额同比增长12.5%,余额同比增长24.8%,其中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较上年略有下降,商业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达58.8%。受信贷规模调控等因素影响,票据贴现业务量有所萎缩,票据贴现余额大幅下滑,全年累计发生额同比下降5.2%,票据贴现余额同比下降45.9%。

2010 年末,受信贷规模控制和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再贴现利率上调影响,湖北省票据市场利率振荡上行,尤其是11、12 月份出现明显跳涨现象,12 月份银行

承兑汇票贴现利率和商业承兑汇票利率分别比10 月份提高1.9和1.2 个百分点,反映票据市场供求发生变化,银根趋紧在票据市场有所表现。

4.外汇、黄金市场发展迅速。

2010 年,外汇交易中心武汉分中心累计成交827 笔,金额27.5亿美元,为上年同期的2 倍多。其中询价交易占到交易总量的94%,竞价交易量和交易笔数同比下降。2010 年,在黄金价格持续攀升背景下,湖北省黄金投资业务发展迅速,买入交易更为活跃,据统计,省内5 家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企业黄金净买入1471 公斤;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全年累计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4%,品种涵盖实物黄金和纸黄金、人民币金和美元金以及代理个人投资黄金产品等。

5.产权交易发展势头良好。

2010 年,湖北省产权市场交易趋于活跃,全省产权交易市场通过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及其下属分支机构共完成产权交易项目1300 宗,涉及资产总额858.1亿元,成交总额为366.5 亿元,增值率为17.2%(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本部增值率达到27.9%)。完成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44 份,完成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金额13.2 亿元,比2009 年增长16.5%。股权质押融资金额8.4 亿元,涉讼资产交易金额8.3 亿元。武汉东湖高新区进入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工作准备就绪,积极探索开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试点。

6.金融产品创新不断跟进。

2010 年,全省继续推广“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及“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行社联合+财政贴息”信用模式,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各市州因地制宜地探索开展活物抵押贷款、“产业集群+专业担保公司+银行

贷款”和采矿权质押等贷款业务,缓解了县域和小企业融资难题。重点推进科技金融创新,进一步加大对高新企业支持力度。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产权融资业务,积极开展创投贷款、科技推荐贴息贷款、高新企业产业引导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担保贷款及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新型融资模式。

(五)金融生态环境逐年改善,为金融深化拓展了空间,有利于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2010 年,湖北省以四大信用工程创建为主线,深入开展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将辖内县(市、区)金融生态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综合考核目标,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至年底,全省创建信用社区 673 个,评选信用农户753.6万户和信用乡镇922 个;全省有17 个市州先后被评为A 级信用市州,64 个县(市、区)先后被评为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7 个县(市)被评为全省保险先进县(市)。为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省政府先后在孝感、鄂州、黄冈、随州等地举办“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信贷签约仪式。通过各种银企签约仪式,全省共授信企业5656 家,授信额度2023 亿元,实际发放贷款1859亿元,履约率为近年以来最高。为全面加强金融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在全省组织开展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和“金融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展”。各金融监管部门开展了相应的系列活动,打击金融业违法违规行为,构建金融业依法合规经营的长效机制。

湖北省随州市大力推动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全市现已成立18 家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入会会员8000 户,累计发放贷款1.5 亿元。农贷担保合作社采用“担保+联保”的创新方式,为破解农户贷款难、担保难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并在借款合同上盖章确认担保行为的农户进行整体授信,分户用信,最高按成员入股金额的10 倍发放贷款,但单户不超过5万元。贷款办理程序简化,贷款使用方式十分灵活,在两年授信期内,可随时获取贷款,无需重新办理贷款手续。

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最大的创新亮点就是实现了担保公司和农户联保模式运作。以吉祥寺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为例,该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在理事会下设立若干个农户联保小组,利用联保小组成员相互熟悉的特点,由每个联保小组负责对会员入会、贷款申请进行审查,联保小组成员对贷款负有连带担保责任。这种模式通过公司化规范运作,联保式强化责任,使农户自我控制会员质量、自我强化还款意识、自我控制贷款风险,达到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全员化险的目的。

二、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一是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成立担保合作社后,会员只要向担保合作社申请担保,在担保合作社审核和农业银行调查审批同意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期限1 至5 年,额度为3000 元至50000元不等的贷款支持,从而有效解决生产、经营中资金不足的困难。

二是探索了新的担保模式,助推了“三农”发展。如果每个村都成立担保合作社,仅为其中的30%农户贷款,随州市的此类贷款总额就可以达到60 亿元,其支持“三农”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

三是有效防控了贷款风险,实现了持续发展。担保合作机制有助于解决涉农金融机构因人手不足、工作量过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的风险难以控制的问题。

四是加强了诚信建设,培植了农民信用意识。通过担保合作社的运作,农户的诚信意识、合同意识逐渐树立,诚信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0 年,湖北经济保持了2009 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向好局面,各项经济指标向上,运行轨迹沿着“高位较快增长、增幅平稳回落、回落趋势放缓”方向发展。据初步测算,2010 年,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806.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连续7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动力十足,经济回升更加稳健

1.投资拉动型不变。

2010 年,全省完成全社会投资10802.7 亿元,增长31.6%,增速较上年下降10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934.7 亿元,增长31.3%,增幅下降10.6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增长趋于均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2.2%、34.6%和30.2%。全省民间投资增长43%,占全省投资比重的53.2%,创出近几年新高,民间投资成为投资市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高于全省投资平均水平3.8 个百分点。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有力支撑了全省投资增长。

2.消费拉动日益强劲。

全省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19.4 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比上年提高3 个百分点。消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城乡消费品市场均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实现零售额增长19.6%,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增长15.8%。限额以上企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6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个百

分点,主力作用明显。食品类、服装类和日用品消费持3.外贸出口恢复性增长。2010 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形势进一步好转,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顺差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和境外投资增势良好。全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0%,实现贸易顺差同比增长9.1%。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汇改重启以及国家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等因素推动下,湖北省在实现出口贸易恢复性增长的同时,贸易方式和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商投资企业占据外贸出口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大幅增长。上年外商撤资情况得以改变,2010 年,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同比增长14.2%,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6%和10.7%。

(二)三次产业产出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渐趋优化,工业化程度提高随着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2010 年,湖北省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47 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764.7 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894.4 亿元,增长10.1%。

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2010 年,湖北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47 亿元,增长4.6%,增幅高于全国0.3 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4068 千公顷,增长13.9%;粮食总产量463.2 亿斤,连续七年增产;淡水产品、油菜产量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增82.5%,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新增6 家,总数达到25 家,产值过50 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6 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4000 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超过1.3:1。

2.工业运行质量改善。

2010 年,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136.5 亿元,增长23.6%。从工业增长轨迹来看,一季度增长30.3%,上半年增长27.8%,前三季度增长24%,逐季回稳态势明显。从结构看,轻工业增长领先于重工业,全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844 亿元,增长25%,增速快于重工业1.9 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较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5%。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效益继续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较上年增长75%,亏损企业个数和亏损额分别下降11.5%和33.3%。

(二)三次产业产出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渐趋优化,工业化程度提高随着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2010 年,湖北省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47 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764.7 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894.4 亿元,增长10.1%。

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2010 年,湖北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47 亿元,增长4.6%,增幅高于全国0.3 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4068 千公顷,增长13.9%;粮食总产量463.2 亿斤,连续七年增产;淡水产品、油菜产量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增长82.5%,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新增6 家,总数达到25 家,产值过50 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6 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4000 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超过1.3:1。

2.工业运行质量改善。

2010 年,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136.5 亿元,增长23.6%。从工业增长轨迹来看,一季度增长30.3%,上半年增长27.8%,前三季度增长24%,逐季回稳态势明

显。从结构看,轻工业增长领先于重工业,全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844 亿元,增长25%,增速快于重工业1.9 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较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5%。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效益继续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较上年增长75%,亏损企业个数和亏损额分别下降11.5%和33.3%。

(四)财政收支状况良好,结构变动显现,均衡性进一步增强2010 年,湖北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带动税收增长,非税收入逐步纳入预算内管理,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全省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4%,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6.3%,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7.3%,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23.2%。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6.9%,较上年提高1.3 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的税收拉动效应显著,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完成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27.9%和29.2%,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分别增长73.8%、195.3%和46%。全省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7.9%,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9.3%。从全年支出执行进度看,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进一步增强。

(五)节能减排力度加大,低碳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加快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

2010 年,湖北省获批全国首批5 个低碳试点省之一。为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转型,促进生产方式转变,重点水域污染防治工作进展顺利。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16%和1.75%,超额完成了“十二五”和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共关停12 个行业70 家企业(生产线),建成污水处理项目107个,基本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目标。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46 个,20 万千瓦级以上火力发电机组全部实现脱硫。六县(市)获得“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总数居全国第二。

(六)房地产政策调控执行力增强,投资投机性行为收敛,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得以落实

2010 年,受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影响,湖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幅下降,房地产贷款增速逐月降低,保障住房建设力度加大,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增长加快。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

2010 年,湖北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8%,增速较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下降9.1 个和28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年呈高开低走逐月回落趋势,与房地产政策的调控周期和预期方向基本保持一致。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29.3%,较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16.2 个和43.7 个百分点。

2.住房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0 年,湖北省新增廉租住房4.4 万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1万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7.3 万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5.9 万户,农村危房改造6.1 万户。全省金融机构努力创新金融服务,积极向符合贷款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和个人购买保障性住房提供贷款支持。截至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共发放棚户区改造类贷款16.3 亿元,全省经济适用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0.4%。

3.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效应显现。

20xx年4月起,湖北省金融机构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开发贷款普遍提高了审批要求,对房地产信贷产生了影响。全省金融机构各项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自4月起逐月降低,年末同比增速为41.6%,较一季度末和上半年分别下降9.4

个和7.5 个百分点。但全省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和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幅仍然较大。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个人住房贷款影响较大,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从5 月末的58.8%逐月下滑,到年底增速共减缓了20.8 个百分点。

(七)加快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增添金融支持新功能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分别于2007 年、2008 年、2009 年启动,构成了事关长远、覆盖全省的“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呈现多点支撑的经济增长极。

2010 年,湖北省从完善规划、改革试验、体制创新、部省协作以及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总体战略的具体化和项目化,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城际铁路、鄂西十大核心景区、“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以“一主两副”为依托,以其它设区城市和县城、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2010 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5%和15.7%,均高于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占全省比重分别为60.6%和38.9%。

“两圈一带”金融改革与发展也取得明显进展。武汉同城电子支付系统扩大至圈内9市15家银行1074 个网点,武汉城市圈现代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初具规模,“武汉城市圈形象卡”实现持卡提现和ATM 取款收费的同城化。2010 年,武汉城市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幅高于全省增幅,年末贷款余额和全年新增贷款占全省比重均达75%。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建

立适应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体制,举办“股份制银行走进恩施”座谈暨签约活动,探索旅游景点经营权抵押贷款、旅游设施收费权抵押贷款等信贷品种。

2010 年,金融机构累计向鄂西旅游圈贷款73.9 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为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提供贷款贴息464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探索适合长江经济带岸线洲滩资源开发的信贷产品和产业链融资,组织全省金融机构与沿江城市政府签订银政协议469 亿元,与经济带企业签订授信协议1475 亿元。 20xx年,长江经济带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962亿元。

三、预测与展望

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扩大经济跨越式发展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总体看,湖北省2011 年的经济发展仍将沿着快速增长的轨道前行。从经济运行情况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还在持续,但世界经济2011 年有望继续恢复增长,我国经济也将逐步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为湖北经济发展创造较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经过“十一五”打基础、管长远的大建设,湖北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湖北经济有望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快速进入稳定增长轨道,预计2011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从投资看,尽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会对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来一定影响,但长江经济带、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批进入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和湖北核电、城际铁路、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将为湖北的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有力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增长20%。从消费看,随着国家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购买力将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总额仍将持续增加,预计2011 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从物价走势看,国际市场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经济加速复苏

推动国内需求快速增长,都将对物价走势带来较大压力,2011 年湖北的物价水平仍将维持在高位,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4%左右。

从金融运行情况看,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湖北省金融运行将保持平稳健康的总体态势。全省货币信贷将继续保持合理平稳增长,直接融资和民间融资较快发展,金融机构对“三农”、中小企业、民生领域、重点产业和项目、重点区域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将不断增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稳步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契合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2011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大力支持湖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切实维护湖北金融稳定,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总纂:殷兴山 林建华杨成平

统 稿:易寿生 张 剑 刘克珍严长松 田湘龙 吴楚平

执 笔:王岗 胡红菊 熊川伟 潘晶 周永胜 徐 冰 吴 莹 刘 源 李作峰

提供材料的还有:于玲先 杜蔚虹胡小芳 陈 翔 刘 军 陈宏卫 刘 亮 熊艳春 胡云飞 张 朋 孙

妍 高晓波 潘 荣 涂德君 王莉 刘 丽 王一飞

附录:

(一)湖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月25日,汉口银行重庆分行正式挂牌营业,这是湖北省法人金融机构在省外设立的第一家跨省异地分行。

1月31日,湖北省金融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提出,20xx年要坚持“弯道超越”不松劲,创新求变不停步,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湖北金融业大发展。

2月25日至4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先后在孝感、鄂州、黄冈、随州等地举办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政银企签约仪式。

6月22日,湖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湖北省是中部唯一的试点省份。

7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通知》。

8月2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在襄樊市召开全省推进中小企业网络金融服务现场会。 9月28日至29日,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座谈会在湖北省钟祥市召开。

10月29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科技部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暨中国中部(湖北)创业投资大会”在武汉开幕。

12月24日,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湖北省宜昌、荆州、黄石、襄樊、孝感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筹建“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2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武汉设立ACS第二业务处理中心,该中心正式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70%的会计业务将在武汉中心处理。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质押式回购 科学发展观 存贷款基准利率 大东湖 企业短期融资券 股份转让系统

询价交易 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省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读后感通过对20xx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主报告和20xx年江苏省金融运行报告的阅读让我对于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让我知道国内经济的运行离不开金融的促进金融通过促进储蓄和投资增长优化资源配...

20xx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20xx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xx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

20xx年天津市金融运行报告

20xx年天津市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120xx年天津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得到有效贯彻金融及外汇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图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一银行业稳...

20xx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

20xx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手机免费访问20xx年05月26日1604中国人民银行查看评论内容摘要20xx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广西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快结构优效益好的良好...

20xx.12全县金融运行情况(常委会)

20xx年全县金融运行情况20xx年1月15日一运行情况1存贷款指标大幅提高存款方面12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00亿元达到3013亿元全年净增存款434亿元存款总量居全省县市第六位次于无为县巢湖市肥西县临泉...

县金融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修改

县金融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资源配臵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xx年2月份县政府办金融办和人行县支行组成调研组对全县金融机构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和查找资料...

读20xx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有感

读20xx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有感中国人民银行1日发布的20xx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20xx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平台数量增长过快贷款规模迅速扩张相关...

20xx年天津市金融运行报告

20xx年天津市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20xx年天津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得到有效贯彻金融及外汇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一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运行平稳一金融机构...

20xx年一季度江苏省金融运行报告

20xx年一季度江苏省金融运行报告第一部分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江苏经济延续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工业生产稳步回升投资消费增势稳定对外贸易较快恢复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季度全省GDP增长154比上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同比...

20xx年辽宁省金融运行报告

20xx年辽宁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xx年辽宁省金融业在宏观调控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银行业健康发展信贷投放与地区经济发展基本适应证券业发展实现突破保险业稳步发展企业直接融资...

20xx年6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xx年6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6月份债券市场发行量较5月有所减少企业债券净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下降货币市场成交量下降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现券交易下降银行间债券指数下跌交易所国债指数上涨上证股指下跌成交量减少...

20xx年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

20xx年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内容摘要20xx年四川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并取得实效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经济增长位于19xx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

金融运行报告(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