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

时间:2024.3.23

《人体生理学》简介

《人体生理学》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系编制的生理学网络课件。

课件采用模块化管理,树型导航结构。课件内容分为:课程内容 、课程大纲 、英文词汇、自测练习、知识点检索、参考资料、学习笔记、帮 助、网上交互九个栏目。其中课程内容模块中,涵盖了生理学绪论、细胞、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能量代谢和体温、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共十二章内容。

课件的主要内容由全系教授编写,充分参考了当前国内外著名生理学教科书和一些最新进展,以保证生理学理论的先进性。其他栏目中,有教学大纲、著名生理学家介绍、生理学实验录像、中英文专业词汇、生理学知识点检索、生理学试题和自测练习,相关网站信息等。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全套课件由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录音、录像及热字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素材组成。包括250多幅图片、60多个动画、近30幅图表、多处热字连接、点击放大、教授讲课录音、录像、原声英语发音。同时,附有大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便于学员进行学习效果自测、复习。并设有学习笔记记录功能。此外,借助于因特网或局域网平台可实现网上交互功能,进行注册、学习,作业、答疑,结业等。

第一章:绪论

1 内容简介

生理学(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本章介绍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机体内环境及稳态、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机体稳态及调控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自体调节,了解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生理学发展简史。

3 学时分配 共2学时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任务 Aim of Physiology Studies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及各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单细胞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都发生在一个细胞内,在多细胞生物,不同的细胞群构成各个器官和系统,行使不同的功能,如消化、呼吸、循环、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生理学是以活生命体(包括活器官、活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变化规律。人体生理学则以人体及组成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及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及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生理学的发展与医学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必须在了解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

间的关系,一个器官发生病变如何影响其他器官等等。因此生理学也是一门基础医学科学。

生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而且也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理学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实验研究。从生理学的发展史来分析,生理学真正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是从17世纪开始的。在此之前,我国和其他国家虽然也有不少著作描述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但这些描述多为推测性的。在17世纪初,英国生理学家哈维(William Harvey)[哈维简介连接]首先用活体解剖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动物的血液循环,证明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血液由心脏射入动脉,再由静脉回流入心,不断循环。1628年,Harvey的著作《心与血的运动》面世,这是历史上第一本基于实验证据的生理学著作。

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理学的发展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并且相互促进。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新的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生理学实验中。显微镜的问世,使微循环变化规律的研究取得进展;生物电放大记录系统的问世,使人们可以观察细胞膜生物电变化,有力地推动心肌及神经活动规律的研究;集成电路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电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等,均使生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新的发展。使人们对生命活动现象及规律产生本质性认识。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Three levels of Physiological Studies

构成机体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是细胞(cell),由许多不同的细胞构成器官(organ)。行使某生理功能的不同器官互相联系,构成一个器官系统(organ system)。整个身体就是由各个器官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因此,生理学研究可以从分子和细胞、器官和系统、整体三个水平进行。这三个水平的功能又是紧密联系的。

(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这个水平主要是指细胞和构成细胞的分子,这方面的理论称为细胞生理学(cell physiology)或普通生理学(general physiology)。各种细胞的特性决定着各器官的功能,例如,肌肉的功能是由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决定的、腺体的分泌功能是由腺细胞的生理特性决定的。从细胞的水平上进行的研究,在多数情况下,需将某种组织细胞从整体取下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因此,在分析研究结果时,必须注意到一定的结果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得的,不能简单地把在离体实验中得到的结果直接用来推测或解释该细胞在完整机体中的功能或所起的作用。在完整机体内,细胞所处的环境比在离体实验时复杂得多,因此对于某种细胞在完整机体中的生理功能的分析,必须考虑到细胞在体内所处的环境条件及这些环境条件可能发生的变化。

细胞的生理特性是由构成细胞的各个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的,特别是生物大分子。例如肌肉细胞发生收缩,是由于肌细胞内含有若干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在某些离子浓度改变及酶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结果。细胞的生理特性又取决于其特殊的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的表达也可发生改变。其表达产物蛋白质分子也将出现相应的变化,导致功能变化。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这方面着重于阐明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它在机体中所起的作用、它的功能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调控其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例如要了解循环系统中心脏如何射血、血液在血管系统中流动的规律、各种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心脏和血管活动的影响等。就要以心脏、血管和循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3)整体水平的研究

从整体水平上的研究,就是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的器官、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在整体情况下,机体活动并不等于心、肺、肾等器官生理功能的简单总和。只有各个器官、系统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各种功能互相协调,才能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上述三个水平的研究,它们相互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要阐明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一般需要对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

机体所处的外界环境称为外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如阳光、空气等。社会环境也影响人体的功能,也属于外环境范畴。机体不断调整功能状态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 机体内细胞所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也称为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包括血浆和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而分布在细胞内的部分称为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二者总共占体重的60%(见图1-1)。

人体生理学

图1-1 体内液体的分布和比例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成分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得以维持取决于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细胞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分子的功能(详见第二章)。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不仅为细胞直接提供必要物理和化学条件,而且为细胞生存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细胞代谢产生的尾产物。对细胞而言,它是细胞生存的外环境,但对机体而言则是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学概念。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并不是说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是静止不变的。

相反,由于细胞不断进行代谢,就不断与内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也就不断地扰乱或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外界环境因素的改变也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体内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往往都是从某个方面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

例如肺的呼吸活动可补充细胞代谢消耗的O2,排出代谢产生的CO2,维持细胞外液O2和CO2分压的稳态;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可补充细胞代谢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肾的排泄功能将各种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从而使细胞外液中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浓度维持相对稳定。

总之,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器官维持正常生存和活动的必要条件;反之,各种细胞器官的活动又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生理学的大量内容都是关于各个器官、细胞是如何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作用的,细胞外液的各种成分,例如O2和C02的分压、pH、各种离子和葡萄糖浓度等,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其变动范围很小,如超出一定的范围,就可能引起疾病;反过来,在疾病情况下,细胞外液的某些成分会发生变化,超出正常变化范围。一般而言,当某些环境变化或疾病时,内环境发生改变,机体许多器官可发生代偿性的活动改变,使内环境的各种成分重新恢复正常;如果器官、细胞的活动改变不能使内环境的各种成分恢复正常,则内环境可进一步偏离正常,使细胞和整个机体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甚至死亡。

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人体生命活动包括四个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Metabolism

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生命现象的基本表现。它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为自身物质的过程称为合成代谢(anabolism)。机体分解其自身成分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catabolism)。

机体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自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在体内经过化学变化以及不断地向外界排出自身和外来物质的分解产物,这一过程称为物质代谢。物质代谢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使构成细胞的生物分子在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运行。

与物质代谢相伴随的是能量的摄取及其在体内的转换、利用、贮存和排出,这个过程称为能量代谢。物质代谢是能量代谢的基础,是能量的根本来源。物质在体内进行化学转化过程中产生能量,用以机体活动的需要和体温的维持, 多余的能量则以热的形式发散到体外。因此,新陈代谢包括两个部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二者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

二、兴奋性 Excitability

兴奋性(excitability)是活机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说明了活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另一种关系,即机体生存的环境条件改变时能引起机体活动的变化。这种特性不仅完整机体有,组成机体的每一种活组织或活细胞也具有这种特性。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条件改变时同样引起生活的组织或细胞发生活动的变化。刺激(stimulus),刺激引起的机体或组织细胞活动的变化称为反应(response)。反应是刺激引起的,反应本身又是生命活动的特征,因此,广义地说,兴奋性是指活机体或活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近些年来,人们对兴奋性提出了更本质的理解。认为兴奋性的实质是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兴奋就是指产生了动作电位。

刺激(stimulus)

活的机体或组织细胞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有一些环境条件变化与机体活动无关,有一些能被机体或组织细胞所感受,并使它们的活动发生变化。这种正在变化的并能被机体所感受的内外环境条件被称为刺激。

根据性质不同可将刺激分为:机械的(包括振动、扩张、压力)、化学的、温度的、电的、声的、光的,生物的、放射性的等等,都存在时间的阈值。

反应(response)

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各异,但都属于各器官或组织细胞的特有功能表现,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腺体分泌、纤毛运动、变形运动等等。这些功能表现若在感受有效刺激后明显加强,生理学中称其为兴奋(excitation);感受有效刺激后功能表现明显减弱,则称为抑制(inhibition)。抑制并不是无反应,而是与兴奋过程相对立的另一种主动过程。如在动物实验中,以电刺激家兔颈部交感神经,动物的心跳加快、加强(兴奋);若刺激颈部迷走神经,心跳减慢、减弱,甚至停止(抑制)。

可兴奋组织(excitable tissue)

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在接受有效刺激后,在表现功能变化之前,首先出现的是受刺激部位的电位变化,并迅速地沿神经纤维或肌肉纤维扩布,生理学将这种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此电位变化可用特殊的仪器检测出来。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均能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因此三者被称为可兴奋组织(excitable tissue)。

三、适应性 Adaptability

完整机体在对外界环境变化所发生的反应中,经常不断地调整体内各部分的机能及相互关系,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以利于正常的生命活动,维持生存。机体这种根据外环境情况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称为适应性(adaptability)。根据反应可将适应分为行为适应和生理适应。

行为适应常有躯体活动的改变,如机体处在低温环境中会出现趋热活动,遇到伤害性刺激时会出现躲避活动。这种适应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属于本能性行为适应。在人类,由于大脑皮层的发达,使行为适应更具有主动性,通过意识活动和社会劳动来改造世界,创造更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条件。

生理适应系指身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如人到高海拔低氧环境中生活时, 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加,以增强运输氧的能力,使机体在低氧条件下仍能进行正常活动。又如在强光照射时,人的瞳孔缩小,以减少光线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免遭损伤。这些反应都是适应性的表现。生理适应则以体内各器官、系统活动的改变为主。

四、生殖 Reproduction

人类和其它生物一样,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reproduction)或自我复制(self-replication)。所不同的是人类及高等动物已经分化为雄性与雌性两种个体,各自发育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由这两种生殖细胞结合以后才能产生子代个体。通过生殖人类和

生物均能延续,所以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第四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在机体处于不同的生理情况时,或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体内一些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最后使机体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理情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可使被扰乱的内环境重新得到恢复,这种过程称为生理功能的调节(regulation)。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

1.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或 neuroregulation)

2.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一、神经调节 Neuroregulation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的。神经系统活动时能够传导其兴奋时所产生的电位变化,生理学称其为神经冲动。神经系统正是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影响其它器官的活动,这一过程称为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reflex),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reflex arc)。反射弧由五个基本成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感受器能够感受体内某部位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变成一定的神经信号,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中枢对传入信号进行分析,并作出反应,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改变效应器的活动。在各章学习中,都会具体讲述神经系统对机体某种生理功能的调节过程。这里以肢体躲避反射为例,当肢体皮肤接触铁钉时,皮肤感受器将信息经传入神经传给脊髓反射中枢,整合后发出冲动经传出神经传给肢体肌肉,屈肌收缩产生躲避反应,免受伤害。(请看动画)

再如,在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压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当动脉血压高于正常时,分布在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动脉压力感受器 能感受血压的变化,并将血压变化转变为神经冲动,后者通过传入神经纤维到达延髓的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对

传入的神经信 号进行

分析,然后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

神经传出纤维,改变心脏和血管

的活动,最后使动脉血压回降。

这个反射称为动脉压力感受性

反射,对于维持动脉血压的稳态

起着重要的作用(见第四章)。

神经系统对骨骼肌运动的调节,

使机体的动作能够准确、精巧、

协调,均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作

用准确、作用时间短暂和表现自图1-2 神经-体液调节模式图

动化。这与神经传导速度快、传出纤维与效应器呈对应性联系有关。另外,感受器接受刺激具有特异性,只要某一种特异刺激的强度和变化速率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刺激相应的感受器,进而通过反射途径引起有关效应器的规律性反应。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通过组织液或血液循环影响某种组织或器官的活动。这一类化学物质包括激素(内分泌腺和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细胞代谢产物(如CO2、乳酸)以及组织胺、5-羟色胺、腺苷酸等。

激素(hormone)随体液运到全身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细胞上相应受体,调节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例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细胞的糖代谢,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在维持血糖

人体生理学

浓度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有一些激素可不经过血液运输,而是经由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的细胞,调节这

些细胞的活动。称为旁分泌(paracrine),是一种局部性的体液调节。

另外,下丘脑内有一些神经细胞也能合成激素,激素随神经轴突的轴浆流至末梢,由末梢释放入血,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有的激素分泌后作用于该细胞本身,称自分泌(autocrine)。除激素外,体内有些物质,包括某些代谢产物(例如CO2),对有些细胞、器官的功能也能起调节作用。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传导较慢、作用面广泛、作用持久,比神经传导的时间长得多,而且血液流向全身各个部位。

许多激素的分泌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实际上激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一部分,是反射弧传出通路上的一个分支和延伸。如交感神经兴奋时,既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血管和胃肠道,同时又引起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心血管和胃肠道。这种复合调节方式被称为神经一体液调节(neuro--humoral regulation),而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见图1-2)。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

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所以

称为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自身调节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小,效应也小,对刺

激的敏感性较低。图1-3为离体肾血流量和肾动脉灌注压和关系实验,当肾动

脉灌注压80~180mmHg(10.7~24kPa)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不变。因为,

当肾动脉压力升高时,对血管壁的牵张刺激增加,小动脉的血管平滑肌就收缩,

使小动脉的口径缩小,因此其血流量不致增大。这种自身调节对于维持组织局

部血流量的相对恒定起一定的作用。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小,效应也小,对刺激的敏感性较低

图1-3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第五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利用工程技术的控制论原理来分析人体许多功能的调节,可见功能调节过程和控制过程有共同的规律。人体内存在着数以千计的各种控制系统。在一个细胞内也存在着许多极其精细复杂的控制系统,从细胞和分子的水平上对细胞的各种功能进行调节。将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课程中学习,在生理学课程只侧重于讲授器官和整体水平上的各种控制系统,即器官内各个部分之间的功能调控以及不同器官之间的功能调控。例如,神经系统对呼吸系统功能活动的调控,可以使机体内环境中O2和C02的分压保持稳态;神经系统和多种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功能活动的调控,可以使动脉血压保持稳态,等等。

任何控制系统都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从控制论的观点来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三大类。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开环系统,即系统内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这种控制方式是单向的,即只由控制部分发出活动指令控制受控部分,受控部分则不能反回信息。这种控制方式对受控部分的活动实际上不能起调节作用。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中,这种方式的控制系统是极少见的。

二、反馈控制系统

这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常见的反馈控制系统,它是一个闭环系统,即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示受控部分发生活动,受控部分则发出反馈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可见,在这样的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之间形成一个闭环联系。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的活动可发生不同的影响。在正常人体内,大多数情况下反馈信号能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即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在少数情况下反馈信号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见图1-4)。

1.负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控制系统对于维

持内环境稳定极为重要。当

一个系统的活动处于某种平

衡或稳定状态时,如某种外

界因素使该系统的受控部分

活动增强,则该系统原先的

平衡或稳态遭受破坏。在存

在负反馈控制机制的情况

下,活动增加的受控部分,

可通过反馈机制传递至控制

部分,控制部分经分析后,

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活动减图1-4 机体功能的自动控制系统模式图

弱,使反应向平衡恢复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受控部分活动过低,可通过反馈机制使其活动增强,结果也向平衡状态恢复方向转变。所以,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系统保持稳定。机体内环境之所以能维持稳态,就是因为有许多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存在和发挥作用。

例如细胞外液中的02和C02是通过肺部呼吸与外界大气发生交换的,呼吸运动是由脑内呼吸中枢控制的,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需要从细胞外液中摄取02, 并将代谢产物叫释放入细胞外液;如果组织、细胞的代谢明显增强,细胞外液就可能发生02的减少和C02的积聚。然而,当细胞外液中02分压稍有降低或C02分压稍有升高时,这些信息就能很快反馈到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从而增加肺部气体的交换,使细胞外液的02和C02分压向正常水平恢复。

再如动脉血压的维持是一个典型负反馈控制例子。动脉血压是由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共同形成的,而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又受脑内的心血管活动中枢控制。例如,当人体由卧位转变为立位时,体内部分血液因滞留在下肢,使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会降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就立即将信息通过传入神经反馈到心血管中枢,使心血管中枢的活动发生改变,从而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动脉血压向正常水平恢复。

2.正反馈控制系统

在这种控制情况下,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号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从而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再度加强,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号再进一步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导致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加强,可见正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因此,正反馈不可能维持系统的稳态或平衡,只能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例如,当一血管破裂时,各种凝血因子相继激活,最后形成血凝块,将血管破口封住。又如,在正常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导致胎儿头部下降并牵张子宫颈,宫颈部受牵张时可进一步加强子宫收缩,再使胎儿头部进一步牵张宫颈,宫颈牵张再加强子宫收缩,如此反复,直至胎儿娩出。

应当指出,病理情况下会出现许多正反馈的过程。例如,当一个人发生大量失血时,心输出血量减少,血压明显降低,冠状动脉血流量也减少,结果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射出血量更少,如此反复,直至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心肌活动减弱,通过反馈控制,心脏活动更弱,所以是正反馈,也常称为恶性循环(vicious circle)。

三、前馈控制系统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中,除反馈控制外,还有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前馈控制是指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令受控部分进行某一活动,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使正常人体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中能较好地保持各种机能的稳定。一般地说,负反馈调节可以纠正刺激引起的过度反应,但总是在过度反应出现以后才进行,过度现象的纠正总要滞后一段时间,而且易出现矫枉过正,引起波动。

人体生理学

例如神经冲动从外周感受器传入到中枢,再从中枢传到外周,调节控制外周器官的活动。前馈机制则可以更快地对中枢活动进行控制,例如,要完成某一动作,脑发出神经冲动指令一定的肌肉收缩,同时又通过前馈机制,使这些肌肉的收缩受到制约,不致收缩过度,从而使整个动作完成得更准确。

例如,冬泳的人在换上泳装跳入冰水前,人体内的温度还没有降低,但空气低温已刺激皮肤冷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信息的传递,提前发动了体温调节机制,增加产热,控制散热,以保持体温相对稳定。再者,泳者进入泳场更衣室准备换装时,泳场环境产生的视觉、听觉刺激,就已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发动体温调节机制,这些都是前馈控制的表现。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 内容简介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实现和控制基本生命过程的最小单位。本章主要讨论细胞生理的基本问题: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受体与跨膜信息传递;以膜离子通道为基础的生物电活动;骨骼肌细胞的兴奋及收缩活动。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物质跨膜转运、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原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骨骼肌兴奋与收缩原理,熟悉细胞膜的基本结构、跨膜信息传递方式。了解平滑肌细胞的生理特征。

3 学时分配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2学时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4学时

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 2学时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机能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体内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是在细胞及其产物这一物质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阐明人体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及其机制,必须首先从细胞生理开始学习。细胞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机能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功能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ell Membrane) 细胞膜是将细胞内容物和周围环境分隔开的一层薄膜,起屏障作用。同时,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须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因此,细胞膜必须有选择地通透不同物质。此外,胞外信息要被细胞感知,也须要特定的结构参与。细胞膜的基架是脂质双分子层,主要起屏障作用,而膜上镶嵌、覆盖、贯穿的各种特殊蛋白质负责完成跨膜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运和转换(图2-1-1)。这一基本的膜结构特点被描述为: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of Cell Membrane)。

细胞膜的脂质以磷脂类为主,其次为胆固醇,还有少量鞘磷脂类物质。脂质以双分子层形式包被在细胞表面。每个磷脂分子中由亲水性的磷酸和碱基构成头部,都朝向膜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而由疏水性的脂酸烃链构成的两条长长的尾部则在膜内部两两相对。由于脂质的熔点低,双分子层在正常体温下呈液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一般仅允许同一分子层内的脂质分子横向运动,相互交换位置。

脂质双分子层中分散镶嵌着多种蛋

白质分子(包括:识别蛋白质、 酶、受体蛋白

质、转运蛋白质、离子通道和细胞骨架蛋白等),

以a-螺旋或球形蛋白质形式存在。细胞膜所具

有的各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膜上的蛋

白质的功能;细胞和周围环境间进行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也大都与膜上的蛋白质分子

有关。镶嵌于液态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分子可

随脂质分子的流动而漂移,其移动依据其功能

受到精细的调控。

除蛋白质外,细胞膜还含有少量糖类,它图2-1-1 细胞膜的结构

们以共价键的形式和膜的脂质或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这些糖链依据所含的单糖排列顺序的特异性,可作为其所在细胞或所结合的蛋白质的特异性标志,如作为抗原决定簇、受体的可识别区等。

更多相关推荐: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兴隆县农牧局张麦收20xx年8月18日承德市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在河北省昌黎科技示范学院进行了开班典礼农业部省农业厅承德市市长市农业局局长学院校长等领导参加了这此次培训开班典礼在典礼上每个领导...

动物生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动物生理学学习心得常德澧县王瑛凤20xx年5月份我加入了适岗培训的队伍开始了网上学习动物生理学知识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动物生理学是大学时期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作为非...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和体会在得知要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习之初我从很多渠道都了解到这是一门难度不低的课程每次上课教室基本都坐满了人足以看出同学们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在老师的讲述下我逐渐了解到人解是一门研究人体结...

病理学学习心得

病理学学习心得摘要: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正因如此,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

学习心得体会

能帮助病人的医生自古至今,人们都认为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医生的成材之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人曾说过:作医生不难,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就更难。6月x日的公共课程学习,让我又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下面我…

瑜伽的生理学基础及学习心得

瑜伽的生理学基础及学习心得经济学类11211020xx193谢军根据瑜伽的学理人体是由五大元素所组合成的即以太气火水和土并由身体中不同的脉轮所支配人体身体内的七个脉轮分别控制着身体的某个特殊部位和某些内分泌腺体...

学习病理学进展的一点心得体会

学习病理学进展的一点心得体会在这将近两个月的学习当中,通过老师系统的讲解,结合本科学习的《兽医病理解剖学》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细胞凋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由于…

运动心理学体会

运动心理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19xx年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它标志这个学科进入科学的行列运动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顾名思义它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

学习彭世彰事迹心得体会

农民松开的眉头是对我最好的嘉奖记累倒在三尺讲台的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编者按宁肯透支生命也绝不辜负使命这是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常说的话他以自己的认真和执着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一辈子他毕生追求科...

微生态学心得体会

微生态学心得体会基础医学院20xx级临床四班杨心怡A110100113微观生态学简称微生态学Microecology19xx年由西德的VolkerRush首先提出19xx年VolkerRush提出微生态学是细胞...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班主任班级管理心得体会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领头羊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影响到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的是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对学生的能力性格等方面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仅就本学期本班的班级管理方面...

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

学习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陈秀丽本学期我参加了班主任培训班的培训培训期间我聆听了魏书生的讲座受益匪浅又找了一些魏书生的专著进行阅读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茅塞顿开一爱的教育伟大的人格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

学习生理学心得体会(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