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建设-国际学校项目物有所值及
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一个典型结构是公共部门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及经营。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境。
PPP项目运营的一种形式
1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国际学校项目基础信息
1.1 国际学校项目概况
1.1.1国际学校项目位置
1.1.2建设意义
1.1.3建设进程
1.1.4国际学校项目工程方案与建设规模
1.1.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2 国际学校项目产出说明
1.2.1国际学校项目需求
1.2.2国际学校项目作用
1.2.3工艺选择
1.2.4技术标准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 国际学校项目运作模式
1.3.1运作方式
1.3.2回报机制
1.3.3全生命周期成本
1.3.4调价机制
1.4 国际学校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1.4.1国际学校项目投资主要有以下风险:
1、组织机构风险
2
2、施工技术风险
3、工程风险
4、投资估算风险
5、资金风险
6、市场风险
7、政策风险
8、财务风险
9、不可抗力风险
1.4.2风险分配原则
1.4.3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按照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和风险可控等原则,综合考虑政府风险管理能力、项目回报机制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要素,在政府和社会资本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
国际学校项目风险分配情况详见下表:
国际学校项目风险分配基本框架表
3
第二章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
2.1 政策依据
2.2分析内容
2.2.1增加公共供给
2.2.2优化风险分配
2.2.3提高效率
2.2.4促进创新
2.2.5政府PPP能力
2.2.6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潜力
2.2.7融资可行
2.3分析方法
2.4分析意见
第三章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3.1定量分析步骤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是在假定采用PPP模式与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的产出绩效相同的前期下,通过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成本的净现值(PPP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PSC值)进行比较,判断PPP模式能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
4
1、根据参照项目计算PSC值;
2、根据影子报价和实际报价计算PPP值;
3、比较PSC值和PPP值,计算物有所值量值和指数,得出定量分析结论。
3.2 PSC值计算
PSC值是指政府采用传统采购模式提供与PPP项目产出说明要求相同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净现值。
PSC值=初始PSC值+竞争性中立调整值+可转移风险承担成本+自留风险承担成本
3.2.1设定参照项目
设定参照项目遵循如下原则:
1、参照项目与PPP项目产出说明要求的产出范围和标准相同;
2、参照项目与PPP项目财务模型中的数据口径保持一致,项目采用政府付费模式,财务收入参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数据并结合实际适当调整;
3、参照项目采用基于政府现行最佳时间的、最有效和可行的采购模式;
4、参照项目的各项假设和特征在计算全过程中保持不变。
3.2.2参数指标选择
1、资本结构:
2、资本性收益:
3、折现率选择:
5
4、利润率选择:
5、项目周期设定:
6、政府自留风险承担成本包括政府按比例承担的法律、政策等所支出的成本。
3.2.3计算初始PSC值
3.2.4竞争性中立调整值
3.2.5风险承担成本
3.2.6折现率
3.2.7测算结果
3.3PPPs值计算
3.4计算结果
3.5 物有所值评价结论
3.5.1、法律环境
3.5.2、市场先例
3.5.3、项目规模
3.5.4、资产寿命
3.5.5、财政承受
3.5.6、政府管理
3.5.7、规范要求
3.5.8、合同整合
3.5.9、服务供应
3.5.10、社会效益
6
3.5.11、环保安全
3.5.12、风险转移
3.5.13、风险管理
3.5.14、成本可预测性
3.5.15、收入预期
3.5.16、资产利用
3.5.17、运维要求
3.5.18、绩效考核
3.5.19、运作透明度
3.5.20、国际学校项目吸引力
3.5.21、国际学校市场容量
第四章 初步实施安排
4.1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利义务
4.2风险分担
4.2.1、国际学校项目完工风险
4.2.2、运营及管理风险
4.2.3、融资风险
4.2.4、成本超支风险
4.3、收益风险
4.4 PPP运作方式和投融资结构
4.5政府配套安排
7
4.6合同期限
4.7收益回报方式
4.8收费定价调整机制
4.9合作伙伴选择方式
4.10国际学校项目公司设立
第五章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5.1责任识别
5.1.1股权投资支出
5.1.2政府承担运营补贴支出
5.1.3风险承担支出
5.1.4配套投入支出
5.2支出测算
5.2.1股权投资支出
5.2.2风险承担支出
5.2.3测算结果
5.2.3.1、政府支出
5.2.3.2、当年运营补贴支出数(不含风险支出)
5.2.3.3、价格调整机制对政府补贴支出的影响
5.3财政支出基数
本级财政预算收支测算分析表
8 单位:(亿元)
9
5.4补贴支出比例
5.5行业和领域均衡性分析评估 5.6论证结论
附件:
附件一:国际学校项目运营成本测算分析表 附件二:国际学校项目PSC值测算分析表 附件三:国际学校项目PPPs值测算分析表 附件四:国际学校项目财政支付能力测算表 附件五:运营补贴支出测算分析表 附件六:国际学校项目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表 附件七:国际学校项目经营利润测算分析表 附件八:国际学校项目分析主要参数取值依据 附件九:国际学校项目财务分析方案筛选说明 附件十:国际学校项目运营成本测算分析说明 附件十一: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表 附件十二:国际学校项目咨询机构基本信息证照
10
第二篇:课设项目财务评价报告 14900字
某新建P产品生产项目财务评价报告
1.背景资料
该项目已经完成市场预测;项目所需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供应条件的评估;
确定了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方案、环境保护方案以及节水
节能方案;完成了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培训;确定了项目实施规划以及资金的
筹措方案等工作。
本项目财务评价的编制依据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技术方案、产品方
案、建设条件、建设工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现
行财税政策、会计制度与相关法规。
2.基础数据
2.1 建设规模
该项目正常生产年份年产P产品58万t。
2.2实施进度及计算期
该项目拟三年建成,第四年投产,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
第二年达到90%,以后各年均达到100%,生产期按16年计算,计算期为19年。
2.3 评价参数
设基准收益率为10%;投资人要求的自有资金收益率为12%;行业平均总
投资收益率为12%;行业平均自由资金净利润率为11%;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4
年。
财务分析可分为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融资前分析应以动态分析(折现
现金流量分析)为主,静态分析(非折现现金流量分析)为辅。本项目已完成融
资前分析,结论满足要求。
3.产品成本与效益估算
3.1 投资估算
3.1.1 建设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构成,主要有项目的全部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组成,静态投资中工
程费用5503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020万元,其他及静态投资待定计算,
建设投资(静态投资部分)在建设其平均投入。
1
(2)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率5%,涨价预备费率6%
各年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率
=(55032+6020)×5%=3052.60(万元)
涨价预备费预备费的计算参数为全部的静态投资,即为项目工程费用、工程
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之和。
于是,项目的涨价预备费计算公式为:
(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各年基本预备费)/3×((1+基本预备费率)-1)
计算如下:
第一年涨价预备费:
(55032+6020+1282.09)×((1+6%)-1)/3=1282.10万元;
第二年涨价预备费:
(55032+6020+3052.60)×((1+6%)^2-1)/3=2641.11万元;
第三年涨价预备费 :
(55032+6020+3052.60)×((1+6%)^3-1)/3=4081.67万元;
总涨价预备费:
总涨价预备费=第一年涨价预备费+第二年涨价预备费+第三年涨价预备费
=1282.10+2641.11+4081.67=8004.87万元。
由于项目总投资为80120.42万元,项目自有资金仅为项目总投资的45%,
即34256.01万元,不足以满足项目投资的资金需要,于是,其余资金将由建设
银行借款取得,借款额为41868.46万元,借款资金将在项目建设期内(前三年)
内均衡投入。已知银行的长期借款利率为i=6.15%,计划建设期贷款在第一年年
末开始投入,一直到第三年年末,每年均衡发放,每年发放贷款额为13956.15
万元。建设投资(不含息)剩下的部分作为流动资金。
建设期贷款均衡发放的情况,所贷款额按照一半计算利息。公式为:
Qi=(Pi-1+Ai/2)*i
Qi----------建设期第i年的利息;
Pi-1----------建设期第i-1年借款本息累计;
Ai----------建设期第i年借款额;
2
i----------借款年利率。
则有:
第一年借款利息:
Q1=(P1-1+A1/2)*i=( 0+13956.15/2)×6.15%=429.15(万元)
第一年借款本息和:
P1=(A1+Q1)=13956.15+429.15=14385.30(万元)
第二年借款利息:
Q2=(P1+A2/2)*i=(14385.30+13956.15/2)×6.15%=1313.85(万元)
第二年借款本息和:
P2=(A2+Q2)=13956.15+1313.85=29655.31(万元)
第二年借款利息:
Q3=(P2+A3/2)*i=(29655.31+13956.15/2)×6.15%=2252.95(万元)
第二年借款本息和:
P3=(A3+Q3)=13956.15+2252.95=45864.41 (万元)
所以,建设投资(不含息)
=55032+6020+3052.60+8004.87= 72109.47(万元)
建设总投资(含息)
=55032+6020+3052.60+8004.87+429.15+1313.85+2252.95
=76105.42(万元)
则流动资金额为:80120.42-76105.42=4015.00(万元)
3.1.2 资产的形成
项目投入资金在项目建成后形成项目的资产,在竣工结算阶段,根据有关规
定,具体核算新增资产的类型;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认为建筑工程费、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建设期利息在项目交付使用后形成固定资
产,预备费一般也按形成固定资产考虑;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将根据具体的费用项
目构成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流动资金一般形成项目的流动
资产。此外,固定资产残值将在项目的计算期最后一年(第19年)年末收回。
本设计任务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形成,项目建设投资(包
括建设期利息)固定资产形成率92%,其余的8%中,无形资产占5%,其他资
3
产占3%。
本项目中,资产计算如下:
⑴固定资产:
=建设投资×92%
=80120.42×92%
=73710.79(万元)
⑵无形资产:
=建设总投资×5%
= 80120.42×5%=4006.02(万元)
⑶其他资产:
=建设总投资×3%
= 80120.42×3%= 2403.61(万元)
3.1.3 流动资金估算
建设期的流动资金为零,正常生产年份的流动资金需要量为4015万元,按
生产负荷投入,由上可知流动资金来源于资本金的余额。按照预定计划,分别将
流动资金按生产负荷投入生产经营期的第4、5、6年中,流动资金在项目投入运
营期内可以缓解项目资金不足的压力,加速资金周转,一定程度上起到关键的调
节作用,流动资金最终在项目的计算期最后一年(第19年)一并收回,且无损
失。
3.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方案
3.2.1 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国内借款,其中,该项目的自有资金占项
目总投资(不含借款利息)的45%,资金缺口由建设银行贷款解决,贷款利率为
6.15%。依据投资计划安排资金筹措计划。
由上可知,在生产经营期,流动资金于第4到第6年投入。其中第4年的流
动资金投入占流动资金的75%;第五年的投入流动资金占流动资金的15%;第
五年的投入流动资金占流动资金的10%。
3.2.2 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为80120.42万元,其中建设期利息为3995.95万元。建设投资(不
含息)为72109.47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占34256.01万元,银行长期借款占
4
41868.46万元。(长期借款利率i=6.15%)
通过计算得知,流动资金总投入为4015万元。而其中,第4年投入3011.25
万元,第5年年投入为602.25万元,第6年年投入为401.50万元,资本金于项
目建设期第1、2、3年投入,分别为第1年投入8694.14万元,第2年投入10053.16
万元,第3年投入为11493.72万元。
详见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附表7、借款还本付息估算附表4和5(建设期利息的
计算)。
3.3 成本估算
3.3.1 折旧和摊销
⑴折旧费(详见附表9)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项目资金投入(除流动资金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外)
形成的固定资产在项目寿命期内因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或服务中去得那部
分资产的价值,本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其中折旧年限为16
年,资产预计净残值率为10%,则计算有: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73710.79×(1-10%)/16=4146.23(万元)
⑵摊销费(详见附表10)
①无形资产按10年摊销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原值/摊销年限
=4006.02/10=400.60(万元)
②其他资产按8年摊销
年摊销额=其他资产原值/摊销年限
=2403.41/8=300.45(万元)
③摊销总额
(前4-12年)生产经营期年摊销总额=无形资产年摊销额+其他资产年摊销额
=400.60+300.45
=701.05(万元)
(后13-14年)生产经营期年摊销总额=无形资产年摊销额+其他资产年摊销额
=0+400.60
5
=400.60(万元)
3.3.2借款还本付息
已知项目建设期为3年,银行长期借款在前三年年末均衡分别投入,由相关
财务法规和通则可设定项目借款的还款年预计为3-5年,本项目取还款年为5年
按照等额还本付息偿还的方法进行还本付息,还款资金来源为项目期末每期期末
的未分配利润、折旧和摊销费,项目生产经营期共16(项目计算期第4-19年)
年,还本付息从生产经营期的第1年(项目计算期第4年)一直到第5年(项目
计算期第8年),经营期第8年时恰好将借款的本金和付息全部还完,为项目减
少债务压力。
等额还本付息的计算方法为:A=IC*(A/P,i,n)
其中:A----------表示每年还本付息额
Ic----------表示还款年年初的借款本息和
i -----------表示借款的年利率
n ---------表示预定的还款期限
由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可知:第4年年初借款的本息和为: Ic=45864.41万元
3年的等额还本付息额为:A=IC*(A/P,i,n)
=45864.41*(A/P,6.15%,5)
=10932.51(万元)
则:
第4年还息:I4=45864.41*6.15%=2820.66(万元)
第4年还本:P4=10932.51-2820.66=8111.85(万元)
第4年年末本息余额:P44=45864.41-811.85=37752.56(万元)
第5年还息:I5= 37752.56*6.15%= 2321.78(万元)
第5年还本:P5=10932.51- 2321.78=8610.73(万元)
第5年年末本息余额:P55=37752.56-8610.73=29141.83(万元)
第6年还息:I6=29141.83 *6.15%=1792.22(万元)
第6年还本:P6=10932.51-1792.22=9140.29(万元)
6
第6年年末本息余额:P66=29141.83-9140.29=20001.54(万元)
第7年还息:I7=20001.54*6.15%=1230.09(万元)
第7年还本:P7=10932.51-1230.09=9702.42(万元)
第7年年末本息余额:P77= 20001.54-9702.42=10299.12(万元)
第8年还息:I8=10299.12*6.15%=633.40(万元)
第8年还本:P8=10932.51-633.40 =10299.12(万元)
第8年年末本息余额:P88=10299.12 - 10299.12=0(万元)
3.3.3 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项目生产经营期4-19年)由于生产和销售产
品或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出。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
或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其他费用
其中,外购原材料=外购原材料费用–进项税
=5960-866=5094(万元)
燃料和动力费=燃料和动力费–进项税
=2042–297=1745(万元)
工资及福利费=1755×(1+14% )=2000.70(万元)
由于第四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5%,第五年达到90%。所以第四、
五年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需乘以80%。
3.3.4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⑴固定成本 是指在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不随产品产量而变动的费用。
固定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及其他费用
经计算项目的固定成本总额为:107030.35万元
⑵可变成本 是指产品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7
可变成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
经计算项目的可变成本总额为:146796.96万元
3.3.5总成本
总成本费用是指在运营期内为生产出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它
不仅包括当期直接发生的成本费用,即付现成本,如工资和原材料等;还包括以
前发生需要在多个会计期间分摊的费用,即费付现成本,如折旧和摊销。本项目
计算项目的总成本费用时采用要素成本法,计算如下:
根据要素成本法:
总成本费用= 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修理及其他费用+
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经计算总成本费用总额为253826.56万元。
由于第4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5%,第5年达到90%,以后各年均
达100%。所以第四、五年的销售收入需乘80%。
3.4 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3.4.1 销售(营业)收入
项目的营业收入是项目投入运营后取得的收益,在项目的生产经营期发生,
主要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这里主要强调的还是销售商品获取的
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最后还要用于计算项目的净现值,作为项目评价可行性
的主要依据。生产经营期内各年的销售收入计算如下:
第4年年销售收入=单价×年销售量×75%
=680×58×75%
=29580(万元)
第5年年销售收入=单价×年销售量×90%
=680×58×90%
=35496(万元)
第5年后年销售收入=单价×年销售量
=680×58
=39400(万元)
8
3.4.2 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税金是项目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国家强制缴纳的税收,是国家凭借
政治权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营业税金及其附加是项目寿命
期内用于营业销售或是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所需要收取的税,运用于各类
行业,建筑业当然也不列外,本项目的销售税金计算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则。
以下是个项税金的具体计算。
⑴增值税
增值税是一种以商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为增税对
象的一种流转税,主要用于项目计算期内的销售货物或是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
务以及进口货物过程中发生,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7%,其余情况下,因行业差别
税率有所差异。计算如下:
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其中,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增值税税率
=39400×17%
=6704.80(万元)
当期进项税额=(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增值税税率
= 866+297
=1163(万元)
因此,增值税=6704.80-1163
=5541.80(万元)
由于第4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5%,第5年达到90%。所以第4、5
年的销售收入、外购原材料和外购燃料动力需乘以相应系数。
⑵城乡建设维护费
城乡建设维护税是是指凡在中国境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单位和
个人所缴纳的一种税。计算时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计算基数,税率分市、
县和县以外三个档次的税率,因而城乡建设维护税实质上属于一种地方税。计算
如下:
城乡建设维护税=增值税×7% =5541.80×7%=387.93(万元)
9
⑶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伴随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而附加上缴的一个税种。计算时
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计算基数。因而教育费附加税实质上也属于一种地
方税。计算如下:
教育费附加=增值税×3%=5541.80×3%=166.25(万元)
由于第四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5%,第五年达到90%。所以第四、
五年的教育费附加、城乡建设维护费需乘以相应系数。
3.5 利润及利润分配
3.5.1利润总额(具体数值计算详见附表3)
根据《企业会计通则》,利润总额是项目所得税前的收益,一般主要由营业
利润、项目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补贴收入等组成。计算式如下: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
对于一般工业项目,在工程经济分析中,项目的利润总额一般指考虑项目的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其利润总额即为收入扣除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其附加后
的余额。计算式如下:
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中,销售税金及附加=城乡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
=387.93+166.25=544.18(万元)
3.5.2净利润
净利润也即税后利润,是项目利润总额扣除税收调整项求得应纳税所得额后
再扣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后的净收益,(如果没有税收调整项,则应
纳税所得额即为利润总额)主要用于利润分配,如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
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本项目中由于没有税收调
整项,故应纳税所得额即为利润总额本身。计算式如下: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具体数值计算详见附表3)
3.5.3 利润的分配
企业实现了利润总额,取得了生产经营成果后,首先应履行纳税人的义务,
按照国家税收法律规定计算并缴纳所得税。从这个角度看,利润分配应该是指税
后净利润的分配,它主要包括法定分配和自主分配两部分。如果合理确定所有者
的资产收益和未分配给所有者的企业版留存收益涉及到正确处理投资者与企业
10
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涉及到正确处理投资者的近期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
关系。
企业的利润分配顺序如下:
(1)税前利润弥补年度亏损
《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
补,下一年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用税前利润延续弥补。
(2)税后利润弥补
连续5年未弥补的亏损,用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弥补。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按照税后净利润弥补5年前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即可供
分配利润的10%。当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已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
再提取。
(4)提取法定公益金
公益金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
(5)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按投资协议、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6) 未分配利润
分配完上面几项后,税后利润的剩余部分为企业为分配利润,可以结转下一
年进行分配。
一下是各利润的计算:
⑴期初未分配利润
期初未分配利润=上年未分配利润-上年的还本额
⑵可供分配利润
可供分配利润是净利润与期初未分配利润之和。
(详见利润及利润分配附表3)
11
4.财务分析
4.1 盈利能力分析
4.1.1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分析
⑴ 财务净现值NPV
财务净现值是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给定的标准折现
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初期(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计算
式如下:
NPV=∑(CI-CO)t(1+ic)-t
式中,NPV—净现值;
(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n—项目计算期;
ic—基准收益率。
净现值的经济含义:净现值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它反映项目在
满足按设定折现率要求的盈利能力之外所能获利的超额盈利的现值。同时净现值
是是财务的动态评价指标中的一种,也是最主要之一,它的计算考虑了资金的时
间价值,对项目的经济评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该项目的项目财务净现值(NPV),对该项目进行如下分析:
该项目的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NPV=65628.41万元
NPV>0,说明该方案可行。这种情况说明投资方案实施后的投资收益水平不
仅能够达到标准折现率的水平,而且还会有盈余,也即项目的盈利能力超过其投
资收益的期望水平。
⑵ 财务内部收益率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使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各期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之和
为零时的折现率,或者说使方案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
∑(CI-CO)t(1+IRR)-t=0
式中,IRR—内部收益率。
根据线性内插法计算内部收益率
IRR=i1+ [NPV1/(NPV1+│NPV2│) ](i2-i1)
12
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
?内部收益率是考察方案盈利能力的主要效率型指标;
?内部收益率反映方案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
?内部收益率反映了方案对投资成本的最大承受能力,
内部收益率它仅取决于方案本身的初始投资规模和计算期内各年净收益的
多少,与其本身有关,没有考虑方案本身所处的外部环境。
根据该项目的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IRR),对该项目进行如下分析:
经计算,该项目的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2%
即IRR>ic=10%,且NPV>0,该方案可以考虑接受。
⑶动态投资回收期Pt'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使方案所产生的净收益的现值补偿项目全部投资所需
要的时间。这个指标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克服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
时间价值。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经济含义: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考察项目财务上投资实际回收能力的动态指标。
?它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速度的快慢、风险的大小以及投
资收益的高低。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式如下:
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
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
根据该项目的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Pt'),对该项目进行如下分析:
项目财务动态投资回收期Pt'=8.44年
Pt'<n=19年,则NPV>0,该方案可以考虑接受。
4.1.2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分析
根据该项目的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IRR,对该项目进行如下分析:
该项目的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1%
IRR>ic=10%,则NPV>0,该方案可以考虑接受。
13
4.1.3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分析
⑴总投资收益率
总投资收益率:在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的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与项目投
资总额的比例,它表明投资项目正常生产年份中,单位投资每年所创造的年净收
益额。其计算式如下:
ROI=(EBIT/TI) ×100%
式中,EBIT—项目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
EBIT =(净利润+所得税)/生产运营期+利息(还款年年利息)
=利润总额/生产运营期+利息(还款年年利息)
TI—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全部流动资金)
总投资收益率ROI:
=(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还款利息)/项目总投资
=<利润总额(4-19年)+还款利息(4-8年)>/项目总投资 =<354777.23/16+2820.66+2321.78+1792.22+1230.09+633.40>
/80120.42
=38.66%
⑵平均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R
=(息税前)年净利润或年平均净利润/项目全部投资×100%
=<(354777.23/16)/80120.42>×100%
=27.68%
有R=27.68%>Rc=12%,则该方案可以考虑接受。
⑶自有资金投资平均净利润率
自有资金净利润率:在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净利润或生产期内年平均净利润
与项目资本金的比率。
资本金净利润率=(息税后)年净利润或年平均净利润/项目资本金×100%
=<(354777.23-88694.31)/16/34256.01>×100%
=48.55%
14
4.2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计算相关指标,如利息
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和借款偿还期等,项目偿债能力分析考察项目借款的偿还能
力,并通过编制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和资产负债表考察项目的财务状况,利润和利
润分配表在偿债能力分析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4.2.1 利息备付率
利息备付率表示使用项目盈利偿付利息的保证倍率。利息备付率是指项目在
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当期计入总成本费
用的全部利息)的比率,它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项目偿还债务利息
的能力,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利息备付率至少应大于2,利息备付率的大小与
项目偿债的风险大小乘反比例变动,利息备付率小于1时,说明没有足够资金支
付利息,利息备付率计算表中各值均大于2,说明项目偿债风险小,偿债能力好。
利息备付率的计算式如下:
利息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当期应付利息
=(利润总额+当期应付利息)/当期应付利息
根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借款还本付息表,计算达产期的利息备付率,对项
目的偿债能力进行如下分析:
该项目第4年的利息备付率=(12322.43+2820.66)/2820.66
=5.37
第5年的利息备付率=(17610.88+2321.78)/2321.78
=8.59
第6年的利息备付率=(31333.50+1792.22)/1792.22
= 12.90
第7年的利息备付率=(21895.62+1230.09)/1230.09
= 18.80
第8年的利息备付率=(23125.72+633.40)/633.40
=37.51
由上述计算可知,还款各年利息备付率均大于2,说明该项目的利息偿付的
保证率大,偿债风险小,盈利能力好,该项目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利息。
15
4.2.3 偿债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是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
付息金额的比值,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包括折旧、摊销、总成本费用中列支的
全部利息和税后利润,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包括还本金额及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
部利息,正常情况下应大于1,且越高越好,偿债备付率大小与项目偿债风险的
大小成反比例变动,当其值小于1时,说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不足以偿还当
期债务,项目偿债能力指标分析表中偿债备付率各值均大于1,说明项目的偿债
风险小,偿债能力好。偿债备付率计算式如下:
偿债备付率=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当期应还本利息额
根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借款还本付息表,计算达产期的偿债备付率,对项
目的偿债能力进行如下分析:
该项目第4年的偿债备付率=13164.92/2820.66
=4.67
第5年的偿债备付率= 16734.63/2321.78
= 7.21
第6年的偿债备付率= 19247.40/1792.22
=10.74
第7年的偿债备付率= 19626.83/1230.09
=15.96
第8年的偿债备付率= 20457.15/633.40
=32.36
由上述计算可知,还款各年利息备付率均大于1,说明该项目的利息偿付的
保证率大,偿债风险小,盈利能力好,该项目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足以偿还当
期债务。
4.2.4 借款偿还期
借款偿还期是指在有关财税规定及项目具体财务条件下,项目投产后以可用
作还款的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收益偿还建设投资借款本金所需要的时间,一
般以年为单位。该指标由借款还本付息估算表推算,计算出的借款偿还期越短,
说明项目的偿债能力越强。
借款偿还期=借款偿还后开始出现盈余的年份数—开始借款年份
16
+当年应还借款额/当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额
根据借款还本付息表,计算借款偿还期,计算如下:
该项目的借款偿还期=9-4+8111.85/13164.93
=5.06年
该借款偿还期反映了项目的偿债能力,由于该项目的计算期为19年,而经
计算得知该项目的借款偿还期为5.06年,经比较可以说明该项目在该项目的偿
债能力较强。
4.3 不确定性分析
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就是考察建设投资、经营成本、产品售价、销售
量、项目寿命等因素变化时,对项目经济指标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约强烈,
表明所评价的项目方案对某个或某些因素越敏感。对于这些敏感因素,要求项目
决策者和投资者予以充分重视和考虑。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
分析。
4.3.1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计算企业或项目的成本与收益,目的就是找出项目盈利
和亏损的临界点,据此分析判断不确定性因素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
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及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
产品销售收入计算式如下:
TR=(P-t)Q
式中,TR-----------销售收入;
P-----------单位产品售价;
t -----------单位产品销量税金及附加;
Q-----------产品销售量
产品总成本计算式如下:
TC=F+VQ
式中,TC-----------总成本;
F-----------年固定成本;
V-----------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Q-----------产品销售量。
17
产品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TR-TC
盈亏平衡分析中认为产品的销售量等于产品产量,且一般认为产品的单位可
变成本与产品产量成线性关系。
⑴盈亏平衡点分析
盈亏平衡点是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总成本相等时的产品产量值,盈亏平衡点
是项目盈利和亏损的分界点,它标志着项目不盈不亏的生产经营临界水平,反映
了在达到一定的生产经营水平时项目的收益和成本的平衡关系,盈亏平衡点通常
用Q*表示。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盈亏平衡点产量
计算式:BEP(Q*)=F/(P—t—V)
根据总成本表、收入表,计算盈亏平衡点产量,并对该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
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
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产量:
BEP(Q*) =F/(P—t—V)
=91747632.73/(680-9.51-117.91)
=166036.16(t)
由于该项目的正常生产规模为年产量为58万吨,经计算求得该项目的盈亏
平衡点产量为16.60万吨。经计算验证,得出结论该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
强,抗风险能力较强。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计算式:BEP(%)=Q*/Q0×100%
根据总成本表、收入表,计算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并对该项目对市
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
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BEP(%)=Q*/Q0×100%
=166036.16/580000
=28.63%
经验表明 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BEP(%)≦70%时,项目抵抗风险的能力相
当强,计算结果BEP(%)=28.63%<70%,说明项目的抵抗风险能力利用率较强,
盈利能力越强。
18
4.3.2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在项目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不确定
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评价指标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
的敏感程度和项目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由单因素敏感分析表可知,项目敏感性
分析如下:
5.财务评价结论
由上述计算结论可知,财务的的经济性评价结论如下:
5.1项目盈利能力评价
(1)项目全部投资的净现值(NPV)
NPV=65628.41万元>0
说明项目的实施可以收回全部投资资金,取得既定的收益水平,且还能获得
额外的收益,方案可行。
(2)项目全部投资的内部收益率(IRR)
IRR=22%>ic=10%(基准收益率)
说明项目的全部投资收益率超过既定的收益率,方案可行。
(3)项目全部投资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Pt)
Pt=6.79年<PC=14年(基准投资回收期)
说明项目的全部投资回收速度快,投资风险小,投资收益高,项目可行。
(4)项目全部投资动态投资回收期( Pt’)
19
Pt’=8.44年<19年(寿命期)
说明项目的全部投资回收速度快,投资风险小,投资收益高,项目可行。
(5)项目资本金投资净现值(NPV)
NPV=69123.95 万元>0
说明项目的实施可以收回投入资本金,取得既定的收益水平,且还能获得额
外的收益,方案可行。
(6)项目资本金投资的内部收益率
IRR=30%>ic=10%(基准收益率)
说明项目投入的资本金收益率超过既定的收益率,方案可行。
(7)项目全部投资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Pt)
Pt=6.62年<PC=14年(基准投资回收期)
说明项目的全部投资收益率超过既定的收益率,方案可行。
(8)项目全部投资动态投资回收期( Pt’)
Pt’=7.95年<19年(寿命期)
说明项目的全部投资收益率超过既定的收益率,方案可行。
(9)项目全部投资收益率(ROI)
ROI=38.66% >0
说明项目的全部投资收益率较高,方案可行。
(10)项目全部投资平均投资利润率(R)
R=27.68%>12%(行业平均全部投资利润率)
说明项目的全部投资平均利润率水平较高,方案可行。
(11)项目资本金投资平均净利润率(ROE)
ROE=48.55%>11%(行业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
说明项目的资本金投资平均净利润率较高,方案可行。
5.2项目偿债能力评价
(1)利息备付率
第4年的利息备付率=(12322.43+2820.66)/2820.66
20
=5.37>2
第5年的利息备付率=(17610.88+2321.78)/2321.78
=8.59>2
第6年的利息备付率=(31333.50+1792.22)/1792.22
= 12.90>2
第7年的利息备付率=(21895.62+1230.09)/1230.09
= 18.80>2
第8年的利息备付率=(23125.72+633.40)/63
=37.51>2
由上述计算可知,说明该项目的利息偿付的保证率大,偿债风险小,盈利能
力好,该项目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利息。
(2)偿债备付率
该项目第4年的偿债备付率=13164.92/2820.66
=4.67>1
第5年的偿债备付率= 16734.63/2321.78
= 7.21>1
第6年的偿债备付率= 19247.40/1792.22
=10.74>1
第7年的偿债备付率= 19626.83/1230.09
=15.96>1
第8年的偿债备付率= 20457.15/633.40
=32.36>1
由上述计算可知,说明该项目的利息偿付的保证率大,偿债风险小,盈利能
力好,该项目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足以偿还当期债务。
(3)借款偿还期
该项目的借款偿还期=9-4+8111.85/13164.93
=5.06年
21
该借款偿还期反映了项目的偿债能力,由于该项目的计算期为19年,而经
计算得知该项目的借款偿还期为5.06年,经比较可以说明该项目在该项目的偿
债能力较强。
附表1(辅助报表)
附表1.1
项目现金流量表分析
附表1.2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分析
22
附表1.3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分析
附表1.4
偿债能力分析
23
+ 更多类似范文┣ 关于江南校区建设项目立项的请示 600字
┣ 项目评审申请报告 600字
┣ 关于市明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改造工程的请示 1200字
┣ 关于启动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请示 3900字
┣ 更多学校建设项目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