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江油填图实习报告(孙xx)

时间:2024.3.27

四川江油让水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摘要: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了地质工作的许多基本方法,在各种地质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地质填图实习是在学完普通地质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填图的全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层序、步骤以及数字化填图的理论与方法;学会对各类沉积岩的野外观察、鉴定和描述;初步掌握各类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描述的方法;掌握岩石地层和填图单位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学会测制实测地层剖面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主要综合图件及地质报告的编制方法等……

实习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区,龙门山分区北段。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地层走向与区内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沉积岩为测区仅有的岩石类型。其中地层以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次之。沉积岩主要包括陆源碎屑岩、泥岩和碳酸盐岩……

匡南地区,西北以江油为界,东南以香水断层为界,其间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向北西倾斜的断层和倒转褶皱组成典型的叠瓦式断褶皱层。江油市断层西北盘为泥盆系,石炭系组成的唐王寨大向斜,香水断层东南盘为中,新生界组成的四川盆地。区内褶皱﹑断裂多处可见被中侏罗统千佛崖组以不整合所覆盖……

关键词:江油实习、三叠系、地层、侏罗系、产状、构造、断层、褶皱、灰岩、白云岩、砂岩、砾岩.


第1章 绪言···························································································· 1

1.1工作区域概述··············································································· 1

1.1.1地理位置及山川地势······························································ 1

1.1.2交通情况 行政区划······························································· 2

1.1.3气候条件 植被情况 经济地理················································· 3

1.1.4工作区域露头情况································································· 3

1.2 实习工作安排情况········································································ 4

1.2.1 工作目的············································································· 4

1.2.2 工作任务············································································· 4

1.2.3 实习时间············································································· 5

1.2.4 实习组织············································································· 5

1.2.5 工作方法············································································· 5

1.2.6 工作计划············································································· 5

1.3 前人研究成果··············································································· 6

第2章 地层··························································································· 7

2.1概述···························································································· 7

2.2分述···························································································· 8

2.2.1三叠系(T)············································································· 8

2.2.2侏罗系(J)········································································ 13

2.2.3第四系(Q)··········································································· 14

第3章 岩石·························································································· 16

3.1碎屑岩类···················································································· 16

3.1.1 砾岩及角砾岩····································································· 16

3.1.2 砂岩·················································································· 17

3.1.3 泥岩·················································································· 17

3.2碳酸盐岩类················································································· 18

3.2.1 灰岩·················································································· 18

3.2.2 白云岩··············································································· 19

3.2.3 膏溶角粒岩········································································ 20

3.2.4 鲕粒灰岩··········································································· 20

第4章 构造·························································································· 20

4.1 各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21

4.1.1唐王寨向斜········································································· 21

4.1.2、江油断裂带······································································· 21

4.2 褶皱·························································································· 22

4.2.1唐僧坝背斜:······································································ 22

4.2.2 其他的小型褶皱·································································· 24

4.3 断层·························································································· 25

4.3.1 文家坝断层········································································ 25

4.3.2香水—让水断层··································································· 25

4.3.3 其它小断层········································································ 26

4.3.4其它构造············································································ 28

4.4地质发展历史·············································································· 28

第五章 矿产·························································································· 29

5.1矿产资源种类以及产出地质特征简述·············································· 29

5.2区内矿产资源的远景···································································· 29

第六章 地貌·························································································· 31

第七章 水文·························································································· 32

7.1 水文地质情况············································································· 32

7.2 水资源评价················································································ 32

第八章 结束语······················································································· 33

参考文献······························································································· 35


第1章 绪言

1.1工作区域概述

1.1.1地理位置及山川地势

江油实习地区,位于四川省江油市西,属江油市让水乡、大康乡、永庆乡管辖,有公路由通口向南经香水场可到北川县城,让水距江油中区约十公里。实习区属于龙门山前山边缘带部的西南地区,面积约13.87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势走向为北东30°~ 40°,形成明显的五级山地阶梯地形。该区西北部为中山区,以雷公山、岳家山和关保山一线为代表。最高峰海拔为1579m,与其横切通口河底相比,切割深度达1000m;第二级以倒挂牌、唐家大梁包为代表的低中山带,一般海拔约1300米到1100米,切割深度达600米左右,其中主峰倒挂牌达1209米;第三级从黄家半坡至深坑子、前麻窝一线为代表的中低山地区,海拔高度尾900米左右,切割深度达400米左右;第四级分布较广,如观音梁山、文家大包、李白读书台(又称小匡山),以及王洞山等低山地区,其海拔高度一般为700米左右,切割深度200米左右;第五级为测区东南与川西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区,一般海拔为550米左右,其切割深度不足100米。此次实习区主要位于第四级区。

平通河是该区域内的主要河流,大致由北向东流动,经观音滩、让水后转向东南至彰明注入涪江。其主要支流为龙潭子河,集界池坝一带近30平方公里的地表水,汇集于龙潭子并于让水附近注入平通河。平通河及其支流都属于涪江水系,河水量随季节变化,水丰季节为七、八、九月,枯水季节为二、三月,其中二月份河水量最小。

1.1.2交通情况 行政区划

工作区所属的江油市是一个交通非常便利的城市。中国的第一条电气铁路宝(鸡)成(都)铁路复线纵惯全境114公里,境内有大小火车站14个,居全国之最,铁路运输条件十分优越;绵阳至江油高级公路和在建的绵广高速公路、中(坝)雁(门)公路、中(坝)武(都)公路等构成江油公路主干网络,驱车经成绵高速公路及绵江公路抵达江油仅需1个小时左右;从江油至绵阳驱车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而距江油市仅40余公里路程的绵阳南郊机场已开通至上海、北京、广州等8个主要城市的航线,更为江油的便利交通锦上添花。经过几年的努力,江油市开发区内已形成纵横15公里的标准化水泥道路,实现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环网。交通地图见图1-1-1、图1-1-2。

图1-1-2 让水乡交通图

1.1.3气候条件 植被情况 经济地理

区域内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长秋短,无霜期长,有8至11个月,年平均温度为16℃左右,最高气温在七、八月,约有25℃~26℃,最高温可达35℃,最低气温在一月,约4.8℃,最低气温达零下1℃,终年少雪,降水丰富,区内年均降雨量约1100毫米至1300毫米,主要在七、八、九月,特别为九月,可达327毫米。

由于气候温和,无特别寒冷季节,因此该区域内植被生长良好,覆盖率高,主要植被是松树、柏树……该区域还是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沿着平通河两岸是肥沃的阶地土壤,农民改造成为水田旱地,种植水稻和一些其它经济农作物,水果、蔬菜是该区域的优势所在。在该区域内山峰较陡,一些山峰几乎成90°直立,但在山坡表面植被覆盖好,杂草丛生。

在实习区域的一些地方,可以很容易发现在一个山沟两侧植被完全不同:一边是一些 树、柏树……另一侧则主要是一些马尾松。

1.1.4 工作区域露头情况

该区域内植被生长良好,天然的露头少。主要是一些沿着公路沿伸的人工露头,一些天然露头也已经经过人工改造了。由于该区域内的灰岩较纯,岩石被人工开采去冶炼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因此该区域内可以看到许多的采石场。天然露头主要在一些山腰上,沿途的植物也非常多,路不太好走。

虽然该区域内岩层露头被人工改造,但岩层的出露情况及其主要构造仍保存十分完整,因此也非常适合学生实习。

1.2 实习工作安排情况

1.2.1 工作目的

1.通过地质专业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野外工作和思考能力。

2.通过野外基本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使我们了解认识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地质工具的使用,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

3.了解实习区各种岩石的属性,产状、结构、构造、时代、岩性及成岩机制。

4.了解实习区各种地质构造,测算和推测构造的产状,时代,构造级次,是否有派生小构造等资料,由此认识并了解区域上的构造运动史。

1.2.2 工作任务

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了地质工作的许多基本方法,在各种地质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地质填图实习是在学完普通地质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填图的全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层序、步骤以及数字化填图的理论与方法;学会对各类沉积岩的野外观察、鉴定和描述;初步掌握各类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描述的方法;掌握岩石地层和填图单位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学会测制实测地层剖面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主要综合图件及地质报告的编制方法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 实习时间

野外实习时间主要安排在7月6日至7月16日,实习约10天时间,室内资料整理时间为8月30日至9月15日。

1.2.4实习组织

1. 指导老师

李文杰 李彦军 刘岁海 侯兰杰 刘璟 黄建国

2. 实习学生 

该次实习学生主要为地质工程系20##级学生,共78人,分为6组,分别由一位指导老师带领。该次实习由4位指导老师统一安排,6个小组分为两批,交替工作。

1.2.5 工作方法

该次实习主要采用传统的区域地质测量方法,但增加了数字填图技术的应用。外出野外工作时,每人必须带上“地质三宝”: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及地形图、记录本、铅笔、量角器等。在野外要勤动手,敲打所看到的岩石,以便于观察、测量和记录各种数据;勤观察,努力仔细观察各种地质现象和岩石情况;勤记录,仔细描述观察到的地质现象,随时素描特殊结构和构造,画信手地质剖面图;勤思考,联系所学的地质理论知识,分析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并将其进行对比,并认真听知道老师的讲解,以弥补自己观察不足。

1.2.6 工作计划

1.室内准备 为了确保野外工作的进行,需收集、整理、研究测区及邻区的前人资料。

2.踏勘阶段 该次实习主要包括7条路线的勘探,在阅读、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地质路线进行踏勘。观察了解区内地层,岩石分布和构造特点,达到对实习区的的概略性了解。

3.实测剖面 主要通过实测地层剖面,查明地层的岩性、岩石组合、化石组合、层序、接触关系、厚度、沉积特征、含矿性等,以掌握工作区地层的地址时代,建立正确的地层系统。

4.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把野外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合外围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研究、对比,编制出交通位置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图和综合地质柱状图,并完成地质实习报告。

1.3 前人研究成果

龙门山地区,地质条件优越,历来为地质工作者所瞩目。

早在1882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Richofen?F?Von)就对龙门山区作过研究。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我国地质学家谭锡畴、李胡昱等对四川西北地区开始地质调查,确定了照化灰岩。

1929年赵亚曾、黄汲清由陕入川作路线调查,建立了飞仙关页岩,改照化灰岩为嘉陵江灰岩,改李希霍芬的广元煤系为段家河煤系。

1931年美国人葛利普(Glrabav????A?W)对龙门泥盆纪腕足类化学作了零星介绍。

1942年朱森、叶连俊、吴景桢以1938年以来的野外工作结果,在地质丛刊第四号上发表了《四川龙门地质》。对龙门山地区的地层、构造作了较细的论述,对原嘉陵江灰岩上部划出了天井山灰岩,并首次发现马角坝下石炭统地层,称“总长沟系”。

七十年代,川局二区测附完成了本区1:20万地质调查,石油系统进行了钻探揭露,地震部门进行的地下深部探测对揭示龙门山前缘地质构造取得了可贵的资料。

八十年代以来,龙门山北段的地质研究向更纵深发展,无论对地层、古生物、构造、矿产、地质历史研究均取得很大成就。

虽然有许多地质学家在龙门山地区进行过地质调查、研究,虽然该地区地质研究历史非常长,但是这些工作都是零星的、粗糙的。该区域内的地质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该区西北的地质构造特征不太明显,地层分界特征也不太清楚。但这些工作为四川,尤其是龙门山地区的地质工作和地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至今日仍然不失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嘉陵江灰岩、天井山灰岩等名词,今天都在使用。研究该区域内发表的论文对以后在该区域内开展地质工作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


第2章 地层

2.1概述

实习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区,龙门山分区北段。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地层走向与区内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地层分布由西北的三叠系到东南的侏罗系逐渐变新。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据实际岩石的岩性特征和岩石类别来划分的,以此来区别其它的地层单位。实习区地层年表见表2.1

表 2.1 实习区地层简表

地层以上古生界和中生界海相碳酸盐为主,碎屑岩次之,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地层走向与区内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地层分布由西北的三叠系到东南的侏罗系逐渐变新。其中,三叠系在实习区分布最为广泛,占50﹪。三叠系的出露南东与平通河河流阶地接壤,北西至第四系全新统河流残积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老。侏罗系主要出露与南东一带平通河的东岸,呈由北东向南西的狭长分布,约占20%左右。新生界地层在实习区内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的河流冲积物和坡积物以及河流阶地,约占实习区面积的30%。

2.2分述

2.2.1三叠系(T)

三叠系主要出露于香水场、黄莲桥、通口一带,在填图区范围广泛分布,是区内岩层露头最好、最全的地层。三叠系主要包括上统的小塘子组和马鞍塘组,中统的天井山组和雷口坡组,以及下统的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

1、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

图2-2.1飞仙关组含大量化石的灰岩

(1)飞仙关组灰岩段(T1f1):露头较差,主要出露在猫耳山和让水小学附近的地区,其余被第四纪覆盖。灰至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局部见鲕粒结构和砂屑结构。在出露良好的露头中可见灰色中厚层状灰和紫红、紫灰色泥页岩夹介壳灰岩,在灰岩中见大量化石(见图2-2.1)。产:

菊石:Ophiceras sp 蛇菊石

双壳:Claraia sp 克氏蛤、Myophoria sp 褶翅蛤

 (2)飞仙关页岩段(T1f2):分布于平通河河流阶地之上,呈北东——南西走向,北东经太白渡穿过平通河至实习图区猫儿山一带,南西经韩家湾至填图区边界,以紫红色泥岩、页岩为主夹泥灰岩及粉砂岩薄层,所夹泥灰岩多为鲕粒结构少量泥质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水平层理比较发育。在河家湾南100米公路崖壁地层出露处可见波痕。顶部以紫红色岩层与上覆嘉陵江组均为整合接触(如图2-2.2)。产:

双壳:Claraia sp 克氏蛤、Eumorphotis sp 真形蛤、Myophoria sp 褶翅蛤

图2-2.2飞仙关组页岩段紫红色泥岩、页岩为主夹泥灰岩及粉砂岩薄层

2、下三叠统嘉陵江组(T1j):

嘉陵江组分为三段,分布由北东角经李白读书台钟家湾、龙潭桥至南东大黄梁顶一带,总体露头情况良好。

(1)嘉陵江组下段(T1j1):王家岭北西200公路旁露头良好。紫红色钙质粉砂岩和砂质泥岩夹多层泥质灰岩、白云质岩和膏溶角砾岩,下部灰岩多为鲕粒结构,上部泥灰岩具微细层理,砂泥岩中波痕与交错层理很发育。底部为一层1m左右厚的鲕粒灰岩。鲕粒直径1mm,共有3组且鲕粒呈紫红色,风化面呈淡黄色(如图2-2.3)。

图2-2-3嘉陵江组下段的钙质细砂岩

产:菊石:Tirolites sp 提罗菊石

双壳:Eumorphotis sp 真形蛤/Pteria sp 翼蛤

(2)嘉陵江组中段(T1j2):李白读书台南东200m和北东200m的山腰、王家岭北西250公路旁的山凹处和罗家塘南西50m处皆有较好露头。灰色、灰黄色、淡紫红色块状泥灰岩、灰岩、钙质泥岩和膏溶角砾岩。(如图2-2.4)

产:双壳:Eumorphotis sp 真形蛤

图2-2-4嘉陵江组中段灰色、灰黄色泥灰岩

(3)嘉陵江组上段(T1j3):在南东距离李家湾100米的公路旁出露为灰白色薄层状白云岩夹膏溶角砾岩;在邓家湾出露处岩性为黄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夹少量的膏溶角砾岩;任家大院北100米出露处为灰黄色薄层状泥岩夹砂岩及中厚层状白云岩,可见膏溶角砾岩(如图2-2-5)。

图2-2-5嘉陵江组上段底部的膏溶角砾岩

3、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岩性分为两段,出露从北东的任家大院经皇帝梁至南西李家湾一带,另外,在填图区北西尖咀梁和大林包地区,也有雷口坡组地层出露,走向基本一致。

(1)雷口坡组下段(T2l1):灰色薄至中层状白云岩为主夹多层灰黄色、黄绿色、灰色白云质泥岩,向上白云岩与白云质泥岩呈互层状。在南东龙潭子出露处,雷口坡组一段岩性为灰色白云质泥岩还夹有少量的膏溶角砾岩。(如图1-3-1)

图2-3-1雷口坡组下段白云岩夹灰黄色白云质泥岩  图2-3-2雷口坡组上段层纹状白云岩

产:双壳:Eumorphotis sp 真形蛤、Asoella mirabile 奇翼厚保海扇

(2)雷口坡组上段(T2l2):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为主,下部膏溶角砾岩较多,中部以层纹状白云岩为主,上部以隐晶白云质灰岩为主,白云岩刀砍纹很发育(见图2-3-2)。

产:腕足:Emeithyris sp 峨嵋孔贝、双壳:Myophoria sp 褶翅贝

4、中三叠统天井山组(T2t):

图2-4-1天井山组的中厚层状微晶纯灰岩

任家湾南东100的山上有良好露头。灰白色、乳白色厚层块状泥晶纯灰岩为主。下部有中厚层状微晶白云质灰岩、粒屑灰岩和大砾块膏溶角砾岩;底部有0.5米厚的灰绿色、黄灰色、灰色白云质泥岩;上部为灰白色含藻粒的微晶灰岩;顶部为灰到深灰色厚层燧石条带灰岩(如图2-4-1)。

产:双壳:

Halobia sp 海燕蛤 Posidonia sp 海神蛤

Myophoria sp 褶翅蛤 Daonella sp 鱼鳞蛤

蜿足:

Rhaetina sp 瑞蒂贝 Adygella sp 阿蒂贝

2.2.2侏罗系(J)

全区除下侏罗统未见露出外,中﹑上侏罗统广泛由露于实习区东部边缘平通河东岸,在地势上构成低山丘陵带,包括上统的莲花口组和下统的遂宁组。

1、中侏罗统遂宁组(J2sn):

棕红色、砖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在砂岩、粉砂岩中夹不少灰白色微带绿色的姜结石或钙质结核。上部有时夹数层灰色细砾石岩层。泥岩中产介形虫化石和小双壳类化石(如图2-2-1)。

图2-2-1中侏罗统遂宁组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

产:

介形类:Dawinula sp 达尔文虫

双壳:Lamprotula sp 丽蚌

2、上侏罗统莲花口组(J3l):

在石磐寺北西200m处山脚和老让水桥头有良好露头。底部灰至深灰色巨厚块状角砾岩(见图2-2-2)。砾石成分单一,除很少砂岩、石英外,绝大部分均为灰岩,砾石分选差,一般为3至5公分,大者可达20至30公分;磨圆度差。砾岩为钙、铁质胶结,质坚,在地貌上往往形成陡坎、垄岗。向上为含砾砂岩、砂岩、泥岩的韵律沉积。泥岩中有化石:

介形类:Darwinula sp 达尔文虫

Mongolianella sp 蒙古虫

图2-2-2莲花口组砾岩

2.2.3第四系(Q)

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阶地,以冲积、洪积为主;其次是分布于碳酸盐岩的溶蚀沟谷中的残积层。河流阶地主要为黏土、亚黏土,在填图区内阶地土壤肥沃,是农作物生长的好地方,阶地上多为农田,村庄。河流冲击物、坡积物主要为砂岩沉积层及砾石沉积(如图2-2-3)。

图2-2-3第四纪堆积物


第3章 岩石

沉积岩为测区仅有的岩石类型。其中地层以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次之。沉积岩主要包括陆源碎屑岩、泥岩和碳酸盐岩。而露头的碎屑岩主要为砾岩、砂岩和碳酸岩,碳酸盐岩包括灰岩、白云岩和膏溶角砾岩

 3.1碎屑岩类

区内的碎屑岩主要为砾岩、角砾岩、砂岩和泥岩。其形成是由于陆源岩石经过滑坡、洪积和河流作用破碎然后沉积形成的他生沉积岩。

 3.1.1 砾岩及角砾岩

砾岩、角砾岩在实习区出露于上侏罗纪莲花口组。在让水东桥头出露的砾岩中砾石的磨圆度差,分选也差,砾石粒径一般为1~5cm,最大的可达20cm。 砾石含量为85%左右,胶结物为钙质胶结(见图3-1)。

砾岩属于粗碎屑岩,粗碎屑岩按主要砾石的大小和成分可分为:

1)、巨粒岩,主要砾石粒径250mm~50mm;

2)、粗粒岩,主要砾石粒径50mm~10mm;

3)、细粒岩,主要砾石粒径10cm~2mm。

按砾石成分划分:

1)、单成分砾岩,指砾石中体积分数超过75%都为相同的成分。

2)、复成分砾岩,指砾石中没有那种成分超过75%。

3.1.2 砂岩

实习区内我们主要在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下段以及遂宁组中观察到了砂岩。飞仙关组页岩段以紫红色泥岩页岩为主,其中夹有泥灰岩及粉砂岩薄层;嘉陵江组下段中有紫红色钙质粉沙岩;遂宁组砂岩为淡黄色或黄白色,属于中粒砂岩,含有钙质结核,结核为紫红色,遂宁组砂岩岩层为中厚层状。

砂岩又称中碎岩屑,指砂级陆源体积分数超过50%的沉积岩类。砂岩的沉积环境比粗碎屑岩广阔得多,砂岩主要沉积在河流、沙漠、湖泊等大陆环境、河海过渡环境(三角洲、河口湾)、浅海至深海环境,并与粗碎屑岩、粉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等共同构成各种各样的垂向序列。砂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是两类最重要的油气储蓄岩类之一(另一类是碳酸岩盐),也是地下淡水的巨大存储库。

李白读书台南西400m和南东250m的山腰露头可见薄至中厚层壮紫红色钙质细纱岩。砂岩多以稳定的层状产出,也呈业状。在在王家岭北西200m的公路旁薄层紫红色钙质细砂岩中有泥裂和波痕出现(见图3-2);波痕波长5cm,波高5mm。这就反映出了当时的沉积环境为浅海相或浅湖相。

3.1.3 泥岩

泥岩主要分布在飞仙关组,遂宁组组中也有砖红色泥岩。泥岩又称细碎屑岩,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常与砂岩、粉砂岩共生或互层,或者以背景沉积的形式处于相对孤立的中粗碎屑岩体之间,有时可与粉砂岩一起构成单调的细碎屑沉积序列,也经常在中粗碎屑岩内以条带状产出。

泥岩的固结机制主要是压实,伴随成岩作用进行的还广泛出现粘土矿物之间的转化和各种沉积组分的溶解、成岩矿物的沉积和有机质降解。实习区内主要为薄层紫红色的泥岩(含页岩),见图3-3。水平层理发育,偶见有波痕。

3.2碳酸盐岩类

碳酸盐岩是指自生碳酸盐矿物体积分数超过50%的沉积岩。就体积而言,碳酸盐演岩只占所有沉积岩的4%左右,但在大陆地表的沉积岩中它却可占10%~35%,仅次于泥质岩,与砂岩不相上下,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类自生沉积岩,碳酸盐岩绝大部分都沉积在温暖的气候带的海水环境中,少数沉积在温暖的湖泊内,他们都是化学、生物或复合沉积作用的产物。

3.2.1 灰岩

灰岩在实习区内的三叠系的飞仙关组上段、嘉陵江组一二段、天井山组均有出露,是区内最常见的岩石。灰岩是指自生碳酸盐矿物中有一半以上为方解石的碳酸盐岩。灰岩都为区域性的稳定层状,尤其是海成石灰岩。灰岩的结构以泥晶结构和各种颗粒结构为主,在生物礁、生物丘或生物层中则为特殊的生物骨架结构、粘性结构或障积结构。灰岩的固结以压实和胶结为主,但溶蚀、交代和重结晶等作用也很常见。

图3-2-1 嘉陵江组下段存在晶洞的灰岩。各个露头点的灰岩皆为灰白—灰色,厚度由薄层—块状,大多数为微晶(泥晶)灰岩,也有少数的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和鲕粒灰岩出现。

在龙潭桥东的公路旁,出现嘉陵江一二段的岩石露头。嘉陵江一段底部出现几层中厚层鲕粒灰岩;鲕粒主要是泥晶方解石组成,呈圆状-椭圆状,大小一般在1mm,鲕粒类呈紫红色,风华面呈淡黄色。嘉陵江组二段中的微晶灰岩中顺层发育了许多方解石晶洞。晶洞直径在1—3cm,方解石结晶较好。泥质灰岩主要出现在飞仙关组二段的泥岩中。而白云质灰岩大多分布在嘉陵江组三段,主要成分为方解石,次要矿物为白云岩;淡灰至黄灰色,叫灰岩硬,表面风化也叫灰岩明显,具有少数较明显的刀砍纹,在区内分布不广泛。

3.2.2 白云岩

白云岩石是碳酸盐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中有一半以上为白云石。主要出露与填图区的嘉陵江组三段和雷口坡组,薄至厚层状,硬度高,呈灰色。白云岩既可单独产出,也可与石灰岩或砂岩等共生,或者在石灰岩中以斑块、条带形式存在。面常布满方向杂乱的刀砍纹,沉积结构与石灰岩相仿。由于海水不能直接沉积白云岩,在常温常压下也不能人工合成出白云石来,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至少寒武纪以后的白云岩主要是碳酸盐沉积物或石灰岩的。

灰质白云岩主要出露在嘉陵江组三段,呈灰至淡黄色微晶结构,纹层状、鸟眼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次要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颗粒细小,呈它形粒状,方解石由于重结晶作用颗粒较大,其集合体呈不规则状,集合体呈带状分布(见图3-3-2)。方解石颗粒或集合体和白云岩构成鸟眼构造,岩石中含一定的泥质和少量的有机质。

 

图3-3-2白云岩

3.2.3 膏溶角粒岩

膏溶角粒岩主要在嘉陵江组中出现。 在龙潭桥桥西100m处见嘉陵江组中段的膏溶角粒岩,为钙质胶结构,有方解石脉。让水东桥头350°方向至李白读书台途中小径上见嘉陵江组下段的灰褐色膏溶角粒岩,粒径一般为1cm 到2cm,大的有5cm左右(如图3-2-3)。

 

图3-2-3膏溶角粒岩                         图3-2-4鲕粒灰岩

3.2.4 鲕粒灰岩

在让水小庙350°方向至让水李白读书台路上,以及从龙潭桥东向西沿公路200m左右都见到有一层紫红色、灰色的鲕粒灰岩。此岩层为飞仙关组上段与嘉陵江组下段的分界标志。厚度为75cm,产状为:289°∠ 40°。

第4章 构造

匡南地区,西北以江油为界,东南以香水断层为界,其间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向北西倾斜的断层和倒转褶皱组成典型的叠瓦式断褶皱层。江油市断层西北盘为泥盆系,石炭系组成的唐王寨大向斜,香水断层东南盘为中,新生界组成的四川盆地。区内褶皱﹑断裂多处可见被中侏罗统千佛崖组以不整合所覆盖。因此,区内主体构造为印支运动的产物,但多处见到侏罗系被断裂带切断并被三叠系及以前的古老地层所逆掩。这说明燕山运动在本地区对印支老构有改造﹑深化的作用,使其更加复杂化。实习区内所见的断层和褶皱是由龙门造山带隆起引起的小型地质构造。其中区内发现了几处褶皱和断层。

4.1 各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4.1.1唐王寨向斜

出露于通口北部江油断层上盘。实习中只能在踏勘的时候见到该向斜的东南翼。该向斜是龙门山前山带最大最完整的一个向斜。向斜的全名为唐王寨——仰天窝向斜。向斜呈NE45。方向延伸,长度60公里,宽近20公里,核部为400米厚的下石炭统灰至深灰色灰岩组成,两翼为石英砂岩、灰岩、页岩和少数白云岩的泥盆系以及少量志留系。核部地层比较平缓,倾角为10°~30°,北西翼倾角缓约30°,南东翼陡约45°左右。从两翼泥盆系厚近6000米,而东南翼泥盆系厚仅仅2000米,两者相差4000米,该向斜为典型的轴面向南东倾斜的不对称向斜。该向斜除了东北端局部外,四周为断层所限制,叠加在一个由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组成的土桥向斜上。多数学者认为唐王寨向斜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印支期开始经过燕山期才基本完成。

4.1.2、江油断裂带

江油断裂带是若干大致平向的断裂组成,在区域上是龙门山泥盆系——石炭系沉积的东界,也是四川中、新生界红色泥盆地的西界,也是现今盆地与山区的地貌分界。根据江油地震站观察,现今西北盘相对上升并反扭移动。就实习区域将而言,从西北到东南,江油断层通口断层、望乡台——倒挂牌断层、黄连桥二号断层、黎家湾断层、黄连桥一号断层,狮子牌断层、含增断层、香水——让水断层均属于江油断裂带系列。它们向东北延伸,经过武都、马角坝、雁门坝等地直达广元以北,向西延伸到灌县以南,全长达400多公里,断裂带沿走向断层数目有增加有减少,有分有合,但各断层均倾向北西,倾角30°~60°,断裂带中的岩片主要是由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组成。断裂带内柔皱与拖曳现象明显,形成叠瓦式断裂构造。

4.2 褶皱

匡山地区西北以江油断层为界。东南以香水为界,其间为由一系列的大致平行的多条断层和褶皱组成,走向NE,构造面(断层面﹑褶皱面)倾向北西的叠瓦式断褶带。这一系列褶皱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断层破坏而显的极不完整,但仍可依稀推断出各个褶皱的大体形态。实习区内的主要褶皱及特征简述如下:

4.2.1唐僧坝背斜

为实习填图区的主要褶皱。轴向NE40°~50°,轴部因香水—让水断层的破坏,南东翼已被逆掩。据石油部门的钻井资料,核部由二叠系灰岩组成。轴面向北西倾斜。地表核部仅见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下段灰岩。北西翼依次出露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紫红页岩,嘉陵江组泥灰岩和灰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白云岩﹑天井山组灰岩。同时在北西翼上还发育有次级褶皱:

1、牛王庙背斜

核部由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下段薄至中层状白云岩及白云质泥岩组成,两翼依次由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上段厚层状白云岩﹑天井山组白云质灰岩和灰岩组成。背斜东北端在双石桥附近向北东倾伏﹑西南端在观音堂附近消失。轴向为NE30°,轴面倾向NE,倾角陡,长约10公里(如图4-2-1)。

图4-2-1  小背斜

2、文家坝向斜

核部由中三叠统天井山组组成,翼部由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成白云岩组成。其东北端在瓦子坪附近撒开,西南端在观音堂东北缘扬起。轴向NE30°,轴面倾向北西,倾角陡。长约10公里。

需要指出,实习区的地质构造总体必须从区域范围分析。实习区正处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由西北向东南推覆的前锋断裂带上。这个断裂带虽然组合成为叠瓦式构造,而各个断层都是具体分层滑脱性质,显出铲状断层的特点。如江油断层以志留系泥岩为滑脱层;黄莲桥断层以中泥盆泥质岩石为滑脱层;香水断层以飞仙关组泥岩作为滑脱层。断裂带中各断层的扩展位移序列属于前进式或背叠式,即与逆冲断层逆冲方向一致。整个褶皱断裂带为东向平行展布,而每个构造形态又从未全程贯通,就是对实习区这样小的范围来讲也是如此,平面的组合形式呈南西斜列,东西错开,即为右行雁列式。表明实习区的地质构造是因南北的反扭,左行力偶作用所生的北西南东挤压的结果。这也是符合现今江油地震的观测结果。

图4-1龙潭桥东的嘉陵江组二段上部薄层状灰岩中的层间褶皱

4.2.2 其他的小型褶皱

区内除了有唐僧坝背斜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小型牵引褶皱和构造褶皱。为我们认识褶皱的形成机理和性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图4-2-2为飞仙关组页岩段层间褶皱构造。如由李白读书台到邓家湾的路上发育了一系列次级背向斜(如图4-2-3),其中一组背斜的产状如下:两翼产状:245°∠27°(左)、185°∠45°(右);枢纽产状:5°∠35°;又如在龙潭桥东桥头的一处褶皱(如图4-2-4)。此外靠子山的北东侧采石厂的褶皱(图4-2-5)就是有猫儿山逆断层牵引构造引起的。走向NE44°,倾向北西,倾角62°。此处为断层的上盘,是T1f1的灰色中厚曾状微晶灰岩夹少量方解石脉。

图4-2-2飞仙关组二段小型正断层及牵引褶皱  图4-2-3李白读书台到邓家湾路上发育的背向斜

图4-2-4龙潭桥东桥头褶皱               图4-2-5靠子山的北东侧采石厂的褶皱  

4.3 断层

4.3.1 文家坝断层

构造上位于唐家坝向斜西北翼次褶皱牛王庙背斜与文家坝向斜之间转换公共翼上。出露于填图区内丘家槽﹑卢家槽﹑文家坝﹑漂草湾一线,长约4公里。走向NE40°,倾向北西,倾角75°。上盘中三叠统雷口坡一段白云岩向东南逆冲于中三叠统天井山组灰岩之上,并在附近形成有复形沟地。该断层在平面上分布为“S”形,东北段为NE向位于漂草湾一带,西南段也为NE向展于文家坝、卢家槽一带,两端表现为张性,中间段为NNE向,表现为压性。因此,该断层是受一对扭曲的力偶作用产生的,与褶皱有形成有关。属燕山期产物。

4.3.2香水—让水断层

构造上位于前龙山褶断带与中﹑新生界四川盆地的分界。出露于实习区让水唐僧坝﹑猫儿山一线。向东北沿平通河谷延伸至水山庙没于涪江第四系河流冲积层之下;向西南延伸经黄家沟至香水场,长达80多公里。走向NE45°,倾向北西,倾角45°--60°。

平通河西岸三叠系各组地层,由南东向北西依次变新,岩层倾向基本一致,但在平通河东岸却出现了侏罗系的新地层,岩层出现了倒转,因此,可推测平通河为一逆断层,断层的上盘上升,使得三叠系较老地层向东南逆冲于侏罗系较新地层之上,出现了岩层逆转。

断层证据:首先,地层缺失,T1f1的岩层直接逆冲于J2sn的地层之上;另外,从地貌上可清晰见到成线状的负地形(如图4-3-2)。

在唐僧坝、猫儿山同样可见岩层出现不连续,上盘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段鲕粒灰岩向南东冲于中侏罗统遂宁组紫红色泥岩及粉砂岩之上,另外,还形成有复形槽谷,这些都为断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上盘下三叠统飞仙关下段石灰岩形成很明显的牵引背斜,断层在平面上的展布,就实习区段讲呈“S”形,东北段和西南段均为NE向,中段石浸寺至猫儿山段为NNE向,两头表现为张性,中段为压性。因此该断层实习区段表现为顺扭的受力形式。该断层应为燕山期或属印支断裂并于燕山期再度强烈复活的结果。

4.3.3 其它小断层

 

图4-3-3 嘉陵江组下段中的小型逆断层及断层泥

 

小型断层(1)                       小型断层(2)

 

小型断层(3)                             小型断层(4)

小型断层(5)

在龙潭桥东150m处的公路旁可见一小逆断层(图4-3-3),是由于其他断层运动引起的牵引构造。走向NE30°,倾向北西,倾角63°。断层破碎带宽10m ,由灰色的构造透晶体和构造灰石砾岩夹少量方解石组成。构造透晶体呈大块桩;铁质侵染。构造角砾岩主要有灰石构成。

另外,在实习区内,还分布着以上一样很多小型断层(图小型断层1、2、3、4、5),它们或是由于周围的应力影响,或是岩性的差别,或是受到该地区的大型断层的波及,导致地层的微型断裂,这些都为我们认识断层提供了很好的模本和示例。

4.3.4其它构造

区内除了以上的构造外主要是有许多节理很发育。在一线天处节理很发育,以剪节理(节理面细长)为主,绝大部分为方解石填隙。节理玫瑰花图如下:

4.4地质发展历史

前面已经叙述,印支运动晚期使扬子板块解体,在龙门山前推覆——冲断带及前陆盆地形成,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加剧了该区的构造演变。测区的现今地层、构造特征,记录了扬子板块由稳定发展到前陆盆地的转化及演变历史,由下表列述了区内各地质时期主要地质事件及表现特征,并对测区地质发展历史作出了较清楚的比较。


第五章 矿产

5.1矿产资源种类以及产出地质特征简述

自上世纪纵贯江油全境的宝成铁路建成以来,江油市的矿产开发、矿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建立了省内首家大型水泥骨干企业,产量居全省第二位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冶金类非金属矿产为主的开采加工体系。区内固体矿物主要有砂金、赤铁矿、白云岩、石灰岩、方解石、砖用黏土和建筑用的沙砾石等七种。20##年,全市有各类矿山企业158个,年产矿石418万吨,天然气5.64亿立方米,矿业总产值1.25亿元(不含天然气)。如图5-3-1为实习区一采石场。

图5-3-1 实习区一石灰岩采石场

5.2区内矿产资源的远景

本区矿产地质工作工作项目自五十年代开始即陆续开展,早期工作的重点是建筑以及冶金辅助原材料投入一定的工作,八十年代末对区内金矿进行勘察,最终因结位低,有害杂质高以及规模小而无工业意义。另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矿山企业规模小,采选技术落后,产品以原矿及初级加工品为主。有些矿山大矿小采、采富弃贫,造成对矿产资源的破坏浪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对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污染或影响,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急待加强。


第六章 地貌

实习区属于龙门山前边缘带的匡南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势降低。山势走向为北东30°-40°,形成明显的五级山阶地地形。该区西北部为山区,以雷公山、岳家山和关保山一线为代表,最高峰海拔1579米,与其横切通口河相比,切割深度达1000米;第二级以倒挂牌、唐家大梁包为代表的低中山带,一般海拔都在1300米左右,切割深度最深达600米,其中倒挂牌主峰达1209米;第三级以黄家半坡至深坑子,前麻窝一线为代表的中低山地区,一般海拔高度为900米左右,切割深度达400米左右;第四级分布较广,如观音梁山、文家大包、李白读书台(小匡山),以及王洞山等低山地区,其海拔高度一般为700米左右,切割深度200米左右;第五级为测区东南与川西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一般海拔为350米左右,其切割深度不足100米。实习区主要位于第四级区。


第七章 水文

7.1 水文地质情况

图5-1 平通河

7.2 水资源评价

区内第四系松散冲击层分布面积大,富水性比较好,蕴藏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由于测区主要河流为平通河,属于涪江水系,水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水质量较好,污染程度比较轻,污染物来源主要是浮选物。


第八章 结束语

经过十一天紧锣密鼓地的野外实习工作和十多天的室内资料整理,我们的江油地质填图实习基本结束了。此次实习我们做了以下工作及成果:

首先,为了确保野外工作顺利进行,出野外前我们先做了多方面的室内准备。其内容有:接收任务,组织人员,配备装备,组织培训等等。我们还收集、整理、研究测区及其邻区的前人研究成果。

第二,野外踏勘。在阅读、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地质路线进行踏勘,其目的是通过直接观察了解区内地层、岩石分布和构造特点,达到对全区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我们运用的踏勘方法有登高远眺和路线穿越,其中主要是路线穿越。我们总共进行了八条路线的踏勘,并最终把实习区的地层划分成莲花口组、遂宁组、天井山组、雷口坡组、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等六个组,十个段。

第三,在踏勘期间,我们进行了实测地层剖面工作。其目的在于较详细地、系统地研究工作区出露的地层。通过实测地层剖面我们查明了地层的岩性,岩石组合、化石组合、层序、接触关系、岩层厚度、沉积特征、含矿性等,以及掌握了工作区的地层地质年代,建立了正确的地层系统。并且通过室内资料整理,我们绘制了导线图和实测地层剖面图。

最后,是将野外收集到的资料做全面的整理,将野外沿路线观察到的点及点间所见的主要地质现象,包括地层、构造等用统一的符号和线条把它们的分布、产状、相互关系标注在地形图上,并把相同的地质界线勾绘连接起来,即构成了一幅地质图。

此外,在完成了以上主要工作后,还要绘制实习区一处的图切剖面。野外实习期间,我们在龙潭桥东采石场一岩层面上进行了节理统计测量,绘制了节理走向玫瑰花图,对该岩层进行了坡面稳定性分析。

通过这次实习,我观察到了诸如断层、褶皱等典型的地质现象,这无不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使我对将来自己要从事的地质工作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室内的资料整理工作,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和野外观察记录方法,熟悉了图切剖面、节理玫瑰花图等基本的地质图的绘制,并分析我在野外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这又让我对地质工作有了充足的信心。

此次实习比较成功,基本达到了实习要求的目的,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岩性的辨认、地层的分层、和某些构造的分析辨认比较困难。一些基本的观察分析方法没有很好的掌握,不能学以致用,同时理论知识的不足和缺乏也增加了野外实习的难度……所以我还任重而道远,一定要抓紧时间,抓住地质培训的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黄定华 主编 普通地质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年12月

[2]路凤香 桑隆康 主编 岩石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年8月

[3]戈定夷 田慧新 曾若谷 编 矿物学简明教程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年10月

[4]成都地质学院 徐开礼,中国地质大学 朱志澄 主编 构造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年3月 34

更多相关推荐: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郑海伟

岩土与隧道工程专业公路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学院公路学院班级隧道一班姓名郑海伟学号2103100114指导老师李治平目录一序言4一实习时间二实习目的三实习要求四实习班级五实习地点及其地区概况二实习内容第一章地质罗...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实习目的与任务在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土木工程地质紧接着就进行了地质野外实习我们进行这次实习的目的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格式范例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目录1实习概要根据自己的内容进行页码编写正文中也要插入页码11实习时间与地点12实习目的13实习安排2实习内容21校内实习部分22校外实习部分3实习总...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工程地质gt实习报告范文1实习目的工程地质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也是我们港航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这次工程地质实践是我们检验和考察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也是我们明白这...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格式范例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目录1实习概要根据自己的内容进行页码编写正文中也要插入页码11实习时间与地点12实习目的13实习安排2实习内容21校内实习部分22校外实习部分3实习总...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单位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姓名王劲学号20xx1779班级土木5班指导教师文畅平时间20xx年1月2日目录1前言11实习目的和任务12实习地点2实习内容21黑麋峰地质公园22岳麓山3...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新

目录1实习目的与任务22实习内容321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实习322岳麓山实习523黑麋峰地质公园实习63实习收获与总结81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目的20xx年11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为期4周的工程地质实习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论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实习时间一前言为期五天的土木工程地质实习结束了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好像还沥沥在目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巩固课堂地质教学的必要手段它帮助我们理解课堂理论知识丰富了我们的个人实践经验通过这次实...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班级论文标题任课老师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前言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一实习目的任务1实习目的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实习任务对实习区内比较直观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初步分析对...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书封面及格式1

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实习学生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906学号3109004059学生姓名王德斌指导教师刘勇健20xx年10月14日目录1引言12不良地质现及其防治21崩塌的形成条件及治理措...

三峡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三峡大学20xx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姓名某某某学号20xx104400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带队老师某某实习时间20xx62720xx62820xx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摘要20xx年6月26日至27日在老师的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