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时间:2024.4.7

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3亿,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领跑全球互联网。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占网民的46%,半年内增长了32.1%,增速十分迅猛。

截至20xx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网民规模较20xx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半年增长率为13.4%,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4.3%。虽然中国的宽带普及率很高,但是宽带接入速度远远落后于互联网发达国家。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5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45.9%,半年内手机网民增长超过3700万。目前的手机网民中,28%的人表示未来半年有使用3G手机上网的意愿;目前尚没有使用手机上网的手机用户中,7.25%的人表示未来半年可能使用3G手机上网的意愿。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其中14.8%在过去半年内访问过农村、农业类网站。网民中农林牧渔劳动者使用农村、农业类网站的比例为42.7%。 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增速放缓。IP地址、国际出口带宽、网站数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20xx年。域名数出现小幅下滑,但是域名中开通网站的比例明显提升,域名从量的扩张转向质与应用率的提升。

中国网民中有 82.4%的网民在最常用的电脑中安装了安全软件。尽管如此,中国的网络安全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半年内有1.95亿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和木马的攻击,1.1亿网民遇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问题。 网民在网络娱乐、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上使用率较高,除论坛/BBS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均在50%以上,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使用率相对较低。

信息获取类网络应用使用率上升。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占比分别为69.4%和78.7%,较20xx年末增加1.4和0.2个百分点。

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用户规模持续增大,使用率略微下降。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使用率分别为55.4%和72.2%,比20xx年末分别下降了1.4和 3.1个百分点。博客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1亿人,使用率为53.8%,比20xx年底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使用率水平较低,相对滞后。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由7400万扩大到8788万,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旅游预订受经济现状影响,用户规模比去年年底略有下降;网上支付半年增加达到2370万人,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

互联网在促进网民获取信息、拓展人际交往、鼓励社会参与、提供实

际生活便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较为突出,但是也容易引起网民与现实脱离,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参与:网络在促进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活动的网民数量半年内提升了4.8个百分点。

人际拓展: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广度被拓宽,人际联系密度加深。近九成的网民认同互联网加强了其与朋友的联系,半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 网络分享:78.5%的网民经常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知识。网民的互助行为有利于促进知识传播、生产和生活效率提高,营造健康积极的上网环境。 生活助手:81.6%的网民对网上办事节省了很多时间表示认同,77.5%的网民觉得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社会隔离: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交流距离感即社会隔离也逐渐增大。其中,低龄网民因为互联网感受到的社会隔离感更高。

网络成瘾:大约每6个网民里有1个具有上网成瘾的倾向。网龄在一年以下的网民对网络成瘾的倾向性最强烈。

“沉默的螺旋”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在19xx年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the spiral of silence)。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表述如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时,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经过大众媒介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所认知。在―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中,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产生了。(郭庆光,1999)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变化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为传播学效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重新阐述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与此同时,这个理论也受到了来自理论界和时代发展两方面的挑战。在理论上,学者们针对她的理论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对她用人对孤立的恐惧这个单一因素来解释人的行为提出了异议;此外,这个理论不太能很好的解释异常思想的迅速传播;而且,这一理论可能与特定的民族心理相联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和不同的议题上,这一假说在理论和经验性调查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从时代的发展来看,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也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挑战。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很难对其施加群体的压力,作为支撑该理论的假设,即惧怕被孤立的心理状态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沉默的螺旋‖理论也就失去了效用。

互联网络带来的传播方式及受众心理的改变,必然引起传统的传播理论的改变,但我们并不能因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的产生就否定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传播方式的改变引起的人们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突发式的,而是与原有的生活及思维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而且技术理论上的可能并不能代表现实实践中的可能。

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

汪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一文中 [4],提出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就直接来自于网络传播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她认为:

1、由于网络上的传播交流载体是打印的文字,既没有面对面人际传播的表情等直接接触的阻碍,也没有大众传播声音和图像的影响,所以网上交流使人们无须留名留姓,无须自报家底,无论是你胡言乱语,还是直抒胸意,都没有人干涉你,因为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说,到底他说的是真是假。因此,网上传播带给了人们更大程度的交流与自由表达的空间,而这正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中所缺失的条件。2、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比较任性,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他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心理上的负担,这就使―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提出的―因害怕被孤立的恐惧感而不表达自己的异议‖的情形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失。3、交流对象也都有这样的心理:不知道发表异议的人是真是假,说不准他是在故弄玄虚,故意要显得与众不同,因此对异议者的责备也会轻些,网上交流人们随意表达意见后所需承担的心理压力就变得十分有限。4、在网络传播中人们往往容易坦露真实的自我,这会更加促使人们即使在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仍表明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者在结论中认为:人们在网络中,因为传播的匿名性,往往会将平日鲜有机会当众表露出的―本我‖表现出来,更容易也更愿意展示自己的真实观点,而不是随便接受或者默认别人的观点。这样看来,这时再用―沉默的螺旋‖ 理论来解释一切就行不通了。但作者在这里把―匿名性‖作为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一件利器未免有些底气不足,在作者看来,―匿名性‖可以营造宽松自由而没有群体压力的平等的交流空间,但是,―假面舞会的人人平等只是一种虚假的平等原则。在这个缺少?我与你‘的世界上,一切都是故事‖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根据诺依曼的观点,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一致,他们就会勇敢地说出来。①大众媒介通过关注多数派的观点来营造一种―意见气候‖从而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

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理性过程的产物。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者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的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开始涉足互联网的宏观效果研究领域,关注互联网对受众的长期影响。由于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存在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互联网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带来的挑战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网络空间的BBS进行分析,以探讨网络空间―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可能及其作用机制。

网络公共领域中―沉默的大多数‖依然存在

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于一身,形成了一个公开化的公共平台,受众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从理论上讲,由于网络空间中的匿名性以及在网络传播中群体结构的不稳定性,更多受众会在应对可能发生的群体压力时,选择转移话语平台,继续发表自身的意见和观点,以平衡在另一个群体中的失调和群体压力,这样在网络空间中就大大降低了从众行为的发生。③同时,群体之中的主客体变得相对模糊和不清晰,④这个传播群体具有自由性、随意性,受众对群体压力的感知逐渐淡化。基于以上理想化的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对传统大众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前提——从众心理、群体压力产生了冲击。

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网络论坛帖子的点击率和实发帖数会有很大的差距。大多数论坛要求登陆ID账号才能发表言论,包括发表主帖和跟帖。通常网络论坛的实际网友远大于申请用户数量。据统计,超过八成的网络用户选择不使用ID账号。这些网友只观看、浏览信息,不会登陆论坛发表意见,这样就产生了网络论坛的―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对于―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的作用机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

首先,等级分层的无形存在。 BBS参与者可有网管、版主、资深网民、普通网民等分类,不同的BBS论坛对这四类受众的称呼不同。由于角色的制定与分类,使网络BBS成为一个网络虚拟社会,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论坛会对不同角色实行不同的管理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成员的ID趋于固定,成员的ID成为网络空间之中各网民身份的证明。同时,成员之间逐步形成分工和协作,BBS论坛在规定着职责的同时也制约着网民的行为,有些BBS也开始形成自身不成文的规范和群体意识。这样,版主在事实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通过对别人话语权的封杀来维护自身的话语权成为版主的日常事务,因而版主才是网络论坛上的真正掌权者。普通网民话语权的行使和自身意见的表达,需要受到网管和版主的审查和制约。同时,网络论坛上普通网民往往由于观点和意见的一致而自发形成团结的一体,在必要的时候,成员还可以采取一致的行动。如果一个网民

做出违背大家意愿的事情、发表与论坛上主流意见相左的观点,他就可能被冷落、被孤立甚至被封杀。等级分层的无形存在,使占绝大多数的网民在网络论坛中仍然受到制约,只能按照版主和网管的规则来发表观点。虚拟社会从而产生角色扮演和身份的认同机制,基于对现实社会的参考,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环境中所存在的意见气候。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环境之中,―沉默的螺旋‖假说存在的前提条件又是成立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环境之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存在的合理性。

其次,应该看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论坛上网民的社会孤立动机并没有消失。―沉默的螺旋‖假说理论提出,由于人们害怕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被社会多数意见环境所孤立,找不到社会归宿而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而在多数意见的压力之下,为避免这种恐惧心理而选择跟从他人的观点以寻求安全感。⑤互联网上意见的表达是否是公开的意见呢?根据诺依曼的研究,在公共场合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即被视为公开的表达。⑥有公开意见的表达就会有社会孤立的产生。

根据人的社会心理的一般规律,人对社会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无论是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流,都是为了寻找一种社会认同感或者被认同感,而不是寻求社会孤立。在网络论坛之中,普通网民经常会遇到资深网民所代表的意见群体的压力。资深网民在传播学的观点中被称为―意见领袖‖,他们一般有较强的理论能力,论坛活动的时间长,发帖数量大,文笔优美,观点新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往往会引起更多网民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发表少数意见的普通网民,就处于一种被―多数意见‖所包围的弱势地位。这样―少数意见‖的帖子往往会被版主删掉,情况复杂的网民的ID账号被网管封杀。在这种群体的压力之下,少数意见往往得不到公开露面的机会,即便是未被删帖,这种帖子的跟帖回帖率也很低,形成网络论坛之中被孤立的势态。这种情况之下要想继续在论坛发言,网民只有丢掉自己的真实想法,按照版主的规则和强势观点来处理自己的帖子内容,以寻求在网络论坛之中的认同和安全感。这样在网络空间环境之下,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网络成员形成和现实生存环境之中类似的压力和社会孤立。当然,在网络环境之下,社会孤立不是绝对的,因为网民还可以选择退出当前的论坛投入到其他论坛的讨论之中。但是原来ID所代表的网络身份给了网络使用者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被BBS身份认同体系的排斥所带来的孤独感越来越深。

第三,网络存在与现实社会的对应关系。网络空间之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个群体在现实社会的物理世界中已经存在,网络只是给这个群体提供了另外一种交流的方式,因而现实社会关系会对网络关系产生较强的影响。在这个比较稳定的社区里,大部分的网络成员的ID名称都可以

与其显示身份对应起来,这样现实社会关系被或多或少地带入网络空间之中。这样的网络环境之下,网民所承受的个人意见的压力更加强大,会有更多的网络用户选择从众或者不发表议论。

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它更加地间接,不直接作用于具体的个体,而是作用于网络用户的ID名称,从而压力强度有所减弱,但是其对网民的个体影响不容忽视。正是由于社会孤立动机的存在和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的存在,网民在行为方式上更多地选择沉默或者从众,在网络群体之中寻求安全和认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在网络空间中继续存在,―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继续发挥着作用。

注释:

①[美] 理查德·韦斯特 林恩·H·特纳著,刘海龙译:《传播理论导论:分析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版,第452页

②⑤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xx年版,第 220页、221页

③④⑥谢新洲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xx年版,第174、175、220页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人类努力在观点、态度、知识、价值之间建立内在的协调、一致及和谐,这就是说,存在一种朝向认知间协调的驱力。

1. 成对元素可能存在着无关、协调或失调的关系。2. 如果两个元素彼此没有什么含义,那么,这两个元素就处于无关的关系。3. 在单独考虑两个元素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元素处于一种失调关系之中。4. 在单独考虑两个元素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那么,这两个元素处于一种协调关系之中。

2. 从这些定义出发,我们表明了一系列暗示着认知失调存在的情境:

1. 在两个或更多个备择物之间做出选择之后,几乎总存在着失调。相应于拒绝备择物的积极特征的认知元素,以及相应于选中备择物的消极特征的认知元素,同所采取行动的认知元素是失调的。相应于选中备择物的积极特征和相应于拒绝备择物的消极特征的认知元素,同相应于所采取行动的认知元素是协调的。2. 通过提供奖励或威胁进行惩罚,努力引发出与内心观点有差异的外在行为后,几乎总存在着失调。如果成功的引发了外在行为,一个人内心的观点同有关行为的认知是失调的。如果不能成功的引发外在行为,那么,内心的观点同这个人的行为的认知是协调的,但没有获得奖励或遭到了惩罚的认知,同他行为的人认知是失调的。3. 强迫或偶然接触新信息,会产生同已有认知相失调的认知元素。4. 群体中公开表达的分歧意见,导致了成员的认知失调。其他成员──一般是喜欢自己的人──所持一个观点的认知,同这个成员所持有的相反观点是失调的。5. 当发生一个事件而这个事件具有如此大的强制力以致需哦有人产生了一致的反应时,会在一大批人身上产生相同的失调。例如,产生了一个事件,这个事件确凿无疑地证明某个广泛拥有的信念是无效的。

迄今为止,我们把失调和协调定义为―全或无‖的关系──即如果两个元素彼此是有关的,那么,他们的关系或者是失调的,或者是协调的。对于失调后协调的程度,我们提出了下述两个假设:

两个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的失调或协调的程度,使这两个元素重要性的直接函数。2. 两个认知群组之间存在的失调程度,是处于失调状态的两个认知群组之间所有关系的甲醛比例的函数,每一种失调或协调关系,都按照该关系中所涉及的元素的重要性而加权。

从有关失调程度的这些假设出发,一系列操作上的含义看来很清楚了:

1. 决定后失调的程度,使该决定的中的重要性和为选中备择物响度吸引力的递增函数。2. 当同样对于选中和未选中备择物特征的相同认知元素的数目增加时,决定后试跳得的程度就减少。3. 如果说允诺的奖励或威胁要进行惩罚,或者刚刚足以引发出外在行为,或者刚刚不足以引发出外在行为,强迫性服从所产生的失调程度便最大。4. 如果引发

了强迫服从,那么,随着奖励或惩罚的程度的增大,失调程度也就增大。

5. 如果没有引发强迫性服从,那么,随着奖励或惩罚的程度的增大,失调的程度也就增大。6. 随着同一个观点相协调的已有认知元素数目的增加,由其他表达分歧意见所产生的失调程度就减少。这些认知元素或者是相应于客观的、非社会的信息,或者是相对于有关持同样观点的其他人的认知。7. 随着一个观点的重要性,随着该观点与声称有分歧意见那个人的相关性,以及随着声称有分歧意见那个人的吸引力的增加,来自其他人的意见分歧所产生的失调程度也增加了。8. 这个人的观点同声称有分歧意见的那个人的观点之间差异越大,由此,相应于两个认知群组之间处于失调状态的元素数目越多,失调程度就越大。 现在,我们看到了说明该理论的核心假设的要点:

1. 失调的存在,产生了减少失调的压力。2. 减少失调压力的大小,是已有失调程度的一个函数。

这些假设自然是我们考虑减少失调的方法。有三个主要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1. 通过改变失调关系所涉及的一个或多个元素。2. 通过增加同早已存在的认知相协调的新的认知元素。3. 通过减少失调关系所涉及的元素的重要性。

把这些思考应用于实际情景中,导致了下述结果:

1. 通过增加选中备择物的吸引力,减少未选中备择物的吸引力,或同时操作两者,可以减少决定后失调。2. 通过把选中和未选中备择物的某些特征知觉为相同,可以减少决定后失调。3. 通过减少这个决定各方面的重要性,可以减少决定后失调。4. 如果引发了强迫性服从,通过改变内心的观点,使之同外在行为一致,或通过扩大所涉及的奖励或惩罚的程度,可以减少失调。5. 如果没有引发强迫性服从,通过加强原有内心的观点或通过把所涉及的奖励或惩罚降到最低程度,可以减少失调。6. 失调的存在导致了追求能提供与现有认知元素相协调的认知的新信息,而避免有可能增加现有失调的新信息。7. 当在失调中所涉及的某些认知元素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时,通过改变行为,于是直接改变了这个认知元素,可以减少失调。8. 被迫或偶然接触可能增加失调的新信息,常常导致该人在努力避免增加失调时对所接触到的新的信息产生错误的解释和错误的知觉。9. 由其他人表达分歧意见所产生的失调,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通过影响其他人改变其观点,通过拒绝有分歧意见的其他人而减少。10. 失调的存在,将会导致寻求那些早已赞同这个人想要建立或维持的认知的其他人,也会导致发起沟通和影响过程,以努力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11. 只有表明通过改变观点从而减少了这个人的失调程度,加之于一个人身上的影响在产生观点改变方面更有效。12. 在彼此互相联系的许多人都产生同样失调的情境中,通过获

得社会支持来减少失调是非常容易实行的方法。

为了对该理论的简要概述做一总结,我们对于人们努力减少失调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如下;

1. 努力减少失调的效果,将取决于在失调中所涉及的认知元素对改变的抵制,取决于能提供新的、与现有认知相协调的认知元素的信息的可获得性,或取决于能提供新的、与现有认知相协调的认知元素的其他人的可获得性。2. 一个认知元素对改变的主要抵制来源,是这些认知元素对―现实‖的反应程度,以及这个元素同许多其他元素所处协调关系的程度。3. 在两个认知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最大程度的失调,相等于两个元素中具有较少抵制的那个元素对改变的抵制力。如果失调超过了抵制力的程度,具有较少抵制的那个元素将被改变,由此减少了失调。

模仿理论

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著有《模仿的法则》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创始人,模仿理论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出版《舆论与群集》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套的作用。

依据塔德的理论认为模仿是先天的,是我们生物特征的一部分。然而,经过米勒多拉德、班杜拉及其他许多学者的研究,模仿性行为犹如其它许多种类的行为一样,也是习得性的。模仿是社会学习重要形式,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婴幼儿就是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的。模仿也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

感染理论

感染理论(contagion theory)源于伦波试图分析和解释人群行为的观察。虽然大众没有人群的所有特征,但社会感染过程中的机制和动态类似于大众和人群。感染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暗示性,激情和情绪传播程度的增加导致大众中的成员以相同方式行动。感染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循环反应(circular reaction)‖原理。所谓循环反应,就是个体行为激励他人按同一方式行为,然后接二连三地扩散开来的一种激励形式。结果,激情和类似行为逐步扩散,一个强化另一个并感染上升。

为了使循环反应发生和社会感染过程扩散,人们必须相互接近。然而,就社会感染发生而言,身体接触并非必要条件。尽管人们并不接触,而有关金融市场和经济的消息迅速扩散使得循环反应和社会感染过程发生。证券市场的大屏幕行情显示器播报的股票交易量和价格变动对信息接受者而言有着潜在的激励效应。当股票升跌幅度较大且交易量相应放大时,这种―唤起‖效应最有可能发生。

紧急规范理论与资源动员理论

认为突发性的集体行为迫使集体成员在短时间内诠释事件的意义,也造成行为规范的危机,其成员必须修正情境,重新定义,共同磨合,形成新的行为规范与原则。根据符号互动论的命题,揭露群众行为并不是刻板印象中的非理性行为,而是有意义的社会互动。

资源动员理论

认为社会运动是理性的,经过成本与报酬的估算,运动的基本目标是在利益冲突与算计中形成界定,冲突不满与资源团体组织集体行动的机会密切相关,社运组织的权威与组织有其秩序,而非一盘散沙。 社会运动从个人自利的动机出发,运动的领导必须呼朋引伴聚集资源才能推动社会运动。

控制转让理论。

该理论是科尔曼(J. S. Coleman)提出的,他反对将集群行为视为一种非理性行为,认为集群行为的参与者都是理性,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则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转让给他人。但这种控制转让并不是一时感情冲动,而是理性权衡的结果,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转让行为的控制权,并不必然导致混乱,但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发生集群行为。1[1]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网民规模统计情况20xx年6月达到33800万人20xx年12月达到38400万人20xx年6月达到420xx万人20xx年12月达到45730万人20xx年6月达到48500万...

19xx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xx1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xx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我国Internet上网计算机用户人数用户分布信息流量分布域名注册等方面情况的统计信息对国家动态掌握Inter...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xx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前言19xx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自19xx...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前言19xx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自19xx年至今CNNIC已成功发布了30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本次报...

20xx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

20xx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一章调查介绍一调查方法一网民个人调查11调查总体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小灵通宿舍...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xx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前前言言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19xx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手机网民增长12亿20xx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x...

转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72520xx文章来源360传媒CNNIC于19xx年11月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今年正值CNNIC成立15周年...

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概要

25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手机网民增长12亿20xx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20xx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告全文下载gtgt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20xx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调...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众所周知互联网最早于19xx年起源于美国可以说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时至今日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方兴未艾互联网已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平台信息化的重要工具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xx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互联网应用向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