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时间:2024.3.19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xx年 1月)

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前言

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 19xx年,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

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自 19xx年至今 CNNIC已成功发布了 32次 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本次报告是第 33次报告。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CNNIC的历次报告则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起步到 腾飞的全部历程,并且以严谨客观的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等各界掌握中国互联网络发 展动态、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自 19xx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了于每年 1月和 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惯例。第 33次统计报告延续了以往内容和风格,对我国网民规 模、结构特征、接入方式和网络应用等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调查研究。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工作一如既往地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 持。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主管部门指导下,各项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各互联网 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配合下,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及时完成。在此,谨对 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时也对接受第 33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网民朋友表示最同 诚挚的谢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 年 1月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目录

报告摘要 ....................................................................................................5

第一章调查介绍 ........................................................................................9 第二章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5

一、网民规模....................................................................................................................................15

(一)总体网民规模....................................................................................................................15 (二)手机网民规模....................................................................................................................18 (三)分省网民规模....................................................................................................................19 (四)农村网民规

模....................................................................................................................21

二、网民属性....................................................................................................................................22

(一)性别结构............................................................................................................................ 22 (二)年龄结构............................................................................................................................ 22 (三)学历结构............................................................................................................................ 23 (四)职业结构............................................................................................................................ 23 (五)收入结

构............................................................................................................................ 24

三、接入方式....................................................................................................................................25

(一)上网设备............................................................................................................................ 25 (二)上网地点............................................................................................................................ 26 (三)上网时

长............................................................................................................................ 27

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29

一、基础资源概述............................................................................................................................ 29

二、IP地址 .......................................................................................................................................29 三、域名............................................................................................................................................30 四、网站............................................................................................................................................32 五、网

页............................................................................................................................................32 六、网络国际

出口带宽 ....................................................................................................................33

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35

一、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35

(一)信息获取............................................................................................................................ 37 (二)商务交易............................................................................................................................ 37 (三)交流沟

通............................................................................................................................ 41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四)网络娱乐............................................................................................................................ 43

二、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45

第五章网民互联网行为解读 ..................................................................53

一、搜索引擎:搜索产品、细分市场和终端设备改变用户搜索习惯.........................................53

二、社交网站:用户活跃度下降,用户向其它应用转移 ............................................................ 58 三、电商应用:多因素驱动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 ....................................................................62 四、网络视频:硬件技术、网络环境、线下节目推动着网络视频行业向前发展.....................70 五、网络游戏:整体行业持续放缓,手机端游戏热度高 ............................................................ 71 六、移动互联网:行业全面发展,加速向

日常生活渗透 ............................................................ 75

第六章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 ..........................................................81

一、企业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 ........................................................................................................81

(一)计算机使用状况................................................................................................................81

(二)互联网使用状况................................................................................................................82

(三)宽带使用状况....................................................................................................................83

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发展状况 ................................................................................85

(一)电子商务使用状况............................................................................................................85 (二)

网络营销使用情况............................................................................................................87

三、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特点与趋势 ............................................................................................ 87

附录 1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89

附录 2调查支持单位 ............................................................................10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附录 3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介绍........................................................101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报告摘要

一、基础数据

◇截至 20xx年 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5358万人。互联网普 及率为 45.8%,较 20xx年底提升 3.7个百分点。

◇截至 20xx年 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5亿,较 20xx年底增加 8009万人,网民中使 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 81.0%。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 28.6%,规模达 1.77亿,相比 20xx年增 长 2101万人。

◇中国网民中通过台式电脑上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 69.7%和 44.1%,相比 2012 年均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 0.8个百分点和 1.8个百分点。手机上网比例保持

较快增长,从 74.5%上升至 81.0%,提升 6.5个百分点。

◇我国域名总数为 1844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较去年同期增长 44.2%,达到 1083万,

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 58.7%。截至 20xx年 12月,中国网站总数为 320万,全年增 长 52万个,增长率为 19.4%。

◇截至 20xx年 12月,全国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为 93.1%,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 83.2% ,固定宽带使用率为 79.6%。同时,开展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比例分别为 23.5%

和 26.8%,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为 20.9%。

二、 趋势与特点

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空间有限,手机上网依然是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5358万人。互联网普 及率为 45.8%, 20xx年底提升了 3.7个百分点,及率增长幅度与 20xx年情况基本一致,

较 普

整体网民规模增速 持续放缓。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 5 亿,年增长率为 19.1%,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而新网民较高的手机上网比 例也说明了手机在网民增长中的促进作用。20xx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 达 73.3%,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发展正在从"数量"转换到"质量" 20xx年 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较 20xx年底提升了 3.7个百分点,普及率

增长幅度延续自 20xx年来的放缓趋势。总体而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主题已经从"普及率 提升"转换到"使用程度加深" 而近几年的政策和环境变化也对使用深度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国家政策支持,20xx年国务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说明了互联网在整体经济社会的地位;其次,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结合愈加紧密,如购物、物

流、支付乃至金融等方面均有良好应用;再次,互联网应用逐步改变人们生活形态,对人们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有较大改变。 高流量手机应用的发展较快 20xx年,手机端视频、音乐等对流量要求较大的服务增长迅速,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 模增长明显。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 2.47亿,与

20xx年底相比增长了 1.12亿人,增长率高达 83.8%。手机视频跃升至移动互联网第五大应 用。手机端高流量应用的使用率增长主要由三方面原因促进,首先是用户上网设备向手机端

的转移,整体网民对于电脑的使用率持续走低;其次,使用基础环境的完善,如智能手机和 无线网络的发展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最后是上网成本的下降,如上网资费降低、视 频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的包月合作等措施降低了手机视频的使用门槛。 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类应用发展迅速 20xx年,微博、社交网站及论坛等互联网应用使用率均下降,而类似即时通信等以社 交元素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发展稳定。体数字分析,

从具 20xx年微博用户规模下降 2783万人,

使用率降低 9.2个百分点。而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 5.32亿,较

20xx年底增长 6440万,使用率高达 86.2%,继续保持第一的地位。移动即时通信发展迅速 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即时通信与手机通信的契合度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社交关系的基础之

上,增加了信息分享、交流沟通、支付、金融等应用,极大限度的提升了用户黏性。 网络游戏用户增长乏力,手机网络游戏迅猛增长 20xx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增长明显放缓。网民使用率从 20xx年的 59.5%降至 54.7%。 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 3.38亿,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仅为 234万。与整体网络游戏用户规

6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模趋势不同,手机端网络游戏用户增长迅速。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 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 为 2.15亿,较 20xx年底增长了 7594万,年增长率达到 54.5%。整体行业用户的增长乏力 以及手机端游戏的高速增长意味着游戏行业内用户从电脑端向手机端转换加大,手机网络游 戏对于 PC端网络游戏的冲击开始显现。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团购成为增长亮点

商务类应用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其中网络购物以及相类似的团购尤为明显。2013 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3.02亿人,使用率达到 48.9%,相比 20xx年增长 6.0个百分 点。团购用户规模达 1.41亿人,团购的使用率为 22.8%,相比 20xx年增长 8.0个百分点, 用户规模年增长 68.9%,是增长最快的商务类应用。商务类应用的高速发展与支付、物流的 完善以及整体环境的推动有密切关系,而团购出现"逆转"增长,意味着在经历了野蛮增长 后的洗牌,团购已经进入理性发展时期。

中小企业互联网基础应用稳步推进,电子商务应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使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化状况较好,但微型企业需重点加强;东、 西部地 区企业的互联网基础应用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中部地区与其他地区间存在的差距较 大。我国使用网络营销推广的企业比例仍然不高,利用即时聊天工具、搜索引擎、电子商务 平台推广保持在前三位。时聊天工具庞大的用户基数、

即 较强的用户黏性和丰富的管理工具,

已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工具; 从消费者行为模式来看,搜索行为直接指向购买,电子商务平 台正是购买行为的发生场所,并且由于营销推广成本有限,因此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投入 可控、性价比较高的方式。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8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一章调查介绍

一、调查方法

(一)网民个人调查

1.1调查总体 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小灵通、宿舍电话)或者手机的 6岁及以上常住居 民。

◇样本规模

用户调查总体样本 60,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 30,000个,样本 覆盖中 国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总体细分

A C B

调查总体划分如下:

子总体 A:被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电话覆盖的居民+小灵通用户+学生 宿舍电 话覆盖用户+其他宿舍电话覆盖用户】;

子总体 B:被手机覆盖人群;

子总体 C:手机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手机覆盖人群有重合,

重合处为子总体 C】

C=A ?B。,

1.2抽样方式

CNNIC针对子总体 A、B、C进行调查,为最大限度地覆盖网民群体,采用双重抽样 框方式 进行调研。采用的第一个抽样框是固定住宅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 A。采用的第二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个抽样框是移动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 B。

对于固定电话覆盖群体,采用分层二阶段抽样方式。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 代表性,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 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根据该城市固 定住宅电话覆盖的 6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配。 对于手机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电话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分为 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省内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样本,使省内样本 分配符合自加权。 为了保证每个地市州内的住宅电话号码被抽中的机会近似相同,使住宅电话多的局号 被抽中的机会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访问实施工作的操作性,在各地市州内住宅电话号码的

抽取按以下步骤进行:

手机群体调研方式是,在每个地市州中,抽取全部手机局号;结合每个地市州的有效 样本量,生成一定数量的四位随机数,与每个地市州的手机局号相结合,构成号码库(局

号+4位随机数)对所生成的号码库进行随机排序;拨打访问随机排序后的号码库。固定电; 话群体调研方式与手机群体相似,同样是生成随机数与局号组成电话号码,拨打访问这些 电话号码。但为了不重复抽样,此处只访问住宅固定电话。

1.3调查方式

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进行调查。

1.4调查总体和目标总体的差异

CNNIC在 20xx年底曾经对电话无法覆盖人群进行过研究,此群体中网民规模很小, 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目前该群体的规模逐步缩减。因此本次调查研究有一个前提假设,

即:

针对该项研究,固话和手机无法覆盖人群中的网民在统计中可以忽略不计。 (二)企业调查

2.1调查对象 电话调查的目标总体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

1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 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 照》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

2.2 抽样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2.2.1地区分层标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标准,将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东 部、中 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个类别:

? 东部包括10个省市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

东和海南。

? 中部包括6个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 西部包括12个省市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

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 东北包括3个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2.2.2行业分层标准

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标准,企业法人单位分为十八个行业大类。CNNIC按照各行 业在互 联网使用情况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将原十八个行业大类合并为九个行业类别: 序号 行业名称

农、林 、牧、渔业

1采矿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制造业

2 建筑业

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金融业

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

5 和餐饮业

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7 房地产业

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第 33次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按地区及合并后的行业两个指标进行交叉分层,将总体划分为4*9共计36个层。根据 20xx年第二次经济普查企业法人单位的省市、行业分布情况,在每层中等比例分配样本量。

在每层中随机抽取企业法人单位进行调查,最终有效样本共6000家企业。

2.3调查实施方法 本项目采用电话调查(CATI)的方式。调查随机性和准确性控制办法如下:

1)采取工作日早9点至晚6点拨打电话的方法。 2)完成调查后,要求电话调查公司提供所有电话的拨打明细情况,进行抽查。

3)为避免接通率对随机性的影响,对号码无法接通的情况,取至少拨打三遍的方式。采

4)为避免访员个人观点对访问造成影响,规定不需要读出的选项一律不加以任何提示, 并追问到位。 5)电话调查结束后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核对了变量的取值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对于不合格样本予以整体删除处理。

(三)网上调查

网上调查重在了解典型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 20xx年 12月 10日至 12月 31日期间进行了网上调查。将问卷放置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心(CNNIC)的网站上,同时在政府媒体网站、全国较大的网站上设置问卷链接,由网民 主动参与填写问卷。回收问卷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答卷有效性检验,筛除无效答卷。 (四)网上自动搜索与统计数据上报

4.1IP地址总数

网上自动搜索主要是对域名、网站数量及其地域分布等指标进行技术统计,而统计上 报数据主要包括 IP地址数和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IP地址分省统计的数据来自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IP地址数据库。将两个数据库中已经注册且可以判明地址所属省份 的数据,按省分别相加 得到分省数据。由于地址分配使用是动态过程,所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同时,IP地址的国 家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会要求中国 IP地址分配单位(如中国电信等)每半年上报一 次其拥有的 IP地址数。为确保 IP数据准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会将来自 APNIC 的统计数据与上报数据进行比较、核实,确定最终 IP地址数。

4.2 中国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 中国的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来源于:

域名数:.CN和.中国下的域名数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库;中 国类别顶级域名( gTLD)来源于域名统计机构 WebHosting.Info公布的数据。

网站数:由 CNNIC根据域名列表探测得到。.CN和.中国域名列表由 CNNIC数据库提 供,类 别顶级域名(gTLD)域名列表由国际相关域名注册局提供。

4.3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电信企业的报表制度,定期得到中国各运营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连的 网络出口带宽总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纳入了这些上报数据。 二、报告术语界定

◇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 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手机网民:指过去半年通过手机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 联网的 网民。

◇电脑网民:指过去半年通过电脑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电脑接入互 联网的网民。

◇农村网民: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网民。

◇城镇网民: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国城镇地区的网民。

◇ IP地址:IP地址的作用是标识上网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是互 联网中的基础资源,只有获得 IP地址(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能和互联网相连。,才

◇域名:本报告中仅指英文域名,是指由点(.)分割、仅由数字、英文字母和连字 符(-) 组成的字串,是与 IP地址相对应的层次结构式互联网地址标识。常见的域名分为两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ccTLD)以.CN结尾的域名代表中国;一类是类别顶,如 级域名(gTLD)以.COM,.NET,.ORG结尾的域名等。,如

◇网站: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WWW.+域名"为网址的 web站点,其中包括中国的国 家顶级域名.CN和类别顶级域名(gTLD)下的 web站点,该域名的注册者位于中国境内。

如:对域名 cnnic.cn来说,它的网站只有一个,其对应的网址为 cnnic.cn或 , 除此以外,,??等以该域名为后缀的网址只被视为该网站的不 同频道。 ◇企业/中小企业:本报告中的企业均指中小企业,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 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 20xx年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界定,不含个体 工商户。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

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调查范围: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指中国大陆地区,均不包括香港、澳 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本次统计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 20xx年 12月 31日。

14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二章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一、网民

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5358万人。互联网 普及率为

45.8%,较 20xx年底提升 3.7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保持放缓的态势。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万人

75000

45.8%

38.3%

42.1%

34.3%

28.9%

51310

56400

61758

50000

22.6%

38400

45730

8.5% 16.0% 10.5%

25000

29800

11100

13700

21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网民数

互联网普及率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2013.12

图 1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近来年,中国网民规模增长主

要源于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第一,中国政府在信息化领

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并持续加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为互联网接入提供较好的网络基

础条件;第二,运营商和各大厂商积极推动互联网应用发展,加快网络应用对社会生活的 渗透,如打车、支付等应用与线下结合紧密,吸引更多人使用互联网;第三,传统媒体和 新媒体的联动加强,提升整体社会对互联网的认知,促使更多人使用互联网;第四,网络 应用的社交性和即时沟通的便捷性,在增加网民使用黏性的同时加大了网民对非网民同伴 的连带影响,促进非网民向网民转化。这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增长,尤

其推动了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加。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 73.3%,2 高于其他设备的使用比例,这意味着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渐饱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主题已经从"普及率提升"转换到

"使用程度加深" ,而近几年的政策和环境变化也对互联网使用深度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国家政策支持,20xx年国务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说明了互联网在整体经济社会的地位;其次,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结合越加紧密,如购物、

物流、支付乃至金融等方面均有良好应用;再次,互联网应用塑造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 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有较大改变。

20xx年新增网民上网使用设备情况

80% 60% 40%

28.7% 16.9% 73.3% 20% 0%

台式电脑

来源: 笔记本电脑 手机 2013.1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 2 新增网民上网设备使用情况

对非网民未来上网意愿进行分析显示:20xx年非网民中表示半年内肯定上网或可能上 网的比例为 11.9%,与 20xx年底基本持平,说明非网民中原本就有上网意向的潜在网民已

逐步完成向网民的转变;非网民中未来不一定/说不清是否上网的比例为 13.7%,相比 2012 年底有所上升,肯定不上/可能不上的比例则有所下降,说明非网民中倾向不上网的用户开 始逐渐改变其上网意向,这部分人也将成为下一阶段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来源。

16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非网民未来上网意向

肯定上/可能上 不一定/说不清 肯定不上/可能不上

90%

68% 72.9% 77.3% 78.1%

65.0% 69.5% 74.5%

45%

17.5% 16.3% 17.0%

23%

13.4%

12.5%

17.5% 14.3% 13.7%

0% 11.9%

2011.6 10.2% 9.3% 2013.12

2011.12 2012.6 2012.12 9.4% 2013.6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3 非网民未来上网意向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 网络接入便利性以及上网终端费用的逐步下降,使

网络设 备和网络条件等影响非网民上网的因素比重不断减少,而"年龄太大/太小"及"不 懂电脑和网络"这两个因素比重则不断增大,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未来互联网的普及难度

加大,在易转化人群中已逐步达到饱和,另一方面说明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使用能力依然是互联网深入普及的重点,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教育普及。

未来,手机上网依然是带动中国网民增长的重要因素。手机相对电脑的技术门槛更低,

是互联网向农村地区、低收入群体渗透的重要途径。在手机上网普及过程中,运营商的推 动作用还将继续存在,过网络套餐和 3G号码的推广宣传活动促进手机用户向手机网民用通 户的转换。尤其针对农村等相对落后地区居民,在加大手机上网宣传的同时还应开发更多 和农村生活相关联的应用,提高农村居民对互联网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对互联网的使用。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80%

57.5%58.1% 非网民不使用互联网的原因 60% 40%

20% 20.6% 18.6% 11.7%10.0% 18.0%17.4% 10.8% 10.5% 0% 2.8% 1.8%

不懂电脑/网络 年龄太大/太小没有电脑等上网当地无法连接互

设备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联网 没时间上网 不需要/不感兴趣 2012 2013 2013.12 来源: 图 4 非网民不使用互联网的原因

20xx年 8月 1日,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强调加强战略引导 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加大光纤到户、农村宽带进入乡村、

公益机构宽带接入力度。可以预见,未来基础网络设施建设还将继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 服务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全方位多维度的网络接入支持将推动中国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 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深化,促进我国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创新。

(二)手机网民规模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5亿,较 20xx年底增加 8009万人,网民中 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 20xx年底的 74.5%提升至 81.0%,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

增长。 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得益于 3G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价 格持续走低,为手机上网奠定了较好的使用基础,促进网民对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尤其

为网络接入、终端获取受限的人群提供接入互联网的可能。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3 年 1月至 10月,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3.48亿部,销量保持快速增长;20xx年 11月 3G 移动电话用户达 3.86亿户,较上年同期增长 1.54亿户。另一方面得益于手机应用服务的多 样性和深入性,尤其是新型即时通信工具和生活类应用的推动下,手机上网对日常生活的

渗透进一步加大,在满足网民多元化生活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手机网民的上网黏性。

在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电信运营商网络资费下调和 Wi-Fi覆盖逐渐全面的情况下,手机

18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上网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动力,不仅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普及,

更催生出更多新的应用

模式,重构了传统行业的业务模式,带来互联网经济规模的迅猛增长。

万人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75000 100%

81.0%

60000

69.3%

74.5%

50006

80%

41997

45000

60.8%

66.2%

39.5%

60%

30000

30274

35558

23344

24.0%

40%

15000

11760

20%

5040

2007

2008

2009

0%

2010 2011 2012 2013

手机网民规模 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5 手机网民规模

三)分省网民规模

20xx年,我国各省市网民规模均有一定幅度增长,中国大陆 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中网民数量超过千万规模的省份已达 25个,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达 13个,网民

相比 20xx年增加了青海和河北两省,网民普及率分别为 47.8%和 46.5%。

2013

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地域性差异仍然存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互联网普及

率相对较高,超过 65%,而江西、云南、贵州等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则相对较低,均不到

33%。20xx年,江西、云南、贵州、河南等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的省份,互联网网民规 模增速最快,而北京、上海、广东等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高的省份,互联网网民增速则有

所放缓。未来,随着互联网设备的不断普及与宽带网络计划的加大推进,我国互联网发展

的地域差异也将进一步减少。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9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表 1 2012-20xx年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省份

网民数(万人)

普及率

网民规模增速

普及率排名

北京 上海 广东 福建 天津 浙江 辽宁 江苏 新疆 山西 青海 河北 海南 陕西 山东 重庆

1556

75.2% 70.7% 66.0% 64.1% 61.3% 60.8% 55.9% 51.7% 49.0% 48.6% 47.8% 46.5% 46.4% 45.0% 44.7% 43.9% 43.9% 43.7% 43.1% 42.3%

6.7%

1

1683 6992 2402 866

4.8% 5.5% 5.4% 9.2% 3.4% 11.6%

2 3 4 5 6 7 8 9 10

3330

2453 4095 1094 1755 274

3.6%

13.7%

10.4% 15.1% 12.7% 7.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389

411

1689

8.9% 12.0%

4329 1293 1093 283

8.2%

内蒙古

13.3%

宁夏

9.7%

湖北 吉林 黑龙江

广西

2491

7.9% 9.5% 13.9%

1163

1514 1774 115

39.5% 37.9% 37.4% 36.3% 35.9% 35.1% 34.9% 34.7% 32.9% 32.8% 32.6% 45.8%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11.9% 13.9% 9.5%

西藏 湖南 安徽 四川 河南 甘肃 贵州 云南 江西 全国

2410

2150 2835 3283 894

15.0%

10.7% 15.0% 12.5% 15.6% 15.7% 15.9% 9.5%

1146

1528 1468 61758

2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四)农村网民规模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 28.6%,规模达 1.77亿,相比 20xx年增 长 2101 万人。20xx年,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 13.5%,镇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 8.0%,

农村 城

城乡网民规模的差距继续缩 小。

网民城乡结构

80% 72.4% 71.4%

60% 40% 27.6%

20% 28.6%

0%

城镇 农村

2012

2013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6 中国网民城乡结构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 进,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体人口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但我国农村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占比却保持上升,反映出农村互联网普及工作的成效。2013 年,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 27.5%,延续了 20xx年的增长态势,城乡互联网普及差距进 一步减少,农村地区依然是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城乡居民互联网普及率和城镇化进程

城镇居民互联网普及率 乡村居民互联网普及率 中国乡村人口占比

70%

60% 55.1% 62.0%

54.3%

53.5% 56.7% 59.1%

50%

53.4%

40%

45.7% 50.3% 48.7%

30% 47.4%

35.9%

20%

10% 17.5% 20.2% 23.7%

0% 11.6% 14.8% 27.5%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7 中国城乡居民互联网普及率和城镇化进程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二、网民属性

(一)性别结构

截至 20xx年 12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 56:44,与 20xx年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庞大 的网民基数影响下中国网民性别比例保持基本稳定。

网民性别结构

60%

55.8%

56.0%

44.2%

44.0%

40%

20%

0%

2012

来源:

2013

2013.1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 8 中国网民性别结构

(二)年龄结构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 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 31.2%,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在 和 20xx年底网民结构一致。龄和高龄网民略有提升,意味着互联网的普及继续深入。

而低 这

网民年龄结构

40%

30% 20% 10% 0%

1.7% 1.9%

24.0% 24.1%

10-19岁

30.4% 31.2%

25.3%

23.9%

12.4%

12.1%

4.4%

5.1%

1.8% 1.9%

10岁以下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及以上

2012

来源:

2013

2013.1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 9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2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三)学历结构

截至 20xx年 12月,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较高水平,未来进一步增长空间有限。 20xx年,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占比为 11.9%,相比 20xx年有所上升, 保持增长趋势,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

网民学历结构

40%

35.6% 36.0%

32.3% 31.2%

30%

20% 10.9%11.9%

9.8% 10.1%

10% 11.3%10.8%

0%

小 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中专/技校 大专 大学本科

2012 2013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10 中国网民学历结构

(四)职业结构

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 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 高位。 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构成网民第二大群体,占比 18.6%。企业公司中管理人员占比为 2.5%

,一般职员占比为 11.4%。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0% 学生

网民职业结构

10%

20%

30%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般职员

0.5% 0.5%

4.2% 4.3%

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企业/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企业/公司一般职员

0.6% 0.4% 2.5% 2.1%

专业技术人员 商业服务业职工

制造生产型企业工人

3.8%

3.8% 4.1% 3.5%

10.1% 11.4% 8.1% 6.6%

个体户/自由职业者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农林牧渔劳动者

退休

无业/下岗/失业

其他

1.8%

0.0%

3.5% 4.0% 5.5% 6.6% 2.3% 2.4%

25.1% 25.5%

18.1% 18.6%

9.8% 10.2%

2012

来源:

2013

2013.1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 11 中国网民职业结构

(五)收入结构

月收入1为 2001-3000元和 3001-5000元的上网群体规模最大,在总体网民中占比分别 为 17.8%和 15.8%。500元以下及无收入人群占比为 20.8%。

1其中学生收入包括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勤工俭学工资、奖学金及其它收入,农民收入包括子女提供的生活费、农业生产收

入、政府补贴等收入,无业、下岗、失业群体收入包括子女给的生活费、政府救济、补贴、 抚恤金、低保等,退休人员收入包括子女提供的生活费、退休金等。

24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月收入结构 网民个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0%

10%

20% 无收入8.4%

9.7%

500元

以下

14.2%

11.1%

501-100012.3%

13.3%

1001-1500

8.2%

8.8%

1501-2000

10.1%

10.7%

2001-3000元

18.0%

17.8%

3001-5000元

18.4%

5.6%

15.8%

5001-8000元

7.7% 8000元以上

4.7%

5.1%

2012

2013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12 中国网民个人月收入结构

三、接入方式

一)上网设备

2013

年,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继续保持增长,从 74.5%上升至 81.0%, 增长 6.5个百分点。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则略有降低。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网民上网设备

100%

80% 74.5% 81.0%

70.6% 69.7% 60% 40% 20%

0% 45.9% 44.1%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来源:

手机 201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 2013.12 图 13 网民上网设备

(二)上网地点

20xx年,我国网民在家里、网吧和学校等场所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均有所 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 1.9、3.7和 4.4个百分点。其中,以学校使用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比例下降幅度最大,主要原因在于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和网络资费的降低,使学生通过手

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增加。随着上网设备的多样性和网络接入的便利性,各场所使用电脑 上网的比例将进一步下降。

网民使用电脑上网场所

100%

91.7% 89.8% 80%

60% 40% 20%

0%

家里 32.4% 32.5% 15.7% 11.3% 13.3%14.6% 22.4% 18.7%

来源:

网吧 单位 学校 公共场所 201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 2013.12 图 14 网民使用电脑上网场所

26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三)上网时长

20xx年,中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 25.0小时,相比上年增加了 4.5个小时。近 年来,我国网民上网时长不断增加,尤以 20xx年上网时长增加最多。20xx年,Wi-Fi和 3G 网络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了网民对各类应用的使用需求,尤其像视频等大流量应用的 使用,从应用使用深度上提升了网民对各类应用的使用时长。此外,互联网应用的丰富性, 使手机网民逐渐从碎片化的阅读、新闻等相对简单的应用向时长较长、黏性较大的社交、 生活服务类应用发展,在应用使用广度上提升了对互联网的整体使用时长。

小时中国

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

30

25.0

18.7 20.5

20 18.3 10 0

2010 2011 2012 2013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15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8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一、基础资源 概述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 IPv4地址数量为 3.30亿,拥有 IPv6地址 16670块/32。

我国域名总数为 1844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较去年同期增长 44.2%,达到 1083

万,在 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 58.7%。

我国网站总数为 320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 19.4%。

国际出口带宽为 3,406,824Mbps,较去年同期增长 79.3%。

表 2 2012-20xx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

2012 年 12 月 2013 年 12 月 年增长量 年增长率

IPv4(个) 330,534,912 330,308,096 -226,816 -0.1% IPv6(块/32) 12,535 16,670 4,135 33.0% 域名(个) 13,412,079 18,440,611 5,028,532 37.5%

其中.CN 域名(个) 7,507,759 10,829,480 3,321,721 44.2% 网站(个) 2,680,702 3,201,625 520,923 19.4%

其中.CN 下网站(个) 1,036,864 1,311,227 274,363 26.5% 国际出口带宽(Mbps) 1,899,792 3,406,824 1,507,032 79.3% 二、IP地址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 IPv6地址数量为 16670块/32,较去年同期增长 33.0%,位列 世界第 二位。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块/32 18000

15000 12000 9000

中国IPv6地址数

16670 14607

12499 12535 9398

6000 3000

58

63

395

401

429

来源:

2009.6 2009.12 2010.6 2010.12 2011.6 2011.12 2012.6 2012.12 2013.6 2013.1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 16 中国 IPv6 地址数量

我国 IPv4地址总数基本维持不变,截至 20xx年 12月共计有 3.30亿个。

中国IPv4地址数及其增长率

40000 万个 30000

60%

38.0%

31.8%

20000

34.0%

23245

27764

33044 33053

18127

13527

28.2%

10000

9802

2006

2007 2008

19.4%

19.0%

33031

43%

25%

0.0%

8%

2009 2010 2011 2012

-0.1%

-10%

2013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IPv4地址数

增长率

2013.12

图 17 中国 IPv4 地址资源变化情况

三、域名

在".CN"域名增长带动下,我国域名总数增至 1844万个,相比上年底增速达 37.5%。

3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表 3 中国分类域名数

数量(个) 占域名总数比例

CN 10,829,480 58.7% COM 6,311,480 34.2% NET 743,996 4.0% 中国 274,553 1.5% ORG 164,476 0.9% INFO 64,515 0.3% BIZ 51,742 0.3% 其他

369 0.0% 总和 18,440,611 100.0%

注:类别顶级域名 gTLD)

( 来源于域名统计机构 WebHosting.Info12月 30日公布数据。

截至 20xx年 12月,中国 .CN域名总数为 1083万,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44.2%,占中 国域名总数比例为 58.7%;.COM域名数量为 631万,占比为 34.2%。另外, .中国"域名" 总数达到 27万。

表 4 中国分类 CN 域名数

总数比例

cn 数量(个) 占 CN 域名

8,874,726 81.9%

com.cn 992,580 9.2%

adm 713,055 6.6%

net.cn 125,510 1.2%

org.cn 59,758 0.6%

gov.cn 55,207 0.5%

ac.cn 4,429 0.0%

edu.cn 4,150 0.0%

mil.cn 65 0.0%

合计 10,829,480 100.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四、网站

截至 20xx年 12月,中国网站2数量为 320万,全年增长 52万个,增长率为 19.4%。

中国网站数量

400

万个

300

200 100

84

150

2006 2007

2008

288

323

2009

191

230

320

268

2010 2011 2012 2013

2013.12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注:数据中不包含.EDU.CN下网站

图 18 中国网站数量

五、网页3

截至 20xx年 12月,中国网页数量为 1500亿个,相比 20xx年同期增长了 22.2%。

2指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

3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3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网页数及其增长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600 200% 亿个 1500

161.0%

1227

1200

150%

108.8%

866 800

89.5%

600

100%

336

400

78.6%

85 161

44.3%

41.7%

22.2%

5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0%

2013

页数

增长 率

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19 中国网页数量

20xx年中国单个网站的平均网页数和

单个网页的平均字节数均维持增长,显示出中国 互联网上的内容更为丰富:平均网站的网页数达到 4.69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 2.3%;平均

每个网页的字节数为 50KB,增长 19.0%。

表 5 中国网页数

单位

2012 年 2013 年 增长率 网页总数 个 122,746,817,252 150,040,762,685 22.2% 个

60,379,347,181

89,696,746,139

48.6% 静态网页 占网页总数比例

49.19%

59.78% -- 个

62,367,470,077

60,344,016,546

-3.2% 动态网页 占网页总数比例

50.81%

40.22%

-- 网页长度(总字节数) KB 5,140,463,284,447

7,479,873,203,607 45.5%

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数

个 45,789 46,864 2.3% 平均每个网页的字节数 KB

42

50 19.0%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截至 20xx年 12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 3,406,824Mbps,年增长率为 79.3%。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3500000 Mbps 2800000 88.6%

2100000

1400000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及其增长率

73.6%

1,899,792

43.7%

36.7%

3,406,824

100%

79.3%

75%

700000

35.3% 1,389,529

1,098,957

866,367

640,287 26.8% 26.4% 368,927 256,696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50%

25%

0%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国际出口带宽

增长率

2013.12

图 20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变化情况

表 6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技网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 合计

国际出口带宽数(Mbps)

2190878 850215 287629 55500 22600 2

3406824

34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一、整体 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3 年,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契合手机使用特性的网络应用进一步增长。即时通 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其用户使用率继续上升,微博等其他交流沟通类应用使用率则持 续走低;电子商务类应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大量增长;对网络流量和 用户体验要求较高的手机视频和手机游戏等应用使用率看涨。

高流量手机应用的发展

2013 年,手机端视频、音乐等对流量要求较大的服务增长迅速,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 模增长明显,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在手机上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 2.47亿, 与 20xx年底相比增长了 1.12亿人,增长率高达 83.8%。手机视频跃升至移动互联网第五大 应用。手机端高流量应用的使用率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是用户向手机端的转 移,整体网民对于电脑的使用率持续走低;其次,是使用基础环境的完善,如智能手机和 无线网络的发展;最后是上网成本的下降,如视频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的包月合作。 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类应用发展迅速

2013 年,微博、社交网站、及论坛等互联网应用使用率均下降,而类似即时通信等以 社交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发展稳定。从具体数字分析,20xx年微博用户规模下降 2783万人, 使用率降低 9.2个百分点。而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 5.32亿,较

20xx年底增长 6440万,使用率高达 86.2%,继续保持第一的地位。移动即时通信发展迅速 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即时通信与手机通信的契合度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社交关系的基础 之上,增加了信息分享、交流沟通甚至支付、金融等应用,极大限度的提升了用户黏性。 网络游戏用户增长乏力,手机网络游戏迅猛增长

2013 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增长明显放缓。网民使用率从 20xx年的 59.5%降至 54.7%。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 3.38亿,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仅为 234万。与整体网络游戏用户规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模趋势不同,手机端网络游戏用户增长迅速。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 数为 2.15亿,较 20xx年底增长了 7594万,年增长率达到 54.5%。整体行业用户的增长乏 力以及手机端游戏的高速增长意味着游戏行业内用户从电脑端向手机端转换加大,手机网

络游戏对于 PC端网络游戏的冲击开始显现。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团购成为增长亮点

商务类应用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其中网络购物以及相类似的团购尤为明显。2013

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3.02亿人,使用率达到 48.9%,相比 20xx年增长 6.0个百分

点。团购用户规模达 1.41亿人,团购的使用率为 22.8%,相比 20xx年增长 8.0个百分点, 用户规模年增长 68.9%,是增长最快的商务类应用。商务类应用的高速发展与支付、物流的 完善以及整体环境的推动有密切关系,而团购出现"逆转"增长,意味着在经历了野蛮增

长后的洗牌,团购已经进入理性发展时期。

表 7 2012-2013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

用户规模(万)

53215 49132 48966 45312 43658 42820 33803 30189 28078 27769 27441 26020 25921 25006

网民使用率 86.2% 79.6% 79.3% 73.4% 70.7% 69.3% 54.7% 48.9% 45.5% 45.0% 44.4% 42.1% 42.0% 40.5%

用户规模(万)

46775 46092 45110 43586 37299 37183 33569 24202 30861 27505 23344 22065 25080 22148

网民使用率 82.9% 78.0% 80.0% 77.3% 66.1% 65.9% 59.5% 42.9% 54.7% 48.8% 41.4% 39.1% 44.5% 39.3%

年增长率 13.8% 6.6% 8.5% 4.0% 17.0% 15.2% 0.7% 24.7% -9.0% 1.0% 17.6% 17.9% 3.4% 12.9%

4网络新闻:2012 年 12月份未调查网络新闻的网民数,此处为 20xx年 6月份数据。

36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8077 14067 12046

29.3% 22.8% 19.5%

11167 8327 14925

19.8% 14.8% 26.5%

61.9% 68.9% -19.3%

一)

信息获取

1.

搜索引擎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 4.90亿,与 20xx年底相比增长 3856万

人,增长率为 8.5%,使用率为 79.3%。

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基础服务之一,虽然行业已经发展成熟,但行业内部依然存在变

化:行业层面上,搜索引擎企业之间整合加速,通过并购或入股等形式提升自身竞争力;

企业层面上,手机网民的增长促使移动端入口争夺更为激烈;技术层面上,基于自然语言、 语音、图片、二维码等搜索形式的技术发展。在整体搜索行业进入成熟期的背景之下,未

来搜索引擎的持续发展还将取决于搜索结果安全性和用户信任度。

2012-20xx年搜索引擎用户数及使用率

万人

80.0%

60000

79.3%

80%

45000 45110

48966

60%

40% 30000

15000

20% 0%

2012

2013

搜索引擎用户数 网民使用率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21 2012-2013 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二)商务交易

5旅行预订:本报告中旅行预订定义为最近半年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行程。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网络购物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3.02亿,较上年增加 5987万,增长率

为 24.7%,使用率从 42.9%提升至 48.9%。

20xx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的增长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首先,电商企业开始从"价格

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企业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服务竞争,提升了网络购物的消费体验;,

其次,整体应用环境的优化,如网络安全环境的改善,移动支付、比价搜索等应用发展, 为网络购物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最后,网络购物法规的逐步完善。20xx年政府加快了网 络零售市场的立法进程,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网络购物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追溯

责任等内容纳入,保障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基本权益。

2012-20xx年网络购物用户数及使用率

48.9%

42.9%

万人 40000

30000

30189

50%

24202

38%

20000

10000

25%

13%

0%

2012

网络购物用户数

2013

网民使用率

2013.12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 22 2012-2013 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2.团购

团购成为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团购用户规模 1.41亿,同比 增长 68.9%,使用率提升至 22.8%,同比增长 8个百分点。

手机端的快速发展推动团购的高速增长,手机团购使用率从 20xx年底的 4.6%增长至

16.3%。以团购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与手机定位等功能深度契合,20xx年团购服务在手机

端与地图、旅行、生活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进一步融合,推动了团购向网民群体的快速渗透,

整个行业也在不断地向线下生活服务领域纵深发展。

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的整体行业洗牌,团购已经回归理性发展状态。一方面,专业

的团购网站通过产品定位和人员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包括高收益产品的选择、服务质量的

提升、信任度的改善等措施,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意愿。另一方面,网络购物、旅行

38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预订等电商平台对团购服务的引入和重视进一步促进了团购行业的

发展,这得益于平台企

业在用户规模和信任度上的优势。

2012-20xx年团购用户数及使用率 20000

22.8% 万人

25%

15000

14067

14.8%

20% 8327

15% 10000

10% 5000

5% 0%

2012

2013

团购用户数

网民使用率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23 2012-2013 年中国团购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3.网上支付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 2.60亿,用户年增长 3955万,

增长率为

17.9%,使用率提升至 42.1%。

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网民在互联网领域的商

务类应用的增长直接推动网上支付的发展。第二,多种平台对于支付功能的引入拓展了支

付渠道。第三,线下经济与网上支付的结合更加深入,促使用户付费方式转变。例如:用

支付宝支付打车费用等。

2012-20xx年网上支付用户数及使用率

40000

万人

50%

39.1%

42.1%

30000

22065

26020

40% 20000

30% 20%

10000

10%

0%

2012

网上支付用户数

2013 网民使用率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24 2012-2013 年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4.旅行预订6

截至 20xx年 12月,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 1.81 亿,年增长 6910万人,增幅 61.9%,使用率提升至 29.3%。20xx年在网上预订火车票、机

票、酒店和旅行行程的网民分别占比 24.6%,12.1%,10.2%和 6.3%。火车票网上预订比例 上升最快,提升了 10.6个百分点,成为整体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2012-20xx年旅行预订用户数及使用率

20000 万人 15000

11167

18077

40%

29.3%

30%

10000 5000

19.8%

来源:

2012 2013

20% 10% 0%

旅行预订用户数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网民使用率

2013.12

图 25 2012-2013 年中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在线旅游预订用户规模的增长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因素:第一,国民经济与旅游需求 的联动效应。研究显示,当人均 GDP达到 5000美元时,旅游行业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

济。20xx年中国人均 GDP超过 6000美元,已进入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多元化发展阶 段,居民的旅游预订需求全面释放。第二,旅游预订网站景区信息的丰富性,媒介旅游攻

略的实用性以及支付方式的便捷性极大地提升在线旅游预订的用户体验。第三,用户互联 网使用程度的深化,企业的营销推广活动和手机 APP的丰富促使线下预订7用户逐渐向线上 转移。

6本报告中在线旅行预订定义为最近半年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行程。

线下旅行预订:主要通过电话和实体店进行旅游预订的方式。

7

4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20xx年中国网民各类在线旅行预订服务使用率

网上预订火车票

14.0%

24.6%

9.0% 网上预订机票

12.1%

网上预订酒店

7.2%

10.2%

网上预订旅行行程

5.4%

0%

6.3%

2012

10%

20%

2013

30%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26 2012-2013 年中国网民各类在线旅行预订服务使用率

(三)交流沟通

1.

即时通信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 5.32亿,比 20xx年底增长了 6440万, 年增长率为

13.8%。即时通信使用率为 86.2%,较 20xx年底增长了 3.3个百分点,使用率

位居第一。即时通信服务一直是网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其直接创造商业价值能力有限,

更多的来自增值服务的开发。

2012-20xx年即时通信用户数及使用率

60000 86.2%

82.9% 万人

45000

46775

53215

90%

68%

30000

45%

15000

23%

0%

2012 2013

即时通信用户数网民使用率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27 2012-2013 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2.博客/个人空间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 4.37亿人,较上年底增长 6359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万人。民中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使用率为 70.7%,上年底上升 4.6个百分点。

网 较

20xx年底,

博客用户在网民中的占比为 14.2%,比 20xx年底下降 10.6个百分点,规模不断减少,

相 用户 且用户活跃度持续下降,根据 CNNIC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显示,2013

年下半年,博客总访问次数同比下降 27.2%,总浏览页面下降 22.3%。

2012-20xx年博客/个人空间用户数及使用率

万人 60000

66.1%

70.7%

45000 30000 15000

80%

37299

43658

2012

博客/个人空间用户数

2013 网民使用率

60% 40% 20% 0%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28 2012-2013 年博客/个人空间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3.微博

20xx年,微博发展出现转折,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出现大幅下降。截至 20xx年 12月,

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 2.81亿,较 20xx年底减少 2783万,下降 9.0%。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

45.5%,较上年底降低 9.2个百分点。微博发展并不乐观:一方面,基于社交网络营销的商 业化并不理想,盈利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冲击导致微博用户量下降。

万人 48000

2012-20xx年微博用户数及使用率

54.7%

45.5%

30861

36000

60%

24000

12000

28078

45%

30%

15%

2012

微博用户数

2013

0%

网民使用率

2013.12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 29 2012-2013 年中国微博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4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4

.社交网站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达 2.78亿,使用率为 45.0%,相比 20xx年 底降低

3.8个百分点。近年来,虽然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率下降,但社交已发展成为各种互联

网应用的基本元素,如网络购物、游戏、视频等服务纷纷引入社交元素以促进发展。

2012-20xx年社交网站用户数及使用率

48.8%

40000

50% 万人

45.0%

30000

27505

27769

38%

20000

25%

10000

13%

2012

0%

2013

社交网站用户数 网民使用率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30 2012-2013 年中国社交网站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四)网络娱乐

1.

网络游戏

截至 20xx年 12月,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3.38亿,民使用率从 20xx年的 59.5%

中 网 降至 54.7%。与上年相比,

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仅为 234万,增长空间有限。但是与整体

网络游戏用户发展规模不同,手机网络游戏用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意味着中国网络游

戏行业内用户向手机端转化进一步提升。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20xx年网络游戏用户数及使用率

60000 万人 45000

33569

80%

54.7% 33803

59.5%

60% 40% 20% 0%

30000

15000

2012

网络游戏用户数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 网民使用率

2013.12

来源:

图 31 2012-2013 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2.网络文学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数为 2.74亿,较 20xx年底增长 4097万人,年 增长率为 17.6%。网民网络文学使用率为 44.4%,较 20xx年底增长了 3个百分点。

网络文学发展环境逐步完善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方面,版权保护力度加大,促进网络

文学行业健康发展。三中全会政策条文强调对知识产权及版权的保护,加大打击网络文学

盗版力度,有利于提升正版网络文学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大众对网络文学的认可, 提升了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而提升网络文学的盈利能力,盈利方式从早期的用户付费、 线下出版,进一步扩展到游戏、动漫、影视等行业。

2012-20xx年网络文学用户数及使用率

40000 万人 30000

41.4%

44.4%

45%

23344

27441

20000 10000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2 网络文学用户数

2013 网民使用率

2013.12

30%

15%

0%

图 32 2012-2013 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44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3.

网络视频

截至 20xx年 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 4.28亿,较上年底增加 5637万人,增长 率为

15.2%。网络视频使用率为 69.3%,与上年底相比增长 3.4个百分点。

网络视频用户数继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改善:首先,网络建设

和视频设备为网络视频提供了更好的使用条件;其次,网络视频内容更为丰富,吸引更多

网民在线收看视频;最后,网络视频与传统电视媒体的深入合作,带动了网络视频的播放。

2013

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生显著变化:战略层面上,视频网站并购和整合力度加

大,出现跨行业、线上线下等方面的整合,不断改变着网络视频行业格局。产品层面上,

视频企业不但加强了 PC端和移动端产品的优化升级,而且加强了与客厅娱乐相关的业务推

进,围绕"家庭娱乐"推出了与网络视频相关的机顶盒、路由器、互联网电视等硬件产品,

力求打赢"客厅争夺战" 网站内容层面上,不少视频企业一方面加大自制剧的开发,以降。 低版权购买成本、减少亏损,另一方面加强线下热播剧目的购买力度,以吸引新客户、增

加广告收入。

2012-20xx年网络视频用户数及使用率

60000

69.3% 万人 65.9%

80%

45000

37183

42820

60%

30000

40%

15000

20%

0%

2012

2013

网络视频用户数 网民使用率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2013.12

图 33 2012-2013 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二、手机网民

应用状况

2013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整体行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移动终端的特性进一步体现,

行业内应用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其中,交流沟通类应用依然是手机的主流应用,在所有应

用中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第一,但用户主要集中手机即时通信上,微博、社交网站、论

坛等应用的使用率均有所下降;休闲类娱乐应用发展迅速,手机游戏、手机视频和手机音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乐等应用的用户规模大幅上升,增长态势良好;手机电子商务类应用渗透率虽然相对较低,

但领域内所有应用的使用率全部呈现快速增长。

2012-20xx年手机网民各类手机应用使用率

手机即时通信

83.9%

86.1%

手机网络新闻

手机搜索

67.6%

73.3% 69.4% 73.0%

手机网络音乐 手机网络视频 手机网络游戏 手机网络文学

手机微博 手机社交网站

32.0%

50.9%

58.2% 49.3%

33.2%

43.1% 43.3% 40.5% 48.2% 39.3%

30.9% 28.9%

42.0%

手机网络购物

手机邮件

13.2%

手机网上支付 手机网上银行

手机团购 手机论坛 手机旅行预订

0%

13.2%

29.1% 25.4% 25.1%

12.9%

23.4% 4.6%

16.3%

22.9%

11.1% 5.9% 9.1%

25%

50%

75%

100%

20xx年

来源:

20xx年

2013.1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 34 2012-2013 年中国手机网民网络应用8

手机即时通信保持快速发展,新厂商竞争难度较大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 4.31亿, 20xx年底增长了 7864万,较 年增长率达 22.3%。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 86.1%,较 20xx年底提升了 2.2个百分点。

手机端即时通信凭借其服务特性与手机特性的高度契合发展迅速。从内部分析,相比

于 PC端而言,中小手机即时通信工具发展难度更大,这种状况的造成原因一方面由于手机

特性的限制导致增值服务开发力度有限;另一方面,排名首位的即时通信工具通过线上线

46

8

2012 年 12月未调查手机网络新闻的用户数据,此处为 20xx年 6月份调查的数据。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下服务和应用的结合极大提升了用户黏性,平台化竞争壁垒已经形

成。

2012-20xx年手机即时通信用户数及使用率

60000

83.9%

86.1%

万人

90%

45000

43079

68%

35215

30000

45%

15000

23%

2012

2013

0%

手机即时通信用户数 手机网民使用率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35 2012-2013 年中国手机即时通信用户数及手机网民使用率

手机搜索迅速增长

,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手机搜索用户数达 3.65亿,较 20xx年底增长 7365万人,增

长率为

25.3%;手机搜索使用率为 73.0%,与 20xx年底相比提升 3.6个百分点。随着移动

互联网快速增长,网民部分搜索行为从 PC端向移动端转移。

网民手机端搜索行为与 PC端有所差异:搜索方式上,手机搜索输入方式更加多样化,

除了文字输入外,还有语音、二维码扫描等输入方式,且使用率快速增加。搜索内容上,

除娱乐和阅读等内容外,用户在手机端搜索本地生活服务类信息和应用信息的需求更大,

手机搜索已成为应用分发的重要渠道之一。

2012-20xx年手机搜索用户数及使用率

60000

90%

万人 69.4%

73.0%

45000

36503

68%

30000

29138

45%

15000

23%

0%

2012 2013 手机搜索用户数

手机网民使用率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36 2012-2013 年中国手机搜索用户数及手机网民使用率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手机微博网民规模下降,用户使用热度下降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手机微博用户数为 1.96亿,与 20xx年底相比减少了 596万,

下降 2.9%。手机微博使用率为 39.3%,相比 20xx年底降低了 8.9个百分点。由于手机端应

用的使用独占性较强,类似平台性手机即时通信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微博功能的高度重合分

流了部分手机微博用户。

万人

30000

2012-20xx年手机微博用户数及使用率

48.2%

22500 15000 7500

39.3%

50%

20241

19645

38%

25%

13%

来源:

2012 手机微博用户数

2013

手机网民使用率

0%

2013.1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图 37 2012-2013 年中国手机微博用户数及手机网民使用率

手机视频快速增长,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五大应用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 2.47亿,与 20xx年底相比增长了 1.12

亿人,增长率 83.8%。网民使用率为 49.3%,相比 20xx年底增长 17.3个百分点。

手机视频快速增长主要由三方面原因促成:首先,整体网民互联网使用行为正在向手

机端转换,庞大的移动网民规模为手机视频的使用奠定了用户基础;其次,手机视频的使

用环境逐步完善,具体包括智能手机的发展、 -Fi使用率的提升以及未来 4G网络的落地,Wi 都成为手机视频增长的促进因素;最后,视频厂商在客户端的大力推广,提升了网民对于

移动视频的认知,进而吸引更多网民使用手机视频。

48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20xx年手机网络视频用户数及使用率

万人 49.3%

28000 50%

24669

21000 32.0% 40%

30%

14000 13425

20%

7000

0 10% 0%

2012 2013

手机网络视频用户数 手机网民使用率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38 2012-2013 年中国手机网络视频用户数及手机网民使用率

手机网络游戏爆发 性增长,用户转换加快

截至 20xx年 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 2.15亿, 20xx年底增长了 7594万,较 年增长率为 54.5%。手机网络游戏使用率为 43.1%,较 20xx年底提升了 9.9个百分点。 2013 年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出现爆发性增长,多方因素促成了手机网络游戏的快速发 展。首先,游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随着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和网络环境的加 速建设,戏需求不断从 PC端向移动端转移。次,

游 其 手机网络游戏是变现能力最强的服务, 因此类似手 机即时通信、社交应用、分发渠道等都展开游戏推广,推动了手机网络游戏用 户增长。后,

最 手机网络游戏使用门槛低、游戏时间碎片化的特性, PC端游戏形成补充,对 满足了用户 需求。

万人 2012-20xx年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及使用率

24000 43.1%

50%

18000 33.2%

40% 21535 30%

12000

20%

6000 13941

10%

0 0%

2012 2013

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 手机网民使用率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39 2012-2013 年中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及手机网民使用率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移动商务彰显巨大潜力,使用率快速增长

20xx年,移动商务市场爆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手机网络购物在移动端商务市场发展

迅速,用户规模达到 1.44亿。作为 PC端网络购物渠道的补充,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

长迅速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手机独有的功能(扫码、扫图片等)和使用便利性提

高了用户购物过程的决策效率;第二,电商企业在手机端的大力推广,对手机用户网络购 物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手机特有的本地化电子商务拓展了用户手机端购物渠道。

2012-20xx年手机网络购物用户数及使用率

万人 16000

14440

40%

12000

8000

28.9%

30%

5549 13.2%

4000

来源:

2012

20%

10%

2013

0%

手机网络购物用户数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手机网民使用率

2013.12

图 40 2012-2013 年中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数及手机网民使用率

20xx年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增长,用户规模达到 1.25亿,使用率为 25.1%,较去年底提 升了 11.9个百分点。推动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手机网民的

高速增长为手机在线支付建立了用户基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手机端支付的增长;

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商务应用快速推动下,移动支付相关产业链各方积极布局而产生的联 合推动效应。未来,像 NFC近场通信和蓝牙 Key等新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以手机为载体的支 付应用发展。

5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20xx年手机支付用户数及使用率

万人

16000

25.1% 30%

12000

13.2% 12548 20%

8000

5531 10%

4000

0 0%

2012

2013

手机支付用户数手机网民使用率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12 图 41 2012-2013 年中国手机支付用户数及手机网民使用率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5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五章网民互联网行为解读

一、搜索 引擎:搜索产品、细分市场和终端设备改变 用户搜索习惯

2013 年,国内搜索行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进入的搜索引擎企业和现有搜索企 业竞争激烈,而不断细分的搜索市场和性能持续提升的终端设备正改变着用户的搜索习惯。 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xx年,综合搜索引擎仍然是 网民最基本的搜索工具,过去半年,搜索网民使用过综合搜索网站的比例达 98.0%。 (一)中国搜索引擎产业半闭环状态正在形成

搜索引擎产业半闭环状态是指搜索引擎一部分搜索结果指向自身相关内容,而非外部 网站资源。随着搜索引擎行业竞争加深,各搜索引擎正加快相关内容产品的研发,同时利 用自身搜索引擎优势导入流量,以扩大业务规模,提高进入壁垒,取得竞争优势。

搜索引擎产业半闭环状态具体表现:第一,搜索引擎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搜索结 果类产品。当前不少搜索引擎已经推出了百科、知道、文库、经验、问答、知识图谱等产 品,让用户搜索后直接转向这些产品,找到所需信息。第二,搜索引擎企业开发垂直产品, 并利用搜索引擎导入流量。主要搜索引擎中,不少企业推出了音乐频道、地图频道、阅读 频道、旅游频道、应用频道、游戏频道、贴吧、空间、软件、购物、素材等产品,利用搜 索引擎导流优势,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第三,通过并购或控股其它垂直产业扩大自身 闭环产业范围。主要搜索引擎中,已相继并购了网址导航、在线旅游、应用分发、音乐、 视频、文学等行业网站,通过自身搜索力量导入流量以实现双赢。

搜索引擎产业半闭环状态形成由三方面原因促使:首先,拓展业务范围以扩大业务规 模是最主要原因。虽然搜索引擎流量变现能力强,但规模有限,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在 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向其它垂直行业延伸,布局新业务,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 搜索网民需求的推动,也是重要原因。搜索引擎最主要目的是帮助用户找到所需信息,而 通过抓取其它网站网页内容而简单呈现的搜索结果很难满足网民需求,因此需要人工整理 和编辑,才能让搜索网民更快找到所求。最后,行业竞争也是重要原因,通过完善自身的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系列产品,阻止其它搜索引擎抓取,提高行业进入壁垒,是搜索引擎发展自身产品的重要

动力之一。 (二)手机搜索输入方式越来越丰富,语音、二维码扫描成为重要的搜索入口 根据 CNNIC《2013 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相比 20xx年,20xx年网民在 手机端搜索时使用的输入方式有明显的变化,表现在使用二维码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进行

搜索的网民比例大幅度上升。其中使用过二维码扫描输入进行搜索的手机网民比例从 7.9% 上升到了 25.1%,上升了 17.2个百分点;使用过语音输入进行搜索的手机网民比例从 12.7% 上升到了 22.1%,上升了 9.4个百分点。20xx年部分输入法集成了语音以及二维码扫描输入 功能,加上很多即时通信、微博等 APP也都聚集了这些输入功能,带动了网民使用这些新 的输入方式,并在搜索信息时使用。 120%

100% 97.1%95.9%

80%

60% 40% 20%

0% +17.2% 25.1% 7.9%

文字输入 二维码输入

2012 2013 +9.4% 22.1% 12.7% 语音输入

来源:

20xx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 2013.12 图 42 手机搜索的输入方式

(三)手机端与 PC端网民搜索使用差异

a) 搜索情景差异: 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从电脑和手机的搜索情景来 看,通过电脑搜索情况最多的是在"了解工作学习相关内容时" 其次为"了解感兴趣的信, 息时" 而通过手机搜索最广的是在"了解感兴趣的信息时"

。 ,手机搜索以碎片时间使用为 主,因此手机搜索的信息与电脑端相比,与工作学习关系相对较小,而与生活娱乐的关系

相对较大。 54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此外,在找周边人/朋友时,手机搜索使用比例比电脑搜索比例

要高,主要因为手机搜 索独有

的定位功能,使得部分搜索网民常在手机上通过定位查看周边朋友,使得该项功能

使用比例相对较高。

电 脑

手机

了解工作学习相关内容时

了解感兴趣的信息

热点事件发生时

了解

日常生活信息

下载软件

外出旅行时,含车票预订

在线购物时

找朋友/周边人

线下购物时

来源:

20xx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

2013.12

图 43 2013 年 PC 端与手机端网民搜索情景对比

b) 搜索内容差异:

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新闻搜索在电脑和手机上都

位居第一,新闻仍然是网民最常搜索内容,但网民在电脑端搜索音乐和视频的比例要高于

手机端,主要在于音乐和视频搜索之后,要在线收听或收看,耗费流量较多,网速要求较 高。

网民在手机端搜索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比例高于电脑端,小说等文学作品适合在碎片时

间里使用小屏的手机上观看,因而得到了手机网民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网民在手机上搜索手机应用的比例高于电脑端,但仍有 28.0%的网

民通过电脑搜索手机应用,并通过手机助手等软件直接从电脑上安装手机应用。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新闻 音乐和视频

饮食娱乐等生活类信息 位置信息,如地图搜索

电脑

手机

58.3% 47.5% 47.7% 41.7% 40.2% 30.6%

60.8% 60.1% 48.3% 45.9%

各种知识问答 产品购物类信息

41.9%

37.9%

小说等文学作品

游戏

37.7%

41.9% 35.2%

出行或旅游信息

36.8%

35.3%

应用软件

31.7% 29.1%

33.4%

手机应用 社区论坛信息

28.0%

33.8%

24.9% 23.1%

来源:

20xx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 2013.12

图 44 2013 年 PC 端与手机端网民搜索内容对比

(四)手机网民首选某个搜索引擎的因素

相对于电脑端搜索,手机搜索份额的决定因素更多、搜索入口与渠道更加复杂,这使

得手机搜索竞争更加开放。

整体上,决定用户首选某个搜索引擎的因素有五类:1.习惯性因素:即用户在电脑上最

常使用某搜索引擎,在手机上也会使用相同的搜索引擎;2.工具导流因素:各种工具引导用

户使用某搜索引擎,如各品牌手机预装,浏览器、导航及其它网站默认搜索引擎等;3.搜索 体验类因素:指网民使用搜索引擎过程中的感觉与评价,如精确度、安全性、便捷性等等;

4.品牌及情感因素:即对某个搜索引擎品牌的感知以及其它情感,如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民族情感等;5.网民知识以及其它因素:包括网民网络知识的丰富程度、网民使用搜索引 擎的频度等因素。整体决定因素如下图所示:

56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图 45 被手机网民列为首选手机搜索网站的 大类因素

根据 CNNIC《2013 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决定网民在手机端首选搜索 引擎的 因素如下:首先,电脑端的品牌选择对手机端选择影响最大,有 74.3%的手机网民回 答了 "电脑上的习惯延伸,懒得换" ;其次为搜索体验,包括搜索匹配度高、操作体验较 好、搜索速度较快、安全性高、广告少等等,选择比例在 44%以上;再次为工具导流,包 括浏览器、手机预装、导航网站提供搜索框等等,选择比例在四成以上;最后企业形象、 品牌知名度、民族情感以及其它因素对手机网民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图 46 被手机网民列为首选手机搜索网站的具体因素

为此,各搜索引擎要想在手机端赢得市场份额,需在以下方面下功夫:加强用户电脑 端使用习惯培养,开发搜索导流的前端工具,改善搜索引擎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

引导新搜索网民的使用。 二、社交网站:用户活跃度下降,用户向其它应用转 移

社交类应用指带有社交元素的互联网应用,包括社交网站(SNS)博等垂直应用。、微 进入 20xx年,社交类应用变化明显,表现在:1.部分传统社交应用用户使用热度下降;2.

具有社交元素的新应用不断推出,分流了部分网民在社交网站、微博上的使用;

58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一)数字解读社交类网站用户结构变化

社交类网站(包括狭义的社交网站和微博)近年来用户增长趋缓,受替代应用以及网 民行为变化的影响,不少社交类网站面临用户流失、用户结构变化的问题。整体上,社交 网站和微博近一年来活跃度下降的用户比例大于活跃度提高的比例,而且社交网站面临着 高端用户流失的问题,而微博的高端用户变动非常剧烈,具体如下:

用户变化:超过五分之一的用户活跃度下降,但仅十分之一的人活跃度提升

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内减少使用 社交网 站(包括明显减少和略微减少)的网民比例达 23.5%,增加使用(包括明显增加和略 微增加)的比例仅为 12.7%,活跃度提高的网民比例不及网民活跃度下降的比例;同样,过 去一年内使用微博减少的网民比例占 22.8%,使用时间增加的比例为 12.7%,减少的比例也 大于增加的比例。近年来,由于具有社交元素的应用增多,部分网民的社交活动转移到了 其它应用上,而且随着使用时间增加,部分网民新鲜感下降,导致使用活跃度逐渐下降。 图 47 过去一年各社交类应用网民使用变化

社交网站:高层次(高 学历、高收入)用户活跃度下降的比例最大

从网民结构来看,社交网站网民的学历和收入结构有走低的趋势。收入和学历越高, 过去一年内减少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比例越高;反之收入和学历越低,过去一年增加使用 社交网站的比例也越高。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过去一年减少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中,月收入 5000(不包括 5000元)元以上的网民比例达 26.0%,而月收入 3000元以下的网民减少使用的比例最少(22.0%)。

过去一年减少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中,大专学历以上的网民比例达 25.7%,而高中/中 专学历以下的网民减少使用的比例为 21.1%,相对较低。

图 48 过去一年使用社交网站发生变化的网民特征

微博:高层次用户活跃度变动最为剧烈,活跃度下降和提升比例都高于其它群体 微博用户变化中,高层次用户使用时间增减变动较为剧烈,此类用户不仅增加使用微 博的比例最高,减少使用的比例也最高。微博吸引了部分高学历/高收入的用户增加使用,

但也面临着较大比例高学历/高收入群体流失的问题。 根据 CNNIC《2013 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月收入 5000元以上的 用户,最近一年减少使用微博的比例高达 26.1%,增加使用的比例也有 14.3%,均高于其它

收入段的微博用户;学历上看,大专以上学历的用户,最近一年减少使用微博的比例高达

23.7%,增加使用的比例也有 13.2%,均高于其它学历段的微博用户。

6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图 49 过去一年使用微博发生变化的网民 特征

社交类网站用户结构变 化,对网站自身经营、广告主媒体投放选择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 社交类网站用户活跃度下降原因

社交类网站(包括狭义的社交网站和微博)满足了现代人部分社交需求,已成为人们 在网上进行社交和其它活动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但也面临用户流失的问题,近年来用户活 跃度下降比例较高。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多方 面因素导致社交类网站活跃度下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认为"社交类网站浪费时间" 是网民活跃度下降的首要原因。在活跃度下降的 人群中,之所以减少使用社交网站,43.1%的人认为太浪费时间,微博为 40.1%。当部分用 户认为此类应用不是必需品时,就会减少使用,导致活跃度下降。

第二,其它替代应用的出现,降低了部分网民社交类网站的使用时间。减少使用社交 网站的网民中,32.6%的人转而使用微信,20.3%的人转而去上微博;减少使用微博的人中, 37.4%

的转移到了微信。除此之外,其它类似应用出现,也对社交类应用有着替代作用。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6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图 50 网民减少使用某社交应用的分流去向

第三,网民长期使用社交类网站会缺乏新鲜感,从而减少使用。此类原因占了减少使

用社交网站的网民的 35.2%,微博则为 33.2%。对于个人来说,使用任何应用时间长了都可

能缺乏新鲜感,使用热度下降。 第四,与朋友互动减少也是重要原因。朋友更新较少,或者发信息无人回应,会降低 网民使用社交网站和微博的积极性。

三、电商应用:多因素驱动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 (一)网络购物用户购买决策存在年龄代际区隔,分群分类促销效果更佳 根据 CNNIC 20xx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示,

《 显 不同年龄代际横向比较来看,

在购买不熟悉的产品时,60后决策更看重购物网站的品牌;70后追求品牌的性价比,看重

购物网站的品牌和产品价格的高低;80后更看重用户评价与网站的知名度/口碑;90后则更 看重于用户评价。这与不同年龄代际的生活态度和购物习惯相关。因此购物网站在做宣传

推广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目标用户应该采取不同的促销策略。 6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20%

网站知名度 和口碑 100% 自己以往的 购物经历

80% 27.0% 28.9% 30.2% 25.8%

7.3%

6.5% 售送速度与 5.7%

后服务

607.3% 5.0%

3.9% %

7.2%

8.2%

用户评价

3

0.7%

34.2%

4

40

3

7.3%

1.1% 购物网

站的 品牌

%

12.4% 9.0%

3.3% 7.7%

6.6%

优惠力度大小,有无赠 205.8% 13.1% 4.2% 4.3% 品%

8.0%

7.3%

9.2%

价 格高低

60后

70后

80后

90后

%

来源: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统计调查

2013.11

图 51 2013

年不同年龄代际网络购物用户购买不熟悉的商品时主要考虑因素

不同

年龄代际用户在购买熟悉的商品时决策因素与购买不熟悉商品时的决策考虑基本

因素一致。60后谨慎而行看网站知名度和口碑以及购物网站品牌,70后持节俭风格看重价

格高低,80后看重用户评价和性价比,90后更注重用户评价。

120%

网站知名度和

口碑 自己以往的购

100%

物经历 8024.1%

2

2.4% 1

.8%

%

2

2

1.9%

配送速度与售 后服务

14.3%

14.4%

12.3%

用户评价

10.9%

8.0% 6.3%

7.6%

9.1%

60

%

2

1.2%

20.9%

24.1%

2

购物网站的8.8%

牌 8.7% 优惠力度大 4015.3%

10.8%

4.5%

6.4% 5.9%

小,有无赠品

%

6.5% 4.4%

20.6%

16.9%

价格高低

14.6%

15.0%

20

% 60后

70后

80后

90后

%

0来源: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统计调查

2013.11

图 52 2013

年不同年龄代际网络购物用户购买熟悉的商品时主要考虑因素

(二)手机

网络购物成重要消费模式,增长潜力较大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6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随着我国移动网络环境的改善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发展 迅速。20xx年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1.44亿,年增长率 160.2%,使用率高达 28.9%。

此外,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网络购物时使用手机浏览查询,

的用户占比 58.2%,而手机网络购物用户仅占网络购物总体用户的 47.8%。由此可见,手机 网络购物已经发展成为网络购物市场重要补充方式,其用户规模未来还在呈现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 8%的手机网络购物用户通过手机上百度等通用搜索查看商品信息,

81.

的手机网络购物用户在手机上输入网址打开网站浏览。用手机上一淘网等购物搜索查看和

78.8%

登陆购物网站客户端软件浏览的网络购物用户均占比 54.5%。与 20xx年相比,用户在手机 上查看商品信息的各种方式的使用比例均有所增加,消费者对手机购物的认可程度逐渐加

深。

手机上百度等通用搜索查看

输入网址打开网站浏览

手机上一淘网等购物搜索查看

54.5%

登录购物网站客户端软件浏览 使用网购推荐类软件浏览(指使用 蘑菇街、美丽说等导购网站)

54.5% 48.5%

33.3%

0%

20%

40%

60%

使用快拍条形码等方式查看

81.8%

78.8%

来源: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查统计

80%

100%

2013.11

图 53 2013 年网络购物用户如何在手机上查看商品信息

用户使用手机网络购物的情景较为多元。有 86.7%的用户在家休闲时用手机网络购物, 对于部分用户而言,手机已经开始逐步替代家庭电脑在用户网络购物中的地位;有 60.0%

的用户是在无法使用电脑联网时使用手机网络购物;20%的用户在上班、上学时用手机网络 购物;还有 40.0%和 13.3%的用户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排队等候时用手机网络购物。

64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在家休闲时

无法用电 脑联网时 86.7%

60.0%

上床入睡前 53.3%

饭后休息时

46.7%

坐车途中

40.0%

吃饭时 26.7%

上课或上班等工作学习 时

20.0%

早晨起床前

20.0%

排队等候时 13.3%

0% 20% 40% 60% 80% 100%

来源: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查统计

2013.11

图 54 2013 年网络购物用户手机购物情景

手机网络购物未来将成 为拉动网络购物增长的重要力量。首先,设备与网络购物消费 模式转变结合。手机的便携性和 Wi-Fi环境的发展,让交易随时随地发生,打破了传统购物 方式的场景限制,激发了更多的冲动型消费行为。第二,功能与手机使用属性结合,二维 码、条形码、购物比较等功能的发展,契合了手机的界面和应用场景,促使更多的消费者

开始尝试移动网络购物;第三,应用与用户最新需求相结合,社会化导购、购物分享类 APP 的发展和手机支付的完善,使得手机端购物操作体验逐渐提高,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将持续推动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

随着智能手机应用的丰富和手机购物体验的完善,手机对 PC网络购物形成了一定的影 响。数 据显示:与 PC端相比,21.2%的网络购物用户更愿意使用手机浏览购物网站,20.5% 的网民使用手机浏览购物网站的时间更长,18.5%的网络购物用户使用手机浏览购物网站时 下单速度更快,18.2%的网络购物用户更喜欢手机购物体验。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6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xx年网民PC购物与手机购物意愿和习惯对比

与电脑端相比,我更愿意使用手

机去浏览购物网站

我使用手机浏览购物网站的时间

比电脑端长

21.2% 20.5%

与电脑端相比,我用手机浏览购

物网站时下单速度更快

18.5%

我更喜欢手机上购物网站的浏览

体验

18.2%

来源: 16%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查统计 18% 20% 22%

2013.11

图 55 2013 年网民 PC 端购物与手机购物意愿和习惯对比

(三)购物网站是购物搜索的主要地点,搜索与线上购买契合度提升

购物网站已成为网民最常用的购物搜索平台,近年来,由于大型购物平台的崛起,平 台内商品种类不断丰富、信息不断完善,网民直接在这些购物平台上搜索的意愿增加。网

民电脑上常用的购物搜索网站类型中,购物网站达 75.8%,远超综合搜索引擎(23.7%)和 垂直搜索引擎(0.5%)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和在线支付服务质量的提升,网民线上。

购物意愿增强,购物搜索后在线购买的比例增加。62.2%的网民在搜索购物信息后,以线上 购买情况较多,还有 13.4%的人"线上、线下购买情况下不多" 只有 22.6%的网民线下购,

买情况较多,1.6%的网民不购买。与 20xx年相比,20xx年网民在进行购物搜索后,线上购 买情况较多的比例大幅度提升,增加了 22个百分点,20xx年线上线下购买情况差不多的网 民的购买渠道重心已经逐渐向线上购买倾斜。网民线上购买的意愿增加,为搜索企业、商

家收益提升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66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 联网络信息中心

线上、线下购不购买, 1.6%

买情况差 其他, 0.2%

不多, 13.4%

线下购买情

况较多,

22.6% 线上购买情

况较多,

62.2%

来源: 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 2013.11

图 56 2013 年 PC 端网民购物搜索后的购买渠道

与 20xx年相比, 13 年网民在进行购物搜索后,上购买情况较多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20 线

增加了 22.5个百分点,2012 年线上线下购买情况差不多的网民的购买渠道重心已经逐渐向 线上购买倾斜,网民的线上购买意愿快速增加。同时,购物搜索后不购买的比例也大幅下

降,从 20xx年的 8.3%降至 20xx年的 1.6%,线上购物在搜索网民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0

% 50%

线上购买情况较多 100%

3 9.7% 62.2%

线下购买情况较多 2212.3%.6%

20xx年

线上、线下购买情况差不多

1 3.4% 30.7% 20xx年 1.6% 不购买

8.3%

其他 0.2%

0.0%

来源: 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 2013.11

图 57 近两年 PC 端网民购物搜索后的购买渠道变化

(四)移动智能终端的发 展拓展在线旅游预订渠道,交互应用促进消费 根据 CNNIC《2012-20xx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行业发展报告》线上预订用户中,有过,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6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手机预订经历的用户占 20.3%。安装了在线旅游预订 APP的人绝大多数都在使用该 APP。 手机在人们旅行过程中作用贯穿全程。不仅仅是旅游过程中与亲人朋友联络,对于旅行前

目的地等行程信息查询、旅游过程中信息导航(LBS等功能)旅游过程中分享见闻等智能、 手机新兴功能,线上预订用户占比分别为 60.6%、59.8%和 45.3%,多于线下预订用户。移 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和应用拓展了在线旅游预订渠道,朋友间的交互作用极大的刺激了旅游

需求和旅游消费。未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旅游预订 APP的不断完善,线下用户和潜在 旅游用户可能直接转化为手机在线旅游预订用户。

旅游过程中与亲人朋友联络 旅行前目的地等行程信息查询

46.7%

42.5%

90.9%

93.0%

60.6%

旅游过程中信息导航(LBS等功能)

旅游过程中分享见闻 旅游之后游记趣闻分享

34.2%

45.3% 35.8% 36.6%

13.9%

21.9% 8.3%

20.6%

59.8%

旅游之后打分点评

旅行前手机预订、支付

其他

0%

来源:

线下旅游预订 线上旅游预订

11.7%

3.8%

50%

100%

2013.8

2012-20xx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行业统计调查

图 58 移动智能终端的交互应用在旅游预订中的表现

(五)硬性指标对比促进线上机票预订,软性服务促进线下预订

根据 CNNIC《2012-20xx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行业发展报告》线上线下吸引用户进行,

机票预订的核心竞争力侧重点不同。与线下用户相比,线上用户在进行飞机票预订时主要

考虑机票的折扣力度和航班时间,选择比例分别为 84.0%和 78.4%,明显高于线下旅行预订 用户9。而线下用户主要考虑航空公司飞行安全性、飞机准点性、空乘人员的服务热情,以

及飞机餐点可口程度,选择比例分别为 65.0%、63.3%、35.0%和 23.3%。这与线上线下进行 机票预订时所提供的使用环境不同有关,线上预订可以方便的使用多家信息的对比,考虑

的是硬性指标;线下预订则主要依赖各航空公司的口碑,考虑更多的是软性服务。

68

9

线下旅行预订用户:主要通过电话和实体店进行旅游预订的用户。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机票折扣力度 70.0%84.0%

航班时间 73.3% % 78.4

航空公司飞行安全性 53.7%5.0% 6

飞机准点性

退改签便利性 48.8% 63.3%

26.7%.2%

34

习惯性的选择某一家航空公司 21.7% 3.4% 3

飞机类型 23.33%.5% 1

空乘人员服务热情 28.35.0%

会员里程/积分 13.3%8% 6% 线下机票 预订

19.

公司指定航空公司 13.138%在线机票预订

9% .

飞机餐点可口

其他 15.52%.3 1374% 3

0% % .. %

50% 100%

来源: 2012-20xx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行业统计调查 2013.8

图 59 选择线上和线下预订机票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对比

用户选择线下预 订而非线上预订主要是因为其固守以往的消费习惯,尚未被引导到线 上。与网上机票预订相比,选择线下机票预订的原因主要为:线下的"价格更便宜"和"一 直在用,习惯了" 这部分人群占比分别为 46.7%和 40%。33.3%的用户觉得线下"位置/联, 系方便""不信任网络的安全性"而选在线下预订机票。28.3%的人觉得线下"人工服务更、 贴心""优惠促销活"动数量和力度更多更大。、

更便宜的价格

46.7%

一直在用,习惯了

40.0%

位置/联系方便 33.3%

不信任网络的安全性 31.7%

人工服务更贴心 28.3%

优惠促销活动照28.3%

顾朋友生意 15.0%

替别人预订 13.3%

不善于/不习惯使用互联网 11.7%

长期签约服务 11.7%

团体预订 10.0%

不知道线上预订 10.0%

其他 10.0%

0% 20% 40% 60%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2013.8

图 60 与线上机票预订相比选择线下机票预订的主要考虑因素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6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四、网络视频:硬件技术、网络环境、线下节目推动 着网络视频行业向前发展

2013 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变化较大,基础环境、网民行为、企业竞争等方面都发生 变化。企业竞争向纵深方向发展,除了横向并购外,还与上游内容制作、下游硬件厂商结

合,发展模式更加丰富。

(一)围绕互联网电视的客厅争夺战变得激烈 电视屏幕是继电脑、手机之后的第三块网络视频显示屏,是网络视频企业争夺视频显 示出口的又一大焦点。当前不少网络视频企业已经推出了机顶盒、路由器、智能电视以及

围绕互联网电视产生的配件产品,以此布局互联网电视产业。 网络视频进入电视渠道,将在以下几方面受益:首先,能解决当前网络视频广告规模 较小的问题。电视屏幕大,表现丰富,在品牌建设和促销方面的广告效果都非常好,因此

电视广告规模巨大。网络视频进入电视端,能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其次,网络视频进入 电视端,能拓展网络视频用户,同时让部分非网民也能接触到网络视频。电视屏幕较大, 能聚集多名观众一起收看视频,突破电脑与移动设备由于屏幕较小使得一起观看的人偏少 的限制,即便是不会上网的电视观众,也能看到网络视频。

(二)大屏手机和 4G网络助推视频网民向移动端转移

以往由于手机性能以及网络环境的限制,网民在非 Wi-Fi环境下的移动场所收看视视频 频的积极性较低,网民需要更好的播放设备和网络环境来支撑移动视频的播放。20xx年, 多方面的发展进步,初步满足了视频网民在移动环境播放视频的要求:首先,大屏手机密

集上市,价格进一步平民化,已经开始向中低收入群体渗透。其次,20xx年 12月 4日,4G 牌照发放标志着中国 4G时代的到来,如果 4G网络覆盖范围扩展、资费下调,将进一步促 进更多的人在非 Wi-Fi环境下在线收看视频。最后,为了适应硬件和网络技术的提升,视频 网站在移动端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推出体验更好的视频播放服务。以上多方面因素促 使用户在线观看视频的习惯发生变化,在线视频收看向移动端转移。

(三)电视热播综艺节目助推在线视频业务成长,其版权重新成为争夺焦点

近年来,随着选秀、亲子、婚恋等综艺节目热播,综艺节目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线上 播放版权争夺也成为网络视频企业争夺的焦点之一。电视热播综艺节目从以下几方面带动

7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在线视频业务成长:首先,电视热播综艺节目给在线视频企业带来

点播量的提升,增加广

告收入;其次,为在线视频企业带来用户增长,提高视频网站用户覆盖面;最后,热播节 目能提高网站的影响力,带动其它相关视频的点播。热播节目不仅在视频网站上热播,也 通过分享、转发、重新编辑上传等方式,在微博等社交网站上转播,使得视频网站的影响

力提升。

2013

年底,围绕综艺节目网络播放权的争夺重新变得激烈,各热播节目频繁易主,被

实力更强的视频企业以更高的价格夺走。版权费一直是网络视频企业主要的成本之一,各

企业也通过扩大资源共享、加大自制剧的制作等方式来降低版权成本。但由于线下热播节 目能带给网络视频企业诸多益处,围绕热播综艺节目播放权的资源争夺,重新成为网络视

频争夺的焦点。

五、网络游戏:整体行业持续放缓,手机端游戏热度 高

(一)整体游戏发展放缓,网页游戏已基本达到顶峰

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从用户游戏时间变化来看,,游戏年

限越长的用户,近半年游戏时间反而越来越短,老游戏用户黏性降低,热度消退。

1年及以下, 1

2.7%

5年以上, 4

6.0%

1-5年【含5 年】, 41.3%

来源:

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2013.12

图 61 不同游戏年限用户比例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7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5年以上

6.6%

38.1%

55.3%

1=5年【含5年】

9.3%

35.1%

55.6%

1年及以下

9.9%

30.2%

59.9%

0%

20% 越来越短

40% 越来越长

60%

80%

没变化

来源:

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2013.12

图 62 不同游戏年限用户游戏时间变化

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多端并存的游戏类型中,网, 页游戏是用户占比最低的,比例为 40.6%。而对非网页游戏用户的调查中发现,该类人群未

来会进入网页游戏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低于其他游戏,网页游戏未来发展并不乐观。

60% 50%

43.8%

47.9%

40%

30% 20%

10% 0

%

来源:

客户端网络游戏

40.6%

45.7%

手机游戏 网页游戏

单机游戏

2013.12

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图 63 各类游戏用户比例

7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70%

60.2% 54.6%

57.4% 55.2%

60% 50%

40% 30% 20% 10% 0%

19.4%

18.3% 16.1%

2.6% 2.5%

12.1% 12.5% 15.7% 9.9% 10.3%

13.5%11.9% 10.8% 10.9%

3.0% 3.2%

可能玩

不一定

非手机游戏

可能不玩

非网页游戏

肯定不玩

非单机游戏

2013.12

肯定玩

非客户端网络游戏

来源:

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图 64 非此类游戏用户未来该类游戏意愿

20xx年开始,网页游戏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加入这一市场。但随着手 机游戏的发展,网页游戏的劣势逐步显现:游戏体验上无法与客户端游戏相比;使用方便

性也被手机游戏所取代。网页游戏已基本达到顶峰,未来发展空间有限。

(二)客户端游戏用户黏性下降,但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客户端网络游戏自身的游戏特质使其用户多为高黏性深度玩家,但是对于新用户的获

取却遭遇了瓶颈。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客户端网络游,

戏用户游戏年限越长,最近半年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的比例则变小,用户黏性下降。

70% 60% 50%

54.3%

60.5%

54.6%

40% 30% 20% 10% 0

% 12.4%

33.3%

31.1%

8.3%

5.9%

39.

1年及以下

5%1-5年【含5年】 越来越长 越来越短 没变化 5年以上

来源: 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2013.12

图 65 客户端网络游戏用户游戏时间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7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客户端网络游戏用户未来继续此类游戏的意愿明显高于其他游戏类型。随着游戏种类 的丰富、多端的发展,尽管客户端网络游戏受到手机游戏和网页游戏的分化作用,但是截

至目前为止,客户端网络游戏对大部分端游用户而言仍具有不可替代性。根据 CNNIC《2013 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客户端游戏用户中 54.3%表示未来肯定继续该类游戏。,

客户端网络游戏仍然是目前游戏市场主流之一,仍旧带来游戏领域的最大营收价值。

60%

54.3%

50% 40%

44.4%

40.8% 35.4%

30% 20%

23.4%

21.8%23.7%22.7%

17.9%

15.1%16.9% 15.9%

10%

15.9% 11.0% 10.4% 4.9%

7.6%8.1%5.93.9%

%

0%

肯定玩 可能玩

客户端网络游戏

不一定 手机游戏

可能不玩 网页游戏

单机游戏

肯定不玩

来源:

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2013.12

图 66 各类游戏用户未来继续此类游戏意愿

对于游戏来说,创新是关键,创新可以保障用户的留存率。目前市场上一直具有较好 用户的游戏必然拥有一定的创新性。客户端游戏研发成本高,这也就保障了其游戏质量。

画面美观、体验感好这是客户端游戏的优势,这些优势推动了客户端游戏生命周期的延长, 使游戏性高,为游戏留住了用户,同时也带来了高黏性用户。这些优势是网页游戏和手机 游戏绝对无法比拟的。

(三)手机端游戏热度高,社交元素增强游戏黏性

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非手机游戏用户未来转化为,

手机游戏用户的意愿相对较高,为 15.1%。

74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70 %

60.2% 6054.6% %

5057.4% 55.2% %

40

%

3019.4 % 18.3%

% 20%

9.9% % % 15.7% 16.1%

13.5% 10.9%10.8%

10% 2.6% 2.5% 3.2% 3.0% 12.110.312.5% 11.9%

% 0

肯定玩 不一定 肯定不玩

可能玩 可能不玩

非客户端网络游戏 非手机游戏 非网页游戏 非单机游戏

来源: 20xx年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2013.12 图 67 非此类游戏用户未来该类游戏意愿

在整体移动互联网发展的 带动下,手机游戏未来还存在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一方面, 硬件环境促进手机游戏的发展。随着网络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包括 Wi-Fi、3G、4G网络的 发展)手机性能的继续提升,人们将会在手机端花费越来越长的时间。另一方面,社交元, 素增强了手机游戏黏性。随着社交关系在手机游戏中的引入,弥补了以往手机游戏缺乏社 交性、互动性的缺憾,增强了用户的游戏黏性,延长了游戏的生命周期。最后,手机自身 特性决定了手机游戏使用频率高。手机随身性、实时性,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游戏 的需求,黏性更高,融入生活。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未来手机游戏可能会打破碎片化时 间,向"长"时间转变。

六、移动互联网:行业全面发展,加速向日常生活渗 透

(一)手机浏览器碎片化特点明显,阅读是核心需求

手机浏览器成为网民接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据调查,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的频 率较高,75.6%用户每天都使用,其中 63.3%用户每天使用多次,相比 20xx年 9月手机浏 览器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一方面,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和移动的随时性,使得用户可以在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7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碎片化时间里使用手机浏览器上网,增加了使用频率;另一方面,手机浏览器功能内容的

丰富性,添加了精品阅读、网页游戏等各项功能,阅读和视频观看体验也有所上升,吸引 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手机浏览器上使用更多的手机应用,加深了用户对其的依赖度。

使用手机浏览器的频率

63.3%

12.3% 10.6%

2.6% 11.2%

每天多次

来源: 每天一次 两三天一次 每周一次 很少使用 2013.10

20xx年手机浏览器用户研究报告

图 68 使用手机浏览器的频率

其中,手机浏览器用户平均每次使用手机浏览器时长为 10-30分钟,占比为 33.1%,可 见用户在使用手机浏览器的习惯上主要为每天使用多次,每次使用时间较短,碎片化特点

明显,这和用户目前使用手机浏览器的主要功能相关,浏览网页和新闻阅读为主。

平均每次使用手机浏览器的时长

33.1%

24.7%

18.8%

10.4% 12.9%

10分钟或以内 10-30分钟(含30 30分钟-1个小时 1-2个小时(含2

分钟) (含1个小时) 个小时) 2个小时及以上

来源:

20xx年手机浏览器用户研究报告 2013.10 图 69 平均每次使用手机浏览器的时长

进一步对手机浏览器访问网站类型进行调查发现,手机浏览器用户浏览最多的网站类

型为新闻资讯网站,比例为 71.8%;其次为小说等文学作品网站,比例为 43.1%,可见,阅 读是目前手机浏览器用户的核心诉求。 购物网站和视频网站的访问比例为 39.1%和 36.6%,处于手机浏览器用户需求的第二梯 队,相比 20xx年 9月的访问比例分别上升了 16.7和 14.8个百分点,上升幅度高于其他网

76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站类型。一方面在于移动上网环境的改善和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 另一方面在于手机浏览 器技术发展和功能完善,提升了手机支付体验和视频观看体验。购物网站和视频网站使用 的增加有助于提升手机浏览器用户的使用时长,也有助于手机浏览器商业价值的进一步实 现。未来随着网页应用的发展,视频、电子商务等使用体验的上升,手机浏览器用户的黏 性会越来越强,使用时长会越来越长。

游戏及社交网站的使用和浏览则相对较少,比例分别为 29.8%和 24.0%,一方面手机浏 览器对 于交互性和游戏的设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在于游戏较好的盈利性吸引大 量厂商进入,在手机端已有较好的布局,使得手机浏览器对手机游戏领域的介入难度较大。

使用手机浏览器浏览的网站类型

新闻资讯网站

小说网站 71.8%

43.1%

微博 42.6%

邮箱

39.9%

购物网站 39.1%

生活服务网站软

37.6%

件下载网站 37.5%

地图网站

37.3%

音乐网站 36.7%

视频网站 36.6%

图片网站 34.8%

博客 31.4%

论坛 31.3%

游戏网站 29.8%

社交网站 24.0%

来源: 20xx年手机浏览器用户研究报告 2013.10

图 70 使用手机浏览器浏览的网站类型

(二)手机娱乐从"碎片化"向"长"时间发展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以终端、平台和服务为主要构成的产业体系改变 了中国互联网的整体格局,也极大改变了网民上网行为和生活方式,并逐渐从碎片化的阅 读、通讯等应用向各类用户使用时长较长的视频、游戏等应用发展。目前,娱乐化是我国 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特点。 根据 CNNIC《20xx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从时间上来看,手机娱乐是手机, 使用的主要功能,占据了手机除短信电话化使用总时间的 60.6%。据调查,手机娱乐用户平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7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均每天除短信电话外使用手机 179分钟,其中手机娱乐 109分钟。从用户使用率上来看, 97.6%的手机网民最近半年使用过手机娱乐类应用。

手机娱乐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手机网民的主流应用,也带来网民手机娱乐行为新的变 化,逐渐从"碎片化"时间向"长"时间发展,由情境驱动娱乐向习惯进行娱乐发展,手

机娱乐成为一种固定化的生活习惯。

从使用场景来看,手机娱乐在"睡觉前"和"看电视、家里休息"等时间使用比例较

多,说明手机娱乐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上的消遣方式还成为一种家庭娱乐方式。根据调

查,77.8%手机娱乐用户在晚上睡觉前使用手,73.2%手机娱乐用户在家里/宿舍等休息时间 使用。可见,手机娱乐已成为用户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习惯驱动作用不断凸显。

表 8 各手机娱乐的场所

来源:

从使用时长来看,手机娱乐每次使用时长半个小时以上比例增多,尤其手机视频和手

机阅读,半个小时以上的用户比例为 64.9%和 55.2%。随着手机娱乐用户从交通工具等场所 20xx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 2013.9 向家里等使用场所的扩散,良好的上网环境和充足的上网时间增加了手机娱乐时长,加之 各类娱乐应用的不断改进,吸引着网民对手机娱乐的持续使用。

表 9 各手机娱乐平均每次使用时长

来源: 20xx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 2013.9 (三)手机地图将成生活信息服务的重要入口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机地图的渗透率将持续上升。截止到 20xx年 12月,中

国手机网民用户规模达 4.2亿,其中手机地图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 35.4%,手机地图用

78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户数已近 1.5亿。

据 CNNIC《20xx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地图用户中,使用 路线导 航的用户占 62.7%,地点查找的用户占 45.3%,从目前来看用户使用比例最高仍是地 图的路线导航和地点查找等传统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周边生活信息等热点查询的比例已

达 29.2%;签到或位置信息分享比例为 10.4%。手机地图作为导航和查询地点的工具,对用 户来说具有一定需求刚性,使手机地图在手机网民的保持相对较高的渗透率。当用户数达 到一定的规模,手机地图将成为移动互联网重要的开放性平台。

手机地图用户在手机地图上使用功能情况

路线导航 62.7%

地点查找45.3%

周边热点查询29.2%

公交地铁查询28.1%

路线规划或查询24.6%

卫星试图查看15.1%

实时路况查询

位 签到或置信息分享 14.6%

0 10.4% 20

% 40 % 60 80%

% %

来源: 20xx年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2013.5 图 71 手机地图用户在手机地图上使用功能情况

手机与位置信息有密 切的关系,手机地图不仅可以成为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服务的 入口,也可以衍生出众多移动应用,成为基于用户位置与线下商户之间关联的各种 O2O应 用的平台。从手机地图作为移动的入口和平台来看,手机地图已经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商 业前景。 位置信息是移动互联网社交关系的核心,手机地图将衍生成新的社交方式。调查显示: 手机地图用户中,到或位置信息分享比例已经达 10.4%。着互联网逐步移动化和社交化,

签 随

手机地图融合社交元 素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社交关系也会因地理位置而变得更加真实和 丰富,使用户之间、用户与线下厂商、互联网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将进一步深化,手机地图 社交也将出现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手机地图的位置信息是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和数据挖掘等的基础。例如利用 用户和商家的位置信息,线下商家可以了解周边竞争对手的分布情况,商家可以知道用户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7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的分布情况,以及如何获取用户以及如何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总之,用户的位置数据中 蕴藏着巨大的价值,而手机地图正好可以便捷地获取到用户的位置数据。

8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六章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

一、 企业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

( 一)计算机使用状况

截至 20xx年 12月,全国使用计算机10办公的企业比例为 93.1%。

分从业人员规模看,7人及以下的微型企业计算机使用率最低,仅为 83.5%,与其他规 模企业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1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计算机使用率接近 98%。

使用计算机的企业比例(按企业规模划分)

100% 总体, 93.1% 80%

60%

93.7% 94.5% 97.8% 40% 83.5% 96.3% 97.9%

20%

0%

7人 及以下 8-19 人 20-49 人 50-99人 100-299人 300 人及以上

来源: 20xx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络应用状况调查 2013.12

图 72 使用计算机的企业比例(按企业规模划分)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不同,各地区企业间的计算机使用率存在一定差异。东 部地区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计算机使用率最低,仅为 84.8%。使用计算机是企 业信息化基础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消除地区间数字鸿沟及信息化水平差距有促进作用, 因此重点推进落后地区计算机使用工作还需推进。

10计算机指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不包括具有某些嵌入式计算功能的设备,如移动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 理(PDA)或电视机。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00%

使用计算机的企业比例(按企业所在区域划分)

80%

60%

40%

95.7%

20%

0%

84.8%

91.9%

总体, 93.1%

91.8%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部

2013.12

来源:

20xx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络应用状况调查

图 73 使用计算机的企业比例(按企业所在区域划分)

(二)互联网使用状况

截至 20xx年 12月,全国使用互联网办公11的企业比例为 83.2%。

分从业人员规模看,7人及以下的微型企业的互联网使用率依然最低,相比全国平均水 平低 14.4个百分点。而规模在 100人以上的企业,互联网的使用率均超过 90%。

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按企业规模划分)

100%

总体, 83.2% 80%

60% 40% 20% 0%

68.8%

7人及以下

来源:

8-19人

82.9%

85.4%

20-49人

88.7%

91.2%

50-99人

91.3%

100-299人

300人及以上

2013.12

20xx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络应用状况调查

图 74 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按企业规模划分)

11企业使用互联网办公,指企业各项活动中直接使用到互联网,部分企业虽然利用互联网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推广,但本身

并不直接使用互联网工作,不包括在内。任何具备互联网接入功能的设备(不仅仅是计算

机)都可作为使用互联网的工具。这包括移动电话、PDA、游戏机和数字电视。可通过固定或移动网络使 用。

8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与计算机使用率的差异状况类似,东部地区企业的互联网使 用率最高,达 87.7%,中部

地区企业则相对较低,仅为 70.5%。尽管在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上,西部地区已经显著追赶上东部地区,二者相差不到 4个百分点,但是两地区企业仍在互联网使用率上存在一定差距。

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按企业所在区域划分)

100%

总体, 83.2%

80%

60%

40% 87.7%

70.5% 79.5% 80.4%

20%

0%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部

来源:

20xx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络应用状况调查 2013.12

图 75 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按企业所在区域划分)

三)宽带使用状 况

截至 20xx年 12月,全国范围内,企业固定宽带使用率为 79.6%12,是企业接入互联网

的最主 要方式。

企业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0%

窄带(拨号上网、ISDN、GPRS等) 20% 40% 60% 80% 100%

20.8%

固定宽带(小区宽带、ADSL、光纤接入、无线

局域网等)

79.6%

移动宽带(3G上网) 18.3%

来源: 20xx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络应用状况调查 2013.12 图 76 企业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20xx年是中国宽带建设实现跨越 性发展的一年,工信部正式启动"宽带中国 2013专项

行动" 发布《关于实施宽带中国 2013专项行动的意见》随后,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

, 。 "

战略及 实施方案》提出宽带网络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提,

12

本次调查公布的互联网接入方式使用率,是指在总体受访企业中,利用各种方式接入互联网的企业比例。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3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时间表13。

表 10"宽带中国"发展目标与发展时间表

指标

1.宽带用户规模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 其中:光纤到户(FTTH) 用户

其中:城市宽带用户 农村宽带用户 3G/LTE 用户 2.宽带普及水平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其中:城市家庭普及率 农村家庭普及率 3G/LTE 用户普及率 3.宽带网络能力

% % % %

40 55 20 25

50 65 30 32.5

70

亿户 亿户 亿户 亿户 亿户

2.1 0.3 1.6 0.5 3.3

2.7 0.7 2 0.7 4.5

4

单位

2013 年

2015 年

2020 年

—— ——

——

12

—— ——

85

城市宽带接入能力 其中:发达城市

Mbps 20(80%用户) 20 100

50 1000

s

农村宽带接入能力

Mbp

(部分城市)(部分用户)

Mbps Mbps Gbps 亿个 万个

2500 1.3 95 90 60 4(85%用户)

4 大于 100 6500 2 120 95 80

12 大于 1000

大型企事业单位接入带 宽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 FTTH 覆盖家庭 3G/LTE 基站规模 行政村通宽带比例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 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 网络用户比例 4.宽带信息应用 网民数量 其中:农村网民 互联网数据量(网页总 字节) 电子商务交易额

——

3

——

>98 >95

% %

亿人 亿人 太字节 万亿元

7 1.8 7800 10

8.5 2 15000 18

11

——

——

宽带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不仅能够带动网民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且对企业的互 联网应用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宽带基础建设对互联网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

13

/zwgk/2013-08/17/content_2468348.htm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企业运营效率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 知》中具体提出要不《 断拓展和深化宽带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加快企业宽带联网和基于网络的流程再造与业务 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促 进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以宽带基础建设带动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具体提出要不 断创新宽带应用模式,培育新市场新业态,加快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金融等现代服 务业发展,壮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13 年 12月 4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 信业务牌照,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 4G时代。4G网络将以更快的通信速度、更 低的资费及对大数据量传输的承载力,在移动办公(如移动视频会议、移动 OA系统)移、 动电子商务(如移动仓储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

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发展状况

一)电子商务使用状况

截至 20xx年 12月,全国开展在线销售14的企业比例为 23.5%。部分重点行业中,制造 业、批 发和零售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达到 27.6%和 25.3%。受行业产品特点影响,房地 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在线销售开展比例较低。

14本报告调查的在线销售,是指通过互联网接收订单的行为,包括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等各种方式。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5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重点行业中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

制造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总体

0%

10% 20% 18.9% 17.3%

30% 27.6%

23.1%

11.3%

17.2%

12.2%

25.3%

23.5%

2013.12

来源:

20xx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络应用状况调查

图 77 重点行业中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

截至 20xx年 12月,全国开展在线采购15的企业比例为 26.8%。部分重点行业中,仍以 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开展在线采购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达 30.6%与 28.8%;房地产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使用率仍然偏低。总体来看,过去一年中,各重点行业企业开展

在线采购的比例均超过了在线销售。

重点行业中开展在线采购的企业比例

制造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总体

0%

10% 20% 30% 30.6% 24.4%

40%

21.4%

26.9% 28.8%

18.5% 19.1% 16.9%

26.8%

2013.12

来源:

20xx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络应用状况调查

图 78 重点行业中开展在线采购的企业比例

15本报告调查的在线采购,是指通过互联网发送订单的行为,包括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等各种方式。

86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二)网络营销16使用情况

截至 20xx年 12月,全国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17活动的企业比例为 20.9%。

调查结果显示,利用互联网开展过营销活动的受访企业使用率最高的是利用即时聊天

工具进行营销推广,达 63.1%。对企业而言,即时通信工具不仅起到交流沟通的作用,而且 在开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即时通信工具庞大的用户基数、较强

的用户黏性和丰富的管理工具,已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工具。

除此以外,索引擎营销推广、商务平台推广方式的使用率也较高,别达到 56.0%

搜 电子 分

与 47.6%。从消费者行为模式来看,搜索行为直接指向购买,电子商务平台正是购买行为的 发生场所,并且由于营销推广成本有限,因此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投入可控、性价比较

高的方式。

各种网络营销方式的使用率

0% 20% 40% 60% 80%

利用即时聊天工具进行营销推广 63.1%

搜索引擎营销推广 56.0%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 47.6%

电子邮件营销 39.5%

在论坛、博客上发帖、软文等进行营销推广 31.3%

网站展示型广告 23.3%

微博营销推广 20.7%

网络视频广告 15.9%

网络联盟广告 14.7%

团购类网站营销推广 12.5%

其他 3.1%

来源: 20xx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络应用状况调查 2013.12 图 79 各种网络营销方式的使用率

三、中小企业互联网 应用特点与趋势

◇互联网基础应用稳步推进,微型企业需重点加强

我国企业计算机使用率、互联网使用率和宽带使用率等互联网基础应用指标较去年有

所增加,尤其是宽带建设在 20xx年取得了跨越性发展。虽然总体来看我国企业计算机、互

16指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营销推广活动。

17包括企业自己或者通过代理/广告公司投放的广告或作的推广,包括付费推广和免费推广。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联网的信息化基础应用普及状况较好,但是不同规模间企业的差距依然存在。7人及以下的 微型企业计算机使用率、互联网使用率均低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且差距明显。 ◇电子商务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行业发展相对较快 我国企业电子商务使用率近年来表现平稳,在线采购和在线销售的比例均维持在 25% 上下。在调研中发现,虽然企业主对电子商务的意识已有所增强,但网络营销推广实效性

欠缺、网销渠道与传统渠道难以协同、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等仍然是企业主普遍担心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在线采购和在线销售比例远高于其它行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交 通运输业、服务业电子商务的重点在于网络消息获取和品牌及产品的宣传,采购和销售仍 较大程度在线下进行。 ◇网络营销方式集中趋势突显 从近两年趋势来看,中小企业利用即时聊天工具、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推广保持 在使用率前三甲,其它网络营销方式中除论坛/BBS使用率明显提高外均有所下降,包括电 子邮件营销、网站展示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网络联盟广告和团购。这说明目前中小企业

更集中在销售导向明确的网络营销方式,而不再以展示类广告为重点,当然这也跟中小企 业资金基础相对薄弱、产品销售需求高于品牌展示需求等自身特点密切相关。 88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录 1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附表 1中国各地区 IPv4地址数

地区

地址量 折合数

中国大陆330,308,096 19A+176B+26C

台湾地区35,404,544 2A+28B+59C

香港特区11,717,376 178B+203C

澳门特区 324,864 4B+245C

附表 2中国大陆 IPv4 地址按分配单位表

单位名称 地 址量IPv4 地 址总量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125761280 7A+126B+247C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CNNIC 69835008 4A+41B+153C IP 地址分配联盟会员 52081664 3A+26B+180C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51088384 3A+11B+140C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6649728 254B+14C 其他 14892032 227B+60C 合计 330308096 19A+176B+26C 数据来源: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注 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的地址包括原联通和原网通的地址,其中原联通的 IPv4 地址 6316032(96B+96C)是经 CNNIC分配;

注 2:CNNIC作为经 APNIC和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中国国家级互联网注册机构(NIR)召, 集国内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企事业单位,成 IP地址分配联盟,

组 目前 CNNICIP

地址分配联盟会员的 IPv4地址总持有量为 74192896个,折合 4A+108B+24C;上表中所列 IP地址分配联盟会员的 IPv4地址数量不含已分配给原联通和铁通的 IPv4地址数量。

注 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地址包括原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的地址,其中中国铁通的 IPv4地址 15795200(241B+4C)是经 CNNIC分配;

注 4:以上数据统计截至日为 20xx年 12月 31日。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量

附表 3中国各地区 IPv6地址数

地区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区澳门特区

16670 块/32 2345 块/32 135 块/32 3 块/32

附表 4中国大陆地区 IPv6地址分配表

单位名称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CNNIC IP 地址分配联盟会员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网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其他

IPv6数量(/32)

4099 4097 4097 2261 2049 17 16 34

数据来源:AP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注 1:Pv6地址分配表中的/32是 IPv6的地址表示方法,的地址数量是 2(128-32)=296个。

I 对应

注 2:目前 CNNICIP地址分配联盟会员的 IPv6地址总持有量 4327块/32;上表中所列 IP

地址分配联盟会员的 IPv6地址数量不含已分配给中国铁通和中国科技网的 IPv6地址 数量。

注 3: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的 IPv6地址是经 CNNIC分配; 注 4:中国科技网的 IPv6地址是经 CNNIC分配; 注 5:以上数据统计截至日为 20xx年 12月 31日。

9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表 5各省 IPv4地址数及比例

省份 比例 北京25.65% 广东9.62% 浙江5.31% 江苏4.81% 上海4.48% 山东4.94% 河北2.89% 辽宁3.39% 河南2.67% 湖北2.43% 四川2.82% 福建1.96% 湖南2.41% 陕西1.66% 安徽 1.68% 黑龙江 1.23% 广西1.41% 重庆1.71% 吉林1.24% 天津1.05% 江西1.77% 山西1.30% 云南 0.99% 内蒙古 0.79% 新疆0.62% 海南0.48% 贵州0.44% 甘肃0.48% 宁夏0.24% 青海0.18% 西藏0.13% 其他9.22% 合计 100.00%

数据来源:AP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注 1:以上统计的是 IP地址所有者所在省份。 注 2:以上数据统计截至日为 20xx年 12月 31日。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9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表 6 分省域名数、分省.CN 域名数、分省.中国域名数

省份

数量(个)

域名

占域名总数 比例

其中:.CN 域名 数量(个)

占 CN 域名总数

比例

.中国域名 数量(个)

占.中国域名 总数比例

山东 广东 北京 黑龙江 上海 浙江 福建 江苏 河南 四川 河北 辽宁 安徽 湖北 湖南 重庆 海南 陕西 天津 江西 广西 云南 山西 吉林 内蒙古 贵州 新疆 甘肃 宁夏 青海 西藏 其他 合计

4323922 3553649 1857328 857496 782976 691006 661253 648607 367511 340263 253335 223388 211612 210035 179771 140436 136061 132080 115133 96139 92273 83572 81775 76449 45576 42906 40747 29295 16049 11134 4989 2129695 18436461

23.5% 19.3% 10.1% 4.7% 4.2% 3.7% 3.6% 3.5% 2.0% 1.8% 1.4% 1.2% 1.1% 1.1% 1.0% 0.8% 0.7% 0.7% 0.6% 0.5% 0.5% 0.5% 0.4% 0.4% 0.2% 0.2% 0.2% 0.2% 0.1% 0.1% 0.0% 11.6% 100.0%

3441396 2330704 808940 675489 289583 285142 257664 210254 80321 92170 73055 68041 65066 68767 64236 44906 13652 38738 32963 34072 34807 33417 23840 21322 14763 17835 15918 10663 4479 2452 1307 1669368 10825330

31.8% 21.5% 7.5% 6.2% 2.7% 2.6% 2.4% 1.9% 0.7% 0.9% 0.7% 0.6% 0.6% 0.6% 0.6% 0.4% 0.1% 0.4% 0.3% 0.3% 0.3% 0.3% 0.2% 0.2% 0.1% 0.2% 0.1% 0.1% 0.0% 0.0% 0.0% 15.4% 100.0%

16177 47759 31477 15518 14777 17774 12937 21627 4793 10793 6998 11209 3560 5050 4035 6132 538 3953 2951 2405 2899 4992 2982 3023 1696 1425 868 627 339 212 222 14805 274553

5.9% 17.4% 11.5% 5.7% 5.4% 6.5% 4.7% 7.9% 1.7% 3.9% 2.5% 4.1% 1.3% 1.8% 1.5% 2.2% 0.2% 1.4% 1.1% 0.9% 1.1% 1.8% 1.1% 1.1% 0.6% 0.5% 0.3% 0.2% 0.1% 0.1% 0.1% 5.4% 100.0%

注:分省域名总数不含.EDU.CN

9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数 附表 7 分省网站

网站数量(个) 占网站总数比例

广东 535960 16.7% 北京439432 13.7% 上海316862 9.9% 福建220671 6.9% 浙江219693 6.9% 江苏166267 5.2% 山东145757 4.6% 河南111152 3.5% 四川110127 3.4% 河北89634 2.8% 辽宁86480 2.7% 湖北63882 2.0% 湖南49592 1.5% 安徽37903 1.2% 陕西37467 1.2% 天津36617 1.1% 山西34628 1.1% 重庆 31347 1.0% 黑龙江 27141 0.8% 广西24966 0.8% 江西22404 0.7% 吉林20783 0.6% 云南 14475 0.5% 内蒙古 12289 0.4% 海南12105 0.4% 贵州9642 0.3% 新疆7595 0.2% 甘肃7137 0.2% 宁夏3840 0.1% 青海2216 0.1% 西藏912 0.0% 其他302649 9.5% 合计 3201625 100.0%

注:分省网站总数不含 EDU.CN下网站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9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表 8 按更新周期分类的网页情况

网页更新周期 一周更新 一个月更新三个月更新六个月更新 六个月以上更新

合计

比例 4.8% 50.8% 25.0% 10.0% 9.4% 100.0%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附表 9 按照后缀形式分类的网页情况

网页后缀形式

html htm / shtml asp php txt nsf xml jsp cgi pl aspx do dll jhtml cfm php3 phtml 其他后缀 合计

比例

32.44% 5.42% 25.37% 2.44% 1.96% 8.50% 0.00% 0.00% 0.05% 1.97% 0.01% 0.00% 2.62% 0.70% 0.01% 0.01% 0.01% 0.00% 0.01% 18.48% 100.0%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94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表 10 按多媒体形式分类的网页情况

网页多媒体形式 比 例(在多媒体网页中)

jpg gif 42.3% zip swf 6.5% doc 0.5% pdf 0.9% rm 17.5% mid 23.0% ram 0.0% mp3 0.0% ppt 0.0% mpg 0.7% 其他多媒体 1.4%

合计 0.0%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7.2%

100%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9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表 11 分省网页数

去重之后网页总数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1,296,827,492 37,731,520,746 908,482,916 39,334,416 25,439,061,672 1,129,958,542 387,993,721 3,239,244,919 2,238,687,392 64,820,672 1,672,995,067 530,449,942 1,050,909,426 12,594,798,710 2,651,682,372 2,282,109,954 227,096,393 9,485,476 84,060 40,902 55,284 1,416,714,403 1,679,390,277 145,919,408 4,256,148,861 196,622,768 3,614,776,176 43,638 31.17 新疆 26,164,369 878,454,434 9,744,259,458 81,705,059 60,344,016,546

静态 808,440,988 24,358,388,919 460,498,350 10,106,572 14,094,996,198 170,425,727 1,059,389,285 2,191,554,722 2,218,723,989 37,805,162 1,011,319,440 406,483,794 577,295,491 9,685,070,937 1,931,114,266 1,115,718,168 129,546,952 9,401,416

动态 488,386,504 13,373,131,827 447,984,566 29,227,844 11,344,065,474 959,532,815 1.25 海南 1,447,383,006 0.37 河北 5,430,799,641 1.48 河南 4,457,411,381 1.01 黑龙江27,015,510 661,675,627 123,966,148 473,613,935 2,909,727,773 720,568,106 1,166,391,786 97,549,441 0.01 青海 96,186

1.40 1.53 3.28 1.22 3.33 2.68 0.96 1.33 静、动态比例

1.66 1.82 1.03 0.35 1.24 0.18

4,170,822 2,315,179 1,855,643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0.74 山东 5,352,628,473 3,935,914,070 2.78 山西 4,125,077,932 2,445,687,655 1.46 陕西 411,750,959 265,831,551 1.82 上海 9,212,228,038 4,956,079,177 1.16 四川 392,957,967 196,335,199 1.00 天津 7,251,084,350 3,636,308,174 1.01 西藏 1,403,745 1,360,107 61,330,381

35,166,012

1.34 云南 2,755,275,416 1,876,820,982 2.14 浙江 21,266,044,955 11,521,785,497 1.18 重庆 241,585,637 159,880,578 1.96 全国 150,040,762,685 1.49

89,696,746,139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96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节数 附表 12 分省网页字

总页面大小 页面平均大小(KB)

安徽 81,473,267,241 63 62 北京2,348,203,884,711 44 32 福建39,991,384,009 42 25 甘肃1,248,817,846 26 41 广东1,069,236,839,502 51 41 广西28,317,638,744 23 40 贵州106,458,885 45 20 海南59,185,230,822 43 33 河北277,681,464,291 90 44 河南 184,932,782,956 62 黑龙江 1,512,592,031 117 湖北67,214,318,386 56 62 湖南24,038,437,686 50 50 吉林20,514,576,209 50 45 江苏546,288,566,198 33 28 江西86,375,132,135 57 41 辽宁 205,973,383,156 33 50 内蒙古 9,908,819,601

宁夏583,523,096

青海11,265,579

山东299,135,082,556

山西254,380,441,195

陕西20,721,478,423

上海462,592,581,183

四川19,641,461,923

天津323,611,733,428

西藏46,676,289

新疆1,707,016,061

云南158,100,884,575

浙江879,255,374,681

重庆7,882,090,209

全国 7,479,873,203,607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9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表 13 各省按更新周期分类的网页比例

六个月以上

一周更新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庆 全国

一个月更新 65.1% 49.4% 39.5% 60.5% 50.2% 66.8% 63.1% 49.1% 46.9% 56.5% 48.3% 52.9% 53.8% 53.7% 50.7% 44.5% 55.2% 55.2% 41.0% 67.2% 56.2% 49.7% 43.5% 54.4% 55.3% 44.4% 23.2% 39.1% 60.1% 50.9% 49.4% 50.8%

三个月更新 19.7% 26.3% 25.5% 21.7% 24.2% 18.7% 12.5% 24.0% 29.9% 21.9% 22.5% 25.7% 24.8% 28.0% 23.1% 31.0% 22.6% 24.9% 29.1% 16.8% 24.3% 27.1% 30.3% 24.3% 26.6% 20.1% 42.0% 40.2% 25.5% 25.6% 22.9% 25.0%

六个月更新 4.5% 10.9% 13.8% 8.0% 10.5% 4.4% 14.7% 9.6% 9.1% 8.4% 14.8% 9.2% 9.7% 8.4% 11.5% 10.1% 7.3% 10.8% 6.0% 4.2% 7.6% 9.9% 8.9% 9.5% 7.2% 7.5% 7.2% 13.0% 7.4% 10.5% 9.7% 10.0%

更新 3.3% 9.4% 17.5% 6.4% 9.1% 3.9% 5.7% 11.5% 8.3% 8.0% 9.3% 8.4% 7.0% 7.8% 9.9% 10.0% 9.6% 5.3% 23.1% 5.9% 5.2% 7.5% 15.5% 6.3% 7.4% 23.9% 26.1% 3.0% 3.0% 8.9% 12.3% 9.4%

7.4% 4.0% 3.7% 3.4% 5.9% 6.2% 4.0% 5.8% 5.9% 5.2% 5.1% 3.8% 4.7% 2.1% 4.9% 4.4% 5.3% 3.8% 0.7% 5.9% 6.8% 5.8% 1.8% 5.6% 3.5% 4.1% 1.4% 4.7% 4.1% 4.1% 5.6% 4.8%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98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表 14 各省按编码类型分的网页比例

中文 繁体中文 英文 其他

安徽 99.8% 0.1% 0.1% 0.0% 北京 98.1% 0.7% 1.2% 0.0% 福建 99.6% 0.2% 0.2% 0.0% 甘肃 99.5% 0.4% 0.1% 0.0% 广东 98.6% 0.9% 0.6% 0.0% 广西 99.7% 0.0% 0.3% 0.0% 贵州 99.3% 0.5% 0.2% 0.0% 海南 93.5% 5.3% 0.8% 0.4% 河北 85.4% 11.5% 1.1% 2.0% 河南 98.7% 0.5% 0.8% 0.0% 黑龙江 96.9% 2.8% 0.2% 0.1% 湖北 98.6% 1.0% 0.4% 0.0% 湖南 98.9% 0.9% 0.2% 0.0% 吉林 99.7% 0.1% 0.2% 0.0% 江苏 98.4% 1.2% 0.4% 0.0% 江西 98.7% 0.1% 1.2% 0.0% 辽宁 99.2% 0.4% 0.4% 0.0% 内蒙古 96.6% 3.2% 0.1% 0.1% 宁夏 89.3% 4.2% 6.0% 0.5% 青海 75.0% 12.5% 8.3% 4.2% 山东 98.3% 0.7% 1.0% 0.0% 山西 99.4% 0.4% 0.2% 0.0% 陕西 99.4% 0.1% 0.5% 0.0% 上海 99.0% 0.3% 0.7% 0.0% 四川 99.8% 0.0% 0.2% 0.0% 天津 99.4% 0.2% 0.3% 0.0% 西藏 95.6% 2.8% 1.5% 0.1% 新疆 91.4% 5.4% 2.7% 0.5% 云南 97.1% 2.7% 0.1% 0.1% 浙江 99.1% 0.5% 0.4% 0.0% 重庆 99.7% 0.0% 0.3% 0.0% 全国 98.1% 1.1% 0.7% 0.1%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9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录 2调查支持单位

以下单位对本次调查的在线问卷投放和基础资源数据收集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 衷心的感谢! (一). 调查入口网站(按照网站挂出调查链接的先后顺序排序)

网易 魔部网

爱奇艺 艾媒网

(二) . 调查协助单位(排序不分先后)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三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网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信诺立兴业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新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时代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东南融通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商务中国)

厦门精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厦门市中资源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万网

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必途网 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附录 3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介绍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cnidp.cn)——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统计数据及服务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起并运行

◆免费提供互联网统计数据及服务

◆客观、及时地反映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平台访问地址:

平台简介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起并运行,采用固定样本 组(Panel)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客户端实时、连续采集中国网民样本的互联网使用行为数 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客观、及时地反映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多个层面(宏 观与微观)互联网行业参与者提供多方面决策支持。,为

功能展示

统计数据

针对国内主流网站/软件,提供包括覆盖人数、

访问次数、页面浏览量、访问时长等多项指标

在内的周报、月报、季报、半年统计数据,数 (配图)

据更新时间不超过 3天。

用户特征

针对国内主流网站/软件,提供包括性别、年龄、

( 配图)学历、职业、收入、地域、城市级别在内的多 维度结构分布数据。

重合分析

针对不同网站/软件,统计其用户群的重合情

况,以及不同用户群体的结构分布。

(配图)

趋势比较

针对国内主流网站/软件,提供细致到"天"的

(配图) 详细历史统计数据,从而反映其历史变化趋势。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 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本报告版权归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所有。 如引用或转载,请注明来源。

2

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0

更多相关推荐: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前言19xx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自19xx年至今CNNIC已成功发布了30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本次报...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时间20xx11131652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129次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CNNIC于19xx年11月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转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72520xx文章来源360传媒CNNIC于19xx年11月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今年正值CNNIC成立15周年...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xx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前言19xx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自19xx...

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原标题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xx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xx年底提升了2...

20xx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下为报告的第五章网民规模与结构部分一网民规模一总体网民规模截至20xx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

20xx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xx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下为报告的第五章网民规模与结构部分一网民规模一总体网民规模截至20xx年12月我国网...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3亿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领跑全球互联网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

NNIC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xx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摘要一基础数据截至20xx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xx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截至20xx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阅读总结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阅读总结有幸学习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回想学习过程中的精彩内容潜在需求的手机上网人群仍有提升空间对于众多网民的调查对比包括农村与城镇对比网络和手机上网对比性别年...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xx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