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4.20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xx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4.2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2.5亿剩余劳动力,这是造成农村青年跨区域流动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一方面农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xx年为42.6%。到19xx年已降至不足30%。另一方面,农民收入

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19xx年年的1:1.72扩大为19xx年的1:2.33。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有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施展才干”,居9个选项的第一位。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回家乡好干点事业”和“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分别为14.7%和11.6%,三项相加为57.4%;因为生活困难,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16.9%。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生活困难。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学本领、谋发展。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xx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19xx年上升了16.6%。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19xx年3月至19xx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

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从调查数据看,外来各工青年有相当一部分在三资企业(19.2%)或私营企业(11.4%)中就业。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6.1%。从事个体经营的占5.9%,四项合计为42.6%。他们大都是合同工、临时工,工作缺乏稳定性,随时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失去工作后又会重新进入滞留群体。

外来务工青年就业难度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下岗职工人数在不断上升,城市就业面临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和沉重的压力。另外,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渠道不畅,也是择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2000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收入除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外,还要寄钱回家。这就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外来务工青年中,有较多业余时间的约占41.9%。

业余生活的单调和枯燥,是引发包来务工青年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当问及“您在城里打工是否会感到寂寞、孤独和无聊”时,有11.8%的外来务工青年 回答“经常感到”,“偶尔感到”和“遇到不顺心事才感到”的分别为29.2%和44.4%,三项之和为84.4%;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8.6%。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有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调查数据显示。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2%)。

从座谈和个案访谈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和城市职工同不同酬的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在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在劳资纠纷案中,涉及外来务工青年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拖欠、克扣或拒发工资的案件。调查中发现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外来务工青年劳动保护条件极差,超时疲劳工作现象十分严重,因而造成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外来务工青年因工伤致残后,大多数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上的

赔偿。在问及“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是否得到过单位或社会有关方面帮助”时。有22%的人回答“从未得到过”,23.7%的人表示“要经过努力才能得到”,两项相加达到45.7%。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管理。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务工青年,应由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保障外来各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当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对待。

4、依靠政策引导,鼓励外来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各地政府应通

过政策引导鼓励外来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在资金信货、土地批租、工商税收、手续审批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方便,并在协调和开拓产品市场及提供今年2等方面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以良好的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年回乡创业。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参一就业竞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本地化。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5、新闻媒介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使城镇居民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他们,在城乡人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新生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建家园的社会氛围。

6、共青团组织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外来务工青年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各级团组织要主动发挥协调作用,联合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通过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就业咨询部、培训网点、维权监督岗、团书室、文化部及开辟外来务工青年的入出两地之间牵线搭桥,直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定向服务。同时,要继续做好优秀外来青年的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外来务工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建功立业。


第二篇: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年寒假期间

调查地点:自己家乡

调查目的:

       深入了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以及享受者的标准及享受水平,实施情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调查对象:本村村民

调查方式:询问法。

调查内容

         主要了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享受者的标准及享受水平、实施情况、问题、原因及合理化建议

调查情况如下:

一 我从我们村庄村民的口音得到,现在对于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没有实际性的解决,虽然现在国家有了关于对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关心,但是!现在的地方政府还是没有把这种制度落实到人民身上。比如说:以什么样的渠道农民才能得到保障的资金,还有对于保障的对象,补贴的金额,所要办理的程序,这方面地方政府是没有对每一户人民落实!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即便老百姓知道自己需要领补贴的时候,但是补贴的金额总是发不下来,一拖再拖。这让老百姓很不踏实,不知道自己该领到多少钱,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具体去领补贴的金额!

二是农村低保对象难以确定。在实施农村低保过程中,普遍反映对农村困难家庭收入难以把握和计算,在入户调查程序阶段,一些调查员也只能凭视觉估计其家庭状况,对其家庭提供的收入来源证明也缺乏合理化的保障,特别是对外出务工、人户分离、有子女的赡养费等缺乏科学合理的收入计算标准。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准确界定有否享受低保的条件,并易导致群众之间的攀比心理,甚至引起矛盾。

三是农村低保享受对象比例失衡。目前,农村低保中关于农村低保家庭人口的核定作了明确规定: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人口,以《婚姻法》规定和公安部门制发的《居民户口薄》及身份证为依据,按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的家庭成员并共同生活的依据核定。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中户口不在本地区的再校就读的大、中专学生,纳入申请人家庭计算人口。农村低保是向困难群众发放的一种生活补助,它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发放,但不少地方就以此作文章,许多之前不负赡养义务的家庭,将本已分户的老年人重新合户,私下却以分家为名与此划分界限,以达到成为低保享受对象的目的,造成低保享受对象比例失衡,许多有劳动力的家庭也因户口问题被评为享受对象,明显的扭曲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衷。

四是保障标准偏低、保障范围偏小。我们县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700元,有些地方对长期卧床不起的重病人员即使每年在增加120元的救助金额,生活还是贫困不堪,而且范围偏小,导致本该享受低保的人员难以享受。

五是退出机制不健全。由于低保标准确定难度大、低保户收入动态监测困难、信息化滞后等原因,一些农村低保户人均收入超出低保标准线后不能及时被退出或不愿退出低保,“能上不能下”的“刚性”较为突出。

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分析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 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特征。从原则和道义上讲,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应被排斥或遗漏在这张安全网之外。而且社会保障的首要目的是为生活困难的人提供保障,原因在于生活困难者无力靠自我的积累获得保障所需的资金,并且容易遭受不利冲击的影响。我国生活困难者主要集中于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之中,广大农民理应享受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利益。因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保障是以法律为依据,以国家、集体、农民投入为主体,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意外事故而在生活上发生困难的农户给予扶持和帮助的制度。 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

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如城市,所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长期呈现出畸形发展的态势。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长期滞后,比如:在养老保险方面,我国农村居民很少享受,另一个方面就是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水平普遍偏低。并且,不容忽视的是:1、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家庭的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参保行为。2、我国的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不均。占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村居民却只享受了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费用的百分之二十。3、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国家和政府并没有出台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相关活动的科学实施。因此我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常常会不知去向,而且,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合法权益也就没法儿得到保障。4、在这一方面的法律制度仍然不完善,特别是对于外出务工人员的保障还很不到位,好多时候都是处于真空状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就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措施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责任重大,任务繁重。需要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有效推进。

    (一)健全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已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一类项目,建议待国务院提请审议后加快这两部法律立法进程。同时,国务院将抓紧制定救灾条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等行政法规。到20##年,力争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加大资金投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消费者物价指数、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努力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当前,注意把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作为拉动内需、保障民生的重点来投入。坚持事权财权统一,更加科学地划分事权财权,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的保障责任。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经费管理与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协调协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涉及部门多、政策法规多、工作环节多,需要切实加强协调协作。通过适当形式,加快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增进互联、互动、互补,增强推进合力,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加强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与就业再就业政策、农村扶贫开发等之间的配套,形成梯次保障结构,提高整体保障效能。

    (四)注重统筹平衡。继续认真做好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社会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医疗救助等工作,切实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社会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步伐。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更加注重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努力缩小城乡差别。

    (五)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加强基层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村委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作用。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加强低保、社会保险、新农合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严格规范申请、核查、审批、公示和备案等各个环节,完善公开透明机制,确保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农村实际,选择重点,扎实推进。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存)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因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

    现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贫富悬殊,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贯彻科学发展关,先富带动后富得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消灭决对的贫困现象是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农民自身来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都是迫在眉睫。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使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早日得到完善和发展,必须首先发展我国的经济。当然,与此同时还应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参保意识。使其在有钱的同时又有积极参保的意识,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早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 建立社会保障的政治原因和政府责任 

    农村社会保障既为农民所需要,又有利于国计民生,并且在经济上也可能支撑,那为什么它的建立却举步维艰,成效甚微呢?我们必须从社会保障的实质入手,分析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在政治学意义上的逻辑。 

    “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再次分配。在现代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分配始终受到政治和市场双重力量的支配。如果说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话,那么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再次分配就主要取决于政治体系的运作了。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必然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它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及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这种从政治学角度把社会保障看作是一项牵涉社会力量博弈的公共政策的观点,有助于理解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体制原因。 

五、中国农民的意见表达与其社保缺失 

 “毫无疑问,制度建设,尤其是社会保险这样的核心制度建设,是超出农民自身能力的。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措施,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只有政府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解决‘三农问题’才有制度保证,农村才有逐步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农村才由经济发展的阻力变成动力。可是在现代中国,尽管农民对于社会保障有着实质上的需求,并且政府在经济上也完全有这样的实力,但政府在其最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却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同样需要从中国政治的现状和政府过程的角度去理解。 

  忽视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是因为在农村这个问题不如城市里更紧迫,因此不具有进入政策议程的资格么?“国际上的一些机构认为,中国目前的不安全主要表现在:在城市,存在空前的失业,犯罪率不断上升──城市潜伏动荡危机,工人请愿、示威、游行和骚乱;在农村,主要表现为农民示威和请愿。他们认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和大规模的下岗引发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紧张,主要表现在工人和农民的示威游行。这些示威是更大的社会动荡的征兆。显然,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因素既包括下岗工人的安置,也包括农民的生计问题。但为什么同样重大的问题却在事实上造成了社会保障政策在城乡的两极分化,政府投入在农村的严重不足呢?这同样需要从中国工人与农民的意见表达差异的角度去考察。 

      

 由于中国的农民传统上就很少享受过社会保障,而政府又往往将社会保障宣传为城市人的专利,农民还没有在意识上树立社会保障是他们作为公民所理应享有的权利的观念。据于建嵘在湖南某县的调查,“前两年H县减负上访代表的主要‘话题’有:农业税、特产税、牲猪税、基金会、乡统筹、村民委员会选举、村务公开等问题。去年因税费改革,又出现了计税田亩数量、每亩产量、粮食价格等问题;目前减负上访代表又将并不直接归属乡镇政府管辖的学校乱收费等‘问题’列为抗争的目标。他们还计划将电费、水费等问题作为抗争的问题”。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农民意见表达的内容主要是要求落实中央政策,只要地方政府能按照既有的规定不增加额外的不公平的负担即可。长期以来,中国农民承受了太多的不公平和重压,他们所要求的仅仅是不要让他们太喘不过气来而已,至于是否老了还能有养老金、看病还可以有国家资助,他们恐怕连想都没有想过。 

鉴于以上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特建议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贫困是任何社会制度都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和最后一道安全防线,是政府对其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社会救济而不是福利,更不是施舍。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各级政府行使的基本社会职责,也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具体体现。尤其是贫困乡镇,只有政府转变观念,认识到贫困地区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把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生活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统筹考虑,优先安排,农村低保工作才能全面稳步推进。

   (二)加强部门配合。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和环节很多。各有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财政部门要及时足额落实农村低保资金和工作经费,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扶贫部门要搞好扶贫开发与低保工作的衔接,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教育部门要搞好教育救助,解决农村低保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宣传部门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各相关部门要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夯实工作基础,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基层是关键。基层干部和民政工作人员承担着入户调查以及审核、审批、发放、动态管理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采取招聘专职人员,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加强对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一是出台界定农村低保对象的有关文件。农村低保涉及人多、面广,农民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家庭收入复杂且变动较大,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的、科学的计算方法,使界定低保对象存在很大难度。建议有关部门就这一问题开展调研,制定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界定农村低保对象的相关细则。

   二是明确动态管理的时间界定。农村低保工作实行的是动态管理,因此在时间界定上要进一步明确,及时排除已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员,避免越保越滋生“等靠要”的思想,出现一批好吃懒做的低收入农户;同时要把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应保对象及时入保。

   三是扩大农村低保范围。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支付能力,逐步扩大农村低保保障范围,使更多的农村贫困居民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结束语:

     通过陈述分析发现,政府要不断巩固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救补

力度。要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以便使更多的农村生活困难群众享受低保。

定较高的合适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确保当地生活较困难的农民群众能够较多地享受到经济社

发展成果,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

调查报告


姓名:牛青坡

学号:Z09115128

班级Z09115128

指导老师:胡明春

更多相关推荐: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农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生产力最具活力并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一社会保障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农村...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关于社区安全程度的公共政策分析报告问题的提出近几年了由于农村进城打工的人在不断增加这样城市的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不够所以导致了城市的治安管理混乱一时治安问题突出在各主要线路的公交车上活跃着各类...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

关于农村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高璠20xx426调查报告目的通过对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国内外社会的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实习内容通过从国内外各类信息的了解和对比...

作业2: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

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分析报告

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分析报告政策的根本在执行政策执行者能否在执行阶段忠于政策的初衷对一项公共政策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节因而无论是从学界研究角度还是从社会政策作用角度我们都非常关注政策的执行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对与一项政...

公共政策执行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政策是怎样在一个或几个地区得到执行的过程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这一阶段学者们把重点放在探索可以解释复杂的政策执行现象所需要的分析框架上研究了影响执行的主要变...

公共政策学校车问题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学校车问题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我国校车事故频频发生许多学生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接二连三的校车事故引发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也针对校车问题出台了校车安全条例希望藉此解决校车问题然而光凭一个校车安全条例显然...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一、三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包括案例论述形成性考核一指导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1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安置办法2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

公共政策“康师傅”“统一”隐性涨价的调查报告

康师傅统一隐性涨价的调查报告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康师傅统一等品牌的部分方便面企业价格联盟刚刚被有关部门查处相关企业又玩起了价格不变重量减少的隐性涨价手法方便面虽价格未变净含量却悄然缩...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