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 读书笔记

时间:2024.4.9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首先,我想说非常感谢老师能够让我们去读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书籍。因为在大学里面,现在能够静下来读书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尤其是在崇尚快速阅读的今天。由于电子书籍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忽视了纸质的书籍,导致书卷气变成了电子气。而老师则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尽情徜徉在书籍的海洋,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尤其是接受我们这种扛旗专业的学者们独特思想的熏陶,而我阅读的《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书籍。

其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法上,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阅读马克思主义文章经典,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在教育活动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是放在首位的。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这就可能带来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迷茫和模糊现象。针对此情,我们就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正确对待学生的合理诉求,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在阐述我的《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之前我想谈一谈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本书。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马克思之后,之后代表了未来,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也坚信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一定会更加美好。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安葬仪式上说:

“马克思一生作出两项伟大的发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规律,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是‘科学巨匠’,但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这是马克思的的成就,那么外国学者如何看待马克思了?

这本《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的作者英国的学者戴维·麦克莱伦同意也写了一部非常有名的书《卡尔·马克思传》。《卡尔·马克思传》一书中就谈到了在马克思去世以后马克思主义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提出了在当今世界上依然影响最大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

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这样一种语言:数以百万人用它来表达自己对更公正的社会的希望。作为反抗的工具,马克思对宗教的描述给很多从中看到自己使命的人以很大的力量:“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状态的精神一样。” 这些思想给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新的维度。马克思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价值两方面都是思想的巨人。无论其中一些理论多么令人感到疑惑,无论其中一些价值多么微小,走过了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都是人类对共同生活新方式的寻求的不可分割、永恒的一部分。

  ——戴维·麦克莱伦的《卡尔·马克思传》(第4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年第445页

这样的一种影响的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表达的是一种对更为理想和公正的社会的希望。或许正因为如此,在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在欧美再次畅销。欧美的很多人又重新的拿来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提出了回归马克思主义,想要从《资本论》中找到爆发金融危机的答案。于是马克思的理论在世界理论界中又一下子又热了起来。在20##年8月20日法国《新观察家》杂志一篇名为《回归马克思》的文章中说:“二十一世纪资本主义的航道让《资本论》有了重生的机遇。在最近这场经济危机之后,有人在华尔街游行,并喊出了”马克思有理“的口号,也有人记起了这位各国思想家掷地有声的预言:资本主义将不可规避的自我灭亡……。”这些变化也可以看出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因此,红旗不倒,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让我们受益匪浅。而我将从以下几点谈一谈关于《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我的一些体会:

一、作者简介:

   戴维·麦克莱伦,1940年生。曾就读于麦钱特泰勒斯学校,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现为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政治学客座教授,之前是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也是美国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它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述在欧美有着深刻的学术影响力。他关于马克思的传记被公认为是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之一,是第一部涵盖了马克思生活各个方面的英文版传记。至今已修订出版了四版。他主要著作:《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思想导论》、《马克思传》等。这些著作大部分在中国国内被翻译并出版。

二、内容简介:

   本书被誉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叙述”。它述及马克思以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到俄国马克思主义,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到中国与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再到当代欧美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主要是讲发生在20世纪的,如苏俄、中国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三、阅读体会

  看一本书,首先要看它的目录,这本书的目录有1个导论:马克思的遗产。五编24章节:

  第一编 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讲的是:恩格斯的贡献、与修正主义的论战、激进派和奥地利马克思主义。

  第二编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讲的是:列宁、斯大林和之后的共产主义。

  第三编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马克思主义,主要讲的是瑞典的委员会共产主义及葛兰西。

  第四编 中国和第三世界,具体阐述了中国模式。

 第五编 欧洲和美国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讲了法兰克福学派、 德拉沃尔佩学派、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英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在美国。

 从目录中不难发现,这本书有24章,可谓是按照马克思死后,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很清晰的概括了。根据这本书的目录,通过阅读,可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可以简单划分为欧洲阶段、欧洲到亚洲阶段、战后阶段,每个阶段大约经历50年。

     首先,欧洲阶段。随着1847年在欧洲伦敦诞生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发布了《宣言》,标志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从此蓬勃发展。在这之后,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以及其后在欧洲诞生的其他工人阶级政党。于此同时,1871年,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巴黎公社,这些都算是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紧接着1883年,马克思去世了,恩格斯负责领导第二国际。这段时间,欧洲相对平静,恩格斯趁此机会把欧洲各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联合起来。

第二阶段:欧洲到亚洲阶段。

    19世纪后期,欧洲短暂和平与缓和局势,恩格斯去世后,没有一个坚定的领导核心,各种思潮开始碰撞,尤其是面对缓和的局势时,各种妥协和各种批判进行了大量的论战,这也为后来第二国际分裂为左中右三派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这种多元而看似有点混乱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思潮一起由欧洲传入亚洲,第一站是俄国。

1883年9月,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在日内瓦成立了,主要领导人是普列汉诺夫,宗旨是在俄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批判民粹主义,深入研究俄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这个组织就是后来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在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因已完成历史使命正式宣告解散。

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明克斯宣布成立,主要领导人为列宁和马尔托夫。正是这两人代表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和机会主义,形成了后来的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在同德国的战争中损失巨大,国内形势恶化到崩溃的边缘。1917年2月,彼得格勒的工人由于长期战争和饥饿而走上街头,派往镇压工人运动的军队当场哗变,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沙皇被迫退位,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1921年3月,列宁非常果敢与睿智,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并开始实施商品经济,并允许小资本家存在。这就是在俄国以列宁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

列宁于1924年病逝,他的新经济政策也随后被废止。1929年,斯大1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逐步形成了代替新经济政策的斯大林模式,他的继任者们继续在这一模式下走下去,虽然经过一些改革,但是成效不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这就是在苏联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实践。

第三阶段:亚洲阶段。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战后社会主义的探索,主要介绍几种模式,第一个苏联模式的产物,选取了匈牙利;第二种是外资内社形态,选取了印度;第三种名资实社形态,选取了瑞典;第四种由资入社形态,选取了委内瑞拉;第五种阿拉伯社会主义,选取了伊拉克和利比亚。第六种便是:中国模式。其中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谈论中国模式,就要谈论我们伟大英明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谈论中国模式的成就,主要看三件大事。

第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巨大成果是新中国的诞生,这一变革的基本手段是中国1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熟睡的狮子,就让它这样一直沉睡下去,永远沦落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国家。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重新回到世界第一梯队大国中间,这个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完成的。

   第二个事件是1956年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巨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一变革的基本手段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改造。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提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毛主席的这种探索进行得断断续续而且艰难曲折,但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思想成果,其中尤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最为突出。毛主席号召全党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1959年底至1960年春,他带领部分理论家和工作人员到杭州,集体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的论点汇编》的第七部分中,毛主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完整的表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为中国共产党在以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上的理想国、大同社会、天平天国、世外桃源等等,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宣布实现了。虽然我们同样面临着诸多方面需要改革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党可以和全国人民一起把和谐社会建设好。

   第三个事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第三阶段是中国从传统的社会主义向现代社会主义的变革第一阶段的重要节点,或者说是从带有苏联模式特点的社会主义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巨大成果是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走上了富裕;这一变革的基本标志是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以20##年初步实现小康为阶段性成果,以2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目标,这一变革的基本手段就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改革。我相信,等这个目标实现的时候,中国梦将会实现。

     最后,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坚持经常性的读书,做好读书笔记,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将是一笔可贵的财富。我相信,这本《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一定值得大家阅读,这本书会让我们受益匪浅的。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读书笔记


《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著而成的国际共产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重重的大背景下,是以实践为基础,通过批判和分析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一部具有阶级基础的巨作。《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一些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在英法等国取得统治地位。随着资产积极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日益加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也日益尖锐起来,工人运动从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从经济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从区域性运动扩展到全国运动,并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些斗争先后都失败了,归结一点就是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迫切需要正确的无产阶级理论来指导工人运动。

为适应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中一方面,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另一方面,自觉地把创立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1847年11月28日至12月8日,在伦敦举行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应运而生。

 

一)引言

引言用一个巧妙的比喻引出来正题,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时的一个时代大环境,1847-1848年,无产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的自身矛盾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兴起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幽灵是形容无产阶级势力的最好代名词。虽然正如马克思在后文提到的资本主义时代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内部还是存在多对矛盾,因为利益集体的不同 ,各个集体之间的冲突时候发生。他们一方面总体上共同镇压工人运动,一方面又互相攻讦。而用共产党这个称呼辱骂对方是十分常见的,由此可见当时无产阶级力量已经初具规模,它已经被欧洲一切的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了。

这个结论其实说明的是现实情况要求共产党人站出来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目的和意图了,也就是说明了写就《共产党宣言》的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了。在这个引言的基础上,下面的正文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了。

二.资产者和无产者

但是在阐明自身之前,马克思先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分析了资产者和无产者各自的特点,这可谓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正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句话其实蕴含了马克思多年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怎样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单纯地认为每一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都只有两个阶级,因为历史事实表明不是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人类社会都包含多个社会阶级,拿漫长的封建社会举例,不但有封建统治阶级,农民,还有商人,手工业者等等社会阶级。难道我们应该无视这些阶级吗?显然不是,而且历史的发展也不但是封建地主和农民阶级的两个阶级的矛盾发展使然的,而是各个阶级相互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前进,导致生产关系的改变。因此我觉得应该充分理解马克思这句话的内涵,而不应该曲解它。

当然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往的各个社会阶段,“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段话是相当深刻正确的,是马克思在长期的社会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这个结论其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社会特质,对于无产阶级清楚地认识环境有很大的帮助。

马克思在后文生动的描述了资产阶级是怎样消灭封建阶级的,是怎样变封建的生产方式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它们宣传的民主的实质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深刻而生动的,正如他所说的“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真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无产阶级要有真正的民主就必须战斗,无论是隐蔽的还是明显的,为了自己和全人类的利益,无产阶级必须要战斗。

当然单纯地揭示资产阶级的黑暗面并不是马克思希望的,作为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学者,马克思也客观的阐述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任何阶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是革命的,然后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之后,更革命的阶级会出现,相对应的生产关系也需要改变。但是资产阶级在推翻了封建阶级的统治之后,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人的贪婪自私的本性被无限放大了,一切的人际关系都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资本家利用剩余价值无止尽的剥削工人阶级,而且使得工人阶级日益贫困,成为了毫无生产资料的无产者。

而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一起了生产过剩的瘟疫,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动荡,为了克服这种危机,资产阶级“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市场”,这其实是资产阶级防止危机的办法越来越少的表现。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决定了它们必定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将一切民族尽可能地揽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当中。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让无产阶级持续壮大,因为无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根本利益完全一致,所以是最革命的阶级,也是最团结的阶级,因此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正是马克思最大的心愿之一。

马克思同时也分析了各个阶级的革命性,他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确实大工业本身的产物”。他指出中间等级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但随后又指出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是可以联合的,相当具有预见性。而对于流氓无产阶级,马克思则认为是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部分。不可信,很容易反动。这样的科学分析对于无产阶级日后运动中团结各种势力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当然一切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否则理论就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在这里我突然觉得“等级”和“阶级”似乎具有相同的意思,马克思在著作中有时候似乎是混用这两个词的。但是仔细分析我觉得“等级”是偏向于经济层面上的,而“阶级”则是政治层面上的。正所谓“一切的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这一部分的分析最后引出一个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三.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紧接着上一部分,马克思就开始阐述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关系了。本部分的前四句在我看来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的。对于这一部分的主题阐述有很重要的作用。正如他在引言中所说的,《共产党宣言》就是要“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对抗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因此我认为这一部分应该是《共产党宣言》的主体部分。马克思用一句话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论,那就是“消灭私有制”,这几个字虽然简短,却包含了很多的内涵。

        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一定会推动社会往前进的。虽然这种推动有可能滞后,但是终有一天无产阶级先进的生产力一定会取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力,从然推动人来社会向前进的。自然这个时候消灭私有制是必然的,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工人阶级本身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消灭私有制也是要消灭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就是要消灭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一种更先进更合理的社会制度取代之。这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奋斗目标。

        马克思在这一部分里驳斥了资产阶级污蔑无产阶级的各种谬论,读起来酣畅淋漓,有力有理有据,使得谣言不攻自破。同时马克思在驳斥“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时指出“工人没有祖国”,“联合的行动,至少是个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些言论其实也指出,工人无国界这一特点,使得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成为可能。因为同资产阶级不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没有差别的,是一致的。所以联合是可能的。

       随后马克思又给出了工人阶级在改变社会制度时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相当具有预见性和指导性,对于日后的社会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样,这一部分的最后一句也是相当值得我们思考和铭记的,“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紧紧记住这句话,只有到了那一天,社会主义民主才是真正实现了。

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这一部分其实是在理顺各个时期各种重要的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其实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工人在运动当中如果没有选择正确的理论指导,那么运动的结果不是失败也必然会远离预期效果。所以马克思在这里对于那些曾经出现过或者当时尚在流行的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学说进行了逐个分析。相当全面和深刻。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泉,他吸收了前辈思想家很多优秀的思想。但是马克思治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唯物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够综合百家之长,提出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圣西门,欧文等等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思想因其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存在很大的漏洞,使得这些理论都无法引领工人们正确地实践。马克思在经过长期比较研究,归纳总结,消化创新后终于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这无疑是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上的一个巨大里程碑。

         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工人们认清其他各种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学说具有重要的知道意义。

五.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其实前面几章已经阐述了共产党人对于多数反对党派的态度,马克思在这里进行了综合。

         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阐述了各个国家中共产党人的表现。然后指出“总之,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这让我想起了毛泽东曾经说的“一切敌人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一切敌人的朋友是我们的敌人”,这也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另一类阐述。“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这也就是为最后那句气壮山河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打了铺垫。

         《共产党宣言》也在这如檄文般的号召中结束,确实鼓舞人心。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阅读《共产党宣言》的感受:

一、《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的观点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各章的内容之中。《宣言》第一章就明确指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说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把阶级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发展为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必然发展为暴力革命,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宣言》所阐发的阶级斗争理论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现实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思想和锐利武器。

二、《共产党宣言》并没有单方面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肯定资本主义社会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进步性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行揭露。《共产党宣言》的伟大不仅在它壮大了国际工人组织,更重要的是,它预见了世界发展的趋势。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资产阶级灭亡的必然性,指出资产阶级灭亡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必然要实现的历史趋势。20世纪初中国结束封建统治,在君主立宪、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都不能使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摆脱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地主、军阀联合反动统治的局面,历史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进程一次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三、《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但 “消灭私有制”定会遭到各方势力的反对,所以《宣言》中对于可能出现的种种反对观点进行了深刻入骨的反驳。我们消灭的只是“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改变资本的社会性质,使其失去阶级性质。“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锋芒时刻指向资产阶级。不仅如此,《宣言》还对反对者给共产党人戴上的“消灭家庭”、“实行公妻制”和“消灭个性与自由”等帽子进行深刻的揭露,让资产阶级无处下手。

四、《宣言》诠释了共产党的性质,共产党不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只是“唱唱诅咒他们的新统治者的歌,并向他叽叽咕咕地说一些或多或少凶险的预言”,而共产党是革命的,是先进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彻底破坏一切旧势力的新势力。共产党支持其他的工人政党的某些活动,支持一切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活动,但是,并不放弃对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所以,共产党是一个在自我批判中成长的党。

五、《宣言》中的语言精湛有力,而且生动形象,众多比喻的出现,更加形象的表达了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和共产主义必胜的未来。共产党这个幽灵的出现,必将使挺着大肚皮喝着人血的资本家在这场生产过剩的大瘟疫中,被其所锻造的武器以及运送这种武器的人——无产者所毁灭。

回顾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革命历程,必然会发现一个顽强智慧的民族政党——中国共产党;也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是各国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走上无产阶级专政道路的灯塔。《共产主义宣言》来到中国,使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朗了,清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照搬外国经验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了理论结合实际与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次次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

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著作《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同杜林的论战中,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一部伟大著作。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彻底批判了机会主义者杜林的反动思想体系,而且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和列宁对《反杜林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马克思指出,这部著作“不仅普通工,而且真正有科学知识的人,都能够从恩格斯的正面阐述中汲取许多东西”。列宁认为这部著作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有益的书,并且指出它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也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反杜林论》写作的时代背景:《反杜林论》写于1876-1878年间,先以论文的形式陆续发表在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机关报《前进报》上,1878年7月汇编出版。这部著作绝不是恩格斯“内心激动”的成果或“纯学术争论”,而是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产物,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产物。恩格斯在初版序言中,对这本书的写作原因做了扼要的说明。

19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这一时期,欧美各国工人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在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人政党,各国党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积聚革命力量,准备未来的战斗。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中心,已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

德国在1871年统一后,资产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剥削的加深,无产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蓬勃高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工人政党实现统一,对统治阶级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德国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一方面又大肆宣扬各种浅薄庸俗的折衷主义,企图瓦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这时,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接近社会主义,又调和阶级矛盾,反对革命斗争;既想从理论上概括飞速发展的各门学科,又坚持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反对马克思主义。他们冒充科学权威,妄想出人头地。杜林就是这种假科学在工人运动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柏林大学讲师杜林(1833-1921),从1867年起就开始攻击马克思主义。1875年前后,他以社会主义“改革家”的面貌出现,著书立说,扬言要再科学中实行一次完全的“改革”,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更加猖狂的进攻。

他的反动思想直接危害着当时德国工人党的健康发展。一部分人开始赞颂杜林,妄想把杜林的谬论散步到工人群众中去。这些人还和杜林勾结在一起,阴谋篡夺党的领导权。党的刊物也转载了杜林歪曲马克思学说的著作。这给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造成了严重的混乱。一旦杜林之流的阴谋得逞,将会给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彻底批判杜林,捍卫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就成为德国党在思想理论路线上的迫切任务。于是恩格斯便放下《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着手对杜林进行批判。   

主要内容
  《反杜林论》共分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序言主要有三版,是说明《反杜林论》一书出版的历史背景。引论部分设有两章,其中心思想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哲学》设有十二章,恩格斯严厉批判了杜林反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政治经济学》共有十章,其中第十章是马克思写的。前四章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地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批判了杜林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第五章到第九章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范畴、价值和价值规律等,批判了杜林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第十章是政治经济学说史的论述,批判了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共有五章,这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是全书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前两者的落脚点和归宿。

典型观点

   ㈠.剖析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1、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论述了思维、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根本观点 。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部分,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所具有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东西。不应当使物质世界与思维相适应,而应当使思维去适应物质世界。思维、意识来源于实践,它们也必须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实践,它就会成为不可想象的东西。 通过对杜林谬论的批判,恩格斯简明地论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阐明了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论证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从而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捍卫了在认识论基本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  

    2、批判了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论述了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唯物主义原理。杜林认为,因为人的思维是统一的,所以现实世界才是统一的。在世界统一于什么这个问题上,杜林玩弄了一个折衷主义手法,提出“世界统一于存在”。杜林所说的“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个命题里的“存在”,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存在”,是指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与“自然界”、“物质”等,是同一系列的概念。而杜林所说的“存在”,是十分含糊的,它的含义相当于“有”这个概念。按照杜林的说法,“精神”、“上帝”都是“存在”的。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只有这个科学命题,才能真正揭示出问题的本质:世界上的现象无论多么千差万别、纷繁复杂,都是根源于物质的统一性,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都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3、批判了杜林在时间、物质、运动问题上的谬论,论述了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杜林认为,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也是有限的,并说物质可以脱离时间而存在,时间也可以脱离物质而运动。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只能在时间、空间中进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杜林认为,自然界最初处于物质和机械力统一的状态,即所谓的不动的“宇宙介质的状态”,物质和运动是可以分离的。恩格斯深入地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观。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阐释了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客观的,它没有起点和终点。  

    4、批判了杜林在道德和法的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理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平等、自由和必然的基本观点。 

杜林自我标榜说,他提出的道德原则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世界。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人类以外的一切生物”。并说:“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最后终极真理和个人思维至上等谬论,指出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领域,这种对立就是相对的,“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夸大了的真理,就会导致谬误。就像列宁说过的那句话:“真理只要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可见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限度,就会成为谬误,过犹不及。

    在道德方面,杜林宣扬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恩格斯指出,道德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发展变化的,不是永恒的。任何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不可能是超阶级的,只有在消灭了阶级之后,才可能有超阶级的道德。  

    杜林认为,平等都是绝对的好事,不平等都是绝对的坏事;不平等起源于暴力,是两个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施行暴力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暴力不是产生不平等的根源,不平等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就会产生意识上的从属观念,而不一定通过暴力。无产阶级要求的不是少数人的平等,而是要实现人类的真正平等。只有消灭了阶级才会出现人人平等,而到了那时,也就没有平等不平等的问题了。  

    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杜林把人的意志自由看成绝对的,不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指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人们只有认识了客观必然性,并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行动上取得自由。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可能得到自由,反而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由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获得的自由是不相同的。自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得到真正的自由。”   

    5、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系统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一是矛盾统一规律。矛盾统一的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恩格斯列举大量事实,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规律,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矛盾客观地存在于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本身之中,矛盾是运动的本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然后关于质量互变规律。杜林污蔑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阐明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理论是从黑格尔的量变转变为质的规律中套出来的,胡说在马克思看来预付款项达到一定界限时就会变成资本。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是从不断地发生部分质变,进而达到根本质变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变化。 

   以及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杜林攻击马克思是靠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个“助产婆”的帮助,才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的。恩格斯引用马克思的原话,揭穿了杜林的谎言,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同时,恩格斯还阐明了辩证的否定观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和主要区别。他指出,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成是简单的抛弃,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地对立起来,并把否定看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唯物辩证法的否定则是“扬弃”,即把肯定和否定看成对立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否定当中也包含着肯定,把否定看成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这些论述,大大地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讲解

admin 06-28 17:42其它

一、历史背景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写于1886年,最初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周刊《新时代》杂志的1886年的第四期和第五期上。1888年,恩格斯加以修订出版了单行本,并加了序言。同时,在单行本中,恩格斯还把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本书的附录,首次公开发表了。

《费尔巴哈论》的中心思想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的。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就是“我越来越觉得把我们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即我们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并且怎样同它脱离,做一个简要而有系统的说明是很必要的了。”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先驱的关系,是对他和马克思在哲学上怎样继承又怎样变革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扼要和系统的阐发,从正面回答了各种机会主义派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歪曲和攻击。

《费尔巴哈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领域内毕生战斗经验的总结,凝聚了他们一生的光辉思想。列宁指出,在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反杜林论》里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部著作也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我们学习《费尔巴哈论》,能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提高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内容讲解

《序言》

《序言》主要阐述写作《费尔巴哈论》的原因。

1.全面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年以来的心愿,亦即历史原因。这里所说的“多年以来”,是指1845年他们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以后到《费尔巴哈论》写作之前,长达40年的时间,这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积极参加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为无产阶级制定斗争的战略和策略,同时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写作工作,一直没有机会回到这个题目上来。

2.全面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为了适应国际无产阶级的战斗需要,亦即现实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为了批判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打退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为了批判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潮,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

所以,系统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并且怎样同它脱离,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的界限,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第一章

第一章主要是对黑格尔哲学的分析,揭示其历史背景、阶级实质和“合理内核”,指出它的体系和方法之间的矛盾,以及黑格尔学派解体的历史必然性和过程。

(一)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

黑格尔哲学产生时,德国封建专制势力强大,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屈服妥协,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走上了改良主义的道路。

在上述背景下所产生的黑格尔哲学,其阶级实质是上升到普鲁士国家哲学地位的资产阶级哲学,它是革命性和保守性兼而有之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恩格斯通过德国哲学和法国哲学的共同点的比较,说明了黑格尔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思想武器。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恩格斯又通过德国哲学和法国哲学的不同点的比较,说明黑格尔哲学又是保守的,软弱妥协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

黑格尔哲学的这种矛盾性质,归根结底是由于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黑格尔哲学的二重性。

(二)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恩格斯通过黑格尔哲学的一个著名命题揭示了它的合理内核。这个命题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和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一样,具有二重性,既具有保守性,又具有革命性。它的保守的方面在于,包含着对现状的肯定,即是替普鲁士国家作辩护,替现存的社会关系作辩护的。但是,其中也包含着辩证法的革命因素。这就是: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现实性决不是某种事物固定不变的属性。在黑格尔看来,对于某一种事物来说,现实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随着条件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就会成为不现实的,就会失去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被新的具有必然性的事物所取代。

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即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来说所以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理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

由此,恩格斯进一步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结论: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个环境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观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

(三)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之间的矛盾

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它的唯心主义性质体现在黑格尔所讲的发展的主体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某种神秘的“绝对精神”。在他那里,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基础。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他的哲学观点来看(“哲学的认识是这样”),人类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发展是无限的。但是,他的体系却硬要给人类的认识一个终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二是从黑格尔的社会政治观点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过程,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不过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所谓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不存在的。但是,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却硬要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个终点,硬要给人们一个所谓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这个完美的国家就是他所谓的以等级制君主政体为内容的普鲁士王国。

在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中,体系占主导地位。恩格斯说:“这样一来,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黑格尔哲学的保守的体系窒息了他的革命的辩证方法,所以使他不能从自己的革命方法中得出革命的结论来。

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产生的阶级根源在于德国资产阶级的保守性,这一点决定了他的彻底革命的思维方法必然要产生出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

恩格斯阐述了黑格尔哲学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第一,他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以往哲学的全部发展。第二,他的辩证方法不自觉地给哲学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哲学家们不要再去追求那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体系,而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现有条件去发现那可能达到的相对真理。

(四)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

恩格斯阐述了黑格尔哲学在当时德国社会中所发生的巨大影响,把它称之为“一次胜利进军”。黑格尔学派解体的原因是: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来看,资产阶级内部在政治上日益明显地分化为激进派和保守派,这是黑格尔哲学解体的社会基础。从黑格尔哲学本身的特点来看,由于黑格尔哲学存在着体系和方法的矛盾,这样就“为容纳各种极不相同的实践的党派观点留下了广阔场所”,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的主要表现是:首先分化为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即保守派和激进派,亦即两个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学术活动团体。前者注重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后者注重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其次,青年黑格尔派内部的思想分歧,促使了黑格尔哲学的迅速分解。在恩格斯看来,在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由于对现存宗教进行斗争的必要性,把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推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

第二章

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评述。第二章恩格斯主要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阐述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三章是第二章的继续,主要是对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分析批判。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即远古时代人们的灵魂和灵魂不死的观念。远古时代人们所思考的灵魂对肉体的关系,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最古老的表现形式。哲学基本问题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出现之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才被明确地提了出来,“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恩格斯把哲学基本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对存在,或者说精神对自然界来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哲学家们就是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

第二方面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关于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凡是断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就是可知论;凡是断定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就是不可知论。所以承认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恩格斯说,“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就是说,从哲学史上看,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并且对不可知论进行了批判。

但是,只有运用实践的观点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恩格斯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及其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发展进程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诚然,他从来不是完全正统的黑格尔主义者)走向唯物主义的发展进程。”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管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恩格斯说:“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这就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在自然观方面,他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存在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但是,由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这个名词的偏见,到这里就突然停止不前了。恩格斯批评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形而上学性,指出:“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以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恩格斯指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也就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三)恩格斯对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错误的批判

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错误就在于,他不是把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而是把是否“相信人类进步”,追求“理想的意图”,承认“理想的力量”作为标准,因而荒唐地把费尔巴哈说成是一个唯心主义者。针对施达克的错误,恩格斯指出:第一,施达克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是不符合哲学史的事实的。第二,施达克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符合逻辑的,是违反常识的。第三,施达克把是否相信人类进步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第三章

这一章,主要是对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批判。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批判了他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揭露了他的唯心主义宗教观和道德观抽象人性论的本质,阐述了费尔巴哈停留在唯心史观的根源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指出了《神圣家族》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的创立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恩格斯指出:“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

(一)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批判

费尔巴哈批判了旧宗教,但是他批判旧宗教并不是为了消灭宗教,他是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即批判有神的、以上帝为崇拜对象的旧宗教,建立无神的、以“爱”为崇拜对象的新宗教。恩格斯批评了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把宗教和人的感情混为一谈,把宗教看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把宗教说成是一种与人类共存亡的永恒现象,是错误的。唯物主义按其本质来说,是无神论,是和宗教根本对立的。

(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伦理学的批判

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在宗教哲学里,还有男女不同,性别之分,而在伦理学里,连这最后一点差别都消失了。这样,他的伦理学,他的道德观,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就是抽象的、贫乏的和肤浅的,必然陷入历史唯心论。

恩格斯阐明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第一,道德具有具体历史性。古往今来,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规范,一切道德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道德规范的内容、形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第二,道德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总是具有阶级性的,恩格斯说:“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

(三)费尔巴哈停留在唯心史观的原因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史观的产生

费尔巴哈停留在唯心史观的原因,主要是他在理论上忽视实践,在行动上脱离实践,所以,他就“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因而陷入唯心主义。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也就是说超出费尔巴哈和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他们于1845年合著的《神圣家族》开始的。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人进行了具体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分析,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一伙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论述了生产方式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著名原理,阐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以及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探讨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初步具备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第四章

第四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主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中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及其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它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恩格斯指出,与唯心主义的虚构和想象相反,它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理解世界,从事实的内在联系把握事实,除此之外,唯物主义根本没有其它的意义。这也就是说,它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第二,它“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观点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社会生活,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彻底性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

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段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

旧哲学用哲学家头脑中臆造的、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的、客观的联系,把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个别理想人物思想的实现,根本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所以,恩格斯指出:“在这里也……应该通过发现现实的联系来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这个任务,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

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的比较,阐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思想。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如果撇开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的话,那么可以看出,都是一些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在起作用,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是由这些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反,人类社会却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又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完全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活动的结果。这就和自然界的那种盲目的、无意志的相互作用的力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恩格斯把自然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的这种不同称为“根本的不同”。因此,要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比发现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要困难得多。

怎样才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恩格斯指出:要“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地或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恩格斯强调指出,要研究促使广大群众和领袖人物行动起来的思想动机,即“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在这里,恩格斯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重要原理。

(2)阶段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通过对采用机器大工业以后的英国和法国的具体分析,得出了一个经典性的结论,即“这三大阶级(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引者注)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阐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动力。与此相联系,恩格斯进一步阐明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恩格斯系统论述了经济基础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哲学和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对国家和政治制度的决定作用。恩格斯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被压迫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必然要变成政治的斗争,变成首先是反对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斗争,必然地要具有政治的形式。恩格斯又指出,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因为对立双方争夺政治统治权的斗争,是整个阶级的行动,是敌对阶级之间利害冲突的表现,而不是离开阶级关系的个人之间的权力斗争。归根到底,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是围绕着经济的解放进行的,是由对立的双方的经济利益所决定的。恩格斯得出结论说:“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

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法律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法律的本质是已经取得胜利的,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某一种法律究竟采取什么形式,也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区别只是在于,依经济关系的不同,以及国家政权性质的不同,而有时采取的表现形式好一些,有时坏一些。夸大国家和法的相对独立性,割断它们同经济基础的联系,是产生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恩格斯指出,哲学和宗教与政治法律思想相比,是离经济基础较远的两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那么直接,从表面看来,它们好像与社会的物质生活最不相干。其实,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归根结底,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同时,恩格斯又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真正具有了科学的性质。科学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根本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第一,它有了明确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它把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严格地区分开来,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第二,从它的内容上说,它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即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恩格斯在这里所特别强调说明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

恩格斯指出:由于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的历史观的创立,使一切旧哲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了。“现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不再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要从事实中发现联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结束了旧哲学的统治,使哲学真正具有了科学的性质。这种旧哲学如果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

《结束语》

恩格斯主要论述了哲学和阶级斗争的关系,阐明了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恩格斯通过对1848年革命后德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待理论的不同态度的论述,阐明哲学是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服务的。恩格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的一致性。他指出,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大公无私,愈是彻底地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不但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它一开始就是面向工人阶级的,是为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服务的哲学。

《唯批》通过着力批判马赫主义,借鉴当时哲学、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唯批》通过对马赫主义的批判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首先通过《唯批》第一、二、三章的论述阐明马克思认识论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唯批》第四、五章的论述阐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在全书的逻辑结构上,《唯批》先考察历史上哲学两条路线的斗争,揭示马赫主义的理论来源;然后通过考察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不同观点,以揭示马赫主义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在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地位,进而揭穿其“最新自然科学的哲学”的伪装;最后通过考察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唯物史观上的对立,提出考察、批判、评价马赫主义的若干原则作为全书的结论。

    《唯批》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的概述和发展主要在第一至第五章中阐述。

   (一)在第一章中,列宁从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考察、批判马赫主义,从而揭示马赫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的对立,同时阐发了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本章从以下几方面概括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列宁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列宁反复指出,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完全一致,都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感觉、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外部世界的影象,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内部状态”;思想是头脑的机能,认识离不开物质。

    对于感觉列宁反复强调,感觉的源泉是外部世界,感觉是物质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感觉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特征之一;感觉的产生是物质长期发展的结果。

    列宁对以上问题的精辟分析,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阐发辨证唯物主义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和路线;打击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把感觉视为“唯一存在”的谬论。批评了庸俗唯物主义把感觉归结为物质的错误,同时又和二元论把意识和物质完全割裂的谬论划清界限,维护了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2、列宁的主体客体思想

    列宁坚持传统的唯物主义立场,把客体视为外部的物质世界,把主体看成有意识、能思维的人;客体和主体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列宁认为,离开了这一基本观点谈论主体、客体的关系,就会分不清在主体客体问题的唯物论和唯心论。

    列宁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把客体视为同主体的实践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客观对象,把主体看成有意志、能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实践、认识和价值的关系。在列宁看来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接近。列宁还把黑格尔的思想同历史唯物主义联系起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胸怀和对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正确态度。

    列宁从彻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人的全部实践既具有真理标准的职能,又具有价值标准的职能。

  (二)在第二章中,列宁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考察和批判了马赫主义的谬论,同时阐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包括:论证世界的可知性,驳斥切尔诺夫等人对恩格斯认识原理的歪曲,从而揭示在认识对象和过程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阐述在真理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说明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通过以上论述,列宁得出关于认识论的三点结论,这些结论是根据恩格斯的认识论原理制定的,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概括和发展:

    1、承认物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这是认识论的前提,是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的问题。这个结论是根据哲学基本问题作出的,它肯定了被反映者的存在。

    2、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界限应该这样看:二者之间没有原则的差别和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现象可以认识自在之物。这个结论是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作出的,它肯定了世界是可认识的。

    3、在认识论上也必须运用辨证法。认识过程乃是客观世界反映于人们的意识中的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从现象到本质,从第一本质到第二本质的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这点结论是根据辩证法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原理作出的。

   (三)在第三章,列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统一考查了哲学基本范畴,从而揭示在物质及其存在方式、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问题上哲学两条路线的根本对立。

    1、列宁的物质观

    列宁在驳斥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错误论断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给物质下了最科学的定义:物质是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既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对物质概念的歪曲,同时也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界线。列宁的物质观反映了时代的精华,是人类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充满彻底的辩证法,并且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途径。

    2、列宁对因果性、必然性的观点

    在其他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家已有观点的基础上,列宁通过考察马赫主义者在因果性、必然性问题上的观点阐明其正确的观点。列宁指出:“划分哲学派别的真正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对因果联系的记述精确度,而在于我们对这些联系的认识的源泉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还是我们心的特征即心所固有的认识某些先验真理的能力”。

    3、列宁对“思维经济原则”的批判

    列宁指出:“思维经济原则”是在新的伪装下偷运主观唯心主义。根据唯物论的认识论,只有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基础,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揭露马赫主义“思维经济原则”来源和实质,返攻马赫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对唯物主义的进攻。

    4、列宁的时间与空间观点

    列宁批判杜林等人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坚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列宁坚持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永远不可分割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实在既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也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列宁进一步指出:人类的时空观念是相对的。这是对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继承和发展。

    5、关于自由与必然

    列宁赞同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概括与发挥:首先,恩格斯与列宁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规律性,这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否认自然界的必然性规律性相反。其次,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必然性是第一性的,而人的意志和意识是第二性的。再次,自然界的必然性是可以认识的。最后,他们认为实践是认识客观必然性的基础和标准

  (四)在第四、五章中,列宁从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考察了马赫主义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地位(第四章)以及马赫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第五章),从而进一步揭露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同时,还从哲学上总结和概括了科学上的新成就,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通过对马赫主义与康德哲学的关系的考察,列宁认为康德哲学是马赫哲学的出发点,当时新康德主义在科学迅猛发展面前败下阵来,改头换面以马赫主义出现于哲学舞台。列宁从认识论上指出康德哲学的矛盾,还其本体论上二元论的本质。列宁对康德的哲学的批判十分中肯。

    列宁在第五章中重点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及其意义,批判了马赫主义同“物理学”唯心主义的联系,从而揭穿所谓经验批判主义是“最新自然科学的哲学”的虚伪性,说明了现代物理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西方各主要国家的具体表现。列宁还阐述了“物理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同时指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辨证唯物主义必然战胜、代替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从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自恩格斯逝世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必要对恩格斯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发现所阐述的一些自然哲学的论点重新考察和加以发展。列宁在《唯批》中在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原则的前提下,在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更多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书籍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读后感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中共共青团成员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不在陌生通过近一步的学习和认识我深感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读后感技术物理系电子科学与技术091540911010132指导老师冯合国20xx125摘要通过聆听老师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解读让我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党校课程中开设了这一课题也是希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1共 产 党宣言4lt政治经济学批判gt序言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8论我国革命10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amp恩格斯1845年11月1846年8月意识形态这里指一种荒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瞎...

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思想汇报这次的思想报告主要是谈读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的感想这本书是在我们大一的时候发给我们的当时拿到这本书地时候我就打算好好去看看但由于这本书讲的道理很深没能坚持看下去后来又由于忙于其他的事最后把这本书遗忘在角落...

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前言在接触的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马克思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可谓是很少了解只在高中的哲学学习中对其有一个朦朦胧胧的认识大二的这学期我接触到这本教材花了一些课余时间看了这本书它加深...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感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感所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出自梁树发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第一版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市委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本家教材按...

马克思主义经典流派读书笔记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导读与摘录刘家晖10505037张杰数学科学学院应数136xxxxxxxx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arxsCivilSo...

【精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读书报告【免费】

2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原名著读书报告读书报告题目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读资本论有感小组代表人白雪院系专业班级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三班联系电话187xxxxxxxx指导教师汪建兵老师填表日期20xx53...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书笔记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块重要的内容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的基础与前提中国共 产 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

马克思主义观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论读书报告感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论文题目课程论文及读书报告姓名学号任课老师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读生态环境问题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而两者主客体关系的产生是由社会实践劳动来确定的在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19世纪40年代中期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哲学的含义2基本问题是什么谁提出3两方面内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区别的角度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书籍读后感(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