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4.14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特邀、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和“十一五”主要成就

20xx年是我市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按照“全党抓经济、全民抓创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党建作保障”的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实力有了新增强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43.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亿元,增长2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7亿元,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9210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0元,增长1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跃至全省第四位,再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和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行列。

工业经济运行良好。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3家,总数达到321家;预计实现主要工业增加值210亿元、销售收入710亿元,分别增长19.6%和20%。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赵家寨煤矿洗煤厂、瑞泰科技二期等57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华辕煤业、中储粮油脂仓储加工、达利食品等一批在建项目快速推进。重点企业加速膨胀,河南中烟新郑卷烟厂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全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7家、超5亿元企业达到20家。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新转化科技成果20项,申请专利300件,“好想你”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全民创业蓬勃开展,新增个体私营企业322家、个体工商户2162户,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80亿元,增长14.2%。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持续加大农业投入,全年共投入“三农”资金8.1亿元,增长7%。现代农业发展迅速,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郑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正龙公司、好想你公司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化行业十强龙头企业称号;畜禽养殖总量达到4200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9%。对百年以上古枣树进行挂牌保护,新郑红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打配机井400眼,综合配套升级改造农用机井3000眼,连续14年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连续15年夺得郑州市“中州杯”。

第三产业日趋活跃。成功举办了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第四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等活动,成立了具茨山岩画研究中心,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祭拜大典,黄帝文化国际论坛荣获20xx年度中国十大影响力会议称号。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全年共接待游客3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竣工商品房39.7万平方米,市场交易额17.2亿元。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郑州国际石材工业园开工建设,河南六盛钢材交易市场投入运营;“家电下乡”销售各类家电6.52万台。预计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88.2亿元,增长10.2%。

(二)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和机制束缚,发展活力有了新提升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新港产业集聚区、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龙湖科教产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日益集聚,构筑了对外开放新优势。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新招项目112个,到位资金63.8亿元,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1.16亿美元,增长14.9%;实现外贸出口2350万美元,增长41.6%。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淅川县、惠安县缔结为友好县市。

改革创新效果明显。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和重点外来投资项目无偿代办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快了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月活动,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荣获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称号。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受理各类交易383宗,溢价2.05亿元,节约资金3724.4万元。 要素制约有效缓解。多策并举破解土地难题,全年共争取用地指标736亩,盘活闲置土地1324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增用地1200亩。投融资平台不断拓展,金谷村镇银行挂牌营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达到4家;企业上市再传捷报,雏鹰农牧公司成为全市第二家上市企业;资金争取成效显著,全年共争取上级资金10.5亿元。

(三)着力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水平有了新提高

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先行,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乡总体规划修编,中心城区新区、新港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2个乡镇总体规划和146个村庄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加快新区建设,中华北路南段、解放北路南段、神州路南段、人民路东段和京珠高速东入市口拓宽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学院路、中兴路、阳光港湾社区、华信学院新校区等工程快速推进,第一新型社区、一中新校区、郑韩湿地文化园建设全面启动,新区框架基本形成。加快旧城改造,新建人民路、新华路4座人行天桥,对文化南路、玉前路等5条道路和小高庄大街、新园胡同等17条背街小巷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完成了茨山路至轩辕路拜祖沿线精品街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深入开展违法建设集中整治,拆除违法广告牌180座、违法建设4万平方米。对供热锅炉及配套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确保了供热需求,新增供热用户1010户、供气用户2700户。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S323溱水路口至大高庄段、郑新路五里口至冯庄段改造、双湖大道扩建,以及秦楼桥、山后杜桥改造等工程相继完成。着力培育强乡强镇,镇域经济不断壮大,辛店镇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辛店、薛店、龙湖、新村、城关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行列,薛店、龙湖、新村、辛店跻身郑州市乡镇综合经济实力20强,和庄、城关获得郑州市先进县域乡镇称号。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小乔、常刘、草场沟、城关示范社区等新型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完成了史垌村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新农村建设顺利通过郑州市验收;观沟、新李营两个移民新村建设圆满完成,成功安置淅川县移民1684人,第二批移民新村建设扎实推进,被评为全省南水北调移民迁安工作优秀单位。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改建乡村公路107公里;在全市60个行政村推行了“村收集、乡清运、市处理”的垃圾规范化管理模式;完成了第一水厂改扩建和孟庄水厂建设工程,新解决1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四)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和民生事业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新改善

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大力实施“双免”工程,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768个,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2.0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9.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6%。困难群体保障力度加大,为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316万元;提高大病救助标准,率先在全省将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补助比例提高至90%;市老年活动中心建成投用,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新建、改造敬老院7所,荣获全国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新建经济适用房8.2万平方米、廉租房1.8万平方米,对1007户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家庭全部落实了住房补贴。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造林绿化卓有成效,新增林业建设规模2.58万亩、公共绿地和草坪15.4万平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

4.4%;建成林业生态村15个、林业生态乡镇2个、环境优美城镇1个,获得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市)称号。环卫设施不断完善,第一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龙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运营,启动了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城区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强力推进节能减排,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89%,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再次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名。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新建4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免除了高中段三年级学生学费,高考成绩连续19年位居郑州六县(市)首位,成功举办全国首届少儿小版画作品展,荣获宋庆龄基金会“生命彩虹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新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个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在新烟街推行了片医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患者节约费用309万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新建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0个村级文化大院、4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25个村级篮球场,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深入开展“周末大家乐”和“百场演出”送农民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圆满完成。广播电视、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繁荣发展,农机、农开、粮食、供销、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人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事务、气象、地震、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税务、金融、保险、工商、质监、邮政、通讯、铁路、烟草、盐业等部门和各高校,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和社会管理水平,自身建设有了新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省级文明单位达到16个。大力开展“共铸诚信形象,建设信用新郑”主题实践活动,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成立新郑新闻中心,扩大了宣传覆盖面,跻身全国县级文化形象媒体监测前五名。“五五”普法圆满完成,全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干部下访制度,积极推行“三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疑难信访问题救助专项基金的作用,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安全生产月例会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健全社会防控网络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城乡群众安全指数达97%,位居郑州县(市)区之首,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 执政能力明显提高。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机构设置更加规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显著增强。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7件、政协委员提案166件,答复办结率达100%。

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政府网站荣获20xx年度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审计核减资金2130万元。

各位代表,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随着20xx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十一五”规划画上圆满句号。过去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就显著的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谱写了新郑跨越发展的新篇章。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大关,向400亿元迈进,经济总量是“十五”末的2.4倍;财政总收入由16.2亿元到突破4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8亿元到突破16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4倍;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4.6:70.4:25;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工业经济跨上新台阶,引进了中储粮、中建材、中石油、郑煤集团、香港锦艺集团、加加集团、福建达利集团等609个知名企业或项目,建成了赵家寨煤矿、王行庄煤矿、宏业纺织、郑州一棉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6家,培育了河南鸽瑞、雏鹰农牧两家上市企业。城乡发展跨上新台阶,规划建设了中心城区新区,开工建设了郑新快速通道、轩辕湖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了北环路、中华北路、解放北路、神州路等1000多公里城乡道路,构筑了“一个中心、三大板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城区面积由20xx年的15平方公里扩展为26.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比“十五”末提高9.7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文化旅游跨上新台阶,连续五年高规格举办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黄帝文化国际论坛,高标准完成了黄帝故里景区扩建改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韩故城进入全国重点遗址公园保护行列,黄帝文化品牌更加响亮,对外影响日益扩大。人民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十五”末提高7115元和4376元,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先后办成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车、村村通自来水、双免工程促就业、免费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等一批实事项目,是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社会事业跨上新台阶,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全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可以说,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力提升、活力增强、人气聚集、影响扩大的时期,是速度加快、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时期。“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为加快建设郑州副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回首“十一五”,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广大客商和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驻新郑各单位、新郑驻军的智慧和力量,饱含着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辛劳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新郑建设,为新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把新郑的事情办好: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践行“全党抓经济、全民抓创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党建作保障”基本要求,咬定发展不

放松,用发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壮大实力;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到发展的全过程,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上级政策与新郑实际相结合,适时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部署,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新郑特色的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着力点,积极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尊重民意、集中民智、促进民富,建立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必须坚持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力量,形成推动新郑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较少,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重;二是资金、土地、环境约束依然突出,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压力较大;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加,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较低,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还需加大;四是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运用政策、规避风险、破解难题的能力还需提高。以上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战略转型期和充满挑战的战略竞争期,在加快推进新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根据中央、省委、郑州市委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设郑州副中心城市为载体,以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目的,以“全党抓经济、全民抓创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党建作保障”为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着力推进民生改善,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推进城乡一体,着力推进文化繁荣,着力推进生态建设,着力推进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把新郑建设成为拥有区域产业特色、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文明和谐环境、宜于创业居住的现代新城。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十二五”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3:67:30;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降低5%,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5%和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经济综合竞争力保持全省县(市)前列;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瞄准四大定位,实施五大战略,构建九大体系。四大战略定位即:建设郑州副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者、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这是新郑未来发展的总导向、总目标,建设郑州副中心城市是载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目的,打造寻根拜祖圣地是品牌,社会管理创新是保障,核心是加快建设郑州副中心城市、打造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者。五大战略举措即:大力实施全民创业、扩大开放双带动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双引擎的产业升级战略,一心两城、组团发展双推进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民

生改善、环境建设双优先的和谐新郑战略,文化引领、社会创新双提升的品牌塑造战略。这五大战略是加快建设郑州副中心城市、打造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者的重要举措。九大支撑体系即:着力构建统筹城乡的郑州副中心城市支撑体系、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支撑体系、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繁荣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支撑体系、民生优先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生态低碳的节能减排支撑体系、覆盖城乡的社会管理创新支撑体系。这九大支撑体系涵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关于“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已写入《新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已印发给各位代表,请予审议。

三、20xx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省委、郑州市委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郑州副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者、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和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强化中心城区、建设现代新城,发展新型工业、打造特色板块,发挥文化优势、繁荣商贸物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型社区,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思路,突出“十大工程促转型、十个所有惠民生、十项创新保稳定”的工作重点,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20xx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主要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降低1%以上;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1.5%。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将紧紧围绕“十大工程促转型、十个所有惠民生、十项创新保稳定”这个事关新郑发展全局的战略重点,以转型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保稳定,切实做好五方面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产业升级为主线,在调整结构、提升效益中促转型

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把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的“双引擎”,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加快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现代工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科学制订产业振兴规划,改造提升食品、烟草、医药、建材等传统产业,扶持煤电化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落实重点企业扶持政策,大力扶持河南中烟新郑卷烟厂发展,积极引导赵家寨煤矿、王行庄煤矿、锦艺集团、天津药业、瑞泰科技等重点企业增投入、扩规模、优结构,力争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9家,超5亿元企业达到22家。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高度重视高校智力资源开发,坚持院地联合、校企联姻,深化

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年力争研发新产品75项、转化科技成果25项、申请专利31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深入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认真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活动,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新创省级名牌产品3—5个。完善企业上市激励机制,加大对好想你公司、正力公司等上市后备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2家。充分发挥“四项”基金的作用,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家。认真落实全民创业意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00亿元。

做大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制订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旅游业。精心策划举办好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第五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努力打造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切实做好具茨山岩画保护与开发、名人故居(墓地)修缮保护工作,继续举办好各类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活动,深入挖掘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启动黄帝故里景区扩建和郑韩故城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善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国车马坑、欧阳修陵园等景区配套设施,打造知名景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旅游业运营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服务大郑州、配套航空港,依托雏鹰农牧、好想你、正龙、中储粮等企业,规划建设农贸食品加工物流园;依托中油集团、延长集团、中铁物流、燃气工业园等,规划建设以煤、油、气等为重点的能源物流园;以闽商集团建材物流基地、郑州国际石材工业园、六盛钢材交易市场等为重点,规划建设现代建材家居加工物流园,吸引郑州大型专业市场入驻。深入推进“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商品流通网络,激活消费市场。积极发展金融保险、餐饮住宿等产业,推进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发展。稳健发展房地产业。坚持高档社区、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协调推进,促进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着眼于提升城市建设档次和土地利用率,引进知名房地产企业参与精品楼盘开发,着力打造地标性建筑。鼓励房地产企业拓展经营,配套发展大型商业、写字楼、宾馆酒店,推动楼宇经济发展。加快国瑞城、林溪湾、华福生态城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新开工房地产面积84万平方米、竣工67万平方米。 做优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按照“强龙头、扩基地、建协会、拓市场、创品牌”的要求,突出抓好大枣、蔬菜、杂果、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加快万亩蔬菜基地、万亩良种基地等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坚持龙头带动,依托正龙、好想你、雏鹰农牧等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拉长农产品链条。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工程,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新建辛店、梨河两个区域中心站,加大农业新技术、新机具、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加强农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网络,提高农畜产品质量。积极推进富民强村工程,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促进转移就业。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完成后胡水库除险加固和五个万亩示范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招商引资、集聚产业中促转型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借外力提升实力,靠项目富民强市。 重中之重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十大工程,以项目优结构、促转型、谋跨越。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健全市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在建项目反映问题周报、重大项目建设月例会和联审联批等制度,着力解决项目推进

中的土地、规划等问题;实行月通报、季排名、年终总评的项目建设考核奖惩机制,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对华辕煤业、中储粮油脂仓储加工、达利食品、雏鹰农牧冷鲜肉及饲料加工等项目集中突破,确保早日建成投产。加快推进一批计划开工项目,对桑乐太阳能、国棉五厂和六厂、上海吉祥装饰材料、延长石油等项目,做细前期工作,确保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在谈项目,对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富士康配套项目等,明确专人,跟踪推进,确保早日落地。全力配合石武高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新老107国道连接线等国家、省重点工程建设。狠抓项目谋划,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加大项目的储备、立项、申报和实施力度,力争全年争取上级资金突破10亿元。继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影响投资环境的行为,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健全招商引资考核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把财政经费和奖励资金向招商引资领域倾斜,调动全民招商积极性,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继续深入开展“四定”专业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实效。突出以商招商,引导和支持现有企业扩大投资,引进配套项目。拓展招商领域,坚持内外资并举、农工商并重,着力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推行净地招商,运用好的项目、成熟的土地、现成的标准化厂房吸引外来资金,承接产业转移。开展总部招商,通过活化政策、让利于企,吸引名牌企业在新郑设立总部,实现招引项目与增强名气双赢。注重产业链招商,加强与锦艺集团、郑煤集团、闽商集团等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实施节会招商,认真做好第六届中博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节会的项目洽谈工作,扩大招商成果。按照“六要签、六不签”原则,切实做好招商选资工作,着力引进经济和社会效益“双高”项目。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全年力争实现外贸出口2750万美元。

强力推进两个组团发展。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组团发展的重要载体,将资金重点向产业集聚区倾斜、土地指标重点向产业集聚区保障、基础设施重点向产业集聚区安排、重大项目重点向产业集聚区布局,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区带动能力,加快新港组团和辛店组团发展。围绕“融入空港、承接空港”,科学修订新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合村并城,不断完善道路、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大力引进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食品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围绕提高煤炭资源综合效益,以矿区建设为依托,以辛店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重点,以拉长产业链条、增强竞争力为根本,大力发展煤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着力打造省级生态型、循环型煤炭综合开发区。认真落实项目异地落户税收分成政策,引导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着力打造品牌产业集聚区。

(三)以城乡一体为导向,在优化布局、完善功能中促转型

围绕“一心两城两组团”战略布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中心城市、新郑新城和龙湖新城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完善市政功能,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坚持中心城市与新城建设并举,启动人民西路拓宽改造、中华南路南延至梨河镇区等工程,统筹推进中心城市与城南区、城西区协调发展。科学编制城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完成第一水厂应急供水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和第二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大供水、供热、供气管网改造提升力度,延伸污水收集管网,完善城市功能。集中实施背街小巷整治和灯光改造工程,切实抓好人民路精品街建设和新华路、黄水路等道路的综合改造,完善道路标识牌、信号灯

等设施,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提高畅行能力。加快推进张龙庄、李唐庄、解放路社区等城中村改造,优化人居环境。坚持以便民理念管理城市,合理规划建设便民市场,引导流动摊贩进“场”入“市”,方便居民生活。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年内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30%。完善城乡环境卫生考核奖惩机制,持续开展违章建筑、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专项治理,对国道、省道、市区主干道、集贸市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实施重点整治,改善城乡环境,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高标准抓好郑尧高速辛店入市口、京珠高速薛店入市口综合升级改造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新郑新城建设。围绕“两年打基础、四年出形象、六年成规模、八到十年建新城”目标,掀起新城建设热潮,确保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亿元以上,带动社会投资20亿元以上。以城乡总体规划为指导,修订完善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指导新城建设。全力推进郑新快速通道、中兴路和学院路建设,力争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城墙外环路、文化北路至北环路、北环路至新港大道等工程,逐步完善水、电、路、气、暖、通讯等配套设施,为高起点、高品质开发创造条件。启动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积极运作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星级酒店等项目,增强服务功能。按照单体讲景观、局部讲风格、整体讲协调的理念,抓好第一新型社区、西亚斯国际学院扩建、华信金融大厦、一中新校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着力打造城市亮点;完成解放北路、中华北路、北环路等道路的绿化、亮化工程,高标准建设以轩辕湖为核心的景观生态水系,着力打造彰显城市魅力的标志性水岸景观带。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区域性企业总部、大型知名品牌企业、高端服务业项目入驻,着力打造高品位的现代宜居商务城。

推进合村并城,加快龙湖新城建设。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权置换社会保障、以宅基地置换房产证、以农村户口置换居民户口,加快合村并城(镇)步伐,完成小乔社区、常刘社区等新型社区建设,加快辛店压煤村庄搬迁安置社区、城关示范社区、薛店解放北路、孟庄鸡王等新型社区建设,力争年内实现2.5万人入住目标;扎实做好郭店镇岗时、南街和梨河镇区移民新村建设,确保圆满完成移民安置任务。围绕“融入大郑州、承接大郑州”,根据郑州都市区南组团的战略定位,科学编制龙湖新城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龙湖森林公园建设,提升生态宜居水平;依托高校资源,积极推动产城融合、校企融合,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及三产服务业,着力打造集教育培训、商业服务、现代工业和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宜居教育新城。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择业发展,积极培植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等特色乡镇;着力推进薛店、孟庄镇区改造,促进快速发展;深化乡镇综合实力“争强晋位”活动,努力使更多的乡镇进入全省百强和郑州市20强。完善城乡路网结构,加快G107和茨山路改造、神州北路、解放北路和中华北路北延工程,完成S103新郑段大修和庆安路、南关桥至G107七里堂转盘拓宽改造工程,加速城与镇、镇与镇之间的融合。

各位代表,经济发展是富民强市的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我们将紧紧围绕“十大工程促转型”,着力引进一批支撑新郑发展的项目、打造一批承载新郑发展的产业、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郑州副中心城市,努力使新郑经济实力更强、城市品位更高、人民生活更好。

(四)以十个所有为目标,在办好实事、改善环境中惠民生

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民生改善、环境建设“双优先”,夯实民生之本、筑牢民生之基、打造民生之福。

突出民生发展,认真办好实事。坚持用人民幸福评价发展,着力办好十件实事。1、围绕让所有井灌区农田基本实现旱涝保收、农民致富,综合改造和配套建设机井3000眼。2、围绕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十二年的免费教育,免除新郑籍普通高中学生学费,免费为中小学生体检,实现每个乡镇都有公办幼儿园。3、围绕让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实现创业就业、社保统筹,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200个,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5万人。4、围绕让所有村(居)通上柏油路和公交车,综合改造背街小巷30条,新修农村公路、断头路40公里,新建公交站点、候车亭160个。5、围绕让所有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乘车、老有所养,免费为新郑籍60岁以上老人体检,为60岁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五保老人发放养老补贴,为全市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0元津贴。6、围绕让所有乡村吃水安全、环境卫生,解决5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在农村新建100座垃圾中转站,配备8辆垃圾清运车。7、围绕让所有城乡居民住房宽敞、安居乐业,新建经济适用房6万平方米,为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新增供热2000户、供气2000户;新建新区、仓城路2个农贸市场。8、围绕让所有居民享受城乡新型医保、大病救助,在中心城区新区新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华路、新建路两个办事处推行片医负责制工作。9、围绕让所有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救济、应保尽保,为散居、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分别发放600元和1000元养育金。10、围绕让所有社会公益事业都有专管队伍、社会和睦,招聘1500名“六护员”、150名社区治安辅助员和350名乡镇专职巡防队员。在全力办好十件实事的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万人;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正常调整机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扎实做好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突出持续发展,注重环境改善。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努力打造山水共融、生态共享、和谐共生的园林城市。严格落实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完善新上项目节能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能评和环评关,严禁建设不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的项目,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鼓励汽车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加强对大气、噪声等污染的治理,搞好双洎河、黄水河综合整治,推进环境持续改善。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生态新郑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造林绿化工作,强化古树名木、林地林木和自然地貌的保护与管理,加快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南水北调生态保护带建设。全年新增造林2.2万亩,创建林业生态乡镇2个、林业生态村14个。

突出全面发展,繁荣各项事业。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继续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全力支持高校发展,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扶贫助学体系,保障困难家庭学生有学上;加快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强网吧和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完善文化设施,深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开展好“周末大家乐”和“双百”演出送基层惠民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全民体质。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国防、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建设,做好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和军民共建工作。依法做好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切实

维护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关心老龄事业,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工商联、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抓好供销、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气象、地震、地方志、档案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民生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倾注更多的关心、关爱,投入更多的感情、热情,组织更多的物力、财力,不遗余力地为民造福、始终不渝地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五)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在深化改革、破解难题中保稳定

围绕“十项创新保稳定”,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同步安排,深化改革、创新管理、维护稳定,切实增强发展保障力。

从平安建设入手谋创新。抢抓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的机遇,强化综合治理、信访稳定、治安巡防等十支队伍建设,从防控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社区管理做起,着力破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按照两年完成试点任务的要求,扎实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向基层延伸。建立应急服务指挥中心、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社会群体困难救助中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培训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完善社会管理网络。扎实做好接访下访、“三调联动”、应急处置等工作,努力化解各类矛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严格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实施市区技防和城乡主要道路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有效预防案事件发生,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从深化改革入手谋创新。坚持引资与引智并行,积极吸纳和引进各类人才,创新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扩大交易范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财政资金。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农村土地交易所,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安置办法,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保体系,保障农民长期利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降低农民就业门槛。统筹推进文化、交通、水利、粮食、公用事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破解难题入手谋创新。强化财源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生产性企业和税源型项目,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完善财税增收激励机制,调动各级抓税源、促增收的积极性;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的支出,确保民生实事和重点工程的资金需要。注重利用政府性开户资源,加强与银行的合作,调动商业银行支持地方建设的积极性;探索政府融资平台与有实力的企业协同融资,实现互利双赢;深入开展国有资产确权#b@2,组建新的融资平台,增强融资能力;积极推行BT、BO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鼓励采取多种合作模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严格土地保护政策,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继续实施“211”工程,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加大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力度,力争全年整理土地2000亩、盘活闲置土地1000亩、争取用地指标1000亩;严格土地招拍挂制度,提高土地经营收益;强化项目用地管理,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容积率“双控”标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土地供应。

各位代表,改革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制胜法宝,和谐稳定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用改革的方法、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持续稳定。

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善学习、勤调研、敢创新、精于干、真问责、严律己”的要求,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切实肩负起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 更加注重解放思想,务求创先创优。积极倡导创新精神,保护开拓者,重用创业者,允许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工作中无作为,激励各级干部敢于创新,勇于担责。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在学习知识中解放思想,在借鉴经验中解放思想,在探索实践中解放思想,切实把思想解放的成果转化为领导发展的能力、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推动落实的举措。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神,跳出新郑看新郑,面向全省比发展,放眼全国定标杆,再创新速度,实现新跨越。始终保持对经济动态、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善于在困难中找转机、逆境中练内功,把握并利用好各种机遇跨越发展。

更加注重真抓实干,务求实绩实效。认真践行“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要求,把主要精力用在“抓项目、促发展,抓基层、打基础”上,推动工作落实。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坚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抓落实,立竿见影抓执行,对决定的事情、承诺的事项,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落实限时办结制、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千方百计为投资者搞好服务。完善问责制、明查暗访制,建立融目标、业绩、过错“三位一体”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坚持评优评差、奖优罚劣,真正形成以督查考核促进落实、推动发展的良性机制。

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务求公平公正。把市委的决策作为指导政府工作的第一信号,认真贯彻落实;把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作为改进政府工作的第一依据,听民声,体民情,集民智,增强决策的针对性;把依法行政作为规范政府工作的第一要求,依规办事、依律履责,对历史遗留问题敢于直面、积极化解,确保政府工作经得起法律、历史和群众的检验。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纪律,做到文明执法。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办好政府网站、市长信箱和市长热线,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务求惠民利民。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企盼的事情做起,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等方面入手,尽心竭力办实事、解难事。在发展经济中更加注重富裕群众,在城市建设中更加注重方便群众,在利益调整中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更加注重以身作则,务求勤政廉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做到讲操守、重品行,克己慎行、洁身自好,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力度,强化对建设工程、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规范权力运行。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勤俭办事,降低行政成本。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困难挑战考验着我们,机遇希望激励着我们,人民群众期盼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敢于争先、勇争一流的豪情,以雷厉风行、勇于创新的激情,以务实求实、一心为民的真情,和衷共济,攻坚破难,为加快建设郑州副中心城市、打造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者而努力奋斗!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19xx年国内工作回顾19xx年全国...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20xx

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2月15日在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19xx年工作回顾19...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县第十五届四次会议文件一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3月12日在富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县长邹登权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查一迎难而上奋发有为20xx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20...

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

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内容附图。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删减精华整理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删减精华整理李克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xx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经济社会发展既...

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

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内容附图。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满分答卷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满分答卷,内容附图。

20xx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最全汇总gtgtgt黑龙江公务员历年真题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资源产品价格改革通过最新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黑龙江中公教育整理了黑龙江省考资料大...

20xx年国家公务员:20xx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GDP增速下调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您提供更多帮助这里可以gtgtgt在线咨询仍有疑惑我们来看看国考...

20xx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互联网新兴消费

最全汇总gtgtgt黑龙江公务员历年真题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互联网新兴消费通过最新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黑龙江中公教育整理了黑龙江省考资料大全...

20xx湖北公务员申论备考: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新型城镇化

20xx年湖北省公务员申论备考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新型城镇化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20xx湖北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点击这里可以gtgtgt在...

20xx年陇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2月6日在陇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陈青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xx年工作回顾20xx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

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