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报告

时间:2024.3.15

反应时实验

反应时(response time,RT),是指个体从刺激发出到开始反应的时间

反应时包括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

实验目的

1.学习如何使用反应时测定仪。

2.学习对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比较视听两种感觉器官反应时的差别。

实验仪器

反应时测定仪

程序

1.  打开仪器。连接好仪器,接通电源,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此时仪器显示器显示为“n1---n4”

2.  、选择“简单反应时”功能,选择刺激并设置实验次数。按下4号键,仪器显示n4,即为简单反应时功能。接着仪器呈现 “L-----S”,这时需要选择做声刺激还是光刺激的简单反应时。按1选择光,按4选择声音。刺激选好后,接着呈现 “-----20”即为测试次数20次。再依次按1号键,可以依次选择实验次数40、60、80次,本实验选择20次。

3.  被试准备。被试坐好,用你的优势手的食指放在反应键盘的任一颜色圆圈里。实验要求你用一直用优势手的优势手指进行反应。

4.  开始实验。主试口头提示被试要进行实验了。主试按下“启动”键,实验按设定的刺激呈现。如果是选择的光刺激,则仪器会同时呈现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灯光。如果是选择的光刺激,则仪器会发出响声。

5.  被试反应。被试见到灯光之后或听到声刺激后立即作出反应,即手指马上离开反应键,显示窗计时停止,呈现该次的反应时间。被试反应后,又将手指放回键盘中心的白色圆圈内。如不放回则自动进入等待状态。

6.  主试记录。被试反应后,主试迅速记录下该次反应时。

7.  实验循环与结束。实验一次一次地自动进行,直到设定的实验次数后,仪器会发出一声响声,提示实验结束。

结果

绘图:分别将两种刺激20次的实验数据绘图,比较被试20次实验结果的变化?及被试间的个体差异。

分别计算两种刺激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并进行大小的比较。

讨论

1.  不同刺激间反应时的差异?

  1. 在20次简单反应时的结果中是否有明显的练习效应?
  2. 是否存在个体差异?

深度知觉实验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它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实验目的与仪器

目的:1.学会使用深度知 觉测试仪,;   2.比较双眼和单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

仪器:深度知觉测试仪

程序

1. 被试坐在仪器前面,距离仪器零点位置2米,俯身使眼睛与观察孔处于同一水平上,并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仪器内部中央零点位置有两根立柱,为标准刺激,位置固定,中间一根可移动的立柱作,为比较刺激。

    实验时主试按一下仪器的“复位键”,使比较刺激处于初始位置(即停于离标准刺激最远处),然后被试根据观察,自由调整移动杆直到他认为两根立柱成一条线。主试记录下移动杆距离两根立柱的实际距离,即误差。

2. 在双眼视觉的情况下,进行10次实验,其中5次是比较刺激在前,由近向远调整;另5次是比较刺激在后,由远向近调整,比较刺激的前后顺序随机安排,求出10次的平均结果。

3. 按照上述程序,再以单眼(优势眼)视觉实验10次,并求出平均结果。

5. 数据记录参考样式

结果

  1. 分别计算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差异的平均数,并比较大小。
  2. 绘图,分别比较在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上的个体差异。

讨论

  1. 单双眼深度知觉的差异。
  2. 个体差异。

棒框实验
                ——测定认知方式

n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n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所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把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实验目的与仪器

目的:1.掌握棒框仪的使用

              2.认知方式的测定

仪器:棒框仪

仪器的组成与使用

棒调解按钮黑色按钮指示刻度

框调解按钮红色按钮指示刻度

程序

实验要求框不同角度的四种实验:6度、18度、27度、40度(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棒的角度始终不变,保持20度。每种框角度下各种8次。

4中条件随机进行,棒的位置有左右各20度两种,也是随机进行。

实验安排的顺序可参照下列格式进行排列。

实验程序

  1. 主试按表中的实验顺序依次调节好棒的角度和框的角度。调节好后叫被试开始准备实验。
  2. 被试的任务是透过观察孔,右手调节棒按钮使棒与地面垂直,时间不限,当你认为棒已调至与地面垂直时,就报告主试已调节好。主试记录下此时的误差(即黑色指针与0度的差值--多少度)在这期间被试的头部不能离开观察孔,以免看到其他的参照物。
  3. 一次完成后被试可休息片刻,主试调节下一次实验的棒框角度,准备下一次实验。
  4. 正式实验之前,可让被试练习1~2次,让其掌握方法。

结果

  1. 计算误差绝对值的平均数,并根据测试结果结合平时自己的认知方式的特点,分析自己是属于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的认知方式。
  2. 比较个体差异。
  3. 收集全班数据,比较男女差异。

讨论

  1. 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的认知方式。
  2. 认知方式与人格特点是否存在关系。即个体差异
  3. 男女生的差别。

速度知觉

n         速度知觉是指人对于运动着的物体速度的感觉差异。

实验目的与仪器

实验目的:

     1.学习速度的感知能力的测试方法;

     2.探讨快、慢速两种条件下感知的差别。

实验仪器:

     速度知觉仪  

程序

1.启动电源,主试仪器面板计时显示:00.00。

2.被试坐在距离被试面1m左右,平视屏幕板,优势手拇指放在反应键上,做好准备。

3.拉动仪器两侧面的拉伸杆,确定被试屏幕上左右两个光点的位置,组成一个虚拟的“挡板”。

4.选择快速和慢速两档,用ABBA法,即先测快速运动条件下速度估计10次,再测慢速运动条件下20次,最后测快速运动条件下10次,共40次。

5.主试按下“开始”键,刺激灯按设定速度自左向右移动,当刺激灯到达第一个设定光点(起点)时,灯被熄灭,被试应假设灯以原速度仍在移动,进而设想,当灯光正好到第二个设定光点(终点)位置时,用拇指按下反应键,此时刺激灯会亮,显示其位置。
6.一次实验完成后,刺激灯会自动重新回到左侧的起始位置;主试记录每次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不要将结果告诉被试。按“复位”键可以重新开始实验。

结果

1.分别记录在快速和慢速条件下的每次实验的差异时间,取其绝对值,求其平均值。
2.检验两种速度下,差异时间绝对值有无显著性差异,比较个体差异。

讨论

1.速度的快慢对速度知觉的影响。

2.比较个体差异。

时间知觉(复制法)

n         时间知觉是指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目的与仪器

目的:

1.学习使用时间知觉仪。

2.不同感觉通道刺激时间知觉的差异

仪器:

时间知觉仪

程序

1.主试打开仪器。主试指导语为:“这是一个判断时间长短的实验,你会先看一个灯泡,注意看它亮了多久,等光灭了你就按键。你按键灯会亮,当你不要松开,直到你觉得它亮的时间和你刚才看看到的一样长时,就松开。注意,你看灯亮多久,不要估计它是几秒,也不要数数,也不要打拍子,凭自己的印象,觉得两次灯亮的时间一样就行。” ;

2.让被试练习几次,开始正式实验,主试记下每次被试实验后产生的数据;

3.主试调到声刺激的实验界面,主试指导语为:“这是一个判断时间长短的实验,你会先听声音,注意看它响了多久,等声音停止了,你就按键。你按键声音会响,当你不要松开,直到你觉得它响的时间和你刚才听到的一样长时,就松开。注意,你看声音响多久,不要估计它是几秒,也不要数数,也不要打拍子,凭自己的印象,觉得两次声响的时间一样就行。” ;
4.让被试练习几次,开始正式实验,主试记下每次被试实验后产生的数据;
5.换下一个被试,程序与上相同。

结果

1.计算被试不同感觉通道时间知觉的平均数。

2.绘图。

讨论

1.不同感觉通道时间知觉能力差异的比较。

2.个体差异的比较。

思维实验
    
        ——人工概念的形成

目的与仪器

目的:

1.学习研究个体掌握人工概念的方法,探讨思维形成的策略。

2.比较简单的与复杂的人工概念形成差异。

仪器:

叶克斯选择器,记录纸。

程序

1.主试先设置简单的空间位置关系(3个),然后再设置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3个)。

2.记录每次概念形成的时间和总共错误次数。

结果

 分别计算学会简单和复杂概念需要的次数和时间。

讨论

简单的与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概念形成的过程有何不同 。

注意集中能力测试

n         实验目的:

  1. 使用注意集中能力测定仪;
  2. 比较不同图形注意集中能力的差异。

n         实验仪器:

      注意集中仪。 

n         实验程序

n         准备工作。

1.  按实验要求和仪器使用说明,连好各种电路,分别打开数字显示仪和测试盘的开关。

2.  被试练习用测试杆追踪目标。

3. 选定一种时间、一转速、一种图形,连续作在没有任何干扰条件下完成2次。

正式实验。
1.  被试坐在测试盘前.优势手拿测试律追踪目标,数码管开始计时,直到数字显示仪发出警报为止;
2.  追踪目标时,测试棒不能停止,应沿着图形的轨迹时刻跟随指示灯旋转;每种图形
3. 每种图形要求被试在转速条件为20转/分下各完成10次,每次30s,被试共完成20次实验,每进行5次实验后,被试应休息2分钟。
4.  一个被试做完后,换其他被试换另一种图形重复实验程序。
5. 记录出靶次数和在靶时间。

结果

分别计算不同图形的出靶次数和在靶时间的平均数。

绘图:将10次实验数据绘制图形

讨论

n         比较不同图形出靶次数和在靶时间的差异。

n         比较个体差异。

注意分配

n         实验目的

  1. 学习使用注意分配实验仪。
  2. 测定对不同刺激的注意分配能力,探讨注意分配的可能性与条件

n         实验仪器

     注意分配仪 。

n         实验程序

  1. 声刺激实验
  2. 光刺激实验
  3. 声加光实验
  4. 实验次数设定:各20次。
  5. 记录:出错次数和完成时间。

结果

n         分别计算不同实验任务下的注意分配值:

    时间/次数,并进行比较。

讨论

n         比较不同实验任务的注意分配值,并探讨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和条件。

n         如何提高注意力的分配能力。

动觉方位辨别

n         实验目的

  1.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探讨有无信息反馈对减少误差的影响。

n         实验仪器

      肘关节动觉方位辨别仪。

n         实验程序

1.被试戴上遮眼罩,主试根据实验要求托起某度数下的制止器,作为标准度数。

2.被试胳膊放在鞍座上,并从仪器盘的0度处摆动胳膊直到碰到制止器为止(若用右臂按顺时针方向摆动,左臂按逆时针),尝试2~3次。

3.主试移去制止器,要求被试复制出刚才摆动的幅度。

4.依据下列2种不同的信息反馈方式各做10次。

a.每测完一次,主试不做任何提示;

b.每测完一次,主试提示被试者实际的误差值。

5.记录误差值。

结果

n         计算两种反馈条件下差异的平均数。

n         绘图,将组内不同被试的实验结果绘制在一起。

讨论

n         不同反馈方式对动觉方位辨别的影响。

n         比较个体差异。

动作稳定性和准确性

n         实验目的

  1. 使用九洞仪。
  2. 测量是否优势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差异。

n         实验仪器

     九洞仪。

n         程序

1. 用导联线将九洞仪的计时、计数输出与心理实验台的计时、计数输入联接好,将测试笔的插头插入九洞仪的探笔插口。

2.  将电源插头插入实验台主试侧右方插座内,接通电源。

3.  指导语:请你用优势手或者非优势手握住测试笔,悬肘使测试笔与九洞仪垂直的伸入洞内,直到与洞底接触(这时九洞仪上方源灯亮)再取出。笔进出洞不得碰洞边,先进大洞完成三次不碰洞边算通过,每次完成一个洞三次,你就用测试笔点击九洞仪,结束点一次,然后向我报告完成哪个洞。如果对同一洞连续碰边两次,该洞就算没有通过,当笔碰边时九洞仪上方红灯亮并有报警声。完成大洞再依次进较小的洞。

4. 主试发出“预备”口令后,按动试验台操作箱内左侧“启动”按钮,被试开始实验,按上述要求做完实验后,另换一被试按同法进行测试,主试分别记录各被试通过的洞的直径。

5. 每一被试进行5次实验。

结  果

以三次通过的最小洞的直径的平均数的倒数作为动作稳定性的指标

讨论

n         优势手与非优势手稳定性的差异。

n         不同个体差异。


第二篇: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

关瀚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    摘  要(小5,黑体,加粗,“摘”与“要”之间空一个字符)  本实验旨在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检查刺激不同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采用复制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刺激时间长的估计差值大于刺激时间短的情况,闪光频率慢的估计差值大于闪光频率快的情况以及空时距的估计差值大于实时距的情况。得出闪光频率的快慢,光点的刺激方式即实时距与空时距,以及光点呈现的时间长短都是影响估计时间准确性的因素之一,慢闪对于时间估计的准确性要低于快闪的准确性,空时距下的时间估计准确性要低于实时距的准确性,刺激时间越长时间估计准确性越低的结论

关键词: 时间知觉时距 闪光频率

1引言 时间知觉指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主要包括对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时序知觉指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指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在时间知觉实验中有两种实验范式,分别为预期式研究和回溯式研究。预期式研究是指被试在实验前就知道,刺激时距呈现后,要对该时距进行估计。回溯式研究是指刺激时距呈现后才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时距进行估计,而在实验前被试是不知道要进行时距估计的。Block和Zakay(1997)对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元分析表明:对于同一时距的判断,预期式判断显著大于回溯式判断。回溯式判断的被试间变异显著大于预期式判断的被试间变异。任务难度只影响预期式时距判断。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时距判断率(判断时距/标准时距)显著减小。而在回溯范式下,则没有影响。本实验旨在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检查刺激不同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2 方法

2.1 被试:西南大学20##级心理学部应用心理学系在校本科生一名

2.2 实验器材:EP405时间知觉测试仪,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

2.3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实验一:比较估计快闪光和慢闪光呈现时间的准确性

实验设计:2(闪烁频率)×2(时距)的被试内实验设计

实验程序:

主试按功能键,使显示F2-02S、即刺激时间为2S,按声/光键,使指示灯在光处亮。按连续/始末键,使指示灯在两点均亮,此时闪烁频率为2Hz、若在按两次则为8 Hz(手按时间稍长会显示频率),按开始键实验开始。被试手拿反应盒(键),据仪器刺激(闪光)时间,按任意键,复制(估计)一个与刺激相同的时间,主试立即记下该数,做20次。主试复位、重新设置,使闪光频率从2Hz到8Hz,同样做20次。

主试重复1,使刺激时间F2-10S,分别做2Hz和8Hz,方法同上。

实验二:检查不同刺激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

实验设计:2(刺激类型)×2(时距)的被试内实验设计

实验程序:

主试按功能键F2为02S,按声光键为光,按连续始末键为连续(实时距),按开始键开始实验。被试按反应盒任一键,估计一个与刺激相同的时间,主试记录改时间,重复做20次。主试重新设置使F2为10S,重复上述实验。主试设置连续改为始末(空时距),刺激时间分别为2S和10S,重复上述实验。

3 结果

3.1 表一:时间估计平均值、差值整理表

3.2

3.3

4 讨论

4.1 通过表一表明,闪光频率的快慢,光点的刺激方式即实时距与空时距,以及光点呈现的时间长短都是影响估计时间准确性的因素之一。

4.2

4.3黄希庭提出的“分段综合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对时间的认知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时间的长短、间隔、顺序、刺激出现的时点以及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征等。对于不同长度的时间,个体的认知策略也不同。通常个体对时间的认知总是将时序、时距和时点以及影响时间认知的诸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来认知时间的。该模型还认为,时序、时距和时点是同一时间经历的不可分割的三个属性,单独对某一属性的研究,虽然有利于深入探讨该属性的特点,但必然会忽略时间经历过程的完整性。应将这三个属性统一起来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因为不同的时间长度涉及不同的加工机制,而且其时间记忆表征的机制也不会完全相同。分段综合模型是目前唯一把时序、时距和时点的信息综合起来加以研究的理论。虽然该模型还只是初步的,其主要研究在对变化/分割模型的检验的基础上针对时距的认知而开展的,但它指明了今后关于时间认知的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5 结论

5.1闪光频率的快慢,光点的刺激方式即实时距与空时距,以及光点呈现的时间长短都是影响估计时间准确性的因素之一。

5.2 慢闪对于时间估计的准确性要低于快闪的准确性,空时距下的时间估计准确性要低于实时距的准确性,刺激时间越长时间估计准确性越低。

参考文献

黄希庭、李伯约、张志杰.(2003).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9(2),5-9

 郭秀艳,聂晶.(2003).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58-62

 凤四海,黄希庭.(2004).时间知觉理论和实验范型.心理科学,27(5),1157-1160.

附表

统计原始数据

更多相关推荐:
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1

两点阈测量实验报告夏松20xx105020xx7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0904班1引言维耶罗特vierordt1870最早使用两点阈量规对人体各个部分的两点阈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从局部到指尖两点阈越来越小这种身...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1

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摘要本研究考察被实验者在有反馈信息的条件下对自己所画线段与标准线段是否更准确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有反馈组在有反馈所画线段的长度的情况下有误差有显著的减少无反馈组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误差减少并...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和说明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仪器实验目的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20xx年10月26田家炳楼923计算机和最小变化法测量明度的差别阈限试验程序1通过测量不同颜色的色度辨别差别阈限学习使用传统心...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课题报告心理学实验课题陈舒20xx2106211心理学实验课题报告注以下为做过的每个实验的详细的实验报告关于题目要求作答的部分在实验报告中以加粗楷体的形式重点突出1简述短时记忆广度的测定方法一实验原理...

颜色爱好心理量表的制作-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颜色爱好心理量表的制作摘要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测定不同被试对颜色爱好的程度并用这两种方法制作颜色爱好的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通过用等级相关的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说明同一被试的两种方法测试结果存在较高...

分析实验中的变量(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分析实验中的变量邵静纪正霞王金慧南通大学教科院应心091一摘要本实验根据被试蒙眼转动动觉方位辨别仪到指定角度所得的误差来研究定指导结果对角度估计准确性的影响并分析本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本实验自变量是...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摘要运用信号检测论有无法测定在不同先定概率下4名女生被试对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击中率和虚报率计算其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并绘制接受者特征曲线检测被试辨别力判断标准的高低和面对不同先定概率下的反应...

实验心理学笔记汇总

实验心理学笔记汇总教材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年5月第一版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第一节心理学的科学性一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和严密的论证来获取知识人们获得知...

实验心理学读书报告一

实验心理学读书报告20xx级师范班追溯题目品牌承诺能抵御负面信息吗自我调节导向的调节作用作者田阳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品牌管理中心王海忠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柳武妹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何浏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韫慧江门南京大学...

社会心理学从众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从众实验报告一从众心理的意义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又俗称随大流社会生活中...

华东师大实验心理学

华东师大实验心理学第一章绪论amp1观察与实验一实验的意义以精密的控制获得正确的结果eg下落物体的重量与下落时间的关系物体高度初速大小重量形状质地etc时间为因变量其他均为控制变量二心理学研究涉及的变量1自变量...

心理学实验报告 注意力集中

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