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磁共振实验报告

时间:2024.3.31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       光磁共振            

学院:                          

组号:             指导教师                           

报告人:     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星期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光磁共振原理及仪器使用。

2.观察光抽运现象。

3.测量朗德因子值。

二.实验原理:

1、铷原子基态和最低激发态能级.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铷原子,天然铷有两种同位素; 85Rb(占72.15%)和87Rb(占27.85%).选用天然铷作样品,既可避免使用昂贵的单一同位素,又可在一个样品上观察到两种原子的超精细结构塞曼子能级跃迁的磁共振信号.铷原子基态和最低激发态的能级结构如图9.4.1所示.

铷是一价碱金属原子,其基态为5 2S1?2;最低激发态为5 2P1?2和5 2S3 ?2双重态,是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与自旋角动量耦合而产生的精细结构.由于是LS耦合.电子总角动量的量子数J=L+S,L+S-1,…,|L-S|.对于铷原子的基态,L=0,S=1?2,故J=1?2;其最低激发态,L=1,S=1?2,故J=1?2和3?2,这就是双重态的由来.

铷原子核自旋不为零,两个同位素的核自旋量子数I也不相同.87Rb的I=3 ? 2,85Rb的I=5 ? 2.核自旋角动量与电子总角动量耦合,得到原子的总角动量.由于I J耦合,原子总角动量的量子数F=I+J,I+J-1,……,|I-J|.故87Rb基态的F=1和2;85Rb基态的F=2和3。.这些由F量子数标定的能级称为超精细结构.

在磁场中,铷原子的超精细结构能级产生塞曼分裂.标定这些分裂能级的磁量子数mF=F,F-1,…,-F,因而一个超精细能级分裂为2F+1个塞曼子能级.

设原子的总角动量所对应的原子总磁矩为μFμF与外磁场B0相互作用的能量为

EμF·B0=gF mF μF B0 (9.4.1)

这正是超精细塞曼子能级的能量.式中玻尔磁子μB=9.2741×10-24J·T-1 ,朗德因子

gF= gF [F(F+1)+J(J+1)-I(I+1)] ? 2F(F+1) (9.4.2)

其中gJ= 1+[J(J+1)-L(L+1)+S(S+1)] ? 2J(J+1) (9.4.3)

上面两个式子是由量子理论导出的,把相应的量子数代入很容易求得具体数值.由式(9.4.1)可知,相邻塞曼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ΔE=gF μB B0 , (9.4.4)

式中ΔEB0成正比关系,在弱磁场B0=0,则塞曼子能级简并为超精细结构能级.

2.光抽运效应. 在热平衡状态下,各能级的粒子数遵从玻耳兹曼分布,其分布规律由式(9.0.12)表示.由于超精细塞曼子能级间的能量差ΔE很小,可近似地认为这些子能级上的粒子数是相等的.这就很不利于观测这些子能级之间的磁共振现象.为此,卡斯特勒提出光抽运方法,即用圆偏振光激发原子.使原子能级的粒子数分布产生重大改变.

光抽运效应是建立在光与原子相互作用中角动量守恒的基础上的.这一物理思想的由来并非偶然,据卡斯持勒本人讲,他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时,对电磁辐射与原子相互作用如何应用角动量守恒原理表示就特别感兴趣.

由于光波中磁场对电子的作用远小于电场对电子的作用,故光对原子的激发,可看作是光波的电场分布起作用.设偏振光的传播方向跟产生塞曼分裂的磁场B0的方向相同,则左旋圆偏振的σ光的电场E绕光传播方向作右手螺旋转动,其角动量为?;右旋圆偏振的σ光的电场E绕光传播方向作左手螺旋转动,其角动量为-?;线偏振的π光可看作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的叠加,其角动量为零.

现在以铷灯作光源.由图9.4.1可见,铷原子由5 2P1?2→5 2S1?2的跃迁产生D1线,波长为0.7948μm;由5 2P3?2→5 2S1?2的跃迁产生D2线,波长为o.7800μm.这两条谱线在铷灯光谱中特别强,用它们去激发铷原子时,铷原子将会吸收它们的能量而引起相反方向的跃迁过程.然而,频率一定而角动量不同的光所引起的塞曼子能级的跃迁是不同的,由理论推导可得跃迁的选择定则为

ΔL=±1 , Δ F=0,±1, ΔmF=±1 。 (9.4.5)

所以,当入射光为D1σ光,作用87Rb时,由于87Rb的5 2S1?2态和5 2P1?2态的磁量子数mF的最大值均为±2,而σ光角动量为?只能引起ΔmF=+1的跃迁,故D1σ光只能把基态中除mF=+2以外各子能级上的原子激发到5 2P1?2的相应子能级上,如图9.4.2(a)所示.

图9.4.2(b)表示跃迁到5 2P1?2上的原子经过大约10-8s后,通过自发辐射以及无辐射跃迁两种过程,以相等概率回到基态5 2S1?2各个子能级上.这样,经过多次循环之后,基态mF=+2子能级上的粒子数就会大大增加,即基态其他能级上大量的粒子被“抽运”到基态mF=+2子能级上.这就是光抽运效应.

同理,如果用D1σ光照射,则大量粒子将被“抽运”到mF=-2子能级上.但是,π光照射是不可能发生光抽运效应的.

对于铷85Rb,若用D1σ光照射,粒子将会“抽运”到mF=+3子能级上.

3.弛豫过程. 光抽运使得原子系统能级分布偏极化而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将全通过弛缘过程回复到热平衡分布状态.弛豫过程的机制比较复杂,但在光抽运的情况下,铷原子与容器壁碰撞是失去偏极化的主要原因.通常在铷样品泡内充入氮、氖等作为缓冲气体,其密度比样品泡中铷蒸气的原子密度约大6个数量级,可大大减少铷原子与容器壁碰撞的机会.缓冲气体的分子磁矩非常小,可认为它们与铷原子碰撞时不影响这些原子在磁能级上的分布,从而能保持铷原子系统有较高的偏极化程度.但缓冲气体不可能使铷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完全被抑制,故光抽运也就不可能把基态上的原子全部“抽运”到特定的子能级上.由实验得知.样品泡中充入缓冲气体后,弛豫时间为10-2s数量级.在一般情况下,光抽运造成塞曼子能级之间的粒子差数,比玻耳兹曼分布造成的差数大几个数量级.

不过得注意的是,温度高低对铷原子系统的弛豫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温度升高则铷蒸气的原子密度增加,铷原子与容器壁之间以及铷原子相互之间的碰撞都增加,将导致铷原子能级分布的偏极化减少;而温度过低时铷蒸气的原子数目太少,则抽运信号的幅度必然很小.因此,实验时把样品泡的温度要控制在40~50℃之间.

1.磁共振与光检测. 式(9.4.4)给出了铷原子在弱磁场B0作用下相邻塞曼子能级的能量差.要实现这些子能级的共振跃迁,还必须在垂直于恒定磁场B0的方向上施加一射频场B1作用于样品.当射频场的频率ν满足共振条件

h ν = ΔE = gF μB B0(9.4.6)

时,便发生基态超精细塞曼子能级之间的共振跃迁现象.若作用在样品上的是D1σ光,对于87Rb来说.是由mF=+2跃迁到mF=+1子能级.接着也相继有mF=+1的原子跃迁到mF=0,…….与此同时,光抽运又把基态中非mF=+2的原子抽运引mF=+2子能级上.因此,兴振跃迁与光抽运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平衡.发生磁共振时,处于基态mF=+2子能级上的原子数小于未发生磁共振时的原子数.也就是说,发生磁共振时.能级分布布的偏极化程度降低了,从而必然会增大对D1σ光的吸收,如图9.4.3所示.

由于在偏极化状态下样品对入射光的吸收甚少。透过样品泡的D1σ光己达恒定;一旦发生了磁共振跃迁,样品对D1σ光的吸收将增大,则透过样品泡的D1σ光必然减弱.那么,只要测量透射光强的变化即可得到磁共振信号,实现磁共振的光检测.由此可见,作用在样品上的D1σ光,一方面起抽运作用.另一方面可用透过样品的光作为检测光,即一束光起了抽运和检测两重作用.

对磁共振信号进行光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来塞曼子能级的磁共振信号非常微弱,特别是密度很低的气体样品的信号就更加微弱,直接观察射频共振信号是很困难的.光检测充分利用磁共振时伴随着D1σ光强的变化,可巧妙地将一个频率较低的射频量子(1~10MHz)转换成一个频率很高的光频量子(约108MHz)的变化,使观察信号的功率提高了7~8个数量级.这样,气体样品的微弱磁共振信号的观测,便可用很简便的光检测方法来实现。

三.实验仪器:

本实验总体系统由光泵磁共振实验仪主体单元、辅助源、射频信号发生器及示波器四部分组成。

下图为实验装置示意图: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仪器的调节

在装置加电之前,先进行主体单元光路的机械调整。再用指南针确定地磁场方向,主体装置的光轴要与地磁场水平方向相平行。用指南针确定水平场线圈、竖直场线圈及扫场线圈产生的各磁场方向与地磁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关系,并作详细记录。

将“垂直场”、“水平场”、“扫场幅度”旋钮调至最小,按下辅助源的池温开关,接通电源开关。开射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源。电源接通约三十分钟后,铷光谱灯点燃并发出紫红色光,池温灯亮,吸收池正常工作,实验装置进入工作状态。

主体装置的光学元件应调成等高共轴。

调整准直透镜以得到较好的平行光束,通过铷样品泡并射到聚光透镜上。铷灯因不是点光源,不能得到一个完全平行的光束,但仔细调节,在通过聚光透镜即可使铷灯到光电池上的总光量为最大,便可得到良好的信号。

调节偏振片及1/4波片,使1/4波片的光轴与偏振光偏振方向的夹角为π/4以获得圆偏振光。

写出调节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2.光抽运信号的观察

扫场方式选择“方波”,调大扫场幅度。再将指南针置于吸收池上边,设置扫场方向与地磁场方向相反,然后拿开指南针。预置 垂直场电流为0.07A左右。用来抵消地磁场分量。然后旋转偏振片的角度、调节扫场幅度及垂直场大小和方向,使光抽运信号幅度最大。再仔细调节光路聚焦,使光抽运信号幅度最大。

             


第二篇: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更多相关推荐:
光磁共振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光磁共振实验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时间20xx年3月22日光磁共振实验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以光抽运的方法来研究气态原子基态及激发态的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塞曼能级间的磁共振在加深对原子超精细结构的理解的基...

光泵磁共振 实验报告

光泵磁共振1近代物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得分实验时间20xx年05月19日第12周周三第58节实验者班级材料0705学号20xx67025姓名童凌炜同组者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地点综合楼407实验条件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室内...

光磁共振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题目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验浙江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磁共振班级物理071姓名骆宇哲学号07180132同组人实验日期100415室温气温光磁共振摘要光磁共振光泵磁共振利用光抽...

实验报告_光磁共振(样例)

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原子超精细结构的理解了解光泵磁共振的基本原理2了解光抽运的物理过程掌握以光抽运为基础的光检测磁共振方法3掌握消除地磁场影响测定气态铷原子g因子的方法二实验仪器光磁共振实验系统型号DH807A...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铷原子的光泵磁共振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铷原子的光泵磁共振摘要本实验利用DH807型光泵磁共振的实验装置研究了铷原子的光泵磁共振现象通过示波器观察了光抽运信号和光泵磁共振信号根据实验所得的数值分别算出了87Rb和85Rb的gF因子的大...

光磁共振实验报告

光磁共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以光抽运的方法来研究气态原子基态及激发态的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塞曼能级间的磁共振。在加深对原子超精细结构的理解的基础上,使用DH807A型光磁共振实验装置观察光抽运信号,以此来测定铷…

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

62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by物理学院00904149刘纩实验时间20xx315实验仪器TDS20xx示波器光磁共振实验装置DH807型光磁共振实验装置电源及辅助源YB1631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目的1了解原子的...

光磁共振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抽运磁共振光检测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2研究原子分子能级的超精细结构3测定铷原子同位素87Rb和85Rb的郎德因子g测定电磁场的水平分量二实验原理1铷原子基态和最低激发态的能级87铷Z37是一价...

光磁共振实验报告

光磁共振实验报告吴伟岑摘要本实验以光抽运的方法来研究气态原子基态及激发态的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塞曼能级间的磁共振在加深对原子超精细结构的理解的基础上使用DH807A型光磁共振实验装置观察光抽运信号以此来测定铷原...

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题目班级09物理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邱桂明验1汕头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泵磁共振设计性班级09物理姓名张泽民学号090720xx同组人无实验日期12413室温气温光泵磁共振设计性实验目的1观察铷原子光抽运...

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

嘉应学院物理学院近代物理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座号实验时间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原子的能级精细结构超精细结构塞曼能级分裂2了解光抽运现象的原理和应用3学会利用光抽运现象来研究原子超精细结构塞曼子能级的磁共...

南京大学 光磁共振实验报告

光磁共振引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内容经过我们的测量以及计算实验结果1地磁场垂直分量垂直线圈电压148V磁感应强度B地垂直171105T2铷原子基态朗德因子gf和核自旋量子数I水平线圈电压653V对应磁感...

光磁共振实验报告(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