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时间:2024.3.19

浅析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摘 要】本文根据当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目前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做好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专项资金审计

财政专项资金是对单位资金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各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专项资金的管理有了明确的依据。为了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对专项资金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专项资金审计制度、加强经费管理成为专项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对于提升事业单位和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水平,促进专项资金的有效利用,增加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模式是指先由单位提出立项申请,报送相关主管部门及财政,在项目论证和评审通过后,财政专项资金于项目实施前按预算中年度比例拨付,是一种财政先支持、单位后使用的模式。该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预算,轻管理

目前资金管理模式下,单位能否取得财政专项资金拨款的关键在于项目是否获得立项,因此大部分单位为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拨款,提高项目立项的命中率,会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项目的申报工作,往往在申报材料中夸大实施后的经济预测指标,提供的知识产权资料与项目关联度不高,同一个项目多头申报或变换名称重复申报,以至于项目无法达到合同要求或重复立项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在获得项目立项后,多数单位又疏于管理,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情况缺乏及时的跟踪问效,没有按项目合同的规定及时配备相关人员,项目进度慢,会计核算不及时。

(二)重硬件,轻软件

目前,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一般根据立项审批部门的指南在所申请项目类型的资助额度内编制,而非根据科研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同时,在经费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求过细,不符合科研规律。对项目预算中有形硬件投入如设备、材料、测试加工等费用容易审批通过,而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交流费及人员经费限制较严,不利于科研工作者进行广泛交流,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现行财政体制存在弊端

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环节多、时间长,有些项目属需要几个年度才能完成项目,但财政专项资金到位较晚,影响当年项目预算正常实施,使项目预算难以发挥如期效益。如:有些项目是20xx年-20xx年三年能够完成,但是经费到位往往是20xx年12月底了,这样容易造成20xx年全年预算分文未执行的情况,只好在20xx年去执行20xx年和20xx年的预算,与项目预算编制进度偏差太大。

二、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列支与预算偏差较大

单位申请立项时审批部门对经费使用列支的项目、金额、比重有明确的预算,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与预算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项目立项前的经费使用通常在单位日常费用中列支,挤占了日常费用;二是项目获得立项,款项到位后,将专项资金移作其他项目或转作其他收入,严重违背了预算;三是单位任意扩大专项资金的列支范围,随意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偏离预算范围使用专项资金,违背了专款专用的原则,导致专项资金中与项目无直接关系的支出(如招待费、会议费、差旅费等)占比过大,造成了支出结构不合理。

(二)投入产出不配比

部分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绩效评价机制,难以掌握财政专项资金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大小、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进步、对地区经济的拉动、对产业升级的推动等投入产出情况,使得相当一部分单位形成“用完财政专项资金就相当于完成任务”的错误认识,导致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与产出不配比。

(三)立项时合作单位过多,难以管理

财政专项资金最初立项时,合作单位过多,造成资金到位后形成资金分配困难,在项目立项选择合作单位时往往存在选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项目完成进

行审计的过程中,对过多的合作单位,牵头单位将资金拨付给合作单位后,就失去控制与管理权,这样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对项目明细和预算清单取证困难,合作单位如有超预算开支、与科研立项书预算不符等情况,不仅立项牵头单位无法控制,单靠审计人员在短期内也很难对过多的合作单位进行考证。这样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滋生腐败,给国家造成损失。

(四)部分单位财务核算相对混乱,不能按要求核算专项资金

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遵循财政专项资金的有关经费使用制度,而单位日常的财务核算遵循的是会计准则,单位财务人员需同时掌握这两种核算标准才能实现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正确核算,而实际操作中大部分财务人员仅限于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和运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有关经费管理使用制度缺乏系统的学习掌握,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财务核算相对混乱,给审计人员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时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有的单位虽然设置了专项资金辅助帐,但仍按会计准则对资金的收取、使用进行帐务处理,而未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的有关经费管理使用制度来反映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特别是使用时,有些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时会记入“办公费”、“邮电费”、“交通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科目;有的单位则根本没有设置专项资金辅助帐,没有对专项资金进行单独核算,而是将单位正常费用支出与专项资金混合使用,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导致专项资金的来源、使用、结转等情况反映不清晰。

(五)预算执行情况差,项目负责人与财务人员缺少沟通

在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过程中,部分单位项目负责人不是严格按照预算进度使用资金,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资金的使用。他们往往只注重项目申请,却不重视项目的执行和经费的管理,而是到了项目快结束接近验收时,突击使用经费,造成项目经费的前松后紧。有的是虽经财务人员多次督促、提醒,仍然不理会预算执行情况,有些是财务部门只是一味负责核算,很少或根本不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这样会使专项资金即不能按照立项时的预算进度完成资金的使用、也不能很好的完成项目所赋予的任务。

三、做好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的对策

(一)建立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相结合的模式

目前我所接触的部分事业单位,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往往是在项目结束

后,由单位委托政府有关部门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审计工作的。这样不利于对财政专项经费使用的事中监督,由于内部审计常置于单位内部,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是赋予财政专项资金的牵头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特定的权力,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的牵头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程序,在项目资金实施过程中,对本单位拨付出去的其他合作单位的资金,牵头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自己或与这些合作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合作,以达到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事中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维护单位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使内部审计成为审计“免疫系统”中的第一道防线。

(二)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审计

近年国家出台的有关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不能在专项经费中支付参与本项目工作人员费用(包括在职人员的工资或津贴等),对个别单位仍有出现此类经费者,要严格把关,纠正各种违规现象。另对预算执行偏差大的单位,要提出相应意见,在审计报告中有所体现,做出公正性的监督与评价。对于牵头单位拨付出去的资金,审计时,最好建立从上到下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延伸审计和多项相关资金同时审计的综合性审计方法。必须对这些合作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对他们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与评价审查有无违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地方,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完整。

(三)做好财务帐务与项目目标的统一

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需要审计人员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各项功能有深入的了解。在审计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的审计,对专项经费预算安排情况、专项经费到位情况、专项经费拨付情况、专项经费使用情况提出审计意见,而重要的是对项目的总体执行情况作出综合评价。从财务核算的整个过程看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项目完成的整体情况,从而对财务核算提出合理建议,对项目负责人关于项目完成的总体目标、项目的实施情况、项目产业化现状及趋势等作出披露与评论。

四、关于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对专项资金采用动态预算管理

1.进行动态预算管理

就是单位的立项申请获得审批通过后,在项目正式实施之前,由财政按照应

拨付专项资金的一定比例拨款,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剩于部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据项目完成进度与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后,依评价结果按比例决定以后期间是否拨付、拨付多少。

2.创新预算管理模式

财政专项资金在预算管理方面可否建立一种新型的模式:

(1)动态受理。只要研究人员产生了灵感,随时都可以向管理者提出立项申请,并根据申请者的需求审定给予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后续资金随着研究进度按时拨付。

(2)投资模式。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作法,在科学考评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投入,并随着研究的深入,根据研究过程的需要,逐步扩大投入力度。

(二)建立科学的监督激励机制

1.更新考核理念。对于项目经费的绩效管理,应按其研究周期长的特点,只要其项目研究成果具有专业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不是简单地以论文作为学术成果),就应对它的资金使用情况予以肯定,而不是像现在只是一味的关注资金使用进度,忽视项目研究成果的价值。

2.要进行动态考核。不强制规定考核期限,将以往整体划一的考核周期调整为条件成熟时就进行考核,增强考核的主动性,同时,要将考核意向从管理者移向项目研究工作者。

3.奖惩分明。对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工作者应予以充分肯定,进行宣传和表彰,同时还应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而对浪费国家项目资源的学术行为要予以抵制。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

首先要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单位领导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地位;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要把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配备到内部审计机构中去;内部审计要经常化和制度化,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将定期财务审计检查和单位自查经常化,专项财务审计检查专题化,财务汇报制度化。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强化对资金的监管,切实用好各项资金,务必做到专款专用。其次是要增强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意识,资金使用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确保资金拨付到哪里,审核监督就进行到哪里。要将定期财务审计检查和

单位自查经常化,专项财务审计检查专题化,财务汇报制度化充分运用。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强化对资金的监管,切实用好各项资金,务必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确定绩效评价的内容,对专项资金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进行评价;对政府政策、财政政策及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对专项资金支出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不能只停留账面收支情况检查,要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进行分析,对专项资金使用最终效益获取情况进行评价。确定绩效评价范围,例如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及公共事业项目、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等政策性项目等。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评价指标,专项资金项目执行正确性、时效性评价指标,支出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以及支出项目对比评价指标等。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可以在事前,也可以在事中或事后进行。事前评价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事中评价可以分析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事后评价则可以审查和评价项目支出成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总之,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对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五)及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财政专项资金违纪违规之所以普遍存在,与对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不力,甚至对有关责任人不闻不问的监督现状有关。为此,笔者建议一是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对于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滞留财政专项资金和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等违纪违规行为,除责令改正,追回有关财政专项资金外,要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要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处分。二是对违反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专项资金公示制以及会计核算等相关规定,要依法严格追究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三是对重大项目的专项资金,应建立资金主管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制,政府应分别与这些部门签定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合法性、效益性。四是政府应组织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改委等部门进行经常性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清性质,通报批评,追究责任,限期整改,全面警示。

笔者认为,任何单位做好以上几项工作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问题都是很有必要的,是保证各项专项资金合法合规使用不可或缺的措施;同时,加强系统内协作,积极开展系统内互助互查联手监督,搞好专项资金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尽力堵塞各种漏洞,更是保证专项资金安全的必要措施。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立足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力度会不断加强。如何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给审计人员带来了挑战。首先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审计业务,还要了解经济管理、科研管理、经营管理、工程管理、法律等许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有业务能力,还要有战略眼光。在进行专项资金审计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审计方法和手段,要积极探索、加大对委托经费的审计力度,及时总结、提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要不断强化资金管理力度,与时俱进,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为最终建立社会主义高效财政体系、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第二篇:浅谈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


浅谈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

信息来源:襄樊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xx年04月03日

当前,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推进,国家对地方的专项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促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下面,笔者就此谈四点粗浅认识:

一、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所带来的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揭示其中存在的决策失误、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促进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其主要内容有:

1、审计项目申报立项的决策效益。主要审查立项论证情况,看立项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完整,技术经济论证是否充分,立项条件是否具备,有无脱离本地实际,违背发展规律,盲目上项目的问题;审查申报程序,看有无虚假立项、重复申报的问题;审查项目概预算情况,看是否经济合理,有无高估冒算、虚列概算等

问题。2、审计资金的管理效益。全面掌握资金项目整体规划、实施计划和上级部门的批复。并以此为依据,审查资金分配是否与上级部门批复的项目名称、投资额度相符。有无不按计划分配资金等问题;检查各环节应到位、已到位资金数额是否真实及其到位时间,揭示各级主管部门是否按指标、计划、进度或规定程序,及时、足额地拨付资金,有无滞留、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审查资金主管部门是否按国家规定管理资金,财务审批制度是否执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3、审计项目的执行效益。主要审查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使用资金,看有无截留、克扣、挪用、虚报冒领等情况;检查资金使用是否厉行节约,看有无大手大脚,随意扩大项目规模,随意提高建设标准,高估冒算,扩大项目建设成本或扩大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支出比重,浪费资金的现象;审查项目进度,看项目进展是否与资金拨付进度相匹配,有无项目进展缓慢、资金闲置等问题。4、审计项目的完工效益。对项目质量和效果进行审查。主要看完工项目是否验收,验收情况是否属实,有无因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损失浪费;了解项目的实际效益能力,看是否与设计的效益能力相符,分析不符的原因;审查完工项目的后期管理状况,看责任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有无已完工项目闲置及利用率低下等问题。

二、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方法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要做到以账面审计为主的“静态审计”和以审

计调查为主的“动态审计”相结合。具体方法有:1、审阅核对法。对专项资金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概预算等资料进行审查、核实,分析立项决策的科学性;审阅项目完工验收资料,将其同项目计划、方案进行比较,看项目质量效益是否达到预期要求。2、调查勘验法。就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咨询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向知情人员、管理人员、经办人员了解有关制度的存在和执行程度;走访相关群众,调查群众对项目的意见和看法。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一些具有针对性、模式化的表格,发放给被调查对象,或到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场所或被审计事项发生的现场进行实地察看、勘验。3、跟踪延伸法。从银行账户入手,摸清被审计单位开户情况,查清资金的来龙去脉。查明有无违规开设银行账户,查明银行账户内资金收支的合法性、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和金额记录的正确性。并对异常开户和异常收支进行跟踪;从资金分配入手,沿着资金走向,对专项资金重点使用单位或重点支出项目进行跟踪;从内控制度测试入手,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对制度执行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跟踪。4、先果后因法。跳出常规思维模式,采取逆向思维方法,从项目质量和效益入手,逆向审计和揭示项目执行、资金管理、项目立项各环节中影响项目质量和效益的因素。5、分析对比法。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预测,将审计结果与预测情况、项目概算、规定标准进行对比,对存在差异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

三、评价财政专项资金效益的主要指标

财政专项资金评价指标应当因效益评价的时间、地点、目的、对象不同而有差别。但从总体上看,应基本具备以下指标:1、资金管理效益评价指标。用于评价资金分配、拨付、管理的效益性。主要指标有:①资金计划实际分配比。即实际分配到项目的资金占上级部门批复的资金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资金是否按计划分配。②资金到位率。即到位资金的实际拨付额占资金计划拨付额的比例。该指标用于衡量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③项目资金进度比。即所有资金到位率占项目完成进度的比例。该指标用于衡量资金运作与项目进度是否相匹配;④资金违法违规率。即资金分配、拨付等管理环节中违法违规部分占该环节专项资金总额的比例。该指标用于衡量资金使用中的违法违规程度,特别是挤占挪用程度。2、项目执行效益评价指标。用于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效益问题。主要指标有:①资金运用率。即已拨付到项目执行单位的资金与实际运用到项目的资金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项目执行中资金运用效率;②资金节约(超支)率。即实际支出占预算支出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项目执行中有无扩大成本、损失浪费等问题; ③项目进度比。即项目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率。该指标主要衡量项目建设的效率情况。3、项目完工效益评价指标。用于评价项目完成所产生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主要指标有: ①项目质量合格率和优良率。该指标用于衡量项目施工是否高质量完成, 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②财政贡

献率。即项目年增税收额占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该指标用来衡量资金支出所能产生的税收收入水平,据以确定其对财政增收的贡献能力;③项目投资回收期。该指标用于衡量项目完工后能否尽快实现经济收益;④群众的受益率。即预计受益区域、人数占实际受益区域、人数的比例;⑤社会满意度。即社会公众对项目质量、效益的满意程度。此外,还有投资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所消耗或占用的投资额之间的比率、预期效益与实际效益的比例等。

四、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应把握以下原则

1、在审计立项上要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原则。财政专项资金涉及面广,资金规模也较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所有资金进行全面审计,因此在项目安排上,应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工作中心,每年抓住几项重点资金进行审计。将其审深审透,揭示和查处管理不善和损失浪费问题。当前,要重点围绕促进改善民生,加强扶贫、国债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资金和项目的效益审计。2、在审计方式上要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原则。相当部分专项资金项目跨期较长,影响资金效益的因素存在于各个环节。如果停留于事后监督,无疑是“马后炮”。必须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结合起来,事前审立项申报,事中审资金管理和项目执行,事后审项目质量效益能力。在每个环节对上一环节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3、在审计评价上要坚持警慎性原则。专项资金政策性很强,

其效益因条件、环境、技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为此,我们在评价上不能一概而论,应客观警慎。在评价的定性上,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项目计划、方案进行;在审计评价的定量上,依据的数据要有可比性和说服力,不能运用时间、空间差异大的数据进行对比和评价;在评价范围上不能越越审计职权,对不属于审计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宜进行评价。同时,对所评价的内容必须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撑,以防范审计风险。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财政性专项资金审计报告

审计部20xx011号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二公司接受专项用途的资...

专项资金审计报告样式

专项资金审计报告样式A公司我们接受委托审计了贵公司承担的广东省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下达文在XXXX年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的收支使用情况及合同书中主要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贵公司的责任是提供真...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案例分析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案例分析一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项目申请单位获取财政专项资金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且要履行法定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各单位必须要以真实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和其他相关情况作为申领财政资金的依据骗取财政资金行为的本...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案例分析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案例分析一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项目申请单位获取财政专项资金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且要履行法定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各单位必须要以真实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和其他相关情况作为申领财政资金的依据骗取财政资金行为的本...

财政专项资金(基金)存量审计调查实例

作者张伟一实例概述一审计项目名称衢州市本级20xx年度财政专项资金基金存量专项审计调查二所属行业财政三项目实施时间20xx年3月12日至5月15日四项目背景介绍财政预算外专项资金基金是财政预算外收支核算与管理的...

财政资助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内容要点

财政资助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内容要点项目专项审计报告由审计报告和附表构成披露的内容按工业性投入项目形成企业固定资产的项目和研发项目分别要求具体内容如下工业性投入项目审计报告中应明确披露的内容有一委托项目审计企业的基...

杭州市财政扶持企业项目专项审计报告指导意见[试行]

杭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杭州市财政扶持企业项目专项审计报告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杭财企20xx897号杭州市财政局20xx102520xx91620xx1025业务管理发文文号发文部门发文时间编辑时间实施时间失效时间法...

财政资助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内容要点(试行)

财政资助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内容要点试行项目专项审计报告由审计报告和附表构成披露的内容按工业性投入项目和研发项目分别要求信息化项目按工业性投入项目来进行审计具体内容如下工业性投入项目审计报告中应明确披露的内容有一委...

财政资助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内容要点(试行)

财政资助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内容要点试行项目专项审计报告由审计报告和附表构成披露的内容按工业性投入项目和研发项目分别要求信息化项目按工业性投入项目来进行审计具体内容如下工业性投入项目审计报告中应明确披露的内容有一委...

财政项目审计报告

梁审决报20xx5号被审计单位睢宁县四方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审计项目睢宁县四方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秧田配套工程决算审计睢宁县四方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规定我所派出审计组于20xx年...

财政资助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内容要点(试行)

财政资助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内容要点试行项目专项审计报告由审计报告和附表构成披露的内容按工业性投入项目和研发项目分别要求信息化项目按工业性投入项目来进行审计具体内容如下工业性投入项目审计报告中应明确披露的内容有一委...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的概念专项资金是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完成专项工作或工程并需要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专项资金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专项资金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报告(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