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特色建设校本课程纲要

时间:2024.3.10

特色建设

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 、《SBA联赛的经营与管理》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运动类)

(一) 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和特点:

《SBA联赛的经营与管理》是一门以国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为拓展的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特色校本课程。该课程以强调动态过程开发为目的,以俱乐部联赛运作形式为手段的一门新兴校本课程,以篮球理论为基础,把俱乐部联赛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引入虚拟币运作模式、球员买卖等模仿职业联赛的一些做法与经验。强调评选优秀运作俱乐部等新思想、新形式,强调每一名学生都能发光发热,都能参与进来。通过设臵许多不同的职位,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可以竞选担任组委委员,协调选定俱乐部名称和会徽,制定竞赛规程,选定裁判员,买卖球员,评选篮球宝贝等组织运作工作。你可以把球队的虚拟币经营的有声有色,最大可能的赚取利益;你还可以担任教练员或球队顾问、摄像师、球队记者等等;你当然还可以直接地在场上投篮得分或者啦啦队表演。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还与研究性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建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在篮球俱乐部课程的实施中把诸多知识和技能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发展观。

2. 作用与意义:

1

学校齐备的体育设施,一流的场馆建设,浓郁的篮球氛围,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批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推动了篮球俱乐部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特别是虚拟币的引用,堪称经典。

(1) 通过最佳俱乐部模式运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特长,彰显个性的平台。通过新颖的联赛形式,找准学生兴趣和能力发挥最需要的契合点,在篮球俱乐部运作中所设立的多种职位,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和发挥。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一种动态过程,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从计划到组织到实施再到评价,再从评价来反思新一轮的计划。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真谛。

(2) 虚拟币的引入给俱乐部联赛注入了活力,增加了篮球俱乐部联赛的多样性、可变性。从学校俱乐部组委会到班级组委会,都设立了许多不同的职位,都有着明确的责任和精细的分工,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参与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各尽所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联赛中找到位臵、找到乐趣,体验到成功感,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因为篮球俱乐部课程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所以课程界定的范围更具积极的性质。

(3) 学生在联赛中成长,这是篮球俱乐部联赛的真实特点。学生在比赛中增加了对技术技能的渴望,而篮球技术教学模块穿插在联赛之中,使学生能够及时的把所学的技术技能加以应用和改进,使技术技能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通过校本课程学习后,学生的实践性和技术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女同学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进行比赛或欣赏篮球比赛。

2

(4) 通过联赛的组织运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适应能力。无论是买卖球员,还是在不同职位上的组织工作,还是比赛服装的协调,很多跟理财、营销、管理等热门行业涉足,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多元思维,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3. 教学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以发展学生运动智能为主要目的。通过篮球俱乐部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宣传、运作和实施等综合实践能力,并能学会欣赏比赛,体会比赛带来的乐趣;了解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篮球俱乐部联赛的学习锻炼和竞赛组织之中,较好的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初步掌握一些裁判法,优秀学生能够进行篮球俱乐部联赛裁判工作,提高学生运用技术能力、自我检测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战术配合意识学会制定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并实施,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培养自信、自尊、自强、合作和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遵守篮球规则,提高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便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 (分两个模块,共36学时)

第一模块 篮球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模块 (共18学时) 第一单元 篮球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指导纲要 (1学时)

目标提要:通过指导纲要的学习,了解篮球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课程特点,明确在进行俱乐部联赛运作时的步骤与工作分工、职责。 第二单元 篮球俱乐部联赛的运作 (共3学时)

3

目标提要:通过对篮球俱乐部联赛运作的深入学习,理解篮球俱乐部联赛运作的细

节及明确分工,能组织运作比赛,能协调各个部门进行合作,学会讨论问题、处理问题,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单元 篮球俱乐部联赛的组织与实施 (14学时)

目标提要:通过对比赛运作的逐渐深入,在实际工作和操作中,能够在自己的职位上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发展。

第二模块 篮球技术教学模块 (共18学时,穿插在篮球俱乐部联赛模块中进行)

第一单元 篮球基本技术 (7课时)

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参与兴趣;九成以上学生能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练;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耐力和弹跳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在篮球活动中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第二单元 篮球进攻战术 (5课时)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参与兴趣,学会利用篮球游戏进行身体锻炼;八成以上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篮球进攻战术,能够安全地进行学练;开发学生的速度、灵敏、耐力和弹跳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能力,提高团队意识。 第三单元 篮球防守战术 (6课时)

保持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参与兴趣,培养坚持锻炼的习惯;了解篮球防守战术,六成以上的学生能够在比赛中合理应用,能够自觉、主动地 4

进行训练;开发学生的速度、灵敏、耐力和弹跳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安全学习的习惯,重视规则的意识。

(三)实施建议

1. 本课程在高一高二开设,分两个模块,共36学时。

2. 本课程以俱乐部联赛运作形式为手段,以篮球理论为基础,把俱乐部联赛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引入虚拟币运作模式、球员买卖等模仿职业联赛的一些做法与经验,技能教学穿插于其中。

3. 评价采用整体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竞赛组织与实践重点考察学生的参与、宣传、运作和实施等综合实践能力,占60%;技能学习重点评价学生的技能实际运用能力,占40%。考核合格,给予学分。

二、 《海洋与文化》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社会文化类)

(一) 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和特点:

《海洋与文化》是一门以国家普通高中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为拓展的课程,是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它以独特的海派文化历史背景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是一门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素质为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每所学校都有自已的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中外大量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已经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我校地处海滨城市大连,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文化教育优势。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海洋问题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因此在学校中开设海洋化系列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海 5

洋知识,培养海洋意识,肩负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 作用和意义:

为适应我国课程改革的要求,为适应学生高考的需要,本课程以与海洋发展相关的九大学科基础知识为基础,把跨学科的内容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独特的海洋文化意识,加强对家乡的认同意识,提高自我归属感,着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改变传统学习模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教学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以发展学生人际交往智能为主要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操,学会做人。

(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 (分十个单元,共20学时)

第一单元 海味诗词欣赏 (2学时)

中国的海洋文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灿烂的海洋文化的华彩篇章。在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唐宋“海味诗词”作为一支奇葩,展示出迷人的风采和魅力。本单元选录了唐诗和宋词中海派文化的精髓,从精选的范例引申开去,把学生引入到一个美妙的海洋世界,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海味诗词。培养同学们学习传统诗歌的兴趣,逐步掌握一定的诗词理论和诗词鉴赏技能,不断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6

第二单元 Western Sea Culture(西方海洋文化)(2学时) 西方主要国家多临近海洋,其人民大多为海洋民族,它们的民族兴衰,时代更替,都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洋锻造着海洋民族的精神品格,海洋精神深深地植根于西方的历史文化。因此,海洋的主题贯穿于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本单元将从词汇及表达法,歌曲,诗歌和文学作品等几方面来研究海洋对西方文化影响和其表现形式。

第三单元 海洋中的植物 (2学时)

海洋中的植物是海中瑰宝,通过幻灯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工具,结合学生原有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研究海洋植物的历史,加深对我国海洋植物的认识,珍惜海洋资源,提高自己保护海洋的意识。

第四单元 海洋物理 (2学时)

本单元分两个主题,海洋能、潜艇上的物理知识及我国潜艇技术的发展,结合大连是重要海军基地、北方重要军港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了解与海洋有关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意识到只有走技术强国之路中国才能强大,才能确保万里海疆的平安。

第五单元 海洋化学 (2学时)

大连是一个淡水资源匮乏型的城市,只有靠海“吃”海,有效利用海水才能解决淡水匮乏的困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关注海水有效利用及提炼化学元素等相关由教材延伸的化学知识。海水是人类获取氯、溴、碘、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资源,是人类无尽的资源宝库, 7

只有掌握了相关技术,才能顺理成章打开宝库,为人类获取更大的利益。

第六单元 美丽的大连、腾飞的经济 (2学时)

大连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大连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条件。随着大连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将焕发更大的活力。本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了解与大连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拓展关注世界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第七单元 浪漫的大连,神奇的地貌 (2学时)

地球有71%的表面是海洋,辽阔的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海洋是水循环的起始点,又是归宿点,它对于调节气候有巨大的作用;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矿产资源和廉价的运输,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正日益深入,但神秘的海洋总以其博大幽深,吸引着人们对它的思索。本单元分别介绍了十里黄金海岸、金石滩风景区地貌、仙人洞冰峪沟风景区地貌、长海县地貌等大连市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特征,结合海洋中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大连这座神奇的旅游城市,关注海洋-生命的摇篮。

第八单元 海洋历史 (2学时)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它在航海史上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其规模之大,历史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 8

郑和不愧为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先驱。本单元探讨了郑和下西洋对明朝的影响,甚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对世界尤其是航海所到过的国家的影响。以及大航海时代来自海上的威胁,讲述了影响中国发展的几次大的海上战争,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国家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第九单元:冰海物语 (2学时)

本单元设定为大自然拍摄和歌唱的著名电影导演雅克?贝汉经典作品赏析,通过法国影片《帝国企鹅日记》音乐欣赏,教育人类与自然如何相互关爱,人类要如何认识我们身边的“朋友”。纯净的电子乐,雅克贝汉以最美丽的方式给了我们答案。本片的配乐非常有特点,精彩却不喧宾夺主,巧妙的融入影片绚丽的画面中并相伴始终。好似生命最自然、最原始的呐喊,给人一种深入肺腑的畅快与淡淡的感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色彩,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意识。

第十单元:资料查询和论文写作 (2学时)

本单元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通过查找资料、咨询老师、撰写小论文等方式,就某一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初步学会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并提交一份作业作为结业考核。

(三) 实施建议

1. 本课程在高二下学期开设,共十个单元,20学时。

2. 本课程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必须准备PPT课件、音频、视频等图音资料,避免出现单纯的讲授式的上课方式。

9

3. 课程结束后学生每人上交一份小论文,阐述本课程中感兴趣的观点,要求论据清晰,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4. 考勤由各班学习委员负责。每次上课要签到。对于缺课两次(包括两次)以上者取消本次校本课程成成绩。

5. 评价方式为出勤表现占20%,小组互评占20%,自评占20%,论文写作占40%。即注重了过程,又参考了自我认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准确地反应学生的学习质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

三、 《东瀛—我的邻国日本》日语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际交流类)

(一) 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和特点:

《东瀛—我的邻国日本》是一门以国家普通高中语言文化领域为拓展的课程。日语选修课程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接近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日语语言知识,并对日本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也有相对详细的理解和认识。

2. 课程作用与意义:

由于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外语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开设日语选修课程,是培养多元化外语人才,促进中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的 10

需要。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为他们规划未来、规划人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3. 教学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以发展学生语言智能为主要目的。为此,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导学生自主选课,使他们理解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学习的需要,又是在学习规划人生。所以必须努力使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不仅凭教师的兴趣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实施教学。使选修内容能够促进学生日语素养的形成,既有拓展性,又有可行性;既注意内容互补,又避免简单重复和难度失衡。教学中,积极开展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多种教学活动,营造接近实际的语言环境,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创造宽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在调查、访谈、讨论、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下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提供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 (分九个单元,共36学时)

第一单元:日本概要 (2学时)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首先通过日本概要的学习,让学生从地理位臵、地形、人口、资源、气候行政区域设臵等自然条件方面了解和熟悉日本。

第二单元:日语基础知识 (4学时)

11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本单元旨在通过对日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渊源,掌握日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为未来的人生选择和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单元:日本人的衣食住行 (6学时)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这和日本人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密不可分。通过了解日本人的衣食住行,思考并总结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第四单元:日本人的社会生活 (4学时)

社会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程度的集中体现。了解普通日本人的社会生活,会让我们对日本这个民族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因此,本单元将从医疗、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日本。

第五单元: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4学时)

本单元是站在一个普通的视角,贴近和观察最普通的日本人的生活。希望通过审视普普通通的日本人的工作、学习、家庭和交际,能够使学生从表象到实质,从外在到内在对日本人做出相对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第六单元:日本人的业余生活 (4学时)

业余生活的质量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本单元将从日本人的娱乐生活、文体生活、旅游意识等方面讲述日本人追求的精神生活。同时,通过对比国人目前的生活现状展开话题讨论。

第七单元:日本的风俗习惯 (6学时)

12

本单元主要以介绍日本的传统风俗习惯为主线展开,结合我国的传统风俗习惯,探究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从而加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并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八单元:日本人的精神 (4学时)

如何诠释、理解、认识大和民族精神是本章的重点。本单元将从语言的层面、社会的层面、国际的层面分别加以说明。借用《菊花与剑》、《被误解的日语》、《我是猫》等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挖掘日本人的精神所在。

第九单元:归纳整理及论文发表 (2学时)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借助网络、媒体、书籍等相关途径,归纳总结我眼中的日本或日本人,并以此为题写一篇字数在1000字左右的小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对这一学期自己的学习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 实施建议

1. 本课程在高一或高二学年开设,共九个单元,36学时。

2. 本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准备必要的PPT课件、音频、视频等图像资料,以此增加课堂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3. 课程结束后学生每人上交一篇文章。以《我眼中的日本》或《我眼中的日本人》为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总结归纳学习心得。

4. 考勤由专人负责。每次上课必须签到。对于缺课2次(包括2次)以上者,取消本次校本课课程成绩。

5. 评价方式为出勤占20%,学生评价占10%,教师评价占10%,文章占60%。考核合格,给予学分。

13

四、 《科技小发明》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科技创新类)

(一) 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和特点:

《科技小发明》是一门以国家普通高中技术学习领域为拓展的课程。它是以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为基础,以改进与创新为教学理念,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以激发学生“科技小发明”的兴趣和提高“科技小发明”的质量为目的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师的指导过程所体现的实践性教学课程。

2. 作用与意义:

为适应我国课程改革的要求,为适应当前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本课程以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在培养学生知识整合、应用及发明创造能力方面,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批评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个性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培养未来科技人才以致提高全民族的创造能力也是十分有益。通过科技小发明专长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科技小发明的加试,为学生探索出一条高考升学的捷径。为将来参加自主招生打下基础。

3. 教学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以发展学生自然探索智能为主要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以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为背景进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内容设计,提高学生技术素养,提高开展“科技小发明”的创造上 14

的指导能力,并通过典型案例和科技发明创造的几个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基本掌握“科技小发明”的思路来源: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发现身边事物存在的缺点和不方便之处,想办法加以改进,或对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大胆地设想和创造。进而给学生成功的希望,对已取得成功的学生加以表扬和让他自己来给学生交流,使成功的学生有种自豪感,暂时没有成功的学生也有了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 (分五个单元,共18学时)

第一单元 理论讲授 (0.5学时)

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国家号召在中小学中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的意义,及目前国家和各省市对:“科技小发明”活动开展的一些鼓励措施;了解本课程的设臵、特征、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

第二单元 相关知识简介 (0.5学时)

知道国家在自主招生中对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的同学的一些优惠条件及有资格招收自主招生学生的高校;知道大连市鼓励中小学生发明专利的一些优惠政策;知道学生如何利用国家专利证书来参与到自主招生中,并且最大限度的运用这方面的优势,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方法。

第三单元 获得国家专利和获得国家发明创造奖的方法 (0.5学时)

了解如何才能获得国家专利;了解如何才能获得国家的发明创造奖。

15

第四单元 发明创造的方法 (8.5学时)

通过学习发明创造的常见方法,如主体附加创造法;自身结合创造法;原物改进创造法;移植创造法;专利利用创造法;反向突破创造法等,使学生初步了解每种发明创造方法的特点;学会独立观察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激发学习本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得自己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自己的发明专利或获得国家的发明创造奖。

第五单元 部分优秀作品剖析与实践 (8学时)

通过以前学生或成功人士的发明案例的剖析,使学生能领悟到发明创造的真谛,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热情;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完成自己的发明创造作品上交给我。

(三) 实施建设

1. 本课程在高一第二学期开设,分五个单元,共18学时。

2. 本课程以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本课程主要是本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原则。将学生的创新作品参与到大连市举办的中小学生“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被选中的视为暂时成功,没有被选中的将继续改进或者重新设计创新作品,备下次参赛。

4. 本课程参加的学生为全体高一年级学生。

五、 《美术与设计》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美术书法类)

(一) 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和特点:

16

《美术与设计》是一门以国家普通高中艺术学习领域为拓展的课程。它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一门视觉艺术,可以发展学生的视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形成人文素养,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心里健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2. 作用和意义:

美术与设计是一门艺术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其它课程赋予学生的多是理性知识,那么美术赋予学生的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感的心。“教育至上,多元发展”是我校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又一个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升学之路搭建平台,也使部分学生有选择最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道路的机会。通过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

3. 教学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以发展学生视觉空间智能为主要目的。通过美术校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敏锐的视觉感受力表现物体,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不断提高基本技能,各学科均衡发展,为高等学府输送美术设计人才。

(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 (分三个部分,共850学时)

第一部分 素描 (300学时)

17

第一章 素描的概念

了解掌握素描的概念;了解素描学习的方法步骤。

第二章 石膏素描

了解几何形体的透视规律;了解掌握几何形体素描方法步骤;了解掌握石膏像素描方法步骤。

第三章 静物素描

了解掌握静物素描的表现方法;了解掌握静物设臵美的规律如何设臵静物

第四章 人物素描

了解掌握人物的生长规律及结构特征;了解掌握人物素描的方法步骤;了解素描头像常见问题。

第五章 速写

了解掌握速写的形式与方法;了解掌握人物的生长规律及动态变化规律;掌握以线为主和线调结合两种速写表现方法。

第二部分 色彩 (300学时)

第一章 色彩的概念

了解色彩的形成;色彩的三要素;形成色彩的三要素。

第二章 色彩静物写生

了解掌握色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掌握色彩调配规律;了解色调问题与色彩空间问题;熟练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

第三章 色彩风景写生

18

了解色彩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了解色彩风景写生的构图形式;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色彩反映;掌握几种色彩风景写生的表现方法。

第四章 色彩人物写生

了解掌握色彩人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了解不同人物肤色的差;了解不同环境下人物肤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 设计基础 (250学时)

第一章 色彩构成

了解色彩与视觉的原理;了解色彩调配美的形式法则;了解色彩的感情作用;掌握色彩调和得几种方法。

第二章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概念;了解掌握平面构成的要素;了解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了解形式美得法则原理。

(三) 实施建议

1. 本课程在高中三年期间分步开设,各学年每学期17周,每周10学时。每名学生共修850学时。

2. 本课程以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辅导辅助。

3. 各阶段在培养技能技巧的同时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4. 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分层教学。

5. 在评价上,采取技能与平时表现相结合,注重学习积极性及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体现,全面考察综合素质。

19

6. 评价要求:专业技能和平时表现各占50%,三门课程都在合格以上并且平时出勤表现良好修满6分。

六、《影视编导》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戏曲影视类)

(一) 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和特点:

《影视编导》是一门以国家普通高中艺术学习领域为拓展的课程。它以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是一门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素质为目的的实践性课程。影视艺术有着极其广泛的传播力,是一种被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我校开展此门校本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专业的去了解影视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 作用和意义:

为适应我国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为了适应学生高考的需要,本课程以影视的基本知识为基础,再加上学生的亲身动手实践,形成一种学练一体的广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着重培养学生思考、实践、总结、合作的能力。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改变传统学习模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 教学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以发展学生音乐智能为主要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20

(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 (分七个单元,共18学时)

第一单元:影视艺术概况 (2学时)

影视艺术是视觉与听觉艺术、时间与空间艺术、纪实与表演艺术、再现与表现艺术:广泛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元素,经过消化、融合处理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崭新的艺术形式。本单元将从电影、电视的发展历程、世界电影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史以及电视与电影的异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等几方面来让学生对影视艺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二单元:电影电视基础知识 (2学时)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影视编导的作用:什么是影视编导、它与导演的区别何在,他们的职责与工作都是什么;影视创作中的重要元素:物件细节、营造悬念、悬念与推理;电影时间与空间:时间的设计、电影时间的假定性、电影时间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观赏心理时间、以及电影空间设计等。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其对影视编导从表面的粗略认识上升到深入的,较系统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从平时的消遣观赏上升到懂得一定内在知识规律的初级鉴赏。

第三单元: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与画面艺术 (4学时)

本单元要介绍的是影视作品中:镜头语言、场景转换的技巧;声音的类型与运用;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抒情性和表现性、非独立性和协调性、节奏性与形象性ish以及音乐的审美与教育功能;以及美术中“留白”手法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通过艺术的角度去鉴赏一部影视作品,感受其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之所在。 21

第四单元:影视作品评析的基本策略 (4学时)

本单元要带领学生复习一下前三个单元所学的内容,综其所述总结影视评析的基本方法:如何评析影片的片名、编剧与导演、主题思想、演员对人物的塑造、摄影摄像等。再播放一部影视作品片断,让学生自己研究性学习分组讨论结合影片说出怎样去鉴赏一部影视作品。教师做总结,并告诉学生在观看影片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和在影片放映中所需要做的工作。

第五单元:作品分类之纪录片 (2学时)

从本单元起会给同学们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这节课主要介绍一下纪录片的相关知识:纪录片的定义、类型以及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跟踪拍摄和追踪拍摄;介入式与非介入式的区别;专题纪录片的四种结构法则:绘圆法法则、设定中心线法则、阶梯是递进法则、依据文理逻辑法则;纪录片的叙事方式:画面加解说式、访谈加解说式、客观记录式、叙事方式的演进等。通过本单元对纪录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让学生分组用DV尝试拍摄一个反映高中生一天学习生活的微型纪录片。

第六单元:作品分类之电视诗歌散文 (2学时)

本单元主要介绍诗歌散文这种艺术形式:如何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电视散文的审美元素、电视散文的画面艺术性、运用视觉造型语言开拓联想;再深入介绍电视散文创作的特点、电视散文的分类、;如何做到电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播放电视散文《边城印象》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评析。本单元也可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分组创作一个小型的电视散文内容不限。

22

第七单元:研究性结业报告 (2学时)

本单元主要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主,通过查找资料、自编自导自拍、撰写小论文等方式就某一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作品作为结业考核。

(三) 实施建议

1. 本课程在高一下学期开设,共七个单元、18学时。

2. 本课程要求讲授教师准备PPT课件、音频、视频等图音资料,尽量避免出现单纯的讲授式的教学。

3. 本课程结束后学生每人上交一份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论文或自拍DV,要求论据清晰,字数不得少于600字,自拍影片时长不得少于6分钟。

4. 上课考勤由各班学习委员负责。每次上课要签到。对于缺课两次以上者取消本次校本课程成绩。

5. 评价方式为出勤表现占20﹪,小组互评占20﹪,自评占20﹪,论文写作或自拍DV占40﹪。既注重了过程,又参考了自我认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

七、《乐舞飞扬》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音乐舞蹈类)

(一) 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和特点:

《乐舞飞扬》是一门以国家普通高中艺术学习领域为拓展的课程。本课程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 强化舞蹈审美理念, 23

激发巩固学习舞蹈的兴趣,注重舞蹈的文化品位,重视实践,关注个性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并结合实习课、演出等形式,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知识,又能通过实习、演出获得表演经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兼有拓展性课程与选修课的功能。

2. 作用和意义:

通过舞蹈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表演和编排各类型舞蹈的能力。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舞蹈方面的“名学生”。

3. 教学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以发展学生音乐智能为主要目的。通过舞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舞蹈学习奠定基础。在自信、有表情的表演中,加强合作交流。既表现个体的水平,又体现群体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在舞蹈训练、表演过程中,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进而促进人格完善。了解舞蹈的基本要素: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一些西洋舞、民族舞基本步伐、基本动作;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使之获得感知、表现的基本能力;提高对舞蹈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领悟美、表达美、创造美。

(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 (分七个单元,共90学时)

24

第一单元 舞蹈基础知识简介 (4学时)

目标提要:通过学习舞蹈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学科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并

掌握学习过程中常用舞蹈术语和舞蹈记录方法;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明确学习舞蹈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内容要点:了解舞蹈的特点、作用与种类;中国舞蹈发展简介;舞蹈教学常用术语;舞蹈记录方法及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舞蹈的概念、种类及记录方法。

第二单元 海洋文化与舞蹈 (10学时)

目标提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欣赏各类型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学习训练,逐步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优美感。初步培养舞蹈时,动作与呼吸,感情体验与表达和谐一致的能力。

内容要点:经典剧目欣赏——海洋风情舞蹈诗剧《咕哩美》;海洋文化与沿海民族民间舞蹈;欣赏各类型舞蹈,掌握舞蹈常识及相关文化常识。

第三单元 舞蹈训练与实践排演 (10学时)

目标提要:在基本动作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成果,体验呼吸与动作、呼吸与神韵之间的密切关系。掌握提、沉、冲、靠、横移、各种圆等元素及手眼的配合,增强舞蹈时的自然呼吸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舞蹈情趣及感染力。

25

内容要点: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中国古典舞手臂基本姿态和动作;中国古典舞手脚位组合;地面提沉冲靠组合;手眼组合;掌握各种元素的动作要领,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进行表演。

第四单元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部分 汉族民间舞 (18学时)

目标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汉族民间舞 —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手巾花的运用及与舞步相结合的组合的表演

内容要点: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组合、手巾花组合、跳踢步组合;东北秧歌舞蹈风格动作特点、体态动律、动作要领的掌握及表演。 第五单元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部分 藏族民间舞蹈 (16学时)

目标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民间舞——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踢踏步组合、弦子舞的表演。

内容要点:藏族民间舞的体态动律、训练弦子舞、踢踏步组合;藏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及表演。

第六单元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16学时)

目标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民间舞 —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手位组合、翻转腕与垫步组合的表演。

内容要点:维吾尔族民间舞的体态动律练习、手位组合、翻转腕与垫步组合;维吾尔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及表演。

第七单元 傣族民间舞蹈 (16学时)

目标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民间舞 —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手位组合、步伐组合的表演。

26

内容要点:傣族民间舞的体态动律练习、手位组合、步伐组合;傣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及表演

(三) 实施建议

1. 本课程在高二年级开设,分七个单元,共90课时。

2. 本课程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多种方式进行。

3. 在评价上,采取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知识动作技能的评价,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即动作学习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评价,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本课程主要评价学生的舞蹈综合表达能力,重点在于舞蹈的基本功与独舞表现能力,评价采用舞蹈基本功30%,个人独舞50%,即兴创作10%,平时出勤表现10%。考核合格,给予学分。

八、《有机化学选论》教学指导纲要(学科竞赛类)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和特点:

《有机化学选论》是一门以国家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为拓展的课程,开设在高一、高二年级的校本选修课,课程是依据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要求开展的。它以大学有机化学教材为基础教材,以提高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兴趣为出发点,是一门启迪思维、培养韧性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有机化学的应用价值、科 27

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并为参加全国中学化学竞赛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学校化学竞赛水平是学校发展品位提升的必然需要,是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良好体现,更是学生提升高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2. 作用和意义:

为适应自主招生和高考改革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内容基础的前提下,在多元发展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程以竞赛为蓝本,以竞赛促进高考,将讲授内容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在高中化学水平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有机化学各领域的包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有机物合成与检验以及有机立体化学等的基本原理,知识水平基本达到大学一、二年级水准。在学习中培养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有机化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使之具有一定的化学视野,对化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逐步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化学具有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欣赏化学的美学魅力,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 教学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以发展学生数理逻辑智能为主要目的。通过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思维和推理能力、学科间联系能力、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勤奋、求实、求真的品格和崇尚科学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韧性、耐挫性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学习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发展出发,充分重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水平和争强 28

好胜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开展有效教学,尽最大努力提升学生的高中化学素养,为高校输送优质的化学后备力量。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分十章,共100学时)

第一章 饱和烃 (10学时)

1. 目标提要:

掌握低级烷烃,环烷烃同分异构体数目、构造式的推导,自由基反应历程与自由基稳定性,系统命名法,旋光性,比旋光度,手性与对称因素。

2. 内容要点:

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烷烃和环烷烃的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乙烷、正丁烷和环己烷的构象;对映异构;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第二章 不饱和脂肪烃 (10学时)

1. 目标提要:

掌握次序规则与Z/E命名法,马氏规则及其解释,烯烃、二烯烃、环烷烃及炔烃的反应。

2. 内容要点:

烯烃的结构和命名;烯烃的制备和物理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聚合反应;二烯烃、共轭双烯的反应、环烯烃;炔烃的结构、命名、制备、性质。

第三章 芳香烃、杂环化合物 (10学时)

1. 目标提要:

29

掌握共振论要点,多元取代芳烃衍生物和杂环化合物的命名,芳烃和杂环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如硝化、卤代、磺化、烷基化、酰基化)及其机理,定位效应,休克尔规则。

2. 内容要点:

苯的结构、芳香性化合物的特点和芳香性;环状共轭多烯、轮烯和带电荷体系的芳香性;苯衍生物的命名及其物理性质;苯的化学性质、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芳香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和定位规则;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

第四章 卤代烃 (10学时)

1. 目标提要:

掌握格氏试剂的制备和用途,卤代烃制法,立体化学,影响亲核取反应活性的因素。

2. 内容要点:

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卤代芳烃的命名和制备;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

第五章 醇、酚、醚 (10学时)

1. 目标提要:掌握官能团顺序,卢卡斯试剂鉴定伯仲叔醇,醇的脱水、氧化,二元醇的特殊反应,由醛酮与格氏试剂反应制醇,α-消除,β-消除,酚羟基的反应与苯酚的制法;了解冠醚。

2. 内容要点:醇的命名和制备、性质和化学性质;酚的结构、制备和性质、多元酚;醚的结构、命名和制备、性质;环氧化合物、大环多醚和超分子化学。

第六章 醛和酮 (10学时)

30

1. 目标提要:掌握醛酮与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及其历程,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各类醛酮的鉴别,醛硐制法,不饱和醛酮的性质。

2. 内容要点:

羰基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醛酮的化学性质、亲核加成反应,缩合反应;不饱和醛酮、芳香醛酮的性质;几个重要的醛酮化合物和二羰基化合物。

第七章 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10学时)

1. 目标提要:

掌握羧基上羟基的取代,脱羧反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羰基酸的制法,二元羧酸、羟基酸、羰基酸的性质,酰卤、酸酐、酯、酰胺的性质,酯的水解历程。

2. 内容要点:

羧酸的命名、制备、结构、性质;羧酸的化学性质、不饱和羧酸、几个常见的羧酸;卤代羧酸和羟基酸、羰基酸;酰卤、酸酐、羧酸酯、磷脂、酰胺;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

第八章 糖 (10学时)

1. 目标提要:

了解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酮及其衍生物,纤维素、淀粉的结构、性质;掌握糖的构型,苷的形成与水解,环状构型的表示法,葡萄糖的椅式构象,环式、链式异构体互变,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糖类的鉴别与结构推导,麦芽糖、蔗糖、乳糖的结构。

2. 内容要点:

31

糖的含义、通式及分类;单糖、几个重要的单糖化合物;低聚糖、苷;多糖;甜味分子的结构理论和甜味剂。

第九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核酸 (10学时)

1. 目标提要:

掌握氨基酸的名称与结构,等电点,氨基酸与茚三酮的反应,氨基酸的制备方法;了解多肽的结构测淀、蛋白质结构、胶体性质、变性作用、颜色反应,核苷酸的碱基,核酸的生物功能。

2. 内容要点:

氨基酸的分类、命名、结构、性质、制备;肽;蛋白质;酶;核酸;光合作用和代谢作用。

第十章 习题强化训练 (10学时)

通过例题,讲授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同时进行一些针对训练,模拟训练等,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为参加联赛竞赛积累经验。

(三)实施建议

1.本课程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共十个单元、100学时。

2.本课程要求授课教师根据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编撰学校奥赛教材,并在讲授中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和建立知识体系。

3.本课程要求以平时成绩和专项测试相结合,选拔智力发育较好的学生进行培养。

4.课程评价:理论考试。以模拟考试(有机化学篇)和辽宁省化学竞赛的成绩为考核依据,结合考勤、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其中 32

模拟考试(有机化学篇)占30%,省赛成绩占30%,考勤占15%,学习态度占25%。考核合格,给予学分。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20xx年10月

33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校本课程总结

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经过将近2年的《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我们在工作中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发现不足、改进不足、反馈,充实,在校本课程得到完善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总结如下,以…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太平中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教师的课程职能也相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和开发课程将成为我…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承担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quot师德quot规范自己的...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我们七年级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

学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们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经典在我校传唱,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

校本课程实施总结

校本课程实施总结20xx年一、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构成了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一个学…

校本课程总结

实践活动追寻太湖石的足迹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总结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使学校课程结构更加优化20xx年起临朐四中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作为学校工作的突破口结合当...

20xx年校本课程阶段性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阶段性工作总结20xx20xx第一学期年青龙三中李金玉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一年来我校在校...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校本课程开展工作总结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校本课程开展工作总结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几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学年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及地方课程实施总结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逐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办学自主权创设了广泛的空间也为教师教育教学...

江苏省震泽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及实施方案

江苏省震泽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及实施方案发布时间20xx41520024420xx年10月成文20xx年修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xx17号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

崇明县高中英语学科校本课程征集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崇明县高中英语学科校本课程征集评比活动实施方案为充分挖掘并交流本县高中英语学科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实施成果大力倡导并促进优质高中英语学科校本课程资源的校际共建和共享进一步规范学科校本课程的建设管理和实施形成...

学校校本课程总结(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