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奶粉质量门分析报告

时间:2024.3.27


目     录

一、     事件概述... 3

二、     事件发展进程... 4

第一阶段(3.23-3.24):CER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雅培回应... 4

第二阶段(3.25-3.27):双方各执一词,“口水战”升级... 4

第三阶段(3.28-3.30):专家反水,产品送检第三方... 5

第四阶段(4.5-4.11):CER同意删除报告... 5

三、     舆论导向分析... 8

四、     舆情走势分析... 12

五、     CER&雅培背景分析... 15

六、     媒体观点摘要... 20

七、     行业现状分析... 23

八、     事件总结... 26

附录... 29


一、事件概述

洋奶粉行业正在经历“大地震”。3月23日,雅培被调研机构CER Research曝出,送检的港版雅培奶粉质量无论按国际标准还是中国标准,均未达到最低标准。对此,雅培公司接连两日发布声明予以坚决否认,并“严重质疑该报告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双方口水战也随之升级。该报告中因提及中美六位专家而颇显信服力,但随着所有专家发布书面或口头声明否认参与过该机构的调研,且不支持该报告发布,此事显得愈发扑朔迷离。随后CER和雅培之间“口水仗”不断升级,许多家长在密切关注最新动向的同时也是一头雾水。就在双方不断“交战”的同时,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未发现进口雅培金装喜康宝婴儿配方奶粉不符合我国法规标准要求。最后,雅培公司正式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起诉CER。双方在第一阶段听证会达成了共识,之前沸沸扬扬的“质量门”终以雅培的最终胜诉而落下帷幕。在这个几乎是CER全面退让的结局中,分析人士认为CER毫无底气而言,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份调查报告的真实性、权威性究竟几何。

虽然该次事件基本尘埃落定,但饱受乳品业折磨的国人已经出现杯弓蛇影的心理,不禁质疑:国内销售的雅培奶粉究竟有没有问题?官方权威机构的观点或调查结果可信度有多少?奶粉问题风波不断,我们还能信任雅培吗?


二、事件发展进程

第一阶段(3.23-3.24):CER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雅培回应

3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CER Research(一家着重研究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洋奶粉”质量问题的机构)发现,包括雅培在内送检的6个不同品牌的样品中,检出雅培配方奶粉是送检样品中最差的一个,其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不符合国际标准,甚至不能达到的新国标。据悉,新生婴儿食用过多的酪蛋白被证实会导致肠道出血、营养不良、腹泻,对肾脏功能造成很大的压力。对此,雅培中国公司于3月24日发表声明称该产品绝对安全,并表示“严重质疑”上述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新闻在本就多事之秋的乳品市场再度引发地震波。

第二阶段(3.25-3.27):双方各执一词,“口水战”升级

3月25日,雅培“质量门”开始升级。雅培委托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正式向CER发出律师函,要求其网站删除报告,并修复雅培的名誉。对此,CER再发声明确认收到雅培中国公司方面的律师信。但其同时质问雅培公司,为何雅培宁可花一大笔钱请律师、进行公关协调以打击该公司的研究报告,也不选择将这些钱节省下来,将同一批次的产品送往德国的实验室做另一套的测试以证清白?“这将是比简单地重复:‘我们的产品是绝对安全的’更有效”。一时之间,让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普通消费者更加难以判断雅培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雅培奶粉罗生门”成为各大媒体的关注焦点。记者走访各大城市的商超发现,雅培奶粉的销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超市也并未接到下架通知。

第三阶段(3.28-3.30):专家反水,产品送检第三方

在不明就里的公众雾里看花的同时,此次“罗生门”演变成了“阴谋论”。雅培方面于3月30日表示已与报告中所提及的六位专家取得联络。其中的三位中国专家表示CER从未就报告中的数据结果与他们联络,因此他们从未对CER报告发表任何观点。这六位专家表示,这份报告和它的结论不具有效性,在发布之前也未经过任何科学层面的核查,已全部要求撤回该报告,或者把他们的名字及用他们名字发表的相关言论从报告中删除。另一方面,记者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截至目前(3月30日)未发现进口雅培金装喜康宝婴儿配方奶粉不符合我国法规标准要求。就此,CER的目的性和权威性受到社会各方质疑,媒体开始起底CER。据调查,CER曾公布过开元汽车、双金生物以及河南众品的负面报告,导致其股票大幅下跌。

第四阶段(4.5-4.11):CER同意删除报告

清明小长假过后,雅培奶粉“质量门”有了阶段性的进展。为反驳CER的报告,雅培向香港法院递交了包括详细科学证明在内的一系列证据。法院在审阅相关证据后签署法院令,以确认CER对法院所作承诺的法律效力。该承诺的内容包括:CER应立即从其各个网站上删除对雅培婴幼儿配方产品的破坏性和误导性报告及相关言论,CER保证不会就该报告发布进一步的声明。截止4月8日, CER官网关于雅培奶粉报告的链接以及CER此前针对这一事件的两份回应均已“消失”。事件尘埃落定之后,公众不禁思考:为何政府部门在发布相关权威认证信息后,大家还会难以相信,还要在网络寻找流言、小道消息?近年流行的“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可信度有多高?在当前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力不足、消费者信息获取途径有限等背景下,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已成持续社会热点的背景下,每一次风吹草动都会引来无数眼光。而当所谓的第三方机构不再纯粹,研究夹杂着商业意味;不再中立,甚至于借助人们的焦虑,传播流言达到利己目的,或沦为商家“传声筒”,这样的行为更令人愤怒。有媒体呼吁:不要再利用公众的焦虑达到个人目的;不要再冒出千奇百怪毫无资质的所谓“第三方”混淆视听;让事实真相尽快为民所知,去伪存真。


舆情发布数量图

(来源:中国经济网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

    根据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的统计显示,媒体和公众对于雅培奶粉“质量门”给与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事件发展阶段,即第二至第三阶段。该阶段正处在事件的快速发展、转折期,充满了变数,所以热度相应较高。而第一阶段的事件爆发,也成功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为媒体热度的走高做了很好的铺垫。无可争议的是,随着双方的偃旗息鼓,事件真相的公之于众,舆论热度大幅下降,第四阶段的新闻量迅速骤减。


三、舆论导向分析

舆论导向比例图

(来源:中国经济网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

根据舆情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此次“雅培奶粉质量门”舆论导向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u 态度中立 (66.67%)

谁来告诉消费者真相?一是雅培公司必要时不妨主动邀请质量监督部门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二是不管雅培方面有没有主动邀请,监管部门也应及时调查。无论是企业出于自身形象和社会责任的考虑,还是监管部门出于自身职能和责任考虑,都不应该让消费者继续纠结下去。

作为雅培和消费者,谁也不希望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不希望出现影响婴儿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重大质量问题。没有得出明确结论之前,消费者应持谨慎观望态度。为了不影响产品销路,为了让消费者用得放心,奉劝各方不要再打无聊又无济于事的口水战了,拿出数据,拿出鉴定结果,拿出理论根据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u 质疑监管部门 (13.77%)

 “现在的问题是曝出来也不解决问题,我感到很气愤。很多关于婴儿产品的曝光内容,到后来往往都不了了之,没有权威部门出来说话,产品究竟是否存在问题,搞得我们消费者云里雾里的,不仅这次雅培,上次金奇仕事件也是如此。我想弱弱地问下,质检部门都干嘛去了?我们又不是专家,难道自己出钱拿个样品去化验?如果成年人吃也就算了,毕竟这是小孩子吃的东西。大家看看,到目前为止,哪个奶粉没有出过问题,哪个奶粉出事后,不是火了几天消息就沉了?”

u 质疑雅培 (11.02%)

“看到雅培奶粉有问题的新闻时,我真有些哭笑不得。由于忧心部分国产奶粉的质量,我家小孩的奶粉,全是买的进口奶粉,而且多数是雅培。难道,我千挑万选的奶粉反倒喝不得?”正在选购奶粉的陈女士无奈地说。

“没想到洋奶粉也靠不住,以后真不知道买什么样的奶粉给孩子喝。”市民刘阿姨坦言,奶粉业频发的质量事故,让消费者很“受伤”,不知道如何选择奶粉。

u 支持CER (6.89%)

王丁棉:其实CER机构本身送检这个事情,有一定的社会积极作用在里面,它可以促使这个行业更规范。它本身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充分认识产品的机会,因为消费者本身现在从第三方或者是监测部门弄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往往消费者就是在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判断这个产品到底好与不好,是不是适合我的选择等等,所以事件本身,我个人没有多大对它的疑义,反而对它这种做法我还是比较赞成、支持的。

u 支持雅培 (1.65%)

网友:那是谣言,不担心~雅培获得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监管处的确认函,证明雅培的金装1段产品符合检验标准。

网友:看了一圈雅培风波,消费者都看一周前的旧闻,无良媒体不跟踪报最新的权威新闻,反而炒旧饭。专家说事实被呛收昧心钱,质检报告变成不可信。企业被泼脏水澄清反被口水淹没。这世界还有敢说公道话的第三方吗?

后记:从舆论导向分析图可以看出,不论是真相未明之前还是结果公布之后,网友及媒体基本保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不再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保持中立、等待求证的媒体及网友近七成。大部分人在保持中立的同时,也在质疑监管部门的婴儿乳品国标的界定以及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比如,解放日报在整个事件悬而未决时发表文章四问“雅培奶粉质量门”:奶粉到底有无问题?雅培如何控制产品质量?CER是谁?报告中的问题有多严重?同样值得反思的还有监管部门的作为。意外质量事件之所以接二连三,与目前我国缺乏有力监管机制和有效信息披露机制不无关系。若监管部门对各类产品的抽检更频繁,信息公布更充分,其它渠道的爆料自然减少,这就是著名的“灯塔效应”。根据数据统计,支持当事人的文章较少,但其中不乏有人故意抹黑雅培和雅培方便的水军。毕竟,较之曾经轰动一时的三鹿奶粉事件,如今的消费者已经学会客观分析、认真求证,不再完全被当事人的言辞左右。


四、舆情走势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        

u 阶段分析

根据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对5000多个常用网站、1756个平面媒体、58个卫星频道,200多个地方频道以及新浪微博的监控显示,第一阶段(3.23—3.24)的相关新闻量达到12900条。在传统媒体中,网络新闻以其快速传播的特点力拔头筹,共收集到564条新闻(含转载);平面媒体凭借广泛的受众面位列第二,共有141条新闻被曝光;同时,15条电视新闻也给予密切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媒体微博的传播效应,12180条有效微博信息(仅限新浪微博)被监测。该数字充分表明,随着3G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多的用户成为微博达人,越来越多的新闻在微博上得到快速传播,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互动,互为补充。

第二阶段(3.25—3.27)的监测数据为17224条,达到该事件的媒体曝光峰值。其中,网络新闻856条,平面新闻214条,电视新闻34条,16120条相关的微博信息被抓取,均超过第一阶段新闻爆发期的数据,显示了媒体对该事件的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阶段的新闻总体集中在对于事件的报道、追踪,而第二阶段已有不少媒体、网友、社会名人开口发声,强烈要求还原事件的真相。

第三阶段(3.28—3.30)的新闻达到12930条。其中,网络759条,平面165条,电视26条,微博信息11980条。第三阶段的评论性新闻比例明显上升,公众开始思索雅培“质量门”背后的隐忧—中国孩子是否应该断洋奶?此次事件能否对本就脆弱的国产品牌起到震耳发聩的作用?

随着事件进入尾声,各方渐渐淡定,媒体热度也随之减弱。第四阶段(4.5—4.11)共收录5465条新闻。包括259条网络新闻,20条平面,6条电视, 5180条微博信息。

从3月23日到4月11日,共有48519条(含转载)与雅培奶粉“质量门”有关的新闻被抓取。传统媒体中,网络新闻无可争议的以2438条成为此次新闻事件传播的主力。各大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地方网站、专业性的食品网站都及时追踪报道了事件的进展。凭借传播面广、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网络占此次新闻传播份额的5.02%。平面新闻阅读起来不受时间的限制,有较稳定的受众群体,贡献了此次传播份额的1.11% 。电视补充了0.17%的份额。

u 微博分析

仅以新浪微博为例,该新兴媒体在此次传播中独占鳌头,占据了93.70%的份额。在新闻曝光并处于胶着期的阶段,网友纷纷吐槽各自的担忧和困惑。从第三阶段事件渐渐明朗化开始,网友开始猜测这次事件幕后的推手及其目的,基本分为支持雅培和思考中国奶业未来出路两派。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发布的信息量第一阶段略高于第三阶段,呈现出前段高、中后段略有回落、末段骤减的趋势。该种状况与微博本身的特点有关。由于微博传播速度快、更新及时,在某则新闻曝光后往往会立即吸引关注度,其效果一般大于传统媒体在事件初期对于受众的吸引。随着事件的发展以及每日新闻的不断更新,网友的热度会逐渐被其它热点话题转移,出现追踪新闻效果弱于传统媒体的情况。这同时也是公关团队在应对危机时学会如何弱化各类媒体对负面新闻影响力的突破口。各阶段的微博发布量和转载量,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

u 网友微言:

素摩卡卡:强烈要求后续报道,给我们吃雅培的宝宝一个真相!!!!

Gliderman:注意,求证CER Research公司的背景.

d干红:呵呵,哪个是好的,有好的吗?吃雅培的人多了,奶粉与奶粉之间的所谓配方又能有多少差别?我们老百姓看不明白,只希望不要被舆论误导吧。

阳江陈国顺:各位妈妈也许都应该醒醒了,这次雅培事件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不是所有的洋品牌都是宝,也有垃圾,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你消费的品牌。应该理性做出自己的选择,否则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孩子……

leo_bobo:品牌并不代表质量,但对于非专业人士的老百姓而言品牌一定程度代表了质量,所以更需要负责任的政府和媒体监督。

五、CER&雅培背景分析

u CER Research

3月下旬,一份由CER Research(China Economic Review research)发布的报告以几乎史上最严酷的口吻宣布,“雅培的奶粉是送检洋奶粉样品中最差的一个”,继而让该事件几乎成为雅培奶粉在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一个“危机”。CER是谁?现在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这个一度还是“默默无闻”的公司,因其报告中引用了世界范围内资深的六位专家的分析以及来自德国一个全球知名实验室的结论--雅培的奶粉质量最差,一下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同人眼中的CER

经媒体调查发现CER横跨媒体、商业咨询等多领域业务,而它的目的尚未能知。“CER是一家以金融、企业管理咨询为主要业务的公司。”3月26日下午,CER的创始人Graham Earnshaw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也帮助金融机构进行独立第三方调查,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但也有媒体早前调查指出,CER是20##年注册成立,与上海一家广告公司隶属于同一家机构,其官网的上海电话和上海晏然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的电话完全相同。

 根据CER官网显示,该公司也曾就三家中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开元汽车、双金生物以及河南众品--发布过报告。谈及CER,河南众品的CFO王枫不愿说太多,但他告诉记者,“我认为他们公司的报告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

在CER去年年终公布的河南众品研究报告中,CER质疑众品食业夸大包括生猪采购数量、加工数量在内的数据,造成了众品食业当天股价大跌8.8%。“事实上,当初CER指责我们的内容,现在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指责。”王枫如此告诉记者,但他没有向本报记者给出具体的案例。

王枫认为,CER的性质和当初的浑水十分类似,但他也表示,“我们没有证据去证明CER和对冲基金有联系,从而达到做空公司股价的效果”。

             CER Research 网站上显示的三份报告

后记:作为一个不够权威的第三方机构,CER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负责,这样也是对广大群众的知情权负责。其发布的任何报告和结论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更会左右广大消费者的判断。如果第三方机构能公正客观的做出判断,也能起到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作用。若是为了某些商业目的不择手段的中伤企业、做空股价、愚弄公众,必将自毁前程。

u 雅培奶粉

在此次“口水战”中,是雅培受伤最多,还是CER借机炒作,都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不论最后谁是赢家,消费者希望看到的是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以及可靠的质量保证。

雅培官网姿态

此次事件曝光后,雅培在官网是如何表态的?据光明网报道,CER报告发布后,雅培中国官网的新闻更新还仅仅停留在3月6日:

雅培公司官方网站最新新闻

(此图抓屏时间:20##年4月7日上午)

面对如此重大的危机事件,雅培中国的新闻公布似乎有欠妥当。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雅培应及时量化事态的进展以降低公众的疑虑,充分展示企业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拥护和支持。雅培中国过于低调的处理此次危机新闻,反而引发更多的质疑,这也是雅培在整个事件中缺少铁杆支持的一个原因。更有媒体同行反映,雅培公司在网络上采用了一种很不高雅的动作:动用水军企图扼杀不同质疑声音。

雅培“质量门”盘点

在国内众多的洋奶粉品牌中,雅培一直牢牢占据前五名的市场份额,一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品牌,仍旧被爆出很多质量问题。

义乌有“雅培”宝宝申诉“出问题”(20##年)

4月7日,义乌的楼先生反映自己的宝宝的左肾有小结石,认为宝宝得肾结石与喝的雅培奶粉有关。该奶粉是在老婆住院期间从一名到医院讲课的“雅培”公司营养师那里买的,“买5罐送1罐,因为有优惠,所以同病房四五个家庭都买了。”更让楼先生无语的是他无意撕开了奶粉罐的标签,没想到罐体上印着“非卖品”三个红色大字。

楼先生致电雅培咨询热线,对方表示“非卖品”与正品的品质是一样的。如果楼先生怀疑奶粉有问题,可以找第三方检测,对于公司工作人员销售“非卖品”这一违规行为,公司将会做出严肃处理。

雅培奶粉吃出避孕套

针对消费者吃出避孕套的投诉,雅培公司3月19日回应其采用极其严苛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控制以防止异物进入奶粉,因而此物绝不可能在生产过程中进入产品。雅培公司表示,迄今没有收到有关该批次奶粉的同类投诉。

雅培奶粉惊现超级恶心黑色污染物

有消费者2月9日在时空网论坛发帖吐槽:新开封的雅培金装喜康宝1段奶粉中发现超级恶心黑色污染物。对此,雅培方面表示“雅培公司只对未开封的同类产品进行检测,对已开封的产品即使检测出问题也不能作为赔偿依据,因为有不确定因素。”如此态度让消费者很是无法接受。此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直呼奶粉安全“伤不起”,认为这样大的公司生产的奶粉,服务态度竟如此之差。

雅培奶粉被曝吃出死虫(20##年)

20##年9月,雅培公司以产品可能受到甲虫污染为由,宣布召回在美国、波多黎各和加勒比海一些国家销售的品牌婴儿奶粉。在这场涉及全球多个国家的召回中,却唯独缺中国,让中国很多网络代购奶粉消费者陷入维权难的处境。

后记:奶粉是新生儿出生后最重要的食物、营养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次次曝光的奶粉安全事件却让消费者很无奈。从三鹿事件后,国产奶粉市场大受打击,消费者转而购买洋奶粉,雅培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已很令人担忧,而更可怕的是事件之后的敷衍行为。虽然此次“质量门”事件已尘埃落定,但消费者更希望看到的是雅培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透明化的检测结果。


六、媒体观点摘要

 

1.雅培“质量门”引发口水战 营养学教授称被恶意利用

3月24日由北京晚报原创,73家媒体分别进行了转载。

雅培奶粉被香港调查公司指控“质量差”,酪蛋白过高可能引发婴儿儿肠道出血、营养不良,并可能对肾脏功能造成很大压力。对此,雅培公司昨晚发布声明予以坚决否认,并“严重质疑该报告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就在舆论“一面倒”地指责雅培奶粉时,事情发生了意外变化。在CER调查报告第一段中,曾援引广东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裕明的言论,试图证明雅培喜康宝奶粉存在质量缺陷。但陈裕明昨晚在微博发布声明称,自己“是在打着咨询幌子下被恶意利用的所谓专家之一,这家调查公司不管其结论如何,手段过于卑劣!”

 

http://bjwb.bjd.com.cn/html/20##-03/24/content_64027.htm

 

2.“雅培门”期待权威声音

3月26日由广州日报原创,50家媒体分别进行了转载

 

因被香港调查公司CER指控“质量最差洋奶粉”,雅培奶粉近日陷入“质量门”。雅培连发声明“严重质疑该报告的科学性与客观性”;24日,报告中提及的国内外6位专家中的4位,声明否认参与过该调研。谣言止于智者,智者只能是权威部门。消费者希望听到权威声音,明确告之奶粉到底有没有问题;权威部门应该迅速站出来,启动独立、公正的权威调查,告之奶粉到底有没有问题。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3/26/content_1653781.htm

 

3.涉事专家集体辟谣雅培“质量门”演变成罗生门

3月27日由中国广播网原创,41家媒体分别进行了转载。

 

雅培奶粉近日被一份来自一家香港调查公司的报告指控为“最差洋奶粉”,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引发轩然大波。但随后调查公司的目的性和权威性受到社会各方质疑,报告中出现过的六位专家也一致表示被恶意利用。而雅培方面已经通过律师事务所向这家名为CER的调查公司发出律师函,要求其公开道歉,并承认该报告内容虚假。一时之间,雅培奶粉质量门演变为罗生门。

 

http://www.cnr.cn/china/yaowen/201203/t20120327_509334095.shtml

 

4.第三方机构如何承担食品安全监管之重

3月27日由南方日报原创,42家媒体分别进行了转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由第三方机构发起的食品安全研究报告在国内引起强烈震动,各方激辩不休。在当前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食品事故频发的背景下,究竟该如何看待第三方研究?国内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指出,从第三方公布产品研究报告事件来说,我认为是积极的、有益的,一是它维护了消费者利益;二是可发动第三方、消费者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03/27/content_7070125.htm

 

5.追问“雅培奶粉质量门”四大关键点

3月28日解放日报原创,71家媒体分别进行了转载。

雅培奶粉质量门事件曝光已近一周,双方你来我往,仍未有“胜负”,“悬”着的只是无辜的年轻父母们。因为答案未明,迄今相关监管部门也始终“失语”。本文列举了四大疑问:一:奶粉到底有无问题?二:雅培如何控制产品质量?三:CER是谁?四:报告中的问题有多严重?

http://www.jfdaily.com/a/2980471.htm

6.雅培质量真相成迷网友称“专家”搅局

3月30日中国经济时报原创,61家媒体分别进行了转载。

 

近日,知名雅培奶粉被香港调研机构CER爆出“质量最差”,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随后,雅培连续发布两个官方声明称,报告中的发现和结论极具误导性。而调研报告中所提及专家也一致要求撤回并删掉自己名字,雅培与CER的口水之战不断升级,其真相问题,也一时成为大众舆论的焦点。对此有网友调侃,“专家,貌似有块砖落在自己头上时,才能让大家看到真正的‘砖家’”。 更有不少网友称,“专家”就是专门来搅局的。众多网友呼吁,监管部门也拿出应有的姿态,不要再让无辜的消费者掏了腰包还伤身,还给大家一个透明且满意的答复。

 

http://finance.jrj.com.cn/consumer/2012/03/30023512620528.shtml

 

7.雅培质量门演变为利用门第三方调查公正性存疑

4月1日由中国广播网原创,69家媒体分别进行了转载。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六大专家的集体倒戈,最近沸沸扬扬的雅培奶粉事件,似乎出现了一丝逆转的痕迹。至少目前,它的检举者正在从“原告”变成“被告”。“质量门”突然演变成“利用门”,谁是谁非还很难看清。不过,所谓的“第三方调查机构”却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它们的报告是怎么出炉的?结论可信吗?到底有没有人来监管?

http://china.cnr.cn/yaowen/201204/t20120401_509367503.shtml

8.雅培奶粉质量门事件现新进展 CER同意删除报告

4月8日由北京晚报原创,112家媒体分别进行了转载。

 

雅培奶粉“质量门”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据雅培方面昨日披露,之前炮轰雅培奶粉的企业咨询顾问机构CER公司已经向香港法院表明同意删除有关雅培的报告并停止散布相关信息。记者昨日登录CER官网,发现关于雅培奶粉报告的链接以及CER此前针对这一事件的两份回应均已“消失”。

 

http://bjwb.bjd.com.cn/html/20##-04/08/content_69372.htm


七、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奶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但同时,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家长,像中国家长一样对奶粉忧心忡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奶粉业的现状,这句话恐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六个品牌都不合格,其他的五个是哪个啊……愁人”“以前都是国外的奶粉好,那就吃国外的,贵咱也吃。但是现在国外奶粉也频频出问题,让我们做妈妈的揪心啊……宝宝要进化,进化得百毒不侵才行啊!”3月底,点开宝宝树等育儿论坛,随处可见众多妈妈们围绕雅培抱怨吐槽的帖子,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洋奶粉风险可见

这次“中标”的是雅培,下一个会是谁?盘点近年来的奶粉“质量门”,不少大品牌都榜上有名:美赞臣“金属门”,惠氏“虫害门”,多美滋“结石宝宝门”、“结块门”,明治“召回门”,事实证明,洋奶粉在价高的同时也并非都是质优。网民“Grace乔乔”或许说出了部分原本信任洋奶粉的网民的心声:“洋奶粉又涨价了。涨也算了,不要再出那么多事?让我们现在花多钱也不得安心啊。”事实上,若能理智的分析一下,洋奶粉风险并不是最低的。

首先,高价风险。尽管国家降低了婴幼儿奶粉的进口关税,但是外资奶粉的价格不降反升。在同类产品面前,中国消费者较之奶粉产地国的消费者要多付出2-3倍之多的费用。

其次,运输风险。由于产地和运输成本等问题,很多外资奶粉品牌都是采取大包装海运的方式输送到国内,之后再进行分装生产的。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的问题会时有发生。这也是外资奶粉质量问题频频爆发的原因之一。

最后,渠道风险。作为宝宝的日常食品,奶粉的用量很大,而高昂的价格不时在考验着家长们的经济实力。为了节省开支,很多妈妈选择网上代购。殊不知,这种风险其实更大。不要忘记商家的目的在于利润,很多无良商家在利润的驱使下,很难持有良知。近日来,网上不断有人爆料,居然有人在国外收购知名外资品牌的旧奶粉罐,再运回国罐装普通的奶粉。

洋奶粉质量门能否换来国货的振兴

曾有则报道说,某洋奶粉“结石门”事件后,一度乏人问津的国产奶粉销量大有上扬趋势。业内人士称:此次进口奶粉信誉危机可能给国产奶粉带来转机。若真是如此,相信国人必定欢呼雀跃。事实上,国货要走出信任危机,必须依靠自身过硬的质量、严厉的监管、理性的自律和完善的第三方监督。指望靠竞争对手类似的错误来减轻自身的道德责任,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期待。洋奶粉出了问题,消费者至多只会产生“都不是好东西”的反感,而不会因此就相信国产品牌。如果国货真把洋货的丑闻当作自身走出危机的救命稻草,只能说明国货还对自身的问题缺乏理性的反省。

不少国人似乎对洋奶粉丑闻抱着一种幸灾乐祸、沾沾自喜、自欺自慰的心态:洋奶粉终于也出问题了。别总把国货质量批得一无是处,进口奶粉不也跟我们一样靠不住吗?但是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国产奶粉要靠进口奶粉的丑闻来重拾信心、赢得信任?洋奶粉出问题了,国货的问题就可以被遮蔽和忽略了吗?国产奶粉的不道德和不可信任就可以减轻了吗?奶粉企业应该正视一个事实: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不是由洋奶粉造成的,不是洋奶粉的不正当竞争导致的,与外人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由于行业自身缺乏起码的道德自律导致的,是政府监管不严的温床滋生的。只要搞好自己的产品,创出国际名牌,质量超过外国,消费者就会自觉地把目光转移到本国产品上来。毕竟好与不好,消费者最有发言权。

国货振兴靠不断强化自身品牌建设

虽然存在问题,但是中国的奶粉企业仍在不断强化自身的品牌建设。目前,很多企业无论是在技术设备、配方设计理念乃至产品质量监控等方面都已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首先,目前中国大品牌的奶粉企业都已采用国外引进的先进的生产线和品质监测设备;其次,除了基础的原奶粉,目前奶粉中60%的材料都来源于进口,如,乳清、乳糖等,不仅如此,中国的新国标要求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最低比例不能低于60%,只有这样,才更加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而很多外资品牌奶粉的配方中的蛋白比例是远远低于这一标准;第三,在产品质量监控方面,国家已出台了非常严格的检验标准,更适合中国的宝宝体质。

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国产奶粉振兴之日必将指日可待。

八、事件总结

食品安全,由于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牵动着普通消费者的敏感神经,而婴儿食品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对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与密切关注,为国务院食安办处理突发的、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提供了全面、及时、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每天不间断的舆情监测,总结出乳制品安全问题不外乎以下几类:乳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商家不诚信导致的乳品信任危机;国标定义含糊不清。可以肯定的是,国家一直在努力优化食品安全的健康环境,甚至在全社会开展了诚信和道德的大探讨。同时,由于法制的不够健全和经验的缺失,一些问题仍旧清晰可见。在此次的雅培奶粉“质量门”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曾对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比例进行说明,但并未对雅培奶粉的检测结果进行直接回应。所以,现在国内的现状让公众很是无奈:问题爆发后,监管部门难以有个确定的标准来说服公众。这也是导致国内消费环境出现失衡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疯狂的青睐洋货,而洋货的价格高的有恃无恐却仍有市场。就在这次质量门尚未尘埃落定的之前,不少洋奶粉面对舆论的质疑依旧打起涨价牌。面对洋奶粉新一轮的“涨价风”,以及不断见诸报端的“质量门”,妈妈们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在洋奶粉与国产奶粉的PK中,谁将胜出?近期,中国新闻网的记者在街头、社区内,对24名市民进行了拦截采访,发现约六成人仍对洋奶粉情有独钟,个别人为了奶粉钱甚至成了啃老族,仅有两成多的家长坚定地选择了国产奶粉。这样的现象值得监管部门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国产奶粉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同时仍旧不能取悦消费者,而频出问题的洋奶粉却依旧可以笼络人心?

回顾此次事件的始末,雅培中国的公关工作做的并不到位。面对媒体、第三方机构、消费者的质疑,雅培没有在第一时间将产品送检权威部门以证清白,让大家不免产生怀疑。其实,企业在经营中难免遇到各种危机,互联网时代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破坏力更是成倍的增加。面对危机,企业如何进行网络危机公关以确保危机的有效解决?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一、利用网络技术为企业建立起高效的危机预警监测系统

通过互联网,随时监控各类行业、专业网站上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类评估,及时将有利或者不利的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尤其是当发现不利于企业的舆论,要马上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沟通,消除误解,维护企业的形象。

二、所有问题一肩挑起

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把所有质疑的声音与责任都承接下来,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速度迟缓,用最负责任的态度与实际行动迅速对事件做出处理。其实很多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与消费者甚至是受害者并不十分关心事件本身,更在意的是责任人的态度。冷漠、傲慢、推委等态度会增加公众的愤怒,把事件本身的严重性放大,甚至转移到这家企业的道德层面。

三、企业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公正还原事件真相

企业应该表现出勇于承担的企业责任感,危机公关中“态度决定结果”。即使真的出现问题,有担当的主动行为好过一百个推卸理由。公关传播考虑的是如何影响人的心理,现代人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消费者至上理念,如果危机公关采用一种强势的宣传姿态去表达,很容易激发人们的反感; 反而放下架子,真诚沟通,会使人们产生对企业或品牌的好感。

四、让别人为自己说话

企业发生危机时,若问题不是出在自身,通常都会急于跳出来反驳,与媒体、消费者,甚至政府打口水仗。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即使弄清楚了事实的真相也失去了公众对企业的好感,更容易导致事件的扩大,扩大到企业诚信问题,社会责任问题等方面,导致有理的事反到没了理。这时,应该以一个积极的态度配合调查,对媒体及公众的质问不做反驳,马上请第三方权威部门介入,让权威部门为自己说话。有了证据之后在主动联系媒体,让媒体为自己说话,必要时在让消费者为自己说话,更有说服力。如果自己确实有责任与过失,更不应该为自己过多的辩解,造成推卸责任的感觉。表达出承担一切责任的意愿之后,借助媒体与相关部门进行危机公关,比如发布企业的改正进程,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太大危害等,消除消费者的不满情绪。

综上所述,雅培奶粉“质量门”不论孰是孰非,已告一段落。家长最关心的是宝宝的健康。不论洋奶粉还是国产奶粉,都应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生命之本,利益永远排在第二。如果连良心坎都过不去,即使躲过一次舆论的声讨,最终必失人心。


附录

中国经济网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是由国家经济门户网站--中国经济网与国内最大的媒体监测公司--苗建信息合作建立,旨在更好地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的责任,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推进食品工业诚信体系的建立,帮助政府及会员企业构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及分析系统, 为政府及企业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是经济日报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国家经济门户网站,以经济报道、资讯传播和经济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最具权威性的财经网站和最具影响力的互动平台”。

苗建信息(http://www.miaojian.com)是国内新闻监测领域最大的媒体监测公司,为国内外企业、组织、政府机构提供媒体信息情报系统建设以及媒体信息情报收集、整理和分析评估等服务。苗建信息目前为国外内数百家知名公司和组织提供情报系统服务,并坚持进行研究开发,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努力走在科技的前沿,不断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推出系列化智能产品。

更多相关推荐:
各种奶粉的分析报告

各种奶粉的分析报告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各种奶粉的分析报告多美滋是在上海分装的不含转基因...

商品学奶粉质量报告

近来婴儿奶粉又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乳制品工业协会近期委托国内权威检测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进口婴幼儿奶粉进行了抽查检测这些样品主要来自北京的商场超市和正规专卖...

奶粉调查报告

银桥奶粉西安市场品牌形象的调查报告专业市场营销组别第七组组长陆波20xx014247组员麻喜斌20xx014245雷轩20xx014264焦娇20xx014263蒋德英20xx014271调查时间20xx年7月...

奶粉的质量分析与检验实习报告

生物技术产品检验课程实习报告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xx级生物工程11生工刘永和夏湘课题名称奶粉的质量分析与检验一课程实习目的生物产品分析与检测课程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锻炼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雀巢奶粉质量危机报告

雀巢公司案例小组成员叶晓玲20xx105108蔡丽敏20xx105109黄金玉20xx105113黎家颖20xx105117陈佳玲20xx105130字数3535字一雀巢奶粉质量危机介绍20xx年5月25日浙江...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前言2第一篇调查方案3第二篇奶粉市场现状调查报告5一婴幼儿奶粉市场现状51奶粉市场排名52奶粉市场大事回顾53奶粉市场现状分析6二价格分析71价格走势72市场格局9三供需状况及群众满意度分析101奶粉消费需...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前言2第一篇调查方案3第二篇奶粉市场现状调查报告5一婴幼儿奶粉市场现状51奶粉市场排名52奶粉市场大事回顾53奶粉市场现状分析6二价格分析71价格走势72市场格局9三供需状况及群众满意度分析101奶粉消费需...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

奶粉市场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各个阶段的人都对奶粉有一定的需求这给奶粉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商机使奶粉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容量节节攀高奶粉容量呈高速增长二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来像人们了解对奶粉的需求情况了...

奶粉行业分析报告之一

20xx奶粉行业分析报告1奶粉行业概况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奶类生产的快速发展乳制品消费人群不断扩大20xx年中国奶类总产量36334万吨比19xx年的971万吨增长了364倍年递增率为133分别比肉蛋高...

飞鹤奶粉市场分析报告

飞鹤奶粉市场分析报告策划团队团队成员文案执笔飞鹤奶粉市场分析报告一背景分析1市场环境三聚氰胺事件重创了中国乳业同时也为二线品牌们制造了重新洗牌的机会年销售额100亿元的三鹿轰然倒塌伊利蒙牛光明雅士利等企业大片领...

婴儿奶粉质量排行榜十强

婴儿奶粉质量排行榜十强NO1该款羊奶粉是荷兰进口的一直坚持以100纯羊乳蛋白配方奶粉同时坚持三不添加的原则不添加蔗糖麦芽糊精香料香精荷兰百年乳业巨头出产率先在配方羊奶粉中添加OPO使原本就具有牛奶不可比拟的营养...

20xx年最新婴儿奶粉质量排行榜

20xx年婴儿奶粉质量排行榜NO1特福芬阿尔高奶粉特福芬是德国最早研究生产婴儿食品的企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特福芬推出的阿尔高婴幼儿配方奶粉阿尔高奶粉传承了特福芬的百年品质特别推出的活力AAA全维营养配方系列婴...

奶粉质量报告(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