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牛羊产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4.4.14

张掖市牛羊产业调研报告

(二0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最近,按照省扶贫办《关于开展“十二五”产业扶贫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办会同各县区扶贫办对全市牛羊产业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点及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培育新型农牧民为重点,以实施“河西百万头肉牛基地工程”、建设全省牛羊产业大县为契机,突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疫病防控三个重点,按照“农户抓繁育、小区吊架子、大户抓育肥、企业抓加工、政府抓防疫”的发展思路和“五统一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分户经营)的养殖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牛羊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xx年,牛羊产业产值达到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牛羊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210元,牛羊产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特别是沿山贫困乡村最具发展活力、促农增收脱贫作用的一大亮点。

(一)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我们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从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三个层次稳步推进牛羊养殖“十百千”计划,牛羊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建成牛羊养殖小区161个、标准化养殖示范乡10个,示范村101个,示范户1017户,止目前,全市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71.99万头、281.1万只,基础母牛存栏29.31万头,规模养殖数量占牛、羊总饲养量的46%以上。同时,不断加大标准化养殖推广力度,按照“高标准起步、超前性示范”的原则,以养殖小区为重点,抓住产前环境、产中技术、产品质量、全程管理四个环节,着力推广甘肃省12个地方标准和34个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养殖小区均已落实生产标准。

(二)品种改良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引进西门塔尔、皮埃蒙特、夏洛莱、西德黄牛、利木赞、南德温、荷斯坦奶牛等7个肉奶牛品种,培育西门塔尔和西德黄牛2个当家肉牛品种。大力推广了黄牛冻配改良、肉牛生产性能测定等配套技术,改良授配母牛20万头,肉牛良种率达到95%,肉牛品质明显提高;肉羊和细毛羊推广陶赛特、澳洲美利奴等优良品种,完成改良授配母羊50万只,良种率达到90%。特别是在新世纪扶贫开发中,我市以85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为带动,在贫困乡村和移民区修建暖棚畜舍6298座,引进良种牛1136头,良种羊2.1万只,有力促进了沿山贫困乡村畜牧基地建设和牛羊品种改良。

(三)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依托“全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强化养殖技术培训,为牛羊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坚持以“五良”技术组装配套,在县、乡技术人员中推行“三包”技术服务,提升了牛羊产业技术服务水平。市县坚持从源头抓起,加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依法查处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行为,抽检合格率100%。不断加快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步伐,至目前,全市已有32家单位、5种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以规模养殖场(小区)为监管重点,建立养殖档案、免疫档案,畜牧部门与规模养殖场(小区)签订了动物防疫和卫生监督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配备防疫检疫设施,全市已建成疫情监测点16个、养殖小区疫病监测室16个、村级动物疫病防疫室84个。创新防疫方式,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行政业务部门与乡镇政府以及防疫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全面推行“三步式”防疫方式,确保了防疫密度,免疫率达100%。

(四)市场营销逐步完善。多年来,我市坚持依靠市场促进发展的思路,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牛羊运销协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牛羊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现有活畜交易市场22个、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36个、专业协会8个、运销大户1300多户。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积极培育龙头企业,5年来,全市建

设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8家,为牛羊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五)饲草供应保障充足。我市有草原面积8320万亩,加之近年来我市玉米制种面积稳步扩大,全市以玉米为主的秸秆产量有300多万吨,可饲养肉牛100多万头、肉羊400万只,为发展牛羊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保障。为充分发挥我市玉米秸秆丰富的资源优势,市县始终把青贮氨化作为发展牛羊产业的重点工作来抓,对新建的永久性青贮窖给予一定补助,并抽调技术人员蹲点进行指导,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青贮工作的力度,全市累计建成青贮窖15287座,窖容达到147万立方米,年青贮玉米秸秆32万吨以上,氨化秸秆15万吨以上,加工草粉20万吨,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50%。

(六)政策扶持持续有力。“十一五”期间,我市全力组织实施牛羊产业大县项目、肃南、山丹两县退牧还草工程、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等项目,仅20xx年,完成投资5695万元的在建项目18项;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农户小规模养殖贷款贴息、养殖小区以奖代补、动物畜禽“零费用免疫”等扶持政策;积极开展银地、银企合作,加快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市上与建设银行张掖市分行签订五年期“‘金张掖’特色农牧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每年为养殖户贷款10亿元,已为养牛大户和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5亿元,其中为养殖规模大、运行比较规范的前进村奶牛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6400万元。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各县区整合资金近3亿元,重点扶持发展牛羊产业,对新建的肉牛养殖小区每个给予3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对进入养殖小区的农户新购肉牛给予一年的贷款贴息;在肉牛养殖小区、养殖场每新建30立方米以上的青贮氨化窖每立方米补助5元。通过政策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牛羊养殖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全市牛羊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牛羊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主导地位不断强化,科技含量日渐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长,但仍存在一些影响牛羊产业迅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方式粗放。目前,我市牛羊生产“小、散、低”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中小规模育肥场集中育肥为辅,饲养方式粗放,育肥周期长,经济效益低,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水平不高,饲草转化利用率低,过腹增值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体现。二是发展资金不足。牛羊产业属高投入、高产出行业,流动资金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市大部分牛羊养殖户、养殖企业流动资金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牛羊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加工企业滞后。牛羊加工龙头企业少,带动作用不明显,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缺乏市场竞争力。现有的 家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资金缺乏,加工能力不强,收购价格较新疆等地相对较低,导致产品外流,不利于本地品牌的形成。四是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还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要求,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够完善,标准化养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生产加工追溯体系尚需健全。 五是小区管理滞后。虽然各养殖小区制定了统一的管理、防疫、消毒、生产等制度,但由于采取分户经营的管理模式,小区协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农户在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缺乏共识,养殖小区规范化、科学化经营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发展对策及建议

从我市牛羊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正在不断提高,农民养殖牛羊的积极性日益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把牛羊产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促农增收的富民工程来抓,推动牛羊产业提质增效,带动沿山28个乡镇301个村的23万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一)完善扶持政策。牛羊产业是一个投入巨大、周期较长、产业链复杂的产业,只有在制定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长期不懈地扶持才能取得持久效益。“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积极筛选一批符合实际的好项目,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牛羊产业发展后劲。注重后续发展,加强与金融部门协调沟通,增加对肉牛产业的贷款指标,扩大贷

款规模,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和年限,切实解决有建设资金无流动资金的难题。同时,市、县修订完善优惠政策,对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给予必要的支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向肉牛产业,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坚持标准生产。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形成一定规模,生产出特色明显、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确保牛羊产业长足发展。全力实施“金张掖肉牛基地工程”,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引导牛羊生产向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的方向发展,加快养殖专业乡(镇)、专业村建设步伐,形成特色明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牛羊生产基地。同时,加强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养殖企业抓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的主动性。积极开展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为主要内容的牛羊标准化养殖场创建工作,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规程,全市牛羊标准化生产率达到70%以上。切实加快牛羊良种化步伐,重点推广生长快、产肉率高、品质好的牛羊品种,大力推广人工冻配繁殖技术,健全完善优质牛羊繁育体系,使牛羊良种化程度达到95%以上。广泛宣传依托牛羊产业发家致富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散养农户适度扩大规模,实现牛羊产业量的扩张,形成规模优势。树立品牌意识,围绕“金张掖肉牛羊”品牌建设,依托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三)创新开发方式。一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秸秆青贮氨化养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群众真正认识到秸秆养畜不仅可以变废为宝,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解决饲草乱堆乱放,消除火灾隐患的重要措施。二是按照“立草为业”的思路,积极鼓励本地规模养殖大户、有经济实力的农户和引进外地企业,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秸秆资源,收购农户的秸秆,以打捆、袋装青贮、打包青贮等形式,开发加工各类草产品,把饲草加工转化利用作为一项产业来培育,着力提高秸秆的商品率。三是对已建和新建奶肉牛养殖小区、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原则上

以建设青贮窖的方式进行秸秆青贮,每年修建永久性青贮氨化窖1500座5万立方米,新增青贮氨化秸秆15万吨。

(四)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紧紧围绕加快牛羊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的整体素质。引进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以“五良”配套技术的整合组装为切入点,重点推广养殖小区规模生产、规范化饲养管理、优质青贮饲料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清洁养殖,在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沼气工程,积极发展“畜?沼?果(菜)”循环经济模式,有效解决肉牛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推广秸秆“三贮、三化”技术为重点,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等养牛新技术,确保秸秆利用率达到80%以上。坚持生产发展与疫病防治并重,加强动物疫病防制,突出抓好肉牛重大传染病的强制免疫,降低养殖疫病风险,确保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五)坚持龙头带动。按照“抓市场、上加工、带产业、促养殖”的思路和“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6个牛羊产品加工企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面实行订单生产,使原料生产、供应和产品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产业链,增强养殖户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完善乡镇集市活畜交易市场,促进牛羊产品的流通和销售。积极扶持和发展农村畜牧业专业技术协会、流通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立产销经营体系,推动全市牛羊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牛羊产业已成为我市沿山贫困乡镇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但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制约,整体带动能力依然不强,建议省办在“十二五”期间,把牛羊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对我市沿山28个乡镇301个贫困村在牛羊基地建设、良种引进、畜产品加工和养殖技术培训等方面予以政

策扶持,以促进牛羊产业提质增效,带动23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加快全市扶

贫开发进程。

(供稿:张掖市委农办 校德阳、刘烨)


第二篇: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2014黄梅县现代蔬菜产业发展

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近年来黄梅县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巩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保证蔬菜总量的供应均衡,发挥蔬菜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主导作用,增加菜农收入。在结合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上级的要求下,展开了此次调研活动。主要以参观考察典型,总结相关经验,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力求蔬菜产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争取使我县蔬菜发展更加提升一个档次。

调研宗旨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城区蔬菜稳定供应为目的,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抓好蔬菜布局区域化,蔬菜生产标准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蔬菜产业企业化四大工作重点,促进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我县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二、发展目标

1、在巩固完善上一年的蔬菜生产基地的同时按照县政府要求黄梅镇即周边乡镇,新建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其中发展设施蔬菜2000亩,产量增加1.3万吨,为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60元。

2、每个乡镇新建一个100亩连片的蔬菜基地有,大力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增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提高蔬菜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3、依托小池(国际)物流港蔬菜批发大市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及交通便利的优势,重点抓好黄梅镇、孔垅、小池、分路、刘佐等5个乡镇蔬菜基地建设,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探索新模式,培育一批重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大户,引导大户发展订单生产和规模生产,创建自己的品牌。

调研内容

主要以走访调查、下乡考察以及数据汇报的方式开展此次的调研活动,现结合调查情况和数据说明总结如下:

1、黄梅镇在程白马村新流转蔬菜基地500亩(其中50亩设施)及育良与现代经典合作社加强设施建设300亩,黄梅镇将许铺和苗咀村新增400亩蔬菜基地(程白马村,

成立千禾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种植露地蔬菜,其中有40亩大棚西瓜,新增蔬菜基地已部分完成,预计今年底达到预期目标)。该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势条件,当地菜农有较大的积极性,结合我县蔬菜产业政策与方针,蔬菜产业发展前景相当不错,在全县具有典型性。

2、独山镇在高岭村新建500亩基地(其中设施100亩,水生蔬菜200亩)。将新增100亩蔬菜基地(独山高岭村流转200亩土地种植白参),发展现状非常良好,但因其地域面积、蔬菜种植农户分散、经济条件受限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以稳定现有基础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再将重点转移,进入产业化发展。

3、杉木乡流转土地500亩,已新增100蔬菜基地,完成了预期计划。下新镇流转土地500亩(其中水生蔬菜400亩)。下新镇将新增400亩水生蔬菜基地,已基本达到三至四季度的计划目标。发展情况稳定,在种植技术上有了一定的改进,在已有种植经验上不断总结和摸索,引进先进栽培方法和管理方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大河镇新流转土地500亩(戢畈村150亩,赵畈200亩),今年下半年已新增200亩蔬菜基地(赵畈村,广文冲村各流转土地100亩)。苦竹乡流转土地800亩(其中高山菜基地600亩),苦竹乡已新增200亩蔬菜基地,11月份完成预期计划。以上两个乡镇具有一定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潜

力,目前正大力倡导和推广蔬菜产业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快速成长。在种植技术指导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改进,今年下半年计划已基本完成,共待下一步发展。

5、黄梅镇、孔垅、小池、分路、刘佐等几个个乡镇蔬菜基地建设(黄梅镇蔬菜基地建设情况在前面已作描述)为全县重点发展对象,相对于黄梅镇周边其它乡镇蔬菜基地建设发展情况,孔垅、小池、分路、蔡山、刘佐、新开等六个乡镇有一定的蔬菜发展基础。在乡镇面积、技术、交通等方面优势,另外设施蔬菜大棚骨架由传统的竹架大棚部分变为钢架大棚,灌溉方式普遍采用喷灌,管理模式得到一定改进。蔬菜基地面积并未有太大变化,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萝卜、胡萝卜、番茄、辣椒、红茄、苦瓜、冬瓜、豇豆、苋菜、西葫芦等为主的时令蔬菜种植,目前部分规划已在进行中,但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6、濯港、五祖、停前、柳林等乡镇由于地势、交通等综合因素限制,蔬菜基地建设未有大规模发展,在已单独农户蔬菜种植为基础的模式下,建设了部分蔬菜基地。在经过详细调查以及科学考察后,进一步规划已完成,结合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发展,针对性的统筹规划将会在今后起建设性作用。

建设规划

1、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小规模农户“模式,发展”外销+内保“的市场空间,形成”时鲜+加工“产业链。提升蔬菜产业的经济比重。

2、依托小池、分路、孔垄、新开、蔡山、刘佐等乡镇面积、技术、交通等方面优势,建成县级外销蔬菜商品规划区。依托黄梅镇、下新、杉木、大河、独山、苦竹等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新建城区内供蔬菜规划区5000亩,以本地蔬菜市场为目标,大力发展辣椒、番茄、瓜果类、根茎类、水生菜、姜、葱、蒜等常规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满足本县人们需求。将濯港、五祖、停前、柳林等乡镇列为常规蔬菜规划区,在主要公路沿线建设示范基地,发展常规蔬菜品种的种植,五祖镇重点开发高山蔬菜的种植。

3、突出区域特色,调整蔬菜生产区域、品种布局,将五祖、苦竹、柳林、大河等乡镇的山区作为雨花菜、野竹笋等野生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培育重点野生菜生产专业大户,发展绿色蔬菜品牌。

4、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设施、设备,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和农产品超市、交易市场和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

方案措施

1、以土地流转承包促规模效应

发展农业产业土地流转是瓶颈。各乡镇要把发展以蔬菜为主的产业农业的土地流转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采取转包、转让、置换、出租、股份等合作方式,规划好一个百亩以上钢构大棚或千亩以上连片的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

2、以基础设施建设促产业发展

主要解决规划区内的通路、通电、通水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发展现代节级、环保、循环型蔬菜生产能力。

3、以项目资金投入促规划实施

县政府将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新增蔬菜大户和规模蔬菜基地,发展大棚建设和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等设施(亩平1200元、且钢构大棚连片50亩以上),共安排补贴资金150万元。

4、以蔬菜产品物流促产业增效

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开辟小农户蔬菜绿色通道直销区的同时。在批发物流市场建立农残检测室和蔬菜冷藏系统、市场信息网络以及电子交易系统,实现蔬菜销售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物流化。

5、以优质技术服务促品牌建设

一是县农业局成立一支技术服务队伍,负责蔬菜生产中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服务。

二是编制一套技术推广资料,结合我县气候、土壤、季节、病虫害等因素,适时编制生产技术资料,指导菜农的生产。

三是上好系列技术课程。依托农民阳光培训工程和有关农民培训项目,聘请和邀请县内外专家,学者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为蔬菜种植户传经授道、解惑答疑,提高农民蔬菜种植技术。

四是重点培育野生菜、地方菜等蔬菜体系的深加工产业链,充分发挥我县蔬菜资源优势,增强蔬菜产业后劲。

6、以目标管理考核促持续发展

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奖励基金3万元)。评选3个蔬菜生产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先进单位(重点考核乡镇完成目标任务面积、产量、新增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情况,以统计表数据为准,分别给予1.5万、1万、0.5万元的奖励)。

更多相关推荐:
产业调研报告

主导产业调研报告位于东南部境内交通便利省级公路兴凌线兴城至凌源贯通南北境内风景如画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全镇现有10个行政村总人口19万人5100多户其中农业人口183万人农业劳动力6400人土地总面积100平方公...

产业调查报告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调查报告智慧发现创新报告人徐家琪学号1219xx29班级1219xx1120xx年12月15日正直概论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简称BME是一门由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

竹产业调研报告

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关于我县竹产业发展的调查与研究我县现有竹林面积514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207其中毛竹林面积50万亩立竹量7500万根年产竹材1400万根竹产业产值6亿元居广西之首20xx年荣获中国竹子之乡虽然...

通用航空产业调研报告

通用航空产业调研报告一通用航空产业基本概念介绍1通用航空的定义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通用航空是指利用航空器从事除商业航班固定航线飞行以外的所有民用航空活动也可以说通用航空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商业航空运...

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

产业调查报告现状营销与策划一班文化郭颖一文化产业的现状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文化产业在经济上非常重要文化上的强国将成为经济强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内容而使本国的内容资源不足的话将...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公共模板请自行修改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是我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推手为进一步规范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

X村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产调查报告题目X村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学校专业层次经济管理姓名学号指导老师X村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xx年78月份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全湾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全湾村在...

杭州高新区电子商务等产业调研报告

杭州高新区电子商务等产业调研报告发布时间20xx626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于19xx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区域规划面积为8564平方公里现由江北江南和江东三大区块组成...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20xx黄梅县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调研目的近年来黄梅县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巩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保证蔬菜总量的供应均衡发挥蔬菜产...

行业调研报告准格式

行业调研报告课程名称专业指导教师学号名单提交日期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姓名成绩等级评分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一基地简介1二发展历程2三发展现状3四基地优势4一现有产业总量广东第一4二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华南第一4...

惠阳区电子信息产业调研报告

惠阳区电子信息产业调研报告惠阳区信息产业局严明光为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发展规划促进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当前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3月上旬开始区信息产业...

养老(养生)产业调研报告

养老养生产业调研报告企划招商部20xx1目录前言5第一章养老养生产业现状分析6一养老养生定义6二目前世界与我国此产业的市场现状与差距7三发展中遇到的机遇优势及问题12第二章现有国内外主流养老养生模式与案例分析1...

产业调研报告(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