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旋转

时间:2024.1.21

表象——心理旋转

表象(Mental Image)亦称意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表象不仅是一个人的映象,而且是一种操作,即心理操作可以以表象的形式进行,即形象思维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象的心理操作、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可处于不同的相互作用中。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又称心智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或者说,第一,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映像;第二,这个映像还可以进行旋转;第三,映像旋转的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心理学家把这种物体映像旋转的现象叫做心理旋转。

Shepard及其同事于20世纪70年代初展开了“心理旋转”的研究。Shepard和Metzler在1971做了一个心理旋转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用速示器给被试成对的呈现图形,被试的任务是判定这两个图形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每个图形都是由10个小方块连接起来组成的手柄形,看起来是立体的。这些成对的图形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两个图形相同而方位不同,其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在平面上转动了一定角度,被试判定它为“相同”才是正确反应。第二种情况是两个图形相同,但其中一个图形在三维空间中旋转了一定角度,对它的正确反应也是“相同”。第三种情况为两个图形不同,它们是镜象对称的,对它们的正确判定是不同。这三种性质不同的图对随机的混在一起。实验时,每次呈现一个图对,要求被试尽快的作出异同的判定,记录反应时。

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和方位都相同,那么被试只需要一秒就能看出它们是相同的;然而当其中一个图形转动了一定角度,出现方位差后,反应时就增加了,反应时随方位差度数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成正比。不仅如此,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反应时与方位差有着线性关系,反应时是随着方位差度数的增加以固定速率增加的。总体来看,平面对和立体对的实验结果几乎是一样的。

Shepard等认为,被试完成这种作业是不能依据图形的一些表面特征的,因为一对图形看起来相似,都有10个小方块和3个直角弯头,而且两个相邻的直角弯头间的方块数也是一样的,找不出两个图形在这些方面有什么明显差别。他们还排除了下列可能性:被试分别对两个图形进行分析,将每个图形的结构简化为某种类型的代码,然后再比较两个图形的代码,根据它们是否匹配而作出“相同”或“不同”的判定。例如,一个图形可以从一端开始,依照其方块数目和弯头的方向来表征为2R 2U 2L 1,即“两个方块,向右弯;两个方块,向上弯;两个方块,向左弯;一个方块”。 Shepard等认为,生成每一个图形的代码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图形的绝对的方位,但两个图形是分别单独地受到分析的,生成两个图形的代码所需的时间绝不依赖于它们的相对方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不会随两个图形的方位差而变化。而实验结果却表明反应时与方位差有线性关系。并且,经过1600次实验后,被试仍不能认出任何单独的图形,而只能比较两个图形。这个结果也不支持上述代码比较的设想。

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Shepard等指出,被试对两个图形作比较时,是在头脑里将一个图形转动到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然后依据匹配的情况再作出判

定。想象的转动或心理旋转成为这类比较的基础。并且这种这种旋转的速率是相对稳定的,每秒53°,所以两个图形的方位差越大,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也越多,表现为反应时是两个图形方位差的线性函数。被试的报告也支持心理旋转的设想。他们通常说是先将左边的图形转动到使它上面的一条臂与右边图形的相应的臂平行,然后再通过想象将这样转动后的图形的另一端的伸展方向与右边图形的相应部分进行比较。被试的内省报告与反应时的数据是吻合的,都有利于承认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还表明,被试既可以完成平面对的作业,也可以完成立体对的作业。这意味着表象可以表征画出来的物体的三维结构,而不仅是图形的二维特征;并且平面对和立体对的反应时数据包括反应时函数的斜率几乎是一样的,因而可以说,在三维空间中和二维平面上的转动都是同样易于想象的。Shepard等认为,他们确定了心理旋转这一事实,而且第一次实验证明了它具有上述的渐进性和空间性的特点。这个实验研究开创了表象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引导出一系列的研究。


第二篇:表象的心理旋转


表象的心理旋转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应用心理系

摘要 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实验使用不同角度及正反位的字母R,令被试对其做出正反的判断,按照减数法原理以反应时作为认知加工的指标验证心里旋转的存在。结果发现:当刺激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反应所需时间越多;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存在心理旋转过程。实验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大二学生14人,男女各7人,20岁。

关键词: 表象 心理旋转 减法反应时

引言

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旋转任务早20世纪30年代就被心理测量学家用以评定人们的空间智能(如“三山”问题)。但是直到1971年,“心理旋转”这一概念才由Shepard等人明确提出, 也才开始了对心理旋转的信息加工机制研究。70年代初Cooper和Shepard用减数反应时试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Shepard和其同事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为指标, 研究了两维和三维图形表征的心理旋转。结果发现, 心理旋转的平均反应时和方位差呈线性相关, 反应时是随着方位差度数的增加以固定速率增加, 最长反应时在旋转度为180度时。Shepard及其同事认为被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是把其中的一个图形表征旋转至另一图形表征的位置对二者加以匹配的, 即发生了心理旋转。反应时与方位差之间的线性关系表明心理旋转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身体或客体的实际物理旋转过程相类似。Cooper和Shepard(1973)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字母,数码,对心理旋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他们认为:1.当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即旋转的角度为0度或360度,判断所需的时间较少,约为0.5秒;2.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随之增加,180度时反应时最长。3.随着样本的旋转度数的进一步增大,反应时反而减少。1984年,Cooper和Shepard用同样的实验程序以多边形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另一个有前行信息的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否具有前行信息,被试都会进行心理旋转,其所需的时间随着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而增加,呈线性关系。这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心理旋转的存在。1998年Wohlschiaeger等人对心理旋转与动力旋转关系的研究为心理旋转与物理旋转间的相似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他们用了一种干涉的方法: 被试在心理旋转的同时进行实际旋转。当两类旋转的轨迹不同时, 心理旋转能力受损。

心理旋转的神经机制也被发现,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内, 一般是以正常人、脑损伤患者、灵长类动物或小白鼠等的为对象来探讨心理旋转的神经机制, 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神经-表象技术, 如功能磁共振成像术( fMRI)、脑电技术( EEG)和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 PET)等。相研究结果表明顶叶、枕叶、额叶、动力皮层区在心理旋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些心理家还认为, 相对于言语的左脑半球优势而言, 右脑是心理旋转的优势半球。

本次试验采用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被试为大二学生14人,男女各7名。实验材料为不同角度的正R和反R(镜像)图片,共有0°、60°、120°、180°、240°、300°正反共12种不同角度和方向的R。所得数据用SPSS进行处理。实验假设:(1)心理旋转存在性别差异 (2)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随着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而增加,呈线性关系。

方法

2.1 被试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大二学生14 男女各7

2.2 仪器与器材

2.2.1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2.2材料:不同方向的正R和反R(镜像)图片,共有0°、60°、120°、180°、240°、300°正反共12种不同角度和方向的R。

2.3实验程序

2.3.1登陆程序,选择“表象的心理旋转”,设置参数,进入实验。

2.3.2指导语:这是一个表象心理旋转的实验。下面屏幕要呈现的是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字母正R和反R(镜像),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对呈现的R作出反应。如果认为是正 R按“+”号键,认为是反R则按“-”号键,反应越快越好。当你明白了上述指导语后,请你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

2.3.3屏幕随机呈现不同角度的正向和反向R,被试对呈现的R作出正向还是反向的判断。程序将自动记录反应时。

2.3.4 实验结束,数据将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结果

表1被试平均反应时和正确率

表2 角度与反应时关系曲线

表3性别与正反R的2*2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得正反R与不同性别的反应时均无显著差异

讨论

4.1 本实验为什么使用反应时为指标对表象在人脑中的加工进行研究?如何通过反应时来解释表象的信息加工过程?

反应时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反应时的快慢时常被作为衡量加工自动化程度、概念激活的水平以及注意需求量等指标。本实验中使用反应时作为指标可以通过减法反应时验证出心理旋转的存在,不同角度的反应时相减所得的即为心理旋转的时间。根据Shepard实验所得出结论心理旋转50度所需时间约为1秒。

4.2被试是否真实的感觉到在进行连续心理旋转?

角度较小时,发生心理旋转的时间仅为一两百毫秒,一般被试自身难以知觉到心理旋转的过程。但当角度变大,如180度时,有被试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旋转加工。

4.3有其他相似研究以性别与正反位字母为因素,进行了2X2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字母的正反位对于反应时有显著差异,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即心理旋转在认知中具有普遍性,人们在辨识有角度的字母时,都基本上采用了相似的旋转方式,以让其符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但本次重复试实验中并没有任何显著差异,原因可能为被试数量过少所致。

结论

1.证明了心理旋转确实存在,验证了库伯和谢帕德的结论

2. 在心理旋转实验中,180度时心理反应时间最长。

参考文献

1.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5-148

2.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00-209

3.王甦.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13-225

附录

被试1

更多相关推荐:
心理课的心得体会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

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张延通过12天心理学的学习培训,我将会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我也会把三位老师交给我们的方法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在尊重他人的同时,我好,你好,世界好。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好:搬开别…

心理培训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学生干部心理培训活动,培训以开展讲座的形式进行,从心理健康专题的讲说中,我懂得了学生干部如何应对心理压力,自信风采,为自己喝彩。也更深刻的明确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作为学生干部所要具备的…

上心理课的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课其实就是一门关于心理健康的课程,它不仅是针对大学生,而是针对所有在不人。在面向素质教育的时代,拥有健康的心理应是现代社会每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每个人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处…

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理学心得体会姓名:zjl学号:班级:土测09-2一学期的心理学课结束了,说实话真的舍不得。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学,在我觉得还没有碰到她的皮毛时就结束了。在没接触心理学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知心姐姐,能够开导…

心理培训的心得体会

心理培训的心得体会我参加了沙坪坝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7天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

心理培训心得

放飞心灵,从你我做起------20xx级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心得学院:班级:姓名: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让我们比较系统的接受了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知识的培训,使我们这些心理委员掌握了一些发现同学心理问题以及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篇一大学生gt心理健康心得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

近日参加了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获得了许多新知识使我对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学习中获得的体会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

普通心理学心得

普通心理学心得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坦率的说虽然在平时接触过心理学的丁点知识但是对于系统心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理学对于自己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它是一热门的学科也很...

犯罪心理学心得体会

犯罪心理学心得体会通过学习犯罪心理学我对这门科学有了更深的理解犯罪心理是人类固有的潜在心理犯罪是一种特别危险的侵害法益的不法行为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

心理心得(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