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4.4.13

强化民本意识 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对茅坝乡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茅坝乡政府乡长 杨永雄)

农业稳,则天下安,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破解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进一步推动宽城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我以茅坝乡为重点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就存在的 问题、解决措施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基本情况

茅坝乡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 40公里,交通不便、有 5个自然村,4800 口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滞后,村民人 均收入较低,无村集体收入,大多数村民都是靠外出打工来赚取收入。村民无娱乐休闲场所,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二、存在问题

通过座谈了解,许多村民反映近年来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人心整体稳定。村民普遍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认同,对党中央提出的到20xx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满怀憧憬。同时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差。茅坝乡仅有通往茅坝乡集镇的4.2公里通乡道路已经硬化,基础设施差, “晴通雨阻”现象依然存在;全村至今尚未通自来水,农田水利 配套设施为零。从全县看,至今仍有 5 个行政村和 70-80%的自然 村出行难;

个别社未通自来水。一直以来,农业、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农民自主解决,国家只给予适当补助。 一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在农民无力投入下变得越来越差,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水、电、路、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是代表。二是支柱产业少。茅坝乡村民的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县内打零工和外出务工,养殖业中猪、鸡出售获取部分收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主要用于搞养殖,部分作物出售获取一定经济收入。农民80% 以上的收入依然靠外出务工。可见,支柱产业的培植需要做大量工作,但由于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真正能够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作用的产业却为数不多。三是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了农民面对市场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除天灾之外的另一种风险,即市场风险,而 破解这双重风险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就茅坝乡 村而言,没有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大部分以其农副产品的初始 形态面对市场,产品基本上没有附加值。农民追求更多地是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属于低水平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 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 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四是农民市场意识不强。 农民市场意识不强。 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 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农产品销售难、增 产不增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另外,由于农民生产和销售

成本都很高,处于无序的发散型经营,在生产上还不能顺应市场需求,抗御不了市场风险。五是农民增收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社会各方面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足见其严重程度和深远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虽然一直 强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从实际情 况来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并没有出现明显转机。六是农民开支负担重。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农业生产、医疗费、教育投入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日渐增长,农业生产 的费用占农民收入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农民一旦生病治疗,医药 费的支出比重也会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生病后,进一 步加剧家庭贫困;农村中,接受初高等教育的学生也让广大农民开支加重,特别是子女从上高中开始到大学毕业的 7-8 年时间里,每年平均需要 10000 元左右支付孩子学习费用,致使大多家庭无法扩大再生产。

三、下一步工作思考

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了农村的真实情况,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对如何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得出了几点启示:

一要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生产力布局。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 展的必然要求和目标,规划是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和基础。要科学 规划,尽快形成一体化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 利用。合理编制和完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产业发展、基础设设施等专项规划,着力构筑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布局。

二要合理选择产业,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茅坝乡之所以发展缓慢,就是因为缺乏产业化支撑,单单依靠传统的土地经营产出极为有限,没有自己的经济收入,那就没有“地位”, 也难以有号召力。所以一是科学选择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坚持“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原则、农民自愿原则、因地制宜原 则。从发展趋势看,我乡农业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 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因此,应顺应这种趋势,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合理规划生产基地,促使这种经营格局的 形成。二是大力培育特色龙头企业。应积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 造条件,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以科技进步 为动力,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开拓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以品牌开拓 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农户的牵引力。三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民 的桥梁,是强化农村社会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应扶持、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 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大力发展小城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

三要大力发展小城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推进城镇化对于 解决“三农”问题、开拓农村市场、缓解内需不足、增加农民就业、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经济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牢 固树立“小城镇,大战略”的观念,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市 化的重要途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聚集人口,繁荣

小城镇经济,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 全面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

四要全面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差一直是阻 碍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全面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是民 心所向。下一步要认真谋划、及时对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中央 1号文件,抓好新村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农业开发、生态 林业、农村道路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篇: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调研报告


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调研报告

根据上级要求,我局组织专门人员,对当前潍坊市开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近年来,我们在推广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一条龙”作业模式、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建设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实施跨区作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近年来全市农机化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贡献突出

(一)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一条龙”作业模式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我市引进并积极推行了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一条龙”作业模式。该项技术一次性完成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免耕播种作业,减少了农业生产环节,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缩短了三秋作业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据统计,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平均每亩节省机械作业成本42元,节约化肥15%左右,节省水电费20多元。平均亩增小麦35.96公斤、玉米34.03公斤。为加快该项技术在我市推广实施,各级农机部门不断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去年8月,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的通知》,有力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围绕这一工作的开展,我们把开好三秋农机新机具作业演示现场会作为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建成保护性耕作示范点79个,召开数十次保护性耕作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使农民更加真切的看到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优势和机具实际作业效果,从而推动了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一条龙”作业模式的大推广。目前,

全市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635台,保有量达到1711台。玉米联合收获面积达到160.7万亩,机收率增加15个百分点。小麦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375台,保护性耕作面积18.3万亩。

(二)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进程加快

随着我市农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机械化的需求已成为我市农机工作的重点。针对我市蔬菜、花生、大姜、大蒜在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的实际,各级农机部门普遍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全市各种形式的电动卷帘机达3.5万多台,园田管理机6733台,节水滴灌设备1.2万多套,二氧化碳发生器5000多套,小型电动喷粉器和新型烟雾机5000 多台,臭氧消毒杀菌机2万多台,补光灯10万多只。大姜、大蒜、花生、山药机械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寿光市实施了设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项目,新建了占地500余亩、总投资500万元、共有126个标准温室大棚的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园。示范园内全部配套了遥控电动卷帘机;选择了5个温室大棚,配套试验臭氧消毒杀菌机、植物声频发生器、生物补光灯、滴灌等设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农机新型服务组织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具体要求,结合农机工作实际,加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突出抓了农机合作组织的健全完善,在改组、改造、创办股份合作制农机服务组织的基础上,突出解

决好产权、投入、分配、管理等问题,确保了各类组织的健康发展。二是积极扶持发展农机大户,把培育“90强产业型龙头农机大户”作为加快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型龙头农机大户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尽快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重点抓了农田作业型、专业服务型、工程开发型、综合经营型农机大户的培育发展,把一大批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派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组织起来、组建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到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家致富。据统计,全市已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151个,县乡村三级农机协会组织118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1%和5%。现有农机总值10万以上农机大户5096个,农机资产过30万元的农机大户达1350个,过100万元的150个。

(四)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立足“创新农民生活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下大功夫。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农机作业市场,为机手提供技术咨询、跨区作业信息,跨区作业队伍不断壮大,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在跨区作业组织管理工作上采取加强与外地市农机局多方联系搞好信息服务,联合搞好跨区作业市场调查,开展“结对子”活动,密切协作,利用小麦、玉米收获的时间差开展跨区作业,努力延长本地机械作业时间,使农民享受到跨区服务作业的实惠,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xx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全市上阵各类农机14.5万台,其中跨区

作业机械4238台,可为农民机手增加收入8428万元。接收外地来潍坊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近4000台,有力地保证了农民麦收需求。三秋农机作业,全年上阵各类农业机械16万台,其中拖拉机8.2万台,玉米收获机2408台,秸秆还田机2057台。完成机耕面积53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6.7%;机播52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4.6%,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有18支跨区作业队被命名为“跨区机收明星服务队”,每年可实现农机跨区作业总收入10193万元。

二、 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业机械化正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关键时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装备结构仍不尽合理,特别是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发展不平衡;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各个环节薄弱,适宜机具的研制开发困难较大,现有的农机具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生产的现实需要;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还不能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这些都成为制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不利因素。

三、下步加快发展农机化的思路

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创新农民生活方式为目的,紧紧围绕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一个总体目标”,突出抓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经济作物机械化、中国农机城建设、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和谐农机平安农机建设“五

大工作重点”,全面提高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

(一)大力发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

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玉米机械收获和保护性耕作的通知》要求,制定相应的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目标和近期发展规划,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适宜地区全面推广这一技术。一是积极宣传,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措施。二是进一步开拓和发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业市场,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增强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发展后劲。三是继续扩大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示范范围,通过典型引路,逐步扩大规模。因地制宜,畜牧业发达地区重点发展秸秆青贮型玉米收获机械,其他地区重点发展秸秆还田型玉米收获机械,以玉米机收的大发展,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

(二)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

经济作物机械、园田管理机械、设施农业机械是下步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首先抓好大姜、大蒜、花生、大葱、黄菸等机械的示范与推广工作,加快山药收获机械的引进研发步伐,提高经济作物整体机械化水平。其次要切实搞好大棚机械的配套服务,把推广卷帘机械、园田管理机械、节水滴灌机械、小型电动植保机械等机具的普及应用作为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三是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的同时,引导企业研制开发适应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农机具,近期将组织有关人员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的研究开发,争取设

施农业机械、园田管理机械推出新机型,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对经济作物机械的需求。

(三)加快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结合农机工作实际,加快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因势利导,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尊重机手的意愿和选择,尊重群众的创造,创新更多更好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形式,把更多的农机户组织起来,走合作经营的路子,达到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在组织形式上,实行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发展。通过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投入方式、多种管理模式,面对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组织各类机械成立合作社、作业公司或作业队、产业型龙头农机大户等,形成一个与市场接轨的农机服务网络。加大对农机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农机投入向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倾斜。继续加强经营管理,逐步实现投入主体、效益主体、经营主体三统一,走自我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

(四)努力提高全年跨区作业服务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好《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管理办法》,鼓励、支持、引导农机手走出去开展跨区作业,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农机手的经济效益。对“三夏、三秋”跨区作业服务市场进行早调研、早准备、早组织,强化服务手段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全面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准确率。通过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激励和推动跨区作业服务队伍

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升农机服务社会化水平。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乔万荣副主席的...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按照政府主要领导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各乡镇及相关涉农部门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县是一个...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按照政府主要领导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各乡镇及相关涉农部门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xxxx...

关于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农资环保工委主任季珊(20xx年x月x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十二五”时期我县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加快推进这一目标的实施,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现代农业发展…

XXX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XXX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我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尽快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XXX以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

关于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安排我们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对全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理...

关于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市政协农业信息化调研组一基本情况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概括为基础设施较好发展速度较快服务体系逐步建成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已有10多个镇街道建立了自己的综合信息网站农...

关于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调研报告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陪同领导下乡调研时我结合历年来组织老君山景区旅游规划的体会联系当前全国各地迅猛发展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热对老君山景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现状潜力优势发...

全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全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

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111

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有效积温23164度无霜期119天年平均降水量5157毫米区域内农林矿泉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也比较独特耕地面积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之一国家优质专...

宣威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宣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宣威市地处滇黔结合部最高海拔2868米最低海拔920米南北地理跨度大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33年均降水986毫米拥有国土面积60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58万亩森林覆盖率452总...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