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行业分析报告

时间:2024.3.27

养老行业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养老行业以服务老人和社会为己任, 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和市场状况下,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是主要方式,民营养老还方兴未艾。但养老行业尤其是民营养老业是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的。本行业分析报告正是分析和挖掘这一商机,首先对养老行业的产品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宏观到微观,从民营养老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市场供需状况到养老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从其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及趋势到产业链结构,并给出了结论和自己创造性的投资建议。报告不仅从各方面分析了养老行业尤其是民营养老业的发展现状,而且深度精析了民营养老业发展的有益条件和因素。需要说明是本文立足于长远战略,从市场潜力的发展视角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投资建议。

关键词:民营养老 市场潜力 供给需求 生命周期 产业链

前言

在我国,自养老产业概念提出以来,对其概念的定义,普遍认为是一个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养老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养老产业是养老事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但是养老的产业化发展并不意味我国养老事业的完全产业化,不管产业化如何推进,如何发展,养老事业作为社会福利中的重要部分,会一直存在着,因此,产业化和福利化将是我国养老事业发展中的两种根本形式。

我国当前养老产业有着浓烈的的福利性特点,这与我国养老产业的现实紧密相关,也可以说是这一特殊产业在其发展初期所呈现出的特征,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人民的收入水平不高,老年群体就更低了,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绝大部分老年人肯定没有能力去购买市场提供的服务产品,无法形成购买力,相应的对民间资本也就缺乏吸引力,从而影响养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就目前的老年化程度和国家的财政实力来说,在总体上能够基本满足供需要求,因而养老仍然是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养老行业也未能形成一个单独的国民经济行业。

但随着经济发展和老年化趋势的加剧,我们可以预计这一局面会逐渐改变。首先,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特别是老年人收入提高,养老行业的市场需求会逐渐膨胀。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养老行业的需求规模也会迅速增长。如果按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国家财政在这方面的负担会越来越吃紧,所以民营养养老将来必然发展壮大并成为一个重要的部门产业。因而我们本次的行业分析报告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为其在养老行业的投资做合理的市场和行业分析,并为其投资决策做合理的建议。

本行业分析报告总体框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立足于行业的产品——养老服务,包括第一章;第二部分是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包括第二章,主要从整体经济形势、老年化趋势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养老行业发展的机遇;第三部分是行业分析,包括第三章的供给与需求分析,第四章的产业组织分析,第五章的行业发展分析,主要包括生命周期分析等以及第六章的产业链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和建议部分,包括第七章。全文第三部分是重点,下面将依次进行分析。

第一章 产品分析

养老机构是支撑养老行业发展的细胞,而其产品,不言而喻,就是养老服务,因而首先,我们将围绕养老服务这一特殊产品展开分析.

养老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泛,从其性质上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生活照料服务,主要包括助餐服务、起居服务、助浴服务、卫生清理服务、代办服务等;

2.医疗保健服务,主要包括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协助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健康咨询服务、老年人健康档案服务等;

3.家政服务,主要包括安装维修家具、家电、清洗服务、疏通服务、其他家政类服务;

4.紧急救助服务;

5.精神慰藉服务,主要包括精神支持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等

6.文化体育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其他老年人需求的服务等。

养老服务属于比较典型的服务性行业,所以其价值主要来源于服务者的精心的劳动付出,虽然也需要一定的设备、医疗等物质投入,但在总价值中所占的份额是比较小的。事实上,对于养老服务而言,其主产品是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交流和心理疏导来推销产品,因而也可以产生广告效应等副产品。因此,如果其能发展的很好的话,还会衍生出许多有价值的副产品,所以养老产业的发展前途和价值是比较可观的。

第二章 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第一节 整体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并存,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过大。养老服务行业属于微利产业,且前期基础建设投入巨大,资金短缺是社会办养老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多数老人的可支配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特别是女性老人、农村老人的可支配收入更少。 这可以说是影响养老行业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但是我们不能长久的立足于这样的现实,从长远的经济发展视角来看,虽然经济发展的速度趋缓,但整体会保持着较为稳定地增长趋势,这可以从近年的的经济增长趋势和人均收入增长趋势图中看出来(如图1、图2和图3)。而另一方面,随着总人口规模的下降,人均收入也会持续增长。因而从长远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养老行业的市场前景是比较好的。

养老行业行业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图2 2009-20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养老行业行业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图3 2009-2013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养老行业行业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压力带来的的机遇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定社会中老龄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一种人口结构状况,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定量标准是,如果一个社会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社会总人口比重超过7%,或者60岁及以上人口占该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那么该社会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的情况显示,我国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了8.87%。,目前我国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

1 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预测,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按下表(表1)增长,中国人口老龄化高潮将在未来二三十年到来。

表1 2010-2050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养老行业行业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6湖南人民出版社第4页表l一2

2 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显著

中国目前的人口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1990年至今,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从768万人增加到了1300万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7y0"预计到2050年高龄老人数量将增加到1亿以上,占老年人口比重也将上升到25%",我国高龄老人的快速增长无疑将相对加重人口老龄化的实际程度。

3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发展不均衡

在区域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要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由于大量年轻人从西部、中部,迁到东部地区,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老化情况比东部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得多。而且,城乡差异也比较严重

4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中国的老年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备,经济实力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迅速到来的,是典型的未富先老,而且,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我国农村绝大部分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险,即使在城镇也有相当部分的老年人生活存在一定的经济困难。

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进入世界最快国家之列,这无疑是对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老龄产品与服务的严峻考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个群体所占比重不断加大,老年人的生活供养、医疗保健、精神抚慰、文体活动等,成为日趋重要的社会问题的。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同时也将产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第三节 国家养老政策的分析

早在2006年初,国务院就转发了全国老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之后各地也陆续出台了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对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1年2月,民政部发布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15年,“基本建设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份规划中指出了我国目前养老行业的现状;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等。

该规划中指出外来中国养老的模式是:“要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并明确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机构,要建立与政府养老配套的高端养老产品和服务,”要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机构为重点,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置,改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条件。”

2011年9月,国务院又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致力养老产业发展的方向。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行,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

国家之所以如此大力支持养老行业的发展,主要源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

1 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变化,有着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的特殊需求,集中反映在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医疗需求三个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老年服务的供给主要集中在经济赡养方面,然而随着老龄化程度增高。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幸福、追求生命的质量是当今老年人共同的目标。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必须靠发展养老产业来解决,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适合其需求的物质!精神产品和各种服务。

2 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增长社会文明程度和推进社会进步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直接关系到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飞速提高,但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加快养老产业发展,能使社会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使老年人平等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满足他们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3 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发展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大且增长快,即使维持现有的,较低的消费水平,社会对老年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老年消费市场,随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老年人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老年人需求的范围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使老年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老年产业的市场份额将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养老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连锁效应,促进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发展,同时随着老年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必将打破原有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4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扩大就业领域,缓解就业压力

养老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弹性较大,比较适合我国城镇下岗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能比较好地解决我国城镇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5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减轻政府的养老保障负担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养老完全是政府承担的,到了20世纪80一90年代,养老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也有了尝试性的改革,一方面政府出台了新的养老保险政策,另一方面在养老服务方面提出了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方向,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从目前来看,国家在养老财政支出上负担是相当重的,因而,发展养老业尤其是民营养老业对减轻政府负担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综上所述,长期内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国家的养老政策只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优惠,因而这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是一个福音。

第四节 社会因素分析

一 养老观念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甚至当前很多中国农村地区居民都一直坚持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很多人以为子女晚辈的照料是其将来主要养老方式。而现在,一方面,随着年轻一代养老压力的增大,很多人也逐渐意识到“养儿防老”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不断开化,养老服务不断社会化,养老服务业逐渐为社会所认可,因而养老行业的前景也逐渐明朗起来。

二、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与对养老行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年轻人就业压力大,人们常常为就业奔波。即使就业了,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岗位和发展,既要有实际工作能力,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既要踏实肯干,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等等,常常使得人们身心憔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有的人甚至根本没有能力赡养老人。其次,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劳动者的自由流动,人们不仅工作单位不固定,行业不固定,甚至地域也不固定,造成了子女与老人生活空间距离拉大。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子女在远处或外地工作不在身边,又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住房困难等问题,很难把老人接到自己的身边居住,只好两地分居。造成家庭养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因而传统的家庭保障模式面临威胁,家庭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抚养、赡养、教育等受到了很大冲击,传统的“养儿防老”保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也使得养老作为一门行业发展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专业分工角度来看,养老从家庭剥离出来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因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切合人口转变和社会发展要求的。

三 .家庭结构小型化对养老行业的影响

首先,家庭结构小型化对子女的经济供养能力构成了挑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逐年下降,家庭子女数量渐渐减少。同时,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寿命正在延长,使子女的赡养负担加重。特别是“4一2一1”家庭的出现,使得第三代人口的赡养负担过重。家庭很难充分担当起老年人的生活赡养和精神慰藉的义务。其次,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一方面使得老年户数量增加,另一方面使得家庭关注的重心从老年人转向子女,以子代为中心的家庭观念开始整合到整个家庭结构中。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啃老现象”,父辈一代又要承担起子女的买房首付和孙辈的照顾,这种供养文化的转移正在改变着家庭经济资源的分配方式。因而传统养老方式为养老服务所替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第五节 经济周期的影响分析

一般而言,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行业容易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对制造业,建筑业和奢侈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生活必需品行业和养老行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则比较小,因而养老行业的发展不会因经济形势的变动而受到较大影响,如果投资于养老业,其经营和发展是比较稳定的.

第三章 行业供给与需求分析

第一节 行业供给分析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设施由国家、集体包办,民政部门或基层政府直办、直管的做法还没有根本改变。政府既是政策制定者,也是养老服务业举办者,又是行业管理者,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现象普遍存在。政府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对直属单位具体事务的管理上,对全社会宏观管理的职能相对薄弱,影响了养老服务事业的整体发展。

公办养老机构是政府直接创办的,土地、资金、人员、工资、业务指导都有保障,基本不存在经营风险,而民办的处处都要自己打理,仅建房或租房一项就需付出大量资金,加上员工培训、生活管理、医疗保健、日常开支等等费用就更大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立养老院火爆到“一床难求”,而民营的养老机构却大多床位空缺,入住率不高。归根结底是因为养老产业缺乏法律规范,所以导致了“差钱”,由于“差钱”,导致了“位卑”,导致了“言微”,最后导致了“量少”,因而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民营养老行业发展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尤其在养老压力增大、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后,这一行业也不失为投资者的良好抉择。

除了上述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不均衡问题外,养老的市场供给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

1、人均床位数少

目前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很少,有些地区不足老年人口数的1%,养老服务设施相对滞后,当前老年公寓的有效需求正在不断增强,但公寓数目少、规模小;政府对老年人的住宅建设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配套设施,管理不善。

2、我国养老机构投资少,资金筹集渠道狭窄

多数养老服务机构政府投资少,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方面投入不足,充其量是“老年集体宿舍”,房间构造简单、功能单一、档次低,含卫生间的住房少,带厨房的更少,没有足够的室外活动场所。

资金筹集渠道狭窄,对财政补助收入依赖性过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多数事业单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尤其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创收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脆弱,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或内部循环。

3、养老机构地区和城乡差异明显

我国的养老机构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带有强烈的国家福利的色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养老机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供需矛盾突出。养老机构的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别也比较大,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满足入院老人的需要。

4.新时代老年人口和“三无老人”的保障与服务是家庭赡养功能无法满足的缺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老年群体中出现了一大批经济收入稳定、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老年人,他们对生活质量、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那些“三无”老人和特困独居的老人的基本生活则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给予关注。这种保障和服务不是家庭所能承担和实现的。,因而这方面的养老供给几近空白。

第二节行业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养老需求的市场规模已经很大,致使社会的养老供给无法满足其需求。因而出现了养老困境,但养老行业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不断扩大,因而会有广阔的市场机遇,而目前需求受到制约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老年人的收入偏低,资金来源渠道少

从经济收入来看,月收入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1500元的占了老年人收入群体的大部分比重,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离退休金是养老经济主要来源,另外子女给予、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也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我国老年人资金来源渠道较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2、传统思想的束缚

传统思想影响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一方面,受“养儿防老”思想影响,大多数老人认为,进入养老服务机构的都是无儿无女的人,对养老服务机构存在认识误区,不愿入住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另一方面,儿女认为赡养老人是自己的义务,无论如何也要亲自把老人赡养好,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愿把长辈送进养老服务机构;子女方面还有舆论的压力和传统的思想“百敬孝为先”的影响。儿女即使想把老人送进养老服务机构,怕来自社会的各种非议,担心被扣上不孝子孙的骂名,也不愿把老人送进养老服务机构。还有老人认为在养老服务机构不自由,不如在家安静方便。

3、养老机构自身的原因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整体护理水平不高,养老护理员素质缺乏保证,也增加了老年人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人身意外的危险系数。再次,养老服务业未能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局面。目前养老服务市场的现状是,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评价机制,导致养老机构差的淘汰不了,好的发展不起来,始终未能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和日益完善的氛围。

但也应该看到,老年市场潜力是巨大,老年夫妇及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养老的需求急剧膨胀,但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远远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养老产业整体还处于认知和起步阶段。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很多家庭养老的子女由于强大的工作压力和职场竞争,经常将大部分精力投身于工作之中,而忽视了对老人的照料,因而很多而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不能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且经常被各种疾病困扰,缺少照料,对于这些老人的子女而言,他们会更愿意将老人送到服务质量较好的养老机构而不会太计较费用的高低。与此同时,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养老服务 的内容将随着老年人不同的需求进一步细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社会观念的的变迁,养老市场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张,而作为投资者,除了看到这一发展趋势外,也要做好打造良好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的准备来应对需求的挑战。

第三节 行业供需对比分析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老龄化的需要,机构养老服务的总体供求之间呈现严重失衡的状态,严重地制约了机构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

1 老年人对院舍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目前,我国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状况和保有的存量,与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不相匹配。尽管这几年我们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但与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务需求比起来,还属杯水车薪。许多贫困、边远地区及靠民间力量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囿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服务内容不丰富,显得相对单调、贫乏,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也有较大的差距。

2 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市场化定位与最需要机构长期照料护理服务的老人支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和评估标准的规范操作程序,加之政府资源配置的不足或缺失,众多养老机构在收住服务对象时更多地运用市场法则和市场定位,使得我国的养老机构住养服务出现了一种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法则悖行的现象。

一方面是大量需要机构住养服务的老人因支付能力不足住不进来;

另一方而却是许多高收入但身体健康的自理老人占据了大量床位,在本该属于调节社会公平的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这种状况不解决,机构养老的方向就会偏离正确发展的轨道。

3 日益拓宽的开放的社会化发展思路和经办方式与相对禁锢、保守的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推进,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和经办来发展养老事业已不能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由此“社会福利社会化”、“养老事业社会办”的发展思路和经办方式应运而生,为新时期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养老服务难题闯出了一条新路,但是,各地对国家提出的优惠政策不落实、不兑现的现象十分普遍,土地划拨、“民办公助”、水电优惠等在大部分地方形同虚设。政府提出“公办民营”,实行政事分离,但政府包办包管体制造成的高耗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弊病已成痼疾,由此造成在市场上完全靠政府资源经办的公办养老机构与完全靠自身力量经办的民办养老机构无法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中被无情践踏,结果是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公办养老机构进一步增加了躺在国家财政身上不思改革进取,得过且过的惰性。

4 机构住养老人对照料护理的专业化服务需求与机构中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最需要长期照料护理服务的失能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技能和生活能力不断退化,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生活自理程度越来越低,对长期照料和康复护理等方面服务的依赖性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专业化的机构住养服务应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机构收住此类服务对象,需要专业化的护理照料必须跟上,服务过程中各种专业知识、手法、技巧必须有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可是,反观我国养老机构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状况,却与失能老人的专一业化养老服务需求存在着巨人的反差。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现有的专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综上所述,当前的养老行业已经出现了供需的数量和结构性不平衡,而在今后后一段时间内这种供需缺口可能仍会扩大,因而其投资价值还是可观的.

第四章 产业组织分析

第一节 市场结构分析

一 养老模式和养老机构分析

我国当前还是几种养老模式并存的局面,整体上说,主要是以下几类.

1、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

中华民族历来奉行尊老养老的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优良的传统与华夏文化己经融为一体。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中,无论是经济支持、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基本上都是由家庭提供的。老年人居住在家里,由家庭成员为其提供服务,家庭是人们相互交往、终身依赖的基本形式,也是思想情感交流最充分的场所。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老年人都习惯于选择居家养老。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退化,但当前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

2、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社区养老是指老年人住在家里或社区养老机构里,在继续得到家庭成员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承担起养老工作或者托老工作的一种养老服务形式。社区养老能够将家庭与社会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就是由政府倡导并推动,以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为组织依托,充分动员社区中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使老年人能够按照个人的意愿,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留在亲人、熟识的邻居和朋友中间安度晚年。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社区养老既能满足老年人留在家甲,享受亲情的需要,又能满足老年人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享受友情和邻里互助情的需要。社区能向老年人提供经常、就近、方便和及时的服务。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作为连接老年人家庭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是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对社会养老照料压力的减压器,同时,社会许多对家庭养老功能的支持与政策也需要通过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来体现。它能够充分调动和有效利用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力量和资源,发挥代际间、邻里间、社区成员间的互助互动作用,使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保障。虽然社区养老具有很大的优势,但目前仍未能占据主要地位。

3、机构养老服务模式

机构养老则是指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备的形式获得经济来源,由养老机构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是相对于家庭养老来说的, 机构养老作为老年人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那些身边无子女、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住养、生活照顾、理疗康复等专业护理的服务。当前,我国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养老机构.

(1)、老年社会福利院

老年社会福利院,就是享受国家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这种类型的养老机构多由国家出资兴建与管理,主要接纳“三无”老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机构通常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敬老院

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又称养老院。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3)、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是政府和社会为缺乏子女及亲属照顾的老年人特殊设计、专门建造的居所。

(4)、托老所,为老年人提供寄托性养老服务的设施,有日托和全托等形式的场所。

(5) 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养老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机构养老逐步被人们接纳,而社区养老也成为养老模式创新试点方面的新景象,而尤为一提的是随着社会养老压力的增大,政府大包大揽的运营模式越来越不能迎合社会的养老需求发展,因而必将逐步放开民营市场,而政府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整个行业的宏观调控之上,这为民营养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二 产品差别

对于养老服务而言,不管是社区养老还是各种各样的机构养老服务,其服务产品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从内容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养老服务:

1医疗保健服务

目标群体是所有老年人,内容包括定期体检!家庭病床!紧急救护和康复医疗等。

2日常生活照料服务

目标群体是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以老年公寓和日间托老所为组织依托,提供日常照料服务,在大多数地区,该项服务刚处于起步阶段。

3有偿家政服务服务

由老年人或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为老年人购买所需要的服务,如小时工、保姆等。

4文化娱乐服务

目标群体是所有老年人,社区提供活动场所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如老年活动中心等,有些社区还组织老年人成立自己的娱乐活动群体,如老年时装队!老年歌舞团等,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5文化教育服务

目前全国已经有26000多所老年大学,课程基本上围绕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而设置。

6 此外,还有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服务,老年人自我服务,志愿人员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

按照养老服务的层次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一般照顾型养服务

主要针对需要提供膳食和个人帮助但不需要医疗服务及生活护理服务的老人。

2、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服务

主要针对没有严重疾病,需要全天监护和护理但又不需要技术护理照顾的老人。

3、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服务

主要针对需要精心医疗照顾但又不需要医院所提供的经常性医疗服务的老人。

对于民营养老机构而言,完全可以不限于固定的养老服务产品模式,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度身量做的养老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在开拓市场的同时,打造自己的差异化产品特色。

第二节 市场行为分析

对于民营养老机构而言,其最重要的市场行为就是定价行为,就养老业的市场情况而言,由于其社会效益明显,因而养老机构的策略性定价行为肯定会受到政府强有力的限制。因而,对于准入的养老机构而言,必须立足于市场现状,进入市场初期,以低盈利方式稳住阵脚的同时拓展市场,在长期内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拓展自己的盈利能力,最终奠定在市场中的地位。

第三节 市场绩效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目前的各种养老服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从体制机制、理念、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

1 服务体制的创新

从总体上看,全国大部分养老机构的管理体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作模式上,在经营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感,这种旧的管理体制已然不适应当今老年群体的各种需求。一方面要鼓励投资体制创新,政府投资变直接为间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制订优惠投资政策,吸引不同性质的单位、个人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另一方面要理顺管理体制,政府应该出台一套完整的产业标准,使养老产业发展规范化!标准化,按照政企分开和养老服务社会化要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通过改革、改制等方式,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盘活资产,搞活养老市场,推进福利社会化。

2 服务理念的创新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物质文化的发展,加上自身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对养老服务不仅内容要求更细,而且标准也大大提高,我们应该从人性化的角度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所谓人性化服务,就是把老人视同自己的亲人,提供高效、快捷、方便、舒适的服务,依靠优质的服务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享受。养老服务机构应该重视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每位老人不同的需求提供有别于其他标准服务的!具有附加价值的个性化服务,除此之外还要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充满亲情、充满温馨的社区环境,除了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能够稳定老年人多变的情绪,让他们安心养老。

3服务模式的创新

我国的养老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在城市,养老机构一般不外乎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几种,社区的养老服务大多是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俱乐部等几类,目前的养老服务模式只能说是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它的发展必将在服务功能与类型上进一步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体系化"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形式,从基本的生活照料延伸到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爱心护理、紧急援助等各个方面。

4 服务手段的创新

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现代通讯工具和信息技术应该运用到养老服务中去,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及时、高效的服务。

第四节 市场竞争分析

在这里我么可以借鉴“五力模型”分析框架进行分析。

一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现阶段的养老机构主要是公办养老机构,而公办养老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存在不公平竞争,公办养老机构由国家划拨土地、人员进入事业编制,并给予政府补助,而民营养老机构则没有这些待遇,成本非常高,导致竞争先天不平等。与此同时,在后天发展上不仅受到公办养老机构的压制也受到了一些政策方面的限制,还受到新进入机构和家庭养老、雇佣养老和社区养老等替代服务的适度威胁,制约着养老机构收费标准的提高。同时,日益推高的机构成本给机构生存带来较大的压力,从而抑制了行业利润率水平。总体而言,现有的竞争形势对民营养老来说不是太有利,但随着政策的放松和市场的变化,竞争形势在长远来看会变得更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

二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养老行业的作为比较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后期投入不是很大,但养老机构前期固定成本比较大,投资初期需要土地以及高质量设备的资金投入。虽然养老服务的种类比较固定,但对于民营养老机构而言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群需要定制差异化的产品。同样,养老行业也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只有服务对象越多的情况下,其平均成本会越低,当然这也是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的。由于养老设施服务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度身量做的,因而一般转换成本比较大。但养老行业的进入壁垒中,影响最大的是各种政策规定的支持或限制,因为养老行业的发展关系到老年人群体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因而养老业的发展尤其是民营养老业的发展是备受政府关注的。综上所诉,养老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不是很大。

三 供应方的议价能力

作为纯粹服务性行业,养老机构的供应商较少,主要涉及养老机构用地及专业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级日常生活原材料的供应者。 由于其后向关联度不是很强,因而供应方的威胁不是很大。

四 买方的议价能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离退休金是养老经济主要来源,我国老年人资金来源渠道较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这会使老年人对收费的高低很敏感。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很多家庭养老的子女由于强大的工作压力和职场竞争,经常将大部分精力投身于工作之中,而忽视了对老人的照料,因而很多而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不能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且经常被各种疾病困扰,缺少照料,对于这些老人的子女而言,他们会更愿意将老人送到服务质量较好的养老机构而不会太计较费用的高低。因而,养老市场也是存在盈利空间的。

五 替代品的威胁

社会养老服务的的主要替代品是:家庭养老、雇佣人员在家照料老人或者社区照顾。但家庭结构小型化、中青年生活节奏快和工作压力大,客观上造成家庭成员没有精力去照料老年人,家庭养老和雇人照料方式的功能弱化,而社区照顾尚未发展成熟。再者,我国社区建设尚不成熟,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备,其尚需较长时间的发展,加之社区照顾模式更多强调非正规照顾功能,不能完全取代正规的机构照顾。因此,正规的养老机构依然是社区照顾的重要延展和保障。但随着养老形势的加剧,公办养老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民营养老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因而民营养老的替代品威胁不是很大。

第五章 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由于我国当前养老业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家庭养老还是主要的养老方式,同时,政府用社会保障的方式统筹养老,主要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部门和行业,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目前的主要养老机构是养老院、福利院和托老所等,而民营养老业的发展则才刚刚起步,属于“朝阳产业”,但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可观的,关于发展状况的分析会在其他章节进行详细介绍。

第二节 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机构养老已经成为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现今养老机构的名目繁多,例如有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老人院、福利院、老年护理院等,按照所有制性质可以分为公办、民办、公助民办、公办民营等养老结构,而此次我们的分析报告所讨论的主要是民办养老机构,它是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高龄、病残、生活不能自理等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推进,在政府的倡导、组织、支持和必要的资助下,我国的民办养老机构,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日益成为推进福利社会化的生力军。

但是,对于民营养老服务事业而言,由于先期投入较多,利润较低,周转较慢,周期较长,因此整体的运营状况不容乐观。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困境。

1、社会养老的观念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机构养老作为构建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到养老机构去养老已经成为引领养老时尚、转变养老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是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化养老正打破家庭养老的传统方式而被人们所接受。

2、政府的政策不统一

政府对国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不统一、不公平。在养老事业中,政府的角色对于国办和民办的养老机构是意义不同的。对于民办养老机构,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免税,但是并没有将这些民办养老机构作为公共服务的生产者对待,而视其为市场的个体经营者。对于国办的养老机构,政府是遵循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既做资源的提供者又做生产者,全国所有的国办福利院迄今为止仍然由民政部门依照原有的财政供给体系管辖。政府对社会福利的投资、地方对老年人群体的捐赠资源几乎全部流入国办养老院,并且将其包装成示范院、样板院。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国家财政是无法承担国有养老机构巨额的补贴,民办养老机构有着远远高于国有养老机构的效率优势和制度性绩效,它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起着重要作用。

3 政府职能缺失

对于民办养老机构尤其是刚成立的民办机构,急需政府去扶一把,但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扶持,政府不作为,甚至给人家设置人为的设障,进一步加剧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困难。应该说这是导致很多民营养老机构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4、民办养老机构定位混乱

民办养老机构在社会上的定位以及自身定位不正确,阻碍了养老功能的效用发挥。

(一)社会层面的定位。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体制下,民办养老机构应该逐渐发展成市场上独立的经营者,它们的真实定位是市场上专事养老服务的企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带来的中国老年人群体经济脆弱性,导致这个新进入市场的养老产业受到有效购买力严重不足的制约。中国大部分的民办老人院,都面临着只能按照服务成本收费的基本国情。受客观环境制约的行为与这些民办老人院的创建初衷产生矛盾,中国的民办养老机构难于定位为市场产业,而需要增加公共性,成为非营利公司产业。这是困扰民营养老业发展的重大阻碍。

(二)自身服务的定位。随着国家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近几年民办养老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民办养老机构的目标定位单一,功能混乱,发展缺乏层次性。老人有长期机构养老的,也有短期养老的,甚至有几天托老的;收养的老人从完全自理型、半自理型、完全不能自理型,没有专养专护和一级护理的机构,虽然一些机构在规章制度明确划分了护理等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问题而不能真正实现相应等级服务。再加之养老服务事业是一个高风险低回报的产业,因为疾病等都容易发生在老年时期,随着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他们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疾病是无法预测的,稍有不慎,在服务过程中就会发生意外产生纠纷。所以,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为规避风险,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限制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禁止老年人从事正常的体育运动,比如游泳、打球之类的稍有危险的运动,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阻碍了机构养老的效力发挥。

5、缺乏专业化管理

缺乏专业化管理,导致人员素质专业化护理水平先天不足。在我国,民办养老机构主要受民政部门和老龄委的双重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行业组织,缺乏行业领导和行业的管理规范,导致了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模式多种多样,有“医院式”、“宾馆式”、还有二者混合式等,多种多样的服务模式并不适应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不利于养老服务事业的总体的发展。由于行业组织和行业规范的缺失,加之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进,服务对象与养老机构在发生纠纷事件时,双方都无从选择恰当的投诉渠道,往往都是私下了结,有时是民政部门出面进行和解,或者通过媒体的曝光,迫于舆论的压力而进行解决,这种解决方式与途径给民办养老机构的整体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我国养老服务行业起步较晚,正处于行业化和组织社会化的发育形成初期,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经验还不丰富,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从业人员。许多民办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拥有量极为有限,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既是管理员又是护理员,这种配置使得养老院中必要的技术分工无法形成。但也应该看到民办养老机构是现在尤其是将来社会不可缺少的市场元素。主要是民办养老机构有很大的社会效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动多方面的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和兴办养老事业,有力地弥补了国有资源的严重不足。

第二,迅速地增加了为老年人服务的供给,缓解了日益尖锐的养老事业的供求矛盾。

第三,民办养老机构数量的不断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养老服务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的形成。

第四,民办养老机构对过半养老机构形成了强大的外部压力,有利于促进国家包办福利的弊病,为国家财政拨付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昭示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因而,近年来,各地都开始把支持和鼓励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作为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使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步人了快车道,改变了公办养老机构一枝独秀的局面。一方面,制定并实施扶持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因而,,民办养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比较看好的。

第六章 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横向产业链分析

要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社会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包括养老服务产业在内的所有老龄关联产业,利用养老行业的横向产业链关系,加快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也可以加快发展老龄产业,这也是是我国老龄化客观现实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而可以着重发展以下一些相关产业。

1老年食品产业

老年人由于生理特点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膳食结构也相应发生改变,因此老年人相对其他年龄的人来说,对食品的要求更高、更科学。

2老年用品产业

老年用品专指供老年人使用的物品,包括服饰、家具、家用电器、保健用品、娱乐用品、装饰品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用品的需求不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加快老年用品的开发、生产,加快老年用品产业发展,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而且会推动我国老龄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老年医疗保健产业

我国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分为两大部分:基本医疗保障和社区医疗保障,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老年医疗仍然存在着服务机构不足,老年人就诊困难等问题。

4 商业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通常是指以60一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投保人的人身保险,我国目前采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支柱的模式,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的养老保险水平只能是低水平的,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养老,商业保险有助于提高养老保险的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

5老年文化和教育

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对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老年旅游服务

老年旅游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老年旅游业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较好,将成为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大力发展老年旅游业,既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兴盛和繁荣,又能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7 老年人再就业

研究表明60一69岁的老人思维判断力还保持普通人智力高峰期的80一90%,他们中许多人都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业务能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技能,老年人再就业是对社会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再开发。

第二节 纵向产业链分析

从纵向产业链来分析的话,由于养老行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其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度都比较弱,因而与其他产业的供给和需求关系都不是很明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由于养老行业没有单独成为一个产业部门,我们也不能将其归为社会保障一类,因为我们所研究的民营养老业与居民服务业比较类似,我们可以通过测算居民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进行分析,我们根据2007年的完全消耗系数表得出完全需求系数表,最终得到

可以测算,居民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71.6/123.25=0.58,居民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113.65/123.25=0.92.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还且其感应度系数特别小,因而受其他行业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发展民营养老业不仅受其他产业影响小,可以独立发展,而且受经济危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发展比较稳定.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人口老龄化加速过程中大量增加的照顾需求,其养老规模和能力又显得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老年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老年福利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发展民营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也是解决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选择。这对私人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但民营养老机构在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时刻跟进国家养老政策动向

我们应该看到现有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尤其是国家政策的限制上,因而必须审时度势,不可盲目冒进。与此同时,在发展战略上,要时刻与国家的养老政策保持一致,在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合理的利用政策中的有益因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创造自己的市场并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民营养老机构应提升自身的质量

民办养老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不管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还是从其资本来源,都能清晰地认识其市场主体本质。社会养老服务业虽然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但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提供能使老人满意的服务和不影响老人生活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使资源效益最大化,从而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3、民营养老机构应制定合理的价格

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是基于市场定价,可是最需要机构长期照料护理的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同时,物美价廉的公办社会福利机构又被高收入、能够自理的健康老人占据,民办养老机构应制定合理的价格。

4、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实行优质服务

针对目前民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很难满足当前老年人服务的需求。从长远来看,养老机构应该努力培养养老护老方面的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对于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保证其上岗前接受充分的业务培训和道德培训,并进行健康检查,在最大程度上向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循着老年人年事日渐增高的轨迹,以及心理、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合理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养老网络体系,使老人的晚年生活井然有序,提升安养品质,这是养老机构寻求寻求发展所必需也必要的工作。

5、民营养老机构应加强自身的营销

首先,民营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起与政府、社区、周边环境的建立联系的意识,通过与院舍周边软、硬环境的接触交流,来获得更大范围内的支持和发展。同时,利用当前以及以后将不断发展的网络和电子技术,大力开展营销和宣传工作,当然这是建立在自身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上的。在当下 “信誉社会”、“网络社会”等监督下,必须善于进行自我营销来促进养老事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凯博信咨询公司:2011-2015年中国养老深度研究报告》

[2] 闫晓慧:《中国养老行业现状、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 》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6

[3] 佟晓光 《养老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2012.6

[4] 网上资料

更多相关推荐:
养老服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xx20xx年报告编号1556638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xx20xx年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

养老行业调研报告

养老行业调研报告1关于养老市场未来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截止到20xx年底我国有2亿老人潜在1万亿养老服务消费4万亿的养老产业规模等等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也会陆续落实同时营利性养老机构预计明年内会有实质性政策突...

养老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养老产业投资分析报告一整理日期20xx年11月28日目录一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特点二中国老人养老费用来源和支付水平1养老费用支付来源2养老费用支付水平3家庭和社会对老人养老性支出的支撑能力三中国老人养老习惯和消费...

养老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养老产业投资分析报告一整理日期20xx年11月28日计划部目录一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特点二中国老人养老费用来源和支付水平1养老费用支付来源2养老费用支付水平3家庭和社会对老人养老性支出的支撑能力三中国老人养老习惯...

中国养老公寓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xx-20xx年

中国养老公寓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xx20xx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1章中国养老公寓行业发展综述1511养老公寓行业的定义15111养老公寓的定义15112养老公寓...

20xx-20xx年中国养老行业全景调研与市场竞争态势报告告

智研咨询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网站20xx20xx年中国养老行业全景调研与市场竞争态势报告告客服QQ992930161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订购电话40...

北京某科技园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北京某科技园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一项目名称北京某科技园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背景养老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业也是从各种具体需求延伸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托底服务养老产业是生命存在的服务产业切忌不...

20xx-20xx年中国养老公寓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xx20xx年中国养老公寓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通...

中国养老公寓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xx-20xx年

中国养老公寓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xx20xx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1章中国养老公寓行业发展综述1511养老公寓行业的定义15111养老公寓的定义15112养老公寓的性质15...

20xx-20xx年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20xx20xx年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内容简介在中国老龄事业是由政府主办的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事业是非赢利性的本报告中的养老产业是以高龄者为对象以...

20xx年养老医院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xx年版中国养老医院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587A31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20xx年版中国养老医院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

养老产业投资分析报告[1]

养老产业投资分析报告一目录一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特点二中国老人养老费用来源和支付水平1养老费用支付来源2养老费用支付水平3家庭和社会对老人养老性支出的支撑能力三中国老人养老习惯和消费现状四国家对中国养老体系的规划...

养老行业分析报告(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