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二

时间:2024.3.31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及组成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2  了解从二价钴盐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的方法。

3  掌握配位化合物理论及平衡方面的知识。

4  了解固相催化的原理及特点。

5  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样品中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6  掌握用沉淀滴定法测定样品中氯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7  掌握用碘量法测定样品中钴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8  训练无机合成、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掌握确定组成和化学式的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内容:

(一) 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

1  实验原理:

在通常情况下,二价钴盐较三价钴盐稳定的多,而在许多场合它们的配合状态下却正相反,三价钴反而比二价钴稳定。因此,通常采用空气或者氧化剂氧化二价钴的方法,来制备三价钴的配合物。

  

[] 

氯化钴(Ⅲ)的氨合物有许多种,主要有三氯化六氨合钴(橙黄色晶体)、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砖红色晶体)、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紫红色晶体)等。

本次实验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条件是: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氧化剂氧化有氨剂——氯化铵存在的氯化钴溶液。反应式为:

所得产品为橙黄色单斜晶体。

2  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锥形瓶(250mL),铁架台,药匙,滴管,表面皿,量筒,电炉,玻璃棒,移液管,洗瓶,温度计,恒温水浴锅,烘箱,抽滤瓶,布氏漏斗,抽滤装置,分析天平,普通电子天平

试剂:NH4Cl,CoCl2·6H2O,NH3·H2O,H2O2,HCl,活性炭,冰,乙醇,去离子水

3  实验步骤:

在锥形瓶中,将4.0gNH4Cl溶于8.4mL水中,加热至沸。加6.0gCoCl2·6H2O晶体,溶解后,稍冷却,加0.4g活性炭,摇动锥形瓶,使其混合均匀。用流水冷却后,加入13.5mL浓氨水,再冷却至283K以下,用滴管逐滴加入13.5mL5%H2O2溶液,水浴加热至323~333K,保持20分钟并不断摇锥形瓶。然后用冰浴冷却至273K左右,马上减压过滤。直接把沉淀溶于50mL沸水中(水中含1.7mL浓盐酸),趁热抽滤,在滤液中慢慢加入6.7mL浓盐酸,有大量橘黄色晶体析出,用冰浴冷却后,马上抽滤。用5mL乙醇洗涤,吸干。晶体在水浴上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4  实验数据处理:

得到的产品:m产品=4.987g

称取mCoCl2·6H2O=6.0g

理论产品质量: 

产率=

(二)  三氯化六氨合钴组成的测定

 1 氯的测定

(1)  实验原理: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作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Cl-

(砖红色)  

(白色)         

由于AgCl溶解度比Ag2CrO4小,根据分布沉淀原理。溶液中首先析出AgCl沉淀,化学计量点附近,由于Ag+浓度增加,与CrO42-生成砖红色Ag2CrO4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容量瓶(100mL),锥形瓶(250mL),酸式滴定管,玻璃棒,烧杯,移液管

试剂:AgNO3溶液,NaCl,2.5%K2CrO4溶液

(3)  实验步骤:

①  准确称取0.4g左右的样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移取25mL于锥形瓶中,加入0.5mL2.5%K2CrO4溶液作为指示剂。

②  用氯化钠溶液标定硝酸银溶液后,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样品溶液至出现砖红色不再消失为终点。

③  根据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量,计算氯的含量。

(1)  实验数据处理:

标定AgNO

       

     

两组平均值:

    

数据记录

氯的百分含量:           

      

1mol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

2  氨的测定

(1)  实验原理:

第一步氨气释放

第二步硼酸吸收氨气

第三步盐酸滴定硼酸铵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锥形瓶(250mL),容量瓶(250mL),分析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移液管,量筒,凯氏定氮仪,酸式滴定管,电炉

试剂:盐酸,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硼酸溶液

(3)  实验步骤:

①  准确称取0.2g左右的试样,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30mL水溶解,放在凯式定氮仪上操作。

②  用碳酸钠溶液标定盐酸后,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溶液滴定硼酸至颜色由蓝绿色变成浅粉色。

③  将锥形瓶放在电炉上加热,沸腾1min后,冷却至室温再继续滴定至浅粉色。③根据消耗的HCl的量,计算氨的含量。

(4)  实验数据处理:

标定HCl:   g       

     

滴定样品:

数据记录

样品中             

即         

           

           

1mol样品中NH3的物质的量=

3  钴的测定

(1)   实验原理:

第一步氨气释放

第二步碘的还原

第三步碘量法测定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碘量瓶(250mL),容量瓶(250mL),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量筒,碱式滴定管,电炉,分析天平,移液管

试剂:KI固体,6mol/LHCl溶液,10%NaOH溶液,Na2S2O3固体,0.5%淀粉溶液,K2Cr2O7固体

(3)  实验步骤:

①  准确称取0.17~0.22g试样两份放于碘量瓶,分别加20mL水溶解,再加入3mL10%NaOH加热有棕黑色沉淀产生,沸后小火加热5min。

②  取下稍冷,加50mL水,用流水冷至室温。加入0.5gKI及5mL6mol/L盐酸,摇动使之溶解,在暗处放置5min。

③  用K2Cr2O7溶液标定Na2S2O3溶液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颜色呈浅黄时加2mL0.5%的淀粉溶液,滴到蓝色消失呈淡红色即为终点。

④  根据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量,计算钴的含量。

(4)  实验数据处理:

标定Na2S2O3溶液:  

  

滴定样品:

数据记录

样品中             

即         

           

           

1mol样品中钴的物质的量=

三  测定结果汇总

四、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1、样品产率低,原因有:

①氯化铵加热时过度和温水浴时会释放出氨气,导致产率的下降。

②冷水浴时不够完全,有部分固体没有析出或晶体析出后再溶解。

③抽滤时滤纸会粘附一部分,导致损失。

④在反应搅拌与产品烘干时,都会导致损失。

⑤加入的活性炭没有充分研磨,颗粒太大,催化效果差⑥过滤时速度太慢

2、通过对组分测定,氨、钴的含量偏高,氯的含量比较低。原因有:

①氨的测定中,滴定终点判断有偏差,导致实验数据的误差。

②钴的测定中,加淀粉时的黄色判断有点晚。

③钴的测定中,滴定管最后产生个小气泡,使Na2S2O3滴定的体积偏小,影响实验。

④氯的测定中,滴定终点不好把握,在没有达到终点时即停止滴定,导致

误差较大。

⑤产品中可能有其他物质,比如二氯化五氨合钴。

⑥在读数时存在误差。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滴定不准确,影响结果的计算。

五、注意事项

1、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制备:

① CoCl2·6H2O溶解后加入活性炭冷却不能太慢,因为氯化铵在溶液中加热后会有氨气放出,活性炭在使前一定要充分研磨以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 

②加H2O2前必须降温处理,一是防止其分解,二是使反应温和的进行。

③加H2O2时要逐滴加入,不可太快,因为溶液中的物质会与H2O2反应,会使反应太剧烈,会产生爆炸。

④两次冰浴冷却要充分,有助于沉淀的析出,提高产率。

⑤趁热吸滤后加入6.7mL浓HCl是用同离子效应增加产率,若浓HCl加入过多,会因稀释作用而产生盐效应而使溶解度加大,从而降低产率。

2、三氯化六氨合钴组分的测定:

①分析天平称得质量要≥0.2g,因为分析天平的精确度为0.0001g,一次实验要称两次,误差为0.0002g,要求误差≤1‰,所以要大于0.2g。

②滴定管快滴定完时,要把悬浮的液体刮锥形瓶,减小误差。

③碘量瓶要用磨口塞子,防止碘的升华。

④碘量法测定钴,在碘量瓶中加入KI固体和HCl后应立即将碘量瓶转移至暗处。

⑤Cl的测定中,加入后产生砖红色,30秒不变色就为终点。

六、思考题

1、氯化铵在制备三氯化六胺合钴中的作用是提供碱性环境,与氨水形成缓冲溶液。

2、活性炭的作用是催化剂,用来吸附反应物,提供大的比表面积。

3、逐滴加入是为了使活性炭充分吸附过氧化氢,使反应更加完全。

4、用冰浴冷却更有利于沉淀析出,提高产率。

5、趁热抽滤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晶体析出,提高产率。此处应注意先加水再加浓盐酸,防止出现危险。

6、加浓盐酸是为了抑制产物水解,是运用了同离子效应的原理。当生成晶核的过程中,慢慢加入更有利于形成又大又好的晶体。

7、应注意趁热过滤的步骤影响产品质量和产率。


第二篇:C++第二次实验报告


        

            C++

     实验报告

                                 班级:计算机1201

                              学号:120620103

                              姓名:高美虹


信控学院专业课实验报告

专业  计算机    班级 1201    姓名  高美虹      评分     

学号 120620103                   20##   4 7   

                                                           

一、实验名称 C++霓虹灯实验练习                                     

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类的定义和使用。

2学会分配内存空间和使用析构函数。

4将霓虹灯抽象成一个类。

4学会给类中显示的东西添加颜色。

5制造出一个间隔显示的类似霓虹灯的东西。

三、实验仪器:

计算机一台win7操作系统,visual c++编程环境。

四、实验原理及内容

实验原理:

将霓虹灯抽象化成为一个类,学会在C++中创建工作空间,并对已抽象化的类上机调试并用行,通过对累的编写对C++程序设计有所了解,学编写类,学会使用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引用,学会将具体的实物抽会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想问题并解决问题。

实验内容:

#include<iostream>

#include<iomanip>

#include<string>

#include<windows.h>

#include <mmsystem.h>

#pragma comment(lib, "WINMM.LIB")

using namespace std;

string str;

class bulb

{

public:

      void first(int time);

      void second();

      void third();

      string str;

};

void bulb::first(int time)

{

      str.assign(time,'\t');

    cout<<str<<" *****************************************************************"<<endl

           <<str<<" *********************** *********** **************** ************"<<endl

           <<str<<" ******        ********** ********* **************** * ***********"<<endl

           <<str<<" *********  ************** ******* **************** *** **********"<<endl

           <<str<<" *********  *************** ***** **************** ***** *********"<<endl

           <<str<<" *********  **************** *** ****************         ********"<<endl

           <<str<<" *********  ***************** * **************** ********* *******"<<endl

           <<str<<" *******        ************** **************** *********** ******"<<endl

           <<str<<" *****************************************************************"<<endl;

}

void bulb::second()

{

      cout<<str<<"* ************************************************************ **"<<endl

          <<str<<"* **********************            ************************** **"<<endl

           <<str<<"* **********************  ********  ************************** **"<<endl

           <<str<<"* **********************  ***  ***  ************************** **"<<endl

           <<str<<"* **********************  ********  ************************** **"<<endl

           <<str<<"* **********************            ************************** **"<<endl

          <<str<<"* ************************************************************ **"<<endl

           <<str<<"* ************************************************************ **"<<endl;

}

      void bulb::third()

{

    cout<<str<<" *****************************************************************"<<endl

           <<str<<" *********************** *********** **************** ************"<<endl

           <<str<<" ******        ********** ********* **************** * ***********"<<endl

           <<str<<" *********  ************** ******* **************** *** **********"<<endl

           <<str<<" *********  *************** ***** **************** ***** *********"<<endl

           <<str<<" *********  **************** *** ****************         ********"<<endl

           <<str<<" *********  ***************** * **************** ********* *******"<<endl

           <<str<<" *******        ************** **************** *********** ******"<<endl

           <<str<<" *****************************************************************"<<endl;

}

int main()

{

    int number1=1,number2=0,number3=0;

      string str1;

      bulb mybulb;

      do

      {

         str1.assign(number2,'\n');

            number2++;

            number3++;

            cout<<str1;

         if(number2==10)

                number2=0;

            if(number3==5)

                  number3=0;

            switch(number1)

            {

            case 1:mybulb.first (number3);   system("color 0d");

                  break;

            case 2:mybulb.second ();   system("color 09");

                  break;

            case 3:mybulb.third(); system("color 08");

                  break;

            case 4:mybulb.first (number3);   system("color 04");

                  break;

            case 5:mybulb.second ();   system("color 05");

                  break;

            case 6:mybulb.third(); system("color 0e");

                  break;

            }[1]

          

            Sleep(10000);

          

            system("cls");

            if(number1==6)

                 number1=1;

            else

                 number1++;

      }while(number1!=7);

       return 0;

}

五、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曲线等)

     

六、实验分析及结论

分析

问题一:没有办法使图案间隔显示。

解决方法:用sleep函数使图案停留几秒钟,再利用清屏函数清屏,继而显示下一个图案。

问题二:所显示的图案没有颜色。

解决方法:利用系统函数systemcolors)显示函数。

问题三:无法按要求一次显示图案。

解决方法:利用switch语句一次调用类成员函数达到目的。

问题四:所定义的字符串为进行初始化,使得输出结果和预想的不一样。

解决方法:对所定义的变量,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初始化。

问题五:在表达式中将等号错写为赋值号,使得输出结果和预想的不一样。

解决方法:将等号写为正确的形式

结论对象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该类的一个对象,成员对象的初始化必须通过构造函数的初始化表进行,且按照其声明的顺序在构造其所属类的对象之前构造

七、回答问题

问题:

     本次实验的收获和感触是什么?

回答:

通过本次霓虹灯实验发现C++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C++中需要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1]

更多相关推荐: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

实验报告 范本

研究生实验报告范本实验课程实验名称实验地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范本实验时间年月日一实验目的熟悉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基于聚苯胺敏感薄膜的气体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材料制作材料表征探测单元制作与测试实验结果...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证技术学实验项目名称捺印手印样本指纹显现提取班级与班级代码074213070853实验室名称或课室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专业任课教师刘红学号0925020xx20姓名康杰辉实验日期20xx年12月1...

实验报告要求及范文

滁州市政府组织退耕还林(黑体,小二,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5060451007范雪花(学号,TimesNewRoman,四号)(姓名,宋体,四号,单倍行距)一、实验目的(宋体,四号,单倍行距,段前…

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科学实验报告单2科学实验报告单3科学实验报告单4九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0九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1九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2九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3九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4九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5九...

实验报告

实验三用ethereal工具探究TCP协议班级08软件工程1班学号20xx41404105姓名詹朝生一实验目的分析TCP协议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EtherealIE...

实验报告格式

2020学年第学期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食品添加剂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所在组别同组成员实验地点实验时间实验一几种食品添加剂在果味饮料中的应用实例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1

北京林业大学13学年14学年第1学期数据结构C实验报告书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电子131姓名潘林学号131114119实验地点北林学研N09任课教师孟伟实验题目基于线性表的图书信息管理实验环境VisualC...

实验四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统计实验实验名称实验三参数估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专业班级...

实验报告一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图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设计性实验报告班级20xx级2班学号姓名旧城余约实验项目名称图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实验所属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室中心B01407指导教师鲁云平实验完成时间20xx年6月3日一实验目的1熟悉图的存...

实验报告

二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

实验报告(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