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2

时间:2024.4.14

正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必须通过集聚优势要素,打破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依托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依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的发展思路,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为弄清正阳县产业集聚区现状,优势有哪些,存在的问题等,正阳县工业区管委会对全县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正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以农副产品加工、农机铸造、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正逐步实施,二横八纵的道路网也已初步形成,区内入驻企业35家,累计完成投资6.7亿元。20xx年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832万元,标准化厂房完成投资7695万元,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全年实现主营业收入18.5亿元,创利税1.64亿元。20xx年新开工项目6个,投产建成项目1个,在建项目5个。枫华集团投资的生态食品和生物有机肥、东方塑业、百蓓佳纸业、原野化工、 1

农机加工、酿酒等项目正在入园建设。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以维维集团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以骏马化工为龙头的化工园区,以广源建材为龙头的建筑建材园区,以天成纱业、美食美客、森鑫木业、正华面业等为龙头的综合园区等四个园区。

(二)主要问题

1、集聚发展缓慢。产业集聚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规模较小,建成区面积占规划区面积不足20%,产业集聚区规划高度依托城市规划,原城市规划框架小,工业用地规划少,造成产业集聚区规划内可用土地较少。

2、管理体制亟待创新。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按照职责划分,应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管理委员会定位不准,权限不清,职能不全,受人员、经费、办公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起不到核心作用,协调工作难度大,只能被动地搞服务,不能把众多相关部门凝聚成园区管理的合力,无法为企业创造最优的发展环境。

3、高新技术产业空白。集聚区内入驻的企业都属于传统产业,产业集聚程度不高,集聚区内部还没有充分形成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存在技术水平偏低、项目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偏低等问题。

4、环境仍需优化。产业集聚区内存在“四乱”现象,挂牌保护制度、封闭式管理制度没有落实,企业利益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影响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一些企业反映个别单位有乱收费 2

现象,个别企业老板有悲观、失望情绪。

(三)有利条件

1、产业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正阳地方经济在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大潮的带动下迅速崛起,涌现了美食美客花生蛋白有限公司、华星铸造、三星铸造、骏马化工、维维集团等一批省内和地区内知名企业,这些企业是正阳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域经济圈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正阳县产业集聚区是正阳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上述企业已入驻集聚区内,是集聚区产业发展的支柱和基础。

(1)食品加工:正阳县是农业大县,花生、生猪、优质小麦,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优势,现拥有食品加工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2800人。维维粮油、王勿桥醋业、三杰面粉、正华面业、花生食品厂、恒盛食品厂等6家为龙头的企业,年加工量达360万吨。

(2)机械铸造:目前,正阳县球铁行业已有一定规模,华星铸造、威达铸造、裕华合金、精密铸造、春秋铸造等5家企业都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全县球铁生产能力达到15000吨,年产球铁8000吨以上,主导产品为汽车及其他机械配件,主要销往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3)精细化工:正阳县化工产业以骏马化工集团为代表,该行业主导企业有骏马化工有限公司和天力新能源有限公司2家,其中骏马化工规模较大。经过技术改造,该公司拥有固定资 3

产8000多万元,拥有60000吨合成氨、30000吨甲醇、1.5万吨三聚氢胺的生产规模。

2、区位优势。

正阳县西临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东靠京九铁路、106国道,南北连接312国道、宁西铁路、新阳高速和叶信高速。距郑州和武汉两机场均为2个小时车程。阿深高速和明临、确平、永定、吴黄四省道纵横贯通全境。

3、自然条件优势。

正阳县位于暖温带南部,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兼有两种气候特征,属大陆性季风型的亚湿润气候。境内气候差异很小。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多变,夏热冬冷,秋季降温较快,雨热同季,干湿冷暖适中。项目所在地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度约1/200坡度,属浅丘平原。项目选址,地势平坦,地基稳定性好,无不良地质地段,地质情况良好,承载能力强。

全县水资源总共9.37亿立方米(扣除重复部分,不包括过境水),可利用量1.6亿立方米,已利用量0.1786亿立方米,占可利用量的11.2%。

4、基础设施优势。

距集聚区1公里处,有日供水3万吨水厂一座,可以满足集聚区用水需求。另外在需要的情况下,集聚区可另打自备井以解决用水缺口。

4

集聚区四周规划城市排水(含污水、雨水)干管,集聚区内部分铺设分支管线,经汇总后送往位于集聚区东部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距集聚区1公里,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及排水要求。

全县现有110千伏输变电站2座、35千伏输变电站6座,年供电量15000万千瓦,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项目区通讯基础设施良好,已实现了移动通讯无缝覆盖,长途电话实现了光缆传输,开通了宽带互联网和无线上网业务,有线电视和网络线路接入便捷。

(四)制约因素

1、企业建设资金和用地不断收紧,工业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影响。

2、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层次不高,真正在全县叫得响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还不多,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二、建议

(一)采取行政区域管理模式。一是将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内的村组划归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管辖(调整区划)。集聚区管委会隶属县政府,享受当地一级政府管理职能,提升规格、健全机构和充实人员,全面行使整个产业集聚区内的开发建设、经济工作和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二是享有对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权,在今后产业集聚区土地征收、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出租、项目入驻等工作就可以直接开展,避免了责任单位多,职 5

责不清,相互推诿扯皮,使简单问题复杂化。

(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严格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对入驻项目按单位土地投入产出强度、容积率等指标进行评审论证,明确绿地率、企业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对达不到标准的坚决杜绝其开工建设。国土资源局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合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年度用地指标优先保证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三)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供电、供水、供气、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把集聚区建设与交通设施完善结合起来,及早谋划和加快完善电、气、热等能源基础设施。二是成立中小企业园区,加快园区内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建设,降低中小企业的入园门槛和创业投资成本,吸纳中小企业快速向园区集聚。三是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完善学校、医院、住宅、服务网点等设施建设,逐步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区。

(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要走节约、环保、高效之路。要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整个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始终,不能饥不择食,以降低环保门槛来吸引外来投资项目,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严加控制,超出环保指数的,坚决予以拒绝。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节能降耗创效益,减少排放保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

6

三、发展思路及目标(“十二五”时期)

(一)发展总体设想

产业集聚区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发展以食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以机械加工、家具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为辅助产业,以现代商贸物流为支撑产业的现代产业集群,成为河南省重要的食品产业基地;驻马店市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正阳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先导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功能复合、宜业宜居的新型产业集聚区。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产业集聚区功能趋于完善、扩大产业优势、发挥集聚效应的重要时期。要把握时机,拉长产业链条,力争培育3-4家省内或国内同行业龙头企业,打造5-6种省内或国内知名品牌产品,实现城镇化、产业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发展。

规划入园项目25个,入园企业总数达85个,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13.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807.24公顷,居住人口达到3.0万人。

三、主要发展任务

(一)理顺管理体制

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尽快建立完善集聚区管理机构,形成统筹、高效、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采取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等方式,妥善解决集聚区与所在乡镇政府的职能交叉问题,使集聚区管委会在为区内企业提供服务中有职、有权、有钱。

(二)优化投资环境

制定落实企业入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以积极的态度,营造 7

优良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力争通过政策的优惠和环境的优化,把正阳县打造成招商引资的洼地,力争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谋得新优势,赢得新挑战。

(三)打牢硬件基础

不断加大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按照集聚区规划,构筑集聚区循环路网,完善配套设施,拉大城市框架,为集聚区长远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四、对策措施

(一)科学规划论证,准确把握产业集聚区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

在集聚区建设中,要以科学的态度把握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可利用的区位、资源、交通等比较优势,在专家论证、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园区的定位,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从根本上避免盲目争抢项目和重复建设等资金、资源的浪费问题。

(二)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使之日趋合理

通过加大对食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力度,逐步降低初(粗)加工行业和低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提高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名优产品的比重,促进全县食品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进区项目评审决策机制

一是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进区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审定进区项目的准入、用地面积、用地规划及选址、土地价格、享受的优惠政策,以及必须由领导小组审定的其它事项;二是认真组织项目评审,严格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协调各有关方面为企业解决项目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四是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对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部门和 8

个人认真查处,为项目进区建立高效、透明、廉洁的行政环境提供保障。

(四)加大政策扶持,加快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融资难、配套缺的现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集聚区内融资、担保、产品交易、物流配送、检验检测、科技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研究制订包括土地、价格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各类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提高全县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五)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实现产业集聚

根据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切实需要出台有利于产业集聚的优惠政策,提供优惠条件,做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实现产业集聚。一是要坚持市场导向,选择国内外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产品;二是立足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三是塑造产业品牌,靠特色体现优势,提高竞争力;四是内外协作,实现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正阳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20xx年4月21日

9


第二篇:关于对漯河临颍等五个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关于对漯河临颍县等五个产业集聚区的考察报告

(20xx年7月18日)

7月13日至14日,许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献波带领6个县(市、区)的常务副县(市、区)长,经济开发区、东城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以及全市1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的负责同志先后来到漯河临颍、南阳西峡、三门峡、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4市的5个产业集聚区,围绕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主导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管理体制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两天时间,我们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和座谈发言,既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又受到了启发、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干劲。现将4市5个产业集聚区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漯河临颍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规划面积16.25平方公里,20xx年以来区内累计投入77亿元,建成“五横十三纵”18条道路61公里,配套设施同步到位,入驻工业项目68个,亿元项目38个。其中,今年完成投入21.1亿元,修建道路8条18公里,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个,下半年将有8个亿元项目陆续开工,预计全年投入突破50亿元。被确定为全省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 1 -

(二)南阳西峡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规划面积20.1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8.17平方公里,发展区5.5平方公里,控制区6.5平方公里。目前累计入驻企业182家,投产企业137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11家,超千万元企业30家,外资企业10家,20xx年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税收4.9亿元,同比增长30%和17%。截止目前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45.18亿元,从业人员2300人。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

(三)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规划面积10.85平方公里,发展区和控制区3.2平方公里,建成区7.65平方公里。管理机制设臵为正县级管委会。入驻企业158家。其中23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高新技术产业项目35个。20xx年1-5月份,该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投资强度达到230万/亩。

(四)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该集聚区位于三门峡市西部,于20xx年5月成立,是全省重要的铝工业、节能照明产业基地和全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1个办事处、1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26万人。集聚区“三规一评”已批复,主导产业为铝工业、节能照明和装备制造等。目前,累计入驻企业85家,企业固定资产达256亿元;20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亿元,税收6.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亿元;今 - 2 -

年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6亿元,实现税收收入3.2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28%和58%。

(五)郑州国家高新区

该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目前入驻企业3000余家。经过20年的建设,现已形成电子信息、动漫创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1/3,20xx年以来新引进和扩大再生产亿元以上项目38个,与广州、天津、苏州高新区一起,经科技部批准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同年7月被中组部批准为河南唯一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二、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原动力,创造性地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一是抢抓发展机遇。西峡是我省西南边陲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临颍也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发展工业的优势并不突出。近几年,之所以发展迅猛,关键是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抓住了全省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良好机遇,倾注全县之力高起点编制规划、大力度推进招商、快节奏建设项目,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爆发点。 二是树立创新理念。考察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于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在于拥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数量,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西峡县产业集聚区累计 - 3 -

建立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级实验室及现代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39项,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知名商标6个。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引进的恒生公司柠檬酸氢钾项目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 “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嫦娥一号”等航空航天设备,并对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拥有全省三分之一的科研机构、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中心、4个院士工作站、8个部属研究院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它们还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西峡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九城集团有限公司汉冶特钢项目秉承“差异化”经营理念,生产“特重、特厚、特型”钢材,在全国钢铁市场占一席之地,成为全省百强企业。三是突出市场运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破解产业集聚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资金和土地瓶颈,是每个地方面临的共同难题。在这方面,临颍、西峡县等地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就是遵循市场规律,大胆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成立土地收储中心、出台优惠政策、包装项目、定向招商、吸引民间资本等方式,引进市场主体、社会资金参与本地经济社会建设,形成了产业集中布局、项目集中开工的建设热潮。

(二)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发挥自身优势,培 - 4 -

育主导产业。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挥“中国食品名城”和中原腹地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培育以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条。西峡县产业集聚区依托资源和环境优势,培育以特钢及冶金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条,今年有21个工业项目被列入省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打造以黄金及有色金属冶炼、铝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条。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则依托技术创新优势,大力培育信息通讯、动漫创意、新能源等主导产业。通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突出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力度。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围绕食品加工这一主导产业,利用其良好的闽商基础面向福建、浙江等地开展定向招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局委,提出“二线干部上一线、一线干部上火线”招商要求,实行项目建设“三个一”工程,即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包到底。每个项目都有一名县级干部、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三名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包招商洽谈、包项目落地、包建设进度、包问题解决。对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集中入驻产业集聚区,投产后形成的税收按“飞地经济”模式,由产业集聚区与引进项目的乡镇按二八比例分成。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由分包县级干部向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汇报研究解决。对未引进项目的单位负责人不得参加相关会议或在后排听会。通过奖惩激励,形成了“大员上一线、干部上火线”、“招商有功、误商有责”的浓厚氛围。今年1-6月 - 5 -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个,完成投入21.1亿元,下半年将有8个亿元项目陆续开工,预计全年投入突破50亿元。三是坚持规划引领,集中布局项目。考察的五个产业集聚区都把规划工作放在先行位臵突出抓好。一方面按照“三规合一”的要求,投入400万元左右的资金,高标准编制了产业集聚区的各项规划,并在醒目位臵制作了产业集聚区鸟瞰图、三规平面示意图。另一方面严格按照规划的功能分区集中布局项目,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如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新上的11个亿元项目,8个都是食品加工项目。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国家动漫产业园集聚60余家动漫设计制作企业,占郑州市的70%.。

(三)坚持把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保证,扎实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工作。针对现有行政管理框架下“有人不干事,有事没人干”的现象,西峡县重点建立四大机制:一是政策激励机制。出台对产业集聚区新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分档奖励土地征收费用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返还政策。实行县统一规划建设、乡镇项目税收和统计渠道不变的“两不变一统一”政策,提高乡镇上项目的积极性。二是环境优化机制。县委、县政府公选一名专职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负责对企业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在媒体公示“涉企收费明白卡”,实行“保姆式、一站式”审批服务,做到企业与部门、群众“零接触”。 三是要素保障机制。在用地保障上,成立土地收储中心收储土地,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对拆迁户集中安臵,对项目用地采取 - 6 -

移山添沟的办法进行平整;在融资保障上,县财政注资1.5亿元,成立县财和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以西排公司为主体组建源盛公小额贷款公司。四是组织推进机制。明确县直部门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的责任,并纳入目标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分包责任制、重大项目建设奖励机制,坚持周例会、月督察、季观摩制度、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完善联审联批、企业服务日、现场办公制度,及时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

三、我区与先进产业集聚区的差距

(一)思想重视程度还不到位。通过两天的考察,我们深深的感到,5个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拉动就业的主渠道、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动机。究其原因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更深一层,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更强一些。与之相比,我们对产业集聚区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把产业集聚区放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来推进、来落实,对“四集一转”、“三规合一”、“ 三个服务平台”、“四个机制”的概念、实质、要求理解得不够清晰、认识得不够透彻、把握得不够准确,从而导致工作成效不够明显。

(二)主导产业急需提档升级。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始建于20xx年3月,在前期发展过程中,诸多的原因造成进园企业门槛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虽然在省级评审通过的产 - 7 -

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以纺织服装加工和装配制造为主导、汽贸物流为辅助的产业格局,但对主导产业的论证还不够充分,招商引资的力度还不到位,培育措施还没有及时跟上,产业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大,不能完全体现“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从而导致集聚区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不够明显。

(三)招商引资成效不够显著。我们考察的4个县市都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开展 “大招商、招大商”活动,促进产业链上相关企业跟进配套,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势头很猛。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两年时间共引进闽商企业30多家。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的总投资56亿元的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整车生产项目,是今年全省项目观摩中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40亿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0MW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年产值超过50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固态照明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并将形成覆盖半导体照明生产和研发的全方位的LED产业链条,成为国内首家“LED固态照明产业化应用基地”。与他们相比,我区招商引资的项目整体水平不够高,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的力度不够大,大个头的龙头带动项目比较少,项目建设缺乏储备和后劲。目前,我们仅仅解决了项目集中落地、企业集中发展的问题,而没有真正做到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选择项目,围绕产业 - 8 -

链条延伸集聚项目,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差,没有形成链条式发展的有机群体。

四、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将以此次学习考察和项目观摩活动为契机,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专题会议,传达贯彻省市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考核办法、领导讲话精神,认真分析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机制,炒热广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想认识,力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对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要到位。产业集聚区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二是对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理解要到位。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集一转”,即“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企业(项目)集中布局是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产业集群发展是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资源集约利用是集聚区的本质要求,功能集合构建是集聚区的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从而实现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目标。三是对产业集聚区与城市新区、专业园区的相互关系区别要到位。

- 9 -

(二)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完善措施,认真落实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一是明确目标任务。20xx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自20xx年起,两年内年度新上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不低于30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长30%以上,企业(单位)营业收入、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度增速明显高于全市总体水平。二是加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力度。利用产业发展规划修订的机会,高标准修编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规划,做到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有机融合,实现“三标”同向,“三规”合一。要认真执行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合法性。三是突出主导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围绕确定的纺织服装加工、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业布局产业项目、引进资金,积极推动项目、资金围绕三大特色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两年内力争培育一个50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四是强化项目建设。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完成30亿元以上,并实质性开工2个以上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单体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3亿元、厂房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的重大项目;自20xx年起,两年内项目投资额力争实现倍增,开工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年度递增。同时加强项目谋划,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和完善项目储备库,储备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总投资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注重提升投资强度,新上产业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180万元/亩。五是加 - 10 -

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招商引资任务,在县级领导干部中实行“三个一”工程,在办事处实行“二分之一” 工作法,书记、主任轮流外出,保证80%的时间和80%的精力用在招商,年度引进一个5000万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建立专业招商队伍,突出主导产业、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招商和专题招商活动。坚持产业链式招商、“区中园”招商、以商招商,每年引进2个以上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2-3个“区中园”。加强招商引资宣传,力争9月底之前按要求制作“一个沙盘模型、一本招商引资宣传手册、一张宣传影音光盘”,并在显著位臵树立大型“产业集聚区形象效果鸟瞰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空间发展规划图”。六是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投融资平台建设,改善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年底前长城投资公司总资产达到1亿元以上。注重开展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 、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等方式融资,融资规模每年不低于3亿元。七是加快创业孵化园建设。加快土地征用、规划手续办理速度,建设一个创业孵化园,其中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不低于30万平方米, 4层以上标准化厂房占地面积达到占用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引导中小企业在集聚区内集聚发展。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0xx年完成宏腾路东段、北外环拓宽、魏文路北延等道路建设任 - 11 -

务,实现供排水、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与区内外设施的互通对接。两年内力争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重点加快现代物流、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和检测检验、市场交易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公共平台建设,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九是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用足产业集聚区在供电、财税、用地、环保等方面扶持政策。用好财政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主导产业培育。用活省市赋予产业集聚区的县级行政审批权限,搭上“直通车”,加快到市直部门办理报批手续进度。

(三)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健全机制,着力抓好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各项制度建设。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参照市里的模式和做法,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干部任产业集聚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具体负责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作。二是健全管理体制。按照办事处管理模式,设臵正科级规格的管委会,承担园区建设、企业服务及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建立联席会议月例会、现场办公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不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坚持和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健全月通报、季考核、年奖惩的激励机制,年终排名进入全省前30名,对园区主要负责人和主管领导进行表彰奖励;年终排名在全省后30名,对园区主要负责人和主管领导进行实施行政问责。落实“异地投资、 - 12 -

税收分享”政策。对办事处引进符合主导产业集中入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投产后形成的税收按“飞地经济”模式,由产业集聚区与引进项目的办事处按三七比例分成。

- 13 -

更多相关推荐: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的调研报告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是我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推手为进一步规范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产业...

鲁山产业集聚区发展调研报告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调研报告贺庆伟根据工作需要近期对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现把调研情况简要汇总如下一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基本情况1总体发展概况鲁山县产业集聚区是省定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关于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调研以偃师市岳滩镇三轮摩托车产业集群为例委托单位中共偃师市岳滩镇委员会偃师市岳滩镇人民政府调研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未来学院偃师市挂职锻炼服务队调研队员朱小克赵...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鲁山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公共模板请自行修改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是我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推手为进一步规范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

县产业集聚区有关情况调研报告

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有关情况调研报告市民政局根据行政区划如何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调研提纲的要求现将伊川县产业集聚区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伊川县产业集聚区省政府首批确定的180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之...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对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新蔡县产业集聚区纪委副书记李勇许宏江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工业集聚区优势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产业集聚区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是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当前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逐渐成长为市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镇居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动机为了切实摸...

产业集聚区环评调查报告

明港镇产业集聚区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背景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全面...

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调研报告

栾川县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解产业集聚区实施管理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对土地利用情况实施管理水平实现土地用途管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我局对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情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一产...

关于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的调研报告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实施东部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综合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条件着眼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推进我市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实现东...

关于乡镇工业聚集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1期总第34期潜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年八月十一日关于乡镇工业聚集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期县政府办会同县发改委财政局等单位组成调研组先后赴痘姆梅城槎水黄柏官庄黄铺余井源潭王河等9个乡镇通过看工业聚集区规划...

江苏省风电产业集聚状况调研报告

江苏省风电产业集聚状况调研报告时间20xx07271江苏省风力资源状况概述22江苏省风电产业概述23南京地区331南京风电产业现状332南京风电企业一揽433南京风电在建项目一揽54无锡地区541无锡市风电产业...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