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期末复习计划

时间:2024.4.13

高一政治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高一政治备课组

6月11日,已将《政治生活》知识复习提纲发给了学生,教师布置复习范围,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每周复习1个单元,学生自主复习巩固。

6月末将结束新课教学,7月份进入期末复习。

7月2日,教师根据复习提纲对必修二《政治生活》所学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使学生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复习的内容有: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7月3日将进行主观性试题答题方法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真审题

(一)审题问:

1.“题问”的构成:“题问”一般由“范围限定”、“题问角度”、“题问落脚点”三部分组成。

2.审“题问”

(1) 审题问的范围限定:题问的范围限定主要是“所用知识范围的限定”,有时还包括其它条件的限定。一般主观性论述题(限制性试题)都有明确指定知识的运用范围,有些试题对所用知识范围不作限定(扩展性或开放性试题)。

(2) 审题问的角度:题问的角度就是指试题要求作答者以什么身份从什么角度来作答。就政治常识而言,经常出现的角度有:国家(含政府、人大等)、政党(主要是中共、民主党派、政协等)、公民(含青年学生)、学者等。

(3) 审题问的落脚点:题问的落脚点就是试题要求作答者回答的中心话题(问题),突出体现答题内容和命题意图。由于试题的“题问”有陈述句和疑问句两种表述方法,当我们难以把握题问的落脚点时,可采用转换句式的方法来加以判断。

3.审“题问”的注意事项:

(1) “题问”从推理方式上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它规定了试题答案设计的解题思路,是试题答案设计的主要依据。这关涉到审“题型”问题,下文另述。

(2) 对“题问”的三部分不应作机械的理解,有时某个组成部分没有在表述中明确写出,但一定隐含在表述中,需要注意补出。凡没有限定的即为开放性试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

(3) 抓住题问中的关键词,这有助于我们判断题问的落脚点。

(4) 审题问应放在优先的位置上。绝大多数考生总是习惯于先审材料后审题问,这样,审完题问后还必须再审材料,浪费时间。先审题问,在了解了答题方向(落脚点)、角度和范围后,带着问题看材料,会做到有的放矢。

4.审题问的意义:关系到答案是否离题、跑题,答题有没有分数的问题,在审题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二)审材料

1.审材料

(1)弄清事实材料共有几层意思,读懂每层大意。有些题目提供的事实材料或引文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考生须自己分出层次。

(2)把审事实材料和审题问结合起来从每层材料中概括出隐含的观点。然后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分析论证的客观依据。

(3)在此基础上综合归纳出各个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思想。

2.易出现的问题:(1) 不从材料出发,想当然,找不出材料中心;(2) 不能用理论来论述中心;(3) 层次不清,东拉西扯,使用术语不准确,自创概念和语言。

(三)审题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政治主观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我们根据题问在推理方式上的不同,可以把试题分为理解型和演绎式两大类。其中,理解型有两个特例一个简化的类型,即辨析式、评论式和直问式。

二、其他解题方法举例

1.挖掘命题蕴涵条件

从审题问的范围限定,可以知道,试题总是蕴涵着特定的答题条件。答题可能要求从各个角度,面面俱到;也可能只是要求从某一个方面或角度进行回答。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挖掘命题蕴涵的条件,明确命题的条件限制及要求。

2.转换题问表述方式。

面对“题问”,有时我们很难判断命题的意图和答题的落脚点、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转换命题的表述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答题规范

1.根据题型进行答题思路设计。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要求,具体见解题思路。

2.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要求设计答案。

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在命题意图上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命题,坚持应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突出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一般都是应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型试题,要求考生在设计主观性试题答案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要求设计答案,就是在把握理论知识要求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理论观点,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提示基本理论和具体实际问题的内在必然联系,把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具体的有机的统一起来设计答案。

3.按照规范、清晰、整洁、美观的要求设计答案。具体表现在:(1)恰当使用政治学科术语,语言表达准确、通顺、流畅,文字书写清晰、工整、秀丽。(2)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简练概括段落内容形成要点,要点前面标清序号。


第二篇:高一政治期末复习第三课~第四课


人教版高一政治------期末复习第三课~第四课

一.教学内容:

期末复习提纲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第一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1. 企业及其作用

(1)市场主体的含义和内容。

(2)企业的含义。

(3)企业的作用。

(4)企业的建立和企业法人。

2.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1)公司的含义。

(2)公司的种类。

①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

②有限责任公司。

(3)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3.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必须进一步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4.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的定义。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4)企业兼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①企业兼并的基本含义。

②企业兼并的意义。

③“强强联合”的意义。

(5)企业破产是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

①企业破产的基本含义。

②企业破产的意义。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者

2.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1)国有企业经营者首先应该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

(2)经营者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经营者应该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

(4)良好的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竞争的作用。

①企业信誉和形象的含义。

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

(5)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第一节 三大产业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三大产业的划分及比重

①三大产业的划分。

②三大产业的比重。

③国民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

④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

1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农业的基本含义。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③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④发展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 ⑤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2.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工业的基本含义。

②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我国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途径。

①我国工业发展现状。

②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支柱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①第三产业的基本含义及划分层次。

②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2)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

①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②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意义。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①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③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④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2)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①职业技能的高低是影响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重要因素。

②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劳动者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

(3)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①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

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准则。

③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2. 劳动合同制度

(1)劳动合同制度概述。

①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

②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③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④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2)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①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③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法律保障。

3.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②社会保险。

③社会救济。

④社会福利。

⑤社会优抚。

(2)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①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①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需要。

②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三课重点:

1. 关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掌握重点,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讲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教材阐述企业经济效益重要性是按照这种思路安排的:先小后大,即先企业,再国民,最后是制度;先微观后宏观,即先具体,后抽象。具体地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对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国民来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社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然,教师在归纳时要向学生讲清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或意义,不只上面所说的三点,还有其他一些,但教材上主要讲了这三点。

其次,讲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这里只讲了主要的。 第一点是依靠科技,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点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最主要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单纯依靠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设备,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方式。

第二点是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这一点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谈的。

当然,用提高管理水平的方式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第一点依靠科技也是分不开的,因为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同时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因此,如果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目的的话,那么依靠科技和管理这两种方法和途径来达到目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两个不同的侧面而已。

2. 关于“法人”、“企业法人”、“法人企业”、“非企业法人”

这也是本课的难点。因为,这些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名词,这些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概念难以理解和掌握。

首先,弄清什么是“法人”。 “法人”只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它不是具有生命的“人”,而是在法律上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照法律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弄清了“法人”概念后,就对“企业法人”、“法人企业”和“非企业法人”三个概念容易理解了。“企业法人”就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数额,有组织章程、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都是企业法人。而“企业法人”和“法人企业”是同一概念,只是提法不同而已。

“非企业法人”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它们是“法人”,但它们主要从事国家行

3

政管理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次,在弄清了上述概念的基本含义后,可以采用比较法来加深理解。

“法人”和“自然人”是相对应的一组概念。

“企业法人”、“法人企业”和“非企业法人”是相对应的一组概念。

第四课重点: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如果将国民经济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农业便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是人类开始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也就不会有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其他部门;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所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道理浅显,虽然是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但并不难理解。

(1)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农业为我国12亿多人口提供食物和其他消费品这一事实。中国农业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使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还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饥饿与贫困作出了重大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解决12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我们应该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农业的首位。那种“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有钱可以到国外去解决粮食问题”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为,其一,我国人口之多,要解决吃饭问题依靠外购是不可能的,任何国家都没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其二,我们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国家的吃饭问题都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那么这个国家的自立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基础。

(2)从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制约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都比较低。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加之我国农业生产又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生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3)从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看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呈现着这样一个规律性现象: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证实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2. 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必须走农科教结合的道路。

我国农业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

(1)什么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际上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维护生态、保障安全,努力提高效益上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粗放型增长是造成我国农业波动和农业落后的重要根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必须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2)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产量、提高质量要靠科技进步,必须发挥人才的作用,而人才的培养又要靠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所以,只有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最终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应该看到,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只占3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60%还有相当差距,同时,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也相对较低。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农业发

4

展的因素,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增强学生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还需稳定和完善党的有关政策,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业投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物质基础;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将我国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3.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重点。

从理论角度分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主要是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而言的。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没有工业的存在与发展,没有工业为其他部门提供的机器设备,就不会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所以,清楚工业的主导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这个问题,需把握两点。

(1)应明确这里所说的工业,是特指现代化机器大工业。现代化机器大工业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工业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是以家庭手工业(指编织、农具修理等农民家庭副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补充)和个体手工业(从事小商品生产)形式存在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经过18世纪的产业革命,逐渐发展为机器大工业这一现代工业形式。 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起点和推动力。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工业现代化问题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这个历史阶段时才产生的。这就从历史角度说明,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能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来装备工业,才能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

(2)工业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劳动工具上,而劳动工具主要是由工业部门制造的。工业特别是机械工业,不断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

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在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代替了手工劳动,才开始产生了以蒸汽机为动力机的现代工业;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又提高到电气时代的现代化;20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开始从电气时代的现代化向原子能现代化阶段过渡,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开辟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新阶段。工业日新月异的进步,保证各个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3)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源泉,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为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指明了方向。概括起来,有以下特征。

(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进入信息时代,不仅工业化的内容与传统工业化有所不同,而且在技术上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现实可能。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诸多新兴产业,同时它以其极强的渗透力同传统产业广泛结合,可以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工业化,必须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

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改变主要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

5

长方式,不仅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会遇到困难,而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将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工业化是发展工业并用先进的工业技术装备

农业等传统产业部门的过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客观上与扩大就业存在一定的矛盾。人力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同时也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在工业化进程中要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就业岗位的关系,既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5. 在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这是本课的重点问题。

在今天,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成为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讲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主要是强调还没有形成同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即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拖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而建立起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三大产业的合理结构,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此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之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形成合理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培养人才等必不可少的服务,促进第一、二产业生产的发展,推进我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②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③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典型例题】

1、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是( )

A. 前者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后者不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

B. 前者的股东负有限责任,后者的股东负无限责任

C. 前者是许多产权人的联合,后者是少数产权人的联合

D. 前者是资本主义的,后者是社会主义的

答案:A。两者的股东均负有限责任,都是产权人的联合,所以B、C错。两种公司形式都是企业的一种形式,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可以使用它们来发展经济。

20xx年3月5日,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据此回答第2题:

2.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这是因为 ( )

①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②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

③农业的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到我国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④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技术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从当前来看,这一问题也是高考的重点,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材料来看,体现了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方向。从本题题干看,主要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因;从四个题肢看,①②③分别从农业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加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是正确的;而决定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是农业,而是工业,所以④题肢是错误的。

【答案】A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张于2003 年 9 月 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买北生药业股票2000股,每股票面金额16元,预期每年可以获得 5%的股息。而当时银行存款的年利息率为1.98%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年后小张购买的 2000 股股票价格是( )

6

A. 39600 元 B. 80808.08 元 C. 49500 元 D. 32000 元

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基本特征是( )

A. 职工代表大会 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B. 董事会

C. 股东代表大会 是以股票为纽带的联合体 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D. 监事会 投资人以盈亏为目的

3、股票对股份公司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股票的正确说法是 ( )

①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

②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是为了筹集资本

③股票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④股票一经上市,可以自由买卖或者退股,但退股时只能退还本金,不计股息

⑤股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从股票升值中取得收益,是一种投机行为

⑥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公开集资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③④⑥

4、企业之所以要狠抓产品质量,是因为( )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质量好的产品价值量大

C. 产品质量决定其价值 D. 产品质量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5、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市场,因为( )

A. 企业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B. 企业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

C. 离开企业,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 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市场上产品的丰富程度

企业法人与法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企业法人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遵守《企业法》的人 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③依法成立,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④法人型企业

⑤要有必要的财产、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7、所谓法人,就是指( )

A. 具有法律地位的自然人 D. ①②④ B. 依法行使民事权利的人

C. 遵纪守法的人 D. 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20xx年5月10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企业是经营实体,企业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用户绝不会因为你是国有企业,就愿意花大价钱买你的产品,用户需要的是性能价格比较好的产品。据此回答8—10题。

8、企业是经营实体,意味着( )

A. 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主要活动

B. 为减轻负担,企业不宜从事生产经营以外的事情

C. 企业是非盈利性机构

D. 企业是惟一的市场主体

9、企业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这表明了( )

A. 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B. 企业是盈利性机构

C.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D. 提高社会效益是企业生产的惟一目的

10、用户需要的是性能价格比较好的产品。这表明( )

A. 人们能够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7

B.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C.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D.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据《经济日报》载文说,对于以专业化操作追求规模利润的新生商家来说,一方面注重利润,另一方面,需要寻找与自己合拍的厂家。以厂家的品牌影响来扩张势力. 而同时,厂家也寄希望于通过商家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据此回答11一12题。

11、由材料可知,这里的“商家”( )

A. 是法人。它是一种社会组织

B. 是企业。它是追求利润的

C. 是联营企业。它是多个厂家的联合

D. 是公司。它是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

12、希望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表明厂家是为______而生产。( )

A. 使用价值 B. 市场 C. 价格 D. 国家

13、国内电信制造业有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深圳华为四巨头,其中规模最大的华为19xx年销售收入约10亿美元,而摩托罗拉是294亿美元。“巨大中华”四巨头捆在一起,规模尚不足摩托罗拉的1/10。因此,“巨大中华”四巨头应该〈 〉

A. 采取多种形式的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B. 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壮大经济实力

C. 与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合并,充分利用外资优势

D. 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

14、企业之所以要重视经济效益,从企业本身来说,是因为( )

A.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B.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C. 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5、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方针的目的是( )

①优化资源配置 ②增强企业竞争力

③避免企业优胜劣汰 ④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江苏省某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坚持职代会制度,主动邀请职工全方位参与,献计献策,民主评议,加强厂务公开,实现全员监督,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16~18题。

16、之所以要坚持职代会制度,是因为( )

A. 职工是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者

B. 职代会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有生产指挥权

C. 企业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D. 厂长必须支持企业职代会的工作

17、职工全方位参与,实行全员监督( )

A. 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客观要求

B. 有利于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C. 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D. 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18、职工以主人翁身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构是( )

A. 企业职代会 B. 企业工会组织 C. 企业党支部

19、国有企业经营者在国有企业中( )

A. 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

B. 处于政治核心地位

C. 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

8 D. 企业厂办公室

D. 是法人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据此回答20~21题。

20、这一谚语说明( )

A. 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的重要性

B. 正当竞争的重要性

C. 提高生产率的重大意义

D.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 )

A. 经营者的素质上

B. 企业规模的大小上

C.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D. 商品价格的高低上

22、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 ( )

①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②增加有效劳动力,降低农产品成本

③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

④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可使农民减轻负担48亿元。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今年农业税率降低可使农民减轻负担70亿元。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今年中央财政拿出396亿元用于转移支付。加快推进县乡机构等配套改革”。据此回答23—24题:

23、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 ( )

①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增长,拉动内需

②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③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杜绝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4、农民负担沉重历来是党和政府急于解决的心头大事,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

A. 减负问题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B.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 农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D.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 产 党和各级国家机关的基本宗旨

25、《半月谈》载文介绍,几年前兴起的“订单农业”,如今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农业经营新模式。它拉近了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使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更加明确,为农产品的畅销增强了保障。通过“订单农业” ( )

A. 农民直接面向市场,减少了销售环节

B. 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C. 可以确保农产品顺利销售,确保农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D. 有利于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路子

26、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今年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

A. 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B. 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

C. 工业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

D. 工业是国家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

9

27、为缩短我国同工业发达国家的距离,早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必须振兴我国的支柱产业。下列属于我国支柱产业的有 ( )

①建筑业 ②石化工业

④汽车制造业

A. ①②③④ ⑤机械制造业 B. ①②④⑤ ③煤炭钢铁工业 ⑥原子能工业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2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②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

③它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④它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条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9、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大力发展现代交通、旅游、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列关于第三产业的论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越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比例越高

B.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C. 第三产业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资料,发展过快,比例过高,就会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

D. 第三产业能吸纳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为就业开辟了广阔的渠道

30、在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占60%左右。我国20xx年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只占34.7%,这表明( )

①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②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同我国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相适应的

③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

④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A. 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1、就我国三大产业发展来看,今后15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是因为( )

①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②三大产业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③我国农业基础地位较脆弱,工业结构不合理并且整体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地位同等重要

A. ① B. ①② .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 ( )

A. 团结协作原则

B. 协商一致原则

C. 平等自愿原则

D. 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

33、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最核心的内容和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

A. 社会救济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B. 社会保险和既有利于生产又保障基本生活

C. 社会福利满足和平等互助

D. 平等互助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4、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 )

①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

②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③任何义务的履行总要以享受权利为条件

④劳动者在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35. 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 )

A.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

B.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C.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D.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36、在劳动者依法履行的基本义务中,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是 ( )

A. 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B. 劳动者的思想作风

C. 劳动者的文化水平 D. 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3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一部全面规定劳动权利与义务,保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据此回答《劳动法》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体现了( )

① 国家对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重视

②国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③劳动者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关心

④劳动者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参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xx年底,温家宝总理在为农民工讨薪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私营企业主克扣工人工资,使打工者有家难回,这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说经常遇到雇主赖账、克扣工资的情况,当一些人为此告上法庭时,却因为拿不出劳动合同而败诉。据此回答38—40题:

38、克扣工人工资( )

A. 侵害了劳动者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B. 侵犯了劳动者应取得报酬的权利

C. 违背了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

D. 能有效督促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

39、上述材料表明 ( )

①确立劳动合同是必要的

②签订劳动合同能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文化素质与收入高低关系密切

④劳动合同与每一个劳动者息息相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40、上述材料,给打工者的启示是( )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①签定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利益 ②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③选择与劳动者签定合同的用人单位打工 ④不要出来打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1、《中国共 产 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继续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的配套改革。关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国有企业减轻负担

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

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要避免成本加大,效率降低

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为各方面开展平等的市场竞争提供社会条件

A. ①②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包括( )

A. 劳动者应当完成任务

C.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B. 提高职业技能 D.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11 2、《中国共 产 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

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以上材料说明( )

A.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不能放松

B.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

C. 发展农业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D. 只要发展农业就能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3、20xx年,“非典”期间,我国卫生战线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和集体,如王晶、邓练贤、范信德、叶欣、陈洪光等。从他们身上反映出了( )

A. 遵守职业道德是每个劳动者基本的道德准则

B.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作在第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普通劳动者

C. 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D. 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近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历史表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与进步,首先需要工业. 尤其是机械工业为它们提供劳动资料。劳动资料的不断改进,特别是机器的发明和进步,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一向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则材料说明 ( )

A. 没有工业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B.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 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D. 工业不断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5、近期,浙江省杭州市对本市的建筑行业非法雇佣、虐待外地民工事件进行了查处。这样做 ( )

A. 符合《劳动法》的基本精神

C. 有利于规范劳动用工秩序 B. 有利于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D. 将会影响杭州私营企业的发展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一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消费性服务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这表明( )

A.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 在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同时,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C. 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D. 第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为继续落实“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20xx年中央财政支出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用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助资金由上年46亿元增加到92亿元。全国2235万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从20xx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地方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等生活困难问题;再次提高革命伤残人员等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A.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C.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D. 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三、问答题

1、目前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多数农产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一些地区出现了卖粮难、卖水果难??但与此同时,优质小麦价格一涨再涨,优质水果依然走俏??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中国共 产 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继续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2

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3)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一:南方某私立学校在招聘教师时许诺,加盟我校享受住房优惠待遇。受此影响,很多人纷纷加盟。签订劳动合同时并没有关于住房方面的条款,工作后,这些人大呼上当。结合材料分析,该学校的做法是否合理并分析原因。

四、材料分析题表1: 我国劳动就业状况 单位:万人

年度 全国从业人员 城镇从业人员 国有经济单位职工

19xx年 40152 9514 7451

20xx年 87736 28058 9782

表2:我国就业结构状况 单位:%

年度 从事第一产业人员比重 从事第二产业人员比重 从事第三产业人员比重

1980 68.9 18.5 12.6

2003 49. 7 16.6 33.7

注:一般发达国家农业就业人口5%、第三产业就业人口70—80%。

材料一: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水平,农村平均为5年,城镇平均为8年;大专以上学历者占3.5%。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800多万人,社会失业人员570多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亿多人。

材料二: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要积极扩大就业,继续实行鼓励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 促进多种形式再就业。”“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上述两表和材料一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及问题?

(2)结合对第一问的分析,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13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

2、C。只有股份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3、B

4、A。企业重视质量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B、C、D项的说法都是错的。

5、B。A、D项的观点是片面的,C项有迷惑性,它不符合题意。

6、C。企业法人首先不是自然人,故①②应舍去。

7、D。法人是社会组织而不是自然人,故A、B、C项都不对。

8、A。B、C、D项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9、B。企业以效益为目的就表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10、A。商品的性能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指商品的价值。

11、B。A、C、D项的认识都有片面性。

12、B。A、C、D项都不吻合题干要求。

13、A。大企业之间的 “强强联合”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益。

14、B。就企业而言,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了它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5、A。③的说法是错误的。市场中的企业兼并和破产能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竞争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16、C。企业职代会是代表职工权益的组织,是体现职工是企业主人的形式。职代会没有权利指挥生产。

17、A。

18、A。

19、C。国有企业经营者在国有企业中主要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20、A。

21、C。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无形的通过产品和服务体现。

22、【解析】从题干看,什么是有效途径?只要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就是有效途径。从四个题肢分析:减轻农民负担,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所以①是正确的;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降低农产品成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②也是正确的;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它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层次和市场化趋势,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③正确;④题肢认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可以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是错误的,城市化进程过快,会影响农村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失调。所以应选A。

【答案】A

23、【解析】农民负担的减轻,必然会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因此①②③是正确的;④题肢把因果关系颠倒,杜绝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可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所以是错误的。

【答案】C

2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决农民负担的根本原因。从四个题肢来看,A题肢虽然有道理,但是,并不是根本原因;B题肢从根本上说明了必须解决农民负担沉重问题,否则,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巩固,其他问题都难以发展。C题肢是错误的,企业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D题肢也是错误的,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 产 党和各级国家机关的根本宗旨和原则,不是基本宗旨。

【答案】B

25、【解析】本题从材料来看,强调了“订单农业”的积极作用,“订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方式,是产、供、销一体化的具体表现。A题肢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表面看似正确,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没有“订单农业”,农民都将直接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销售环节也没有发生改变,所以A是错误的。B题肢没有从材料出发,材料里没有反映农民负担轻重问题,同时,负担的轻重和收入的增加是不同的两个问题,不能混淆,故B题肢不符合题干。C题肢具体的阐述了“订单农业”的积极意义,有了“订单农业”,农民不会为产品的销售问题犯难,所以C题肢正确。D题肢同B题肢一样,材料没有反映这一点。

【答案】C

14

26、【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工业主导作用的掌握,题干强调的是工业的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四个题肢都是工业主导作用的表现,哪一个是主要表现,要结合教材作具体分析;从教材来看,A题肢体现了这一要求,所以要选A。BCD三个题肢体现的是工业的一般作用。

【答案】A

2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发展我国工业的认识,属于识记问题。要发展我国的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支柱产业,要解决此问题,必须明确我国有哪些支柱产业。在题目所给的六个题肢中,煤炭钢铁工业、原子能工业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它四个题肢都是支柱产业。

【答案】B

2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的作用的认识。在现代化建设中,工业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它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条件。从材料给的四个题肢看,①③④都属于工业的作用,是正确的,只有③是错误的,因为它是农业的作用。

【答案】C

2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产业的含义、作用的认识,题干强调的是不正确的认识。A题肢强调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正确的认识。B、D题肢强调了第三产业的作用,也是正确的。C题肢是错误的认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基础的,是经济发展的标志。

【答案】C

30、【解析】材料中,通过对我国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对比,说明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从四个题肢看,①虽然是正确的观点,但在题干中并没有反映出来;②反映了我国的实际情况,题干也没有这层意思。通过比较可以看出,③是正确的,符合题干的要求,因为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所以潜力很大。通过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可以看出④也是正确的。

【答案】A

31、【解析】本题主要考核三大产业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必然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也不例外。处理好一、

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①②正确的表达了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③说明了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因。④题肢是错误的,因为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第三产业是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所以不能把它们的地位混淆。

【答案】C

32、【解析】解析:回答此问题必须明确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教材中明确了三点,也就是B、C、D三个题肢,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回答问题。在三个原则中,平等自愿原则是订立劳动合同的核心原则,协商一致原则是前者的延伸和结果,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所以D题肢是正确的。

【答案】D

33、【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内容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而社会保险是最核心的内容;原则是既有利于生产又保障基本生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A题肢中的社会救济和C题肢中的社会福利不是核心的内容,而平等互助既不是内容,也不是原则。B题肢满足题目要求,是正确的。

【答案】B

34、【解析】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要求学生不仅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具体体现有充分的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指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任何权利的实现总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结合上述发现可以看出,①②④是正确的,③题肢是错误的,不是义务的履行总要以享受权利为条件,而是权利的实现总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答案】D

15

35. 【解析】本题考核学生对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的掌握程度,目的是把不同层次的内容区别开来,以加强对第三产业的理解和掌握。从题干的性质来看,属于第三层次的内容。要回答好此问题,必须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的培养。

【答案】C

36、【解析】本题考核学生对劳动者依法履行的基本义务的掌握程度,劳动者依法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中,只有提高职业技能才能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从题目所给的四个题肢看,A是正确的选项。C项有一定的干扰性,细分析不难发现,文化水平高,不一定职业技能也高,二者不是正比的关系,所以它不能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好坏,只能有巨大的影响。

【答案】A

37、【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劳动者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劳动法》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通过本题的设置,让学生明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劳动者所在的工作岗位不同,职务也有高低之分,但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劳动法》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重视和国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据此,①②是正确的,③④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A

38、【解析】本题利用当前材料,考查学生对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的掌握。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结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工资属于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答案】B

3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劳动合同及其作用的理解和掌握。从材料看,签订劳动合同是必要的,因为劳动合同签订后,具有法律约束力,能够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材料所给的四个题肢看,①②④符合材料要求,是正确的。③项是错误的,文化素质与收入高低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是,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答案】B

40、【解析】本题通过现实事例,警示打工者要增强自己的权利意识,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材料看,签定劳动合同是必要的,所以,①是正确的。而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也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也正确。③选项有明显的误导嫌疑,也是对法律的误解;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就应该签订劳动合同,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④选项没有启示作用,不出来工作,怎么生存和发展?

【答案】A

41、【解析】从材料来看,本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教材中提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有: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从题目所给的四个题肢看,①③④都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的延伸和拓展,所以是正确的。②选项则歪曲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必须解决失业者的工作问题。

【答案】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劳动者享有哪些基本义务,目的是通过题肢的设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义务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明确哪些是义务,哪些不是义务,把权利和义务区别开来。在本题所设置的四个题肢中,都是义务。

【答案】ABCD

2、【解析】材料表明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农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面对成就和问题,我们如何去做?这是本题设置的主要目的。从四个题肢看,A项是针对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提出的;B项适合我国农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就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结果;C项是针对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而设置的;D项中只要发展农业就能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是

16

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题肢是错误的。

【答案】ABC

3、【解析】材料通过“非典”期间,我国卫生战线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从事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要遵守职业道德,但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我国的职业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不论什么职业,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核心。从题目设置的四个题肢看,都是关于职业道德问题的延伸和拓展。所以四个题肢都正确。

【答案】ABCD

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工业作用的识记和理解。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因而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B、C、D项是讲工业的作用,符合题干的要求,是正确的。A项夸大了工业的作用,在没有工业以前,人类社会就在生存和发展着。

【答案】BCD

5、【解析】从本题的材料看,非法雇佣、虐待外地民工事件属于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因此,本题考核学生对劳动者基本权利的理解和运用。A、B项是正确的,因为劳动法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而杭州市就是在执行法律。C项中有利于规范劳动用工秩序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正确的。D项是错误的,首先,杭州市的建筑行业不一定都是私营企业,其次,国家保护私营企业的发展是有前提的,就是合法经营的前提。

【答案】ABC

6、【解析】材料重点考查学生对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现状和结构的认识,而材料中告诉了我国三大产业的结构情况,设置本题的目的是怎样使我国的三大产业更趋于合理。从四个题肢看,A、B、C三个题肢是符合题干的,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D项是错误的,不管第三产业怎样发展也不能代替农业的基础地位。

【答案】ABC

7、【解析】从材料来看,本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教材中提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有: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从材料看,A题肢是第一点意义的拓展,B题肢符合第三点意义,D题肢就是第二点意义。C题肢是对社会保障制度和共同富裕的曲解,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并不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ABD

三、问答题

1、【解析】材料概括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就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本题就是让学生明确这个问题,并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题目的设置看,材料为发展我国的农业找到了症结,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把材料和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1)上述材料说明当前我国发展农业必须面向市场,调整农业产品结构。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搞好农业也要面向市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才能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框题的掌握。目的是使学生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理解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本题的难度不大。

【答案】(1)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方面。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3、【解析】本题通过现实中事例,去考核学生对劳动合同及其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的理解。《劳动法》规定,凡是违反法律强制性条款的劳动合同,都属于无效劳动合同。从材料来看,该学校采用了

17

欺骗的方法达到了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属于违背协商一致原则。因此,学校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答案】该学校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要依照双方当事人的意志,不能使用强加于人和欺骗的原则。在材料中,学校使用欺骗的方法达到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带有明显的欺骗性质。加盟教师必须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学生对第四课的综合运用能力,材料以就业为核心,从横、纵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就业工作发展的历程(我国劳动就业状况、我国就业结构状况)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本题材料多,要求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由点到面的顺序,也就是要明确每一部分的中心思想,然后进行综合,同时,分析本题必须要有耐心。从题干设置的两个问题看,第一问的难度不是很大,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明确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就业问题?其次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再次是不能解决就业的人员怎么办?把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也就完成了本题。

【答案】(1)①表l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②表2反映出近20年来,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③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受教育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就业十分严峻。

(2)①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②要在经济增长中实现就业的可持续增长,一方面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并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对自谋职业的,给予政策支持、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就业人员也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实现多种形式再就业。③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应确保以养老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三条线”保障制度。

18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一复习计划

20xx年春高一年级语文科期末复习计划喻20xx0604根据本期语文教学计划和黄州市联考进度要求这次期末考试考试范围是语文课本第三册全本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为了使期末考试复习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实...

高一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瓮安二中语文组陈镖本学期教学时间紧授课任务重为确保一周左右的期末复习时间为迎接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特制定本学期期末复习计划高一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课内知识掌握不尽...

高一英语复习计划

英语期末复习安排我们已经完成本学期必修1和必修2教材的讲解已经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全组成员共同制定了复习计划1短语每单元找出20个重点短语以卷子的形式发给学生包括答案老师分工负责2单词共10个单元每天听写20个错...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计划(高小飞)

高一数学组期末复习计划高小飞这次的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是与昆明北大附中联考为了做好复习迎考工作使备课组活动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与北大附中缩小差距特制定如下复习计划一明确复习范围及重点范围必修1与必修4重点必修1函...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要点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要点相信同学们现在肯定在为如何做好期末复习而头疼着为此学思堂教育整理了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的要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一复习方法1课本知识要牢固掌握文学常识要非常熟悉需要背诵的文段要记忆2掌握...

20xx高一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20xx高一期中考试复习计划第1篇高一期中考试复习计划1制定计划我们应该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表将每天要复习的各门学科的内容详细地画在一张表格上每天给自己一定的复习任务同时对于复习制订一定的保证措施如果不完成任务对...

20xx高一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20xx高一期末考试复习计划第1篇高一期末考试复习计划语文先记忆再运用1扎实掌握课内知识了解课内涉及的文学常识识记要求背诵的重要篇段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浅显的文言文理解...

高一期末复习该如何安排

高一期末复习该如何安排更有效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很多同学复习起来感觉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对后几天的学习作出详细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便心中有数当然光...

高一下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王帅一这次期末考试考试范围是语文课本必修1必修4二加强对学生复习的指导让学生跟着老师走不能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进行放羊式的自由散漫的复习我们复习的原则是以课本为纲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以梳理为主...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计划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计划20xx1213年级高一组别物理组组长王爽1复习引路课安排上课者王爽时间1231课节4班级13内容物体的运动2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1月2527日必修二专题复习一复习内容文言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阿房宫赋六国论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翻译及默写及相关练习1月2829日必修二专题复习二复习内容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这...

高一复习计划(49篇)